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员为何要让荷兰人进攻台湾岛?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1622年6月,中国台海一带风起云涌。这一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澎湖岛修建了城堡,明朝举兵攻打,几次都以落败而告终。第二年,明朝开始了和荷兰进行谈判。明朝官员给荷兰提出了条件:如果荷兰能够放弃澎湖列岛,转而迁往台湾岛,那么就允许两国进行通商。不过荷兰人不愿放弃澎湖列岛,双方谈判终止。此事被记载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档案之中。

首次谈判失败后,明朝开始派遣大军围攻澎湖列岛。此战,明朝有兵船200艘,投入军队超过万人,荷兰投入的军舰13艘,人数900多人。双方鏖战了8个月,终于让荷兰守军出现了孤立无援的绝境,而明朝也花费了17万两军费,耗费严重。于是,双方再次谈判,最终达成了之前的条件。1624年,荷兰殖民者撤离澎湖列岛,转而进攻台湾岛,逐渐将台湾岛变为了殖民地。

台湾岛,其地位非常重要,是中国、日本等海上交通的枢纽。荷兰占据了台湾岛,就拥有了远东地区的贸易中转站,巩固了自己“海上马车夫”的霸主地位。如此重要的岛屿,明朝为何愿意让荷兰攻占呢?这不是出卖国家领土主权吗?要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还要从明朝初期说起。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但是,那些不甘失败的方国珍、张士诚残余势力就流窜于海上,和倭寇勾结,不断袭击漫长的海岸线。明朝无法应对,于是采取了极端的政策——海禁。在海禁严格的时期,不仅不能够进行海外贸易,就是出海打渔也是被禁止的,甚至销售海外产品也是非法的。此政策一实施就是200多年,成为了明朝的基本国策。一直到1567年,才允许在福建月港进行“一口通商”,但是海禁的根本政策并未被打破。

海禁政策,的确对海上的敌对势力造成了很大的打击,有利于沿海一带的安定。但是,这又给沿海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扰。过去的沿海居民主要依赖于打渔和海外贸易为生,如今将此禁止,也就断了他们的生路。尤其是福建省,这里地形崎岖,不适合农业生产,海禁推行后,福建百姓的生活就一落千丈了。

因此,许多大胆一点的沿海居民就铤而走险,搞起了走私贸易。这不是违背了“海禁”的基本国策吗?于是明朝将这些走私商人统统归为“通倭”,按照叛国罪来处理。政策越逼越紧,很多极端的走私分子就干脆和朝廷对抗,干起了海盗的生意,于是明朝官方就将他们统称为“倭寇”。例如,明朝中期最著名的“倭寇”首领汪直就是安徽徽商商人。

明朝是中国古代海盗最盛行的时代,这和明朝的海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大陆打击比较严,所以海盗往往会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岛屿上建立自己的据点。其中,澎湖列岛、台湾岛就成为了海盗的大本营。这些地方“孤悬于海外”,明朝军队难以进攻,对于海盗来说是十分安全的了。

先来说说澎湖列岛吧,这里处于台湾海峡中间,控制了东南沿海的航线,交通位置非常重要。元朝时期,曾占据此地,设置澎湖巡检司,作为进攻台湾岛的跳板,不过终元朝一带也未能攻下台湾岛。明朝时期,继承了澎湖巡检司的设置。1384年,因为推行海禁政策,此地被明朝抛弃,澎湖巡检司被废除,此地的居民被迁徙到大陆。此后,海盗就占据了澎湖列岛。经过明朝中期的抗倭运动,终于让沿海安定了许多。到1563年,终于重设澎湖巡检司。

再来谈谈台湾岛。台湾岛,古代又称为“琉求”,明朝初期称为“小琉求”,而将琉球群岛称为“大琉球”,这是对台湾岛不了解造成的。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规定:明朝子孙永远不准攻打15个周边国家,其中就包括大琉求和小琉求。实际上,当时的台湾并没有国家组织,只是一些部落,其中有一些居民还是从大陆迁徙过去的。

明朝推行海禁时期,大量的海盗群体就迁徙到了台湾岛,将台湾岛作为对抗明朝海禁政策的根据地。《台湾府志》记载的最早在台湾经营的海盗是万历年间的颜思齐,他本来是漳州海澄县人,后来因为犯了杀人罪流亡日本,开始经营中日间的走私贸易,沦为海盗。他在日本因为密谋推翻德川幕府遭到失败而流亡台湾北部。此后,他在台湾招募移民,进行开发,被称为“第一位开拓台湾的先锋”。此后在台湾占据主导的海盗势力是郑芝龙集团。

这些海盗在台湾岛进行移民和经济建设,使得台湾岛逐渐成为了中国人的“乐土”,为台湾岛纳入中国版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海盗集团与明朝为敌,明朝必然想除之而后快。但是,明朝自己的水军无法和海盗抗衡,这让明朝十分为难。

也就在戚继光抗倭后不久,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三大早期殖民势力开始进入了中亚。西班牙占据了菲律宾;葡萄牙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并从明朝手中得到了澳门;荷兰作为后起之秀,将印度尼西亚(东印度)作为了自己的殖民地,并想在东海一带获取一个岛屿,作为远东地区的贸易中转站。最初,荷兰看上的就是澎湖列岛,于是就发生了本文开头所讲的内容。

明朝见到殖民者东来,就产生了引殖民者对付海盗的想法,于是明朝官员就怂恿荷兰军队去进攻台湾岛。1624年,荷兰人登陆了台湾岛,他们先是驱逐了这里的西班牙人,进而和岛上的郑芝龙集团争夺势力范围。1627年,荷兰殖民者和郑芝龙集团发生了战争,结果却是荷兰败北。

但是长期来看,海盗集团并非是荷兰殖民者的对手。为了自保,郑芝龙一方面加速在福建招募移民,充实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寻求和明朝的合作。1628年,郑芝龙就宣布投诚明朝,为明朝“剪除夷寇、剿平诸盗”,于是明朝册封他为“五虎游击将军”。此后郑芝龙开始在福建一带发展自己的势力,部队发展到了3万人,船只千艘以上。

有了官方的招牌,郑芝龙的势力发展非常迅速,有了和荷兰殖民者叫板的实力了。1633年,郑芝龙在金门海战中击败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从此垄断了东南沿海的贸易。

然而,郑芝龙虽然接受了明朝册封,但是他始终只是一方海盗势力,现在开发了台湾,又将自己转变为了地方割据势力。明朝灭亡后,郑芝龙集团就挟持朱聿键,企图挟天子以令诸侯。清兵来后,郑芝龙又投降给了清朝。而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则将地方军阀的本色做到了底,他打着复兴明朝的旗号,不断进攻南明军队,抢夺南明的城市、粮草来发展自己。

也就在清朝入关之后,郑芝龙势力忽视了台湾的经营,以至于台湾全岛被荷兰占据。1661年,郑成功在大陆已经无法立足,于是带领自己的军队击败了荷兰,收复了台湾岛。郑成功因为收复台湾岛,被称为民族英雄。不过,他自己确实就是地方军阀。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曾经将郑成功称为“南明将领郑成功”,但是修改版的去掉了南明二字,只提“郑成功”,这是对郑成功的属性做了准确的判断。

总之,明朝让荷兰引入台湾岛,其目的就是向荷兰殖民地进攻台湾的海盗集团,自己则坐看鹬蚌之争。明朝的目的的确达到了,最终逼迫郑氏集团投诚于明朝。不过,这也导致台湾岛一度沦为了荷兰的殖民地。幸亏后来郑成功在大陆无法立足,又收复了台湾岛,不然台湾岛的历史就难以书写了。明朝276年,从未有过自己占领台湾岛的想法,这在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这就是中国风##出道吧新星##十月欢乐指南#

【人大教授刘守英:农村没有李子柒,有的是无数孤单老人的家园!】
(转自公众号思想潮 |作者:刘守英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我已经有好几年没回(“注:湖北洪湖市的老家)去了。一般家里有事我肯定回去,没事很少回。因为,回去会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老家的很多事,包括市里的一些难处、镇上的难处、村里的难处、周边老乡的难处,他们自己找不到解法,指望我去解决,实际上很多我也解决不了。县以下的很多问题,乡村本身解决不了。

我这次回去,一个很直观的感觉是,农民的整个状态,主要是物质状况,比想象的好。
 
我八十年代初离开我们村的时候,挺悲观的,农民的辛劳程度太高,面朝黄土背朝天。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就是这个状况。那个时候,农民的问题,一是辛苦,二是收入来源少,穷。

现在,第一,老百姓平均寿命变长了。我这次回去看到,老人活到七八十岁很正常。八九十年代,一个村,人能够活到70岁以上,都很稀罕了。老年人的面容也比原来要好,脸上有光,不像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种劳累对生命的打击、受压。能看出来,劳累程度降低了。
 
第二,农民的收入跟原来有很大变化。原来没有现金收入来源、没有活钱,极端的贫困;现在收入还是过得去、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家里有人在外面做工,稍微勤快一点,怎么都能挣到一些收入。
 
养老是很大的一件事,但对老人,现在也不是钱的事——他的儿子、儿媳妇或者姑娘出去打工,一年怎么都得给他留一点钱;他自己的养老金(一个月几百块)基本不会给子女,都在自己的账户上,一年去取几次(我问过他们)。老人手上有自己可以拽着的钱,他在家就不会那么受歧视。
 
第三,农民的住房改善明显。这些年,农民出去打工(包括有一些在乡村干活的),他整个资本积累、经济改善的状况基本都体现在他的房子上。八十年代,农村住房很差,你进到一个村,是破败的;现在,一个村一整条路两边都是农民盖的房子。
 
第四,农村的公共设施比原来明显进步。从县城到我们村,路挺畅通的,而且两边的景观也挺漂亮,显示出乡村摆脱贫困以后的景象。我离开村里的时候,都是土路;现在,大的路都畅通了。村内的路,取决于这个地方的慈善状况——有出去做公务员的,找一些钱,有一些小老板挣钱后捐一些。
 
第五,乡村的分化很严重。村里大部分农户的状况,无非是好一点差一点——有的可能出去干的不错、已经能做企业;出去打工中比较勤快的,尽管比第一类差一点,也还不错。但确实有极少部分农户,状况很不好,有的是因为生病、家庭遇到不测,还有一些是家庭能力问题。
 
这是我从外表上看到的乡村变化的状况。
 
所有这些变化,实际上都是农民出村带来的。他的收入来源是出村带来的,住房是出村挣的收入带来的。收入改善导致的农民精神状态变化,也是因为出村带来的。
 
当然,农民的这些变化,也配合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路、用水、养老。
 
总之,农民出村带来的变化是本质性的,而政府公共政策、公共品的提供,总体来讲是到位的,对于改变过去乡村没着没落的状况,还是有贡献。
 
农民出村是一件大事。如果没有农民的出村,乡村的状况跟我八十年代走的时候,应该是差不多的。

我们看到了乡村的进步——最大的进步就是收入增加了、钱的来路增加了。那么,问题在哪儿?令人担忧的地方在哪儿?

对现在的乡村来讲,令人担忧的是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人”。

乡村的老人是“人”的最大的问题。最代表中国农业和农民的是40、50和60后,这拨人是真正搞农业的,爱土地,乡土情结很重,而且也不会离开村庄——他们也有出去的,但回来了,有在外面干的,也会回来。他们是以乡村为归依的,以土地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以农业作为主要职业。这批人现在的问题是绝望。这种绝望,不是因为他没钱,而是整个社会大变革带来的。传统的中国乡村,是一家一户、一代一代在一起;现在,老人身边常年没人。

以前,家里年轻一辈出去打工,孩子还留在农村,最起码老人还给孙子、孙女做饭,他还有存在感;现在这拨出去打工的年轻父母,小孩小的时候就带在身边,到小孩上初中时,有一个人回来陪读,初中在镇上、高中在县城。这样基本把老人跟传统的血缘关系、情感联系切断了。这些切断以后,老人不是穷,而是极其孤单。

我问过我们村的老人,他们到这个年纪,也没有什么农活。这些人一辈子干农活,当农活停掉以后,依托就没了。他的存在感、价值就没了,他就非常绝望。比如我们村,老人要么是打麻将,要么就是聚在一起,到村部听碟子。

中国几千年来追求的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现在一下子没人了,传统的代际情感纽带断了。所以,他们主要是精神的、心灵的孤单。

我们村十几个老人,我问他们,平常讨论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他们说,讨论最多的是怎么死。生病的,一是没人管、没人照顾,二是大笔开销,他怕给后人留麻烦,也没有那么大开销的能力。他们觉得自己没用了,对儿女也没什么用了。一些老人,当他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还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至于心理的疾病,就更没人知道了。

40、50、60后这些人,基本以乡村为归依。未来,他们的养老会成为非常大的问题。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年轻人一年就回来几天,怎么可能养儿防老?

接着是70、80后。假设他们也跟之前的人一样,归宿也还是回到乡村,但他们没怎么从事过农业,至少参与不多,这些人未来回到村里,他不从事农业,他做什么?

很有可能,这些人回来以后,就在镇上或县城买个房子,买个门面,开个小卖店——回乡,但不落村,也不落业。为什么这几年县城的房地产那么活跃,是跟这个相关。这样的话,70、80后,会跟乡村、乡土更加疏离或断根,甚至处于一种阻断的状态——阻断的状态就麻烦了。

还有一类人:小孩。上一代人出去打工,孩子丢在家里,老人看着。但这一代人出去打工,是把孩子带在身边,但他不可能有精力管孩子。所以,农二代的孩子,在城市事故率极高。

再就是孩子的心灵。原来是留守的孤独,但现在他从小在城市看到、接触的是城市对他们的不平等,从而带来心理问题——越是农村的孩子,越在意穿着、收入、是否被人家欺负。

所以,看上去是把孩子带在身边,实际上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小孩上初中,家长最起码得有一个人回来陪读。现在很多农二代,实际是被孩子的教育拖回来的。这实际上阻断了这个家庭进入城市的进程,教育本身阻断了他们城市化的进程。

▍第二个问题:“业”、产业。

整个乡村,年轻人只会出,不会进。大量的人走了以后,整个乡村就没有什么人了,“业”就起不来。人都走空了,谁来做“业”?乡村振兴,怎么振兴?

现在整个农村,你看到的是产业的凋敝。原来农民都在农村,当他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在农村,他会在乡村找很多办法:怎么样把农业搞得更精细一些、产量更高一点、卖的钱更多一点;多养几头猪、多养几头牛,增加一点副业收入;再不行,去做点买卖,把这个地方的东西倒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卖,我帮你做点事,你帮我做点事⋯⋯农村是靠这些。但这些东西的寄托,是人在乡村。现在,大家的收入主要是在城市挣来的,已经不指望在农村搞收入。

在农村,找不到“业”的发展出路,这是非常要命的一件事。“业”就变的越来越单一。家里年轻人出去了,土地就交给年老的人——农民还是不轻易把地荒废掉;隔壁的几家人再走,走到家里老人都没了,这些地就交给邻居、亲戚来种⋯⋯基本整个农村的“业”,就只是一个以土地为生的农业了。

这是当前农业的第一个问题:乡村的经济活动更加单一化。

这个“业”的问题在哪儿?当少数人从事的农业扩大规模以后,尽管有机械辅助,但这些人的劳累程度非常之高——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规模扩大以后,规模效益没有出来。比如,规模可能扩大到50亩,但这个农民为了使他经营的土地一年能够多留一些收入,他尽量少雇工、少用机械。这个“业”实际上成了留在农村的这些农民的内卷。他更密集地使用自己的劳动,更辛勤地去从事耕作、从事农业经营活动,以使一年下来留在自己口袋里的现金收入多一点。

最后就变成,土地是规模了,农业是机械化了,但留下来的这些农村人因为农业收入低,他付出的辛劳程度更多。二三十亩地,一年收入也就几万块钱,如果全部雇工、机械化,就剩不下来什么钱,所以他就把很多环节自己去辛苦。

现在有些人说,扩大规模,一家经营扩大到200亩,就可以增加多少收入。但是扩到200亩,农业要素组合的匹配度要求更高,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的耕种,各个环节成本的节约,需要更好的要素匹配来实现,一般农民做不到。做不到的话,规模越大,成本越高,农民为了节约成本,就更辛劳,也不可能做更大的经营规模。

所以,农业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个产业本身在不断内卷,变成少部分人靠更辛劳的经济活动留下更多现金收入,而不是想象的更加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很多时候,不到农村,就容易想当然。

农业的第三个问题是:期望乡村的产业更加多样化——比如三产融合、乡村旅游等,来支撑乡村更活、更复杂的业态,但问题是,需求在哪儿?

不是所有的村庄都能通过城乡互动来实现产业多样化。我们不能把极少数村庄由城乡互动带来的变化,想当然地拓展为大多数农区都能实现这样的。

大多数传统农区乡村产业的多样化,是农工互补、农副互补,是农民靠着农业做点生计,靠一些副业、手工活动,来增加收入,跟现在很多人讲的城乡互动带来的乡村产业的多样化、产业融合,完全是两个概念。大多数村庄是实现不了城乡互动的产业多样化的。

▍第三个问题:住。

住房基本反映了农民经济状况的变化,我们确实看到了农民住房状况的改善——进到乡村以后,农民相互之间比来比去,张家盖了两层楼,李家一定要想办法盖得比他高一点。

住房条件的改善,是改革以来乡村面貌最大的改变。包产到户的时候,农民有钱就盖房子,后来农民出去打工,有钱了,回来还是盖房子。这是农民基本的行为模式。它的好处是,带来整个乡村面貌的改变。问题是,乡村盖的这些房子,利用率极低。

我这次回去,是晚上十点多进的村,整个100多户的村,差不多就只有五六户亮着灯。老人不在的,年轻人出去了,这家就锁着门,常年是黑的。

这意味着,整个城市化以来,农民积累的大量资本,不是用于进一步扩大城市的资本形成,而是积累在他未来落叶归根的这些村落——回到乡村盖房、装修,不断添加房子里的东西,目的是备着他以后回来。但这些资本的利用率非常之低,几近闲置。

▍第四个问题:占地。

现在农民盖房子,已经不在原来村落里盖,都盖在公路边。农民的住房从传统村落到路边,实际上是一场重大的村落改变。传统村落,是依水、依地而形成的,是为了农业经济活动的方便。现在农民为什么整体往公路边盖?这是一个人口迁移社会的表现:交通出行方便。从原来农耕社会村落的布局、空间形态,转变为迁移社会的形态。

现在,我们把去农村看到的景象整个构图起来,你看到的乡村是:第一,人——老人的绝望,农二代的归属不定,留守儿童心灵创伤;第二,农村经济活动越来越单一、农业越来越内卷;第三,农民的住房明显改善,但占了大量农民在城市积累的资本,没有进一步在城市形成更大的资本积累,而变成在乡村闲置的要素;第四,大量耕地的占用——住房的占用。

这样看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https://t.cn/A6Msk4TT

【人大教授刘守英:农村没有李子柒,有的是无数孤单老人的家园!】
(转自公众号思想潮 |作者:刘守英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我已经有好几年没回(“注:湖北洪湖市的老家)去了。一般家里有事我肯定回去,没事很少回。因为,回去会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老家的很多事,包括市里的一些难处、镇上的难处、村里的难处、周边老乡的难处,他们自己找不到解法,指望我去解决,实际上很多我也解决不了。县以下的很多问题,乡村本身解决不了。

我这次回去,一个很直观的感觉是,农民的整个状态,主要是物质状况,比想象的好。
 
我八十年代初离开我们村的时候,挺悲观的,农民的辛劳程度太高,面朝黄土背朝天。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就是这个状况。那个时候,农民的问题,一是辛苦,二是收入来源少,穷。

现在,第一,老百姓平均寿命变长了。我这次回去看到,老人活到七八十岁很正常。八九十年代,一个村,人能够活到70岁以上,都很稀罕了。老年人的面容也比原来要好,脸上有光,不像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种劳累对生命的打击、受压。能看出来,劳累程度降低了。
 
第二,农民的收入跟原来有很大变化。原来没有现金收入来源、没有活钱,极端的贫困;现在收入还是过得去、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家里有人在外面做工,稍微勤快一点,怎么都能挣到一些收入。
 
养老是很大的一件事,但对老人,现在也不是钱的事——他的儿子、儿媳妇或者姑娘出去打工,一年怎么都得给他留一点钱;他自己的养老金(一个月几百块)基本不会给子女,都在自己的账户上,一年去取几次(我问过他们)。老人手上有自己可以拽着的钱,他在家就不会那么受歧视。
 
第三,农民的住房改善明显。这些年,农民出去打工(包括有一些在乡村干活的),他整个资本积累、经济改善的状况基本都体现在他的房子上。八十年代,农村住房很差,你进到一个村,是破败的;现在,一个村一整条路两边都是农民盖的房子。
 
第四,农村的公共设施比原来明显进步。从县城到我们村,路挺畅通的,而且两边的景观也挺漂亮,显示出乡村摆脱贫困以后的景象。我离开村里的时候,都是土路;现在,大的路都畅通了。村内的路,取决于这个地方的慈善状况——有出去做公务员的,找一些钱,有一些小老板挣钱后捐一些。
 
第五,乡村的分化很严重。村里大部分农户的状况,无非是好一点差一点——有的可能出去干的不错、已经能做企业;出去打工中比较勤快的,尽管比第一类差一点,也还不错。但确实有极少部分农户,状况很不好,有的是因为生病、家庭遇到不测,还有一些是家庭能力问题。
 
这是我从外表上看到的乡村变化的状况。
 
所有这些变化,实际上都是农民出村带来的。他的收入来源是出村带来的,住房是出村挣的收入带来的。收入改善导致的农民精神状态变化,也是因为出村带来的。
 
当然,农民的这些变化,也配合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路、用水、养老。
 
总之,农民出村带来的变化是本质性的,而政府公共政策、公共品的提供,总体来讲是到位的,对于改变过去乡村没着没落的状况,还是有贡献。
 
农民出村是一件大事。如果没有农民的出村,乡村的状况跟我八十年代走的时候,应该是差不多的。

我们看到了乡村的进步——最大的进步就是收入增加了、钱的来路增加了。那么,问题在哪儿?令人担忧的地方在哪儿?

对现在的乡村来讲,令人担忧的是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人”。

乡村的老人是“人”的最大的问题。最代表中国农业和农民的是40、50和60后,这拨人是真正搞农业的,爱土地,乡土情结很重,而且也不会离开村庄——他们也有出去的,但回来了,有在外面干的,也会回来。他们是以乡村为归依的,以土地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以农业作为主要职业。这批人现在的问题是绝望。这种绝望,不是因为他没钱,而是整个社会大变革带来的。传统的中国乡村,是一家一户、一代一代在一起;现在,老人身边常年没人。

以前,家里年轻一辈出去打工,孩子还留在农村,最起码老人还给孙子、孙女做饭,他还有存在感;现在这拨出去打工的年轻父母,小孩小的时候就带在身边,到小孩上初中时,有一个人回来陪读,初中在镇上、高中在县城。这样基本把老人跟传统的血缘关系、情感联系切断了。这些切断以后,老人不是穷,而是极其孤单。

我问过我们村的老人,他们到这个年纪,也没有什么农活。这些人一辈子干农活,当农活停掉以后,依托就没了。他的存在感、价值就没了,他就非常绝望。比如我们村,老人要么是打麻将,要么就是聚在一起,到村部听碟子。

中国几千年来追求的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现在一下子没人了,传统的代际情感纽带断了。所以,他们主要是精神的、心灵的孤单。

我们村十几个老人,我问他们,平常讨论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他们说,讨论最多的是怎么死。生病的,一是没人管、没人照顾,二是大笔开销,他怕给后人留麻烦,也没有那么大开销的能力。他们觉得自己没用了,对儿女也没什么用了。一些老人,当他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还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至于心理的疾病,就更没人知道了。

40、50、60后这些人,基本以乡村为归依。未来,他们的养老会成为非常大的问题。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年轻人一年就回来几天,怎么可能养儿防老?

接着是70、80后。假设他们也跟之前的人一样,归宿也还是回到乡村,但他们没怎么从事过农业,至少参与不多,这些人未来回到村里,他不从事农业,他做什么?

很有可能,这些人回来以后,就在镇上或县城买个房子,买个门面,开个小卖店——回乡,但不落村,也不落业。为什么这几年县城的房地产那么活跃,是跟这个相关。这样的话,70、80后,会跟乡村、乡土更加疏离或断根,甚至处于一种阻断的状态——阻断的状态就麻烦了。

还有一类人:小孩。上一代人出去打工,孩子丢在家里,老人看着。但这一代人出去打工,是把孩子带在身边,但他不可能有精力管孩子。所以,农二代的孩子,在城市事故率极高。

再就是孩子的心灵。原来是留守的孤独,但现在他从小在城市看到、接触的是城市对他们的不平等,从而带来心理问题——越是农村的孩子,越在意穿着、收入、是否被人家欺负。

所以,看上去是把孩子带在身边,实际上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小孩上初中,家长最起码得有一个人回来陪读。现在很多农二代,实际是被孩子的教育拖回来的。这实际上阻断了这个家庭进入城市的进程,教育本身阻断了他们城市化的进程。

▍第二个问题:“业”、产业。

整个乡村,年轻人只会出,不会进。大量的人走了以后,整个乡村就没有什么人了,“业”就起不来。人都走空了,谁来做“业”?乡村振兴,怎么振兴?

现在整个农村,你看到的是产业的凋敝。原来农民都在农村,当他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在农村,他会在乡村找很多办法:怎么样把农业搞得更精细一些、产量更高一点、卖的钱更多一点;多养几头猪、多养几头牛,增加一点副业收入;再不行,去做点买卖,把这个地方的东西倒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卖,我帮你做点事,你帮我做点事⋯⋯农村是靠这些。但这些东西的寄托,是人在乡村。现在,大家的收入主要是在城市挣来的,已经不指望在农村搞收入。

在农村,找不到“业”的发展出路,这是非常要命的一件事。“业”就变的越来越单一。家里年轻人出去了,土地就交给年老的人——农民还是不轻易把地荒废掉;隔壁的几家人再走,走到家里老人都没了,这些地就交给邻居、亲戚来种⋯⋯基本整个农村的“业”,就只是一个以土地为生的农业了。

这是当前农业的第一个问题:乡村的经济活动更加单一化。

这个“业”的问题在哪儿?当少数人从事的农业扩大规模以后,尽管有机械辅助,但这些人的劳累程度非常之高——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规模扩大以后,规模效益没有出来。比如,规模可能扩大到50亩,但这个农民为了使他经营的土地一年能够多留一些收入,他尽量少雇工、少用机械。这个“业”实际上成了留在农村的这些农民的内卷。他更密集地使用自己的劳动,更辛勤地去从事耕作、从事农业经营活动,以使一年下来留在自己口袋里的现金收入多一点。

最后就变成,土地是规模了,农业是机械化了,但留下来的这些农村人因为农业收入低,他付出的辛劳程度更多。二三十亩地,一年收入也就几万块钱,如果全部雇工、机械化,就剩不下来什么钱,所以他就把很多环节自己去辛苦。

现在有些人说,扩大规模,一家经营扩大到200亩,就可以增加多少收入。但是扩到200亩,农业要素组合的匹配度要求更高,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的耕种,各个环节成本的节约,需要更好的要素匹配来实现,一般农民做不到。做不到的话,规模越大,成本越高,农民为了节约成本,就更辛劳,也不可能做更大的经营规模。

所以,农业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个产业本身在不断内卷,变成少部分人靠更辛劳的经济活动留下更多现金收入,而不是想象的更加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很多时候,不到农村,就容易想当然。

农业的第三个问题是:期望乡村的产业更加多样化——比如三产融合、乡村旅游等,来支撑乡村更活、更复杂的业态,但问题是,需求在哪儿?

不是所有的村庄都能通过城乡互动来实现产业多样化。我们不能把极少数村庄由城乡互动带来的变化,想当然地拓展为大多数农区都能实现这样的。

大多数传统农区乡村产业的多样化,是农工互补、农副互补,是农民靠着农业做点生计,靠一些副业、手工活动,来增加收入,跟现在很多人讲的城乡互动带来的乡村产业的多样化、产业融合,完全是两个概念。大多数村庄是实现不了城乡互动的产业多样化的。

▍第三个问题:住。

住房基本反映了农民经济状况的变化,我们确实看到了农民住房状况的改善——进到乡村以后,农民相互之间比来比去,张家盖了两层楼,李家一定要想办法盖得比他高一点。

住房条件的改善,是改革以来乡村面貌最大的改变。包产到户的时候,农民有钱就盖房子,后来农民出去打工,有钱了,回来还是盖房子。这是农民基本的行为模式。它的好处是,带来整个乡村面貌的改变。问题是,乡村盖的这些房子,利用率极低。

我这次回去,是晚上十点多进的村,整个100多户的村,差不多就只有五六户亮着灯。老人不在的,年轻人出去了,这家就锁着门,常年是黑的。

这意味着,整个城市化以来,农民积累的大量资本,不是用于进一步扩大城市的资本形成,而是积累在他未来落叶归根的这些村落——回到乡村盖房、装修,不断添加房子里的东西,目的是备着他以后回来。但这些资本的利用率非常之低,几近闲置。

▍第四个问题:占地。

现在农民盖房子,已经不在原来村落里盖,都盖在公路边。农民的住房从传统村落到路边,实际上是一场重大的村落改变。传统村落,是依水、依地而形成的,是为了农业经济活动的方便。现在农民为什么整体往公路边盖?这是一个人口迁移社会的表现:交通出行方便。从原来农耕社会村落的布局、空间形态,转变为迁移社会的形态。

现在,我们把去农村看到的景象整个构图起来,你看到的乡村是:第一,人——老人的绝望,农二代的归属不定,留守儿童心灵创伤;第二,农村经济活动越来越单一、农业越来越内卷;第三,农民的住房明显改善,但占了大量农民在城市积累的资本,没有进一步在城市形成更大的资本积累,而变成在乡村闲置的要素;第四,大量耕地的占用——住房的占用。

这样看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https://t.cn/A6Msk4TT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点的所有菜品都好吃,没有一个踩雷的。第二顿是川菜,继续吐槽为什么髪国的中餐都更好吃,钵钵鸡料狠足狠香第三顿继续外卖,暴走两万步之后累瘫了懒得再去餐馆了,加上周天
  • 此外,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守夜人”也受到新华社点赞,秀洲区跨界联合治水模式多次在央视新闻播出……“央媒的关注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嘉兴走出了一条在全国独具特色的
  • 没有一个不好看的 !! 我的钱包要捂不住啦 手臂试色都如此好看 绝了绝了 特地给大家找了不同光线的参考 不论是颜色还是 口红质地或者是包装 都到位的很 各有各
  • [哪吒开心] 玩过山车的时候我直接吓得灵魂出窍叫个不停,他在一边笑个不停[胖红生气],下来以后他说“果然最好玩的是你啊 [偷笑] 闭着眼睛还能叫那么大声也太可爱
  • 2022年2月18日欢声笑语,轶闻趣事,从穿叉叉裤说起,到“打游击”跳橡筋绳,到下乡当农民回城当工人,再到结婚生子带孙儿孙女……满满的回忆,满满的温情,满满的
  • 晚上看了会儿电视,看到法国Tv5monde 播放9月21-22日的环球法语国家25小时聯播,才意识到这是个全球大活动了。俺准备说中国葡萄酒行业中法国的影响…还有
  •   #天门#:20个项目开工 总投资55.25亿元  天门市在岳口工业园湖北奈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现场,同步举行4月份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共有奈思科技、城镇
  • 一冲即饮,补气养又补肾,让你精力充沛信心满满,赶紧入手吧![给力]【14.9】榴莲西施 榴莲味岩烧吐司200g*2袋榴莲西施榴莲味软烤面包岩烧吐司网红早餐切片面
  • 尤其适合受损发质#好物分享##护发##发膜##膜法世家分区专护蒸汽发膜##好物分享[超话]##平价好物种草##今日流水# 每天睡醒多不想起床只有闹闹知道,每天都
  • 它这么对你说到:‘你好,小姐,和我一块打滚玩好么?它这么对你说道:‘你好,小姐,和我一块儿打滚玩好么?
  • 虽说听人告诫时的最高境界是,剥离这个人和这个人说出的话,即关注话语本身对还是不对,而不是他自己能否做到,做到这种程度可以让人汲取一切为自己所用,快速生长。承诺给
  • 30-40岁戊子大运,与八字戊癸合,为正官夫星来合身,这期间夫妻感情你恩我爱,不过2028年戊申、2029年己酉,与大运一起组成两戊争合子癸,两男争一女的信息,
  • ...等等我不是杭州人,也大概不是那种社交狂魔,但这几年到过呆过的这些地方,凑和算得上朋友遍天下吧。假如没有疫情,我今天应该穿着美美衣服然后让在杭州的闺蜜陪我一
  • [好喜欢]#热爱挑战赛# 点击链接报名,现场更有电竞壕礼拿到手软!据了解,吉利想要在2025年完成5000座换电站的任务,这是个巨大的挑战。
  • 只要走在路上,每天都有陌生或熟悉的脸庞,小暑到,心情爽,快快乐乐无烦恼,空气新,阳光照,事事顺利笑容俏,短信送,祝福到,幸福生活分分秒。四月的花草都在不遗余力的
  • 公司业绩长期萎靡,但除景华外,其股东名单中先后盘踞京基集团陈家荣、山西资本德御系、海淀国资等各方势力,股价曾一路青云直上,在7年多的时间里翻了26倍。公开资料显
  • 你总是那么坚强在我脆弱和无力的时候,你是我的后盾,你是一个非常棒的倾听者,我总是感觉被倾听到了自己。 ——写给我的爱人~xt 这也是你在我内心里最真实的印象,或
  • 八字戊土日干的人,最好四柱带水,这样霞水相映,如年干月干逢见癸水,那就更好了,有雨后见霞的文明之象,多能成就一番事业。如果八字中庚金日干,地支见乙巳,则叫“月白
  • 典型的如《河北墨麒麟》这首歌,其艺术水平是我认为全张最高,我在前面听到了窦唯、林强的影子,但后面又非常万青,这首歌唱到8分钟时,我直接起了鸡皮疙瘩。这里万青玩了
  • 12月,文天祥听闻元军分海陆两路钳攻广东,步步进逼潮阳,又向西回到海丰,结果于20日“方饭五坡岭”时被执。可能很多网友会认为盖塔是祭拜“月娘”的,其实不是,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