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曾经~
一乡一村一朦胧.
一山一水一记忆.
一兵一卒一思念.
一苦一累一苍颜.
一声嗟叹一轮回...

~如今~
一书一卷一残墨.
一念一笑一梦中.
一言一诗一心境.
一悲一喜一感悟.
一世情缘一浮生...

~未来~
一盎一壶一孤灯.
一茶一烟一日过.
一明一暗一孤影.
一人一城一余生.
一生如梦一场空...

---2022.4.1

人生的悲欢,并不复杂,悲不过一刹, 欢也是一念,人生总不能尽意,总有些事在情理之外,不如意者十能八九,能释怀者仅二三。一世安好,不过是一念释怀。晨起初阳至,晚霞印烟雨,信步在林荫下,轻染晨曦,经过了沧桑,看惯了开落,心路依旧素简,静由这一念生,静待这一念寂。纤尘不染,浮去窗外。有烟雨为伴,无纷扰加身,一转头,已是盎然春意,一回首,作别旧梦往昔,有时一念起,拈花微笑,有时一轮月,湖中韵开。

跟悟道法师学 净土集

【弥陀经中说。释迦赞叹极乐种种庄严。劝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
  在这里善导大师又引用《弥陀经》上这一段经文。《弥陀经》我们佛七每天都念一部,《弥陀经》大家读得都很熟悉了。这里引用《弥陀经》当中佛所说的,『释迦赞叹极乐种种庄严』,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赞叹西方极乐世界种种的庄严,依正庄严,依报的环境,正报的佛菩萨、清净大海众,这个在《弥陀经》正宗分的前半部就是给我们赞叹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种种庄严。『劝一切凡夫』,这句话是重点,我们可不能轻易看过。我们现在是凡夫,什么叫凡夫?凡是没有出离六道生死轮回都叫凡夫。没有出离六道,起码你要证得小乘初果须陀洹,大乘圆教初信位菩萨,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这个是最低标准的。须陀洹跟初信位菩萨虽然还没有超越六道,根据《四十二章经》,佛跟我们讲,小乘证得须陀洹果,还没有证阿罗汉之前,就还在三界里面。但是他超越三界时间是可以预期了,最长就是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他必定证阿罗汉,超越六道。有的根性比较利的,他不用这么长时间,这是讲一般根器比较钝一点,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他就超越三界。所以他虽然还没有超越三界,但是超越三界的时间可以预定了。
  我们还没有证得初果须陀洹,就是三界中八十八品见惑还没有断干净,超越三界就没有时间表了。可以说,你要哪一生、哪一世修行证得这个果位,才可以预期超越三界的时间。如果一生当中达不到这个目标,那可以说遥遥无期,没有期限的,都在六道里面,出不去。还没有证得初果之前,纵然你修禅定功夫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天,还是凡夫,只是他们是高级凡夫,我们人道是比较下阶层的凡夫,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高级的凡夫。但是禅定功夫有时间性的,时间虽然很长,长总是会到的,时间一到,定力退掉,又往下堕落,又要开始轮回。所以六道里面统统是凡夫。最低标准,你要证得初果须陀洹。虽然他入圣人的位次是小小圣,但是他不会堕三恶道。虽然在六道,他只是天人两道,人间天上七次往返,他就超越六道。在人天道,在六道里面,他决定不堕三恶道,证得位不退。这个位子,他就不是凡夫,他是圣人了,他是好像一年级一样,入学了,他一年级了。以大乘圆教五十一年级,五十一个阶级,他是第一年级,他已经入学了。我们还没有入学,还在门外。是小小圣,但是他们是圣人,不是凡夫。还没有证得这个果位之前,统统是凡夫,我们现在就是凡夫。我们现在在人道,不但是凡夫,而且实在讲是业障深重的凡夫,这一点我们自己要承认。
  凡夫遇到净土法门,我们真的就有希望了,有希望在这一生当中超越三界,就是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我们这个净土法门叫带业往生,你那个见思惑一品没断,一品没断,具足信愿行,就能带业往生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再去断。这个对我们凡夫来讲,我们就有希望了。这个条件,在所有的法门里面,都不能超越三界的。不管什么法门,大乘小乘,显宗密教,你要超越六道,见思惑要断干净;你要超越十法界,尘沙无明,尘沙惑要断尽,无明惑起码破一品,破一品就超越,超越十法界,到一真法界。一般通途法门修学,它这个层次方法门径很多,不一样,但是它的标准就是断烦恼。烦恼有三层,像衣服三件,第一层是见思烦恼,最粗重的,见惑,思惑,见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品;见思惑断干净,还要断尘沙惑;尘沙惑断干净,还要断无明惑,才超越十法界。这个断惑,那个难度就很高了。
  我们净宗只要有一点点伏惑的功夫,就能蒙佛力加持,接引往生西方,带业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我们往生,我们凡夫带业往生到极乐世界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我们现在居住在释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我们现在住在娑婆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就是圣人跟凡夫共同居住的世界。十方诸佛的凡圣同居土都有三恶道,有六道,六道当中有三恶道。西方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跟其他十方诸佛的凡圣同居土,不同的就是它那个凡圣同居土圣人跟凡夫共同居住,但是它那个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它没有三恶道。我们念《弥陀经》,天天念,这段经文大家都应该很熟悉了,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所以它那个凡圣同居土只有人天两道。而且人天两道,那边的人跟天人他的寿命都是无量寿,这个也是十方世界没有的。那个世界非常的奇妙,你只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你同时可以跟上面的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在一起,没有障碍,在这个世界是非常特殊的。其他诸佛世界,上面通下面,那没有问题;下面不能通上面,有障碍,你修行没有到达那个层次,你就见不到。我们凡夫一品惑没断,信愿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跟观音菩萨、阿弥陀佛、十方诸佛平起平坐。说是圣人,烦恼一品没断;说是凡夫,他又有这个能力,所以这个世界真奇妙。这个世界的依正庄严,我们认识得愈清楚、愈深入,我们信愿之心就会增长、就会提升。
  另外对我们娑婆世界的情况,也要认识清楚。认识清楚就是我们平常讲的看破。看破是什么?看清楚这个世界的事实真相,看清楚了,看透彻了。真看清楚、看透彻了,才放得下。不然,劝我们放下,很难。如果我们这个世界放不下,虽然遇到这么殊胜带业往生横超三界的法门,我们还是没分,因为关键要信愿。所以能不能往生?关键在信愿之有无,蕅益祖师讲得很清楚。你愿生极乐,你必定要愿舍娑婆,舍就是要放下,你才能生到极乐世界。我们这个世界放不下,你怎么能往生?你放不下,就是你的障碍。所以佛劝一切凡夫,在《弥陀经》,佛劝我们劝了四次,要相信,要发愿,劝信、劝愿,劝了四次。一般是劝三次,一般都是三次而已。这个《弥陀经》,你看劝了四次,可见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讲,『一日七日』,这《弥陀经》讲,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七天而已。《弥陀经》七天是讲一个阶段,有的人他念一天,他就一心。这个一心不乱,我们现在读的译本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在玄奘法师翻译的《弥陀经》,他是根据原来梵文经典,原来梵文的经典是讲一心系念。此地讲一心专念,跟一心系念它意思是一样。一心专念,这个条件就比较宽松;一心不乱,条件就比较高。翻译的文字不一样,这个意思也都讲得通,一心不乱也讲得通。我们净老和尚在讲席当中也常常给我们讲这个道理,他说一心不乱,我们做到一心专念。一心专念,我们功夫还没有达到一心不乱,临命终佛来接引,佛放光注照,放光注照就是佛力加持,把我们的功夫就相对的提升,从一心专念提升到一心不乱,这是我们净老和尚常常讲这个道理。所以我们现在如果能做到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具足信愿,一念、十念一定能往生。关键,如果你真信切愿,念佛没有念到一心不乱,也是可以往生,因为有佛力加持,关键在信愿。特别愿它是一个中心,你愿不愿意去西方?如果你真信切愿,念佛,佛力就加持,你就感觉得很明显。
  信愿行,我们也常常跟大家提到中峰国师的这个开示。中峰国师这个开示,也是很有道理。他也给我们开示讲信愿行,给亡灵开示,也就是跟我们开示。我们现在就是信,要信有西方极乐世界,信有阿弥陀佛接引十方众生往生这个事情,相信这个事实。相信我们遇到这个净土法门,我们这一生往生西方,我们都有分,要先相信这个。中峰国师的开示。这个信,「信而无行,即不成其信」。虽然信,我们现在,我们也相信,如果不相信,也不会来念佛,更不会来参加佛七了。信,大家都有。信,我们怎么证实我们相信这桩事情,相信有阿弥陀佛,相信有极乐世界?如果有个人来问我们,他知道我们在念佛,我们念念要往生极乐世界。有个人来问我们,问我们说极乐世界你看到吗?阿弥陀佛你有看到吗?你怎么办?你没看到,你也不能说看到,不能打妄语骗人,打妄语也不行,那个堕地狱的。如果你给他回答说:没看到。没看到,你怎么能证实它真有?他就会提出这个质疑。提出这个质疑,我们听起来也满有道理的。很有可能,人家这么一质问,我们的信心就会开始动了,到底有没有?我们要怎么样信心才坚定不移?就是中峰国师讲的,你要透过这个行,蕅益祖师在《弥陀经要解》也是这么讲的,行就是念佛,念佛这个行来证实你相信的这桩事情,来满你的愿望。你不是愿生西方吗?你怎么样才能满你的愿?念佛才能满你的愿。
  怎么证实这个信心?中峰国师开示得非常好,他也是引用经典,「《楞严经》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开就开悟了。《楞严经》又讲,「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弥陀经》讲,「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你现在如果念到功夫成片,你就感受到了;功夫深一点,见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见到佛,见到极乐世界,那你见到了,你还会怀疑吗?当然不会怀疑了。现在我们为什么会怀疑?因为你没看到。没看到,如果再人家给我们一问,我们那个疑又增加了。怎么样断疑?就是念佛。念佛这个功夫,我们没有达到一心不乱,念到功夫成片,你就可以见佛了。这个见佛有现前见,定中见,梦中见,当来见,当来见就是要往生的时候见。临命终的时候,《弥陀经》讲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现前了,跟观音势至现在你的面前,那个时候见。平常,你还没有临命终,你念到功夫成片比较深的,你就会见到了。
  佛在什么时机会现?你见如不见的时候,他就现了。因为佛一定是帮助我们功夫的,他不会来破坏我们功夫的。佛看看,你这个人一现,你就发狂,把你的功夫都破坏了,他不会现给你看。但是像慧远大师一生见四次,他不说,临终要走的时候才说。海贤老和尚,我们师父上人讲,他可能见了无数次,他都不讲。那就可以常常现给他看,因为他不会乱讲,不会去炫耀,佛就会现。这个我们一定要知道。所以你念到这个功夫,虽然没见到佛,但是你这个心跟佛的心已经连上线了,你自己会感受到。虽然没见到佛,但是你会感受到,你自己很清楚。你念到有连上线了,你感受到了,那临命终佛一定会现前。佛他不会随便现,除非你念到一心不乱,你随时见到佛,那个都没有问题,因为你已经不乱了。功夫还不到,还要再加强。所以我们打佛七,也就是行这个念佛,我们主要是要帮助我们信愿的。所以「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定就是决定,这是肯定的一个言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周五当天,合成生物大分歧,榜不太好看,压力也大,周一开盘竞价基本就懂意思了,周末消息也没啥动静,等调整看有没有二波了。下周一对整体预期不太行,题材也混乱,估计捡
  • 够发一辈子的文案[心] 1. 不要站在雾里 不要执着没有意义的事 2. 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 那些自认为走不出的淤泥也如这般风轻云淡 3. 哪有什么不合适 无
  • 这辈子都不会忘暗夜里为我伸出的那双手:是手把手教我知识的师兄师姐,是籍籍无名却愿意提携我一把的前辈,是跟我一起打江山的战友,是近乎绝望发的朋友圈、1小时大家就给
  • 亲子鉴定的结果会出具检查单的,在检查单上面就会写的有是不是亲生的。这些语句在化验单上都会写的很明白,自己看一下亲子鉴定所出具的鉴定结果就可以知道了。
  • 伊吹敦在书中讲到了顿悟派的保唐宗,其中心人物是保唐寺无住,他是慧能的再传弟子,按照伊吹敦的说法,“保唐宗基本上不做佛事、不修行”这就有意思了。在我看来,这也没错
  • 告诉你什么是☞品味人生:人生的太多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想要活成别人那样,而不是成为自己这样;羡慕别人的代价,常常就是失去自己;人生本就是一场孤独的成长,没有多
  • ”  “不是,我没……”  苏含瑾想要解释,却看到陆宴祯快步离去的背影。”  “不是,我没……”  苏含瑾想要解释,却看到陆宴祯快步离去的背影。
  • #每日一善[超话]#善良是一种修养,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要想得到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别人,一个善良的人一定是温暖的人,乐于助人的人,懂得珍惜和感恩的人。这世
  • 感觉硬的像块p4我和joy每次路过(绕路也算路过)都要去吃的淀粉肠和烤肠 老奶奶牌的 爷爷没奶奶烤的好p5-8我爱的晚霞和天空p9我真的生气了 今天是缺德导航
  • 一年冬闲时,大安入室向百丈顶礼后,直截了当地问:“师父,我欲识佛,不知何者即是?佛印一听,东坡用了佛家典故,也就笑着问道“山僧有一问,学士道得即请坐,道不得即输
  • 手腕上的闪耀,尽在掌握中~️找寻复刻手表的路上,是不是总感觉少了那么一点点心动的感觉?我们的高仿浪琴石英系列,不只是相似,每一处细节都近乎完美复制,让你享受奢侈
  • 啊我爱金樽[悲伤][悲伤][悲伤](夫夫by金樽) ❤️❤️❤️近来最爱❤️❤️❤️看个小说看的太混乱了(这一篇应该是最爱吧,金樽写感情写的真好,尤其是爸爸们
  • 就是我家公爹都和友人去过了,说是推出了什么口味奇特的新菜,很多人都跑去尝鲜……”这俩人一个愿意问,一个愿意说,倒是对了脾气,足足又说了小半个时辰,赵氏才告辞。表
  • 作者在一个乡村舞会上遇见了麦西拉,一见倾心,是小女孩青春期的一种懵懂的喜欢,这种情感来的快去的也快,像暴风雨一般,来时轰轰烈烈,走时戛然而止,不纠缠、不怨恨。阿
  • 所以呢 亲爱的朋友你现在有答案了吗?那样爱自由的你 过的很辛苦吧 可如果这是你所追求的自我 那就义无反顾的坚持下去吧十几岁的你在沉思录上写下这句话 时在想什么呢
  • 镜头一转,进入正片部分,开始讲述《Who is BYD》的故事,在摄影师眼里,比亚迪是他眼里最难忘的靓丽超模;在探险家眼里,比亚迪是跨越山海时最值得信赖的伙伴;
  • 【原厂皮配全套包装】??GGSupreme虎头相机包男女通用款,肖战以及各大明星最爱街拍top1,宽肩带随性帅气,内里搭配小碎花里布,真正喜欢的理由是真的很抗造
  • 以前你一言我一语,从陌生到熟悉,如今你不言我不语,从熟悉到陌生,曾经的无话不谈到现在无话可说,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你是你,我是我,什么都可以删除拉黑,却唯独记
  • 古典的范例是,战胜的部落总是使用那种由来已久的办法,掠夺和杀戮战败的部落,后来他们认识到,如果容许被征服的部落存在,允许他们进行生产,让征服者作为统治者定居在他
  • 我们就他的角色进行了很好的讨论,当你在俱乐部几乎每场比赛都上场而在俱乐部不得不替补时,这并不容易,不过我向他展示了现在和未来的图景。·谈穆勒的角色“他和每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