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背后,安排了宇宙的一切?爱因斯坦与杨振宁的怀疑或许是对的】

爱因斯坦的怀疑

世间万物运行有序,冥冥之中似乎有神奇的力量在控制着事物的运行。

在基督徒的眼中,是上帝用六天的时间创造了这个世界。上帝创造出白天、黑夜、空气、陆地、花草树木、动物等所有事物后,又创造出了亚当和夏娃。亚当夏娃相爱以后生了很多孩子,于是就有了人类。

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亚当夏娃的传说当然不可信。但是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却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我想知道上帝是如何设计这个世界的” 。

研究物理的科学家很多都是无神论者,而且爱因斯坦也是出了名的无神论者。但是他为什么在洞悉了这么多的科学理论知识后,还怀疑上帝的存在呢?

早在一个世纪以前,爱因斯坦就凭借自己对物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成为了最有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研究出了狭义相对论,这让人们对时间空间的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爱因斯坦还研究了光电效应的有关内容,自此,人类打开了量子世界的大门。

另外,爱因斯坦研究的分子运动、广义相对论等内容,直到今天还有人在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时至今日,很多人都能一眼就认出爱因斯坦的照片。可见,爱因斯坦在人类科学进步史上有着非比寻常的地位。爱因斯坦也因为科研成果突出,而被外界密切关注。

在爱因斯坦五十岁左右的时候,曾经在一次专访中表示自己不是无神论者,他也不认为自己是泛神论者。他认为,这些问题在思维的限制下变得狭隘。

在爱因斯坦眼里,人类就像是一个小朋友在一个庞大的图书馆里,这里有各种语言文字。虽然小朋友无法看懂这些文字和语言,但是他隐约能够感受到这里有着某种自己难以表达的神秘规律。不过目前,我们都只是能够看到一部分有组织、有秩序的法则并且遵循,但是我们还没能彻底理解法则。

“我相信斯宾诺沙的上帝,因所有存在物质之井然有序显示出了祂的存在。但我不相信将自己献身于人类命运及生活的那位上帝。”——爱因斯坦
斯宾诺沙是十七世纪荷兰的一位理性哲学家。他认为上帝不是超然的、统治世间万物的宇宙创造者,而是自然规律本身。在他眼里,我们人类只是遵循自然规律存在的一员。爱因斯坦在这句话中很明确地指出,他所谓的“上帝”,并不是具有神话色彩的上帝,也不是一个灵魂或者一个个体。

爱因斯坦眼中的上帝是宇宙的规律、是世间万物的运行法则、是人类还没有摸索到的科学边界。而他的那句“我想知道上帝是如何设计这个世界的”,不是怀疑上帝创造了一切,或者说他想要找到上帝是谁,而是说他想要了解宇宙诞生、存在、运行的所有秘密。

杨振宁的怀疑

除了爱因斯坦,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也曾说过“如果要问有没有一个造物者,那我想是有的,因为整个世界的结构不是偶然的。”

杨振宁先生是我国科学院院士,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研究的相变理论通过解析延拓的方式,研究了巨配分函数的解析性质,解释了同一相互作用下为什么会有不同热力学相的问题。他研究的玻色子多体问题、杨—Baxter方程、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温度的严格解、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等科学研究都有着开创性的成果。

《物理世界》杂志在2004年邀请读者评选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公式,最终麦克斯韦方程组夺得桂冠。而杨振宁就曾经用“妙不可言”来形容该方程组。麦克斯韦方程组帮助人类认识了电磁现象,揭示了电磁相互作用的完美统一,并且被广泛应用到了技术领域。

同为物理学界非常有名的大亨,爱因斯坦认为物质井然有序,杨振宁认为世界结构存在一定的必然性,两者对于宇宙的猜测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为什么说两位物理界巨头都怀疑世界上有“上帝”或者“造物者”存在呢?

从地球遥望宇宙,我们整个太阳系都不过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在浩瀚的宇宙之中,人类的力量更是微弱得可怕。但是整个庞大的宇宙虽然由无数微尘组成,但是所有事物的运行规律都像是有着一套固定的法则。比如我们现在钻研和了解到的相对论、麦克斯韦方程组、牛顿力学等内容,都是宇宙暗含的法则之一。

有人怀疑人类的存在只是宇宙中的一个偶然,但是如果这个偶然不复存在,那么这个世界还会有其他像人类一样拥有一定智慧的生命存在吗?如果人类是在地球上自然进化而来的生物,作为在地球上生存了几十万年的生物,人类为什么会被太阳晒伤?抛开人类本身,物理学界也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规律法则。

比如光速是物质能够达到的速度上限,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常数。但是如果光速不是现在的299792458 m / s(米/每秒),而是另外一个数值的话,精细结构常数就会发生改变。一旦精细结构常数发生变化,那么电磁相互作用强度乃至恒星聚变过程都会发生改变。如果宇宙中的法则被意外打破,或者失去平衡,或许所有的事物都会被吞噬或者消失。

比如宇宙中的碳和氧都是恒星所释放的能量。如果光速改变精细结构常数也会随之改变,而光速变快的话,精细结构常数就会变小,那么恒星内部就不能形成和释放氧气。如果没有氧,地球上就不会有生命存在。

精细结构常数
我们都听说宇宙来自于一场大爆炸,大爆炸以后诞生了无数天体星系。在宇宙之中,不论是微小的粒子还是巨大的星系都有一套运行法则。所有的元素互相配合、互相影响才形成了现在的宇宙。比如正负电荷的数量就大致相同,所以宇宙中物质的“天平”才没有失衡倾斜。假如正负电荷或者其他数据出现了倾斜,那么我们眼中的世界或许又是另外一副模样。

比如引力常量万有引力常量G=6.672x10^-11 N·m²/kg² (牛顿平方米每二次方千克)。也就是说不论是哪两个质点可以通过质量、距离等数值计算出它们的引力。但是一旦引力发生变化,我们眼前的宇宙都将有可能不复存在。假如引力太大,所有的物质都会被吸入黑洞。假如引力太小,物质之间的吸引不够紧密,就无法融合形成天体和星系。

所以杨振宁才会怀疑宇宙的出现并不是偶然,和爱因斯坦一样怀疑世间有造物主的存在,在背后安排好了宇宙的一切。但他们的怀疑并不是说又有一个无所不能的神创造了宇宙和世间万物。他们是想探索到科学的尽头,看看宇宙中所有事物发展是不是都是按照一定的法则运行的。因为如果没有这个运行法则,我们的宇宙也许根本就不会存在。这样来说,爱因斯坦和杨振宁的怀疑也许都是对的。

谁安排了宇宙的一切?

我们看到了一颗石头,我们不会问是谁创造了石头。因为石头形态结构简单而且随处可见,所以很难让人感到惊讶或者好奇。但是如果我们看到了一座宫殿。宫殿高大巍峨,墙壁上有精美的彩绘图案,地砖和柱子上都是精致的浮雕。宫殿里的物品、装饰甚至佣人都和整个宫殿浑然一体。我们就会忍不住问,这是谁住的宫殿?

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宇宙有丝毫的偏差都不可能存在,但是宇宙中如此庞大的一切却始终在井然有序地运行着。如果宫殿的房主就是宫殿的造物者,那么宇宙的缔造者又是谁呢?

我们的科学所发掘出的数据,只是找到了宇宙运行的一部分规则。不论我们有没有发现它们,不论我们有没有用公式的方式去表述它。这些宇宙暗含的法则始终都存在,这些规律是我们任何人都无法左右和改变的内容。

如果说庞大的宇宙就是一座放满了外语书籍的图书馆,我们人类就是目不识丁的孩童。爱因斯坦、杨振宁之类的科学家,有人发现了书架的摆放顺序,有人自学了两行外语。而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庸庸碌碌地生活,甚至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身处在一座图书馆里,更没有思考过这座图书馆是谁建的。

但是也有很多人对宇宙的存在有着不同的见解。比如电影《喜马拉雅星》说,所有世间万物都是梵天做的一场梦。等到梵天醒来,世间万物就会消失。等到梵天睡着,世间万物又会逐渐出现。所有的死亡都代表了重生,所有的结束都意味着新的轮回。

再如著名的动物园假说中指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地球生物都是被外星高级文明圈养在笼子里的动物。我们所有人的一举一动都被外星文明时刻监控着。

不论是何种说法,宇宙中确实还有很多神秘的现象等着我们去发现。在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谜团已经逐渐被解开。相信在不遥远的未来,我们一定可以解开宇宙最根本的奥秘,找到宇宙的“创造者”。

在陈佩斯缺席的这22年时间里,春晚变得太多了。
1984年,陈佩斯第一次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与朱时茂一起出演了小品《吃面条》。
那年的大年三十,陈佩斯在舞台上“吃”了整整一桶的面条,从此一炮而红,成为了全民皆知的喜剧明星。
可以这么说,在那个文娱节目有限的年代里,陈佩斯所给人们带来的快乐,是最直接、也是最纯粹的。
只可惜,天才的命运总是多舛。
时隔22年后,陈佩斯再次回归了央视的舞台,成为了《金牌喜剧班》的首席导师。
对于全国观众而言,陈佩斯的回归,的确有些太晚了。
可他总归还是回来了。
1、出走的陈佩斯
在陈佩斯消失的这些年里,跑去哪儿了?
2004年11月26日,四川成都。
陈佩斯正站在一栋高楼上,想要跳楼。
不过他并不是真正想跳,而是用生命来做威胁,要回那些农民工们被拖欠的工资。
没成想,竟真掉下去了。
不过大家不用担心,这事儿也不是真的,上述的剧情,是陈佩斯表演的一场话剧,名字叫做《阳台》。
这部戏里面有三帮人,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们,贪污、包小三的老板,还有陈佩斯饰演的包工头。
2004年,敢做出这种题材的话剧,陈佩斯的魄力,可想而知。
骨子里作为一个东北人,陈佩斯的身上,有股子天然的倔强。
离开央视的舞台后,陈佩斯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话剧事业当中去,作为一名喜剧演员,喜剧自然是他的侧重点,但陈佩斯的喜剧中,从没有轻浮的笑。
更多的,是讽刺的、沉重的笑。
这也是陈佩斯离开大众视线的初衷:站着,也要把钱给挣了。
成都首次表演过后,在接下来的一整年时间里,《阳台》在全国各地巡演,票房突破了6000万。
可以说,这场近乎于破釜沉舟的战役,最后以这个6000万的票房,画上了句点。
可以说,陈佩斯和他的父亲一样,运气总是不好,可总不愿放下内心的那份倔强。
1950年,在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陈佩斯的父亲陈强正随着国家歌剧院巡演,节目是《白毛女》,他饰演的是黄世仁。
演出期间,陈强接了个电话,知道自己的孩子出生了,高兴得不得了,为了纪念这个时刻,便给孩子起名叫“布达”。
后来二儿子出生了,便取名叫“佩斯”,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陈佩斯。
在那个年代,话剧多数都是歌颂祖国,以及批判封建思想的主题。
由于陈强的形象限制,在话剧的选角当中,他所出演的角色一般都是反派。
除了刚刚提到的黄世仁以外,他还出演过《红色娘子军》里面的南霸天。
正是因为如此,在那段动荡的岁月里,陈强的日子并不好过。
这一切,陈佩斯都看在眼里。
不久之前,他还是个万众瞩目的明星,却因演了坏蛋,成了人人唾弃的对象。
所以,要那些荣誉,又有什么用呢?
2、学不会弯腰
陈佩斯说:这社会太烂,可我命硬,学不会弯腰。
出道这么多年来,为国家的文艺事业贡献了那么多的作品,可陈佩斯从未接受过任何一个官方的奖项。
在易立竞的采访当中,陈佩斯直言不讳地说:我是一个非常干净的人,从未拿过奖。
也正是因为陈佩斯的刚正不阿,才给了他状告央视的底气。
1999年,陈佩斯发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在未经他和朱时茂的允许下,擅自发行了两人小品的VCD。
从开始的投诉,到后来的登门拜访,层层上访,得到的回应永远是回去等等。
愤怒之下,陈佩斯一纸诉讼,将中国国际电影总公司告上了法庭,寻求法律的公正。
最后的结果是,陈佩斯最终得到了16万的赔偿,但也就此断送了在春晚的旅程。
“必须有人要人去说!否则的话,五十年后、一百年后,后人看我们今天祖先是这么生存的,他们会愤怒,他愤怒不是强权,而是愤怒每一个接受强权的这个人,我的后代一定会为我丢脸。”
尽管动了“太岁”头上的土,但陈佩斯并没有什么好后悔的,就像他说的一样,总有些话要人去说,总有些事让人去做。
所有的傲骨,都是有代价的,但那时候的陈佩斯,并没有意识到。
离开央视的舞台以后,陈佩斯转战了话剧行业。
他拍的第一部话剧,叫做《托儿》,为了拍这部戏,他几乎把所有的身家都砸了进去。
排练的日子里,陈佩斯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体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下掉,头发白了一大片。
为了让话剧卖得更好,他找来了朱时茂参演,企图用两个人的影响力,撑起这部话剧。
本来答应全国巡演三十场,后来硬是撑到了三十三场,演到最后,朱时茂都有点吃不消了。
朱时茂说:“我挺佩服他的,我是个喜欢放松的人,但他是个有追求的人。”
在那个话剧市场并不高涨的年代,陈佩斯硬是凭着自己的执念,从话剧这条道路上杀出了一条血路。
3、不演戏光坐着,会被观众骂的
从那以后,陈佩斯几乎与春晚再无瓜葛。
2013年,哈文找到了陈佩斯,希望他能够放下昔日的恩怨,重新回归春晚的舞台。
陈佩斯回绝了。
后来哈文又劝说:“你哪怕不上台,坐在台下看看也好。”
陈佩斯说:“不演戏光坐着,会被观众骂的。”
时隔一年以后,2014年的春晚,冯小刚又找到了陈佩斯和朱时茂,希望他们能给个面子,重新“出山”。
可陈佩斯和朱时茂还是回绝了。
朱时茂给出的理由是,如今的春晚,已经不是当年的春晚,而现在的他们,也很难超越当初的自己了。
事隔境迁过后,一切都变得物是人非,与其砸了自己的招牌,不如让他留在过去。
不过最后朱时茂还是表示,等两人到了七八十的时候,或许会来个收官之作,也算是留个念想。
2020年,在离开春晚舞台整整22年后,陈佩斯66岁,朱时茂比他小一个多月,算起来也66岁了。
别人问陈佩斯:“你还要搞多少年喜剧?”
陈佩斯的回答是:“那就看老天赏我多少年了。”
但愿未来的某天,我们可以再次从春晚的舞台上见到他的身影,喊出那句经典的台词:“队长!别开枪!是我!”

30天学会绘画(彩图精装)

达夫

第二章 绘画工具

 

孔特粉蜡笔的质地比软粉彩硬,内含油脂也更多一些,因此,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的层层叠加,营造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

 

 

油粉彩是由颜料、油脂和蜡的混合物制成的,其性质和硬粉彩及软粉彩截然不同,不能通过混合进行配色。油粉彩可用于粗糙的纸张,颜色永远都不会完全干燥,看起来十分滋润。

 

 

水彩颜料应用广泛,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块状压缩颜料,另一种是管装膏体颜料。两种颜料均由阿拉伯树胶液混合极细的颜料粉末制作而成。因为使用了阿拉伯树胶,水彩颜料的附着性非常好,即使被稀释,也能紧紧附着在纸张上。

 

 

有些色料,像深红和铬绿,附着性比其他颜料都要好,能迅速渗入纸张或画布的纹理中,很难去除。

 

 

某些颜色的水彩透明度并没有那么好,在和其他颜料混合配色时,会影响其他颜料的透明度。这种所谓的“浑浊颜料”包括所有添加镉的颜料以及天蓝色

 

 

水粉是一种水溶性颜料。此外,其中所添加的重晶石粉(一种沉淀碳酸钙)赋予颜料以不透明性,因此,水粉颜料的覆盖性比较强,使用时可以将浅色水粉涂在深色水粉之上

 

 

始终遵循“肥盖瘦”的原则。所谓“肥”即含油量多的颜料,质地较稀,干得比较慢;“瘦”指的是含油量极少或者不含油的颜料,质地非常稠,干得较快。

 

 

丙烯颜料中添加白色颜料(上图第一行所示),具有提亮作用,但混合后的颜料仍然是不透明的;用清水稀释(上图第二行),也具有提亮作用,但稀释后的颜料是透明的。

 

 

丙烯颜料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具有良好的附着性,适用于创造拼贴画,能将纸或其他材料紧紧粘在颜料之上。

 

 

保湿调色板专为丙烯颜料设计,可以长久保持颜料湿润,但如果颜料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保湿调色板也无法阻止颜料变干。这种调色板设计有一个内嵌式浅槽,槽中铺着一层储水膜,颜色的调配就在这层湿润的膜上进行。如果你愿意,在作画过程中,可直接将颜料和清水混合在一起,防止它变干;如果需要中途离开一会儿,可以用塑料薄膜将调色板盖起来(一般这种调色板都自配有盖子),这样能保持调好的颜料湿润不干。如果将调色板放置在阴凉处或冰箱里,可连续三周保持颜料湿润。如果储水膜干了,直接喷水即可使其恢复湿润。

 

 

亚麻油,其变干速度相对较快,但是会随着时间的流失变黄,所以亚麻油通常适用于深色颜料。

 

 

某些醇酸基介质具有触变性,使用前质地稠厚,呈凝胶状,使用后,就变得非常稀薄。也有些醇酸基介质含有惰性硅,能使颜料变稠,从而增加其厚重感,适用于厚涂画法。

 

 

将流动性改进剂加入质地浓稠的颜料中,效果恰恰相反,颜料会变得稀薄,使用时非常顺滑,几乎不会在纸张或画布上留下画笔的刷痕。

 

 

流动性改进剂还可以加进喷漆中,保持颜料呈液体状态,防止颜料在喷壶中凝固。

 

 

如果你要使用的是油画颜料或丙烯颜料,只需准备一些丙烯酸石膏(一种打底液),并将其均匀地涂擦在画布或画板上即可,普通的图纸也可以这样处理。处理后的载体会变得非常白,跟先前相比要挺括一些,这样一来,用石墨笔或彩色铅笔绘图时,笔迹会显得格外漂亮。

 

 

如果你要用粉彩作画,就要在石膏中掺入浮石粉,混合均匀后处理绘画载体。你也可以直接购买现成的打底液。要想在彩色的绘画载体上作画,你只需在用作打底液的石膏中加入少量的丙烯颜料,然后用相同的方法处理绘画载体。

 

 

打底的传统做法,是在画布表面涂一层由动物皮骨熬成的胶,最常用的是兔皮胶。这种胶或呈颗粒状,或呈小片状。颗粒状兔皮胶可以溶解于热水,将得到的胶液刷在画布表面,能形成一层保护膜。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丙烯酸乳液给画布打底。和兔皮胶不同,丙烯酸乳液不必加热,用清水稀释后即可使用。

 

 

传统做法中,打底时除了要用到胶外,还要用到油性打底液,其主要成分为铅白、钛白和碳酸铅白,其中铅白有毒。为了更好地渗入画布,打底液的质地应该呈稀奶油状,必要时,可用石油溶剂油进行稀释。传统的打底液彻底晾干需要好几天的时间,现在,出现了一种新型替代产品——醇酸树脂打底液,几个小时就能变干。

 

 

以丙烯酸乳液为主要成分的打底液使用方法简单,通常称之为丙烯酸石膏。这种打底液不能和胶质混用,但是可以直接刷在画布上。丙烯酸打底液可以和油画颜料、丙烯颜料共用,油性打底液则不能和丙烯颜料共用。

 

 

在给画板打底之前,应先确保画板表面平整平滑,一尘不染。为确保万无一失,最好用浸过工业酒精的布擦拭板面,清除所有油渍。

 

 

将画布铺在平整的操作台上,画板放到画布上。画板四周只需留出5厘米左右的画布,将多余的部分剪掉。移开画布,用宽阔的平头刷蘸取亚光丙烯介质均匀地涂抹在画板上,不必涂太厚,薄薄一层即可。

 

 

它能在颜料表面形成一层光亮或哑光的薄膜,对画作起到保护作用。下面是几种常用的上光油。 [插图]

第四章 让图画立起来的秘诀

 

小指是你手上温度最低,最干燥的地方。

 

 

远处看去,它们似乎沾染了苍白的微微泛蓝的色调。这种过滤效应是由大气中的灰尘、微粒、水气和其他污染物质造成的,它们微小的粒子使空气变得模糊,也给远处的景物罩上了一层薄雾。

 

 

这就是绘画的缘起:你可以专心致志地观察一个事物,你只注意它在某一时刻、某一光线、某一角度下呈现出的独一无二的样子,不把它和其他事物混为一谈。当你开始这样看待事物、观察世界时,你的眼界曾经受到的种种限制就一扫而空了。你抛弃了自己在之前人生中积累而成的固定看法和偏见,站在全新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这时,时间的流动好像逐渐变慢,直到最后仿佛消失不见。你所能感觉到的全部,就是手中的画笔。你能感觉到笔尖顺着纸的纹路缓缓移动,甚至最后这种感觉也消失。至于自己的画能否称为艺术品、别人会如何对其进行评价、自己绘画的手法是否熟练、绘画的样子是否笨拙等各种想法再也不会出现在你的头脑中。你也不再去想工作、生活、日常琐事和痛苦不满等负面情绪。整个世界只剩下你自己、手中的笔、笔下的纸和绘画的对象。

第五章 色彩与技法的魔术

 

软蜡笔和硬蜡笔都可以轻轻地在一层颜色上覆盖另一层颜色。成功与否取决于在底材上已经涂了多少松散的粉末。你会发现在不同的色层之间喷涂定色剂效果会更好,这样就防止了颜色的相互混合。

 

 

在油纸或者涂好底料的纸上绘制的油蜡笔画,油蜡笔的颜料可以借用溶剂进行混合,例如石油溶剂油(涂料稀释剂),或者松节油。

第四章 风景之绘——12种自然场景的生动捕捉

 

审视景物的色彩时,将照片倒置会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这种方法让你把注意力集中在色彩上,而不会受到实际景物的干扰。

 

 

阿拉伯树胶与其他胶水不同,可以在它上面涂颜料

第五章 动物之绘——7种可爱动物的完美勾勒

 

动物头顶的毛发是短小紧凑的,鼻梁周围是细长而分散的

第六章 人像之绘——12种人物姿态的立体写实

 

用小指缓和调子,这是手上最干燥的部分,弄脏画面的几率会小得多

灵感作画:画出心中所想

 

当你拿起画笔描绘眼前的事物,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状态时,画下的线条就成为你的咒语——不带有主观色彩,只是呈现出事物本来的样貌,将你和万事万物紧密联系到一起。为了达到这种状态,你必须摆脱自己的恐惧和主观判断,必须停止对自己绘画能力的怀疑。你当然能画画,因为这是与生俱来的技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韩国网友号召为螺蛳粉申请非遗????
  • 惊呆了!素媛凶手将被释放具体是什么情况?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迪士尼收购福克斯、Netflix上位,好莱坞“新六大”重新洗牌
  • 6省份深度老龄化,两因素叠加导致,将面临什么问题?
  • 首款产后抑郁症药问世、小猪佩奇被批性别歧视、东京奥运火炬揭晓丨今日天下
  • 郑爽发布会扇嘴巴,演绎“疼痛”青春 网友:是个狠人
  • 三星长女滥用麻醉 网友却纷纷提起“凤凰男”前夫
  • 关晓彤晒清宫装造型,手拿小帕娇羞动人,话题一夜之间上热搜!
  • 阴曹地府货币发行量即将输给委内瑞拉
  • 刀锋|重磅!科创板首批名单出炉(概念股大全)
  • 沪指坚守3100点?写在跌破2440之前...
  • 流浪大师真实身份是什么?抖音流浪大师背景资料
  • 英国究竟想干啥?梅姨要求推迟脱欧日期三个月
  • 什么情况?杨幂胜诉后发声 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五一放假四天,高速免费!但别高兴太早…
  • 首节27分,末节连得13分收割比赛,球迷不退场,全体起立致敬哈登
  • 倪萍董卿同框 央视两代当家女主持人此番跨界充满童趣
  • 全国中小学百强榜来了!广西有这些学校入选!
  • 湖人不敌篮网,无缘季后赛
  • 全联盟年薪前十的球员,只有他和詹姆斯无缘季后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