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望诊不传之秘

一、中医观脸知病

现代面诊法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结合生物全息论发展起来的。因此在面部相应脏器分布、诊察方法上与传统中医面诊有所不同。身体的异常变化,可能发生在面部变化出现之前或之后。检查面部,可发现有骨的形状、肌肉紧张度、弹性、收缩力的变化,还可有肿胀、皱纹、结痂、缺陷、面部皮肤颜色改变及充血、疼痛等。如欲知哪一脏器有病,只要看一下面部所表示的部位,有无上述异常变化,如有,即表明其对应脏器有疾病,一般判断如下:

1、如果在面部出现皱纹、斑点和皮色改变,表明所在部位的相应脏器失调。

2、如面部出现小疙瘩、充血、肿胀,表明所在部位的相应脏器遭受病菌感染,侵入血液。

3、黑眼眶,表明肾脏、卵巢或膀胱有病。

4、巩膜黄染表明肝脏有病。

现代面诊方法简便易掌握,而且诊断准确率亦较高,是现代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手段。

二、现代面诊研究

由于面诊在中医诊断疾病上有很重要的价值,不仅已引起许多现代中医学者的重视,且对面诊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成果,对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有重要的价值。

1、面部蟹爪纹颁与疾病

根据临床观察,蟹爪纹在面部颁与主病有一定规律,心病以颞区布纹为主;肝病、肝肾同病以鼻、颊区为主;肺病以颧区为主;肾病以颊区为主;脾病缺乏特异性。经对肺癌、阻塞性肺气肿、冠心病、脑血管意外、高血压等观察,发现面部蟹爪纹的颁和深浅对诊断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面部色诊与危重

面部色诊不仅对慢性病有诊断价值,而且对危重病也有诊断意义。如心衰病人面色黧黑,凡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闭锁不全者面色萎黄,双颧微红;肝硬变和肝癌病菌人面色甚黑;慢性肾炎尿毒症病人面色黯黑萎黄。
总之,色深沉、重晦暗,主内病、重病、久病;色浅光泽明显主外病、轻病、新病;介于枯晦与明润之间者,其病不甚;若病色如云之飞,则病将愈;如博聚凝滞一团,则病进而难治。

3、胃胆疾病与色诊

据临床观察证明,胃下垂患者脸部多呈青褐色,形如豆状,色素的深浅与病程长短有关,其色深者为久病。胆囊炎患者鼻翼两则呈浅黄色或深绿色,豆样,呈椭圆形。

4、小儿疾病与色诊

临床因小儿脉来疾速,难以凭其诊断疾病,帮以察色为主,如面赤多泪,眼泪汪汪为麻疹之前驱症状;面青主惊风;面白为中气不足,多主泄泻吐利;面黄为脾虚久伤或湿热内蕴等,此外,在小儿患急腹症时,面呈灰色;重症白喉患儿呈蜡样苍白。

三、总论

1、脸上长痣、痦子;表示该部位脏器先天功能不足。

2、脸上长斑:表示该部位长期慢性耗损形成的慢性疾病(3~5年形成)。

3、脸上长青春痘:表示该部位脏器现阶段正存在炎症病变(短期形成)。

4、全脸青春痘、斑:是内分泌失调或肝脏免疫功能下降。

四、各论

1、心理压力:反射区域在额上1/3至发际处(即发际一圈),此处出现青春痘:(疙瘩),或和面部额色不一样,说明此人心理压力比较重。若出现斑;说明心脏有疾病(如:心肌无力);有痣、痦子,说明心脏功能先天不足。

2、心脏:反射区域在两眼角之间的鼻梁处,此处出现横纹或横纹比较明显,证明心律不齐或心脏状况不好;若出现的横纹深而且舌头上面也有很深的竖纹(沟),可能是有比较严重的心脏病。心脏病者一般小肠功能不好;还能引发血管、脑、甲状腺、甲状旁腺等疾病。下耳唇有皱纹是冠心病,嘴唇发紫是心脏病。

3、脑:反射区域在两眉头之间,此处出现竖纹,竖纹很深并且本部位发红的话,证明此人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头痛、神经衰弱、多梦、睡眠不良、心悸、烦躁等。

4、肺:(呼吸系统、咽喉、气管、扁桃腺等):反射区域在两眉1/2之间;额头1/3以下的部位。若额头中间比较凹,且颜色晦暗、或发青、或有斑,说朗此人肺部有疾病,呼吸不畅;如有粉刺,证明此人近期患过感冒或喉咙疼。若两眉头部位有痣、痦子或发白,则证明此人有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或胸闷气短,或肺有病。眉头向上部有凸起,也是有肺疾。肺功能不好的人,一般大肠排泄功能不好。

5、胸(乳):反射区域在两眼角与鼻梁之间。若男性此部位晦暗或发青,说明他胸闷气短。若女性此部位晦暗或发青,说明她经期时乳房胀痛。上眼皮内侧部位有痣、痦子或闭上眼睛此部位有粉痘状的突起,说明女性乳房有小叶增生、男性胸膜炎。若女性眼角部位有小包,说明女性乳腺增生或乳腺积瘤。

6、肝;反射区在两眉1/2处至太阳穴以上,额头1/3以下的部位,及鼻梁中段 (即鼻梁最高处)。若这两个部位发青暗或有斑,而此人比较年轻或是有钱的老板或是大官,可能是脂肪肝。若这两个部位或其中一个部位有青春痘(疙瘩),证明此人肝火旺。若太阳穴处有斑,证明肝功能衰弱。若鼻梁高处有斑,还可能是肝火大,情绪不稳定、更年期等。若这两处都有明显的班,且脸色晦暗无华,看起来很难看,人也比较清瘦,即说明此人有肝病(肝炎或肝硬化)。眉中央有痣,眼球发黄,且面色非常黄是乙肝。从鼻梁处一直青到鼻头可能是癌或瘤!

7、胆:反射区域在鼻梁高处的外测部位。若此部位有红血丝状、青春痘,或早晨起床后嘴里发苦,说明胆部有了较微炎症;若有斑,可能有胆囊炎。若此部位有竖褶子、或笑时有竖褶子,说明此人胆囊有问题。若此部位有痣、痦子,证明胆功能先天不足。若把右手放在右肋下(胆就在此部位),左手握拳击打右手背,若此部位疼痛的话,即是胆囊炎;若刺痛的厉害的话,可能是胆结石。胆有问题的人可能肥胖。眼下面胆区有一对明显的斑或有痣、痦子,是胆结石。眼袋晦暗亦证明胆不好。

8、肾:反射区在眼外角平线与耳中部垂起直线相交向下至下巴的部位。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或有斑,证明此人肾虚,一般倦怠,腰背及腿部酸疼。此部位有很深且大的斑,极有可能是肾结石。若此部位有病或痞子证明此人肾功能先天不足,也会腰、腿及背部酸疼。肾虚可导致膀胱、生殖系统、性腺等疾病。眼角有很深的鱼尾纹。耳旁有竖褶子,也是肾虚的表现。肾区如有病或痦子且脑区竖纹很深,证明此人患有高血压或预示将来要患有脑血栓疾病。

9、膀胱:反射区域在鼻下人中两侧的鼻根部位。此部位发红,有红血丝、青春痘、生疮等,证明有膀胱炎,会出现小便赤黄、稍频急等症,膀胱炎也可引起腰部酸痛。女性患膀胱炎,有时是妇科有问题。鼻根发红,但尿不频、急且整个鼻梁骨发红,证明是鼻炎。

10、脾:反射区域在鼻头。若鼻头发红或酒糟鼻者或鼻头肿大,证明脾热或脾大,一般感觉头重,脸颊疼,心烦等。若鼻头发黄或白,是脾虚,会出现汗多、畏风、四肢懒动,倦怠、不嗜食等。

11、胃:反射区域在鼻翼。若鼻翼发红,是胃火,易饥饿,口臭。有红血丝且比较严重,一般是胃炎。饭前胃疼,一般是胃炎。饭后一、二小时腹疼是胃溃疡,压痛点在腹部正中或稍偏左处;饭后二到四小时腹痛是十二指肠溃疡,痛法在两排胁骨中间靠近心窝的地方,类似针刺一般,严重者可痛到后背,压痛点在腹部稍偏右处。若鼻翼灰青,是胃寒,与其握手时能感到此人手指尖发凉,此人受风寒肚子痛,拉稀等。而鼻翼部青瘪者,一般以前胃痛,形成病根,可引起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引发胃癌的可能性较大。鼻翼薄且沟深证明是萎缩性胃炎。

12、小肠:反射区域在颧骨下方偏内侧部位。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斑、痣或痦子,证明小肠吸收功能不好,一般人会瘦弱。

13、大肠:反射区域在颧骨下方偏外侧部位。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斑、痣、痦子,说明此人大肠排泄功能失调,一般会大便干燥、便秘或便溏,若此部位有呈半月状的斑,证明此人是便秘或痔疮。鼻根下部线和外眼角下垂线交点处是直肠反射区,此处有斑是痔疮,若此处发红或有白点,有直肠癌变的可能。

14、生殖系统:反射区域在人中及嘴唇四周部位。若女性嘴唇下面有痣、痦子、下巴发红、而肾的反射区域比较光洁的话,证明此人子宫后倾,腰部酸痛。若女性嘴唇四周有痣、痦子,而肾反射区域也不好,或女性的嘴唇四周发青、发乌或发白,肾的反射区域也不好,这两种情况一般都证明此人性冷淡。若女性人中有痦子,一般是她子宫有疾病。若男性嘴唇上周有痣、痦子,而肾反射区域也不好,说明此人生殖系统有问题。若40岁以上的男性的上嘴唇比较厚,可能是前列腺增大;若上嘴唇有粉刺,且好了又生者,可能是前列腺炎。男性上嘴唇不平,有沟沟,是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上嘴唇两边发红,也是前列腺炎。

五、面部痣痘斑

额头靠近发迹三分之一处,如果有症状,代表心血管机能不良或精神压力大。如果有痣,则表示心血管机能先天不良。如果是疙瘩或红肿、发青、发紫、发黑、发暗,则表示现在或已有一段时间心血管机能不良或精神压力大。如果是斑或色素沉淀,则表示心血管机能长期不良或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两眉间及两眉二分之一处,靠中间画圈部分,代表呼吸系统肺、咽、喉。两眉二分之一处靠外画圈部分包括太阳穴,代表肝脏。两眼下方,颧骨上方代表胆。两眼之间的鼻根处,代表心脑血管。两眼与鼻根两侧间,男代表胸腔、女代表乳腺,男女都是交叉着看的。肝脏的另外一个位置是在鼻梁中断,胆的位置在鼻梁中断两侧,所谓肝胆相连,肝胆相照。鼻头代表脾,鼻翼代表胃。颧骨下方至鼻头下端大U字平行处,偏外侧代表大肠。偏内侧小U字处代表小肠。颧骨至耳之间包括耳朵、脸颊区域,代表肾功能。人中代表膀胱。嘴四周代表生殖系统。下巴代表肾或身上有酸痛;全脸青春痘,代表精神压力大或体内机能失衡。

1、上眼皮有痣,证明头晕。

2、任何部位反射区有痣或痦子,证明祖上都患过该部位疾病。

3、糖尿病:鼻头坑坑洼洼且肾区有红血丝及鼻翼发红。大眼皮浮肿、嘴爆皮、舌中间有红线可能是糖尿病。

4、眼睛周围发暗,证明大脑供血不足。易引起三叉神经疼及睡眠不良。

5、喉咙如有两条青筋,证明是风湿性关节炎。

6、整个面部有斑,属于血小板减少症。

六、中医望脸识病

一般来说我们通过人的面部的望诊,就可知道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不同的心理活动,这已成为我们的常识。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面部的一些重要器官和内脏都有密切的联系。仅从五脏说起,如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肺开窍鼻,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从而就证明了颜面的变化和内脏是息息相关的。“有诸于内,必形于外”,人体的脏腑有病,也一定会从面部表现出来,我们就利用这种内在的联系,根据面部的各种不同的变化,引导我们来辨病和辨证。

1、正常面色

健康人脸的气色应当隐显于皮肤之内,红黄隐隐,鲜明润泽,表示气血充足为健康无病。但也有稍偏某种颜色而一生不变的,也属正常范围。不过,不论偏于何种颜色,均以明润蕴蓄为佳。《内经》云。“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加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

2、五色主病

一般说色青多为肝病,色赤多为心病,色黄多为脾病,色白多为肺病,色黑多为肾病。

3、常见的神情变化

得神:面色润泽,神情爽朗,目光神彩奕奕。是精力充沛的表现。

失神:面色暗晦,神情呆钝,目无光彩,萎糜不振等表现。

情志不遂:若有所思,情绪沉郁。

气阴不足:神志恍惚似明不明,视物不清,精神疲倦。是精气阴血不足的见证。

神气将亡:循衣摸床,两手摄空、两耳呆亏髓空不能充脑,脑海空虚,无能出思虑主记忆,指挥失灵,诸病皆生。

本病因脾瘦肾亏髓空而致,故滴宜朴养心肾,益脑活扎添精增慧,方用“盏脑聪硐汤”,加减论治,并举验案二则,以作验程。益脑聪明汤原为笔者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佳方,后治读劳伤心失眠健忘智能减退疗效亦好。西观察时间不长,病历较步,此方对脑心肾之作用机制如何,有待夸后进一步验证与探讨。视。是神气将亡的先兆。

回光反照(迥光返照):初秋,日落西山将会带来黄昏的黑暗,但由于光的反射作用而天空暂时很亮。

河北省农村一般称此为“火烧云晒死人。”予测明天为好天气。医学上借用 指人死前,表面上病情有些好转之象。但并非所有的病或病人都有回光反照。常见久病危重 的病人,在死前l 0余小时或1 0多分钟,面色突然呈现鲜艳浮红,或全身有舒适感、或语言特多、或食欲突增等反常现象。则为精气将竭之先兆。

文源 超凡子

中医战疫效果好在整体思维观
  2020年开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面对肆虐的疫情,中医人挺身而出,第一时间奔赴武汉,奋战在战疫第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实早在2003年SARS疫情时,中医参与治疗后,就发挥了很大作用。此次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救治中的出色表现,成为此次战疫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极大增强了中医文化自信。
  为什么中医药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究其根本,还是中医思维在发挥作用。中医思维是中医立身之本,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以下笔者从发病、治疗、预防三个方面谈谈中医思维。

专家名片
张其成: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发病 内外相合,正气盛衰
  中医有三因致病学说,如果从内外两个角度看,此次新冠肺炎是由内外两个原因造成的,外在的原因是疫毒加上气候。
  新冠病毒属于中医疫毒的范畴。《素问·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并提出“不避其毒气”的防疫治疫之法。这种“疫毒”是一种有别于六淫、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明代医家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说:“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疫毒”加上异常的天气就会导致传染病的发生。
  按照《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的说法,去年己亥年第六步气,也就是小雪—大寒:“终之气,畏火司令,阳乃大化,蛰虫出见,流水不冰,地气大发,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温厉。”本来这个时候应该是寒冷的,结果是阳气反而旺盛,蛰虫应藏反而出现,流水不能结冰,地之阳气升发,草类就会生长,人们会感到相对舒适,这样的气候容易导致温热、疫疠类疾病,也就是传染病多发。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除夕到了武汉,经过考察发现武汉近一个月的气候的确是这样,本来应该下雪,结果没有下雪,而是下雨,阴雨蒙蒙,湿气很重,容易出现传染病。在看诊中,他发现病人的舌体偏胖大,有齿痕、厚腻苔甚至腐苔,反映湿浊之气很重。因此,他提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称为“寒湿疫”,是由寒湿之疫邪引起,病性上属于阴病,是以伤阳为主线。
  以上说的是外在原因,当然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五运六气说的己亥年第六阶段“易发传染病”,并不是说“必发传染病”。那么什么条件下会“必发”呢?或者说引起这次疫情的内因是什么呢?虽然至今还没有搞清楚新冠病毒的源头,但肯定和人为的因素有关。中医一再强调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所以人必须敬畏天地,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万物有灵,万物是动态平衡的,一旦打破这种平衡,必然遭到报应。这是自然界铁的规律,谁也逃脱不了。
  当然,就个体而言,内在原因还指个人的体质的差异、个人正气的盛衰。这次疫情传染性极强,但也有同一个家庭多数被感染但个别没有被传染的例子。什么原因?就是这个人正气足,抗病力强。《诸病源候论》说:“恶毒之气,人体虚者受之。”《温疫论》说:“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外邪因而乘之。”所以,最终是否发病,还取决于人体自身的正气是否旺盛。

2、治疗 扶正祛邪,整体调节
  中医对待疫病的治法和药方众多,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就有多个有效经方,总的说都强调治病必求本,辨证论治。根据不同证候,有的用发汗法、有的用泄法或吐法。明代的吴又可认为,治疫以逐邪为第一要义。这次在新冠肺炎中得到普遍使用的清肺排毒汤,就来源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记载的四个经方: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院士介绍,清肺排毒汤的治疗有效率为97.78%,轻症患者没有一例在服用清肺排毒汤之后转为重症或危重症的情况。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这个方子的名称?清肺排毒,其实反映了中医对待病毒的思维方法。注意是排毒而不是杀毒,这一点和西医是不同的。有人打了一个比喻,西医是“关门杀狗”,但由于这条“狗”太狡猾了,到处跑,用棍子很难打到,结果反而把家里的东西打得一塌糊涂,“狗”还没打死。而中医是“开门赶狗”,把门打开,用药物把“狗”赶出去,所以有汗、下、吐等方法,结果把“狗”赶出去了,家里的东西还没有打碎。又有人打了一个比喻,如果把病毒比喻成虫子,西医就是杀虫子,而不管产生这些虫子的垃圾,结果这些虫子杀死了,又从垃圾里生出新的虫子;中医则是清除垃圾,垃圾清除了,虫子自然就不生了。这两个比喻都是有道理的。这正是中西医学不同思维方式,西医是分析性、对抗性思维,中医是整体性、调和性思维。西医致力于精准有效的单靶向治疗,遗憾目前还很难实现。中医则是扶正祛邪、整体调节,是多靶点治疗。一方面是扶持正气,也就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抵抗力,一方面是祛除邪气,将体内的疫毒排除出去。就五脏而言,新冠肺炎主要伤害肺脏,所以西医用药主要是针对肺脏的,但中医发现不少患者的肝脏、心脏、肾脏等多器官都受到病毒不同程度的攻击,所以中医是整体调理、全面施治。
  全面施治还表现在医疗手段上,中医则除了药物以外,还有针刺、艾灸、推拿、导引等。

3、预防 形神兼养,提升正气
  中医十分重视“治未病”,重视预防。
  对新冠病毒,最有效的预防当然是隔离,彻底阻断传染渠道。尽量呆在家里,不要出门,必须出门时一定要戴口罩,戴手套,要勤洗手。这些常识就不说啦。现在好多人都在问吃什么中药可以预防?网上也流传了很多方子,有清热解毒的,有芳香祛湿的,有散寒除湿的,比如藿香正气水、连花清瘟胶囊、双黄连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等,但要注意的是,这些是针对有了临床症状才使用的药物,如果没有任何不适,纯粹是为了预防,是没有必要吃这些药的。因为这些药很多是苦寒的,吃多了反而会伤害脾胃,降低免疫力。预防阶段有预防的药物,当然还有非药物的做法,目的就是要增强体质、提高正气、提高免疫力,这就是《黄帝内经》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怎样提高正气?中医认为要形神兼养。所谓“形”既指一些补气血的药物如黄芪、枸杞子等,更指形体导引运动。古代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导引运动方法,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笔者曾融合道家内丹功和密宗脉轮学说创编了“易道功”,动作简单易学,非常适合在家里练。
  所谓“神”,就是要调节情志,调节精神。保持平和宁静的心态。不要恐慌、不要焦虑,不要悲观。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人的心理平衡对人的健康所起到的作用占到50%。与“形”比起来,可以说中医更重视“神”的作用。《黄帝内经》反复强调七情五志、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心为君主之官。”如果“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具体说,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变化,五志就是怒、喜、思、悲、恐,五志过度会伤害五脏:“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现在一些人被焦虑感所包围,不能辨别各种信息的真假,甚至于听信谣言,这样一来,不安、疑惑、愤怒、焦虑、怀疑等等情绪互相叠加放大。结果是你越怕什么越来什么,情绪变化导致身体变化,有的人就会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肌肉抽搐,颤抖,免疫力、抵抗力大大下降。所以我们一定要调节好心态、情绪,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新型冠状病毒比起SARS,虽然传播力强,但致死率并没有SARS高。所以一定要放宽心态。要把封闭在家当成是闭关修炼、修心安神的大好时机。一旦“形与神俱”,正气就得以提升了。

佛教医学是人类最智慧、最彻底、最完整、最上等、最广义的圆满医学理论。
在基础理论方面,佛教的“四谛”、“五蕴”、“十二因缘”、“四大”、“三学(戒、定、慧)”等均对佛教医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被吸收和引入佛教医学理论之中。在病因学方面,佛教医学认为病有三因∶外因——地、水、风、火“四大”不调,内因——贪、嗔、痴“三毒”为患,业因——前世孽债宿根之果报。佛医不同于其它医学,相对于中医、西医的医学理论,有以下几个特质:
  一、佛医是最智慧的医学
  1、身、心并治,以治心为内在目标,以治身为外在目标,这是佛医的最基本特征。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基本上都只治疗身体,很少有“心”的成分。中医、西医的目标都是治疗身体疾病,而佛医则不仅要治疗疾病,更注重的是消除疾病的根源:业力、业障。
  2、“内学”特征,这一点与中医类似,与西医的“外学”完全不同。“内学”就是向身心内部求索、研究的学问,“外学”就是向身心外部求索、研究的学问。由于“内学”的方法,中医形成了“精、气、神”理论,佛医形成了“身、心、灵”理论,而西医则是病菌、病毒学理论,物理、化学、生物等理论。
  3、整体生命观。中医和佛医,都是把人体看成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观念,而西医则是分门别类,分科分目,局部、片面地去分析人体的疾病规律。
  4、自愈理论。西医基本忽略或不承认人体自身的自我医治功能,认为疾病靠外在的药品直接医治,治疗的重点是杀毒、杀菌;中医和佛医都认为,疾病可以依靠人体自身的愈合功能治好,药品和其它手段只是激活、激励自身的愈合能力。佛医和中医的不同还在于使用“心药”——慈悲与智慧,可以不用外在的药品。
  5、自我治疗。佛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可以不需要外在的医生,外在的药品,自我治疗,自我康复,这和中医、西医是完全不同的。
  6、佛力加持。当诚心忏悔业障,诵经念咒时,可以感应道交,获得法界力量的支持,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感应,从而消除业障、离苦得乐。
  二、佛医是最彻底的医学
  关于疾病的原因,不同的医学理论有不同的解释。
  中医理论认为,疾病的根源,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外在的方面就是“外感六淫”,“六淫”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内在的方面就是“七情致病”,“喜、怒、忧、思、悲、恐、惊,谓之七情,七情过度则带来疾病:“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惊伤心肝”。
  西医理论认为,疾病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人体感染了病菌、病毒所致,认为主要的疾病都是这“外源性”疾病,次要的疾病是“内源性”疾病,如精神病、遗传病等。
  佛医理论认为,疾病的最主要、最根本原因是人心的“三毒”:贪、嗔、痴,因为这无量的“三毒”造成了无量的业力、业障,从而导致疾病,其它原因是生活环境与自身生理上不相适应的“四大不调”。
  按佛教理论,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一切法由心想生,“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以,万法唯心,由此,疾病也是“心”的生灭法——病由心生,病从心灭。
  佛教所说的“心”,是指“心识”,即“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比中医所说的“七情”,比西医理论的“心理”更深入、更彻底。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前五识是感识,认识具体对象。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
  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但因它执着自我,所以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就是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8、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  

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
  佛教“八识”理论,是最高、最彻底的宇宙、人生真相的学说,揭示了一切生命“生、老、病、死”的真相。
  另外,对于疾病的载体——人体,不同的医学理论也有不同的看法。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由三宝:“精、气、神”构成,这“三宝”充足、和谐、平衡,人体就健康,否则就生病。
  西医理论认为,“人是机器”,人在本质上与山河大地等外在物质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比较复杂一点而已,只是一部复杂的机器,本质上还是机器,不承认“精、气、神”等学说,更不承认佛教的“八识”理论。
  佛教理论认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人体是自己“心识”在六道中的“应报身”,人体是“身、心、灵”三位一体的存在。这里的“灵”即“心”,不同于中医理论“精、气、神”所说的“神”,更不同于西医理论的“心理”。
  佛教的因果律,深刻、彻底地揭示了疾病的原因:人心的三毒:“贪、嗔、痴”。
  佛教“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博大精深理论,打造了佛医理论的精髓——病由心生,病从心灭。
  佛教是生死解脱的学说,是最彻底的生命理论,佛医的目标,是拯救众生超越三界、解脱生死,这是中医、西医无法做到的。

三、佛医是最完整的医学
  西医的最大特点是“临床医学”,都是研究睡在床上的病人,而对于“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并没有表现出突出优点。而佛医是非常完整的,既是“预防医学”,又是“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佛医最强调的是“预防医学”。佛门有言:“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佛菩萨所做的就是防微杜渐,在“因”上下工夫,告诉众生因果的道理,让人戒恶从善,离苦得乐,往往在“因”上就把病排除了,就防止了疾病的开花结果,酿成苦果。这方面,佛医比中医、西医做得最彻底、最完整。
  四、佛医是最上等的医学
  中国有“上医治未病”的说法,早在1500年前,药圣孙思邈在其《千金要方》中提出了“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这一论述充分强调了预防医学的重要性。佛医“治未病”的理论比中医完善、彻底,和西医相比,更是显得无比优越,所以,佛医是“上医”、“大医”。
  历史上有一个公案,秦国有一位神医,名叫扁鹊,他不需要把脉,只是看看你的神情,马上就知道你的病。扁鹊有一次为齐桓侯(桓公午)看病,他对桓侯说:“你现在有病了,应该要吃药。”桓侯讲:“我那里有病,我身体很健康,身强力壮的,那里有病?”再过一段时间,这扁鹊一看,这病愈来愈深了,扁鹊就跟桓侯说:“你的病以前是在皮肤上面,现在是到皮肤里面、血管里面去了,要赶快医治喔!”桓侯说:“我那里有病?我没有病。”再过一段时间,桓侯知道自己病重的时候,去找扁鹊,扁鹊已经不在了,桓侯就病死了。
  这个案例说明“上医”的重要性。
  五、佛医是最广义的医学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大医治国、中医治人、小医治病”的说法,按这个说法,佛医则是“大医”,佛陀是“大医王”,佛陀医治的不仅仅是人体疾病本身,还医治社会、人心,带领众生脱离生死苦海,是很广义的医学,不是像西医那样,是很狭义的医学理论。
  佛医的最终目标,还不是象中医、西医只是治疗身体的疾病,而是解脱生死,超越三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丘丘日常plog.56 】冲着这家泰式生腌去的[开学季]之前就经常刷到,所以找了个时间和姐妹一起去打卡了~这么大一桌就一百多块钱,感觉好便宜[哇]我们点的是
  •   登贝莱必须尽快决定自己的未来,切尔西、巴黎都是他的选择,拜仁也对他有意,但巴萨已经了解到,他与这些俱乐部都没有达成协议。巴萨已经在为他的离队做打算,但这位法
  • #不可辜负的美食[超话]# 夏季来了,又到了吃冷饮的季节,听我一个闺蜜推荐,在盒马买了FUTABA家的冷饮[爱你] 哇塞,真的吼吼吃呀,他家品种和口味都挺多的,
  • 以前爸爸搭我去上学,见到有个流浪汉,他没有给钱他,而是调头去买盒牛奶和粽子给他,记忆犹新,爸爸说钱不一定是最大的帮助,有时候食物反而能温暖人心。39摄氏度的街头
  • 5:产品工艺的严格要求货不对板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实验室打样的原料和工厂订购的原料有可能不一样,工厂订购的原料配方比例也会不一样,工厂做货的时候按照工程师给的
  • #云南生物多样性# 【云南保山:镜头里的鸟类母爱】时维五月,序属初夏。(via.云南省人民政府网)#云南生物多样性# 【云南保山:镜头里的鸟类母爱】时维五月,序
  • 【盾安环境与您相约2017巴西国际暖通制冷展】9月12—15日,2017巴西国际制冷、空调、供暖及通风展览会将在圣保罗Imigrantes展览中心如期举行,Fe
  • 东数西算板块:数了数大概有50只涨停,基本是全产业链、通信设备、光通信、节能、制冷、机房、软件、大数据等等都有表现,但是后排的股不少也是冲高回落,明天要分歧了。
  • #罗渽民[超话]# #罗渽民签售男友# #罗渽民直拍匠人#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兔兔说法之【罗渽民】的真面目NCT DREAM唯一官方门面✨次次回归part垫底但
  • 我:“包包,可可他们去了附近的一个酒店,可以游泳,有游乐场,本来可可妈妈说要带你也去,但你那几天集训。”我:“在怀柔,一个很适合孩子玩的酒店。
  • #工作忙里偷闲段子# 被选题,被选题,备完选题筹主题; 筹主题,筹主题,愁完主题拿框架; 拿框架,拿框架,难完框架搜资料; 搜资料,搜资料,馊完资料编内容;
  • 后排的也就是明天可以卖了,创业也不可能有连续两天涨停,基调定了的。你问我,为什么这么喜欢散步,其实也没有,只是和你在一起时,大多是看冗长的电影,吃没那么好吃的饭
  • #腰腰早餐要吃好# Morning 可可樱花乳酪司康|咖啡椰子乳酪司康|热浓缩☕️ Welcome to Yao’s channel ! 今天真是开了个
  • 这样一种"纵然知道你是坏人,纵然这是梦境,我还是向往你所描述的流浪",和改编后的千言万语,有着在无星之夜眺望远方的孤独感,和渺小… 令人惊喜
  • 这就是命运的平衡法则: 它不为取悦你而存在,但它给你的一切,若你不善用,它也不会为你负责!但,这架天平上,还有一个砝码,那就是夫妻共同的砝码——孩子,因为这颗
  • #肖战 在到处之间找你#忽然找见了听歌的感觉和熟悉又遥远的大学时代那个时候满脑子都是你和飘动的旋律以至于到后来再也没有听过歌直至今日,又猛然想起了年少轻狂的岁
  • 这个问的比较好,其实想要控油,洁面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水乳,以⬆️是我总结的一些比较好的控油去豆的,还有收缩毛孔的水乳,大家可以look look!在资生堂原宿总
  • ⑨绍兴末年,曾几迁居到绍兴府城内的大中禹迹寺,过着十分清雅朴素的生活,平时就在寺内种些竹子,看书赋诗,作诗曰:“手自栽培千箇竹,身常枕藉一床书。 同年,秦观游
  • 天梁化禄了,未必是好事儿,因为天梁它自己是颗清贵的星星,是包公海瑞那种人物,化禄了,表示清贵的人得了财,意味着不是该得的财啊,那必然会有是非。天梁是颗老人星,也
  • #sa娇[超话]# 考古看到一则以前hk狗仔八卦新闻还挺有趣的,可以看得出sa娇私底下有多亲密了,浅翻一下(因为实在太糊很多字实在看不清了1️⃣阿Sa全程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