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学典:《论语.先进》11.23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琴操》:“匡人告匡君曰:‘往者阳虎今复来至。’乃率众围孔子,数日不解。子路悲感,悖然大怒,张目奋剑,声如钟鼓。孔子曰:‘由,来!今汝欲斗名,为戮我于天下。为汝悲歌而感之,汝皆和我。’孔子乃引琴而歌,音曲甚哀。有暴风击拒,军士僵仆,于是匡人乃知孔子圣人,瓦解而去。”“弹琴所以解匡人,微服所以脱桓魋,圣人劫难之妙用。”
▲子畏于匡:畏:被围困。或受到威胁。《群经平议》:“‘畏于匡’者,拘于匡也。‘畏’为拘囚之名。”《檀弓》:“死而不吊者三:畏、厌(压)、溺。”畏,乃民间私斗,所以“死而不吊”,因为“轻身忘死”。钱穆:“孔子为匡人所围,亦如一种私斗。”
▲匡:匡地。一说在今河南省睢县匡城乡。一说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
▲后:颜渊与孔子离散而后到。
▲以:以为,认为。
▲女:同“汝”。
▲何敢死:不敢轻身打斗而致死。《正义》:“颜子,必不轻身赴斗如子路之愠怒奋戟。”

■现代翻译:昔孔子为匡人所围,仓卒遇难,解围后,与颜渊相失,夫子心焉望之,望之而不至,则疑其为匡人所杀。及颜渊后回,夫子喜出望外,而谓之曰:“我以为你被围而死,不得相见了,今幸在邪。”颜渊说:“匡人自不得害夫子,夫子在,回何敢妄死?(既死,非义也,亦非为义死)”

●三国魏何晏等《论语集解》:孔安国曰:言与孔子相失,故在後也。苞氏曰:言夫子在,己无所敢死也。

●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颜渊与孔子俱为匡围,孔子先得出还至家,而颜渊后乃得出还至也。孔子云:汝不还,我言汝当死于匡难中。颜渊之答,其有以也。夫圣贤影响,如天降时雨,山泽必先为出云。孔子既在世,则颜回理不得死,死则孔道便绝,故渊死而孔云天丧予也。(庾翼云:顔子未能尽穷理之妙,妙有不尽,则不可以涉险津;理有未穷,则不可以冒屯路。故贤不遭圣,运否则必隐;圣不值贤,微言不显。是以夫子因畏匡而发问,颜子体其旨而仰酬。称入室为指南,启门徒以出处,岂非圣贤之诚言互相与为起予者也?)(李充云:圣无虚虑之悔,贤无失理之患,而斯言何兴乎?将以世道交丧,利义相蒙,或殉名以轻死,或昧利以苟生。苟生非存理,轻死非明节,故发颜子之死,对以定死生之命也。)

●宋刑昺《论语注疏》:此章言仁者必有勇也。孔子畏於匡时,与颜回相失。既免,而回在后,方至也。孔子谓颜渊曰:“吾以女为致死与匡人斗也。”(颜渊)言夫子若陷於危难,则回必致死。今夫子在,已则无所敢死。言不敢致死也。

●宋陈祥道《论语全解》:弟之于师,犹臣之于君。臣之于君,君在与在,君亡与亡。君子之善死,义也;或不免焉,命也。义固可知,而不可必命,则难谌(chén,的确,诚然,相信)而不可知。

●宋朱熹《论语集注》:后,谓相失在后。何敢死,谓不赴斗而必死也。胡氏曰:“先王之制,民生于三,事之如一。惟其所在,则致死焉。况颜渊之于孔子,恩义兼尽,又非他人之为师弟子者而已。即夫子不幸而遇难,回必捐生以赴之矣。捐生以赴之,幸而不死,则必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请讨以复雠(chóu,同仇),不但已也。夫子而在,则回何为而不爱其死,以犯匡人之锋乎?”

●清《四书解义》:此一章书见圣贤遇变而惟以道自信也。昔孔子为匡人所围,仓卒遇难,顔渊偶失在后,其时匡人肆恶,在孔子自不能无虑焉。及其遇也,乃不胜其喜,而谓之曰:“吾与汝相失,以汝被围而死矣,今幸在邪。”顔渊对曰:“回于夫子,身虽二而道则一,今也道未坠地,文既在兹,匡人自不得害夫子,是夫子在也,夫子既在,则回亦以道为重,岂敢轻于赴鬭(dòu,斗)以死乎?”可见圣贤以道义自重,虽死生在前,审处不苟,而况区区进退得失之故邪。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曲礼云:“父母在,不许友以死。”颜子事夫子犹父,故云“子在,回何敢死”?此周、秦人解谊之最古者。盖颜子随夫子行,忽遇匡人之难,相失在后,夫子必心焉望之,望之而不至,则疑其为匡人所杀。虽在颜子必不轻身赴斗,如子路之愠怒奋戟,然乱离之时,或不幸而死于非命,此亦人事所恒有。及后颜子来见,夫子喜出望外,故直道心之所疑,初不料颜子之未死也。至颜子之对夫子曰:“子在,回何敢死?”夫夫子遇难而曰“子在”,何也?盖以夫子状类阳虎,匡人疑为阳虎而误围之,非真欲杀夫子。此直俟其缅询踪跡,审其动静,自足知之。书传言“夫子弦歌不辍,曲三终,而匡人解甲,忠信笃敬,蛮貊可行”。此岂阳虎之所能为者?盖不待夫子自辨,而圣德光箸,匡人已知决非阳虎矣。夫子之不轻于一死,颜子盖真知之,故曰“子在”。而因子在不敢就死,自必潜身远害,或从他道迂行,此其所以相失在后也。惟知子在,故颜子独后;惟颜子独后,而夫子又疑为死。圣贤往迹及其心事,可按文而得之。

●钱穆《论语新解》:孔子尚在,明道传道之责任大,不敢轻死,一也(仁);弟子事师如事父,父母在,子不敢轻死,二也(孝);颜子虽失在后,然明知孔子之不轻死,故己亦不敢轻身赴斗,三也(义)。曾子曰:‘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重其任,故亦重其死。

★此章记孔子师生之间道义的真挚感情。一者见师之爱徒心切,夫子与颜子相失。颜子在后,及至,夫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此惊喜之辞也。一者见徒之敬师情深,颜子事夫子犹父,《国语·晋语一》:“成闻之:‘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又《礼记·曲礼》:“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子在,轻死非明节,故颜子 曰“子在,回何敢死”,则为“孝”也,此依归之情亦至矣。 https://t.cn/RxRVHIh

读书学典:《论语.述而》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现代翻译:夫(fú)。孔子对颜渊说:“如果用我,就去积极行动;如果不用我,就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子路说:“如果让您率领三军,您愿找谁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大河,即使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会与他共事的。我所要找的共事的人,一定是遇事谨慎小心,善于谋划而且能完成任务的人。”
 
三国魏何晏等《论语集解》:孔安国曰:言可行则行,可止则止,唯我与颜渊同耳。大国三军。(天子六军,大国三军,小国一军,军万二千五百人也。)子路见孔子独美颜渊,以为己有勇,至於夫子为三军将,亦当唯与己俱,故发此问也。暴虎,徒搏也。冯河,徒涉也。
 
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此明顔、孔于事等于行藏也。用者,谓时世宜可行之事也。藏者,谓时世不宜行之事。尔,汝也。自降圣以下而贤人能得,故可行用,则顔孔所同,故云用行舍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孙绰曰:圣人徳合于天地,用契于四时,不自昬于盛明,不独曜于幽夜。顔齐其度,故动止无违,所以影附日月,絶尘于游塲也。一云:与,许也。唯我许汝如此也。子路闻孔子论行藏而独美顔渊,然若行三军,必当与已,已有勇故也,故问则谁与之。孔子闻子路之衒(xuàn夸耀)勇,故抑之也。空手搏虎为暴虎,无舟渡河为凭河。言挌虎须杖,渡河须舟,然后身命可全,若无杖而搏虎,无舟而涉河,必致伤溺。若为此勇,则我行三军,所不与也。以斥子路之勇,必不得其死然也。缪播曰:圣教轨物,各应其求,随长短以抑引,随志分以诱导,使归于会通,合乎道中,以故刚勇者屈以优柔,俭弱者励以求及。由也,以勇为累,常恐有失其分,觅功衒长,故因题目于回,举三军以致问,将以仰叩道训,陶染情性,故夫子应以笃诲,以示厥中也。孔子既抑子路,而又云:我所以与者,政欲须临事而惧,又好为谋事而必成者也。沈居士曰:若子路不平与顔渊而尚其勇。鄙昧也已甚,孔子以之比暴虎凭河,陷之于恶,实为太深。余以为子路闻孔子许顔之逺,悦而慕之,自恨己才之近,唯强而已,故问曰子行三军则谁与,言必与许已也,言许己以麤(cū同粗)近也。故夫子因慰而广之,言若在三军,如暴虎凭河,则可贱而不敢取,谓世之麤勇也;若惧而能谋,抑亦仁贤之次流,谓子路也。如此,三军则不独麤近也。
 
宋朱熹《论语集注》:尹氏曰:“用舍无与于己,行藏安于所遇,命不足道也。颜子几于圣人,故亦能之。”子路见孔子独美颜渊,自负其勇,意夫子若行三军,必与己同。暴虎,徒搏。冯河,徒涉。惧,谓敬其事。成,谓成其谋。言此皆以抑其勇而教之,然行师之要实不外此,子路盖不知也。谢氏曰:“圣人于行藏之间,无意无必。其行非贪位,其藏非独善也。若有欲心,则不用而求行,舍之而不藏矣,是以惟颜子为可以与于此。子路虽非有欲心者,然未能无固必也,至以行三军为问,则其论益卑矣。夫子之言,盖因其失而救之。夫不谋无成,不惧必败,小事尚然,而况于行三军乎?”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新语慎微篇引此文说之云:“言颜渊道施于世,而莫之用。”是行、藏皆指道言。孟子谓“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又云:“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即此此义。案:下篇夫子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此明人出处之法。若此云“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但言用之,舍之,不复计及有道、无道者,正是维世之意,欲易无道为有道也。此惟时中之圣能之。孟子称孔子“可以仕则仕”,谓用之即可以仕也。“可以止则止”,谓舍之即可以止也。颜子合符圣德,故夫子言我与尔有是”矣。“好谋”者,好犹善也。左襄四年传:“咨难为谋。”说文:“虑难为谋。”焦氏循补疏:“‘好谋而成’,成犹定也,定即决也。 好谋而成,即是好谋而能决也。”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孔子多次表达了这种意思:“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邦有道则任,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卫灵公》)孟子也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所有这些说法,其实都是意思相近。藏并不是隐藏,隐遁,隐居,其是相对于“行”“仕”而言,是不卑己而求,不显彰于功,顺道而为之,无争故无不争。智、仁、勇三个字是相连的,而且,真正的大勇,孔子认为,一定是有智有仁;真正的仁,则一定有智有勇;真正的智,也一定有仁有勇,三者不能分开的。由也,以勇为累,常恐有失其分,孔子随志分以诱导,使归于会通,合乎道中,以故刚勇者屈以优柔,孔子既抑子路,而又教之云:临事而惧,好谋而成。遇事谨慎戒惧,要有“临渊而惧”“如履薄冰”之意识,做事要分析、考虑,谋划得充分才能决断。好谋的实质是一定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好,把事情办成。

读书学典:《论语.雍也》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现代翻译:子贡说:“如果一个人能广泛地给民众以好处,而且能够帮助众人生活得很好,这人怎么样?可以说他有仁德了吗?”孔子说:“哪里仅仅是仁德呢,那一定是圣德了!尧和舜大概都难以做到!一个有仁德的人,自己想树立的,同时也帮助别人树立;自己要事事通达顺畅,同时也使别人事事通达顺畅。凡事能够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道的方法了。”

三国魏何晏等《论语集解》:孔曰:君能广施恩惠,济民於患难,尧、舜至圣,犹病其难。更为子贡说仁者之行。方,道也。但能近取譬於已,皆如己所欲而施之於人。

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子贡问言:若有人所能广施恩惠于民,又能救济众民之患难,能如此者何如?可得谓为仁人否乎?孔子答。曰若能如此者,何事是仁乎?尧舜古圣天子也。病,犹患也。诸,之也。又言。前所能之事,乃是圣人之行,而圣人犹病患其事之难行也。
既云前事不啻是仁,为圣所难。故此更答为仁之道也,言己若欲自立自达,则必先立达他人,则是有仁之者也。能近取譬于诸身,远取诸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能如此者可谓为仁之方也。方犹道也。

宋朱熹《论语集注》:博,广也。仁以理言,通乎上下。圣以地言,则造其极之名也。乎者,疑而未定之辞。病,心有所不足也。言此何止于仁,必也圣人能之乎!则虽尧舜之圣,其心犹有所不足于此也。以是求仁,愈难而愈远矣。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于此观之,可以见天理之周流而无闲矣。状仁之体,莫切于此。譬,喻也。方,术也。近取诸身,以己所欲譬之他人,知其所欲亦犹是也。然后推其所欲以及于人,则恕之事而仁之术也。于此勉焉,则有以胜其人欲之私,而全其天理之公矣。程子曰:“医书以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属己,自与己不相干。如手足之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故博施济众,乃圣人之功用。仁至难言,故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欲令如是观仁,可以得仁之体。”又曰“论语言‘尧舜其犹病诸’者二。夫博施者,岂非圣人之所欲?然必五十乃衣帛,七十乃食肉。圣人之心,非不欲少者亦衣帛食肉也,顾其养有所不赡尔,此病其施之不博也。济众者,岂非圣人之所欲?然治不过九州。圣人非不欲四海之外亦兼济也,顾其治有所不及尔,此病其济之不众也。推此以求,修己以安百姓,则为病可知。苟以吾治已足,则便不是圣人。”吕氏曰:“子贡有志于仁,徒事高远,未知其方。孔子教以于己取之,庶近而可入。是乃为仁之方,虽博施济众,亦由此进。”

宋刑昺《论语注疏》:此章明仁道也。子贡问夫子曰:“设如人君能广施恩惠於民而能振济众民於患难者,此德行何如?可以谓之仁人之君乎?”孔子答子贡言:“君能博施济众,何止事於仁!谓不啻於仁,必也为圣人乎!然行此事甚难,尧、舜至圣,犹病之以为难也。”孔子更为子贡说仁者之行也。方,犹道也。言夫仁者,己欲立身进达而先立达他人,又能近取譬於已,皆恕已所欲而施之於人,已所不欲,弗施於人,可谓仁道也。

宋陈祥道《论语全解》:非神而化之使民宜之,不足以博施济众;非以百姓之心为心,不足以安百姓。博施济众修已以安百姓者,天下之至难,尧舜者天下之至圣,以天下之至圣犹病天下之至难,则下于尧舜者其可易言哉?书曰:安民则惠,惟帝其难之。老子曰:多异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皆此意也。素问曰:神用无方,谓之圣惟无方故。所施者博而所济者众,若仁则有方矣。已盖立则不废,达则不穷,自立自达而忘乎人,则入乎杨(杨朱,主张“贵己” 、“重生”、 “人人不损一毫”的思想。杨朱认为:“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在战国时期,有“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的现象”),而非所谓兼爱立人;达人而忘乎已,则入乎墨(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而非所谓自爱。故欲立欲达者,仁之自爱也;立人达人者仁之兼爱也。传曰:独贵独富君子耻之,此之谓也。彼危人而自安,害人而自富者,岂知此哉!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行仁的方法,当你希望成功时,也帮助他人成功;当你希望发展时,也促进他人发展。同时,也包括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他人;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子贡把仁看得很神圣,很高大,很难做到。但是子贡对仁的认识显然有偏差,他过多地从效果来看问题,其实“仁”的本质更多地体现在动机上,所以孔子说“仁”没有那么难,只要能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样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就是行仁的方法。只要有爱人之心,平等待人之心,视人如己之心,就可以了。“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不同历史时期对“仁”赋予新的不同的涵义,但基本上是对这个观点的的延续与传承。 https://t.cn/RxRVHIh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某天早晨她给自己的早餐拍了个照,从照片中找到了一些熟悉的颜色,这些颜色属于自己的早餐,也属于她的抽象画作品。某天早晨她给自己的早餐拍了个照,从照片中找到了一些熟
  • 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天天消失……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锤不了我 ——王小波《黄金时代》14、一事无成也代表万
  • #可可子的废话日常[超话]# 谁真能吃啊…1⃣️2⃣️回家第一顿奶奶做的3⃣️赵妮妮来家里找我玩 给我带了吃的! 在学校真的省化妆品 一月一次 我怕我的钱们都要
  • 刚才跟crush打了将近三个小时的电话,我终于确信了,他是我二十多年人生里,和我自己最相似的人——坚定的自我至上主义、但是一个敏感的、拥有无限共情力和热情的,倔
  • 夜晚的繁星那么美,宁静的夏夜,总是会有人仰望天空,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总是有着无数美好的幻想,却不懂得现实的残酷,纯净如水的眼眸里,散发着希望的光芒,时而沉浸在童
  • 所以,《皇陵》也就是《黄金库》为“液体”黄金的蒸液所喷发,都是剧毒和含弗胀的“干劣气”(寒深的意思,有名节意)这也是“地下皇陵”《界》中所称的《石钐》为《节》。
  • 皈依僧,僧是清净,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所以皈依是皈依自性三宝,这个一定要懂得。一切三宝的根源是自性,自性觉是佛宝,自性正是法宝,自性清净是僧宝。不是假相,听说皈依
  • ”当被问到自己身体是否健康时,莫兰特说道:“我(状态)还差点,但是去TMD(f*ck it)。”当被问到自己身体是否健康时,莫兰特说道:“我(状态)还差点,但是
  • #如何优雅地吃麻辣小龙虾# 吃过虾的想必都和我有过同样的疑惑: 小龙虾的正确吃法是什么样的? 一只虾究竟能吃到多少肉? 小虾大虾和虾球哪个肉最多? 哪里的虾最便
  • ランナー3塁に進塁!→2死2塁→三振6回表 星稜の攻撃9番山瀬フォアボール1番東海林 セカンドゴロ1塁ランナーアウト、バッターセーフ2番山本 セカンドエラー3番
  • #南里美希# レインボータイムFM『Weekend Fun』お邪魔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した♡聴いてくれたかなー?本日も朝からバタバタでバタバタな一日です心も頭もフル
  • 卷子交上来前面就加了语文二字✨:我到底像仙女还是女王还是公主[笑cry]✨:夸我漂亮和仙女的是同一个娃,经过我的坚持不懈,他最近可棒啦,晚到有改善,做操很规范,
  • 在他们的生活里,这样的故事无处不是,仿佛每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清晨都变得非常有意义,相爱的人在一起,每一天都不是虚度。就像木心说的:从前的日色变得慢,一生只够爱一个
  • 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条,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同时,作者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
  • 景区营业时间为:8:00-17:00;景区严格执行限流、预约、错峰等疫情防控要求,请提前通过网络实名购票或现场扫码购票,在景区检票口直接刷身份证快速入园(无需现
  • 天蝎:天秤,你是第二个说我不高冷的,哈哈。天秤座黑化后更加会夸人了,不过他夸你的那些话都是虚假的,明明他知道其实你的身材不怎么样,他还是会说你身材火辣,而且他夸
  • 4.沪上阿姨是我内心浓颜系奶茶里的TOP1,淡颜系奶茶不知道,我喜欢喝浓颜系。7.某食堂的肥肠面加醋加辣我能炫一整碗喝汤,恭喜它又回到了我内心学校TOP1面食的
  • 松啊哈哈哈哈提到就很好笑,他老是会给我一种慈祥的老父亲的感觉,啊哈哈哈,就很亲切很温暖的感觉!蓝跟简是安装,虽然不直接一起工作,但是是一个公司,每天也一起吃饭上
  • 不知道为什么,去年在给你写生日祝福的时候,我就在想,今年这个时候,我一定还在爱你,而且是更爱你。而我想做的,是一如既往的支持你,爱你,让你感受到爱的存在。
  • 这种例子太多了,医疗器械、药品、客机、芯片、工业软件……西方反感中国的崛起,本质上是为了保护自己巨大的利润,继续利用不平等的国际规则,压迫第三世界。这种例子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