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超话]# 脱离简单快乐的人,永远够取不到智慧。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就像我是一个出身于原生家庭很差的女孩子,人生的前20年,底色都是苦涩的,痛苦的,恐惧的,所以谈不上有什么人生快乐,甚至觉得自己不配快乐。当然现在经过十年的自我修身修心,我不这么想了,现在是快乐的,但是我的快乐也永远不会是单纯的快乐,我的快乐是在确定物质不匮乏,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基础之上的安全感的快乐。

但是,我经常可以从老公身上看到他单纯的快乐,这种快乐真的单纯到无关名利,无关风云,快乐就是快乐,本自具足的快乐,每天都笑呵呵的状态。当然也会有苦大仇深的时候,但是这种时刻可以被他的快乐很快驱赶走,他还是很快回到快乐的状态中。快乐,是他的人生底色。很羡慕他这样有单纯快乐的人,我知道这是千金难买的,是无法衡量的人生饱满的状态。

而一个屋檐下,我和他竟然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我也知道他是正常态,而我是极端,这种极端源于童年安全感的匮乏,爱的缺失。

所以啊,不得不论,人生中很多东西,都是过时不候的,想要在未来的时日里进行补救,是不可能的。补救是贴创可贴,表面上好了,但是伤痛过的地方,永远都有伤痕,更何况伤痕是在心里的。

当然,也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唯一的让自身快乐起来的方式就是承认自己有时不快乐,承认了也就代表接纳了,释怀了一部分。怕就怕不承认,还假装是因为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不够有钱才不快乐的……

且不说这么认为的人这辈子最后能不能都追求到自身的所谓的优秀和物质上的富足。但是,过来人的教训告诉我,不正确的公式认认真真求证之后,也无法得到正解。

什么意思?就是得到和没得到,都不快乐,人生的快乐无法在身心以外获得!

#碎碎念一则#
我想我应该感激春天,尤其是四月,虽然从去年起,我的眼睛和鼻子都开始对春风过敏。
去年四月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凭着自己的力量终于结束了与抑郁状态的长久作战,真正地重新开始热爱生活并善待自己;看了很多好话剧、音乐剧和好电影,去剧院做了义工,和姐妹磕糖,还开始人菜瘾大地打羽毛球;认真地感受了燕园的春天,在去教室、图书馆或食堂的路上,记住了绣线菊、虞美人、二月兰和晚樱的所在;最重要的是,找到了本自具足的状态,对自己和生活都感到前所未有的明彻,变成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好的自己,以及随之而来的,不可思议的奇迹的发生。
恰好就是去年的4月5号,我一个人看完《茶花女》从国大回校,下地铁骑上车已是夜里十一点,北京春天的晚风很凉,但我一点也不觉得冷,我的心里只有想要飞起来的简单的快乐,不自觉地不停哼着《军中女郎》里那首《多么快乐的一天》,甚至一度忘记了自己正在夜晚车来车往的马路上飞驰。那是我许久以来第一次感到,我的心里如此明净、简单,那里没有拔也拔不完的刺,没有雨水,阔别已久的阳光下没有一粒灰尘。
所幸直到如今我依然如此,虽然如何与外在的冲击和内在的波澜相处仍是一门终身的学问,但我已不会再像个溺水者一般张皇失措地想要去抓住些什么,因为我想我会永远保有虽不完美但十分完整的自己。
春天快乐![微风][小白菊][抱一抱]

阿弥陀佛:社会信佛,价值自由,化世导俗,本自具足。汝等弟子,恭逢壬寅,三月里来,清明廉洁,欢喜作福,化世导俗,参禅念佛,身囗意和,不争不求,好事多磨,本自具足,学会生活,转境自如,天地人和,化世导俗,自律生活,空间自由,如曼陀罗,平等世族,社会祥和,曼达参途,发愿礼佛,参禅礼佛,统一礼佛,称赞礼佛,作诸礼佛,皆得丰足,智慧生活,规律生活,客观生活,行善六和,防非止魔,达摩多罗,禅经风俗,佛教契如,适应潮流,境随生活,疾苦去除,降伏贪图,果报作福,因地行佛,当即念佛,冥想随和,烧香燃烛,修缮积福,信教自由,团结民族,社会祥和,传统生活,参禅世族,世界洪流,时代佛足,众等随和,合掌自如,福慧双求,囗念弥陀,必然要求,正信亦佛,天上佛陀,洞察世俗,众生形由,因缘和合,本自具足,出家学佛,少欲知足,离诸烦愁,在家参佛,世俗真如,红尘无求,参拜云游,克守弥陀,莫令众愁,应现导图,老实念佛,融合僧俗,社会和合,安定幸福,学会生活,懂得生活,处理生活,降低欲求,大地安和,生忍随俗,人生几何,八难三塗,消灾祥和,災疫扫除,端正黠菩,谛结真如,本性和合,身外无求,内心恭由,究竟如何,自净契佛,见性生和,化世导俗,利乐世俗,日丽风和,月光明佛,本自具足,修行生活,品味家族,爱国情博。菩萨慈悲,疆土无边,化世导焉,本自具现。 https://t.cn/R2WxDBw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