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快递路过中高风险地区能收吗?疫情之下,收快递安不安全?
当前,收快递是否安全成为消费者关心的话题。业内人士表示,快递企业在落实消杀制度、消毒后采取静置的情况下,最后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快递包裹外包装是可以保证安全的。不过,邮政部门建议,消费者尽量选择无接触配送,可以请快递员将邮件放在快递柜或快递驿站等自提点。取件后,对包裹内的物品也要进行消毒处理。#疫情之下收快递安不安全#

规定和人情起了冲突我们该怎么选!你们怎么看!!!!

本轮感染者破10万,上海救护车事件视频流出:除了愤怒,我们该反思什么?

这两天,上海的一位老人去世的新闻,引起很大争论。

事情大家应该都听说了。

3月30日,老人突然哮喘发作,状况危急。

家人赶紧打了120和110,邻居和防疫工作人员也都来帮忙救治。

十几分钟后,一辆救护车来到楼下。

但那是二楼邻居叫的,按照规定,不能擅自改接老人。

所以,虽然二楼邻居状况不算紧急,也同意把救护车让给老人,但救援的医生还是坚持带二楼病人走。

老人的家人再三恳求,说老人情况危重,已经没有呼吸了,急需救命。

救援人员不为所动,而且拒绝把救护车上的除颤仪借给老人。

在求助者绝望的嘶吼里,医生关上了车窗,走了。

等属于老人的救护车赶来,已经无力回天。

视频被传到网上,激怒了很多人。

人们大骂医生没有人性。

官方很快做出回应:

这名医生当时虽有紧急救治任务在身,但如此处置实属不当,已经停职。

这个处理又引起了很多不满。

有网友说,120的医生有严格规定,让接谁就得接谁,不能擅自行动。如果需要抢救别人,要急救中心指派才可以。

而且因为救护车本来要接的二楼病人是口头承诺同意先接老人的,如果他出了意外,是有理由起诉医生不按制度接诊的。

还有就是,除颤仪其实也救不了哮喘老人。

的确也有道理。

但是,道理很有理,现实却很荒谬:

一个老人生命垂危,急需抢救。

救护车正好来了。

却不能救助老人,而是把另一个不太着急的病人拉走了。

这显然不合情理。

问题出在哪里?

官方说这次的医生处置不当,那怎么才算得当?

这是一道必答题。

希望有关部门能仔细研究,给出解决方案。

如果这一次不探讨,不解决,事情就很可能再次发生,就还会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也还会有医生或者工作人员,因为遵守规定,反而成为众矢之的。

我个人觉得,需要讨论的有两点。

第一,制度上,能不能给具体执行的工作人员一点灵活性,允许他们根据情况做出紧急决定。如果他们做了符合情理的行为,万一出了状况,可不可以不担责。

第二,执行上,具体干事儿的人,应该有基本的判断力和同情心,而不是僵化冷漠地只求自保。

一个文明的社会,第一要有制度保障,第二要有温度托底。

二者缺一不可。

最近疫情严重,意外状况频繁发生。

很多事情,都是我们完全想不到的。

3月中旬,深圳一个年轻妈妈,趁孩子睡觉时出去买东西。

不想,回来的时候,小区封了。

按照规定,她不能再进去。

可是孩子一个人在家睡觉啊。

她不回去,孩子怎么办?

年轻妈妈很崩溃,在小区门口歇斯底里地大叫。

但防疫人员坚决表示“没办法,现在是临时管控,进不去”。

按规定执行任务,本来也没错。

但是对于显然不合情理的情况,能不能“特事特办”?

妈妈后来进去了。和上面救护车案例一样,这需要制度给执行人员一点空间,也需要执行人员有基本的人情味。

还有一个货车司机,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我也觉得挺值得关注的。

现在很多地方都查得严,只要行程码带星,就不让通过。

可是货车司机们全国送货,几千公里行程,途经多个城市,难免路过有疫情的地区,行程码很容易就被挂了星。

而因为这个星,他们就可能辛辛苦苦跑到目的地,却被直接劝返,要求“哪来的回哪去”。

他们拉着一车货,一路上辛苦不说,光油钱和过路费就花了几千,就这样被要求开回去,情何以堪。

关键这些人大多不算中高风险地区的人,也都有核酸阴性证明。

很多货车司机为了行程码不出问题,就拿着俩手机换着用,隐瞒行程。

结果被查出来,又遭到严惩。

和那位120医生一样,货车司机好像也面临无解的命题。

不出车,没饭吃。

出来送货,可能根本送不到地方。

现在很多人都陷入了这种困境,他们应该被看到。

新冠病毒的疯狂袭击,使我们的正常生活秩序被严重打乱,麻烦层出不穷。

疫情求助帖子里,有各种各样的状况:

有人腰椎骨折,只能卧床,无法自理,但小区封闭禁止出入,没法就医。

有人刚做了手术,满腿钢钉,需要护理,但找不到大医院治疗。

有人网购了必须吃的药,但快递点停了,快递不给送,他没有药吃,身体渐渐扛不住。

有外地人滞留疫情地区,家里老人去世,没办法回去奔丧。

有女孩身上没钱,又一个人隔离14天,精神状况出现异常。

有老人独居,又不会网购菜,群里接龙也接不上,天天吃不上菜!

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现在网上有很多骂声,骂某个城市,骂某些政策,骂防疫人员……

心情我非常理解,但其实抱怨和大骂都没什么用。

而且现在我们也应该明白了,没有哪个城市是完美的。

当疫情大规模爆发,无论上海、长春,还是武汉、西安,都会犯错,会力不从心,会手忙脚乱。

与其大加批判,不如想想如何改变。

我们最该做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疫情里,一个又一个求助里,总结经验,想想下次如何避免。

疫情短时间显然不会过去,那么在下个城市爆发的时候,能尽量避免再出现这些问题,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不能只经历教训,不增长经验。

所以我想,一个城市在经历一波大疫情之后,能不能细致地复盘一次。

都遇到了什么问题,每个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是什么,如何在下一次做得更好。

而且就算是一个普通人,是不是也可以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比如你曾经被封控,遇到很多麻烦,也有很多思考。

那就可以说说,你认为封控策略如何调整会更合理,居委会如何服务会更高效。

大家各抒己见。

不一定是标准答案,但有价值的讨论,肯定比破口大骂有意义。

整个3月,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过了10万例,波及29个省份。

前几天,国家卫健委还说,上海疫情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已经报告的感染者超过3.6万例,近期还会增加。

现在看,奥密克戎的传播是真的厉害。

跟原始的新冠毒株,简直不像一个品种。

上海的几番尝试也表明,一旦流传开来,小范围的防控很难搞定,最好用的清零手段,还是“大面积封控”。

最近新闻说,奥密克戎又出现了升级版“XE”,传播力更强。

所以我们短期内肯定还摆脱不了疫情,封控在所难免。

可一个“封”字,说起来简单,执行起来就会出现上面的种种问题。

我们眼下最务实的做法,是尽量让封控的安排更合理,代价更小。

不能因为孕妇核酸证明过期4小时,而无法入院,导致流产。

不能因为隔离的老人不会团购不会接龙,就吃不上菜。

其实城市管理者应该有个最基本的认识:

疫情期间,社会不得不制定一些应急措施。

而临时性的政策,大多不完美,一定会有极端的情况出现,比如妈妈出来买个菜就被封在外面了。

这种时候,还是要有“特事特办”的灵活性,不能两手一摊眼睛一瞪,用一句“要遵守规定”处理所有的情况。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人应该有人情味,有灵活处理事情的能力。

前两天有个新闻,很触动我。

湖北黄冈,一位老人去世了。

儿子媳妇匆匆忙忙从上海赶回去,却必须要在酒店隔离,不能送葬。

老人火化当天,灵车特意绕行到隔离酒店。

儿子儿媳穿着防护服,跪在路边送别。

这场景让人泪目,也让人感慨。

其实按照规定,隔离人员是不能离开酒店房间的。

但工作人员允许夫妻俩穿着防护服,出来跟老父亲告别。

既保证了防疫,也考虑了隔离者的需求。

这就是人情味。

灵车特意绕行到酒店,让他们可以拜别。

这也是人情味。

病毒冷酷,但人应该有温度。

3月29日,吉林有一个不起眼的新闻。

防疫点,几个志愿者在工作。

一位车主特意把车停在他们附近,还在后车窗上贴了一张纸条:

车未锁,志愿者可进车休息!最起码挡风!

防疫人员们看到,都觉得很暖心,也真的进去睡了一觉。

我特别想给这个车主点赞。

疫情当下,社会亟需帮助。

有感染者需要救治,有辛苦的工作人员需要休息。

有隔离的孩子需要照顾,有买不到菜的老人需要帮助……

有很多的事情,我觉得都不是仅靠制度就能解决的。

在制度没有到达、或者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人性的温度。

确切地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地提供做力所能及的帮助。

面对疫情,我们所有同胞都是一个整体。

我们都是局中人,都应该善意地去参与,力所能及地给困境之下的同胞以温暖和便利。

疫情的寒冬也许很久都不会过去,这就格外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小暖阳。

专家有智慧,领导有担当,执行者有善意,老百姓有素质。

如此,我们才能在这寒冬里,感受到暖意。

疫情,让上海的街道分外安静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

韵达的志愿者们

正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默默服务

平日里,我们为您送达快递

疫情中,我们为您送来守护!

抗疫故事:韵达上海肇嘉浜中部网点

4月1日一早,黄广明接到居委会的电话,得知社区有医疗物资需要运输,便义不容辞地加入了志愿者队伍。黄广明立刻开始行动,叫上了网点的两个快递员,三个人、一辆货车,十几分钟后就开始了第一批物资的运输。他们分别前往两家医院,将消毒液等医疗物资装车,再送到凯旋路社区居委会。

黄广明补充说道:“现在浦西整个都在封控,幸好咱们韵达总部给我办了张车辆通行证,我可以把车子开出来,让我在危难之际,能为社区和居民们贡献一点力量。

1号中午,黄广明将运送的第一批物资到达居委会,完成卸货并做好了物资交接,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纷纷表达了感谢,黄广明回忆说:“当时工作人员都特别感谢我,但我就只是做了点自己应该做的小事情,我倒是挺担心他们的,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每天一连工作十几个小时,大家都不容易,他们更辛苦!”

直到小编联系到黄广明,他们已经完成了4次物资的运输,并在接下来几天继续往返在医院和社区之间,为社区的居民们送去安全,“韵”达守护!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宋银硕[超话]# #riize唯一门面宋银硕# 【240518】彩i新增饭拍|Tecate Emblema 音乐节 cr.indie222_ ————
  • 经久不衰的法棍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够带来一份温暖天然植鞣牛皮随着时间的变化能够愈来愈美在恬静中仿佛穿越到自己的安心之时棕色实拍这只复古棕的法棍包必须是秋冬的心头爱
  • 13、你的双眸有遥远的冬雪,你的微笑有绚烂的夏阳,你一转身便有花开为你,你一低头便有星辰黯然,你在我心里,我便拥有全世界。 7、“遇见你真好”这句话文艺点讲就
  • 有哪些让人一见倾心的唯美短句? 1.世间反目,多由戏起。 ——《浮生六记》 2.流光一瞬,华表千年。 ——张可久 3.心中有丘壑,眉目作山河。 4.不辞青山,
  • 那是我矢志不渝的坚持、坚守、信仰、信念巧合,有一个演员居然可以讲出这样的话能够一直秉承用初心做事情,好赞诚然,我们便成为了奋斗路上的“同路人”感召,提到李现,就
  • 相反的,你若没有那些戴着面具的朋友,那你就能免去一些麻烦,甚至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陪伴真正心里有你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靠得住的,即便是认识再
  • )4.筛选标的会参考哪些数据和指标,运用的是什么样的技术分析答:筛选标的我主要就看BTC和ETH,这两个有行情通常就主要做这两个,山寨我其实不太擅长,通常都是第
  • #张艺兴2024世界巡演官宣# 2024张船长大航海•Step世巡 【榜单城市】必须有我 【AND MORE…】也必定有我 期待与Captain Lay全新航海
  • 它标了doux pour les mains [春游家族][春游家族] 然后给脚指甲换了红色的指甲油,手指甲换了黄色的指甲油[酷][酷][酷]#巴黎机场欢迎中国
  • 在我的生命里,似乎除了工作,儿子排第二,我想说又是一年即将进入我最喜欢的工作状态,即将迎来最累的工作,它一直是我的热爱,我很幸运,尽管每天处理很多问题,我依旧很
  • sum: 姜伯约从稚嫩的青年倾慕丞相,丞相离开后因为接受不了,转而投入季汉的理想之中,他本以为自己在这理想之火中燃烧,心中的那颗小火苗就不再起眼,不再会有人发现
  • ” 一次采访,董薇被问到为何和盛擎越分手? 董薇笑的妩媚撩人:因为我不爱他了啊 播出的时候,盛擎越将赛车开到爆缸,只求见她一面。二、爱人先爱自己,信
  • 而孙策力排众议,他首先明白太史慈的为人,认定他是“义虽气勇有胆烈,然非纵横之人”是内心“秉道义,重言诺”之人;其次,他知道以自己的情感攻势作用于这样的人,必能以
  • [老师爱你][老师爱你]所以,我简直不敢想,那两天的九龙湖会有多热闹啊!这可是华语乐坛神一般的存在,当晚注定是一个不眠夜!
  • 8.接着把所有的食材组合在一起,再来一个精致的摆盘,最后把调好的凉拌汁淋在食材上,充分拌匀,一份美味清爽又健康的凉拌鸡丝荞麦面就大功告成啦!再用茶匙蘸着另一份调
  • 之前挑车虽然最后挑了雪橇,但给十车竞速+1的想法还是占主导地位的;然而最近开始研究D计划,更倾向于弄一辆自带陀螺仪的RTR拉力车,符合条件的除了美嘉欣14303
  • -四美集邮成功✌-黑执事-lsq生日会昨天刷到山边村的水稻田正好今天健完身看到天气放晴马上就骑车去了小火车12块8 我一个人坐还以为不开呢看到一群阿姨们在拍抖
  • #给个锅,把冰箱吃了# 32#胡吃吃# 今儿吃的真可以了,就是后背开始疼了,这就是锻炼的魔咒,不去就会疼,哈哈哈,特么的~最近没咋称体重,但感觉饭量是小了很多,
  • 世上没有那么多天赋异禀,优秀的人总是努力地翻山越岭,你要知道:最终使你脱颖而出的,是持之以恒,是真正坚持做一件事,而时间会看得见。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
  • 《御药院方》七白糕的作用中国人向来认为“一白遮三丑”从古到今,人们对于白皙肌肤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是家里的土鸡总有一股说不上来的味道,说不上喜欢,但是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