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美食# 常熟是江南一方福地,古来唤作“虞城”,得名于境内一座“十里青山半入城”的虞山。

说起虞山,是绕不过兴福寺的,南朝出了一位“爱江山更爱佛祖”的“和尚皇帝”。上既有天子以身事佛,下亦不乏刺史舍宅为寺。

于是,兴福寺成了“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江南名刹。很多年前,我从虞山北麓一路下行,石径幽长,寺前涧泉淙淙,林后幽鸟鸣啭,古柏森森,一抹黄墙掩映在烟岚环翠间;落红有声,禅院安静得很。

一股萦绕着泥土的山林气息与与古刹中浮漾着的梵音浑然一体,融入悠远静穆的空气中,传递着禅的灵性。一如唐朝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中所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的模样。

游罢兴福寺,不吃上一碗本土蕈油面是引以为憾的。在虞山脚下、兴福寺隔壁,有一块被古树环绕的盆地,这是一个市井烟火气十足的露天茶馆,稀疏凌乱地摆着几十张四方桌和竹椅,两三人一桌摆龙门阵,一支烟、一杯茶,从茶米油盐聊到风花雪月,不经意间时光就从指缝中溜走了。

有人说“成都是一座泡在茶水中的城市”,若你来到常熟,便会被如火如荼的喝茶场面惊倒。常熟人喝茶,不似广东人那般注重茶点精致,叉烧包、虾饺……济济一堂,亦不及福建人喝功夫茶那般讲究茶道艺术,他们不讲究地点,不拘泥于场合,甚至连喝什么茶叶也无所谓,山林间、园林里、庭前屋后、街头巷尾……

一只热水瓶、一个玻璃杯、几钱茶叶,两三老友围坐,处处皆是茶馆。一杯茶,并不是常熟人的全部,一碗面,在常熟人心目中同样占有重要位置。常熟人的一天,是被一碗面叫醒的。

我找到了老字号面馆“望岳楼”,打量起价目牌,浇头花样倒是不少:大排、爆鱼、焖肉、素浇……与苏式汤面相差无几,价格在几块到十几块钱不等,唯独蕈油面,30元一碗,这个鹤立鸡群的价位,吸引了我的眼球,怀揣着十二分新鲜和好奇,咬咬牙点了一碗蕈油面。

蕈油面的“浇头”很简单,即采自虞山上的松树蕈,美食家李渔在《闲情偶寄》里夸赞此物:“求至鲜至美之物于笋之外,其惟蕈乎!”用蕈作“浇头”的面,鲜到眉毛也掉下来,因此,当地有“尝过松树蕈,三日不思荤”的说法。

说起“蕈”这种菌类,《吴菌谱》中记载“出于树者为蕈,生于地者为菌”,可见,只有从树底下长出来的菌物方有资格唤作“蕈”。虞山又称“乌目山”,因吴王直系先祖虞仲卒葬于此,遂更名“虞山”,帝王陵地,松柏成荫,密林的滋养造就了得天独厚的菌类生存环境,虞山上野生菌蕈诸如鸡枞菌、鸡脯蕈……林林总总约有几十种,其中,更为高级罕见的松树蕈,对环境要求几近苛刻,除了只生长在适宜温度、湿度的松柏混交针叶林地,还“嫌老爱嫩”专挑树龄短的“鲜肉”松底下扎根。每逢黄梅、初秋两季,山上的松树蕈才开始生长,一个个形似蘑菇,色呈淡棕,等过了季,顿消逝的无影无踪。

山里人凌晨两三点钟就要上山采蕈,趁露珠未干,把蕈采下来,当地人管采蕈叫“捉蕈”,或蕈与人参相似,长脚会跑,故有“捉”字一说,采摘之难,可见一斑,松树蕈稀少难觅,到底长在哪里,无迹可寻,须一处处仔细翻寻,而每个采蕈山人心里自有一张“藏宝图”。

野蕈这物什,或有毒性,在《如懿传》里,卫嬿婉为了让自己的儿子顺利登上大宝,便偷偷嘱咐心腹在皇后的儿子十二阿哥永璂的每日膳食中加上一道野蕈的配菜,吃了会上瘾、产生幻象,吃久毒素在五脏六腑累积蔓延至一定程度,便会不治身亡。

野蕈有毒无毒,全凭捉蕈人多年练就的一双慧眼,把刚采摘的新鲜松树蕈带回家,与鸡枞菌、鸡脯蕈……混合在一起制成蕈油,其味特别鲜香。

捉蕈难,制蕈油亦不易,刚采下的野蕈里有小虫子,须撕去表面一层膜衣,清洗干净,在盐水中浸泡三、四个钟头,用纯正的上等农家菜籽油熬制成“蕈油”。

先支起大铁锅,倒入菜油,煸炒出香,将姜块拍松后投入锅内,烧到锅内冒青烟时,放入八角、茴香等佐料,然后将蕈投入油锅爆炒,移旺火加酱油、盐、糖等调味烧煮到位,冷却后即成食用蕈油。用虞山特产松树蕈熬制的蕈油,才是常熟人认可的家乡味。

蕈油面端上桌,是苏式风格的红汤细面,一抹面条齐齐整整铺在碗里,宛若古代女子的发髻,汤内散布的棕色蕈块便是松树蕈了。

面要趁热吃,轻轻夹起面条,放至嘴边,吸溜一口越过舌尖,蕈油特有的鲜香在面条的热力作用下充溢喉舌,面条脱胎换骨般回味甘长,难怪小小一勺蕈油,把兴福寺素面推上江南“素面之王”的头把交椅。

再看野蕈,细细长长,口感紧实有嚼头,有点似嫩肉,又类野菌,咀嚼中还带着松树本身特有的丝丝芬芳。这素食、素味,倒也颇合本地人与世无争的性情。

在江南,一道美食背后大抵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近水楼台先得蕈,最早的时候,兴福寺僧人入山采摘食材,觅得此物,爆炒熬汤,做成素面浇头,供与僧人或招待香客食用。

清朝末年,曾先后担任同、光两朝帝师翁同龢在告老还乡后,经常去兴福寺与法灯大师谈经论禅,住持常以蕈油面款待,翁同龢吃过盛赞不已。

到了民国,在大都市呆闷了的宋庆龄、宋美龄两姐妹,去常熟乡下采风,游罢兴福寺,在寺外林中野炊,侍卫从庙里端出几道素食和蕈油面,吃刁了嘴的宋氏姐妹用过后,居然赞不绝口,“想不到一个小地方也有这么好吃的菜和面”。有了“第一夫人”打广告,兴福寺蕈油面自此名扬天下。

很多年后,我又记挂起了兴福寺一碗面,买了张常熟客运车票,下站台等公交之际,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向我打探千年古刹兴福寺怎么走,闲聊之中,得知也是慕名远道而来一尝其鲜的,遂结伴而行。老地方依旧竹林落叶、鸟语花香,只是露天桌椅见缝插针,且座无虚席。

望岳楼修葺得焕然一新,蕈油面也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择了一棵百年老树下的座头,照旧点了一碗纯松树蕈油面,周遭都是端着面碗或埋头吃面的人,在一片“呲溜溜”吮面声响中,不分贵贱,无论贫富。

兴福寺恐怕自己连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千多年前,一首唐诗,让它荣登“网红”之榜;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一碗素面,再度让它红遍江南。

《这碗面,何以成为红遍江南的“素面之王”》作者 / 申功晶

射干
别名
乌扇、乌蒲、黄远、乌萐、夜干、乌翣、乌吹、草姜、鬼扇、凤翼
根状茎药用,味苦、性寒、微毒。能清热解毒、散结消炎、消肿止痛、止咳化痰,用于治疗扁桃腺炎及腰痛等症。
中药大多取材于野草,因此中药也叫做草药。它的根系呈不规律的块状,土黄色,味苦微毒,是入药的主要部分。用于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症。咽喉肿痛,喉痹不通,二便不通,诸药不效,腹部积水,皮肤发黑,乳痈初起等病症。
由于它体内含有一种天然的杀菌成分,能杀灭真菌,人们常用它来治疗皮癣、皮炎等病症。
它还能降火清热,甚至对难以治疗的肿瘤有着很好的抵抗作用。
药用价值
用于感受风热,或痰热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等症。用于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症。咽喉肿痛,喉痹不通,二便不通,诸药不效,腹部积水,皮肤发黑,乳痈初起。

【分类】清热解毒药
【性味】苦,寒。
【功效】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作用】治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用量】3-10克。

【射干的功效与作用】降火,解毒,散血,消痰。治喉痹咽痛,咳逆上气,痰涎壅盛,瘰疬结核,疟母,妇女经闭,痈肿疮毒。
1、治乳痈初肿:扁竹根(如僵蚕者)同萱草根为末。蜜调服。极有效。(《永类钤方》)
2、治瘰疬结核,因热气结聚者:射干、连翘、夏枯草各等分。为丸。每服二钱,饭后白汤下。(《本草汇言》)
3、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十三枚(一法三两),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紫菀、款冬花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大枣七枚,半夏(大者,洗)八枚(一法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
4、射干,旋取新者,不拘多少。擂烂取汁吞下,动大腑即解。或用酽醋同研取汁噙,引出涎更妙。(《医方大成论》)
5、治腮腺炎:射干鲜根三至五钱。酌加水煎,饭后服,日服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6、治喉痹:㈠射干,细锉。每服五饯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入蜜少许,旋旋服。(《圣济总录》射干汤)
7、治伤寒热病,喉中闭塞不通:生乌扇一斤(切),猪脂一斤。上二味合煎,药成去滓。取如半鸡子,薄绵裹之,纳喉中,稍稍咽之取瘥。(《千金方》)
8、治水蛊腹大,动摇水声,皮肤黑,阴疝肿刺:鬼扇细捣绞汁,服如鸡子,即下水。(《补缺肘后方》)
9、治咽喉肿痛:射干花根、山豆根。阴干为末。吹喉。(《袖珍方》)
【射干的用法禁忌】无实火及脾虚便溏者不宜。孕妇忌服。
1、《本草经疏》:凡脾胃薄弱,脏寒,气血虚人,病无实热者禁用。
2、《纲目》:多服泻人。
3、《别录》:久服令人虚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本品为不规则形或长条形,切面黄色。照上述[浸出物]项下的方法测定,不得少于18.0%。

备注(1)能清热毒、消肿痛,常和牛蒡子、桔梗、甘草等配合应用。用治咳嗽痰喘,常与麻黄、紫菀、款冬等配合应用。

除用为消痰、利咽的药物之外,在鳖甲煎丸中还用以消症瘕、除疟母、通经闭。别名为乌扇。配牛蒡子或黄芩,则清热利咽;如配麻黄,则消痰平喘。

摘录《中国药典》

复方
治喉痹:㈠射干,细锉。每服五饯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入蜜少许,旋旋服。(《圣济总录》射干汤)

㈡射干,旋取新者,不拘多少。擂烂取汁吞下,动大腑即解。或用酽醋同研取汁噙,引出涎更妙。(《医方大成论》)

治伤寒热病,喉中闭塞不通:生乌扇一斤(切),猪脂一斤。上二味合煎,药成去滓。取如半鸡子,薄绵裹之,纳喉中,稍稍咽之取瘥。(《千金方》)

治咽喉肿痛:射干花根、山豆根。阴干为末。吹喉。(《袖珍方》)

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十三枚(一法三两),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紫菀、款冬花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大枣七枚,半夏(大者,洗)八枚(一法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

治腮腺炎:射干鲜根三至五钱。酌加水煎,饭后服,日服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治瘰疬结核,因热气结聚者:射干、连翘、夏枯草各等分。为丸。每服二钱,饭后白汤下。(《本草汇言》)

治乳痈初肿:扁竹根(如僵蚕者)同萱草根为末。蜜调服。极有效。(《永类钤方》)

治水蛊腹大,动摇水声,皮肤黑,阴疝肿刺:鬼扇细捣绞汁,服如鸡子,即下水。(《补缺肘后方》)

咽喉肿痛。用射干花根、山豆根,阴干为末,吹喉部,有特效。

喉痹不通。用射干一片,口含咽汁。

二便不通,诸药不效。用射干根(生于水边者为最好),研汁一碗,服下即通。

临床应用治疗水田皮炎:取射干1.5斤,加水26斤,煎煮1小时后过滤,加食盐4两,用于涂洗患部。用前保持药液温度在30~40℃左右。观察253例,均有显着疗效,轻者涂洗一次,痒感即消失;重者翌日再洗1次,丘疹即逐渐缩小,潮红消退。
摘录《中药大辞典》 https://t.cn/R2WxOyg

#三联美食# 喝遍天下百味汤

文|王东梅
俗话说:“唱戏的腔,厨师的汤。”汤是对厨师手艺的考验。选料严,火候准,是基本功,而如何巧妙掌握各自食材的精华,并与其他食材相互交流融合,达到五味调和的一盅好汤,是一门艺术,更是整桌菜的灵魂所在。

不知何时,汤成了我的慰藉食物。

伤风感冒时,便来碗鸡汤。最好是西班牙人的家常鸡汤,用整只鸡剁成大块入水煮,肉与骨已熬得分离,鸡肉软嫩,不须多嚼,加上土豆及红萝卜,吸收了油脂,汤汁油而不腻,一碗热腾腾的鸡汤,温暖了全身,驱走了风寒。

心情低落时,就动手做四川水煮鱼。辣椒艳红亮丽,衬托着乳白鱼片,红白相间,鱼肉滑嫩,汤汁辣而不燥,麻而不苦,视觉、味觉都得到满足,所有阴霾,一扫而空。

中国菜博大精深,每个地区因自然地理、气候、资源不同,发展出其独特的烹饪特色,也有不同风味的汤:江浙菜的三鲜汤,南京的鸭血粉丝汤,四川的酸辣汤,河南的胡辣汤,山西的丸子汤,湖北的排骨藕汤,台湾的贡丸汤和四神汤。

广东人更是无汤不欢,每家必备砂锅来煲汤。不同时节,煲不同的汤。春湿喝祛湿汤,夏热喝降暑汤,秋燥喝下火汤,冬寒喝温补汤。纽约粤菜馆的特价午餐,必送老火靓汤。虽是附送的但却颇为讲究,骨头慢火熬煮,释放出鲜美的汤汁,加上不同配料,搭配饭、菜,那碗老火靓汤,对一顿饭可有画龙点睛之效。

几年前与一广东太太为邻,记得有个严冬,我拖着又寒又冻的疲惫身躯下班回家,刚入门,她即送来刚出炉的广式马蹄羊肉煲。我因嫌腥而很少碰羊肉,但喝过这广式羊肉汤后,竟然爱上了羊肉。

羊肉偏燥,汤里就加入马蹄中和去燥;又加了胡萝卜和竹蔗,注入丝丝清香甘甜,去除了羊肉的腥膻味;除此之外,还增添柱候酱调味,浓郁的豉香渗入羊肉中,美味至极。羊肉经过长时间的焖煮,软嫩多汁,加上本身的胶质,入口醇厚甘滑。那碗羊肉汤犹如雪中送炭,它温暖了我的胃,抚慰了寒冷疲惫的身躯,其滋味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汤在西方亦不可少,主菜之前,先端上汤,有开胃增加食欲的功效。有用不同肉类或蔬菜煮成后去除油脂的清汤,也有加入面粉、黄油所调成的浓汤。汤有冷、热之分,世界各国亦有其代表性的汤。

我曾在美国逗留数日,餐厅常见有鸡肉面条汤、龙虾浓汤、法式洋葱汤、意大利蔬菜汤、西红柿汤、蛤蜊浓汤等等不同的风味和花样。第一次到波士顿,朋友推荐当地代表汤——“蛤蜊浓汤”。

这是一道美式浓汤,食材有蛤蜊、马铃薯、洋葱等。初尝即被鲜美蛤蜊浸润在浓郁的香中产生的口味所惊艳。回纽约后看到菜单中有蛤蜊浓汤,我立即欢喜地点了一碗,端来后发现,是用西红柿为底煮成的粉红色清汤,少了那迷人的浓郁奶香,令我颇为失望。原来这是“曼哈顿蛤蜊浓汤",而我当时在波士顿喝的是 “新英格兰蛤蜊浓汤”。

到国外旅游,享受当地的汤也是我旅行的乐趣之一。在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的好景市,我见识了阵仗最大的汤。我们当时是在当地居民用餐的小餐厅,餐厅是长条型的,中间有分隔的大铁炉。以木材为燃料,熊熊烈火上有十余口大石头锅,煮着不同口味的汤。有牛肉汤、鸡肉汤、鱼肉汤及各式豆类汤、蔬菜汤。虽然每锅汤的食材均不同,但经过长时间熬煮,食材都化为浓醇厚实的汤,只能从色泽上略分辨其不同。

只见每个人端一大厚汤碗,绕着汤锅走一圈,选几样自己喜欢的汤,全混在一起,就成了一碗混搭汤,旁边附有面包及炸过的猪皮。将面包沾着汤享用,猪皮可浸泡在汤中,增加滋味,或是直接小口咬碎,发出叽叽喳喳的酥脆声响,颇为过瘾,这就是当地人典型的晚餐。

我也依样画葫芦,将每锅汤取出一小勺混在一起,所有食材不分你我,相互融合成一碗浓稠似羹的汤,喝完这碗“你侬我侬”的汤,很难道出是什么滋味,但饱腹感十足。这独特的混搭汤,可是五味调合的最佳诠释。

在家时,我常做味噌汤,这道汤简单容易不费时,是一道日本人普通的家常料理。有次在日本东京机场转机,时间尚多,就走进餐厅,点了一碗味噌汤打发时间。不久,多礼的服务生,鞠着躬说着一串“祝你享用”的祝福话,将汤碗恭敬放在桌上。

那是个有盖、红黑色带光泽的漆器汤碗,碗盖中有几朵金色樱花点缀。打开碗盖,只见红鱼、白豆腐之间点缀着少许深绿色的海带,漂浮于浅棕色的味噌汤中,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彩小品。豆腐切成小丁,鲑鱼是一口大小的方块。我慢慢地喝了几口后,发酵过的豆香在舌尖上释放出来,香气浓郁但又不抢味,咸中带甘。油脂多的鲑鱼,不柴不腥,没有豆腥涩味的嫩豆腐滑顺。海带甘甜,脆而不硬。

我小口细细品尝,暖汤入胃,幸福感油然而生。一碗日本普通的平民料理,因为用心熬煮,竟然可以提升到色、香、味的完美境界。惊讶之余,更是佩服日本人做事的认真及执着。

泰国亦有名汤“冬阴功汤”,这款汤的名字,好似武功秘籍,想象喝完后,功力大增,百毒不侵。“冬阴”指代“酸辣口味的沸滚汤”,“功”指“虾”,直译就是“酸辣虾汤”。它的主要食材有柠檬叶、香茅、虾等,特色是用了辣椒、南姜、青柠、鱼露、咖哩及椰奶调味。

我抵达曼谷后,为了这汤而直奔餐厅。刚入口,那又酸又辣的重口味刺激着味觉和嗅觉,连胃都痉挛起来。这令人爱恨交织的汤,多喝几次就会上瘾,难舍难分。
(本文节选自《三联美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04丈夫的理解和关爱就好像我生了一场病,却因为没有咳出声,家里就没有人知道我病了。03有孩子的第一年,是婚姻里最难的一年第一年里,老公是个不懂得照顾老婆孩子的愣
  • 硬的方面就是告诉她你的底线在哪里,你有错但是你愿意改错,你有过但是你能够改过,可是你不允许女友一直这样吊着你,你也会对这种生活状态厌倦,如果女友只是用分手来考验
  • [思考]【云南白药】2套养元青洗发水育发液[浮云]【商品原价】:92.5[嘻嘻]【券后价格】:82.50[心]【下单】:- - - - - - - - - -
  • 要给“文化”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人们对文化这个概念的解读,有多重说法。比如,在中国国内受众极广的修仙小说、手游、抖音等短视频软件,在
  • 〈大悲咒〉一开始“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这是皈依十方常住三宝;〈楞严咒〉第一句“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阿罗诃帝三藐三菩陀写”这也是皈依十方无尽无尽的常住三宝。出家
  • 吃饭前,妈妈,弟弟都说嫌弃他,今天怎么总是哭,好烦,一哭什么的脾气就来了。妈妈跟我说,裤子里有大姨妈,我的天啦!
  • 最后,卡鲁索本赛季的表现也足以让他进入这次的名单,而他也挤掉了隆多,波普以及格林,尽管隆多和格林在球队中的角色都十分重要,但他们本赛季的表现却并不如卡鲁索出色,
  • 在我们的感情中,常常会遇见一些问题的出现,其中最多的一句话应该就是“我觉得我们不合适,还是做朋友吧”。”#NBA##詹姆斯##离世爱人的记忆该交给AI吗##奇葩
  • 另外,关于尊重边界,在健康的婚恋关系中,伴侣双方的感受是可以真诚交流的,任何一方都可以放心地向对方倾吐心声而不必担心被忽视被嘲笑被压制。 另外,关于尊重边界,
  • #国学新青年# #茶道生活# #泡茶#生活中的小细节,渗透着一点一滴的用心,我们家的砧板是4年前去广西旅游回到广东边境在一个小市集淘的,用到现在都非常坚实好用一
  • 茶在手,一人得幽,二人得趣,三人成品。于尘世偷来闲暇时间,不乏人生之乐趣。都说,“茶品可清心”,那么喝茶时,把身份放一边,把虚荣放一边,把贪欲放一边,“心清可品
  • 冬天里来这么一碗酸辣甜咸都有的汤下饭,实在惬意不过!【#天冷来碗冬阴功吧#】泰国名菜里,冬阴功是最让人欲罢不能的美食。
  • 平是幸,安是福,只有真正的知足,才会有真正的快乐和幸福我真的很同意这个…一些人所谓「应当寻求那种“无所求”的超脱状态」、或是擅自定义「人生本来就是痛苦的」「人生
  • 时间让我们成长成小时候期待的样子,也让我们怕现在这个样子!这样会不会有一半的时间在工作,一半的时间在享受生活?
  • 说完给我炫耀他的卡片[奥特曼]我刚想说话 他就坏笑问我:那你给我买啥 黄金鸡块行不行我:前几天才吃的黄金鸡块 要不买蛋挞吧我弟:那后天买哈哈哈哈哈 他也太可爱了
  • 12/8日记1.前三图是我这学期最后的放肆惹(谁能想到我在本学期最后一个月竟然会答应和室友的赌约 从明天到26号晚上都不能再吃除了早餐中餐以外的任何东西了呢?在
  • 有喜欢这首歌的人说,听着这首歌,突然出现了那种心意相通的感觉。如果不是最后德善说漏嘴,两个人可能到最后都只能是朋友。
  • 打家也一起冲鸭[好爱哦][好爱哦][好爱哦]本帖求20评论[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王力宏龙的传人2060# [心] #王力宏2020苏州福
  • 他们都能够克服各种困难,用尽所能去救人,这就是百姓的“绿色生命线”——120急救人员。黑夜中,在急救小组人员的齐心协力下,在变形的太拖拉驾驶室里展开的惊心动魄大
  • 或许只是在生命末尾的那几年,他才真正体会到过什么是生活。在写到第二次退位时,他用了“关起门来自欺欺人”这样的字样,就像是没打过别人、站起来拍拍身上灰尘的孩子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