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李士懋:20余载疑窦,不吐不快;事关性命,不容不辨。

二十多年前,讲授1979年版《温病学》时,见载有“内闭外脱”一证,方用参附龙牡汤送服安宫牛黄丸,取安宫牛黄丸以开闭,参附龙牡汤以救脱。

1985年新版《温病学》,于风温、暑温章中,更专列“内闭外脱”条目论述之。

余不敏,但也从事中医急症临床多年,所历何止百千,此等病证未尝一见,且闭脱并见亦与医理不合,故疑之。

然恐浅陋谬辨,未敢成文。疑窦已二十余载,鲠于胸臆。每读书辄留意于此,诸家所论皆与教材有别,益疑教材乃望文生训、杜撰。事关性命,不容不辨。

1、闭与脱,原为阐明神昏病机有虚实之别。
闭乃邪气闭郁于内,出入废,神机化灭而神昏;脱乃正气衰败,脱越于外,神无所倚而神昏,二者连读,有“内闭外脱”之称。

“内闭外脱”含义有三:

一是或然之意,即或为内闭,或为外脱,非指一证既内闭又外脱;

二是指邪气闭郁于内,正气不得外达而外脱,此乃真实假虚,或曰真闭假脱;

三是正气衰败而成脱,神无所倚而神昏,此属虚衰之证,这种神昏,亦可称为闭,即机窍闭,但此闭,已非指邪实的病机,而是指正气衰败,神明失守的一种症状表现。

若望文生训,把“内闭外脱”作为病证同时存在的两个病机,则是错误的。

2、闭脱乃病已至垂危阶段,非闭即脱,不得兼而有之。

闭乃邪实之证。实证,必邪气亢盛,正气亦相对较强,正邪剧争,方能出现实证。脱证,乃正气衰败,真气不能固藏而脱越于外。正气已然衰败,无力与邪抗争,纵然有邪,亦不能表现出实证,也不可能外脱而里不脱。在里之正气已脱,孰与邪抗争而呈现大实的闭证?所以脱与闭不能并存。当然,虚实可以并见,补泻常可兼施。

但虚实相兼者,毕竟正气未至脱败,尚有余力与邪抗争,故可虚实并见。若正气已然脱败,毫无与邪抗争之力,不可能出现实闭的表现,也就无闭脱相兼之理。虚实相兼与闭脱,是疾病不同阶段、不同实质的改变,不能混谈。
再者,参附汤合安宫牛黄丸,亦与理不合。安宫牛黄丸属凉开之剂,治疗热闭心包者,热邪亢极之时,清之犹恐不及,论焉可再用参附壮阳,岂不火上浇油?参附汤乃益气回阳救脱之剂,真气已然脱败,急固尚难挽回,怎敢再合以开破清心之品,岂不雪上加霜?

或曰:安宫牛黄丸加参附汤,乃寒热并用之剂。固然,寒热错杂证颇广,寒热并用之方亦甚多,但毕竟寒热错杂与闭脱,是疾病的不同阶段、不同实质的病变。已然垂绝,非闭即脱,当此病情危笃,千钧一发之际,应药专力宏,自不同于一般补泻兼施、寒热并用之剂。至于寒剂佐以热,热剂佐以寒,伏其所主,先其所因,以防格拒,属于用药的反佐法,与寒热并用燮理阴阳不同。

3、临床实践中是否真有闭脱并见者?

《温病学》典型病案中,未列此等医案,1979年版《中医内科学·昏迷》中列举蒲辅周一病案,录之于下:

朱某,男性,29岁。住某医院已6日,诊断为乙脑。曾连服大剂辛凉苦寒及犀羚牛黄至宝之品,高烧不退,四肢微厥,神识如蒙,时清时昏,目能动,口不能言,胸腹满满,下利稀溏,随矢气流出,量不多,尿不利,头汗出,漱水不欲咽,口唇燥,板齿干,舌质淡红,苔白,脉象尺寸弱,关弦缓。

脉证虚实互见,邪陷中焦之象,与邪入心包不同,引用吴氏《温病条辨》,上焦未清,里虚内陷,主以人参泻心,去枳实易半夏辛通苦泻法。

人参三钱,干姜两钱,黄连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法半夏三钱,白芍四钱。服后,尿多利止,腹满减,全身汗出,热退。但此时邪热虽去,元气大伤,而见筋惕肉瞤,脉微欲绝,有阳脱之危,急以生脉加附子、龙骨、牡蛎回阳固阴。

台参一两,寸冬五钱,五味子二钱,熟川附子二钱,生龙骨八钱,生牡蛎六钱。

浓煎徐服,不拘时,渐能安眠。肢厥渐回,战栗渐止,神识略清,汗出减,舌齿转润,阴回阳生,脉搏徐复。

后以养阴益胃,兼清余热,用三才汤加枣仁、阿胶、石斛数剂,一切正常,停药观察,唯以饮食消息之,越数日痊愈出院。

《中医内科学》编者按云:“本例属闭脱互见的昏迷。”

确实,实践中找出一例参附汤送服安宫丸的内闭外脱病例不易,讲义权把蒲老的这则医案充作内闭外脱的实例,勉为其难。

可是案中明言“邪陷中焦之象,与邪入心包不同”,且所述症状,乃一派暑湿内陷之象。前医多予凉开而不愈者,以其寒遏而湿不化,故用辛开苦降法。辛开则阳气宣通,苦降则浊阴得泄,清升浊降,三焦气畅,何患之有。

此案与内闭外脱何涉!此案难以作为《温病学》所云“内闭外脱”支撑的实例。

4、下面,不妨再看看一些温病名家的医案,进一步说明上述观点。



《洄溪医案·暑》:芦墟迮耕石暑湿坏证,脉微欲绝,遗尿谵语,寻衣摸床,此阳越之证,将大汗出而脱。急以参附加童便,饮之少苏而未识人也。越三日未请,亟往果生矣。医者谓前药已效,仍用前方,药成未饮。余至曰,阳已回,火复燃,阴欲竭矣,附子入咽即危,命以西瓜啖之。病者大喜,连日啖数枚,更饮以清暑开胃而愈。

按:本为暑热证,因邪热亢盛而正气不支,转为亡阳。已然亡阳,暑热之邪尽消乎?未必尽消。纵然有邪,但因正气已衰,无力与邪抗争,也不可能表现出实闭证来。所以闭脱不能相兼,也不会出现参附汤送服安宫丸的那种治法。
案中急以参附汤加童便回阳救脱,童便虽咸寒,仅为反佐之用,自不同于寒热错杂者。待阳回,正气有能力再度与邪相争,又可出现阳热实证,此时再用附子,则“入咽即危”,当转而清暑。
当然,再度出现阳热亢盛实证时,毕竟经过亡阳的阶段,邪势亦挫,不会再像亡阳以前那样邪热亢盛。



《临证指南医案·疟·汪案》:邪弥漫,神昏喘急,谵妄惊搐,皆邪无出路,内闭则外脱。方用:细叶菖蒲根汁两钱,草果仁五分,茯苓皮三钱,紫厚朴一钱,绵茵陈三钱,辰砂益元散五钱,连翘心一钱半,金银花三钱,另用牛黄丸一服。

《临证指南医案·痉厥·杨案》:暑由上受,先入肺络,日期渐多,气分热邪送传入营,遂逼心包络中,神昏欲躁,舌暗缩,手足牵引,乃暑热深陷,谓之发痉,热闭在里,肢体反不发热,热邪内闭则外脱,岂非至急。考古人方法,清络热必兼芳香,开里窍以清神识。若重药攻邪,直走肠胃,与包络结闭无干涉也。犀角,元参,鲜生地,连翘,鲜菖蒲,银花,至宝丹四丸。

按:“内闭则外脱”,一个则字,明确指明内闭与外脱的因果闭关系。由于邪气闭结于内,神明失守,正气不得畅达于外而外脱,绝非正气衰败之脱。方用清心化浊开窍,何须参附回阳救脱。

5、关于内闭外脱的机理,《临证指南医案·脱》华岫云按语说得极为明确:“痧胀干霍乱,痞胀痉厥,脏腑窒塞之类,是内闭外脱也。”

由于邪气闭结于内,气机窒塞,正气不得畅达于外,致成外脱。这种外脱,绝非正气衰败,亦无须参附回阳,待里之闭结开,气机畅达,外脱自消。



《王孟英医案·附录》:“邪闭则正气无以自容而外脱者,阳从上脱,则汗多而气夺,阴从下脱,则泻多而液亡,所谓内闭外脱也。欲其不脱,必开其内闭,如紫雪、绛雪、行军散,皆开闭透伏之良方也”;又云:“昧者不知邪闭血凝,热深厥亦深之理,见其肢冷脉伏,即以为寒,又疑为脱,既不敢刺,更投热药,使邪无宣泄,愈闭愈冷,虽七窍流血而死亦不悔悟。”

按:王氏说得很清楚,由于内闭才导致外脱,虽肢冷脉伏,亦非寒、非脱,乃热深厥深,愈闭愈冷。欲救其“脱”,必开其闭结,断非参附所宜。



《吴鞠通医案·冬温·某案》:初二日,冬温谵语神昏,皆误表之故,邪在心包,宜急急速开膻中,不然则内闭外脱矣。先与广东牛黄丸二三丸,以开膻中,继以大承气汤攻阳明之实。生大黄八钱,元参八钱,老厚朴二钱,元明粉三钱,丹皮五钱,小枳实四钱。煮三盅,先服一盅,得便即止,不便再服。

按:本案之内闭外脱,是大承气合牛黄丸,而不是参附汤合牛黄丸。《温病学》非望文生训者何?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薛生白医案》:暑者,热中之阴邪也,心先受之,侵入胞络,怠惰不语,神昏肢冷,为不治。今脉迟软,渐有是机,四末渐冷,竟有内闭外脱之虞。急用通阳救逆之法,仿上大顺散之意,未识何为。桂枝,半夏,焦白芍,炙甘草。

按:迟软为阴脉,神昏肢冷乃阴证,知此神昏乃正气衰败所致。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佐半夏交通阴阳。此闭也,非邪实闭阻心包,而是正衰神明失守的一种症状表现。

6、综上所述,诸温病大家所言之内闭外脱,或指邪闭心包,正气不得外达而外脱;或正衰神明失守而内闭。

《温病学》称闭脱相兼,竟用参附龙牡汤合用安宫牛黄丸,不仅与理不合,亦乏事实依据,乃望文敷义。

闭脱乃性命攸关之际,焉能以杜撰之文堂而皇之地羼入大学教科书中,故辨之。

提示: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

​远死近生

远死而近生

有名而无形

上句见《移精变气论》:

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

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

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

不离其常,变化相移

以观其妙,以知其要

欲知其要,色脉是矣

色以应日,脉以应月

常求其要,则其要也

夫色之变化

应四时之脉

上帝所贵

合于神明

远死近生

生道以长

命曰圣王

细品此文

可得“远死而近生”之旨

下句见《阴阳系日月》:

夫阴阳者,

有名无形,

数之可十,

离之可百,

散之可千,

推之可万,

此之谓也

阴阳

是对事物属性的概括

而不是专指某些事物

故曰,有名而无形

若以阴阳

概括万物

数不胜数

《阴阳离合》:

阴阳者,

数之可十,

推之可百,

数之可千,

推之可万,

万之大

不可胜数,

然其要一

《五运行大》:

天地阴阳,

不以数推,

以象之谓

从《内经》看道医:

三、诊道:

望(色/神)、

闻(声音)、

问(防止五过四失)、

切(三部九候之脉)

1.道医的持诊之道:

持诊之道

先后阴阳

(察度阴阳之气机)

而持之

诊合微之事,

追阴阳之变,

章五中之情;

其中之论,

取虚实之要,

定无度之事,

知之乃足以诊

知丑知善,知病知不病,

知高知下,知坐知起,

知行知止,用之有纪,

诊道乃具,万世不殆

起所有余,知所不足。

度事上下,脉事因格。

是以

诊有大方,坐起有常,

出入有行,以转神明

必清必净,

上观下观,

司八正邪,

别五中部,

按脉动静,

循尺滑涩

寒温之意,

视其大小,

合之病能,

逆从以得,

复知病名,

诊可十全

不失人情,

故诊之或

视息视意,



不失条理,

道甚明察,

故能长久

不知刺刀,失经绝理,

亡言妄期,此谓失道

2. 

望闻问切

要做什么?

善诊者,

察色(望)

按脉(切),

先别阴阳,

审清浊

知部分

视喘息,

听音声(闻),

而知所苦

观权衡规矩,

而知病所主

按尺寸、

观浮沉滑涩

而知病所生以治

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

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

知六腑之气街者,能治解结契绍于门户;

能知虚实之坚软者,知补泻之所在;

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

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

色合五行,

脉合阴阳,

色(表/阳)之变化

以应四时之脉

(里/阴),

道在于一,

以合神明,

远死近生,

生道以长,

命曰圣王

为何看面色

可用于诊病

十二经脉、

365络

其血气

皆上于面

而走空窍:

精阳气-->目;

别气-->耳;

宗气-->鼻;

浊气-->唇舌;

气之津液-->面

面色与眼神

乃气之华也

为什么诊脉

诊寸口之脉

因寸口位

为手太阴

肺气之所

肠胃吸收消化后

营养要入肺成津液

再统一输送不同的

营养至五脏(阴脉),

即五脏气于寸口



胃气无法与脏气

同时贯注于肺经,

真脏之气(脉)独现,

病邪

已完全破坏

其脏之功能,

必死

人迎与寸口相应,

若引绳小大齐等,

命曰平

知一(问其病而知其处)命曰工,

知二(按其脉而知其病)命曰神,

知三(见其色而知其病)命曰神且明矣

善调尺(之皮肤)者

审其尺之

缓急、

大小、

滑涩、

肉之坚脆,

病形定矣,

不待于寸;

善调脉者

不待于色

能参合

而行之

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

行二,为中工,中工十全七;

行一,为下工,下工十全六

四、治道

1. 

食疗中的

五味之道:

日常生病时

食疗是人们

普遍采用的

一种治法

《黄帝内经》:

病在筋,无食酸(酸走筋);

病在气,无食辛(辛走气);

病在骨,无食咸(咸走骨);

病在血,无食苦(苦走血);

病在肉,无食甘(肝走肉);

口嗜欲食,

不可多矣,

必自裁也

这从

反的方面,告诉我们:

如何地吃,是不好的

病时还要,减少进食;

同时也提到:

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

咸味涌泄为阴

淡味渗泄为阳

以所利而行之

调其气使其平

可以如何,利用五味

进行有效的正面食疗:

风淫于内:

治以辛凉

佐以苦

以甘缓之

以辛散之;

热淫于内:

治以咸寒

佐以甘苦

以酸收之

以苦发之;

湿淫于内:

治以苦热

佐以酸淡

以苦燥之

以淡泄之;

火淫于内:

治以咸冷

佐以苦辛

以酸收之

以苦发之;

燥淫于内:

治以苦温

佐以苦辛

以苦下之;

寒淫于内:

治以甘热

佐以苦辛

以咸泻之

以辛润之

以苦坚之

2. 九针之术,针道:

黄帝为何在

具体方法上

选用针刺为主

不用其他(例如

导引、汤药等)

除人之疾苦

这是我在阅读《黄帝内经》时

一直盘绕在脑海中的一个问题

读完之后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移精变气论》:

不同时代人的

特点已经不同

上古之人

运动阴居、

淡泊名利



导引祝由即可:

安定心情

祛除病邪

针灸汤药

都是多余;

后人

患得患失

苦形伤外

名利物欲

懒惰不动

不顺应

时令节气

贼风数至

虚邪朝夕

小病必甚

大病必死

必须

针石治其外

毒药治其内

②《玉版》:

针者

上合之于天

下合之于地

中合之于人

夫治民者

亦唯针焉

九针之术与

天地、

日月、

阴阳、

四季相合

针甚骏,

以配天地,

上数天文,

下度地纪,

内别五脏,

外次六腑,

经脉二十八会

尽有周纪

能杀生人

不能起死

《九针十二原》:

小针之要,

粗守形,上守神

神乎神,客在门

刺之微在速迟

粗守关,

上守机

机之动,

不离其空

空中之机

清静而微

其来不可逢

其往不可追

知机之道者

不可挂以发;

不知机道

扣之不发

知其往来

要与之期

粗之暗乎

妙哉

工独有之

往来为逆,

来者为顺,

明知逆顺,

正行无问

迎而夺之,

恶得无虚

追而济之,

恶得无实

迎之随之,

以意和之,

针道毕矣

《宝命全角论》:

针有悬布天下者五,

一曰治神(养神之正),

二曰知养身(强本),

三曰知毒药为真(药性),

四曰制砭石小大,

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

凡刺之真,必先治其神

(医患都要凝神静气/精神专一)

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

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

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予人

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

至其当发,间不容瞚

手动若务,针耀而匀

静意视义,观过之变

是谓冥冥(出神入化)

莫如其形(无我状态)

见其稷稷

从见其飞

不知其谁

伏如横弩

起如发机

针之理

是要把

不正常

的气血

回归正常、

荣卫复收

善用针者,

从阴引阳,

从阳引阴,

以右治左,

以左治右,

以我知彼,

以表知里

以观过与不及之理

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③《针刺论》:

只要明了

天地常理

极尽针刺

就可除障

扶助正气

补其弱势

泻其有余

拯救百姓

脱离病苦

同时

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

亦法有,修真之道

非治疾也

故要

修养和神

道贵常存

补神固根

精气不散

神守不分

即神守

虽不去

亦全真

人神不守

非达至真

至真之要

在乎天玄

神守天息

复入本元

命曰归宗

3. 施针之术

刺道:

凡刺之道

气调而止

凡用针者

虚则实之

满则泄之

宛陈而除之

泻胜则虚之

大要曰:

徐而疾则实

疾而徐则虚

言实与虚,若有若无;

察后与先,若存若亡;

为虚为实,若得若失

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

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

刺之而气至,

乃去之,

勿复针



各有所宜,

各不同形,

各任其所,

为刺之要

气至而有效,效之信,

若风之吹云

明乎若

见苍天,

刺之道毕矣

黄帝自己对

九针之术的刺法

整理集中在

《官能》

一篇之中

小小银针上

即能够看到

道医治病时

对于时机的把握、

对于本质的判断、

对于专注的素养

实际上

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

又何尝不是如此

宇宙真理聖道學院

【聖道天律 卷一】

第廿七回 希仙章

(3)

【原文】

◆希仙章:神仙可冀

太上曰:「有出世者出,人皆以為異。有名世者出,人亦以為異。果異乎人哉?其無異乎哉!人皆以為異,我獨以為常。夫德修於身,言行為坊,功德積於世,令名著萬方,其異乎人哉?無以異也!參乎天地,協乎陰陽。

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光,其異乎人哉?無以異也。人皆不能行,故不可幾企,人皆不能企,故皆以為異,上智下愚,相去若何?至人常人,相去幾何?至人所行,非常人所能。上智所能,非下愚所行,不行故不能,不能將焉行?苟能行焉,則聖賢可能,聖賢可能,則神仙可成。」

孔子曰:「聖賢者、神仙之本體也。神仙者、聖賢之超脫也。夫神仙、非真有異乎人也!功德出乎世,非人所能者,故以為異也。以明德始,以至誠行,以至善守,以至德成。立德於身,明倫而行,存心養性,此神仙之始也。忠孝成於己,言行式於世,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此神仙之中也。渾乎人我,忘乎榮辱,功德及於世,仁愛推於物,此神仙之用也。

參天地而贊化育,藏往知來,窮神達化,此神仙之終也。神仙之道,其即聖賢之道乎?人不能深求之以道,而立其命,是自棄也。人不能深造之以道,而至於命,是自暴也。自暴自棄,故神仙不可冀也。苟能以明德始,以至誠行,至善以守,以至德成,以作而致,則聖之道可成,即神仙可冀也。其勗諸!」

玉尊曰:「聖賢與神仙,其跡殊,其揆一也。神仙有二:一曰,住世神仙。一曰,出世神仙。盡其忠孝,敦其人倫,不謀其利,而正其誼。居則善身,達則善世,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此住世神仙也。然其品級之有差等,則其功德之有殊途也。

以忠孝成仙者,此旌陽之流也。以治世之聖德成神仙者,此呂望之流也。以正烈忠義成仙者,此壯繆、武穆之流也。以功成身退,而證神仙者,此張良之流也。神仙之類殊多,難以枚舉也!有天仙、地仙、水仙、鬼仙、人仙。

人仙者、功德深厚輪轉富貴,福壽聰明,人中殊勝,此人仙也,不足恃。或修道未成而數已盡,或生能存神養氣,少思寡慾,功多過少,歿入冥曹,英靈團結,此鬼仙也。地仙者,或功德所感,服食異物,長生不死,或導引神氣,三寶充足,留形住世,此地仙也。

三千八百,功成道備,白日飛昇,此天仙也。又有盡忠、盡節、盡孝、盡義,正氣常存,錄人南宮煉度,此煉度仙也。凡此數等仙,或千年、或五百年、或三百年、數十年,天福已盡,劫運遭逢,終有壞也。神仙者、變化無窮,真神與劫為終。又有聖仙、金仙、化仙,由天仙而上,妙之又妙。玄之又玄,此為無壞也。

又有神仙狀元、進士、秀才,以功德之大小,而為品級之高下也。如本諸善條,以自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以至於施與不追悔,皆證聖成仙之梯徑也。人能一一遵行,功完道備則神仙可冀矣。」希仙證聖本無奇,功德多多著意為;做至善勳完足處,自然飛證到天池。

□功行滿一百善者,註鬼仙籍,以冥曹分別敘用,鬼仙籍滿,生於人中,得五品富貴。

□功行滿二百善者,註鬼仙籍,以冥曹佐司敘用,鬼仙籍滿,生於人中得四品富貴。

□功行滿三百善者,註地仙籍,長生人中,或隱山林,精修大道,分別擢升。

□功行滿四百善者,註水仙籍,能變化隱現,若後無大功行,三百年滿,生於人中,得三品富貴,或能精修大道,又分別考較擢升。

□功行滿五百善者,註神仙秀士籍,神仙籍滿,生於人中,得三品富貴,子孫豪盛。

□功行滿六百善者,註神仙舉人籍,以中曹選敘,神仙籍滿,生於人中,得二品富貴,門庭熾盛,子孫昌達,蔭及三世。

□功行滿七百善者,註神仙進士籍,以上曹下品選敘,神仙籍滿,生於人中,得二品富貴,蔭子孫三世,仍以二品富貴錄之。

□功行滿八百善者,仍註神仙進士籍,以上曹中品敘用,神仙籍滿,生於人中,得一品富貴,延及子孫二世。

□功行滿九百善者,註神仙第三品籍。有道心者,度以大道。無道心者,過去詔授品級,神仙籍滿,生於人中,得一品富貴,延及子孫三世。

□功行滿一千善者,註神仙三品籍,有道心者,度以大道。無道心者,過去煉度,授以上曹三品職敘用。

□功行滿一千一百善者,註神仙二品籍,有道心者,度以大道,無道心者,過去得授煉度,以二品神職敘用。神仙籍滿,生於人中,得一品富貴,延及子孫四世。

□功行滿一千二百善者,註神仙一品籍,有道心者,度以大道。無道心者,過去煉度,授以一品神職,上曹敘用。神仙籍滿,生於人中,得一品大富貴,延子孫六世。

□功行滿一千三百善者,註神仙一品籍,有道心者,度以大道,得證天仙果位。無道心者,過去煉度,授以上曹一品神職,神仙籍滿。生於人中,得一品大富貴,延子孫七世。

□功行滿一千三百善者,註天仙籍,果係消清夙孽,經過三曹考校,無纖瑕障翳,更能精修大道,令神司隨時擁護,道成分別加級,其證道者。授職分宮。未修大道,而有如是功德者,暗授大丹白日飛昇,永不下凡,其子孫延及九世。若功行過一千三百者,等級而上分別考校,授以仙職。

以上諸條,以功德多寡為量,註於仙籍,過去南宮煉度,授職滿,仍有輪迴。若不輪迴,惟有功德蓋世,或大忠大孝之類,然煉度亦不專在南宮,隨緣隨地而煉之。

或既有功德,更能精修大道飛昇者,乃為永不下凡之例。故經文言神仙有二等,一日煉度神仙,即住世神仙也。一日出世神仙,即精修大道,白日飛昇者此也。

神仙可冀在功勳,德行周圓即上升;

只在心田存一念,無邊功德自此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狐大医 | 每个人身上都有六大“止痛穴”,记住受用一辈子】在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头痛、胀气、经痛、扭伤、腰酸背痛等情况,面对恼人的疼痛,除了吃止痛药,还有什
  • 林姐长期低头用ipad看韩剧诱发颈椎病偏头痛,拍片就医无任何问题,医生开治头痛药让其休息,不见好转。找到我后帮其做康复康复治疗,一次比一次好转现已康复! 研究康
  • 【男子打赏女主播80万元后悔骗回21万 被判刑三年罚款3万】萧山“00”后男生小杨生长于单亲家庭,家境不错,母亲给了他一笔投资基金用于创业,然而小杨却把钱打赏给
  • #道言讲堂# 可以本命之日。修斋设醮。启祝北斗三官五帝。九府四司。荐福消灾。奏章恳愿。虔诚献礼。种种香花。时新五果。随世威仪。清净坛宇。法天象地。或于观宇。或就
  • 问:老师,请教下您,我今天9点20分挂的10.6的众兴菌业,可是还是没有成,是不是因为挂太迟了[笑cry],我第一次操作   答:有些股票,因为并购等利好因素,
  • #CV煎蛋饼[超话]# 笑死了——给减肥且不爱吃香菜的人看(玩勿真) 自从看别人吃香菜面,我就开始恶心了,然后我昨天和今天吃了五包辣条喝了七杯奶茶(这里澄清我不
  • #留学申请季# #美国留学# @刘洪波-学为贵 @学为贵 [并不简单]在2021年申请季,因疫情很多学生无法参加SAT或ACT考试并递交成绩。但从最后录取结果
  • 小娘惹褂皇|华丽嫁衣少女又富贵 其实中式嫁衣也很浪漫少女 素描布纱缀情花,淡织丝棉意深长 裙褂是中国传统的嫁衣, 裙褂的刺绣工序复杂,一针一线均为艺术 日经过不
  • ​有这么一条路,一年12个月,仅通车不足5个月, 她横贯天山,将南北疆的路程缩短一半, 自驾这里,可以领略到世间的美、险、峻, 这条最美的路, 就是独库公路。
  • [暖一下][鲜花][暖一下]考研是一种自律,是对人意志的一种磨练,在备考过程中,你会经历各种压力,但一旦你度过了这一个个坎,你的境界会得到一个质的提升,你学会了
  • #吴亦凡被刑拘# 吴亦凡:下一步有什么打算?留在流量区代替我? 都美竹:我不是家禽。 吴亦凡:你是野兽。喝酒那天,如果我是让人自愿的,不是用特别手段,结果会不会
  • 【献智献策共促株洲高质量发展】(二) 关于加快推动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肖勇民(株洲联诚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如何继
  • 【延・茗香】2021云南临沧野生大叶古树紫芽 如奶奶胭脂盒内藏着的初恋心事,紫苏香气盈满岁月内敛后,开启少女花季芳华,相思馥满溢上心头,一旦沉浸太久,就成生命
  • 出离心之四: 十秘财 米拉日巴尊者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成就?就是因为有这个出离心,他不怕穷。我给大家讲过吧?噶当派的十秘财——心极法依止,法极穷依止,穷极死依止,
  • 整理这些东西,像是一场高三的复盘 高三很残酷啊,但真的好美好啊, 中国人那么多,高考却让那么多的人拥有了差不多滋味的青春, 让我们在那个时段说一句好难啊 也会
  • 语录语录: 1.人在自己的世界里,看到的都是自己的东西。跳出来的话,才发现原来在同一个时间,在同一个事件上,大家看这个事情时就不一样。沟通真的很不容易,也很重要
  • #睡前安语[超话]#第两千四百四十四夜。 不是所有的念念不忘,都能有回响的。 如果他的快乐不是为你,也许放手其实才是拥有。 喜欢上一个不喜欢你的人,就像你走
  • 【#进博故事# | 进博会搭台,助力武田制药创新产品快速获批上市】作为一家以患者为先、以价值观为基础、以研发为驱动的全球生物制药公司,武田制药高度重视中国市场,
  • 【宜昌西陵环卫开展夜市环境集中整治】 近期,宜昌市CBD夜市市容卫生环境“脏、乱、差”现象有所反弹。为进一步规范城市环境秩序,西陵区环境卫生管护中心闻令而动,打
  • 2号线江夏地铁站:直通白云公园、新市、萧岗、三元里、广州火车站、越秀公园、公园前、北京路、海珠广场 江夏新天地、尚德广场、红风创意园、云商易城、五社商业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