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援十九载 巾帼丹心绽芳华——记青岛市李沧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牛卫华】她豁达干练,办事雷厉风行,有个性而不张扬;她既有女性特有的春风化雨般的柔情,又能在面对挫折时一往无前、攻坚克难;她从事法律援助工作19年,先后为2400余人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为困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 1300余万元,用行动诠释着敬业之美、为民之美、奉献之美。

她就是青岛市李沧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牛卫华。

坚守初心做法律援助事业的“拓荒人”

2003年刚开始从事法律援助工作时,牛卫华便发现了一个问题:群众用法律维权的意识比较淡薄,法律援助工作宣传不到位,许多老百姓甚至连“法律援助”这个词都没听过。于是年轻的她便在心中暗暗立志——要做法律援助事业的“拓荒人”。

从那时起,她一有机会就进工地、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即使牺牲休息时间,也要到基层开展法律援助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宣讲,为群众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

近年来,她更是结合特殊时间节点和不同时期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援助宣传活动,编写通俗易懂的法律援助宣传手册并随身携带,方便随时随地向群众发放。“只要我们多努力一点,法律援助和老百姓的距离就能更近一点。”牛卫华说。19年来,牛卫华参与举办法律援助宣传活动240余场,覆盖群众5万余人。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李沧区的法律援助案件数也从起初的一年几十件增长至2021 年的1915件,越来越多需要法律援助的群众懂得了向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拓宽渠道做群众家门口的法律顾问

从2012年开始,在牛卫华带领下,李沧区法律援助中心在区法院、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区交警大队设立法律援助便民岗,在全区各街道、社区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在律师事务所成立法律援助受理点,建成覆盖全区的“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以点到线,以线带面,将法律援助惠民举措带到千家万户。

2月28日上午,法律援助中心服务大厅里,受援人董女士紧紧握着牛卫华手说:“幸亏有国家的好政策,帮助我们弱势群体,真的谢谢你们,你们律师辛苦了。”

去年6月,董女士与工作单位产生劳动纠纷后,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法律援助便民岗向值班人员寻求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了解到董女士目前处于待业状态,与两个孩子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廉租房内,符合“公民因经济困难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为其指派了援助律师。 通过援助律师不懈努力,董女士在仲裁、一审阶段胜诉。目前,用人单位提起了上诉,李沧区法律援助中心将继续为她提供法律援助。

除了设立法律援助便民岗,牛卫华还引进了互联网无人律所,为群众搭建起整合全国律师资源的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群众随时可以来这里,用身份证一刷,想咨询什么问题、想找哪个律师,都能办。”牛卫华说。

心系群众做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的捍卫者

2004年,牛卫华接待了一位求助群众,分析答疑结束后这位求助群众并没有离开,而是不停地从口袋里掏东西。牛卫华以为他是在找材料,便对他说:“大哥你没落东西,就给我一份材料,刚才看完就还给你了。”这位群众涨红了脸说:“我不是在找材料,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我没有钱,这是我结婚的喜糖,给你们喜糖吃。”他边说边掏出一把快要化了的喜糖。这件事虽已过去近 20年了,牛卫华却记忆犹新。“法律援助本身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了,老百姓就会认可我们。”牛卫华说。

“考虑到很多案件的特殊性,我们一直把调解贯穿法律援助始终。”牛卫华说。 2021年7月,在前台接待群众的牛卫华接到一通特殊的求助电话。求助人李甲是一名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他病情加重,急需母亲去世时留下的丧葬费、抚恤金住院救治,但在款项履行过程中与其三弟李丙产生分歧,致使钱款迟迟无法到位。牛卫华考虑到求助人的特殊情况,第一时间便带领律师提供上门服务。经过对案件的全面分析,她认为通过诉讼拿回钱款,可能会经过一审、二审及执行程序,对于急需治疗费的李甲来说太过漫长,且一旦诉诸法院,兄弟间的骨肉亲情也会彻底破裂,于是她建议最好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在征得李甲同意后,牛卫华为其办理了法律援助手续,第一时间拨通了李丙的电话。 起初李丙的态度非常坚决,拒绝调解。但关键时候牛卫华的“牛劲”上来了,“一次不行那就两次、三次、无数次,直到把工作做通为止。”渐渐地,李丙也被她执着、敬业的精神打动,放下芥蒂,与李甲达成了一致。在牛卫华的不懈努力下,该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表现突出先进个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19年来,牛卫华扎根基层、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最美芳华献给了法律援助这份不平凡的事业。(宋时刚)

【津彩行大运|水清了,民富了!“破题”乡村振兴来看“小高庄答案”】
  小高庄村位于静海镇南端,距镇政府约3公里,村庄沿南运河呈东西向矩形分布。全村目前共有村民215户524人,从人口规模上看并不算大,但在为村民谋幸福、办实事上,这个小村正踏实迈进。特别是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上,小高庄村近年来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脆枣种植这些年 村民致富不容易

  由于南运河就在小高庄村东边不远处,历史上村民取水灌溉、饮用炊事,皆能从这条“母亲河”寻得方便。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全力投入到各项水利工程建设之中,随着南运河屡次疏浚和农田水利的建设,静海镇的农业耕作条件稳步提高,小高庄村也大受裨益。

  有了适种的土地,还要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对于耕地1330亩的小高庄村来说,如何精心挑选合适的作物,提高亩产效益,是主要靠农业吃饭的村民们最要紧的事。小高庄村的致富之路,也由此展开。

  在全村耕地中,大田作物占420亩,果木类经济作物占910亩。其中,以脆枣种植最为远近闻名。“‘小高庄脆枣’作为注册品牌,以品质上乘、入市时间早为特点,受到各地市场的青睐。目前我们村年脆枣产量200多万斤,鲜枣收入200万元左右。2020年,村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也逐年提升。”小高庄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闫林介绍道。

  虽然如今的“小高庄脆枣”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但这条致富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小高庄村村民刘振志今年63岁,现担任小高庄村村委会会计。他在小高庄村生活了大半辈子,见证了村里脆枣产业的发展。

  刘振志回忆道,小高庄村的枣树种植早有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1984年,彼时改革开放不久,天津不少农村都在开拓除粮食外的经济作物种植,临近南运河的小高庄村也不例外。

  在选择发展枣树种植之初,小高庄村的村民们经历了一番波折,“那时,一年给枣树浇几次水,剪几遍枝,枣树之间株距多少最合理,这些大伙儿完全不清楚。就连给枣树做嫁接,我们也不懂,还是隔壁村的乡亲教会我们的。可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摸索。”刘振志回忆道。

  除了种植技术不成熟,脆枣的运输、销售也是村民们要面对的新课题。“最初,全村枣树可能也就占250亩地左右,谈不上什么专业的物流、市场,更谈不上什么产业,就是村民自己采摘下来运到集市上卖。”刘振志介绍着小高庄村种枣树的历程,“就这样到了上世纪90年代,脆枣的市场价格逐渐上来,尤其以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五六年里效益最好,按一亩地55株枣树算,一棵树收成约300斤,一斤平均1.5元,一年下来就是两万四千多元收入。于是,村里种枣的人也多了起来,全村百来户村民都开始种枣树,一时间形成了‘百里万亩果园’的盛况。”

  很快,小高庄村老百姓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2010年,“高庄脆枣”商标正式注册,不仅让小高庄村的脆枣逐渐形成品牌效应,还推动脆枣向优质冬枣转型。

  2015年以来,在驻村帮扶组的支持下,小高庄村枣树种植迎来更加科学的管理。尤其是2016年9月之后,小高庄的枣树种植产业开始快速发展。

  “在帮扶组的支持下,结合多年枣树种植传统,我们研究制定了一村一策的经济发展方案,成立枣树种植协会,开始试种一代冬枣,建成百亩冬枣示范区,同时引进了二代冬枣等优质品种。这些举措,都切实增加了村民的收益。”闫林说道。

  刘振志家里种植着两亩半面积的枣树,谈及近年来村里枣树种植的发展,他很是欣慰,“这几年,驻村帮扶组帮助我们建立起合理密植的手段,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村民们还学会用套种方式让种植更加集约,在枣树株行间播种的红小豆、绿豆、江豆等作物,同样收成可观,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如今,小高庄村附近的批发市场会定期派车到村里收购脆枣。做出品牌效应后,村民不再需要像几十年前一样,自己将脆枣运到外面贩卖。“现在我们村产出的枣可说是供不应求,往往果子还没收获,就有客商来预订。眼看着村里的枣树种了这么多年,如今真的是打响了招牌,做出了名声。”71岁的村民胡如军感慨道。

  臭水坑变荷塘 小村村容大变样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四五”期间,天津市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化“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建设一批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

  2019年,小高庄村成功入选天津市第一轮人居环境示范村。

  金秋十月正是粮食陆续收获的时节,如果此时行走在小高庄村里的硬质路面上,随处可见村民在晾晒玉米。金黄的玉米粒铺满了不少屋前的道路,然而,仅仅在不到十年前,这样的景象并非日日能见。

  “以前,村里的路还都是泥土道,一下雨,路上积满泥,根本晾晒不了粮食,远没现在方便。至于出行就更艰难了,雨天时人刚一出门,就是两脚泥,甚至连去镇上这短短几公里路,都走得很漫长。”72岁的村民胡如刚介绍道。

  胡如刚的回忆,代表了村民对村里过去居住环境的印象。除了坑坑洼洼的泥土路,村里的垃圾处理也曾是大问题。过去,村里的生活垃圾扔得到处都是,经常挤占了民房前后和村中道路,导致蚊子苍蝇乱飞,街上臭水横流。有村民回忆道,那时,一家人吃饭时都不敢开窗户,一开窗户就会飞进一群苍蝇。

  人居环境的改善非一朝一夕之功,近十年间,小高庄村发生了大变样。2013年8月,静海区、镇两级政府以天津市能源集团驻村帮扶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对小高庄村的环境进行整治。

  几年间,村里拆除破旧路面3500平方米,铺就水泥路面6790平方米,全村3条东西向街道、5条南北向街道再也不会让村民“雨天两脚泥”了。此外,村里陆续建设了5个旱厕,2015年又改造成水厕。2013年,村里实行雨污分离,一户一表,洁净用水有了稳定保障。

  2015年后,村内卫生由村保洁队每天负责垃圾清扫、道路管护、绿化养护、公共设施维护等工作。短时间内,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刘振志目前是村保洁队的一员,他告诉记者,这个由5个本村村民组成的村保洁队每天都会为村里做清洁。村保洁队分工明确,有人轮流清扫路面,有人专门打扫村里的公厕,有人专门负责垃圾转运,“我们在村里活了大半辈子,这几年眼看着村子在我们的清理下越来越干净起来。既能拿到一些报酬,又能为改善村子面貌做出贡献,我们感到很充实。”

  人居环境改善后,村民的休闲、娱乐需求也开始得到满足。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不仅让本村村民竖起大拇指,也让邻村村民交口称赞。如今,这里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一提起小高庄村,附近村民就对这里脏乱环境皱眉的地方了。

  矗立在小高庄村村委会前的健身小广场和篮球场,正是村里人居环境提升后,生活质量也随之攀升的最好写照。刘振志介绍道,每当天气和暖时,这里几乎每晚都有村民来扭秧歌、健身,那片安装有灯光的篮球场,更是在晚间吸引了本村乃至邻村很多年轻人前来运动,有时,年轻人的运动声一直传到很晚。

  小高庄村村委会前的小广场旁边,如今是一片荷花塘,但在以前,这里还是个臭水坑,堆满垃圾,还散发出臭味。几年过去,不仅垃圾踪影全无,塘内的荷花盛开时还散发出阵阵芳香。臭水坑变荷花塘的故事,是小高庄村旧貌换新颜的缩影,也是小高庄村近年来“文明村镇”“美丽村庄”等荣誉的注脚。

  环境越来越美,村民收入逐渐增多,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关于如何为乡村振兴“破题”,小高庄村正给出自己的答案。
https://t.cn/A6xLjoYn

祖厉欢歌荡清波

有多少文明的光影,与河流相伴而生。在会宁,有一条河,散发着母性的光辉,孕育、滋养着会师圣地的根脉,绵延不绝,不舍昼夜,——她,就是祖厉河,会宁的母亲河。

一.浩淼清波,滔滔不绝。
祖厉河—— 一条承载了会宁黄土地厚重文化的河,是见证历史的“守护河”,也是记录变迁的“成长河”。
在会师圣地广袤的土地上,她,曾经河道破烂、浊浪滚滚、满目苍痍。两岸生产生活污水无序排放,严重影响人居环境。
治理祖厉河,改善水环境,是沿河居民多年来的热切期盼。

二.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治理一条河、打造一条街、扮靓一座城,还会宁一条清流,还百姓一河碧波、再造圣地一片美景。
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运筹帷幄,“一河引领、两岸繁荣、三山增秀、四区联动”的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应运而生。一系列论证、一体化推进,治理一条河、繁荣一座城,促进一方经济发展,成了全县上下应有共识和奋斗目标。
会宁县坚持把祖厉河生态长廊建设作为融入国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对接点,作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重头戏,作为提升城市品位和发展能级的大举措,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彩呈现。
找准发展方向,才能铆劲奔跑。
2012年6月,祖厉河河道治理一期工程正式启动实施,开启了会宁县历史上规模宏大的祖厉河涅槃重生的序幕。
按照“一条主轴、两条主线”的建设思路,共分三期进行,总投资7.48亿元,治理河道14.85公里,修建护岸护堤29.7公里。
2016年12月,祖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已全部完成。
二期工程于2015年3月份开工建设,三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会宁,再一次执笔书写圣地气势磅礴的不朽华章。

三.改革,如风;改变,如画。
于劲风中扬帆,于丹青中着彩。
祖厉之滨,流水潺潺,绿草如茵,花团锦簇,一步一美景。
祖厉河治理,汉唐街兴建,是会宁茁壮成长,华丽转身的一个鲜明注脚。
现在,以汉唐街为主体,滨河路为纵轴,路路通南北,桥桥通东西。
如今的祖厉河两岸,须臾沧海桑田,一眼繁花似锦。
水岸风光交相辉映,水天一色盛景常在。
站在钟鼓楼瞭望,祖厉河波光粼粼,亲水平台草密花茂,滨河路车水马龙,汉唐街成熟活跃,一片繁华景象,一派气象万千……
在会宁人心中,祖厉河、汉唐街已然是众所公认的城市新风景、新核心,成为会宁发展的新轴心、新引擎。
青山不负绿水,血脉不负信仰。
治理“一条河”,打造“一条街”,繁荣的是“一座城”。
这里,用信念完成了城市的华丽蝶变;
这里,用坚韧铸就了城市的绿色希望;
这里,用情怀温润了城市的生态底色;
做足绣花功夫,用心精耕细作,这一切,都有会宁人热情建设家乡的影子,这一切都是会宁城市发展中的靓丽景色。

四.华丽转身,一河一街已成会宁“颜值”新担当。
春天,祖厉河是绿色的温床,汉唐街是花儿的海洋;
夏天,滨河路两旁柳树郁郁葱葱,散步、纳凉,这里绝对是个好去处;
秋天,看枫叶层层叠叠盖在人行走廊上,从中通过,犹在仙境;
冬天,雪花覆盖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上,与点缀其中的红色灯笼构成一副意境绝佳的中国画。
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祖厉河、汉唐街都以她迷人的身姿,展现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水美花香,一河一街成会宁绝佳的“氧吧”;
春末夏初,迎来祖厉河、汉唐街的花季。
滨河路上绿树葱茏,百花鲜艳,绿树鲜花构筑的“天然氧吧”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画”出这样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沿河道布绿、街巷整治添绿、街头游园造绿、住宅小区增绿”四大绿化工程的实施,让市民能够“看到绿色、闻到花香、听到鸟鸣、享到绿荫”。
花丛中、街道边,可以看到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看他们就像在自家院子里栽种一样。
这里少一棵树赶紧补上,那里缺一朵花立刻栽上。
汉唐街上散步、闲聊的人骤然增多,嬉戏的小孩在花丛中随意奔走,漫长的人行步道,如茵的绿地是汉唐街、祖厉河绿色慢生活的开始。
这条绿色廊道串联商务区、生活区、休闲区、演艺区,为百姓提供了一种“新生活、新体验、新休闲”的运动场地。

五.文旅融合,一河一街承载游子心中的“诗”和“远方”。
城市之美,美在“颜值”,更美在“气质”。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历史是一座城市的骨气,梦想是一座城市的朝气,而一河一街正是会宁灵魂、骨气和梦想的承载者。

会宁汉唐二十四节气文化休闲商业街,是会宁县最大的文化旅游产业和文化集市项目之一,代表城市形象与城市景观特色,是外地游客来会宁新的“打卡地”。
汉唐街分春风、春雨、夏种、夏暑、秋露、秋霜、冬雪、冬寒共8个部分,“汉时街市、唐时里坊”的建筑风格,美好的二十四节气的寓意,处处见文化,满满是诗意。
沿着汉唐街,会宁五中、文昌中学、在水桥、钟鼓楼、第六幼儿园、民俗演艺广场……如同一串串珍珠,串古连今,文旅交融,将城市点缀得越来越大气、越来越文气、越来越灵气。

六.展馆云集,一河一街成会宁城市名片。
这里宁静闲适、优雅恬美,一步一景满城皆画,一行一业都有故事。
坐落于汉唐街九个特色产业馆和电子商务服务运营中心,既体现传统绿色农耕文化、特色品牌文化、产品营养食疗文化,又借助互联网展示地域特色农产品,体现了电商、产业、生态、文化、旅游、消费“六位一体”融合理念。
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会宁苦荞的诸多好处;
在这里,你可以品味到最具会宁味道的杏仁露;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具有厚重文化的剪纸刺绣和绣雕皮影……
这里是会宁民俗文化的缩影;
这里是特色产业发展的缩影;
这里,为您打开了一扇全面了解会宁的窗户。

七.商贸繁盛,一河一街成会宁经济“主轴线”。
汉唐文化休闲商业街,总投资6.7亿元,用地面积288亩,已建成商铺81栋,商铺总建筑面积14.66万平方米。
根据文化、产业、旅游发展需要,商业街业态布局分为文化休闲区、餐饮购物区、娱乐休闲区、特色旅游区四个区域。
越来越多的商家已将入驻汉唐街作为经营生意的首选之地。
通过招商引资,沿一河一街建设状元府邸等10个住宅小区,商业氛围日趋浓厚。
如今,会宁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会宁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
与梦想同在,与时代同行,汉唐街已经成为会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八.强劲引领,一河一街构建了会宁发展“大格局”。
祖厉河治理和汉唐街兴建,是对会宁城市发展战略 “一河引领、两岸繁荣”的生动注解。
围绕汉唐街,建设了滨河东路等7条路、会北桥等7座跨河大桥,北湖湿地公园已建成,南湖湿地公园及“三池”正在规划建设。
一河一街,延伸了会宁红色旅游产业链,完善了城区旅游服务载体,推动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升了祖厉河西岸功能环境。
同时,一河一街的治理和兴建,激活了城市购买力、增强了城市竞争力,健全了旅游文化服务体系,促进了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了县城经济及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

建设方兴未艾,美丽仍在延伸。
目前,正在实施的祖厉河三期治理工程,致力打造“最美河道”,引领会宁这座城,继续前行,向南北延伸,逐渐成为会宁绿色宜居的“生命轴”,美丽城市的“景观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生态长廊!
(会宁融媒:姚鹏飞 魏永刚)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等到了那寻寻觅觅、寻找幸福的时候。等到了那寻寻觅觅、寻找幸福的时候。
  • 资本可以轻松救出,可不会有人这么做,因为平凡,贪婪,没有价值,毫无意义。这样就像终极平凡一生的我们无意间掉进了资本的水桶,我们无法自救,家人也无法将我们救出深渊
  • 此造属于辛金命,辛金生在申月金旺,秋季金得令而旺,土旺生金助金,辛金旺需要克泄,取时辰亥水泄旺金为用,亥水遭己土克,此造用神力量不是很足,需要大运流年辅助,早年
  • 当时这位妈妈包括她的家庭在内肯定也吃了很多苦,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和金钱,能走到今天,真是不容易,总算苦尽甘来,希望他以后能恢复到正常小朋友一样。自己能做、做过的东
  • 一声念,轻轻的,深深的,它是心上一首清新的小诗,旖旎着流年里一场又一场花开花落,不为渲染心事,只是心底一道静美的风景,随流年清晰而纯美。静时,守一份清寂,享一份
  • (作者 苏绾 来源 十点读书微信公号)#安宥真0901生日快乐# To 19岁的安宥真:不知不觉已经陪你走过795天了,我是20年4月在produce48里被你
  • 也不知是哪位才子竟在这里夸下海口,要把这里的一切写尽,不hio002#谜之微笑##美食#http://weibo.com/maidisy \n该放手的时刻,他却
  • 午后水边有只晒太阳发呆的大白鸟儿,尾巴上的绒毛在微风里轻颤(我那羽绒服帽圈上的“华贵”人造毛也是这样的吧[笑而不语])。#遇见美好##我在颐和园等你##散落的色
  • [笑cry][笑cry]我觉得网络上那个普外科曾医生就已经是医学博士的颜值天花板了。今天我跟一个没老婆的作男,还有一个也没老公的大少女。
  •  人生靠自己,生活是努力,你若耕耘,就有收获;你若努力,就有希望;你若自信,就有微笑;你若看开,就有快乐。人生是一次没有回程的旅行,无论是否舍得,都握不住渐瘦的
  • 瓜还要继续切呀 不要停 定时也不要忘啦超话签到:词条净化:每一词条页面点10次,请停留5~10秒大队长期招新 小伙伴们快来加入我们#NCT[超话]#To the
  • 可是我不勇敢 我只是低着头羞赧我没有花 没有白色衣裙 没有回眸自然的笑没赶上那天淅淅沥沥的雨 可是即使有雨 我也只会是那个淋雨的人我永远不撑伞 就像我们从来未并
  • 最有意思的是我妈那简朴的床头上居然还挂着我们早年的全家福,那时我和宝哥、哥、嫂都还年轻,贝贝多多还抱在姥姥姥爷怀里,时光如梭,一晃二十多年没了,现如今我们都也已
  • 8️⃣好久没玩小鸡的星星球⚽️和登山赛了,生疏了,在火车上一直失败,重玩了好几次,真心觉得就是手机屏幕的问题……9️⃣30号下午要去做核酸,华山好多人,最终又返
  • 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今我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
  • 活力膏体,睫毛卷翘分明,打造浓密、纤长、明晰、闪亮的美睫。天然蚕丝纤维,宛如自然生长的睫毛,不会对眼部产生刺激。
  • 夫载之以大道,镇之以无名,则物无所尚,志无所营,各任其贞,事用其诚,则仁德厚焉,行义正焉,礼敬清焉。弃其所载,舍其所生,用其成形,役其聪明,仁则诚焉,义其竞焉,
  • 保持赤诚是我们对世界的一种态度,一种生活的信念和原则,对于我来说,就算遭遇怀疑和不理解,我也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别人可以做好,那我也可以做好,我没有
  • BANDAI SPIRITSとタカラトミーによる初めてのコラボレーションプロジェクト「Dream Together - つながる想い、ともに創る夢 -」と、『機
  • She is now the past, and her successor, King Charles III, is the future. Where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