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阵图(卫夫人)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昔秦丞相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达其源者少,闇于理者多。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矣!今删李斯《笔妙》,更加润色,总七条,并作其形容,列事如左,贻诸子孙,永为模范,庶将来君子,时复览焉。

笔要取崇山绝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其砚取煎涸新石,润涩相兼,浮津耀墨者。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角胶,十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

一“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丿“撇”如陆断犀象。

乙“折”如百钧弩发。

∣ “竖”如万岁枯藤。

㇏ “捺”如崩浪雷奔。

勹“横折钩”如劲弩筋节。

右七条笔阵出入斩斫图。执笔有七种。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又有六种用笔:结构圆奋如篆法,飘风洒落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

永和四年,上虞制记。

收起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三端:在古代文化中指文士的笔端、武士的锋端、辩士的舌端。

银钩:本指书法中的“钩”这种基本笔画,因优美的笔画能表达出婉媚有力,故谓之“银钩”。在本文中指代书法艺术本身,即古代“六艺”中之“书”也。

2、周穆王:西周国王,昭王之子,姓姬名满。

3、鸿都:东汉时的皇家藏书之所。

碣:石碑圆顶者谓之碣,此特指碑碣文字。

十旬:指一百天。

4、达:通达。

达其源:通达文字产生发展的源流。

暗于理:不懂书法的道理。

5、殊:此作副词,有竟然之意。

师古:即师法于古人。

缘情:抒发感情,此理解为凭兴趣。

弃道:背弃书道。

该赡:渊博丰赡,此“该”通于“赅”。

6、通灵感物:指通于神灵,并且能感化他物。

7、更加润色:再加以修饰文字以使其具有光彩。

总:概括、归纳或谓总结。

列事:指陈述事情。

贻:遗留。

庶:希望、但愿。

8、崇山绝仞:指高山最高的地方。

锋齐:锋毫要齐。

腰强:“腰”指笔毫的中部,此即谓笔毫中部要有强 度、有弹力。

9、煎涸:通翦涸,指浅黑干涸。

润涩:此为一对反义词,即指润滑和不润滑。

浮津耀墨:浮耀墨汁的光泽。

10、鹿角胶:由鹿角熬制成的胶。

11、东阳鱼卵:一种产于东阳的鱼卵纸,东阳在今天安徽省天长县。

12、真书:魏晋之后对正体的一种称呼,也称作楷书。

行草书:又称草行,一种比较流动而近于草书的书体。

13、点画:文字点与横竖笔画的总称。

波撇:指磔和掠,即捺和撇。

屈曲:弯曲、曲折。

14、大书:写大的字。

从小:指写小字。

15、鉴:鉴别、鉴赏。

16、筋书:瘦劲有力的书

墨猪:笔画肥而无力的书。

圣:超凡、卓越。

17、消息:奥妙、真谛。

18、笔阵:将书法比喻为作战行阵。

执笔急:指执笔松。

19、执笔近:指执笔处离笔毫近。执笔近不能很好的运腕行笔,执笔不紧,运笔则无力。

20、结构圆备:指字的点画安排和形势布置完备。

篆法:此为大小篆的总称。

21、飘扬洒落:指章草自由奔放洒脱的笔势。

22、八分:东汉后期的准隶书书体,传自王次仲始,尽其笔势,舒展波撇,其势凶险可畏。

23、飞白:相传为蔡邕所创之体,此之“窃窕出入”喻其笔势在那丝丝露白处的入与出,显得娴静优美。

24、耿介:指高耸突兀貌。

25、古隶:指西汉至东汉前期通行的隶书,尚带有篆书意味,无明显的波挑,无篆书的圆润之态,其笔画尤

显纵横,粗壮朴拙而厚实。

26、心存委曲:谓作书前思考要透彻详细。

27、永和四年,上虞 制记:此二句为作者写作之

行款,永和即东晋穆帝之年号,上虞在今天浙江上虞县之西。

展开全部

白话译文

古代三端的妙用,没有先于用笔的;而六艺的奥妙,没有重于书法的。昔日秦丞相李斯见到周穆王的书法,感叹了七天之久,不满意他的书法缺乏笔力。蔡邕到鸿都观看碑碣,一百天了还不忍返回,不停的称赞那些超群出众的碑碣,所以知道通达书之源流的少,不懂得书法道理的多。近代以来竟而不师法古人,只凭兴趣背离书道,只记得姓名,有的学识并不渊博丰赡,见识又少,致使没有成就,空费了精神。于是,不是通于神灵,能感化他人的人,便不足以与其谈论此道。现今删改李斯的《笔妙》,再加以修饰的文字使其完整,总括起来有七条,并且予以说明,把对其所作的形容列在左边,遗留于子孙,永为楷模,希望将来的学书者,能有时间看看。

笔毫要取那高山绝壁中的兔毛,八九月间猎取,笔头要一寸,管长要五寸,锋毫要齐整,锋腰要有强度。砚台要选用浅黑干涸的新石,润滑与滞涩兼顾,能浮耀墨汁的光泽。至于墨要取庐山的松烟、代郡的鹿角胶,要十年以上,强硬如石的作为制造的原料。纸则要取东阳鱼卵纸,柔软滑净的。大凡学写字,先要学执笔之法,如果作真书,要执去笔头二寸一分处;如果是行草,要执去笔头三寸一分处。下笔点画波撇曲折,都要尽一身之力行笔。初学书者先学大字,不得从小字开始。善于鉴赏的不善于写,善于写的不善于鉴赏。善用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少肉者叫它“筋书”,多肉少骨的叫它“墨猪”,多力丰筋的是可取之法,无力无筋的为错误之法。要一一从其间吸取奥妙、体会真谛,并且合理地运用它。

横画,如同千里阵云,隐隐于天空,看似无形,实则有形。

点画,像高山坠石,磕然有声,如山裂石崩之响。

撇画:如利剑斩断犀牛角与象牙一样有力。

折画,如百钧之力发弩,强劲有力。

竖画,像万年枯藤一样苍劲雄强。

捺画,如崩浪奔雷,气势非凡。

横折钩,像强劲的弩,坚挺的竹。

右边是七条笔阵出入斩斫图。执笔有七种情形。有时候心情紧急而执笔却不紧,有时心情宽松执笔却很紧。如果执笔离笔头近而又不紧,意在笔先就会成功。于是又有六种用笔之法:

结构字体、布置形势完备的如篆法;

笔势飘逸洒脱而又自由奔放的有如章草;

波撇凶险可畏如八分书;

那笔法出入娴静优雅的好比作飞白书;

笔画高耸挺立如鹤头书;

纵横沉凝遒劲的如古隶。

然而还要用心思考,考虑详尽,再作一字,各象其形,这样才有可能臻于妙境,书道也只有在这时才算穷尽。岁在永和四年,上虞 制图并撰文。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卫铄(272年—349年),东晋女书法家,传为王右军(王羲之)之师。名铄,字茂漪,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汝阴太守李矩妻,卫恒从女,世称卫夫人。工书,楷书尤善,师钟繇,妙传其法。王羲之少时,曾从她学书。《笔阵图》一篇,旧题卫夫人撰,后众说纷纭,或疑为王羲之撰,或疑为六朝人伪托。因流传很广,此姑存其旧,仍列卫夫人后,参见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家学渊源(北派之祖卫瓘侄女、卫桓从的妹妹),有名当代。《书法要录》说她得笔法于钟繇,熔钟、卫之法于一炉。所着《笔阵图》中云:“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坠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有《名姬帖》、《卫氏和南帖》传世。其字形已由钟繇的扁方变为长方形,几条清秀平和,娴雅婉丽,去隶已远,说明当时楷书已经成熟而普遍。《书评》称之为“如插花少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海浮霞。”

卫铄认为,书法品位就高在“多力丰筋”,即筋劲,力强。多“肉”则是下品,是“墨猪”,臃肿无神气。魏晋人讲“风骨”,讲“清奇险峻”,所以以“瘦硬”为美。后代人或崇尚“丰腴”,或崇尚“肥劲”,对“筋”、“骨”、“肉”也就有了不同的理解。但“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能成书”(苏轼《东坡题跋》卷上)则是历代书家的共识。卫铄的贡献就在于她把“筋”、“骨”、“肉”之说引入书论,使之成为书法审美范畴,为后世的创作和欣赏开辟了新的思路。 https://t.cn/R2WxdDX

[心] 中国最美的100首情诗[心]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自云宕子妻。
夫行逾十载,贱妾常独栖。
念君过于渴,思君剧于饥。
君作高山柏,妾为浊水泥。
北风行萧萧,烈烈入吾耳。
心中念故人,泪堕不能止。
浮沈各异路,会合当何谐。
愿作东北风,吹我入君怀。
君怀常不开,贱妾当何依。
恩情中道绝,流止任东西。
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读曹植《明月上高楼》,感受诗人心中万千愁苦。
《明月上高楼》,曹植以怨妇诗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对兄长疏远排斥的苦闷,其中的伤感哀怨可见一斑。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明月高照时,妇人独倚高楼,那流光洒落在她身上,心里是对丈夫的无限思念。只浅浅一句关于景致的描写,便将妇人那缱绻忧伤的思绪渲染得十分细腻真切。由这些意象引起的遐思纷飞,使得妇人心中更加哀伤。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清尘水泥一浮一沉,它们永远都处于不同的位置难以相融,注定无法在一起,这一句运用“比”的手法,将丈夫比作高高在上的“清尘”,而自己则是低下尘埃的水泥,两者相差太远注定难以交汇。

最后一句“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将妇人心中的坚贞之意刻画得非常真切,为了见夫君一面,她不惜化作西南风,化入君中怀,字字句句都透露出了曹植坚定忠贞的情谊。

我想我是同情曹植的,虽然他的确犯过一些过错,但是正如《七步诗》中所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兄弟如手足,如此残忍地相互斗争也确实违背了亲情的初衷。

当然关于他们兄弟俩的明争暗斗,或许只有身处其间才能真实体会到那种折磨,没有谁愿意与手足相残,除非事情的确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每个人为了自己的权利地位不惜舍弃另外一些东西,这就得看我们如何去做取舍了。
思妇被夫君遗弃,而曹植遭受兄长的遗弃,他心中郁郁难言,唯剩下西风凋残,心事残缺。我还是希望亲情是纯粹的,不会因为外界的背叛而分道扬镳,毕竟骨血之亲是无法更改的,我们都不应该擅自违背上天宿定的这份血缘。

赏析
  曹植的诗歌,一般皆以建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曹植正值年少气盛之际,以洋溢的才华令人侧目外,更因此受尽了父亲疼爱。曹操对这个「每见进难问,应声而对」的儿子,是「特见宠爱」 的。于是这个时期的曹植,过的是富贵无忧的公子哥儿的生活,诗歌里也就充满着少年人的雄心壮志及趾高气扬的意味,<白马篇>可作代表。而本来凭着出色的天赋与才华,曹植极有可能继承其父的霸业,只可惜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终于渐渐使曹操对他丧失信心。相反的,曹植的同父异母的兄长曹丕却自重自持,虽然才华光芒皆稍逊其弟,但曹操考量「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三国志>)。

  曹操的逝世,是一代风云的终结,同时也是曹植生命中的转折点。曹丕继位以后,对这个一度曾是王位准继承者的弟弟十分防备。他不只把曹植分封至京城以外,使他远离政治权力中心,甚至还设了「监国使者」,以防其弟图谋不轨,威胁本身的地位。人们耳熟能详的<七步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说的正是曹植在曹丕的胁迫下,所作的一首哀泣骨肉相残的诗歌。这首诗歌真正的渊源不可考究,流传的版本亦有不同,出于曹植之手的可能性也很低,可是从这首诗里,还是得以见出曹丕兄弟间相互争斗猜忌确属事实。

  曹植满腔抱负无处施展,而手足胞兄对自己处处防范,不禁令曹植心灰意懒。被压制受监视的结果,令他后期所作诗歌多倾向于感伤哀怨一类,而以弃妇自比更是其诗歌的特色之一。除了这首<七哀>,其他如<浮萍篇>、<杂诗>等诗里皆有怨妇形象的运用。怨妇形象的运用,可以追溯至《诗经》。《诗经》里的女性有两种形象,一是窈窕贤淑的美女如<关雎>;另一类则是现实中的弃妇,例如<卫风.氓>。到了楚辞,女子常常是一种美好的象征,用来代指美好的品性又或是借喻君主。此后的《古诗十九首》里,怨妇的形象更是运用得很普遍,如<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等,但这里面的思妇怨妇以写实居多。而发展到建安时期,诗文里的女子形象则是真实的弃妇形象与用作托讽的象喻两者兼而有之。曹植这首<七哀>里的弃妇,就是用作象喻的。

  曹植一直是有政治野心、期盼成就丰功事业的,他在<与杨德祖书>中就说:「吾虽薄德,位为藩侯,犹应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赋为君子哉!」。这种致君为国的理想,不仅是曹植个人的志向,同时也是当时整个时代的风气反映。建安时代时局动荡不安,曹操的雄才豪行、英伟气势,在当时的建安文士间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带动了一股求取建功立业的风潮。曹植就是如此深受乃父与整个时代风潮的熏染,汲汲渴望能「名编壮士籍」、「捐躯赴国难」(<白马篇>)。

  可是抱着成就功名期盼的臣子,如果不能获得君主的赏识任用,那便全无施展才能抱负之机,没有办法实现自我的价值。这样的君臣关系,就彷佛那个时代全心托靠男性的女子,一朝被夫君离弃,那就是没了依傍的怨妇,失去生存的价值以及生命的重心。曹植此时已自知功名无望,于是将满腔哀怨寄托在和他具备相同情感的怨妇的愁苦里。

  刘履评<七哀诗>道「子建与文帝同母骨肉,今乃浮沉异势,不相亲与,故特以孤妾自喻,而切切哀虑也」 。此话实在总括了<七哀>此诗的内容思想。七哀,李冶《古今注》谓人有七情,今哀戚太盛,喜、怒、乐、哀、恶、欲皆无,唯有一哀,故谓之七哀 。这样阐释七哀题旨的旨意,可说非常确切合适。七情失其六,唯余一哀,这份哀伤弥漫整体,本来应有七情之别如今同为一哀,十分突显了哀伤之厚重。《文选》就将本篇归入哀伤一类,而本诗的确是笼罩在浓浓的哀戚伤痛里。

  <七哀>开头两句用的是托物起兴的手法。明月在中国诗歌传统里,往往起着触发怀想相思的作用 ,比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光月夜,常常会撩起诗人绵绵不尽的思绪,勾起心中思念怪挂怀的人或事。所以当皎洁的明月照着高楼,清澄的月光如徘徊不止的流水轻轻晃动着,伫立在高楼上登高望远的思妇,在月光的沐浴下伤叹着无尽哀愁。曹植接着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牵引出怨妇幽幽地叙述悲苦的身世,这同时也是曹植牵动了对自己崎岖境遇的感慨。从明月撩动心事到引述内心苦闷,曹植写得流畅自然,不着痕迹,难怪能成为「建安绝唱」。

#今日小寒#
【24节气说制香—小寒】香篆吐云生暖热

小寒,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小寒有多冷,宋人陈去非言: “东风吹雨小寒生,杨柳飞花乱晚晴”;晋代陶渊明说:“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似乎小寒时节就应该老婆孩子热炕头,暖气空调大棉袄,可古代文人眼中的小寒时节,却依旧是丰富多彩。苏轼《清远舟中寄耘老》云:“小寒初度梅花岭,万壑千岩背人境”。范成大《早发竹下》:“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范成大,南宋文学家,“南宋四大家”之一,有评价他“文章赔丽清逸,自成一家”。 范成大著有一本记述广南西路风土民俗的《桂海虞衡志》,作品共分志金石﹑志香﹑志虫鱼﹑志花﹑志果﹑志草木等十三篇,其中《志香》一篇对古代香学的影响颇大,对前人之说颇多纠谬之处。

《志香》也对海南沉香极为推崇,言:“大抵海南香,气皆清淑,如莲花、梅英、鹅梨、蜜脾之类。焚一博投许,氛翳弥室,翻之,四面悉香。”
范成大一生也颇为坎坷,官场起起落落,宋廷南渡一百五十余载,坐享东南繁华,却仿佛是个粉饰太平的假象,中原陆沉,神州板荡,国破山河在,雕栏玉砌只是朱颜改,追忆东京之繁华的《东京梦华录》便在这个时候问世。

范成大工于诗,有记载存诗1900首,在他的诗词中,也不乏香的身影,如“浓薰百和韵,香极却成愁。” 熏的是百和香;又有“枕书睡熟。珍重月明相伴宿。宝鸭金寒。香满围屏宛转山。”熏香用的是宝鸭香炉;又如“暖扇遮微雨。香雾扑人衣”、“香篆吐云生暖热,从教窗外雨漫漫 ”、“香篆结云深院静,去年今日燕来时。”

香篆是什么?
香纂亦称印香,篆,是取了篆文的意,是指将香材研磨成粉,填充在各种以篆文为花样的香范里,做成带有图案和文字的香品。
洪刍《香谱》记载:“(香篆)镂木以为之,以范香尘。为篆文,然于饮食与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径者。”
古时的香篆最早是用作计时的,印成篆文形状的香粉一气呵成地燃,从头至尾恰是算计好了的时辰。

《香乘》卷二十二《印篆诸香》中记载:熙宁癸丑岁,大旱,夏秋衍雨,井泉枯竭,民用艰,饮时待次,梅溪始作百刻香印,以准昏晓。”
《宣州石刻》中记载,曾有人制出百刻香印,一副香篆分为一百个刻度,循序燃尽便是一个昼夜。更文字记录了其大小尺寸:“百刻香印……每刻长二寸四分,凡一百刻通长二百四十分,每时率二尺,计二百四十寸。凡八刻,三分刻之一,其近中狭处六晕相属亥子也、丑寅也、卯辰也、巳午也、未申也、酉戌也,阴尽以至阳也……每起火,各以其时,大抵起午正,或起日出……”

洪刍《香谱》也载:“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一昼夜矣。”
一昼夜被划分为一百个刻度,打一炉香篆,燃烧完就是一昼夜,每每觉得创造出百刻香印香范的匠人一定是个理想主义者,又或者是个处女座,碗口大的一枚香范,精确到了每一秒。

后甚至还出现了“五更印刻“:上印最长,自小雪后,大雪、冬至、小寒之后单用,其次有甲乙丙丁四印,并两刻用。中印最平,自惊蛰后至春分后单用,秋分同其前后,有戊巳印各一,并单用。末印最短,自芒种前后及夏至后小暑后单用,其前有庚辛壬癸四印,并两刻用。
一年四季,昼夜长短,通过香范的径度和宽度,安排得仔仔细细、明明白白,只是“五更印刻”后世只有文字描述,并不见图谱传世,有图可见的,在明代高濂撰的《遵生八笺》中,描绘了“长寿永寿香印图”和“福寿香印图”。在陈敬的《香谱》中,也有收录的香印图可见。

明人朱之蕃有诗《印盘香》言:“不听更漏向谯楼,自剖玄机贮案头。炉面匀铺香粉细,屏间时有篆烟浮。回环恍若周天象,节次同符五夜筹。清梦觉来知候改,褰帷星火照吟眸。”将一盘香篆的作用、形状、摆放的位置、时间描述得清清楚楚。
朝代更迭,香篆历经岁月的颠簸,依旧出现在很多的诗人词人作品里,白居易有诗:“香印朝烟细,纱灯夕焰明”;唐代王建有诗《香印》:“闲坐烧印香,满户松柏气。火尽转分明,青苔碑上字”。宋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荷兰外交官高罗佩著的《狄仁杰断案传奇》中,记述了唐宫计时用的香篆钟,为梅花形黄铜盘,盘子内梅花五瓣,各缭绕着一圈盘香,用以计时焚熏,称为“五朵祥云”。

宋代学者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季宣曾记载,“除日晷刻漏之外,有一种“香篆钟”也颇为流行”;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曾制造出精巧的“屏风香漏”,通过香的燃烧时间对应相应的刻度来计时。只可惜,这些独具匠心的发明,都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香篆到后来,已经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计时之用,更多的香范被制造了出来,如福庆香篆、延寿篆香、长春篆香、寿征香篆,便多了一层祝福的意义在里面。
宋时还出现了一款“心字香”,大抵是 “心”字的首尾勾连图案,明代文学家杨慎在其《词品》卷二中云:“所谓心字香者,以香末萦篆成心字也。”

北宋蒋捷有词《一剪梅》:“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清词人纳兰成德也有《梦江南》,“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一枚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如此与众不同的“心字香“,便从繁花似锦的宋代燃烧到了风云迭起的清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长发厨[超话]# 大人们我要扩fo求你们快转我可直fo可44主推鹅妹7 都是一体机 推屋企人和考斯普罗 混沌杂食 不存在对家 对家在我开的大院里 相方一般是我
  • 3次为一个疗程,治疗间隔1-3个月左右⭐Fotona4D抗衰紧致、改善肤质、美白嫩肤、缩小毛孔效果广而全,但见效相对较慢,需要多部位多轮,多次操作。建议收藏[团
  • 她会介绍的技巧都是我觉得应该valued的看运动的角度和我也很相似哎 心态很酷 我一直在叫好 听到“这是个反直觉的运动”从他人嘴里说出来 又因为共鸣爽到练了交叉
  • 报告目录第一章2017-2022年世界涂层板工业运行现状分析第一节 2017-2022年世界涂层板行业发展概况浅析一、国外涂层板发展历史二、美国涂复板卷市场低迷
  • 原来,张女士本就属于过敏体质,此前出现的上呼吸道过敏症状并非单纯的鼻炎发作,而是她对猫毛、脱落的皮屑、某些唾液蛋白酶、尿液等猫自带的过敏原成分敏感所致,加上半个
  • འཛམ་གླིང་སྐྱེ་འགྲོའི་བདེ་སྐྱིད་འཕྲོག་བྱེད་པའི།། སྟོབས་ཆེན་ཀླ་ཀློས་གཡུལ་འགྱེད་གྲོ
  • #我叫郑能量# 最近几个周末可真是太美好了都[打call]跟我妈满街瞎晃 跟臭屎蛋下海 在家做饭追剧 睡觉吹空调 真是美好啊[抱一抱]虽然天气真的挺热的 但是我
  • 」【「神徒」憂Anson Lo頂唔順 】#MIRROR#工作排山倒海,個個「鏡仔」都好捱得,經常開工連踩數十小時不用休息,繼昨日姜濤自爆因拍劇兼拍廣告已40小
  • 你就是我的光啊,光神大人~最后,哥你30了诶,是时候要恋爱了吧,要照顾好你自己,要好好生活,别饿着你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管发生什么都要告诉爱丽啊,我们和你
  • 厦门鼻修复哪里好/哪个医生好/哪家医院医生比较好/多少钱?厦门鼻修复哪里好/哪个医生好/哪家医院医生比较好/多少钱?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风景,想自己的问题,不要总盯着别人如何,总是羡慕别人的辉煌,嫉妒别人的光鲜,阴暗的是自己的心
  • 孤寡老人去世,蚂蚁们报答她生前喂养之恩,送她干干净净地走! 前两天,明师父找到我,说有个故事你一定要写下来。明师父,是一位尼师,四十多岁。在青海黄南隆务寺一位
  • 1、学会逆向思维,任何市场都存在“二八定律”也就是说大部分人都是失败的,所以你要想成功,不妨换位置考虑一下,站在主力的视看涨跌。1、学会逆向思维,任何市场都存在
  • ——《印光法师文钞》·复冯不疚书​「加粗·剧中删减」...⬇️   智玄大师说: “以施主之参悟,心做心是,何来讨个心安呢?”       丁元英说: “无忏无
  • 人,生来具有生儿育女的自然属性,不婚不育虽说是个人选择,别人没有责怪和阻拦的权利,但我觉得一个人过日子再幸福安逸也是不完美的,总是有缺憾的,实际是一种逃避现实,
  • # 安全系数超高的贴边儿童床,一起来看看吧作为儿童床想必大家最担心的无非就是材质和安全问题,对于父母来说,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各位新晋的宝妈们还在为挑选
  • Deborah让Ava离开去创作自己的故事是我见过最感人的mentorshipD非常清楚Ava很有才华但极其缺乏直接经历来进行创作 所以才导致她处处碰壁 Ava
  • 一回头发现原来已经走了很长的路了以前立下的誓言和目标也逐步完成 我十六七岁时特别喜欢给未来的我写信 很爱幻想以后将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在自己身上看到无限的可
  • 同时,此群体中的年轻父母则在亲子露营中寻求健康遛娃、家庭和朋友间交流的机会:据马蜂窝的数据,2021年家庭亲子游者占比较2019年上涨9%,家庭游占比有望进一步
  • 恶虽小,但须防其毁人;善虽小,但知其能助人。劝人为善,劝人去恶,法有万千,当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