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202。6周岁2个月3天。今天天气很冷,我跟小朋友玩儿。爸爸做的炒鸡非常的好吃,爸爸说明天还给我做,我说谢谢爸爸。(看来我以前的焦虑是没用,他已经完全适应了小学生活[doge]每天吃好喝好去学校,回来先认真完成作业,哪怕是小朋友来家里找他玩儿,他都会等写完再出去[鼓掌]班长,数学课代表[允悲][允悲]加油吧小盆友[奥特曼][奥特曼])

今天跑步的时候一直在想两句话。
『莫向外求』和『只要跑起来就会有方向』
前者是告诉自己,遇事要尽量靠自己解决,主动去寻找解决的方法,不要过于依赖别人。后者是告诉自己,在等待的时候,在无法认真思考的时候,不妨先行动起来,做一些有益的事。
跑步时遇到一个穿白短袖的男生,跟我说“加油,兄弟”。
在这之后过了两圈我就停了下来。然后他还在继续。
感到有些惭愧。
这次跑了六圈,那么下次跑七圈吧。

还有,十九的月亮也很圆。无图

印光大师:念佛的七大误区!

“信愿若真切,虽未得一心,亦可往生。”

一、坚决不许打饿七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有一位慧空法师给印光大师写信,说他准备打饿七(即断食),印光大师回信严厉告知:“灵严山坚决不允许开此一法”。我们来看看这封短信,言简意赅,《复慧空大师书》(摘自《文钞·续编上》):

“观汝来书,系犹以宗门之知见为主,于净土法门尚未全信,故只求相应,致起魔境。念佛法门,以信、愿为先锋,若无真信、切愿,勿道不相应不能往生,即相应亦不能决定往生。一心不乱,念佛三昧,亦不易得。若有真信、切愿,未得相应,亦可往生,况已相应乎。汝只知求相应,稍有相应气分,便生欢喜赞叹之心,此亦是不相应之现象,由是故有怪相现。修行人所最忌者,得少为足。得少为足,便生退惰,此必定之理也。祈但一心念,勿以不相应不得往生为疑惧。所有境界,皆不理会,也不问他好死坏死。除念佛之外,不使起第二念。如此,方可得决定往生之益。若怕死时种种不相宜之障碍,因打饿七,此事险极。吃饱饭,尚不能相应,到饿的要死的时候,还能相应么。如必要打饿七,请下山到别处去打,灵岩决不许开此一法。汝完全是在妄想窠中求相应。若肯一切妄想通放下,当必病愈身安。即世寿已尽,亦当正念昭彰,随佛往生。念佛的人,不得有来生后世的念头。汝往生的心尚不专一,则决定不能不又在此世界受六道之生矣”

急着往生,于是故意不吃不喝,诚如印祖所说,吃饱饭念佛尚不能相应,等饿到奄奄一息的时候,还能相应吗?还能保持正念吗?佛号还提得起来吗?真信切愿是先锋,求往生的愿望要迫切、恳切,但不是急躁!急躁其实是一种贪心、贪快。所以印祖说“急躁心,乃修行人之大障,能放下此心,则当体清凉矣。”(此句摘自文钞·续编上《复念佛居士书》)

二、不得有求死之着心

有人写信给印光大师,自称“随时随地,得死便死”,好像很潇洒。是的,如果已经取得往生的把握,生死自在了,那么可以。否则,还是不要妄说大话,不可以有求死的执着心。听听大师怎么回答他:

“汝言‘随时随地,得死便死’之话,亦是求生之本,亦是招魔之根。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着心,求速往生。唯在一心念佛。若不一心念佛,唯求速死,必定招起无量劫来怨家,令汝横死。不但不得往生,待至将死,魔力已去,则苦不胜言,当生邪见,必致堕落。此执着心不可有,有即是病,不可不知……我等但老实念佛,只求临终往生即已。至于现生之如何若何,一任其水到渠成,春来花放。倘先设一想念,则反成障碍。如断其水源而欲渠成,正在严冬而欲花放。若能得者,便属怪事。(摘自文钞·三编卷三《复唯佛居士书》)

三、不当刻期定欲即生

也有人跟印光大师发誓“决欲年内往生”,他给自己限定了往生的期限。大师回复他:

“所言‘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着。执则成病,或致魔事。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缘。倘刻期欲生,若工夫成熟,则固无碍。否则只此求心,便成魔根。倘此妄念结成莫解之团,则险不可言。尽报投诚,乃吾人所应遵之道。灭寿取证,实戒经所深呵之言(《梵纲经》后偈云“计我着相者,不能生是法。灭寿取证者,亦非下种处”)。但当尽敬尽诚求速生。不当刻期定欲即生。学道之人,心不可偏执。偏执或致丧心病狂。则不唯无益,而又害之矣。净业若熟,今日即生更好。若未熟,即欲往生,便成揠苗助长。诚恐魔事一起,不但自己不能往生。且令无知咸退信心。谓念佛有损无益,某人即是殷鉴,则其害实非浅鲜。祈将决定刻期之心,改作唯愿速生之心。即不生亦无所憾。但致诚致敬,以期尽报往生。则可无躁妄团结,致招魔事之祸。
(摘自文钞·三编卷三《复念佛居士书》)

四、不得自杀以求往生
另外,更加不可以自杀以求往生。有人提出这个想法,印光大师呵斥他:

“此种邪见,自误误人,害岂有极。切勿说此话,免得无知受害”。大师说:“凡夫佛性,未曾亲证,所有自性功德,均不得发现而受用,故一切随业耳。现世之色身,名为报身,即前生所作善恶之果报也。念佛之人,不复作生死业,然宿业未尽,何能即得往生?若厌世心切,竭诚尽敬,专志念佛,求佛垂慈,早来接引,则亦有之。若自戕其生,以期往生,则便成枉死鬼矣。以彼工夫未到而自戕,当其正戕时,已经心失正念。况其戕之之苦,若不可喻。心失正念,何能与佛相应,蒙佛接引也”。
(摘自文钞·续编卷上《复吴沧洲居士书三》)

五、般舟三昧非今人所能行

外面有一些宣称专修“般舟三昧”的道场,光着双脚在地板上跺,双手不停的前后摆动,节奏从慢转快,又从快转慢;中途可以休息,可坐可卧,晚上照样睡觉。实际上他只是个般舟的形式,离佛经上讲的真正意义的般舟三昧距离还很遥远,大家不要误会。也许极少数的人真能做到般舟三昧,但般舟三昧的前提仍是真信切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没有生起来,跟着别人喊几天佛号就坚持不下去。我们看看印祖怎么说:

“般舟三昧,非今人所能行。汝作此说,其好高务胜耶,抑真为生死耶。如真为生死,当依凡夫通行之法。若博地凡夫,妄拟效过量圣人所行之法,则必至着魔退道。且请息此念,庶可行益耳。”
(摘自文钞·三编卷一《复恒惭法师书二》)

“今人体质多单弱,不得妄效古人。人每每以好名而过为苦行,则反为于道于身,皆无所益。佛法真益,要在至诚中得。非做一场面,即能了事也。”
(摘自文钞·三编卷二《复周智茂居士书一》)

“汝是凡夫,不是圣人,睡何能免,食何能止。但不贪睡,不贪食,取其养息充饥即已。若如汝所说,仗神咒止睡,果真持咒有大灵感,或可不睡。汝初持之夜便不睡,乃是心切之极,已稍伤神,故不睡。若伤神久,则睡便不醒矣。初心人,每每以一时精进过度,后便退惰。
(摘自文钞·三编卷四《复卓智立居士书七》)

“根敏道心虽切,恐规矩不洞,不解用功法则。祈教以量力而为,不可强勉硬撑,以致心身受病,遂难亲获法利矣。闻某某不善用心,致吐血不止,因而反成废弛。初学人皆须以此意告之。
(摘自增广文钞卷一·《与四明观宗寺根祺师书》)

六、急欲见佛,多招魔事

急欲见佛见境界,一边念佛一边想着我怎么还没有见到阿弥陀佛、怎么别人看见莲花了我还没看见、怎么念这么久还没有功夫成片……这些着急的念头统统要放下。下面摘录印祖几段相关开示:

“汝欲在灵严闭关,真师已允许之,此再好莫有之机缘也。但当通身放下,并将躁妄之急欲得益之心放下,则自可得益矣。否则或恐着魔。凡着魔者,皆由躁妄之心所致耳。
(摘自文钞·三编卷一《复明道法师书》)

“如子忆母,无时或忘。念时固然是念,歇气不念时,心中仍然是念。只求心佛相应(即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中除六字洪名之外,无有一切杂念,故名相应)。切勿起即欲见佛之心。但求佛号外,无二念而已。若不明理性,急欲见佛,多招魔事,不可不慎。”
(摘自文钞·三编卷一《复朱仲华居士书二》)

“闭关修净业,实为最善。但宜于信愿一心处着力。不宜于见净境见佛处着力。若不善用心,唯欲速见净境。只此妄心固结不解,日深一日,唯此忘念,则必至宿生怨家为现净境。待其见已,生大欢喜,则魔便入窍,不可救药矣。当以此勖而告之。”
(摘自文钞·三编卷一《复传度和尚书》)

“汝妄想纷飞,尚欲急得一心不乱,此心即是着魔之本。故光谓净土法门,重在信愿。信愿若真切,虽未得一心,亦可往生。若无信愿,纵得一心,亦不能仗自力以了生脱死。故不令汝汲汲于求一心也。以汝之妄想纷飞,一求一心,定规着魔。
(摘自文钞·三编卷三《复温光熹居士书八》)

“凡修一切法门,总以至诚恭敬,求心与道合,心与佛合。不以见胜妙境界为事,即可不堕魔事。若以躁妄心,欲见胜妙境界,其心之冀望,如饥如渴,即堕魔之由。纵令不丧心病狂,亦幸耳。非所应也。”
(摘自文钞·三编补《复念佛居士书三》)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以心若归一,见佛见境界,皆不至妄生欢喜。遂致得少为足,便成退惰。不见佛不见境界,亦了无所欠。心未归一,急欲见佛见境界。勿道所见是魔境,即真系佛境,以心妄生欢喜,即受损(谓生欢喜退惰)不受益矣。当以至诚念佛为事。勿存见佛见境界之心。倘正念佛时,或有忽见佛像及菩萨诸天等像。但心存正念,勿生取着,知所见之像,乃唯心所现。虽历历明明显现,实非块然一物,以心净故,现此景象。如水清净,月影便现,毫无奇特。了不生夸张欢喜之心,更加专一其心,认真念佛。能如此者,勿道佛境现有利益,即魔现亦有利益。何以故?以不取着,心能归一。佛现则心更清净。魔现则心以清净不取着,魔无所扰,心益清净,道业自进。”
(摘自文钞·三编卷二《复陈士牧居士书六》)

“谭碧云之着急,不独彼一人独犯此病,一切学佛之人,多多皆犯此病,既有此病,不是招感魔境,便是未得谓得。须知心本是佛,由烦恼未除,枉作众生,但能使烦恼消灭,本具佛性自然显现。如魔境然,止期垢净,勿虑无光。如翳目然,但能去翳,自复本明。若于垢未净,翳未去时,即欲大发光明,曷可得乎。若发,便是妖魔所现,决非境目之真正光明也。凡初发心人,俱宜以此意告之。”
(摘自增广文钞·卷一《复袁闻纯居士书》)

七、往生之期,任缘迟早

最后,还是印光大师的话:
“我辈所宜致力者,乃生真信发切愿,以志诚恳切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其往生之期,任缘迟早。不可预作一即得往生之心。恐此心固结,而心实未与佛相应,则必起魔事。”
(摘自文钞·三编卷二《复方圣照居士书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让我们一起到现场看看吧↓↓↓温州磨骨医院医生整理:【术前必看】温州和平:陈炳伟温州伯思立:邹仙娥温州鹿城恒美:陈瑶温州市人民医院:张浩温医二院:徐海艇温州医科大
  • 志公禅师《劝世念佛文》 :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 生前多念佛,死后生极乐。
  • 我在中场休息时告诉球员:“要想在赛季结束时依然排在前四,我们需要在落后时展现出顽强的韧劲来逆转不利局面,今天的比赛就是展现这种精神风貌的时候。年轻人就该对自己多
  • 【我驻乌克兰大使馆再发安全提醒:#在乌中国公民谨防搭乘包机等诈骗宣传# #在乌中国公民勿随意展示具有识别性的标识#】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在当前乌安全形势特殊时期
  • 》你好,沪港通是指两地投资者委托上海证券交易交所会员或者香港联合交易所参与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香港联合交易所在对方所在地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买卖规定范
  • [二哈]我宣布这部也好看 女主很可爱啊 看到她会觉得很很开心 很有感染力呀南柱赫就不用说了 会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反复的爱他[泪][泪]为什么初中的看他跟现在大学了
  • ghx格雷的逻辑我不太明白,比如重新开始审判之罪连载后,表现出来的情绪比怀特还亢奋,在巷子里琢磨楼梯高度、提出把电线作为xiong器时是完全外放的兴奋,然后立马
  • #漠河旅途[超话]#奇乾——只有7户村民的原始秘境 也许你和众多游客一样,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驰骋过,在大兴安岭的白桦林中沉醉过,但你绝对不知道,在大草原的深处
  • ここだけの話、この春のNo.1マストバイアイテムと言っても過言ではありません。華やかさをプラスするには黄色のバッグがポイントに♡#高桥光[超话]##高桥光##髙
  • 真正结束战争的也许不是某一方的胜利,而是人性的善意和光辉。《战争来的那一天》让孩子想象跟他们处于不同世界的人的生活处境,期许善良的人继续传递爱与希望。
  • !生活幸福感是这些香薰给的!
  • 四月是风筝的节日;四月是蓝天的缤纷;四月是孩子的自由:四月也是春天的贺礼,是春天最美的一份#成都摄影工作室#我爱这美丽的春天。
  • 在城市中通勤或漫步的时候, 我喜欢戴着耳机, 并不听什么精彩的 Podcast 节目, 那往往只会令我更分心罢了。这一年多来,我在尝试的事情就是「当隐士」。
  • #火热一线过大年#【他们用坚守与奉献书写最美“敬业福”】昨日14时许,厦门机场迎来虎年首批入境旅客。身处一线的高崎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身着全套防护服,有条不紊地
  • 20:29分,尼格买提发文调侃,一下让人想到康辉在闭幕式上忙碌的画面,作为播音员,连喊三次:“请运动员落座”然而,运动员都沉浸在欢乐中,伴随着音乐继续开心继续舞
  • 【转清华某老师,略有编辑】若你是一粒种如果未曾岁月有相欺那是追星望月身相许勤为路,荒于嬉行及远,幕归至风雨兼程天涯路如果岁月未曾有相许那是未尽余力人相欺未筹谋,
  • 我找了好久好久找到了这一款,交了订金开始漫长的等待,从去年10月份等到今年年中,终于在平安夜把它购回来了,这对伊姐应该是大大的惊喜吧,她都等得忘记了这件事[哈哈
  • 美国就是希望通过两个全球热点——印太局势和东欧局势,来维持自己的霸权,从长远来看,美国的重点是在印太地区,因为俄罗斯在美国眼中,并不是主要的竞争对手。现在,美国
  • 刚又刷到“蛋壳”的新闻,但是印象中好像没有主流媒体报道,于是就去查了微信公众号近半个月的新闻。不单人日、新京报等主流媒体一声不吭,中国青年报去年还为蛋壳做过公关
  • 飘洒的雪花,载着儿时记忆中的年味缓缓盛开,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带着飘香的回忆溢满心间。一切似乎很久远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已失去了对年的热情,只留下对逝去岁月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