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献的“夏”与《史记》的“夏”真的相同吗?】
《夏本纪》以大禹开篇,并称大禹在舜崩三年后“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1]《史记》的这一说法成为当今学者理解夏王朝世系及其时空位置的基础。徐兴海先生指出:

司马迁之前文献记载的中国不是按照朝代的,如《尚书》、《左传》以帝王为线索,如《国语》以国别记述事件,而朝代的概念自《夏本纪》开始,标志着关于中国历史记述的新体例、新篇章,这是司马迁独立思考的新成果。[2]

那么,司马迁这种“独立思考的新成果”是否符合先秦人的观念呢?在《清华简〈楚居〉横空出世,〈史记〉三代框架成疑》这篇文章中,笔者谈到清华简《楚居》、郭店简《穷达以时》以及《帝系》反映出来的历史观念是“夏商并行”。现在,我们进一步来看看《尚书》、《墨子》、《竹书纪年》等先秦文献所理解的“夏”又是否与《史记》一书相符合。

一、《尚书》与《史记》之“夏”的年代学差异
从被先秦文献大量引用的《尚书》来看,被后人称为《虞书》或《唐虞书》的篇章大多被先秦人称为《夏书》。比如,今传本《尧典》本为伏生所传《尚书》二十八篇之一,后被离析为《尧典》和《舜典》两篇。《尧典》的名称,在早期文献引用时并不稳定,如《孟子·万章上》称作《尧典》,《左传·文公十八年》称作《虞书》,《礼记·大学》称为《帝典》,而更多的文献在引用时则称《夏书》。如《左传·昭公十四年》:

(1)《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

这条材料可以对应今本《尧典》中皋陶的“作士,五刑有服”。又比如《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2)《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这条材料在今本《尧典》中作:“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由此可见,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观念中,《尧典》被相当部分人视为夏代作品,而不是“五帝”时期作品。《左传》还引用了大量《夏书》佚文。比如:

(3)《夏书》曰:“皋陶迈种德,德乃降。”(《左传·庄公八年》引)

(4)《夏书》曰:“地平天成。”(《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引)

(5)《夏书》曰:“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勿使坏。”(《左传·文公七年》引)

(6)《夏书》曰:“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引)

(7)《夏书》曰:“念兹在兹。”(《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引)

(8)《夏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引)

(9)《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乱其纪纳,乃灭而亡。”又曰:“允出兹在兹,由己率常可矣。”(《左传·哀公六年》引)

(10)《夏书》曰:“官占,唯能蔽志,昆命于元龟。”(《左传·哀公六年》引)

以上各条,除第九条的“惟彼陶唐”部分见于古文《尚书》的《胤征》,其他全部见于古文《大禹谟》。此外,古文《大禹谟》中还有几条材料曾被其他先秦文献中所引用,我们也列之如下:

(11)《夏书》有之曰:“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无与守邦。”(《国语·周语上》)

(12)且不唯《泰誓》为然,虽《禹誓》即亦犹是也。禹曰:“济济有从,咸听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称乱。蠢兹有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尔群对诸群,以征有苗。”(《墨子·兼爱下》)

(13)《书》曰:“洚水警余。”(《孟子·滕文公下》)

(14)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孟子·万章上》)

(15)《书》曰:“祗载见瞽瞍,夔夔斋栗,瞽瞍亦允若。”(《孟子·万章上》)

今传古文《尚书》中有一部分材料确有较早的史源,但总体上系后人伪作,这是当今学术界的普遍看法。上面第12条为《墨子》提到的《禹誓》,也被收入古文《大禹谟》。从《墨子》自身记载看,《墨子》所称的《禹誓》可能是今文《尚书》的《甘誓》别本。如《墨子·明鬼下》所引《禹誓》即与今本《甘誓》基本一致。

按《史记》的三代历史年代框架来说,“禹征三苗”属夏代建立前的历史事件,故《十三经》本《尚书》将古文《大禹谟》列入《虞书》,而这些内容均被《左传》视为出自《夏书》。由此可以证明,《左传》或者说《尚书》最早的版本均把尧、舜、禹视为夏代历史人物。如果这点被确认,就意味着《史记》的三代年代框架并不可用,而这无疑将对我国的夏文化探索带来重大变化。

二、《墨子》与《史记》之“夏”的年代学差异
先秦文献多有将“虞、夏、商、周”并称的例子。如《国语·郑语》太史伯说:

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周弃能播殖百谷蔬,以衣食民人者也。其后皆为王公侯伯。[3]

又如《国语·鲁语上》展禽云:

幕,能率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杼,能率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商人报焉。高圉、大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4]

《左传》也有这种“虞、夏、商、周”并称的现象,如庄公三十二年内史过说:

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故有得神以兴,亦有以亡,虞、夏、商、周皆有之。(《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又如成公十三年晋侯使吕相绝秦云:

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左传·成公十三年》)

基于这些记载,杨向奎教授曾提出有虞氏的历史地位问题[5],甚至还有学者因此尝试对虞世系进行编制。[6]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左传》、《孟子》、《礼记》等文献里大多都只提“三代”,极少见提“四代”的提法(早期仅见《大戴礼记·四代》等少数文献)[7]。更值得注意的是,《墨子》往往均把尧舜归入三代,这与《尚书》把有关尧、舜的记载称为《夏书》非常相似。如:

(1)故唯昔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之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此亦其法已。(《尚贤中》,《墨子校注》,第75页)[8]

(2)然则富贵为贤以得其赏者,谁也?曰:“若昔者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是也。”(《尚贤中》,《墨子校注》,第78页)

(3)夫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谁也?曰:“若昔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是也。”(《天志中》,《墨子校注》,第306页)

(4)何以知贤者之必赏善罚暴也?吾以昔者三代之圣王知之。故昔也三代之圣王尧舜禹汤文武之兼爱天下也,从而利之,移其百姓之意焉,率以敬上帝山川鬼神。(《天志下》,《墨子校注》,第320页)

(4)惟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其始建国营都日,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必择木之修茂者,立以为位菆必。(《明鬼下》,《墨子校注》,第340页)

(5)凡言、凡动,合于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为之;凡言、凡动,合于三代暴王桀纣幽厉者舍之。(《贵义》,《墨子校注》,第686页)

杨宽认为,《墨子》把虞、夏、商、周四代称为“三代”,是“因为三代这一个名词用得太熟了”,“一时改不过口头,所以糊里糊涂的混乱四代为三代”。[9]如果《史记》的古史年代框架确然可信,杨宽所论固然可一说。然而,单就《墨子》一书的内证而言,在《墨子》作者的意识中,似虞夏本就是一代。因此,刘起釪说:

《墨子·明鬼》云:“上者《夏书》,其次商、周之《书》。”《墨子》的《尚贤》、《天志》、《明鬼》、《贵义》诸篇都称尧、舜、禹、汤为三代圣王,把尧舜列在夏代,所以有关尧、舜、禹的篇章都称《夏书》。[10]

三、《竹书纪年》与《史记》的“夏”代时空差异
《竹书纪年》出自战国魏墓,史料价值极高。《史记》有关战国部分的记载问题极大,“清代以来,很多学者利用古本《纪年》校记《史记》战国部分的内容,成效卓著。现在可以说,已经没有人墨守《史记·六国年表》了”。[11]对于夏商历史部分的研究,《竹书纪年》的价值同样不可低估。然而,由于该书原本散失,此后各家整理所得的辑本无不遵从《史记》的三代结构进行所谓“夏代“纪年排列,因此很容易让人误以为《竹书纪年》记载的夏与《史记》一致。然而,检视《竹书纪年》相关记录,可以发现这种预设需要商榷。《史记·殷本纪·集解》引《竹书纪年》说:

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也。[12]

又《夏本纪·集解》引《竹书纪年》说:

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13]

按照《史记》记载的夏商体系来理解《竹书纪年》,则商代积年多于夏代积年。然而,《晋书·束晳传》引《竹书纪年》却说:“夏年多殷。”[14]这说明要么是《竹书纪年》自相矛盾,要么就是《史记》的记载不可信。李学勤教授曾揣测“夏年代殷”有可能是在整理《竹书纪年》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看法,而不认为是本文,但事实恐怕并非这么简单[15]。《史记·魏世家·集解》引荀勖语:

和峤云:“《纪年》起自黄帝,终于魏之今王。”[16]

而杜预《左传·后序》言:

《纪年篇》起自夏、殷、周,皆三代王事。[17]

又《晋书·束皙传》云:

《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18]

可见,《竹书纪年》所称的夏代纪年是以黄帝为开端的,这与《史记》记录的以禹为开端的夏代大不相同。又《路史·发挥》卷三引《竹书纪年》云:“黄帝至禹,为世三十。”[19]《说文·卅部》有“三十年为一世”之说[20],可见,就《竹书纪年》的内证而言,“夏年多殷”之说是可以成立的。《竹书纪年》多记有昌意、颛顼、尧、舜等事。如《山海经·海内经》郭璞注:

《竹书》云:“昌意降居若水,产帝乾荒。”[21]

《大荒西经》郭璞注:

《竹书》曰:“颛顼产伯鲧,是维若阳,居天穆之阳。”[22]

《海内南经》郭璞注:

《竹书》亦曰:“后稷放帝朱于丹水。” [23]

《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括地志》:

《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24]

五帝被《竹书纪年》视为夏代人物

同书又说:

《竹书》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25]

《广弘明集》卷十一:

《汲冢竹书》云:“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26]

《北堂书钞》卷十七:

《纪年》云:命咎陶作刑。[27]

上引诸条均为唐代及其以前文献提到的《竹书纪年》遗文。根据这些材料可以发现,《竹书纪年》和《尚书》、《左传》、《墨子》等先秦文献一样,均把尧、舜、禹甚至黄帝视为夏代人物,换句话说,先秦人观念中的夏与司马迁观念中的“夏”存在极大差异。按先秦人的眼光来看,夏的年代应以黄帝为开端,至于其结尾在哪里,我们且留到讨论《史记·夏本纪》为什么不记载“后羿代夏”这一重大事件时来分析。
#这就是中国风##出道吧新星#

品老子之道,献初修者,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
1
熟读万遍道德经,其中意味自可得。吾观初修者不楷道之本义,吾才疏学浅,愿借老子之道给汝等指出一条路,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
老子强调“道”不可言,“天下一切生命都有自己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一切生命的根基。一旦掌握了万物的根基--母,就能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子。即使已经认识了万事万物,已经把握了一切生命,还必须坚守生命的根基--道。”老子虽然把道描绘得恍兮惚兮,但它并不是不可捉摸。道既然创造了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就会呈现出道的本性,那何为道之本性呢?“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纯任自然。”
所以自然就是道的根本特性,那什么是自然呢?其实自然本很易理解但经许多所谓的哲学家多次解释后到现在越来越难懂了。其实自然就是自然而然,它是一种没有人为的天然状态。
落实到人自己身上,自然就是指人的天然本性,也即人的真性情真思想,在老子那真与自然是同一个意思--真的也就是自然,自然的也就是真。老子开的药方是:要自然就必须无为,不以主观的欲望来破坏天然,不用矫揉造作代替自己的天性,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的本身也是自然,因而人们把它们合称自然无为。
说自己不知道道的是深邃之士,称自己知道道的是浮浅之徒,前者属于内行,后者则冒充内行,唉,其实说到底不知便是知,知反而为不知,不知道就是知。吾观世人把道说得如何如何!其实道不可以听,听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见,见得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言说,能用语言说出来的就不是道。
一有人问道便出口回答的人就是不知道道,问道的人也是不能听见道,道不可问,也不可回答。本来不可问的却要强去问,这是空洞无聊的问,本来不可回答的却强来回答,这种答也必定空洞无聊。以空洞的答去回应空洞的问,对外便不能观察宇宙,对内便不能知道和体验自身的本源。

2
但并不是让汝等不去追问和言说,只是要把握它就得体悟下老子的话了:“有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听不见它的声音,看不见它的形状,它独立生长而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称为道,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辽远,伸展辽远而返回本源。道是那样的空旷开阔啊,像深山的幽谷;是那样浑朴纯厚啊,像混沌的水一样;是那样沉静恬淡啊,像深邃的大海;是那样飘然无踪啊,好像没有止境。
老子虽说道不能用言说谈论,但他却说起道来:“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名,路不是那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去认识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端倪。无和有同一来源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说是很幽深,幽深而又幽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这段话使我们体悟老子之道但却又使我们产生偏见之举,更何况把道弄得玄之又玄,望世人能明之。但相对的他却为我们指出他所体悟之道,所以其价值还是值得的。老子所说之道不仅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而且还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为一是道所生的,所以我们又把道称为太一。一是宇宙没有分裂时的混沌统一体,由这个统一体分裂为两个对立面,再由两个对立面产生出一个新的第三者,然后又产生出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既然老子都说了天地万事万物来于道,那么道就是天地的开端,是万物的根源。老子有时把道说成无,同时又把道称为有,说无是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那么道究竟是无还是有呢?其实有和无都是一个东西,老子自己也说了这二者名称虽有异但来源相同。有是一个最慨括的名词,世界上各种不同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有,也就是存在。但是,世界上没有一样事物只有空洞洞的有,而不具备其它性质,如果只是孤零零空洞洞的有而没有其它性质那就是无可见,极其空洞抽象的有就成了无了。

3
我们再回到道。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称道才好呢?说道是无吧,万物又由它生长出来;说道是有吧,它又没有任何性质和特点,叫人看不见和摸不着。因而按老子说它是无,这就是道没有特点、性质和形状而言;有时说它是有,这就是道产生万物而言的。说道是无,行;说道是有,也行。
所以老子的道虚无缥缈,不可捉摸,九重天也不能形容它的高,九层地下也不能喻及它的深,它比天地还要久远,比宇宙还要辽阔,它创造了万事万物,而万物万事又无不显现道的特性,如一切事物总是向相反方向转化,生死相依,福祸相因,高下相形,动静相对……
老子说:“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我们再来探究下这个问题。既然自然是老子所谓道的基本特性,因为他说道是纯任自然的,道以自然为法则,那么自然指的是什么东西呢?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称为自然呢?
自然应该就是一个人性情真诚的极至。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返朴归真?找回久已失去的自然天性?遵循自然之道的人不以生为喜,也不以死为恶,出生时不知道欢天喜地,要死时也不知道恐惧痛苦,无拘无束地来,潇洒从容地离去,把人生最重大的生和死也看成自然的事情,他完全忘记自己的来源,也不去追求自己的归宿。任何事情来了就欣然接受,把死亡也看成不过是重新回到自然中去,不用心智去损害自然之道,不用人为努力去改变天然,这才是真正的修练之人,即是真人。
真人的内心无忧无虑,他的样子安祥平静,额头宽大恢宏。严厉起来就像秋天一样肃杀,温和起来又像春天的来临,喜和怒就像春夏秋冬运转一样自然,顺应万物变化随遇而安,没有人知道他的胸襟有多么宽广。真人的内心充实而又面色可亲,为人宽厚而使人乐于归附,精神像宇宙一样高远,潇洒脱俗不拘礼俗,沉默不语时好像失去知觉,说话时又毫不用心机。
自然境界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境界,而要达到自然之境就必须无为,无为既反对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无为和有为的分界线是看是否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遵循、顺应自然规律的是无为,把个人主观意志加于自然的就是有为。
要想自然必须要学会入静,俗话说心平似镜,人的心镜如果平静了,也能鉴照天地的精微,甚至可以明察万物的奥妙。老子认为虚静是万物的本性,因而恬静的生活是符合本性的也是自然的,而自然就是最高的境界。自然的规律的运行无休无息,万事万物因此而生成;成圣成仙的即已明白上下古今四方变化,而遵循各自的天性,那样的人心境和行为也早已归于平静。平静也是天地的水平仪,心神宁静便是空明,空明便能充实,充实便是完备。心神空明既象征宁静,由宁静后再行动就无往而不得,无往而不宜。

4
“静是动的主宰,重是轻的根基。精神与身体合一,能不相离失吗?专精守气,致力柔和,能无欲到像婴儿吗?清除杂念,深入静观,能没有污暇吗?”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污乎?专气致柔也是道家静功的内丹修练法,将个人精气集在腹中,然后循环升降,使身体变得像婴儿那样柔软,心灵集中在精神的某一点,心灵安静内守而抗拒外面物质的刺激,达到成仙目的。(修练只是指出点滴重点罢了,不是详细之言)涤除玄鉴,既是指用精神洁剂来洗其心,使心灵深处明净如镜,不沾染世俗的一丝污垢。
老子说:“灾祸里边未必不藏着幸福,幸福里边未必不潜伏着祸根,这种祸福得失循环变化并没有一个定准,谁能知道它的究竟呢?”吾认为既然是规律循环变化那么福与祸是相对的吧。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说,四周有明显规律却不讨论,万物有生长的道理却不表白,有德行的人推原天地的大美而懂得了万物的道理,因而纯任自然而不人为造作,这就是为什么法取天地的缘故。天地为什么是美之极致呢,究其底是因为它是纯任自然,一派天然而无丝毫人工的痕迹,天地本就是规律调合之物,吾认为修真者莫去追求,要保持自己的本然形态。美的不仅是外表的样子,更重要的还有内心修持的顺应自然的涵养。
最后我只想借用老子之语告诉初修者一句,道者自然,化育万物是永不留痕迹,日迁月移死生交替,生有所始,死有所归,修道并不是一定在这一世能有成就,但循环往复,终有成就时!
吾不忍初修者苦苦徘徊或因听别人妄言而走入误区,所以吾不才借用老子之道来表述一番,希望初修者能体悟点滴东西,常说道无法用言语表达,但吾还用如此之多。因时间匆忙有所疏漏在所难免,所以希望各位修道之人多加完善修改。此篇虽无功法之说但对于初修者还是有点滴引导作用,待有多些时间吾再来废话吧!
#崂山太清宫# #道教知识[超话]# #道教[超话]# #道教# #修行[超话]# #道家养生# #闻道行道# #道家# #崂山#

【日本人奇奇怪怪的投票之 名侦探柯南中让你印象深刻的犯人】「迷(名)·犯人」BEST 100

ひとみ|【1巻】ジェットコースター殺人事件

谷晶子|【1巻】社長令嬢誘拐事件

誘拐犯|【1巻】社長令嬢誘拐事件

藤江明義|【1巻】アイドル密室殺人事件

阿部豊|【2巻】赤鬼村 火祭殺人事件

広田雅美 (宮野明美)|【2巻】奇妙な人捜し殺人事件

昭夫|【2巻】幽霊屋敷殺人事件

旗本一郎|【3巻】豪華客船連続殺人事件

荻野|【3巻】月いちプレゼント脅迫事件

落合|【4巻】美術館オーナー殺人事件

ディノ・カパネの仲間|【4巻】大都会暗号マップ事件

高橋良一|【5巻】山荘包帯男殺人事件

寺原麻理|【5巻】カラオケボックス殺人事件

諏訪雄二|【6巻】骨董品コレクター殺人事件

田中知史|【6巻】消えた死体殺人事件

笹井宣一|【6巻】天下一夜祭殺人事件

浅井成実 (麻生成実)|【7巻】ピアノソナタ「月光」殺人事件

上村直樹|【7巻】プロサッカー選手脅迫事件

佐山明子|【8巻】闇の男爵[ナイトバロン]殺人事件

高杉俊彦|【8巻】6月の花嫁殺人事件

中道和志|【9巻】小五郎の同窓会殺人事件

一枝隆|【9巻】資産家令嬢殺人事件

辻村公江|【10巻】外交官殺人事件

津川秀治|【10巻】図書館殺人事件

中原香織|【10巻】雪山山荘殺人事件

松尾貴史|【11巻】テレビ局殺人事件

殿山十三|【11巻】コーヒーショップ殺人事件

秀念|【11巻】霧天狗伝説殺人事件

奥田倫明|【12巻】月と星と太陽の秘密

竹下裕信|【12巻】ゲーム会社殺人事件

戸叶研人|【12巻】ホームズ・フリーク殺人事件

富沢太一|【13巻】三つ子別荘殺人事件

花岡兼人|【13巻】イラストレーター殺人事件

松井秀豪|【13巻】大怪獣ゴメラ殺人事件

三好麻子|【14巻】追いつめられた名探偵! 連続2大殺人事件[1]

藪内義房(ヒクソン田中)|【14巻】追いつめられた名探偵! 連続2大殺人事件[2]

米原晃子|【14巻】スキーロッジ殺人事件

宮原悟史|【15巻】人気アーティスト誘拐事件

藤井孝子|【15巻】金融会社社長殺人事件

日向幸|【15巻】名家連続変死事件

瀬戸隆一|【16巻】名陶芸家殺人事件

松崎はるみ|【17巻】スキューバダイビング殺人事件

強盗団一味|【17巻】強盗犯人入院事件

ゴブリンの残党|【17巻】盗賊団謎の洋館事件

土方幸三郎|【17巻】時代劇俳優殺人事件

沢井学|【18巻】初恋の人思い出事件

銀ギツネ|【18巻】黒の組織から来た女 大学教授殺人事件[1]

白倉陽|【18巻】黒の組織から来た女 大学教授殺人事件[2]

新名任太朗|【19巻】ミステリー作家失踪事件

坂田祐介|【19巻】浪花の連続殺人事件

蛭田|【19巻】競技場無差別脅迫事件

田中貴久恵|【20巻】奇術愛好家殺人事件

青島全代|【20巻】バスルーム密室事件

間宮マス代 (西川睦美)|【20巻】青の古城探索事件

天野つぐみ|【21巻】空飛ぶ密室 工藤新一最初の事件

増尾桂造|【21巻】本庁の刑事恋物語

森園菊人|【21巻】結婚前夜の密室事件

加越利則|【22巻】上野発北斗星3号

道脇正彦|【22巻】園子のアブない夏物語

古橋稔|【23巻】最後の上映殺人事件

鯨井定雄|【23巻】二十年目の殺意 シンフォニー号連続殺人事件

北川|【23巻】本庁の刑事恋物語2

新出陽子|【24巻】暗闇の中の死角

枡山憲三|【24巻】黒の組織との再会

佐野泉|【25巻】よみがえる死の伝言[ダイイング・メッセージ]

ロバート・テイラー|【25巻】鳥取クモ屋敷の怪

銀行強盗一味|【25巻】命がけの復活[洞窟の探偵団/負傷した名探偵]

鴻上舞衣|【26巻】命がけの復活[第3の選択/黒衣の騎士]

大場悟|【26巻】命がけの復活[帰ってきた新一…&約束の場所]

緒方和子|【26巻】意味深なオルゴール

佐久法史|【27巻】容疑者・毛利小五郎

鹿野修二|【27巻】本庁の刑事恋物語3

志水高保|【27巻】バトルゲームの罠

雑賀又三郎|【27巻】きのこと熊と探偵団

柴田恭子|【28巻】偽りだらけの依頼人

島袋君恵|【28巻】そして人魚はいなくなった

定金芳雄|【28巻】封印された目暮の秘密

富野美晴|【29巻】謎めいた乗客

綱島吉雄|【29巻】消えなかった証拠

レイ・カーティス|【29巻】大阪“3つのK”事件

明石彰|【30巻】新幹線護送事件

千間降代|【30巻】集められた名探偵! 工藤新一vs.怪盗キッド

染田|【30巻】元太少年の災難

美濃宗之|【30巻】殺意の陶芸教室

神保雅夫|【31巻】毛利小五郎のニセ者

下条登|【31巻】網にかかった謎

小手川峻|【31巻】大阪ダブルミステリー 浪花剣士と太閤の城[1]

脇坂重彦|【31巻】大阪ダブルミステリー 浪花剣士と太閤の城[2]

岳野ユキ|【32巻】アイドル達の秘密

誘拐犯一味|【32巻】シカゴから来た男

紙枝保男|【32巻】本庁の刑事恋物語4

甘利亜子|【33巻】バレンタインの真実

護田秀男|【33巻】犯罪の忘れ形見

国吉文太|【33巻】隠して急いで省略

川上昇|【34巻】西の名探偵vs.英語教師

大葉悦敏|【34巻】迷宮のフーリガン

磯上海蔵|【34巻】中華街 雨のデジャビュ

ローズ・ヒューイット|【34巻】工藤新一NY[ニューヨーク]の事件

番町菊次|【35巻】幽霊屋敷の真実

大東幹彦|【35巻】孤島の姫と竜宮城

郵便局強盗一味|【36巻】悪意と聖者の行進

爆弾犯|【36巻】揺れる警視庁 1200万人の人質

南雲暁|【37巻】見えない容疑者

相馬竜介|【37巻】残された声なき証言

宝石強盗犯|【37巻】黒の組織との接触[交渉編/追跡編/決死編]

観野弥生|【38巻】夕陽に染まった雛人形

牛込巌|【38巻】汚れた覆面ヒーロー

伊藤美沙里|【38巻】服部平次絶体絶命!

諸角明|【39巻】炎の中に赤い馬

天堂晴華|【39巻】お金で買えない友情

別所登志子|【39巻】小さな依頼者

矢倉麻吉と麻薬の運び屋|【40巻】本庁の刑事恋物語5

明石寛人|【40巻】疑惑の辛口カレー

植木草八|【40巻】似た者プリンセス

根上慶彦|【41巻】東都現像所の秘密

泰山薫|【41巻】4台のポルシェ

今井徹夫|【41巻】トイレに隠した秘密

サラリーマン風の客|【42巻】コンビニの落とし穴

狼男|【42巻】黒の組織と真っ向勝負 満月の夜の二元ミステリー

福地直和|【42巻】お尻のマークを探せ!

波佐見淳|【43巻】どっちの推理ショー

鳥光行雄|【43巻】甲子園の奇跡! 見えない悪魔に負けず嫌い

加藤彰|【44巻】本庁の刑事恋物語6

世古国繁|【44巻】帝丹高校学校怪談

金谷峰人|【45巻】丸見え埠頭の惨劇

本山正治|【45巻】物言わぬ航路

御上平八|【45巻】星と煙草の暗号

羽賀響輔|【46巻】ストラディバリウスの不協和音[前奏曲/間奏曲/後奏曲]

トレジャーハンター毒鼠|【46巻】奇抜な屋敷の大冒険[封印編/絡繰編/解決編]

刈谷滋英|【46巻】奇妙な一家の依頼 疑惑を持った蘭

猫田栄信|【47巻】宝石強盗現行犯

星河童吾|【47巻】コナン・平次の推理マジック[仕掛編/館編/解決編]

嘉納|【48巻】神社鳥居ビックリ暗号

綿引勝史|【48巻】仏滅に出る悪霊[事件編/疑惑編/解決編]

三角篤|【49巻】もう戻れない二人

六田卓児|【50巻】本庁の刑事恋物語7

稲葉敦史|【50巻】探偵団に注目取材

三俣耕介|【50巻】平次の思い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长辈超喜欢的端庄中式婚纱照,香槟色重工刺绣秀禾服,十足的大家闺秀感,拍同款 古典韵味|国风传承 结婚必不可少的一组中式婚纱照,相比于婚纱的浪漫,中式婚纱照更显得
  • 想你是三分泉水七分月,把青山浩渺看遍,你独天下奇绝虽然辛苦,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买家收到空气耳环#我在贩卖日落,你像神明一样慷慨地将光洒向我,从此人间被
  •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7、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杜甫《清明二首》6、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 日方藤冈课长调查詹的情况时,有一个厨师想起,就在宴会开始前不久,曾见到太郎往酒瓶里放什么东西,当时没有在意。不幸的是,发生了中日战争,我们从新闻报道中看到你们日
  • #棉花娃衣秀场[超话]# #每日娃衣安利# 【投稿】 兔兔巴士和柴犬巴士都是宝宝巴士 卷 ➕ 论 ➕ 艾 特 1⃣️ 位 娃 圈 姐 妹关 @娃衣安
  • 刘丹作为TVB的老牌演员,给大家的形象已经变成了别人的父亲或者外公,我们很少会见到他在这样的社交场合十分开心的与很多朋友进行互动。 众星到场,圆满完成
  • 大郎急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又觉得百里此人虽说乖张,却也犯不上如此,便又低声问道,“日前我问你时樱腹中骨肉是否是百里家的,你先是差人来说不是,连休书都准备好了
  • 《内蒙古自治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爱护公共环境,保持公共卫生,遵守下列行为规范:不乱喷乱涂、乱写乱画、乱刻乱划、乱贴乱挂。(记者:宫伟恩)【#向不
  •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 淳朴,就是清清的心灵,淡淡的喜乐,怀抱着对生活的热爱,任凭俗尘纷扰,我自清风朗月,以生命本来的样子呈现于世,安之若素,不浮不躁。走過的是人生,看過的是雲煙嚐過的
  • 是忘了党纪国法,私心杂念占据头脑,若能处处提酲自己,还会落到那个田地吗?别忘了你是正义正道者的化身。
  • 地址:花园道D区写字楼1F各位星粉,今天起,可以去星巴克兑领星冰粽啦。点击链接即刻预约兑领星冰粽各位星粉,今天起,可以去星巴克兑领星冰粽啦。
  • 嘻嘻嘻[兔子]521爱的礼物日本来想传视频可惜视频总是通不过[喵喵]那就来几张照片叭上午和耿宝带糯米去打疫苗[喵喵]给喵子吓得直哆嗦[喵喵]直到在耿宝家才开心起
  • 见不到他的面,他懂,他能给我们分享,给我们看他生活中的样子,他有朋友有音乐有咖啡有好好生活[泪][泪][泪]如果,如果哪一天他想不让我见了,哪怕我在思念中枯萎,
  • 作为一款免洗睡眠面膜,不粘腻,不会沾头发和枕头,然后这个面膜是不需要洗的,也不建议洗其实可以把它理解成为一个加厚版的晚霜吸收后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养护膜夜间悄无声
  • 28、乐观,是达到成功之路的信心;不怀希望,不论什么事情都做不出来。13、别怕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如果你可想到,同样你也能做到。
  • 吴镇宇年近50才有的费曼,本就对这个老来子非常疼爱,结果带他出了一趟门就弄坏了眼睛,有几个当爹的能咽下这口气?第一条说,爱哭不代表是坏孩子;第二条又说希望节目组
  • 其实,这种高层住宅的风水并不好,在风水学上这叫“孤峰独秀”周围的煞气会首当其冲地冲向这个高楼,这样的住宅环境对居住者的心理健康不利。风水说:如果一个住宅小区整个
  • 实地参观,让魏主席一行真实了解到庄园的投资规模、建设规模和服务规模,用数据真实呈现作为养老人的做事决心和服务信念。 曾总带领魏主席一行人,参观了园区康养社区、
  • 1978年,翁美玲独自在伦敦唸书,Rob则考进Norwich一间大学读医,两人分隔两地,人生如戏,跟黄药师厌恶郭靖一样,翁母也很不喜欢Rob,始终无法接受女儿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