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学典:《论语.乡党》10.22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无所归:无亲属可归。”孔安国:“重朋友之恩。无所归,言无亲昵。”张栻:“无所归,谓无亲戚任之者,则其责在朋友矣。”
▲殡:敛也,为之治丧也(蔡节),可泛指丧葬。钱穆:“死者殓在棺,暂停宅内以待葬,其柩名曰殡。”《注疏》:“言朋友若死,更无亲昵可归,与之为丧主也。”《正义》:“其殡资皆出于夫子,就其所在殡之,不迎于家也。若馆而殡之,不于西阶,则但殡之于馆也。”

■现代翻译:朋友去世了,无人料理后事,孔子说:“我来负责殡葬之事。”

●三国魏何晏等《论语集解》:孔安国曰:重朋友之恩也。无所归,无亲昵也。

●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殡,谓停丧于寝以待葬也。时孔子有朋友在孔子之家死,而此朋友无亲情来奔丧者,故云无所归也。既未有所归,故曰于我家殡也。

●宋刑昺《论语注疏》:此明孔子重朋友之恩也。言朋友若死,更无亲昵可归,孔子则曰:“于我殡。”与之为丧主也。

●宋陈祥道《论语全解》:子夏问曰:“客至无所舍?”夫子曰:“于我乎馆。”客死无所殡,夫子曰:“于我乎殡。”礼与仁与。子曰:“仁者制礼。”盖礼非仁不立,仁非礼不行生。于我乎馆,礼也,而仁存焉;死于我乎殡,仁也,而礼亦存焉 。

●宋朱熹《论语集注》:朋友以义合,死无所归,不得不殡。古者三日而殡,三月而葬。以其亲者在远,虽讣告之未及至,故殡之。使无亲者,夫子必葬之。

●钱穆《论语新解》:于我殡:死者殓在棺,暂停宅内以待葬,其柩名曰殡,谓以宾遇之。《礼记·檀弓》:“宾客至,无所馆,夫子曰:‘生于我乎馆,死于我乎殡。’”此与本节所记当属一事。《檀弓》曰:“宾客”,言其来自他乡。本节言:“朋友”,言其与孔子有素。当是其人病危,孔子呼而馆之,谓病中馆我处,死亦殡我处。本节特记所重,故单言“于我殡”。然先言死无所归,则若其人已死,已殓,乃呼其柩而殡之,此决无之事。后人乃疑孔子任其殡资,就其所在殡之,不迎于家,然又与“于我乎”三字不合。故知本节文略,必连《檀弓》兼释乃得。此必实有其事,而事出偶然,非孔子时时作此言。《檀弓》所记,若不兼本节合释,亦复难通。读古书,有不可拘而释之者,如此类皆是。此见孔子于朋友,仁至而义尽,然亦非如后世任侠好行其德之比。

★此章记孔子交朋友之义。 https://t.cn/RxRVHIh

读书学典:《论语.乡党》10.6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君子:此指孔子。此节记冠服,改称“君子”,而变言之,表示礼制如此,凡君子宜然也。
▲不以:不用。
▲绀:gàn,深青而含赤色。段玉裁:“绀,含也,青而含赤色也。亦谓之红青。”
▲緅:zōu,深青而带微黑。《四书典故辨证》:“绀又入黑则为緅,又黑于绀也。”或曰黑中带红。
▲饰:衣服之领子、袖子的镶边。
▲亵服:xiè,私居服,即家居便服。朱子:“红紫,间色不正,且近于妇人女子之服也。言此则不以为朝祭之服可知。”
▲袗絺绤:zhěn chī xì。袗,单衣。钱穆:“葛之精者曰絺,粗者曰绤。当暑居家,可单衣絺绤。”李炳南:“袗絺是细葛布制的单衣,袗绤是粗葛布制的单衣。”程石泉:“葛制,即今之麻,”
▲必表而出之:表,表衣、上衣。出,出门。钱穆:“古人冬衣裘,夏衣葛,在家不加上衣,出门必加,虽暑亦然。”
▲缁衣羔裘:衣,即上衣。缁(zī)衣,黑色的衣服。羔裘,黑色羔羊的皮所作之裘。裘,皮衣。古人穿皮袍,毛向外,因此外面要用罩衣。古代的羔裘都是黑色的羊毛,因此要配上黑色罩衣,就是缁衣。李炳南:“缁衣羔裘是诸侯视朝的衣服,诸侯视朝与群臣同服。”
▲素衣麑裘:素,白色。麑(ní)裘是小鹿皮所做之裘,毛色白,与素衣相称。李炳南:“如有凶荒,君穿素服,臣随之穿素服。”叶氏:“麑裘亦施于视朝ji蜡(古代每年十二月,天子或诸侯为颂扬神农、后稷等百神之劳功而举行的jisi,是大蜡zhà),狐裘亦施于燕居。”
▲黄衣狐裘:狐裘,狐色黄。《注疏》:“其黄衣狐裘,谓大蜡zhà息民之ji服也。人君以岁事成熟,搜索群shen而报ji之,谓之‘大蜡’。又腊ji先祖五祀,因令民得大饮,农事休息,谓之‘息民’。于大蜡之后,作息民之ji,其时则有黄衣狐裘也。大蜡之ji与息民异也。息民用黄衣狐裘,大蜡则皮弁素服,二者不同矣。以其事相次,故连言之耳。是息民之ji用黄衣也。”又兵事亦用之,即“韦弁服”也。
▲亵裘长:亵裘,在家私居所穿。
▲短右袂:右边的袖子要短。《注疏》:“袂是裘之袖。”钱穆:“所以便作事。或说:右字当读作‘又’,‘又袂’犹言‘手袂’;短手袂,言两袂皆短。一说:卷右袂使短。”
▲寝衣:指小卧被。孔安国:“今之被也。”《说文》:“被,寝衣也。”大被曰衾,小被叫被。
▲有:同“又”。张栻:“长一身有半,此寝衣之制也。”
▲狐貉:狐皮貉皮,取其毛之厚暖者用来坐。朱子:“狐貉,毛深温厚。”
▲居:坐。程石泉:“《论语》屡言‘居吾语女’,《孝经》亦有‘仲尼居’‘坐吾语女’。‘居’‘坐’互见。盖‘居’亦可训‘坐’也。”
▲去丧:去,除、除去。陈祥道曰:“佩所以致饰,丧则去饰矣,故去而不佩。去丧无所不佩。”
▲无所不佩:佩,佩戴、服用。孔安国:“非丧,则备佩所宜佩也。”段玉裁注:“大带佩者,谓佩必系于大带也。从凡者,无所不佩。”
▲帷裳:上朝与jisi所穿的礼服。其制用正幅布来做,像帷,并且不缝制。非帷裳(cháng),是指其他的衣服。郑康成:“帷裳,谓朝ji之服,其制正幅如帷。非帷裳者,谓深衣削其幅,缝齐(zī)倍要(yāo)。”(孔安国:“齐,谓裳之下畔;要,谓裳之上畔。言缝下畔之广,倍于要中之广也。”)蔡节:“裳,犹今之裙也。”
▲杀:音shài,减少,引申为剪裁。王肃:“衣必有杀缝,唯帷裳无杀也。”
▲羔裘玄冠不以吊:羔裘玄冠其色属玄(赤黑色),玄属吉,所以不能穿吉服去吊sang。《穀梁传》郑注:“玄冠,委貌,诸侯视朝之服。”《说文》:“黑而有赤色者为玄。”孔安国:“丧主素,吉主玄,吉凶异服。”
▲吉月:吉,训为“善”,不训“始”,然亦有“始”义。程树德:“吉月者,谓正月也。”《学礼管释》:“‘吉’训‘善’,亦可训‘始’。故凡始月始日皆以吉名之,所谓‘吉人为善,惟日不足。’”
▲朝:上朝觐君。孔安国:“朝服,皮弁服。”

■现代翻译:君子不用青中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做镶边,不用红色和紫色来做平常家居的便服。暑天,穿细葛布或粗葛布做的单衣,出门时必定要加一件上衣。上朝时穿黑羔羊皮裘,外面配上黑色罩衣;视朝ji蜡时穿白色小鹿皮所做之裘,外面罩上白色的衣服;大蜡息民之ji或兵事时,穿黄色狐裘,外面配上黄色罩衣。家居所穿之裘比出门所穿者稍长,右边的袖子要短。睡觉时一定要有小卧被,其长度是身体的一倍半。狐皮貉皮毛厚的用来做坐垫。服丧期满之后,任何饰物都可以佩带。如果不是上朝和jisi时穿的帷裳,其他的一定都要剪裁并缝制。黑羔裘、玄色冠不穿戴着去吊丧。每年正月初一,必定穿着朝服去上朝觐君。

●三国魏何晏等《论语集解》:孔安国曰:一入曰緅。饰者,不以为领袖缘也。绀者,齐服盛色,以为饰,似衣齐服也。緅者,三年练,以緅饰衣,为其似衣丧服,故皆不以饰衣也。王肃曰:亵服,私居非公会之服,皆不正。亵尚不衣,正服无所施也。孔安国曰:当暑则单服。絺綌,葛也。必表而出,加上衣也。服皆中外之色相称也。私家裘长,主温也。短右袂者,便作事也。去,除也。非丧则备佩所宜佩也。王肃曰:衣必有杀缝,唯帷裳无杀也。孔安国曰:sang主素,吉主玄,吉凶异服,故不相吊也。吉月,月朔也。朝服,皮弁服也。

●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君子者,自士以上也。士以上衣服有法,不可杂色也。绀緅者,孔意言绀是玄色也,緅是浅绛色也。所以不用绀緅为衣领袖缘者,玄是斋服,若用绀为衣饰,是似衣斋服,故不用也。又三年之sang,练而受浅绛为縁(缘的异体字)也。若用緅为衣饰,是似衣sang服,故不敢用也。故云君子不以绀緅饰也。红紫,非正色也。亵服,私亵之服,非正衣也。亵尚不衣,则正服故宜不用也。所以言此者,为时多重红紫,弃正色,故孔子不衣之也。古人冬则衣裘,夏则衣葛也。若在家,则裘葛之上亦无别加衣,若出行、接宾,皆加上衣。裘色既随衣,故此仍明裘上之衣也。裘与上衣相称,则缁衣之内故曰“羔裘”也,此是诸侯日视朝服也;诸侯视朝与群臣同服,孔子是鲁臣,故亦服此服,以日朝君也。素衣,谓衣裳并用素也;鹿子色近白,与素微相称也;国有凶荒,君素服,则群臣从之,故孔子鲁臣,亦服之也。岁终大蜡zhà报功,象物色黄落,故著黄衣黄冠也;而狐貉亦黄,故特为裘以相称也;孔子为臣,助蜡祭,亦随君著之黄衣也。故《礼运》云“昔者仲尼预于蜡宾”是也。家居主温暖,故长为之也。而右臂是有事之用,故短为右袂,使作事便也。被宜长,故长一身有半也。狐貉之厚谓在家接宾客之裘也,家居主温,故厚为之也。sang服已除,所宜得佩者悉佩之也。若非帷幔裳,则必缝杀之,以杀缝之面置里,不杀之面在外,而帷裳但刺连之。sang凶主素,故羔玄不用吊也。鲁自文公不视朔,而孔子月朔必服而以朝。

●宋刑昺《论语注疏》:此一节记孔子衣服之礼也。绀者,齐服盛色以为饰衣。緅者,三年练以緅饰衣,故皆不以为饰衣。红紫二色皆不正,故不以为亵服。亵服尚不用,则正服无所施可知也。“狐貉之厚以居”者,谓在家接宾客之裘者,居家主温,故厚为之。

●宋陈祥道《论语全解》:《曲礼》《玉藻》皆言“袗絺綌不入公门”,此众人之礼也。孔子袗絺綌必表而出,非特不入公门而已。天不足西北,故人之右目不如左明;地不满东南,故人之手足右强。右强则有利于用,故右短袂,以便作事。正裘所以行有礼故不长,亵裘取温故长。《周礼》言“正月之吉”,《诗》言“二月初吉”。朔月谓之吉者,明生之几故也。

●宋朱熹《论语集注》:红紫,间色不正,且近于妇人女子之服也。亵服不为,则不以为朝祭之服可知。表而出之,谓先着里衣,表絺绤而出之于外,欲其不见体也。诗所谓“蒙彼绉絺”是也。齐(zhāi,通“斋”)主于敬,不可解衣而寝,又不可着明衣而寝,故别有寝衣,其半盖以覆足。程子曰:“此错简,当在齐必有明衣布之下。”愚谓如此,则此条与明衣变食,既得以类相从;而亵裘狐貉,亦得以类相从矣。

●宋张栻《癸巳论语解》:君子无时不居正也。盖嫌其见体耳。一衣服之间,莫不有义存焉。岂苟云乎哉?内外以称也,君子恶夫不称也。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江氏永《图考》:亵裘即狐貉裘。“亵裘长”,则礼服之裘宜短,以其行礼时,有升降上下,长则不便于行礼也。亵裘之外,当服深衣,深衣所以亵裘者。郑(康成)以衣被通称,恐人不晓,故言“卧被”以明之。古人加席于地而坐其上,大夫再重。至冬时气寒,故夫子于所居处用狐貉之厚者为之藉也。

●钱穆《论语新解》:改言君子者,上文各节记容貌,由中达外,非学养深者不能为。此节记冠服,人人易以取法,若非属一人之事。 正色谓“青赤白黑黄”。青加黄为绿,赤加白为红,白加青为碧,黑加赤为紫,黄加黑为缁,皆间色。古人服裘毛向外,外加上衣,当与裘之毛色相称。缁衣,朝服;素衣,凶服;黄衣,蜡祭之服,亦兵服。一说:大被曰衾,寝衣,小卧被。一说:古人衣不连裳,仅在股以上。此言长一身又半者,顶以下踵以上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一身又半,亦及膝耳。寝衣殆如今之睡衣,或是孔子特制。此节记孔子衣服之制。或曰:《乡党》一篇,乃孔氏之遗书,多杂记曲礼如此,非必专是孔子始如此。孔子动作衣服有与众同者,亦有独焉者。

★此节记孔子衣服之制。圣人衣服之制、饮食之节,只与常人同。但百姓日用而不知,圣人知之而与百姓同其日用。 https://t.cn/RxRVHIh

#三联读书# #三联爱乐# #你最喜欢巴赫的哪一首曲子#
书名:《论巴赫》
作者:[德] 阿尔伯特·施韦泽
译者:何源 陈广琛
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时间:2017.08

巴赫与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旧译史怀哲、施韦策等),前者是音乐家中最受景仰的几位之一(若抛开“严谨性”的顾虑,或许没有之一),后者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神学家、医生和音乐家,二者的名声皆数路人皆知之列,且多年来保持着极高的热度。在这本《论巴赫》面世之前,人们很难想到,施韦泽的这本煌煌大作从来没有中文译本。它好像逃过了所有检视巴赫与施韦泽的眼睛,躲在历史的角落里兀自生尘。这其中的缘故,与其说是遗忘,不如说是“力所不逮”——翻译与出版,需要怎样的资质才能达成?

书到手中,近800页沉甸甸如字典。不用任何言语,已使人肃然起敬,同时感恩于竟有人终将这样的事情实践出来。坊间有言,此书问世(1911)距今已逾百年,观点、材料早已老旧,如今费力,纯属情怀。这样的说法自然有道理,但放到更广阔的底板上观之,我以为没有跳脱出某种浅薄“功用”的狭隘。若想快速了解巴赫的音乐与生平,大可去选择当下的新鲜成果;但若对“当下何以是当下”抱持好奇,且或多或少也带着点情怀(为什么一定要服从偏激的“理智至上”,见到情怀就摒弃呢?),那么此书绝对是绕不开的丰碑式作品,也是极好的思想史素材。何况,即使在当今,关于巴赫,中文界究竟有几本拿得出手的资料呢?

以上像是辩护,实则这样的经典何须我来护卫,读到便是赚。本书雏形是施韦泽用法语所写的《巴赫:诗人音乐家》。因反响太好,受邀译成德语,翻译过程中逐渐脱胎成新的著作。最后,在英译的过程中又做了大幅修订,故英译版是公认的“定版”。中文版以德语版为底本,但涉及英、德版本不同处,依英译版。两位译者均是博学过人的青年才俊,在音乐、哲学、文学乃至西方古典学方面浸淫颇深。译事的种种考虑,译序皆有说明,此不赘述。

原书以巴赫的名字Johann Sebastian Bach为题,而中文版称《论巴赫》,实在是编辑的妙笔。须知,这决不是一本单纯的巴赫传记,而是全景式地探究关于巴赫的一切,是施韦泽凡六载、增删三次而来的集大成之“巴赫全书”。一个“论”字,简洁清晰地概括了书的整体。但,这书到底写了些什么?

首先是对众赞歌的深度研究,这是施韦泽进入巴赫的最初那扇门。当阿尔萨斯的年轻人来到法国管风琴大师、作曲家夏尔-玛利·魏多尔面前,讲述自己对众赞歌的理解,大师心中的困惑竟豁然开朗。施韦泽把音乐与具体的歌词联系在一起,这在今天听来理所当然,在当时却不啻为振聋发聩。在《论巴赫》的第一部分中,施韦泽正是整体性地耙梳了巴赫的全部众赞歌,包括歌词的起源、曲调的来源、宗教仪式中的运用,当然也顺理成章地延伸到巴赫对康塔塔和受难曲(众赞歌主要存在于这两种乐曲形式中)的发展。我想稍提一下索引:对西方尤其是德语、英语读者来说,巴赫作品目录只是随手就能搜到的资讯,然而中文界素来没有一套完整权威的译名。器乐作品也罢了,康塔塔、受难曲这样的声乐作品实在令人头疼至极,也常使听者犯懵。这本书的索引,就“顺手”做了这么一件事。仅凭这一点,我也要为译者烧高香。

接下来的巴赫生平部分,反倒是我最不在意的一阙。近百年来,不少与巴赫履历细节有关的新材料问世,知识多有更新。不过,所谓“庄子注刘向”,虽非施韦泽的本意,却不妨如是反观:从施韦泽为巴赫作的传中,照见施韦泽,也照见巴赫认识史、接受史的重要一环。

最后也是最大的一部分属于作品。大体分为三种写法,一是从特定角度探视,如“诗性的音乐与图画性的音乐”;二是以特定时期为对象,如“阿恩斯塔特、米尔豪森、魏玛与科腾时期的康塔塔”、“1723年及1724年的莱比锡康塔塔”;三是详细分析巴赫某个类型的作品及若干代表性作品,如“《葬礼康塔塔》与《马太受难曲》”。各标题下的文章相对独立,总体上构成施韦泽的巴赫观。别忘了,施韦泽可不是纸上钻研的学究,他同时还是极有造诣的管风琴家,灌录的唱片至今仍有售卖,相信一些资深的巴赫迷都听过。所以他对巴赫器乐作品的解析在巴赫演绎史上也有非常高的价值。当然,史料价值只是一个方面,真知灼见亦闪耀在字里行间。这样文艺复兴式的全才,百年难得一个。如是洞见,穿越百年的时空迷雾直抵人心,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你还不确定是否以及如何读这本书,可以先找来“中译本序”读一读。译者是最了解这本书的人。作为读者,最大的幸福是读到不朽的文字;而唯一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是不仅有好的译者,且好译者肯用平实可靠的话语把这样一本难以消化的“硬骨头”变成美味佳肴。这本书从何而来,所向何处,译序都已说得太好。尤其巴赫、瓦格纳与施韦泽的两两关系,以及德国乃至欧洲思想的源流与走势,可能许多乐迷尚缺乏足够的重视,而译者都做了解说。如今漫说这样的好书,就是这样的译序都已经不多见了。@三联爱乐

(文 | 小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第五点,另起一行,还自己自由且自律如果你已经成了时间的穷人,那么怎样让自己积攒一些余闲呢?首先,你可以改变姿态,对很多事情说“不”换来自己“有时间”。有了时间,
  • #梦想城镇[超话]#我真的是服气,社里一直都有人在抢任务,也没有管理出来理这个事,三番五次接连任务被抢,要求自证也做不到,社长也装死,群里一直都是三十多个人,来
  • 十多分钟过去了,救护车、医生和警察都来了,可是,由于出事地点在前往河西方向的路中间,导致交通堵塞,警车和救护车根本到不了现场,在此情况下,医务人员只有用单架到现
  • #晋江文学城[超话]#自己推文啦~ 改了文案和文名,欢迎咕咕来提意见呀~[羞嗒嗒]《美丽废物的逆袭仙途》前期美丽废物后期人间清醒美艳小公主✖️双重人格疑似精神病
  • 与于文文选择一样的,还有大美女王紫璇和郑秀妍,都说哪怕只能活到60岁,也要倾国倾城,活出精彩。与于文文选择一样的,还有大美女王紫璇和郑秀妍,都说哪怕只能活到60
  • 【致保险企业:#险企应尽隔离险解释说明责任#】对保险企业来说,应严格按照保险条款约定和行业标准落实理赔工作,最大程度保护消费者权益,应赔尽赔,应赔快赔,持续关注
  • 真正内心成熟的人,从来不将自己的情绪轻易显露出来。真正内心成熟的人,从来不将自己的情绪轻易显露出来。
  •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 そして全裸のまま朝日放送の社員証持って。次に全裸になって。
  • 成大事者,必须经历的三次跃升 成大事者,在成长历程中,有三次极其重要的跃升。 如果跨不上去,你的高度,基本就很难往上了。 — 1 — 从个人贡献者,到人
  • 所以说,关于热议的佛媛现象,寺庙方面的杜绝是正确的,有这帮女的在,华夏佛教存活不了多久,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飞驰的夏天# 写作素材打卡DAY 4如果我们觉
  • 实话实说,没有吧你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获得了特权,因为你们是男性,在这个男权社会里就是上位者,就是既得利益者。救了个大命,她们居然还敢说霞姐倒贴,战哥在引导她们
  • 50多年来,激光技术与应用发展迅猛,激光治疗可以做到精准切割要切削的位置,而对周围组织没有损伤,没有毒副作用。鼠标上面一般都会印有产品LOGO,参数等信息,这些
  • 双眼皮虽小,但里面细节冗杂,如果觉得自己有以上几点问题,应和你的面诊医生或其他医生取得联系,做专业且针对性的治疗#重庆旅游[超话]# 在#重庆# 耍得了火锅
  • Q6.认为好像胆小的人 BEST3① 翔吾桑:印象里只要是鬼神系列的就是超群的胆小。Q6.认为最适合金发的人 BEST3① 長谷川慎:换造型的时候吓了一跳!
  • 挽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一方说出分开时,他心中对你就已经产生否定心理,所以在挽回时你就不能在以恋人的身份去对待他或者寄望他会给你怎样的关怀。因此,若你真的想挽回
  • 康义清、陶延英、杨梅……像她们这样的物业人还有很多,她们无数次在社区和单位之间往返奔波,白天在社区值岗,晚上在办公室留驻,除了担负疫情防控重要任务外,还要及时处
  • 如果事事都如意,那就不叫生活了,所以睡前原谅,一切醒来不问过往,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看淡所有的不辞而别。有些人有些事终究还是灰撩动你的心弦,以为片刻忘记便是永远
  • #男子吃5个粽子胃痛6小时查出心梗# 李叔55岁,杭州人,一天晚上,他胃疼得厉害。反正是挺不错的烤鸡店,以至于第一轮没吃饱又点了第二轮,然后就没吃完。
  • 人的气场是看不见的,但这种力量是巨大的,就像万有引力一样,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这种气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你的人生,这种气场是怎么形成的?你的观念,你的信仰,你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