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五年,他们这样填写时代答卷】3月28日,明媚春日微风拂煦,位于高碑店市张六庄镇的雄东500千伏变电站,主体施工已近尾声,预计6月投用。

作为服务雄安新区的第一个500千伏工程,总投资4.6亿元的雄东500千伏变电站,是雄安新区能源输送主通道的关键节点工程,更是雄安新区电力下送通道的起点。

“这座变电站担负着雄安新区高铁片区供电的重任。”变电站业主项目经理魏栋说,通过这座变电站,“我们才能用张北的风,点亮雄安高铁片区的灯。”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

雄安新区五年来,在全力构建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中,国网保定供电公司用高标准、高速度、高质量的建设,填写新时代的电力答卷。

史上最大规模迁改,

用保定速度保障雄安建设强力开局

雄安新区有三张电网:原有电网、过渡电网、目标电网。

在大规模建设启动前后,如何在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同时,为雄安新区建设腾出空间,为未来用电提供更具前瞻性的保障?国网保定供电公司以史上最大规模电网迁改来答卷。

从2020年至2022年,50个迁改项目依次展开。

“以工程量最大的雄安新区启动区迁改为例,14条次线路迁改任务都是带着时间节点来的,每次都是非常急。”国网保定供电公司建设部电力迁改负责人高远回忆称,在安置区“三校一院”建设时,要求2020年3月开工,4月完工。

一项迁改工程,前期设计和手续办理一般3个月,施工作业最少2个月,再加上结算1个月,正常情况下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1个月的工期,高远“压力山大”!但是,电力迁改与滚动推进的雄安建设密切相关,环环相扣。支持分秒必争的雄安新区,国网保定供电公司撸起袖子加油干。

工程量大,那就日出而作、午夜而息。时间不够,那就周六休息日来凑。因为新区施工停电时间有着严格的限制,高远在那些日子里,“不把工作捋顺了,做梦都得想着。”

如是这般的电力设施迁改,在雄安新区建设中成为常态。

雄安新区2021年“1+3+1”项目,事关2.5万户居民冬季取暖,意义重大。

“项目包括220千伏白洋淀站主变扩建工程,3座35千伏移动变电站新建工程,雄县铺南110千伏变电站和35千伏线路配套切改工程,线路长度26公里……正常情况下,这么大规模的项目,我们建设周期在12个月左右。”高远称,7月接到任务,期限只有4个月。

事非经过不知难。

“无论是运输物料,还是正常建设,大雨对我们施工的影响都很大。”记者了解到,保定2021年汛期经历了12轮强降雨过程,使得“1+3+1”项目举步维艰。除了大雨,还有疫情防控、多重电网叠加等风险,亦是“拦路虎”。

电力铁军,无畏向前。每一名国网保定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化身“武松”,用智慧和汗水,将“拦路虎”一个个搬开。

正是在这种状态下,电力设施迁改不断刷新“雄安速度”:安大线涉及电网19.66公里,用时175天;荣乌高速涉及电网11.9公里,仅用时150天;京雄高速涉及电网24.79公里,仅用时59天……

年均停电时间小于21秒,

打造属于雄安新区的“双花瓣”

电力驱动建设,创新赢取未来。

雄安新区作为国家大事、千年大计,电力保障离不开科技的力量。

2021年9月24日,在容东片区雄安商务服务中心,随着2号、4号开关站转为“双花瓣”运行方式,雄安新区目标电网首个配网“双花瓣”高可靠供电示范工程由此正式投运。

“目前,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配网网架结构,‘双花瓣’的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99%以上。简单说,就是年均停电时间小于21秒。”国网保定供电公司调控中心负责人王光华称,新加坡、东京等世界一流城市,目前就在使用“双花瓣”结构。

从原有的县一级薄弱电网,如何迈向世界最先进的目标电网,国网保定供电公司付出了极大地努力。

他们先后6次针对雄安现状电网与目标电网互联等问题开展专题技术研讨,明确配网“双花瓣”结构下的自愈、自投、保护整定原则,共同编制开关站启动措施,配合完成新设备送电,助力雄安首个高可靠性示范工程正式投运。

供电可靠的“双花瓣”,只是国网保定供电公司在技术上支持雄安新区建设,通力协作创新驱动的一个范例。

为了支持雄安绿色发展,国网保定供电公司全力以赴,强化高水平创新实践。他们精心打造雄安高铁屋顶光伏项目,聚力建设基于5G的分布式能源示范监控示范,为建成雄安样板贡献保供力量。

“目前,保定公司承接国网公司唯一一家分布式新能源试点,在全国意义非凡。试验攻关后获得的成功技术,将逐步用在雄安新区,解决分布式光伏入网带来的技术难题。”王光华称。

原来,传统配电网继电保护业务信号传输依赖于光纤,新增分布式电源或移动负荷时需要架设光缆,投资经济性和施工安全性问题突出。

国网保定供电公司依托5G的高速率、低延时、布设灵活的优势,以无线形式升级配电网继电保护装备,实现电源和负荷的“即插即用”,大幅降低配电网故障隔离时间。

“这个技术突破后,故障复电时间压缩至1秒内,‘自愈’效率提升5倍以上,群众用电体验将会更加美好。”王光华称,目前,经过多方努力,国内首个基于5G的配电网继电保护示范项目,已在110千伏奥威等站率先投用。

精细化保障和创新性管理,

助力雄安外迁企业及开工项目顺利建设

在为雄安新区的启动与建设出力护航的同时,国网保定供电公司也为雄安新区外迁企业的发展,以及开工项目建设顺利开展做好电力保障。

“雄源服装智慧新城是保定市承载雄安新区服装产业外迁转型升级的重点项目,2021年投用时,最初一个月的用电量大概在2万度左右,如今随着企业发展升级,每月用电量已经提升到了10万度。”涞源县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孙劲彬这样说道。

原来,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设立,雄安本地10家外迁服装企业联合成立雄源集团。同年9月26日,雄源集团与涞源县人民政府签订框架协议,在涞源县建设集服装研发、设计、制造为一体的雄源服装智慧新城。

2018年雄源服装智慧新城项目开始建设,涞源县供电公司主动对接服务。

“这个项目一期占地400亩,投资14亿元。厂区现有6条男装智能生产线,服装生产实现电气自动化。当时,我们根据项目建设和后续生产用电需求,仅用了5天时间,就完成了现场勘查、方案答复等业务受理相关工作。”孙劲彬称,涞源县供电公司用时一个月,就为项目架设了10千伏供电线路和1000千伏安变压器,全力保障雄安外迁重点项目落地投产。

“我们的企业能够顺利投产,并快速步入正轨,实现转型升级,离不开当地电力部门的鼎力支持……”河北雄源服装科技有限公司后勤部经理孙建兵说,企业自2021年4月正式投产以来,年可生产服装2000万套,西服、裤子、衬衫等远销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多个国家,并为涞源县当地创造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

保障外迁企业转型发展的同时,对入驻雄安的企业和项目建设,国网保定供电公司也在全力提供保障。

“目前,雄安新区现有110千伏及以下电网的输变电,仍由保定公司安新运检分部负责。我们实现了提前为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送电,建成当时河北南网最大规模充电站——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充电站等重要任务。”安新运检分部管理人员李志强告诉记者,在过去的五年里,安新运检分部不断完善雄安保障机制建设。

建立应急抢修物资(办公厂区-县域定点-随车携带)“三级储备”机制,设置奥威、雄县运维驻点。

成立雄安防外破巡护小组,设立容西、容东等6个巡护站,建立雄安防外破“四道防线”,及时处置各类外破隐患5267项。

持续推动输电线路可视化,累计加装星光夜视图片监拍装置898套,对46座变电站加装高清摄像头303个,为184面开关柜加装无线测温装置,让远程巡视成为雄安设备智能运检重要手段。

最让李志强满意的,是运用无线测温、高清视频、无人机、图片监拍、激光炮等科技手段,为雄安电网运维保障提供巨大支撑,取得了巨大成效。

……

5年来,日夜兼程,风雨无阻,一批批重大项目全面推进,一个个标志性工程投入使用,雄安新区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

国网保定供电公司全力支持下,“雄安速度”和“雄安质量”,如同那灯火通明的塔吊丛林,正在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中,加速拔节生长。

【穿越烽火线送同胞回家!#全景记录中国公民撤离乌大行动#】3月28日上午,第20架接返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临时航班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安全抵达福州,这标志着中国撤离在乌克兰公民的工作告一段落。

乌克兰紧张局势急剧升级以来,中国外交部迅速启动领事保护应急机制,第一时间组织、引导、协调中国公民避险并撤离。在过去一个月,多路《环球时报》记者不间断追踪乌克兰撤侨工作的进展,先后联系我驻乌克兰、罗马尼亚、波兰等多国使领馆,并采访多名亲身经历这场撤离行动的华人华侨、中资机构人员和中国留学生,尝试以全景式的方式记录这场堪称奇迹的大行动的方方面面。

透过他们的讲述,我们看到了不放弃每一个同胞的大使,看到了在口岸驻守8天8夜的外交官,看到了不惧艰险护送孩子们离境的华侨,看到了挺身而出照顾他人的学生党员,看到了不同部门之间的爱心接力……这场大行动中的一个个身影,共同拼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实力”,也描绘出一幅中华儿女守望相助、共渡难关的感人画卷。

创下“五个之最”,方案如何出炉?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乌克兰局势恶化之前,在乌中国公民共有6000多人,不仅人数多,而且还分布在许多不同地方。除自行撤离人员外,中国驻乌使领馆共组织、指导、协调撤离了5000余人。这一庞大的撤离行动也创下了“五个之最”——“环境最复杂”“形势最危险”“撤离难度最大”“撤离群体最令人牵挂和揪心”“参与撤离行动的使领馆数量最多”。

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2月24日开始。当天清晨,基辅上空响起爆炸声后一个小时,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迅速发布第一个安全提醒,并立即启动应急方案。与此同时,为方便群众,大使馆火速把平时1部领保协助电话增至3部,24小时不间断接听在乌留学生和其他中国公民的电话,为他们提供安全指导。

“那几天,平均每天都有上千个电话打进来。”一名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领保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面临着巨大而复杂的考验:既要紧盯形势,又要传递正确信息,还要引导同胞们不要慌乱,开导并帮助他们在合适的情况下安全撤离。”

随着乌克兰境内安全局势迅速恶化,大规模的撤离计划正式启动。然而,面对军事冲突双方的激烈炮火和因此导致的安全风险,“怎么撤”成为摆在我驻乌克兰外交人员面前的难题,执行方案必须以安全为首要目标。

我大使馆研究过多种撤离方案,比如包机撤离。按照中国的实力,包机当然没问题,但激烈的战事已让安全飞行的条件不再具备。万一飞机空中遇险,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从海上撤离,这意味着接下来还需要中转,而且需要把分布在乌克兰各地的同胞统一集中到敖德萨,这意味着风险平白多了几分。而且,要找到合适的船只也需要很长时间,越等越不安全。如果从陆路撤离,那要打通几条通道?什么交通工具最安全?没有申根签证的中国公民能否顺利进入邻国?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多次协调、反复确认。

除了“稳”,“快”也是摆在中国驻乌外交官面前的重要挑战。他们表示,乌克兰形势瞬息万变,比如一些道路,今天还是通的,明天就因为交火而不通了,甚至上午还通,下午就不通了,“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应对变化,找到安全通道,也是一个很让我们头疼的问题”。

经过仔细研判,我驻乌克兰使领馆最终决定采取如下撤离计划:用大巴和火车把待撤离人员从基辅、哈尔科夫、苏梅等城市运出,通过邻近乌边境的利沃夫和敖德萨两大通道进行分流,把大家疏散至波兰、摩尔多瓦、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周边国家,再安排临时航班回国。

在使领馆的统一协调下,2月28日晚,两批中国留学生分别从基辅和敖德萨向西撤离。尽管撤离车队得到了当地军警的护送,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危险。一名当晚护送88名学生乘大巴前往摩尔多瓦的领保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发车不到一个小时,车子的右前方就发生了3次炸弹爆炸。一路上,大家经历了至少15道关卡,到处都是拿着枪的士兵。

打开撤离通道,大使竟一路找到乌克兰副总理

事实上,从基辅和敖德萨出发的两条路线已经算是“相对安全”了,处在两军交火中心的哈尔科夫和苏梅的撤离行动,才是真正的难题。据了解,在俄乌军事冲突爆发时,哈尔科夫和苏梅两个城市分别有超过100名中国留学生。

“在过去这段时间,我们经历了好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遭受炮火,第一次躲入防空洞,第一次经历战争,第一次克服千难万险撤离。”苏梅国立师范大学文化与艺术学院留学生董浩这样对《环球时报》记者感叹道,“滞留那几天,每当枪炮响起,我和同学们就不得不躲在狭小的防空洞里。大家坐在漆黑脏乱的地上,不能吃喝也不能睡觉,没有厕所,也没有网络。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呆呆地望着昏暗的天花板,祈祷战争快点结束。”

由于地处乌克兰东北部并和俄罗斯接壤,在战争开始的第二天,苏梅就成了俄乌军队争夺的地方。董浩回忆说,由于战事瞬息万变,苏梅地区100多名中国留学生的撤离计划也经历了重重波折。

学生们最初的想法是撤离到距离苏梅最近的俄罗斯边境城市,那里距离苏梅只有70公里,但大使馆很快否定了这一计划,因为在战争中撤往其中一个当事国实在不妥,安全是个很大的问题。后来,大家又商议了很多方案,但都无法百分之百保证安全,也都没有成行。

“3月6日,我们收到一个好消息:中午12点集合,准备撤离!得知这个消息后,所有人一下子都激动万分。”董浩告诉记者,“但在战火之中,一切注定不会那么容易。由于俄乌双方未能就人道主义通道达成一致,当天的撤离计划搁浅了。那一夜,我们所有人都没有睡着。第二天,轰炸机巨大的轰鸣声再次在我们头上响起,不到一分钟,炮弹就落在了我们宿舍所在的大街上,当烟尘升起的那一刻,我们以为,短期内可能真的走不了了。”

没想到在使领馆的不懈努力下,事情峰回路转。俄乌双方终于达成一致,同意在3月8日开启苏梅地区人道主义通道。“在大使馆的安排下,我们当天一早就第一批撤离。幸亏如此,因为下午第二批人员就因战火重燃而无法撤离。”董浩说。

“后来我们才得知,为了让我们安全撤离,范先荣大使和大使馆其他外交官们不眠不休地工作了4天4夜,甚至一路找到乌副总理,为我们协调撤离通道。他们真的没有放弃我们任何一个人”,董浩充满感情地告诉《环球时报》,“当在利沃夫,范先荣大使站在小板凳上对我们说,‘孩子们,同学们,你们现在安全了’的那一刻,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据我驻乌克兰大使馆工作人员对《环球时报》介绍,从苏梅撤离的这批留学生是最后一批从乌危险地区大规模撤离的中国公民。“在他们前往斯洛伐克的大巴上,每一辆车我们都安排了一名工作人员,既是押车保护,也是为了安抚大家焦灼的心情。他们的安全撤离也标志着乌克兰境内集中撤离行动的圆满结束。”

外交官们在口岸驻守8天8夜

满载中国公民的车辆驶出乌克兰,马上就迎来我驻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等邻近国家使领馆的“接棒”。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撤侨行动开始后,我驻乌克兰邻近国家大使馆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紧急部署,全馆动员,确定了工作方案。

在我驻罗马尼亚大使馆的安排下,协调组、口岸组、信息组、机场组、后勤保障组,一个个工作小组迅速建立起来,在统一的指挥下协调运转;我驻罗马尼亚大使姜瑜更亲自上阵,第一时间联系到罗外交部、内务部、警察局、边防、民航等一个又一个部门,得到了罗方在撤离人员出入境、航班审批、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给刚刚离开战火、还惊魂未定的人们吃下“定心丸”。

2月的罗马尼亚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然而,为快速打通撤离通道,我大使馆工作人员连夜顶风冒雪,兵分两路奔赴距离首都布加勒斯特数百公里的加拉茨口岸和斯库莱尼口岸驻守,只为确保抵罗的同胞们入关后第一时间就能够看到大使馆人员,能放下一路以来焦急、惶恐的心。

3月1日,518名中国同胞通过两个口岸入境罗马尼亚,并乘坐使馆安排的大巴顺利抵达布加勒斯特,这标志着我自乌转移人员抵罗通道顺利打开,安全顺畅运转。从那一天开始,到3月20日,约3500名中国公民从乌克兰直接或经摩尔多瓦入境罗马尼亚,其中仅3月1日至3日入境人员就超过2400人。 (环球时报)

【穿越烽火线送同胞回家!《环球时报》全景记录中国公民撤离乌克兰大行动】3月28日上午,第20架接返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临时航班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安全抵达福州,这标志着中国撤离在乌克兰公民的工作告一段落。#环球时报全景记录中国公民撤离乌大行动# #全景记录中国公民撤离乌大行动#

乌克兰紧张局势急剧升级以来,中国外交部迅速启动领事保护应急机制,第一时间组织、引导、协调中国公民避险并撤离。在过去一个月,多路《环球时报》记者不间断追踪乌克兰撤侨工作的进展,先后联系我驻乌克兰、罗马尼亚、波兰等多国使领馆,并采访多名亲身经历这场撤离行动的华人华侨、中资机构人员和中国留学生,尝试以全景式的方式记录这场堪称奇迹的大行动的方方面面。

透过他们的讲述,我们看到了不放弃每一个同胞的大使,看到了在口岸驻守8天8夜的外交官,看到了不惧艰险护送孩子们离境的华侨,看到了挺身而出照顾他人的学生党员,看到了不同部门之间的爱心接力……这场大行动中的一个个身影,共同拼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实力”,也描绘出一幅中华儿女守望相助、共渡难关的感人画卷。

创下“五个之最”,方案如何出炉?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乌克兰局势恶化之前,在乌中国公民共有6000多人,不仅人数多,而且还分布在许多不同地方。除自行撤离人员外,中国驻乌使领馆共组织、指导、协调撤离了5000余人。这一庞大的撤离行动也创下了“五个之最”——“环境最复杂”“形势最危险”“撤离难度最大”“撤离群体最令人牵挂和揪心”“参与撤离行动的使领馆数量最多”。

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2月24日开始。当天清晨,基辅上空响起爆炸声后一个小时,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迅速发布第一个安全提醒,并立即启动应急方案。与此同时,为方便群众,大使馆火速把平时1部领保协助电话增至3部,24小时不间断接听在乌留学生和其他中国公民的电话,为他们提供安全指导。

“那几天,平均每天都有上千个电话打进来。”一名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领保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面临着巨大而复杂的考验:既要紧盯形势,又要传递正确信息,还要引导同胞们不要慌乱,开导并帮助他们在合适的情况下安全撤离。”

随着乌克兰境内安全局势迅速恶化,大规模的撤离计划正式启动。然而,面对军事冲突双方的激烈炮火和因此导致的安全风险,“怎么撤”成为摆在我驻乌克兰外交人员面前的难题,执行方案必须以安全为首要目标。

我大使馆研究过多种撤离方案,比如包机撤离。按照中国的实力,包机当然没问题,但激烈的战事已让安全飞行的条件不再具备。万一飞机空中遇险,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从海上撤离,这意味着接下来还需要中转,而且需要把分布在乌克兰各地的同胞统一集中到敖德萨,这意味着风险平白多了几分。而且,要找到合适的船只也需要很长时间,越等越不安全。如果从陆路撤离,那要打通几条通道?什么交通工具最安全?没有申根签证的中国公民能否顺利进入邻国?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多次协调、反复确认。

除了“稳”,“快”也是摆在中国驻乌外交官面前的重要挑战。他们表示,乌克兰形势瞬息万变,比如一些道路,今天还是通的,明天就因为交火而不通了,甚至上午还通,下午就不通了,“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应对变化,找到安全通道,也是一个很让我们头疼的问题”。

经过仔细研判,我驻乌克兰使领馆最终决定采取如下撤离计划:用大巴和火车把待撤离人员从基辅、哈尔科夫、苏梅等城市运出,通过邻近乌边境的利沃夫和敖德萨两大通道进行分流,把大家疏散至波兰、摩尔多瓦、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周边国家,再安排临时航班回国。

在使领馆的统一协调下,2月28日晚,两批中国留学生分别从基辅和敖德萨向西撤离。尽管撤离车队得到了当地军警的护送,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危险。一名当晚护送88名学生乘大巴前往摩尔多瓦的领保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发车不到一个小时,车子的右前方就发生了3次炸弹爆炸。一路上,大家经历了至少15道关卡,到处都是拿着枪的士兵。

打开撤离通道,大使竟一路找到乌克兰副总理

事实上,从基辅和敖德萨出发的两条路线已经算是“相对安全”了,处在两军交火中心的哈尔科夫和苏梅的撤离行动,才是真正的难题。据了解,在俄乌军事冲突爆发时,哈尔科夫和苏梅两个城市分别有超过100名中国留学生。

“在过去这段时间,我们经历了好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遭受炮火,第一次躲入防空洞,第一次经历战争,第一次克服千难万险撤离。”苏梅国立师范大学文化与艺术学院留学生董浩这样对《环球时报》记者感叹道,“滞留那几天,每当枪炮响起,我和同学们就不得不躲在狭小的防空洞里。大家坐在漆黑脏乱的地上,不能吃喝也不能睡觉,没有厕所,也没有网络。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呆呆地望着昏暗的天花板,祈祷战争快点结束。”

由于地处乌克兰东北部并和俄罗斯接壤,在战争开始的第二天,苏梅就成了俄乌军队争夺的地方。董浩回忆说,由于战事瞬息万变,苏梅地区100多名中国留学生的撤离计划也经历了重重波折。

学生们最初的想法是撤离到距离苏梅最近的俄罗斯边境城市,那里距离苏梅只有70公里,但大使馆很快否定了这一计划,因为在战争中撤往其中一个当事国实在不妥,安全是个很大的问题。后来,大家又商议了很多方案,但都无法百分之百保证安全,也都没有成行。

“3月6日,我们收到一个好消息:中午12点集合,准备撤离!得知这个消息后,所有人一下子都激动万分。”董浩告诉记者,“但在战火之中,一切注定不会那么容易。由于俄乌双方未能就人道主义通道达成一致,当天的撤离计划搁浅了。那一夜,我们所有人都没有睡着。第二天,轰炸机巨大的轰鸣声再次在我们头上响起,不到一分钟,炮弹就落在了我们宿舍所在的大街上,当烟尘升起的那一刻,我们以为,短期内可能真的走不了了。”

没想到在使领馆的不懈努力下,事情峰回路转。俄乌双方终于达成一致,同意在3月8日开启苏梅地区人道主义通道。“在大使馆的安排下,我们当天一早就第一批撤离。幸亏如此,因为下午第二批人员就因战火重燃而无法撤离。”董浩说。

“后来我们才得知,为了让我们安全撤离,范先荣大使和大使馆其他外交官们不眠不休地工作了4天4夜,甚至一路找到乌副总理,为我们协调撤离通道。他们真的没有放弃我们任何一个人”,董浩充满感情地告诉《环球时报》,“当在利沃夫,范先荣大使站在小板凳上对我们说,‘孩子们,同学们,你们现在安全了’的那一刻,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据我驻乌克兰大使馆工作人员对《环球时报》介绍,从苏梅撤离的这批留学生是最后一批从乌危险地区大规模撤离的中国公民。“在他们前往斯洛伐克的大巴上,每一辆车我们都安排了一名工作人员,既是押车保护,也是为了安抚大家焦灼的心情。他们的安全撤离也标志着乌克兰境内集中撤离行动的圆满结束。”

外交官们在口岸驻守8天8夜

满载中国公民的车辆驶出乌克兰,马上就迎来我驻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等邻近国家使领馆的“接棒”。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撤侨行动开始后,我驻乌克兰邻近国家大使馆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紧急部署,全馆动员,确定了工作方案。

在我驻罗马尼亚大使馆的安排下,协调组、口岸组、信息组、机场组、后勤保障组,一个个工作小组迅速建立起来,在统一的指挥下协调运转;我驻罗马尼亚大使姜瑜更亲自上阵,第一时间联系到罗外交部、内务部、警察局、边防、民航等一个又一个部门,得到了罗方在撤离人员出入境、航班审批、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给刚刚离开战火、还惊魂未定的人们吃下“定心丸”。

2月的罗马尼亚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然而,为快速打通撤离通道,我大使馆工作人员连夜顶风冒雪,兵分两路奔赴距离首都布加勒斯特数百公里的加拉茨口岸和斯库莱尼口岸驻守,只为确保抵罗的同胞们入关后第一时间就能够看到大使馆人员,能放下一路以来焦急、惶恐的心。

3月1日,518名中国同胞通过两个口岸入境罗马尼亚,并乘坐使馆安排的大巴顺利抵达布加勒斯特,这标志着我自乌转移人员抵罗通道顺利打开,安全顺畅运转。从那一天开始,到3月20日,约3500名中国公民从乌克兰直接或经摩尔多瓦入境罗马尼亚,其中仅3月1日至3日入境人员就超过2400人。 #环球时报全景记录我国公民撤离乌大行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所以可以这么说,书是一种精神的保健品。”#好书推荐# [送花花]#如何缓解emo情绪# 如果我们知道该如何生活,就会减少一半的焦虑。
  • #alea iacta est# 最近会经常因为生活节奏这个词 陷入恐慌 很久没有在四五点前睡着了 脑子里想法太多 给自己赋予的意义太沉重 和朋友聊天的时候
  • 温哥华创业|没错‼️北鼎马卡龙色珐琅锅来啦温哥华家居创业7个月了新年之际 又建立了这个新的“妹妹号”这段日子以来收到了很多小伙伴的喜爱和支持我都感受到了 谢谢你
  • 从以下这几句歌词就可以知道了:“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我在等你,等你实现我对你不变的祝福:事业成功,家庭美满。想起你
  • 今天回家的时候 在楼下碰到了一只超级乖的小猫 喊了两声说跟我们回家就给你吃好吃的 没想到真的跟着我们一路上了六楼 就是看着有点脏怕有病就没让它进门 虽然也是进门
  • 头埋水里什么也看清很让人没有安全感,自由泳游了一下不知道游哪里去,没有方向感,于是就游了蛙泳。手表信号也漂了,具体游了多少不知道。
  • 2022.07.06突然开始担心微博把自己的隐私泄露了,毕竟我啥都说……但又舍不得这里这个号还是低调点吧,评论什么的就换号好了嘛记录下今天,我来理县了!这家也安
  • 记录第一次独自来海边,本来想赶个日落发现跑错了海滩,这边背对着太阳啥也看不到不过打了电话给麻麻还有朋友☁️视频看海~发现我已经能独立去干很多事情也不会觉得孤单耶
  • !!
  • 从上述数据看,各区的人口密度,和其在北京市的地位基本吻合,东西一档,是核心区;朝海石丰一档,是主城区;通兴昌顺房一档,是副中心和平原新城;平门密怀延一档,是生态
  • Anson Lo@Mirror代言/聖誕禮物|SHISEIDO Anson Lo官網限定組合SHISEIDO的免疫力精華向來都是品牌的皇牌產品,今次還找來Ans
  • 还有就是我不知道那些男玩家怎么看法,反正我觉得我觉得大可不必,我可以原谅秦衣,就是毕竟他是一个纸片人,但是我不能原谅,我真的不能原谅,为什么我在一个换装游戏里面
  • 我们看过很多艺术类的书籍和画册,大都属于“顺着”看,才能很好地理解其中之意,但是,《现代艺术是什么》则不然。 每一幅画,总是给我出人意料的感觉,总是能打开
  • 中国的学校又被“坑”了吗,最的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2023,中国内地居然只有4所进入前100,而中国香港也有4所进入前100:-内地:清华23,北大39,
  • 一个乐善好施的人,心中有爱,心理也会处于最佳的状态,定能福寿延绵!一个乐善好施的人,心中有爱,心理也会处于最佳的状态,定能福寿延绵!
  • 一个快乐的人,都是经历了更多波折才脱颖而出的智者,他懂得什么该拿起,什么该放下,什么是宽容,什么是理解,什么是收获,什么是懂得,只有读懂自己的人,才能让自己活的
  • 1.龙一和龙头的区别A字杀的龙一,一般游资从龙二到龙十已经挣到了钱,靠宽度盈利!说明北向资金是挂低买入,成了就成了,不成也不急。
  • 本土确诊病例16:女,48岁,安康市报告。本土确诊病例6:女,53岁,渭南市报告。
  • 在逐一甄别各个门窗品牌的优劣之后,在真正深入了解各门窗品牌的产品以及企业口碑过后,进行比较,做出自己加盟需求以及计划,才是一个真正创业者,投资加盟者需要做的事情
  • 领克09 EM-P 远航版,昨天凌晨五点半从杭州出发,今早凌晨三点在北京望京彻底趴窝,出发(图2)表显里程是油676km+电142km=818km,跑到最后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