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悟得此文真谛,不花一文钱,自有“真师”授你最上一乘修道法门!

一、性者,性命之性。性者神也,命者气也,性命是修真之根本。性之谓神乃元神,命之为气乃元炁。元神者,魂魄之精英,内日月之精华,乃后天中先天精一道性物质“坎中阳、离中阴”全息精一之物,经始于有作,出有入无,从阴动阳随之中凝炼培育而成。元神成就之基础贵在于修德,贵在于志信,贵在于行持,贵在于明理,贵在于知法。这些基本要求,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缺一则难达性功成就之境。

无德,则不足以感格天地,欲扭乾转坤,盗天窃地者,必为鬼神所不容。无德即“无福消受上乘法果”;

无志者,不足以动仙师之慈颜;志小愿薄者,不配问鼎仙道上乘之学;志不远大,愿不宏深广远者,必无仙接引传功受法。无仙师接引,入门第一步这个“○”的天机则无法问津。参禅打坐,枯坐顽强,即使长期居于“太极弦”上,无师则“无自身虚实两重物质之质变”,长期恍恍惚惚,昏昏沉沉,顽空而已。

行者,行持、修行、实践之义,行要持恒,永不退转。修真之学乃实践之道,并非纸上谈兵,合在心身修证。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不要依赖于师父加持,自己之行持才是关键,己身条件不具备,加持不仅无益,反而恩中生害。条件具备,仙师自来,心性修持、德性修持,火候一到,仙师不请也会降度此修真之佳材,何须求取哉。行,要正、要恒,功夫不负有心人,功行深处自然真。实践出真知,行持达真诠。修真者应苦行励志,不畏艰辛,时间就像海绵中之水,不挤则不出。勿以无闲为借口,而不持恒。只要德志信备,片刻行持亦是妙境。信者,诚信不疑,人无信不足以立志,法无信不足显功,行无信不足以持恒。无信者则无诚,自起疑窦,是非心顿生,体内阴魔顿时蜂起,疑心愈重,甚者自断前程。

二、明理者,知晓阴阳之理,通晓道之本源,一炁含三之义,不仅掌握基本概念,更需要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遇事即解,事来即应,应用自如。

真正的明理,是在定中自明,然而此明之达境,仍需始于“有作”。明理,并非主张杂学多门,应抓住最基本之根源理义穷究深研,一理通则百法必为之自解矣。知法者,知法理,识法性,明法用,得法精也。法以万计,明理则无法,法无定法,理通法随。迈进无为之大门,则一切有为法皆成过眼流云。无为中仙师所赐之慧法,全为道之精华,何法可比乎?未进此门,则应借假修真,假中有真,选定佳法,身体力行。中、下品之人,皆需“借假修真”,以达无为之门。

三、慧修乃最上一乘修道之法,即是传统的“天元丹法”,此法统千家之理,汇万家之法。

道本为灵、为○、为空。由空而生万法;由灵而生千家;由○而统驭千门万法。法本无法,法法为法,不法为法。○生万法,灵驭万法。得空即得法,破○即生法,通灵即有法。最上一乘法者,傍空而生,傍○而出,傍灵而修是也!取近而弃远,弃粗而取精,舍繁而就简,是为慧修之法。慧修之法,超乎众法之上,可兼容天下众法,得而修持者,直入○中,破万法之迷,得万法之精,法无定法,最合自然本源之捷法。

慧修性命者,以元神为道器,以空间恩师为导师,以自己性命为物质,以自然为火候,以“返还”为变化,以“性命圆融合道”为目的。德志行信兼备者,积行累功盛者,必然超度大道彼岸。

四、元神者,人人皆可有,并非不可求之物。常道中人,生不识魂为何物,道听途说,迷茫一生,至死方悟始觉迟。

修真者抓住“空间三元物质之理”而修炼,体内五行攒簇,信号中的三家(元性、魂、魄)一聚,元神即成。德志感格仙师,内外培育一成,即为无上修道之器。“国有贤臣安社稷,身有元神丹自香”也。

元神本是玄中物,穿弦、入玄、破○,毫不费功夫。在显隐两界,自由驰骋,无障无碍,是身心之主人,道之骄子。重德而大志者,则为仙师之宠徒,必然倾囊相授,精心造就此天地至灵之物,使其能肩荷起度人、救人、积大功德之重任,不辱师命,造福于显隐两大世界。

五、自然为火候者,道法自然,道者,万物之母,人者,道之子,知子者莫过于母。遵母之训,则子易成,逆母之教,则易夭。

母意谁知、谁识乎?非己之识神所能全识,空间仙师知,元神成后而后识。大道之火候,非世间师傅可精确掌握,亦非自己人为可求知。一切世间法,修真缓慢而艰难,费时长而取效寡。何故也?火候难掌握为其重要因素之一,人之机关算尽,也只是在显态世界之中,隐态高维空间之变化趋势,岂可人为准确推算乎?!人之内外环境变化何时可与空间外环境变化刚好契合、共振、同步?岂能推算?依有为法修道者,自古至今,多少人错时乱日,阴差阳错,遗憾终身,抱道而亡,岂不悲乎!

六、慧修性命之火候,法贵自然。火候变化之时,特别是修内药阶段,识神不可为心宰。

理通后只需一个“顺”字,即火候。真火候仙师知、元神知,妄用识神,自取其辱。以返还为变化者,慧修性命之法,是以恩师、元神为主宰,识神为配合,在自然界的大天地、大乾坤中和自己身内小天地乾坤中,以及身内、身外两重环境中多层次地反复升降变化。此变化乃形变中有质变,质变中有形质。三元返归,三源再造,乃层层复返先天,由老而壮,由壮而少,由少而婴,由婴而先天,由先天而育真,由胎真而婴真,由婴真而少真,由少真而全真,故称之为以返还为变化。#修行#

六祖坛经原文 顿渐品 第八卷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然秀之徒众,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勿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

一日,命门人志诚曰:“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若有所闻,尽心记取,还为吾说。”

志诚禀命至曹溪,随众参请,不言来处。

时祖师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

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

师曰:“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

对曰:“不是!”

师曰:“何得不是?”

对曰:“未说即是,说了不是。”

师曰:“汝师若为示众?”

对曰:“常指诲大众:住心观静,长坐不卧。”

师曰:“住心观静,是病非禅。常坐拘身,于理何益?听吾偈曰: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志诚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为教示。”

师曰:“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与吾说看。”

诚曰:“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彼说如此,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

师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可思议;吾所见戒定慧又别。”

志诚曰:“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

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见有迟疾。汝听吾说,与彼同否?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听吾偈曰:

心地无非自性戒,

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

不增不减自金刚,

身去身来本三昧。”

诚闻偈悔谢,乃呈一偈曰:

“五蕴幻身,幻何究竟?

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师然之,复语诚曰:“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志诚再启师曰:“如何是不立义?”

师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志诚礼拜,愿为执侍,朝夕不懈。

僧志彻,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师。师心通,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于坐间。时夜暮,行昌入祖室,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行昌挥刃者三,悉无所损。

师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

行昌惊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即愿出家。

师遂与金,言:“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

行昌禀旨宵遁,后投僧出家,具戒精进。

一日,忆师之言,远来礼觐(jìn)。

师曰:“吾久念汝,汝来何晚?”

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其惟传法度生乎?弟子常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

师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

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

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

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

师曰:“《涅槃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

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

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

行昌忽然大悟,说偈曰: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lì)。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

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师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彻礼谢而退。

有一童子,名神会,襄陽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

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

会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

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

会乃问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

师以拄杖打三下云:“吾打汝,是痛不痛?”

对曰:“亦痛亦不痛。”

师曰:“吾亦见亦不见。”

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

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qiān),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huì)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

神会礼拜悔谢。

师又曰:“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

神会再礼百余拜,求谢过愆;服勤给侍,不离左右。

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

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máo)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

祖师灭后,会入京洛,大宏曹溪顿教。著《显宗记》,盛行于世(是为“荷泽禅师”)。

师见诸宗难问、咸起恶心、多集座下,愍而谓曰:“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

诸人闻说,总皆作礼,请事为师。

六祖坛经原文 顿渐品 第八卷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然秀之徒众,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勿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

一日,命门人志诚曰:“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若有所闻,尽心记取,还为吾说。”

志诚禀命至曹溪,随众参请,不言来处。

时祖师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

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

师曰:“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

对曰:“不是!”

师曰:“何得不是?”

对曰:“未说即是,说了不是。”

师曰:“汝师若为示众?”

对曰:“常指诲大众:住心观静,长坐不卧。”

师曰:“住心观静,是病非禅。常坐拘身,于理何益?听吾偈曰: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志诚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为教示。”

师曰:“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与吾说看。”

诚曰:“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彼说如此,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

师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可思议;吾所见戒定慧又别。”

志诚曰:“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

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见有迟疾。汝听吾说,与彼同否?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听吾偈曰:

心地无非自性戒,

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

不增不减自金刚,

身去身来本三昧。”

诚闻偈悔谢,乃呈一偈曰:

“五蕴幻身,幻何究竟?

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师然之,复语诚曰:“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志诚再启师曰:“如何是不立义?”

师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志诚礼拜,愿为执侍,朝夕不懈。

僧志彻,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师。师心通,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于坐间。时夜暮,行昌入祖室,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行昌挥刃者三,悉无所损。

师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

行昌惊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即愿出家。

师遂与金,言:“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

行昌禀旨宵遁,后投僧出家,具戒精进。

一日,忆师之言,远来礼觐(jìn)。

师曰:“吾久念汝,汝来何晚?”

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其惟传法度生乎?弟子常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

师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

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

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

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

师曰:“《涅槃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

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

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

行昌忽然大悟,说偈曰: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lì)。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

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师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彻礼谢而退。

有一童子,名神会,襄陽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

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

会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

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

会乃问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

师以拄杖打三下云:“吾打汝,是痛不痛?”

对曰:“亦痛亦不痛。”

师曰:“吾亦见亦不见。”

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

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qiān),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huì)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

神会礼拜悔谢。

师又曰:“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

神会再礼百余拜,求谢过愆;服勤给侍,不离左右。

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

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máo)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

祖师灭后,会入京洛,大宏曹溪顿教。著《显宗记》,盛行于世(是为“荷泽禅师”)。

师见诸宗难问、咸起恶心、多集座下,愍而谓曰:“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

诸人闻说,总皆作礼,请事为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他没少喝,起码坐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晕乎乎的,一边喝这么高一边做菜这技能我自问是没有,当然喝多的人话都比较多,尤其是他这种自称“经历多,虽没出过阆中但见过大世面”的
  • 这件事发生了之后,我有反省几点:一,自己心境修为降低了,一件这么小的事情都会让自己有情绪波动,以前就是别人当着我的面骂我父母甚至祖宗十八代我都权当清风拂面的
  • 吴磊:女生怎么样都算瘦吴磊:你不可以说女生胖的。吴磊:女生怎么样都算瘦吴磊:你不可以说女生胖的。
  • 真的很感动,经历所有糟心事还有这么多人坚定的爱着他们,而不是说说而已[给你小心心] 从没入过饭⭕ ,去年有一段拔刀相向(不是)的时期,动不动就要上升,很多毒号在
  • 爱而不得是缘,爱过了,也就无怨无悔;真爱一生是缘,一辈子不离不弃,是最美的缘,是前世修行千年的福分!爱而不得是缘,爱过了,也就无怨无悔;真爱一生是缘,一辈子不离
  • 哥哥K一眼认出了六本木Hill前Maman森美术馆的盐田千春展瞭望台52层的动画展还有一路上遇到的蓝胖子和豆豆龙大家看得喜气洋洋 在家也能吃到东南亚美食实在太幸
  • 【定制版幻影】特别定制版车型将推出轿跑版和软顶敞篷版两个版本,并且采用了一系列独特设计。其中,新车的后备箱中配备了全新设计的玻璃置物架和大容量的香槟冰箱,而冰箱
  • 在这份最新公布的榜单中,克伦克68亿英镑的身价仅次于曼城老板曼苏尔酋长(233亿英镑)以及切尔西老板阿布拉莫维奇(101.6亿英镑)热刺老板刘易斯以39亿英镑的
  • 在经济问题和安全问题上,孰轻孰重、孰大孰小,韩国有考虑,日本也应该掂量,作为日本和韩国共同的老大哥,如果影响美日韩同盟关系了、影响美国全球战略了,美国能不过问吗
  • 更不想说,你于他与她的,曾是人生深渊里唯一类似光的存在。也不想告诉你,你的出现,消弭了他与她的之前对爱的一切困惑。
  • 单身青年们在网游里寻求慰藉,得到现实里难觅的信任感和征服感,以及亲和力十足的漂亮女解说。当一个正值25虚岁的单身青年受到关怀的时候,先是由紧张和惶恐再转变成一丝
  • 不然只能跟徐老师一样,随便找一个♡出镜了低落的情绪跟着鲜花绿树,随着彩色泡泡一起得飞老高新的胶片滤镜虽然不能美颜但太喜欢,以致于狂拍到选图困难这样海盐味的天让我
  • 初识先生,便有一种“陌生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感觉。十年浮沉,经历过许多坎坷,也阅遍了万里山河,好在仍觉得人间值得。
  • 认识很久了,一直都在做塔罗,很有耐心地和我说了很多,我也不是一定要对未知的事情反复询问,就是有些事确实需要一点指引才能看清楚。为什么每次都会这样,A是具体事件,
  • 单身青年们在网游里寻求慰藉,得到现实里难觅的信任感和征服感,以及亲和力十足的漂亮女解说。当一个正值25虚岁的单身青年受到关怀的时候,先是由紧张和惶恐再转变成一丝
  • #科学抗击疫情# 【SARS-CoV-2的非洲绿猴动物模型】2020年5月18日,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部在bioRxiv上上传了一篇研究,建立了非洲绿猴的SARS-
  • #周震南[超话]#zzn#周震南 极昼心动瞬间#【520 | 回忆与你的心动时刻】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 在明日之子 那时候只是好感他 觉得很可爱 没有过多的去关注
  • 还有许佳琪其实我一开始并不喜欢,她的长相不戳我,但是深入看了那么多期节目,我发现我错了,这个女孩努力、业务能力强,而且就是个软妹子,外表看上去挺强硬,但是举动一
  • 新生儿时期,孩子的各项功能还没发育好,所以 1 天会拉四五次甚至七八次。新生儿时期,孩子的各项功能还没发育好,所以 1 天会拉四五次甚至七八次。
  • 【#抚顺#新宾男子因矛盾杀死邻居父子 潜逃山中自杀身亡】据辽宁抚顺市公安局官方微博18日晚通报,5月17日13时29分,新宾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报警,抚顺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