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普賢菩薩的「禮敬諸佛」

淨法師:斷惡修善 迴向西方-第4集

  佛告訴我們,世出世間總離不開因緣,連佛說法度生也是因緣,因緣底下是果報。所以,世出世法既然是因緣果報,你造善因善緣自然得的是好的果報,你造的是惡因惡緣當然得的惡報,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夠改變的,佛也不能轉定業。因緣是自己造的,果報就得自己受,佛加持我們,佛保佑我們,用什麼保佑?就是把這個事實真相給我們說清楚、說明白了,讓我們從今之後起心動念,曉得我要造善因善緣,遠離惡因惡緣,果報自然就殊勝了!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第43集) 1990/4

  從前所造的一些罪業,我從今天起再不造罪,業因雖在,緣斷掉了。因沒有緣,不會結果,所以應當受的那個惡報也沒有了。過去還有一點善根,現在拼命造善緣,那個善的果報,本來是這一生不能成熟的,來生來世才成熟的,因為你斷惡修善,善緣的力量加強,惡緣斷掉,那個微細的因,它也提前受報了。這是佛加持我們的,我們今天要的就是這個。世間的名聞利養、一切財富統統不要。把一切善根統統回向,就是求生西方。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第43集) 1990/4

  民國初年,印光法師一心提倡《了凡四訓》,這個小冊子裡教給我們什麼?教給我們深信因果,說明業因果報的道理與事實真相,我們從這裡生信心。這是世出世間法斷惡修善的基礎,的確是一本好書。我們從這個地方啟發信心,真正相信種善因必得善果,造惡業必有惡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我們相信了,應該怎樣去做?你首先要有能力辨別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善惡有個標準,這個標準是隨著社會價值觀在那裡產生變化,我們要有智慧、要有能力辨別。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324卷) 2000/6/26

  凡夫最難的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有過失,這個事情麻煩大了。不知道,你怎麼會改?所以聖賢書不能不讀,聖賢的教誨是一個標準,拿著這個標準天天來檢點自己,就容易發現過失。所以明朝末年,念儒家書的、學佛的都用功過格來檢點自己的過失,這是一個好辦法。我們佛門裡面,淨宗的祖師蓮池大師就用功過格來修行,現在這一篇東西還在《蓮池大師全集》裡面,流通很廣。它不叫功過格,它叫「自知錄」,人貴自知之明,「自知錄」就是功過格。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797集) 2002/7/28

  晚近印光大師教我們用《了凡四訓》,把改過自新、改造命運的道理搞清楚,那裡面是講因緣果報的。我們要改惡為善,改禍為福,改凶為吉,改凡為聖,《了凡四訓》是個基礎的教育。你只要想改造命運,我們學佛是改造命運,是大的,我們是要改凡為聖。你看我們今天在六道,我們想改六道為極樂世界,這是大的改造。你要懂改造的理論,懂改造的方法,有理論、有方法,我們自己就有信心。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797集) 2002/7/28

  自己要想自己的道業有進步,一定要常常反省檢點自己的過失。了凡先生他能夠接受雲谷禪師教導,他的功過格一生當中都能夠奉行而不厭倦,這就是他改造命運成功的祕訣。一般人不能成功是沒有恆心,沒有耐心,開頭學這一陣子很有信心,學幾天之後慢慢就懈怠,最後就廢棄了,所以他不能成功。

學佛答問(第58集) 2001/2/14

  了凡先生的成功,就是一生都能夠堅持,用這個方法每天來反省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有哪些過失。佛在經上教我們做的,我們想想,今天我做了沒有?佛在經上說不可以做的,我們想想,我們有沒有做?從這裡反省檢點,改過自新,這叫真修行。

學佛答問(第58集) 2001/2/14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惠能大師說的。這些修行人,他不知道別人過失嗎?他知道。他看到別人過失,他不想別人,他回過頭來想自己,我有沒有這個過失?我要有,趕緊改過來;我要沒有,歡歡喜喜,阿彌陀佛,還是這句阿彌陀佛,這就對了。海賢老和尚心目當中,所有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哪有過失?阿彌陀佛示現一點過失是給我們看的,是叫我們反省,想一想有沒有,沒有很好,有則改之,他是來提醒我們的。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35集) 2015/8/16

  真正修道之人,常常要反省、檢點自己的過失,不要專看別人過失。看別人過失,這是最大的障礙,你修學佛法功夫不得力,不能成就。念佛,不但是一心得不到,功夫成片也得不到,原因在哪裡?天天看別人的過失,天天說別人的過失,在造業!雖然是口裡念佛,心、行都在造業,你怎麼能成就!所以要記住,「但自觀身不求他過」。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第3集) 1996/10 

  如果能作如是觀,三業就清淨了;三業清淨,戒成就了,戒定慧三學,戒學成就了。佛用這三個字統攝一切修行人所說的戒律,這就是持戒念佛。所以「不見他過」這四個字,我們要非常重視。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35集) 2015/8/16

  分分秒秒都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不放在心上,在日常生活當中隨緣度日,多麼自在。心地清淨,一塵不染,真正與本經經題相應,清淨、平等、覺而不迷,這就積功累德,這就真正斷惡修善。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189集)2015/3/23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太上感应篇》心得分享10-2-86b
《文钞》
“后报则迟早不定,凡所作业,决无不报者。转变由心者,譬如有人所作恶业,当永堕地狱,长劫受苦。其人后来生大惭愧,发大菩提心,改恶修善,诵经念佛,自行化他,求生西方。”
报应不一定在哪一时,哪一世,但是绝对没有不报的道理。因与果是对应的,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道理在。会不会有因无果,有可能。为什么?人在断恶修善过程中,命运改变了,本有的报应一直在推后,有报,要等。当时受的报应,所谓是重者先牵,看着没有报应了,实在讲还是有,推后了。
经曰:“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你看看,百千劫之后,还要受报应。作善的尽管作善,作恶的尽管作恶,我们真懂得因果报应,知道永远是平等的,没有谁吃亏,没有谁占便宜,心里永远是平衡的,没有起波澜,那是烦恼作怪。真懂得,烦恼就不起作用了,心态平衡,也平静了。
所以佛菩萨能吃亏、能忍辱、能让,而且是一让到底。为什么?心里是平衡的。但是佛菩萨的心理平衡,和凡夫不同,他知道对方受报应,一面是因果报应,一面是对方将来见到他,也会报复,要是受过戒的人,还有一层报应,那是破戒的罪过。就好像我们说,“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类似,懂得持戒的好处,可他偏偏破戒了,你又不糊涂,怎么就不能坚持住呢?
这是什么问题呢?是他受的道德教育不完善,没有胎教和扎根教育,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没有好榜样,没有学校教育的配合,没有社会教育的配合。普通人持戒就有问题,善根好的人不受影响。
大修行人,有没有报应?历史上有个大法师就讲错了,他说大修行人没有因果报应。因此就有了“错下一个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的典故。这个老狐狸后来有机会听一个开悟的百丈禅师讲法,他又问这个问题,希望大师破解他的迷茫,大师讲:“大修行人,不眛因果”,有因果,清清楚楚。佛在世也受因果,没有苦报的感受,心里清清楚楚知道这个前因后果。
但是老法师讲,修到十住地位,就没有果报了。修到那个地位,妄想分别执着没有了,一念无明没有了,这是没有起心动念的地步,的确没有果报了。这个时节,因果还没有产生,没有因果的事情,怎么会有果报呢?其实修到无我的地位,已经就没有果报了。为什么?有我才有果报,我没有了,谁受报?受报之体不存在了。也就是说,报复的人找不到你了。
你已经不在凡夫地位了,凡夫就再也找不到你了。对方已经找不到你了,鬼神也找不到你了,阎罗王他们都找不到你了。账本上有你,就是找不到。
圣贤有转变的事情,没有提到心理因素。佛菩萨有能力转变因果,本来要受恶报的,他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改变了命运。命运就是受报的顺序变了,该受恶报,没受,不但没有受恶报,变成太平岁月,他有能力趋吉避凶,遇难呈祥。不但没有受恶报,还有善报来到家门口。
真念佛人都有这类感受,真正修行,战战兢兢做人,也会常有这种事。并不是很难得到,只要你真干。你心越真诚,体验越多。佛菩萨的事情从哪里来?就是由心转变而来。
“由是之故,现生或被人轻贱,或稍得病苦,或略受贫穷,与彼一切不如意事。先所作永堕地狱,长劫受苦之业,即便消灭。尚复能了生脱死,超凡入圣。《金刚经》所谓‘若有人受持此经,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转变由心之义也。”
这是说人有罪报时,得受报应。但是你因为真诚,罪业就减轻了,重罪轻报。就像世间人讲的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有彻底化解之前,还要有一定的报应,让你感受到,知道自己有罪业,要偿还。
真诚,这件事是印光大师讲的两个修行秘诀之一,他老人家常曰:“一分真诚,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十分真诚,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你要是能处处真诚,那才是真的真诚。念佛真诚,读经真诚,做事真诚,待人真诚,没有不真诚处。善行到这个地步,修善就做到极点了,能不得到极致的好处吗?我们念佛小组,有一个这样的人,也只有一个,我就常说她,人间的好事都被你得到了。这个人二十八岁得了癌症,一直活到六十八。不简单吧。
什么好事到她手里,都是极其认真,极为老实地做,几乎是做尽了好事。你说她能不重罪轻报吗?前世是个大将军,杀人太多,最后还是癌症走的。这是听说,我并不知道。
我自己身上也有不少这种事,重罪轻报。有的事过去了,有的还在受报,不能尽说。你真修行,有时还是有报应,随时都会有报应现前。新认识的一个人,对我可好了,张口就骂街,给谁听呢?还有一位,小朋友,张嘴就要五万,是有缘,给他一点,连句谢谢都没有。
怎么办?忍受。心念一转,放下万缘,念一句佛号,这已经是重罪轻报了。

#传统文化##因果故事##中国传统文化#

《太上感应篇》心得分享10-2-86b
《文钞》
“后报则迟早不定,凡所作业,决无不报者。转变由心者,譬如有人所作恶业,当永堕地狱,长劫受苦。其人后来生大惭愧,发大菩提心,改恶修善,诵经念佛,自行化他,求生西方。”
报应不一定在哪一时,哪一世,但是绝对没有不报的道理。因与果是对应的,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道理在。会不会有因无果,有可能。为什么?人在断恶修善过程中,命运改变了,本有的报应一直在推后,有报,要等。当时受的报应,所谓是重者先牵,看着没有报应了,实在讲还是有,推后了。
经曰:“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你看看,百千劫之后,还要受报应。作善的尽管作善,作恶的尽管作恶,我们真懂得因果报应,知道永远是平等的,没有谁吃亏,没有谁占便宜,心里永远是平衡的,没有起波澜,那是烦恼作怪。真懂得,烦恼就不起作用了,心态平衡,也平静了。
所以佛菩萨能吃亏、能忍辱、能让,而且是一让到底。为什么?心里是平衡的。但是佛菩萨的心理平衡,和凡夫不同,他知道对方受报应,一面是因果报应,一面是对方将来见到他,也会报复,要是受过戒的人,还有一层报应,那是破戒的罪过。就好像我们说,“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类似,懂得持戒的好处,可他偏偏破戒了,你又不糊涂,怎么就不能坚持住呢?
这是什么问题呢?是他受的道德教育不完善,没有胎教和扎根教育,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没有好榜样,没有学校教育的配合,没有社会教育的配合。普通人持戒就有问题,善根好的人不受影响。
大修行人,有没有报应?历史上有个大法师就讲错了,他说大修行人没有因果报应。因此就有了“错下一个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的典故。这个老狐狸后来有机会听一个开悟的百丈禅师讲法,他又问这个问题,希望大师破解他的迷茫,大师讲:“大修行人,不眛因果”,有因果,清清楚楚。佛在世也受因果,没有苦报的感受,心里清清楚楚知道这个前因后果。
但是老法师讲,修到十住地位,就没有果报了。修到那个地位,妄想分别执着没有了,一念无明没有了,这是没有起心动念的地步,的确没有果报了。这个时节,因果还没有产生,没有因果的事情,怎么会有果报呢?其实修到无我的地位,已经就没有果报了。为什么?有我才有果报,我没有了,谁受报?受报之体不存在了。也就是说,报复的人找不到你了。
你已经不在凡夫地位了,凡夫就再也找不到你了。对方已经找不到你了,鬼神也找不到你了,阎罗王他们都找不到你了。账本上有你,就是找不到。
圣贤有转变的事情,没有提到心理因素。佛菩萨有能力转变因果,本来要受恶报的,他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改变了命运。命运就是受报的顺序变了,该受恶报,没受,不但没有受恶报,变成太平岁月,他有能力趋吉避凶,遇难呈祥。不但没有受恶报,还有善报来到家门口。
真念佛人都有这类感受,真正修行,战战兢兢做人,也会常有这种事。并不是很难得到,只要你真干。你心越真诚,体验越多。佛菩萨的事情从哪里来?就是由心转变而来。
“由是之故,现生或被人轻贱,或稍得病苦,或略受贫穷,与彼一切不如意事。先所作永堕地狱,长劫受苦之业,即便消灭。尚复能了生脱死,超凡入圣。《金刚经》所谓‘若有人受持此经,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转变由心之义也。”
这是说人有罪报时,得受报应。但是你因为真诚,罪业就减轻了,重罪轻报。就像世间人讲的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有彻底化解之前,还要有一定的报应,让你感受到,知道自己有罪业,要偿还。
真诚,这件事是印光大师讲的两个修行秘诀之一,他老人家常曰:“一分真诚,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十分真诚,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你要是能处处真诚,那才是真的真诚。念佛真诚,读经真诚,做事真诚,待人真诚,没有不真诚处。善行到这个地步,修善就做到极点了,能不得到极致的好处吗?我们念佛小组,有一个这样的人,也只有一个,我就常说她,人间的好事都被你得到了。这个人二十八岁得了癌症,一直活到六十八。不简单吧。
什么好事到她手里,都是极其认真,极为老实地做,几乎是做尽了好事。你说她能不重罪轻报吗?前世是个大将军,杀人太多,最后还是癌症走的。这是听说,我并不知道。
我自己身上也有不少这种事,重罪轻报。有的事过去了,有的还在受报,不能尽说。你真修行,有时还是有报应,随时都会有报应现前。新认识的一个人,对我可好了,张口就骂街,给谁听呢?还有一位,小朋友,张嘴就要五万,是有缘,给他一点,连句谢谢都没有。
怎么办?忍受。心念一转,放下万缘,念一句佛号,这已经是重罪轻报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天惊奇地发现贯穿2023年的关键词竟然是 南京2023年最想去的两个地方一个是上海一个是南京尤其是南京 几乎没有过 对一个城市这么有执念从三月份来过上海回去之
  • 看着眼前的这家店,让外国人在他国生活的难度、要克服的事情,在我脑海里具体化了。但南非人老板能在首尔经营着这家店本身,已是对异国生活的安慰了。
  • 果然是白居易笔下的“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季已入冬,碧桂弄影,夕阳迟落,不在意时光的步履,自留住似水的光阴。折一枝柳,送别姹紫嫣红的秋天,愿步入冬天的我们,依
  • 21.不要觉得自己平时表现的很好,工作业绩也不错,老板也很赏识你,所以就会理所当然的给你升职、加薪。5.工作会觉得不爽很正常,说白了你的工资里也有这一部分费用。
  • ”为了精益求精,也是为扩大影响,吕不韦还想出一个绝妙的宣传该书的办法,他请人把全书誊抄整齐,悬挂在首都咸阳城门,声称如果有谁能改动一字,即赏给千金。不过,这样一
  • #微博健康公开课##健闻登顶计划#面对内资机构疯狂的抛售,市场无力反弹,很多人把机构的这种行为,归于基民不断的赎回,认为是机构没钱,我想这样的市场环境,真的是基
  • #师生粉[超话]# 见面时的一些温暖瞬间1️⃣我:“老师我到啦~”她:“我马上,我这有点不太好停车,你稍微等一会,我在停车嘞~”我:“好哒好哒~不着急”(此时内
  • 就像我自己也长了一根软肋,我现在面对所有的不公都忍气吞声,心里骂两句得了,嘴上都少讲,只等他慢慢长大,我给他已经攒足了钱,也搞定了快速选择的机会,虽然达到爱凌那
  • #金廷祐[超话]# #TODS品牌大使金廷祐#231124 NCT127黑X更新 廷祐相关 一则THE UNITY WEEK 2 Let's Gooooins账
  • 二、不说抢话人际沟通中,情商高的人,都是很会说话的,表达力都很强,但他们不会只顾满足自己的表达欲,也是善于倾听的,在别人说话时,不会去抢话。选择做1⃣️的人会获
  • 老婶九几年在家附近,整啤酒罐卖扎啤酒,老叔就是孩子气的人,爱喝酒,同年老叔打工。婶婶整整照顾了16年,8年的时间几乎卧床,每次去看叔虽然不能动,但气色非常好,婶
  • 12.坚持,靠的不是毅力,是靠有多了解自己。5.工作会觉得不爽很正常,说白了你的工资里也有这一部分费用。
  • 肖战的105个代称,1呆桃,2战战,3兔兔,4小赞,5肖九亿,6冰苏打,7战总,8汗宝宝,9有钱,10打工人,11热苏打,12重庆大辣椒,13重庆蛊王,14重庆
  • 考虑到马某某无法久坐,又在山区出行不便,鄂托克前旗检察院第三检察部检察人员驱车4个多个小时,到宁夏海原县史店乡,上门发放司法救助金,及时给被救助人一家送上了检察
  • 24CPA过来人的肺腑之言☑️一、注会过来人的忠告先说下我考注会的原因,因为想要涨工资升职称,所以坚决准备备考CPA,不知道那些一年考过六门的是怎么备考的,对于
  • ​ ​​​随心随所欲锻炼打卡之&第150天11.23号(遛弯)体重又67.2kg了…+0.61⃣今天步行4公里,挺棒的了宝宝2⃣今天还是第二…10h,
  • 解释:1. 这个咒语,只要念一遍,包括无间地狱,都碎为微尘,当中受苦的众生,皆得往生极乐世界。我们放生是救度畜生道众生;施食饿鬼是救度饿鬼道众生;修破地狱法是
  • Superagent的人昨晚在DY的转会爆料(搬运自虎扑):1. JDG的事情不能多说,签了保密协议的2. LNG不是原班人马,Scout续约几率大,有可能踢T
  • 建造室内棒球场的提议始于1991年中职冠军战第七战,在现在已经拆除的台北市立棒球场超过一万三千名球迷的呐喊:"我们要巨蛋!从1991年中职冠军赛第七战受到雨势影
  • 我们不可能永远拥有对方,只能在有限的人生里,短暂地“使用”对方,或许用陪伴更好听点。那体验的意义就是不断的去增长我们的智慧,这一切的人、事物其实都不是你的,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