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社恐,我只是“社懒”》文 | 读者:霜落晨曦

上一次参加三人以上的朋友聚餐,还是上一次。

这句“废话文学”的背后,是我对社交的淡漠。现在的我,不是一个热衷社交的人,很少参加多人聚会,除非无法推辞或闲得无聊。

实在想不起来上次参加除公司团建和家庭聚餐以外的三人以上(不含三人)社交活动是什么时候了,也许是半年前,也许是一年前,也许是疫情发生之前?

要说自己不热衷社交是因为社恐,倒也并不准确。我不是一个看起来就很安静的人,相反,有时可能会变身“话痨”,工作中也得到过“沟通能力强”的评价,种种表现似乎与社恐扯不上关系。社恐是社交恐惧,但我并不恐惧,即使面对陌生人也不会尴尬地说不出话。拒绝社交,不是因为客观的恐惧,而是因为主观的懒惰,所以,现在的我,可能不是社恐,只是“社懒”。

不过,小时候,我确实经历过社恐的阶段。这可能与遗传和成长环境有关。

爸爸和爷爷都是沉默寡言的人,学龄前的我,也是一副不爱说话的样子。我因为害怕跟长辈问好,经常被批评没礼貌。害怕来源于不知如何称呼,女性长辈应该叫“阿姨”,但那时“阿姨”一般特指幼儿园里负责照顾小朋友(不教课)的老师,在我意识里这是一种职业,如果不在“阿姨”前面冠上姓氏,就不能指代这个人,但我又怕记错姓氏张冠李戴而尴尬,索性不说话。“叔叔”倒不是职业,但比父亲年长的应该叫“大爷”或“伯伯”,年轻的才叫“叔叔”,但遇到看起来与父亲年龄相仿的,我怎么知道你跟我爸谁大?

称呼的问题,难坏了小小的我,担心因为称呼出错而尴尬,妥妥的社恐了。

上学之后,我的社恐突然自愈了。一群可以直呼名字的同学玩伴,一句“老师好”便可以“走遍全校都不怕”,称呼不再是问题。更重要的是,教书育人的学校环境和成绩还算不错带来的自信,让我不再害怕与人交流。讲文明,懂礼貌,我感觉“胸前的红领巾更红了”。

从小学到高中,与人沟通很少超出学校的范畴,远离外界社会,也就无所谓“社交”。上了大学,依然是同学的圈层,但人际之广阔、活动之丰富,今非昔比。交流从教室和操场,拓展到社团活动、餐厅、KTV、桌游,象牙塔里的小社会,社交生活的大舞台。无论是班级同学、实验室师兄弟,还是社团、老乡,甚至是莫名其妙组起的局,只要时间允许、活动有趣,我基本不会排斥,也确实收获了许多欢乐。

然而,无一例外,每次参加完这些活动,我都会感到疲惫。KTV、桌游,还有一定的体力或脑力消耗;可有时只是单纯吃饭聊天,除了嘴,全身几乎没有运动量,却为何如此劳累呢?

有这样一种说法,“与大范围群体相处会积累还是消耗自己的能量”可以作为判断一个人是内向型还是外向型人格的简单依据。

按照这个标准,结合成长经历,我显然属于内向型人格。内向与社恐不同,也并不等同于缺乏沟通能力,内向型的人也未必看起来就很安静。但比起在大范围群体中欢娱,内向者更倾向于两三个亲密好友的小范围活动,或者享受独处。

喧闹的社交环境尽管有可能很快乐,却会消耗我的能量;而一个人看书、看电影,甚至只是发呆,则好像在充电,还不必担心插头被拔下来。

但那些外放的朋友就不同了,他们的充电器,似乎要插到人堆里,聚会结束了,电也充满了。

这样说来还挺有趣,能量是守恒的,我参加社交活动的时候,难道变成了一个移动电源?

但事实并非如此,更多的时候,还是外向的人们在各种社交场合“用爱发电”。社交,如同无形的电磁场,社交达人们用各种动作切割磁感线,为彼此发电;而像我这样内向的人,总是掌握不好发电的技巧,还接收不到别人的电波,就像一个被电磁力驱赶的小球,找不到方向,还把自己原有的能量耗散了。

于是,那些不适应社交电磁场的选手,也就渐渐退出这个舞台,变得“社懒”了。

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社懒”的呢?似乎找不到明确的时间点。也许是毕业以后再难聚齐一群同龄朋友,也许是某次社交活动突然感到无聊,也许是为了考研加上遇到家庭变故让我主动把自己屏蔽起来。

现在的我,并不社恐,但与其在人群里一边尽情欢娱一边清空血槽,我宁愿在安静独处中享受所谓的孤独。

随着年龄增长,我逐渐发现,身边的朋友们,“退圈”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原先印象里的“社牛”“话痨”们,竟然也变得安静了。

原先在朋友圈里各种觥筹交错的同学,变成了晒娃狂魔,很难再见到与成年人的合影;原本每到放假就去旅行,与陌生驴友也可以聊得很嗨的学姐,现在周末只想在家睡觉;过年回老家,以前“一天三顿小烧烤”的表哥,在与老家的铁哥们儿宿醉了两天之后,便一心宅在家里,谁叫也不出去……

对于社交,为什么大家都变懒了呢?

一方面,年龄增长,30岁左右的我们,确实没有20岁那样精力充沛了,熬夜熬不动了,喝酒喝不动了,蹦迪蹦不动了。随年龄下降而减少的,不是简单的体力,而是在灯红酒绿中挥洒汗水的欲望。

另一方面,压力增大,工作和家庭压缩了社交时间,人们或被动或主动地取舍,拒绝无意义的社交,转而把有限的精力花在亲密好友或自我提升上。

此外,新冠疫情的影响,面对面更加困难,让人们不得不转到线上方式满足社交需求,甚至直接放弃需求。

走向“社懒”的我,远离了无意义的社交。同时,我还发现了新大陆,很多打着社交旗号的活动,其实也可以一个人完成。我曾经觉得一个人看电影会很尴尬,但当我真的独自踏进电影院,才发觉之前多么愚蠢,我看的是电影,身边有没有人也没多大区别啊!于是,我经常一个人去吃饭,一个人看脱口秀,一个人旅行,享受快乐的同时还能积攒能量。

内向如我,主动选择了“社懒”;很多外向的朋友,也或主动或被动地“退圈”。当然,依然有“宝刀未老”的社交牛人和更多的“后浪”们,前赴后继地奔向“用爱发电”的舞台。

“社恐”也好,“社牛”也好,“社懒”也罢,每个人都是在最适合自己性格和意愿的状态下才最舒服,不必趋同。无论觥筹交错,还是岁月静好,做自己就好。

(本文系读者投稿,不代表本刊立场)

天大的消息啊,林生斌整理了一长串要起诉的人的名单啊!
就之前言之凿凿说林生斌怎么怎么的,比如害死朱小贞母子等等,那你就很有可能被起诉啊,而且铁定败诉。
因为在我们国内的民事案件,适用一般过错原则,谁主张谁举证,你说人家怎么这么了,但是通过网络上的这些内容是证明不了的,警方也不可能给你提供任何证据,你以为你信息很多,但是完全不符合证据规则。
期待看林生斌能告赢几个人,尤其是他可以主张被告的行为影响了他店铺的商誉,导致店铺无法运营等经济损失的。[吃瓜][吃瓜]

一天,姚科早早上了床,他对央视主持人周涛说:涛,今天是你的排卵期,咱们赶紧要个孩子吧,我都准备一年了。

原以为周涛会全力配合,没想到她把姚科训了一顿:天天催我生孩子,你能不能有点远大的志向。

原以为你是潜力股,没想到却是个安于现状的老爷子,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很安逸吗?

你自己想想,我嫁给你这一年多,你为我做了什么?就连我的工作都是我朋友路云给帮忙才找到的。

周涛一番话,让姚科恼羞成怒,他气得一下子跳下床:

你这么嫌弃我,当初干嘛去了?你那时候就该听你父母的,不该嫁给我。

说完,怒气冲冲地摔门而去。

看着丈夫愤怒的背影,周涛凄然泪下,她也搞不懂,两个当年明明很相爱的人,如今何以会三天两头的吵架。

难道女人一结婚,就得放弃事业传宗接代吗?周涛不想成为这样被命运主宰的女人。

周涛是安徽女孩,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文化局局长,祖父母亦为知识分子。

小时候的周涛聚万千宠爱于一身,她不但长相漂亮,而且天资聪颖。

她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主持人。

朝着这个目标,周涛顺利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学新闻。

在学校,极具亲和力又美丽大方的周涛成为众多男生追求的目标。

一次,她和当时学校的风云人物,学长姚科不期而遇。

姚科初见周涛,惊为天人,而周涛也对头发飘逸的姚科一见倾心。

这对才子佳人,开始了纯洁美好的校园恋。

在周涛看来,姚科是一位很有领导才能的男生,与时俱进,走在时代的前沿。

这样的男生一旦走入社会,必定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成为一代豪杰。

所以,她死心塌地地迷上了姚科。

得知女儿谈恋爱后,周涛父母极为反对。

不但父母反对,亲戚朋友都不太看好他们。觉得周涛太优秀了,姚科根本配不上她。

但女人一旦恋爱了,智商几乎为零。她认定姚科就是自己一辈子的依靠。

一毕业,周涛就在父母的担忧中义无反顾地嫁给了姚科。

本以为两人好不容易走到一起,会彼此珍惜,结果婚后的两人,日子过得一地鸡毛。

说来说去,还是三观不合。婚前,唧唧我我,没意识到这个严重的问题。

婚后,两人天天的在一起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一个向往老婆孩子热炕头 ,一个却是典型的事业女性。

姚科不止一次地提醒周涛,该生孩子了!

可每次,周涛都拒绝了,次数一多,姚科也不耐烦了:难不成你不想当妈妈?

周涛说:我刚刚才调入央视,一个小小的幕后编剧,我要是这个时候生孩子,以后被孩子牵绊,怎么能成为主持人呢?

姚科劝她:我俩个都捧着铁饭碗,有固定收入,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早生孩子早完成任务啊!你这样越拖年龄越大,以后生孩子就难了。

但不管姚科如何劝她,周涛坚持先搞事业。

一次,姚科算准妻子的排卵期,希望周涛能配合他造人,结果又被周涛凶一顿。

姚科绝望地想离婚,但他爱她,爱得卑微。

于是,他选择了尊重周涛,等她真正当上主持人的那一天,再提孩子的事。

可是这一等,竟然等了10年。

在这10年期间,周涛不但接替倪萍的位置,担任《综艺大观》主持人。

还成了春晚舞台上最耀眼的主持人之一,与董卿不分伯仲。

这边周涛事业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而那边姚科依然原地踏步走。

一天,周涛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看到滋溜吃泡面的姚科,她顿生嫌弃,提出了离婚。

姚科冲进茫茫黑夜,一个人在马路上游荡了大半宿,最后他想明白了,两个人真的不合适,强扭在一起,只会让大家痛苦。

离婚后,周涛也非常痛苦,毕竟,他们曾深深地相爱过。

只不过,她觉得姚科太不求上进了,不是自己理想中的伴侣。

那段日子,周涛的好朋友路云,一位亿万富豪,得知周涛离婚后,非常同情她,鼓励她尽快走出离婚的阴影。

在接触中,他不知不觉喜欢上了周涛,并展开疯狂的追求。

但第一次婚姻的失败,让周涛不想过早步入围城,她说:给我时间考虑吧。

两年后,周涛终于被路云的诚心所打动,两人喜结连理。

半年后,两人的女儿出生了,那一年,周涛37岁,事业婚姻双丰收。

这边,不再相信爱情的姚科得知后,百感交集,盼了十年的孩子,路云半年就实现了。

他终于明白,自己败给了金钱。

虽然成了豪门太太,但周涛依然奔波在一线,夫妻俩每天忙碌,把女儿丢给保姆。

某一天,周涛夫妻发现女儿跟一般孩子不一样,不言不语,只知道玩玩具。

一查才知道得了自闭症。为此周涛才决定辞职,成了全职宝妈。

当初,为了事业,她选择不生孩子,后来,为了孩子,她放弃了心爱的事业。

有了母爱的陪伴,女儿的病情终于得到了恢复,母女俩同框合照,非常的温馨。

如今的周涛虽然年过半百,但保养得非常好,看上去顶多30来岁。

对于现任,周涛非常满意,她说:我嫁给了爱情,路云符合我对男人所有的幻想。

他温柔体贴,低调浪漫,有内涵。

寻寻觅觅,周涛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上午好卷捞一捞~【6.8】南极人防晒冰袖2双【319】康佳 激光脱毛仪【59】菲特斯懒人瘦身甩脂机 【9.9】Lilia.祛黑眼圈修护眼霜20g【19.9】佰
  • #吃吐司不吐丝[超话]#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
  • 有某位知乎网友归纳得很好,像无为李爷上帝之鹰孤烟暮蝉那类人,在国内公蜘被人人喊打前提下,就吃赞美中国的饭,但倘若这类人有机会到了米帝,被CIA或轮轮接见的话,肯
  • 可私❤哦!可私❤哦!
  • 4.经认定,属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带团队来贵阳贵安创新创业,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直接带来3000万元以上税收的人才或团队领衔人才。5.在贵阳贵安重点发展产业
  • ”具俊晔说:“听到她离婚的消息后,我找到了20年前的号码并联系了她,幸亏她没有换号码,我们才得以重新在一起”,“我们已经错过了太多的时间,再也经不起浪费,所以我
  • 家里不开空调,室温基本在18度到21度,还挺暖和的。似乎我的御寒能力也升级了……碎碎念DAY1⃣眼镜快到期了这两天没有带买了新的也发到学校了回来到现在买了n多东
  • ​感动中国的湖南女孩江梦南:此生“无声”胜有声
  • 尽管法院的判决、医院的赔偿不能换来受援人孔某的健康,也无法弥补患儿及家人的精神创伤,但法律援助却为这个家庭缓解了经济压力,带来了希望之光,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成
  • ”Match TV :“德斯波托维奇和伊万·伊格纳季耶夫将根据教练组的决定去往预备队,但现在的问题重点在于德斯波托维奇在有下家可选的情况下,仍然不想离开喀山红宝
  • 让我们与宋轶饰演的苏青竹一起冲破迷雾,揭开真相!让我们与宋轶饰演的苏青竹一起冲破迷雾,揭开真相!
  • 多年来,李健心系通航发展,屡次提交关于通航发展的提案,致力于让通航“飞起来、热起来”。经过近1年努力,这些限制通航发展的瓶颈壁垒不仅全部被打破,而且还促成了60
  • 开奖时间:3月11日晚八点PS:本来是买了准备澳门戴着去看哥比赛的,但是忘记带过去了,是没有戴过的哈,然后原包装找不到了,所以包装可能会有点简陋,介意勿来哈,谢
  • 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墓 诗的末尾写道:【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
  • 年度最受国民欢迎家轿---一汽奔腾B70获奖理由:新设计、新空间、新操控、新安全、新智能的“五新”优势,直击新国民升级需求,堪称“中国精品家轿首选”。2021北
  • 宝子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了解过可持续时尚,但可以多试试这样的衣物,毕竟穿得环保点#一起绿色生活#,分享的所有衣物都是可以在天猫get哦#天猫可持续时尚#,而且3.
  • #盗墓笔记[超话]# 这是一个抽奖贴前情提要:最近小姑娘给我买了一份周边当新年礼物,因为是第一次购买送了一张稻米卡,但由于本人目前没有手机…稻米卡要在15天内激
  • 眼眸里,倒映着你看见的风景,我想不问归期去追寻,不负你眼中星辰熠熠。冰消雪初霁 春水迢迢越几重,夤夜朗月下 初识他姿影惊鸿,语罢心久颤 忽见烛影阑珊,才知 如此
  • 【唱响思政好声音,培养合格接班人】2月26日下午,由南京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主办,鼓楼区教育局、鼓楼区委教育工委、南京大学附属中学承办的“南京思政好声音(第一
  • ”金语嫣依旧是冷冰冰的道,“今晚我来这里本身就是个错误,我应该一心一意,心无旁贷。金小姐,我实心实意的帮助你,没有别的意思……”“对不起,请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