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解析思索

来书云:“师云:‘《系》言“何思何虑”,是言所思所虑只是天理,更无别思别虑耳,非谓无思无虑也。心之本体即是天理,有何可思虑得!学者用功,虽千思万虑,只是要复他本体,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来。若安排思索,便是自私用智矣①。’学者之敝,大率非沉空守寂,则安排思索。德辛壬②之岁着前一病,近又着后一病。但思索亦是良知发用,其与私意安排者何所取别?恐认贼作子,惑而不知也。

① 见于《启问道通书》“上蔡尝问‘天下何思何虑’”篇。

② 辛壬:辛巳年(1521年)与壬午年(1522年)。

欧阳崇一来信说,我读了老师您写的《启问道通书》,您说《易经·系辞》中的“何思何虑”,指所思虑的只是天理,此外再没有别的思虑,并不是说空空荡荡的什么都不想。心的本体即是天理,还有什么可思虑的?学者下功夫,千思万虑应该是从一个根上发出来的,这根就是天理落到心之本体上,也就是从良知发出来的。所有努力只是要恢复良知本体,若去安排思索,也就是师心自用了。

“安排思索”的“安排”在这里的意思是“谓施以心思人力。与纯任自然、不加干预相对而言。”陆澄修心学,“求圣心切”,把成圣这事儿看得太功利了,结果欲速而不达,这就是一种安排思索。

明朝刘元卿《贤奕编·应谐》有一则寓言,说的就是“安排思索”: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人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译文:有盲人经过一条干涸的小溪。在桥上失足坠落,两手攀住桥栏杆,战战兢兢抓紧,自认为一旦失手必定堕入深渊的。经过的人告诉他说:“不要怕,尽管放手下来,下面是实地。”盲人不信,抓着栏杆不听地哭号,时间久了,盲人筋疲力尽,失手掉到地面上。便自嘲道:“呵!早知道是实地,何必这么久苦自己呢?”)

“师心自用”这句出自《颜氏家训·勉学》,意思是“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现在的学者有两个弊病,要么“沉空守寂”,要么“安排思索”。

“沉空守寂”是佛家用语,和“沉空滞寂”意思相同,此病属南宋禅宗高僧宗杲禅师所批判的“默病”中最典型的一种,又称之为“枯木禅”。《六祖坛经》中提到的大通禅师,犯的就是此病。该禅病的特征就是,沉溺于空心静坐,闭目塞听,一切不管,以不见一法、不知一法的虚无之境为究竟。禅宗是最贴近我们文化的佛家宗派,是中国化后的佛教,其他的宗派相对要远一些。

欧阳崇一信最后说,这两个弊病,我也经历过,在辛已到壬午期间犯有前一种毛病,最近又犯有后一种毛病。

思索只要是从良知发用的,应该就算是符合天理的,那么和安排思索有什么区别呢?我担心自己认贼作子,被迷惑了还不知道,特意请教一下先生您。

“思曰睿,睿作圣①。”“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②。”思其可少乎?沉空守寂与安排思索,正是“自私用智”,其为丧失良知,一也。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思是良知之发用。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良知发用之思,自然明白简易,良知亦自能知得;若是私意安排之思,自是纷纭劳扰,良知亦自会分别得。盖思之是非邪正,良知无有不自知者。所以认贼作子,正为致知之学不明,不知在良知上体认之耳。

① 《尚书·洪范》:“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义,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

② 语出《孟子·告子上》原文“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思曰睿,睿作圣”出自《尚书·洪范》,按照伊川先生的解释“思虑久后,睿自然生”,“思曰睿”是说人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久了,明睿自然就出来了,人是以思而灵,但不要忘记,人也以思而妄,所以一定要善于思考,不要胡思乱想,要勤于思考,而且方法要好、要对;“睿作圣”,“作”的本意是ト人用刀刮削、钻刻龟甲,引申为创造、创作的意思,也就是明睿久了,就自然而然成为圣人了。

“思”的重点是要心有敬畏,不要抱定一个“我以为”,而是要去查证检验一下这个“我以为”对不对。同时一定要随时去观察,随时去思考,随时去验证,而不要只是停留在思考上。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出自《孟子·告子上》,意思是心有思考的功能,思考就会有所得到。

伊川先生说:“致思如掘井”,意思是说我们致力于思考的时候,就好像在挖井一样。挖井,刚开始的时候,水一定都是非常地浑浊,随着工作时间的延伸,挖得越来越深了,慢慢,清水就引出来了。开始思考的时候,一定会很浑浊,很乱,但是,思考久了,自然而然就明快了,这就像挖井一样,挖得还不够深的时候,当然都是浊水,挖到泉眼的时候,清水一出来,就明快了。

阳明先生说,思考是不能没有的。“沉空守寂”与“安排思索”都是“自私用智”的结果,也就是基于私欲的“师心自用”。这两点在丧失良知之用方面的效果是相同的。

良知是天理落在心之本体上的昭明灵觉,因此,良知就是天理,思就是良知的作用。

如果“思”是从良知上生发出来的,也不过是天理,必然是明白简易的;如果是私意安排的“思”,自然是纷纭劳扰,良知也是能够分辨出来的。

究竟“思”是出自良知,还是出自私欲,自己都是知道的。会出现“认贼作子”的事情,根本原因是对致良知不真的明白,更不知道从良知上体认。

阳明心学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致良知”,将合于道的“良知”通过人践行,践行包括心的一涌动直到落实出来,就是一个“致”的过程,“致”的本意是“送,到”,既要“送”,也要“到”,才算是“致”。“良知”人人具有,但能时时保证“良知”能被“送到”才是“致良知”的功夫。

道教中的“尸解成仙”到底是什么?一、死后复生之法
古人认为,通过一定的修炼,人的真形便可出脱尸身而不死,并将这种不死的修炼方术称之为“尸解”。

尸解作为秦汉时期比较独特的一种神仙方术,是在先秦时期灵魂观念与死后复生观念的相互融合中形成的。《云笈七签》云:“夫尸解者,尸形之化也,本真之炼蜕也,躯质遁变也。”
道教认为道士得道后可遗弃肉体而仙去,或不留遗体,只假托一物(如衣、杖、剑) 遗世而升天,谓之尸解。
尸解就是像夏蝉一样蝉蜕:人们明明看见他在此地死了,却又在别的地方看见他。
《太极真人遗带散》说:“凡尸解者,皆寄一物而后去,或刀或剑,或竹或杖。及水火兵刃之解。”这个意思就相当于说,尸解是托物寄形,死后复生。
《抱朴子》中讲,汉武帝时的李少君就是尸解仙。他称病死去,汉武帝“令人发其棺,无尸,唯衣冠在焉”。

二、尸解方法
1火解
《无上秘要·尸解品》云:“以药涂火炭,则他人见形而烧死,谓之火解。”《云笈七签》卷八十五《太极真人飞仙宝剑上经叙》也称:“以录形灵丸涂火炭,则他人见形而烧死,谓之火解。”
《列仙传》中提到一个叫封子的人,他本身是黄帝的厨师,善于用火,能出五色烟,后用火自焚,其身体虽烧为灰烬,但其本真可随烟气上下,观其灰烬,就像是还有其身形。第二例则是啸父,其是好道长生之人,时人欲得其长生之法,则不能得,后传梁母作火法,与梁母作火而西升。这些均是火解成仙之实例。
火解的关键要素乃是火,火解乃是用火成仙之例。其方式是取火自焚,最重要的是给人以自焚之假象,实则升仙而去。
随着道教成仙理论的丰富,火解成仙也趋于复杂化与仪式化,并不像刚开始那般简单。《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记载了火解法具有较为完备的道教仪式:
首先,需于丙子日夜,取一只雄雀,用小笼子装住,在道人的头边喂养,用时将线系在雀头上,见有大火处,将雀投入火中,并念咒。取雀是因雀为朱雀,五行属火,与火解相应。这种火解法不仅包含了五行,而且人也用亲自经历火烧,是火解的一种流变。火解之人均是故意自焚,发展至后世基本人不亲自经历火烧,均有事物代替,可见,火解自产生初期就是道人有意识选择的成仙方式。

2水解
水解,顾名思义是与水相关之尸解法,这一形式出现的时间极早。水解之法有两个基本要素,即:一得是崇道之人,二是需要有水的参与。
水解用水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道人认为水中有仙人,且有仙人之居所,可由投水到达;再则是因为水中倒影着天,水中的天在道人思想中就是真实的天,由此可得,入水与升天是等价的。
《全闽诗话》提到:一次白玉蟾与众人游览于江月亭时,未等众人游玩,便投入江水之中,众人欲将其救起之时,其专门向众人遥手指从而制止众人搭救,众人见之也遵从其意,并说其是水解成仙。从白玉蟾选择水解成仙之例中可知,水解成仙已是非常受认可的成仙方术。
水解法经过发展,也渐渐具有了道教仪式的完整性,《太上三辟五解秘法》中记载的水解法,在壬癸之时,在静室中立一香炉,叩齿三十六通,念咒,将自身之三魂神赋予鞋上,再禹步急走。若当日要尸解,则将右鞋沉水,不知者认为是溺水而死,实则是水解成仙矣。从这一例子便可看出,其所用之方法基本包含了上述所有水解成仙的要素,不仅有外示沉没的表象,整个水解方术也更具道教仪式的完整化。人则不需亲自投水而死,而是将代表人的三魂神赋予外物,将外物沉于水即可。

3兵解
兵解,也是道教常用的一种尸解方法。
《无上秘要》卷八十七和《云笈七签》卷八十五《太极真人飞仙宝剑上经叙》皆称:“以一丸和水而饮之,抱草(一作木)而卧,则他人见已伤死于空室中,谓之兵解。”
过去道士被统治者所用,如军队中就有专门负责占卜与治病的道士, 葛洪也曾随军出征过。然道教发展,离不开统治者的支持,如北魏道武帝与梁武帝对道教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功不可没。可见,道教与统治者的关系为既相互利用又保持警惕与距离。兵解即是从这种环境中发展而来,道士因缅怀被统治者滥杀之高道,用此种方法来表达对统治者的不满。不仅如此,这一成仙方法也为继续修炼成仙的道士提供了死后的寄托,故有兵解之说。

4杖解
杖解是学道之人尸解时当所留之物为杖的尸解法。《抱朴子》云:“又相识人见李意期将两弟子皆在郫县。其家各发棺视之,三棺遂有竹杖一枚,以丹书于杖,此皆尸解也。”可见,在东晋时,杖解就是为人所知的一种尸解法。
杖解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通过符咒、斋醮、存思等方法与神灵相通,使自己获得成仙之资格。第二步,人若欲尸解,人之灵魂则先暂存于竹杖之中,由于竹杖上下通直,竹杖可作为人升仙之阶梯,人顺竹而上,由神仙指引,即可尸解成仙。第三步,人之灵魂升仙而去,但仍需有物存于世证明成仙之人未死,这时,内通外坚之竹杖即可代人形。
此乃杖解之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放有神符的竹杖就是学道之人由人致仙的生命转换场所,同时,这一灵魂飞升、神仙接引或指引、物代人形的过程,亦是道教尸解术之全过程。在杖解过程中,法杖是道士由生入死,由死入仙之生命转换器。

5剑解
尸解留剑信仰由来已久,东汉时《列仙传》云:“黄帝者,号轩辕,至于卒,还葬桥山,山崩,柩空无尸,惟剑舄在焉。”可见,此尸解形态早已为人所知,此段关于黄帝成仙留剑之记载可谓是后世剑解成仙之雏形。而剑解成仙之主体,则是道教法剑。
剑解是道人成仙后留法剑于世之法,乃解法之上品,其步骤分为前期准备、造剑与解化。其中,造剑前屋子、灶口向西代表道人初死先入冥府,竹叶是洗淹秽的必备药方,庚申日是为去三尸,以获成仙资格。造剑时,剑環上刻刃、己,伏基内刻日、月,象征剑可使人隐于日月之中。剑身刻北斗与己字,象征了道人是由太一神派车架接引成仙。剑杪刻六丁,象征了剑可御使阴神,上刻北斗下刻六丁也象征了剑上承玄冥,下制九阴的功能。解化时,法剑、符咒、曲晨丹相互配合,使道人快速成仙。剑将剑解成仙之人的今生、后世紧紧的联系起来,是整个剑解的核心。

6药解
药解,顾名思义,是用丹药尸解之法。药解是金丹派流行之后常见的尸解法,是因道人服用含有剧毒的丹药而死的现象。
在所有的年代中,对躯体腐烂的抑制都被认为是实现实质不灭的突出标志。尸体完整的保存可以使灵魂不致失散,直到准备就绪后,即可升天成仙。这一观点点出了尸解之实质。可见,药解乃服用丹药之后,尸体不腐之尸解法。

7五行尸解
《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云:“尸解有五,水解者投水,火解者自焚,金解受刃,木解倚树化,土解钻山入石。”
五行尸解法其基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运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尸解,其意在于吸收五行真气,以求脱离死厄,得道升仙;二是与尸解起源之思想一脉相承,只是更具道教仪式之完整化而已。

 另外尚有太清尸解法、太一守尸法、太极化遯法、鲍靓尸解法、太阴炼形、水火荡炼尸形、阴阳六甲炼形质法等,名目繁多。道教又称:白日去谓之上尸解,夜半去谓之下尸解,向晓暮之际而去者,谓之地下主者。但后世道教认为,总的说来,尸解为成仙之道的下品。

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叙》云:“夫神仙之上者,云车羽盖,形神俱飞;其次,牝谷幽林,隐景潜化;其次,解形托象,蛇蜕蝉飞。然而冲天者为优,尸解者为劣。”尸解术是早期道教信奉的成仙术,多遭世人非议,一些道士也在逐渐修改看法,隋唐道士已视之为成仙之下品,被后世渐渐摒弃。

道教独特的尸解大法,可遗弃肉体而仙去!
一、死后复生之法
古人认为,通过一定的修炼,人的真形便可出脱尸身而不死,并将这种不死的修炼方术称之为“尸解”。
尸解作为秦汉时期比较独特的一种神仙方术,是在先秦时期灵魂观念与死后复生观念的相互融合中形成的。《云笈七签》云:“夫尸解者,尸形之化也,本真之炼蜕也,躯质遁变也。”
道教认为道士得道后可遗弃肉体而仙去,或不留遗体,只假托一物(如衣、杖、剑) 遗世而升天,谓之尸解。
尸解就是像夏蝉一样蝉蜕:人们明明看见他在此地死了,却又在别的地方看见他。
《太极真人遗带散》说:“凡尸解者,皆寄一物而后去,或刀或剑,或竹或杖。及水火兵刃之解。”这个意思就相当于说,尸解是托物寄形,死后复生。

《抱朴子》中讲,汉武帝时的李少君就是尸解仙。他称病死去,汉武帝“令人发其棺,无尸,唯衣冠在焉”。

二、尸解方法
1、火解
《无上秘要·尸解品》云:“以药涂火炭,则他人见形而烧死,谓之火解。”《云笈七签》卷八十五《太极真人飞仙宝剑上经叙》也称:“以录形灵丸涂火炭,则他人见形而烧死,谓之火解。”
《列仙传》中提到一个叫封子的人,他本身是黄帝的厨师,善于用火,能出五色烟,后用火自焚,其身体虽烧为灰烬,但其本真可随烟气上下,观其灰烬,就像是还有其身形。第二例则是啸父,其是好道长生之人,时人欲得其长生之法,则不能得,后传梁母作火法,与梁母作火而西升。这些均是火解成仙之实例。

火解的关键要素乃是火,火解乃是用火成仙之例。其方式是取火自焚,最重要的是给人以自焚之假象,实则升仙而去。
随着道教成仙理论的丰富,火解成仙也趋于复杂化与仪式化,并不像刚开始那般简单。《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记载了火解法具有较为完备的道教仪式:

首先,需于丙子日夜,取一只雄雀,用小笼子装住,在道人的头边喂养,用时将线系在雀头上,见有大火处,将雀投入火中,并念咒。取雀是因雀为朱雀,五行属火,与火解相应。这种火解法不仅包含了五行,而且人也用亲自经历火烧,是火解的一种流变。火解之人均是故意自焚,发展至后世基本人不亲自经历火烧,均有事物代替,可见,火解自产生初期就是道人有意识选择的成仙方式。

2、水解
水解,顾名思义是与水相关之尸解法,这一形式出现的时间极早。水解之法有两个基本要素,即:一得是崇道之人,二是需要有水的参与。
水解用水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道人认为水中有仙人,且有仙人之居所,可由投水到达;再则是因为水中倒影着天,水中的天在道人思想中就是真实的天,由此可得,入水与升天是等价的。

《全闽诗话》提到:一次白玉蟾与众人游览于江月亭时,未等众人游玩,便投入江水之中,众人欲将其救起之时,其专门向众人遥手指从而制止众人搭救,众人见之也遵从其意,并说其是水解成仙。从白玉蟾选择水解成仙之例中可知,水解成仙已是非常受认可的成仙方术。
水解法经过发展,也渐渐具有了道教仪式的完整性,《太上三辟五解秘法》中记载的水解法,在壬癸之时,在静室中立一香炉,叩齿三十六通,念咒,将自身之三魂神赋予鞋上,再禹步急走。若当日要尸解,则将右鞋沉水,不知者认为是溺水而死,实则是水解成仙矣。从这一例子便可看出,其所用之方法基本包含了上述所有水解成仙的要素,不仅有外示沉没的表象,整个水解方术也更具道教仪式的完整化。人则不需亲自投水而死,而是将代表人的三魂神赋予外物,将外物沉于水即可。

3、兵解
兵解,也是道教常用的一种尸解方法。
《无上秘要》卷八十七和《云笈七签》卷八十五《太极真人飞仙宝剑上经叙》皆称:“以一丸和水而饮之,抱草(一作木)而卧,则他人见已伤死于空室中,谓之兵解。”
过去道士被统治者所用,如军队中就有专门负责占卜与治病的道士, 葛洪也曾随军出征过。然道教发展,离不开统治者的支持,如北魏道武帝与梁武帝对道教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功不可没。可见,道教与统治者的关系为既相互利用又保持警惕与距离。兵解即是从这种环境中发展而来,道士因缅怀被统治者滥杀之高道,用此种方法来表达对统治者的不满。不仅如此,这一成仙方法也为继续修炼成仙的道士提供了死后的寄托,故有兵解之说。

4、杖解
杖解是学道之人尸解时当所留之物为杖的尸解法。《抱朴子》云:“又相识人见李意期将两弟子皆在郫县。其家各发棺视之,三棺遂有竹杖一枚,以丹书于杖,此皆尸解也。”可见,在东晋时,杖解就是为人所知的一种尸解法。
杖解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通过符咒、斋醮、存思等方法与神灵相通,使自己获得成仙之资格。第二步,人若欲尸解,人之灵魂则先暂存于竹杖之中,由于竹杖上下通直,竹杖可作为人升仙之阶梯,人顺竹而上,由神仙指引,即可尸解成仙。第三步,人之灵魂升仙而去,但仍需有物存于世证明成仙之人未死,这时,内通外坚之竹杖即可代人形。

此乃杖解之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放有神符的竹杖就是学道之人由人致仙的生命转换场所,同时,这一灵魂飞升、神仙接引或指引、物代人形的过程,亦是道教尸解术之全过程。在杖解过程中,法杖是道士由生入死,由死入仙之生命转换器。

5、剑解
尸解留剑信仰由来已久,东汉时《列仙传》云:“黄帝者,号轩辕,至于卒,还葬桥山,山崩,柩空无尸,惟剑舄在焉。”可见,此尸解形态早已为人所知,此段关于黄帝成仙留剑之记载可谓是后世剑解成仙之雏形。而剑解成仙之主体,则是道教法剑。

剑解是道人成仙后留法剑于世之法,乃解法之上品,其步骤分为前期准备、造剑与解化。其中,造剑前屋子、灶口向西代表道人初死先入冥府,竹叶是洗淹秽的必备药方,庚申日是为去三尸,以获成仙资格。造剑时,剑環上刻刃、己,伏基内刻日、月,象征剑可使人隐于日月之中。剑身刻北斗与己字,象征了道人是由太一神派车架接引成仙。剑杪刻六丁,象征了剑可御使阴神,上刻北斗下刻六丁也象征了剑上承玄冥,下制九阴的功能。解化时,法剑、符咒、曲晨丹相互配合,使道人快速成仙。剑将剑解成仙之人的今生、后世紧紧的联系起来,是整个剑解的核心。

6、药解
药解,顾名思义,是用丹药尸解之法。药解是金丹派流行之后常见的尸解法,是因道人服用含有剧毒的丹药而死的现象。
在所有的年代中,对躯体腐烂的抑制都被认为是实现实质不灭的突出标志。尸体完整的保存可以使灵魂不致失散,直到准备就绪后,即可升天成仙。这一观点点出了尸解之实质。可见,药解乃服用丹药之后,尸体不腐之尸解法。

7、五行尸解
《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云:“尸解有五,水解者投水,火解者自焚,金解受刃,木解倚树化,土解钻山入石。”
五行尸解法其基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运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尸解,其意在于吸收五行真气,以求脱离死厄,得道升仙;二是与尸解起源之思想一脉相承,只是更具道教仪式之完整化而已。

 另外尚有太清尸解法、太一守尸法、太极化遯法、鲍靓尸解法、太阴炼形、水火荡炼尸形、阴阳六甲炼形质法等,名目繁多。道教又称:白日去谓之上尸解,夜半去谓之下尸解,向晓暮之际而去者,谓之地下主者。但后世道教认为,总的说来,尸解为成仙之道的下品。

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叙》云:“夫神仙之上者,云车羽盖,形神俱飞;其次,牝谷幽林,隐景潜化;其次,解形托象,蛇蜕蝉飞。然而冲天者为优,尸解者为劣。”尸解术是早期道教信奉的成仙术,多遭世人非议,一些道士也在逐渐修改看法,隋唐道士已视之为成仙之下品,被后世渐渐摒弃。 https://t.cn/z8bCHaZ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花鸟岛灯塔|远东第一灯塔,海上的文化遗存 “东方的圣托里尼”,许多人谱写诗和远方的地方,这便是东海上极其
  • 驱寒大招: 我的背上, 肩胛骨这个区域只要稍微温度一降低, 穿衣服一不注意就会寒凉, 就很不舒服, 用过各种方法都不靠谱。 蔡老师给了我大招, 哪个地方凉,
  • #佛教公案[超话]#南无羌佛说 《世法哲言》 (五十二) 『狂徒之流多于持权伏望,而不为或心敬,然何如是?权威非理真之因,伏招之望则为劣识之果,唯论理于时间之
  • 再好的人也敌不过,劣质圈子的洗礼 一个人最密切5个人决定了,他的人生高度 如果圈子不行,得立即换 因为你本是鹤立鸡群 见解,学识卓然 普通人嫣能理解…
  • 【成都49中学生坠亡结案 官方回避一关键问题?】来源:正义反腐网-《反腐廉政月刊》杂志社四川讯:(公民记者程敏报道)四川成都四十九中学生坠楼案有了新进展。5月1
  • #今日看盘##股票# 短线盘面简单,晋级方式以一字板为主。但是这个手法,很快要出问题,今天山东墨龙算是提前吹哨了,这边换手高度压制在5板,华银电力$华银电力 s
  • #俞敏洪为北京毕业生送祝福# 不舍与离别的不仅仅是在这里朝夕相处、飞速成长的孩子们,还有陪伴他们长大、看着他们一步步脱离幼稚、走向成熟的老师们。 作为学生三年高
  • #杨洋没有工作室##请悦凯娱乐成立杨洋专属工作室##悦凯娱乐做个人##贾士凯回应粉丝诉求# 羊毛:杨洋星光大赏拍摄团队垃圾。#杨洋精修图是不是有点浪费帅哥#
  • 刷脂太难了 我是真觉得自己瘦点了 但为啥不怎么掉秤呢 从第一天的只能坚持半小时 到今天的四十五分钟 这样看来离照往常一样的游一个小时起步不远了 希望不要辜负我成
  • 新人训练营第一课 由森芝玑创始人佩熙老大亲自开讲 一个天生皮肤不好的女生,用过市面很多大牌护肤品却没有改善肌肤的问题,从而开始了创业,因为热爱,想帮助更多女性用
  • 【中老双语】传统苗绣成乡村振兴动力源 一针一线绣出别样精彩 ການປັກແສ່ວເຜົ່າມົ້ງທີ່ເປັນມູນເຊື້ອໄດ້ເປັນກຳລັງສົ່ງ
  •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玫瑰] 小满,荔枝香 荔枝好吃,果壳可入香,有山林穷四和香之称[笑脸]昨日活动恰逢小满节气,和大家分享了香方 又吟苏老之句,这位
  • 农历己亥年三月廿一,周四。天气好象比昨天好,一大早就见到了阳光;但浓重的雾飘浮的云,不一会儿便将新鲜的阳光给吞没了。不过,天气在阴阳间调换,当雾渐渐散去时,阳光
  • #今日看盘##股票# 短线盘面简单,晋级方式以一字板为主。但是这个手法,很快要出问题,今天山东墨龙算是提前吹哨了,这边换手高度压制在5板,华银电力$华银电力 s
  • ⛩株洲 建发·央著⛩ 国企➕市中心➕名校➕中式 世界500强上市国企建发集团 神农城绝版地段—金德地块 二中附中➕白鹤小学本部新校区  自持17万方大型商业
  • 牙齿缺失的救星——牟家云 从医近30年,牟家云已拥有了数千的临床案例经验。他熟练地运用先进种植牙技术,加上多年来不断的潜心深造,为有牙齿缺失问题的患者提供高效
  • 摄影: 发掘每一个平凡人的美好 贴近生活的细腻光影 SEEBEAR&见熊摄影 时间是一位向导。他拥有两扇门,总有一些诗老掉了牙;总有一些歌越唱越
  • 北海旅游攻略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跟三五好友一起去北海吧! 喜欢北海的慢时光,也喜欢北海的海,坐在海边晒晒太阳,吹吹风,一天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附上北海最强
  • 企业如何找准定位,实现品牌出海? 【定位·2021雨果跨境品牌出海峰会】重磅来袭! 力邀全球跨境服务商、品牌商、平台大卖、国际广告媒体 聚焦趋势洞察丨品牌策略丨
  • 现如今,管理规模达近千亿美元的高瓴,已成为中国本土投资圈无法绕过的高地,高瓴的持仓,更是成为众多基金和投资人紧盯的目标。 资本牌桌上的玩家,彼此都有实力,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