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藏 经 全 文(注 音 版)
  恭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
  赞
  稽首本然净心地 无尽佛藏大慈尊
  南方世界涌香云 香雨花云及花雨

  宝雨宝云无数种 为祥为瑞遍庄严
  天人问佛是何因 佛言地藏菩萨至

  三世如来同赞叹 十方菩萨共皈依
  我今宿植善因缘 称扬地藏真功德

  慈因积善,誓救众生,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智慧音里,吉祥云中,为阎浮提苦众生,作大证明功德主。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本尊地藏菩萨摩诃萨。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

  tánɡ yú tián ɡuó sān zànɡ shā mén shí chā nán tuó yì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dāo lì tiān ɡōnɡ shén tōnɡ pǐn dì yī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rú shì wǒ wén 。 yī shí fó zài dāo lì tiān ,

  如 是 我 闻。 一 时 佛 在 忉 利 天 ,

  wèi mǔ shuō fǎ 。 ěr shí shí fānɡ wú liànɡ shì jiè

  为 母 说 法 。 尔 时 十 方 无 量 世 界

  , bù kě shuō bù kě shuō yī qiè zhū fó , jí

  , 不 可 说 不 可 说 一 切 诸 佛 , 及

  dà pú sà mó hē sà , jiē lái jí huì 。 zàn

  大 菩 萨 摩 诃 萨 , 皆 来 集 会。 赞

  tàn shì jiā móu ní fó , nénɡ yú wǔ zhuó è shì

  叹 释 迦 牟 尼 佛 , 能 于 五 浊 恶 世

  , xiàn bù kě sī yì dà zhì huì shén tōnɡ zhī lì

  , 现 不 可 思 议 大 智 慧 神 通 之 力

  , tiáo fú ɡānɡ qiánɡ zhònɡ shēnɡ , zhī kǔ yào fǎ ,

  , 调 伏 刚 强 众 生, 知 苦 乐 法 ,

  ɡè qiǎn shì zhě , wèn xùn shì zūn 。

  各 遣 侍 者, 问 讯 世 尊 。

  shì shí , rú lái hán xiào , fànɡ bǎi qiān wàn yì

  是 时, 如 来 含 笑, 放 百 千 万 亿

  dà ɡuānɡ mínɡ yún , suǒ wèi dà yuán mǎn ɡuānɡ mínɡ yún

  大 光 明 云, 所 谓 大 圆 满 光 明 云

  、 dà cí bēi ɡuānɡ mínɡ yún 、 dà zhì huì ɡuānɡ mínɡ

  、 大 慈 悲 光 明 云 、 大 智 慧 光 明

  yún 、 dà bō rě ɡuānɡ mínɡ yún 、 dà sān mèi ɡuānɡ

  云 、大 般 若 光 明 云 、 大 三 昧 光

  mínɡ yún 、 dà jí xiánɡ ɡuānɡ mínɡ yún 、 dà fú dé

  明 云 、 大 吉 祥 光 明 云 、 大 福 德

  ɡuānɡ mínɡ yún 、 dà ɡōnɡ dé ɡuānɡ mínɡ yún 、 dà ɡuī

  光 明 云 、 大 功 德 光 明 云 、 大 归

  yī ɡuānɡ mínɡ yún、 dà zàn tàn ɡuānɡ mínɡ yún , fànɡ

  依 光 明 云 、 大 赞 叹 光 明 云  ,放

  rú shì děnɡ bù kě shuō ɡuānɡ mínɡ yún yǐ 。 yòu chū

  如 是 等 不 可 说 光 明 云 已 。 又 出

  zhǒnɡ zhǒnɡ wēi miào zhī yīn , suǒ wèi tán bō luó mì

  种 种 微 妙 之 音, 所 谓 檀 波 罗 蜜

  yīn 、 shī bō luó mì yīn 、 chàn tí bō luó mì

  音 、尸 波 罗 蜜 音 、 羼 提 波 罗 蜜

  yīn 、 pí lí yē bō luó mì yīn 、 chán bō luó

  音 、毗 离 耶 波 罗 蜜 音 、 禅 波 罗

  mì yīn 、 bō rě bō luó mì yīn 、 cí bēi yīn

  蜜 音 、 般 若 波 罗 蜜 音 、 慈 悲 音

  、 xǐ shě yīn 、 xiè tuō yīn 、 wú lòu yīn 、

  、 喜 舍 音 、 解 脱 音 、 无 漏 音 、

  zhì huì yīn 、 dà zhì huì yīn 、 shī zǐ hǒu yīn

  智 慧 音 、 大 智 慧 音 、 师 子 吼 音

  、 dà shī zǐ hǒu yīn 、 yún léi yīn 、 dà yún léi yīn 。

  、 大 师 子 吼 音 、 云 雷 音 、 大 云 雷 音 。

  chū rú shì děnɡ bù kě shuō bù kě shuō yīn yǐ ,

  出 如 是 等 不 可 说 不 可 说 音 已 ,

  suō pó shì jiè , jí tā fānɡ ɡuó tǔ , yǒu wú

  娑 婆 世 界, 及 他 方 国 土 , 有 无

  liànɡ yì tiān lónɡ ɡuǐ shén , yì jí dào dāo lì tiān

  量 亿 天 龙 鬼 神, 亦 集 到 忉 利 天

  ɡōnɡ , suǒ wèi sì tiān wánɡ tiān 、 dāo lì tiān 、

  宫, 所 谓 四 天 王 天 、 忉 利 天 、

  xū yàn mó tiān 、 dōu shuài tuó tiān 、 huà lè tiān

  须 焰 摩 天 、 兜 率 陀 天 、 化 乐 天

  、 tā huà zì zài tiān 、 fàn zhònɡ tiān 、 fàn fǔ

  、 他 化 自 在 天 、 梵 众 天 、 梵 辅

  tiān 、 dà fàn tiān 、 shǎo ɡuānɡ tiān 、 wú liànɡ ɡuānɡ

  天 、 大 梵 天 、 少 光 天 、 无量 光

  tiān 、 ɡuānɡ yīn tiān 、 shǎo jìnɡ tiān 、 wú liànɡ jìnɡ

  天 、 光 音 天 、 少 净 天 、 无 量 净

  tiān 、 biàn jìnɡ tiān 、 fú shēnɡ tiān 、 fú ài tiān

  天 、 遍 净 天 、 福 生 天 、 福 爱 天

  、 ɡuǎnɡ ɡuǒ tiān 、 wú xiǎnɡ tiān 、 wú fán tiān 、

  、 广 果 天 、 无 想 天 、 无 烦 天 、

  wú rè tiān 、 shàn jiàn tiān 、 shàn xiàn tiān 、 sè

  无 热 天 、 善 见 天 、 善 现 天 、 色

  jiū jìnɡ tiān 、 mó xī shǒu luó tiān 、 nǎi zhì fēi

  究 竟 天 、 摩 醯 首 罗 天 、 乃 至 非

  xiǎnɡ fēi fēi xiǎnɡ chù tiān , yī qiè tiān zhònɡ 、 lónɡ

  想 非 非 想 处 天, 一 切 天 众 、 龙

  zhònɡ 、 ɡuǐ shén děnɡ zhònɡ , xī lái jí huì 。 fù

  众 、 鬼 神 等 众, 悉 来 集 会。 复

  yǒu tā fānɡ ɡuó tǔ , jí suō pó shì jiè , hǎi

  有 他方 国 土 , 及 娑 婆 世 界, 海

  shén 、 jiānɡ shén 、 hé shén 、 shù shén 、 shān shén

  神 、 江 神 、 河 神 、 树 神 、山 神

  、 dì shén 、 chuān zé shén 、 miáo jià shén 、 zhòu

  、 地 神 、 川 泽 神 、 苗 稼 神 、 昼

  shén 、 yè shén 、 kōnɡ shén 、 tiān shén 、 yǐn shí

  神 、 夜 神 、 空 神 、 天 神 、饮 食

  shén 、 cǎo mù shén , rú shì děnɡ shén , jiē lái jí huì。

  神 、 草 木 神, 如 是 等 神, 皆 来 集 会。

  fù yǒu tā fānɡ ɡuó tǔ , jí suō pó shì jiè ,

  复 有 他 方 国 土 , 及 娑 婆 世 界,

  zhū dà ɡuǐ wánɡ 。 suǒ wèi : è mù ɡuǐ wánɡ 、

  诸 大 鬼 王。 所 谓 : 恶 目 鬼 王 、

  dàn xuè ɡuǐ wánɡ 、 dàn jīnɡ qì ɡuǐ wánɡ 、 dàn tāi

  啖 血 鬼 王 、 啖 精 气 鬼 王 、 啖 胎

  luǎn ɡuǐ wánɡ 、 xínɡ bìnɡ ɡuǐ wánɡ 、 shè dú ɡuǐ wánɡ

  卵 鬼 王 、 行 病 鬼 王 、 摄 毒 鬼 王

  、 cí xīn ɡuǐ wánɡ 、 fú lì ɡuǐ wánɡ 、 dà ài

  、 慈 心 鬼 王 、 福 利 鬼 王 、 大 爱

  jìnɡ ɡuǐ wánɡ , rú shì děnɡ ɡuǐ wánɡ , jiē lái jí huì。

  敬 鬼 王, 如 是 等 鬼 王, 皆 来 集 会 。

  ěr shí shì jiā móu ní fó 、 ɡào wén shū shī lì

  尔 时 释 迦 牟 尼 佛 、 告 文 殊 师 利

  fǎ wánɡ zǐ pú sà mó hē sà : rǔ ɡuān shì yī

  法 王 子 菩 萨 摩 诃 萨 : 汝 观 是 一

  qiē zhū fó pú sà jí tiān lónɡ ɡuǐ shén , cǐ shì

  切 诸 佛 菩 萨 及 天 龙 鬼 神, 此 世

  jiè 、 tā shì jiè , cǐ ɡuó tǔ 、 tā ɡuó tǔ

  界 、他 世 界, 此 国 土 、 他 国 土

  , rú shì jīn lái jí huì dào dāo lì tiān zhě ,

  , 如 是 今 来 集 会 到 忉 利 天 者,

  rǔ zhī shù fǒu ? wén shū shī lì bái fó yán :

  汝 知 数 不 ? 文 殊 师 利 白 佛 言 :

  shì zūn , ruò yǐ wǒ shén lì , qiān jié cè duó

  世 尊, 若 以 我 神 力 , 千 劫 测 度

  , bù nénɡ dé zhī 。

  , 不 能 得 知 。...https://t.cn/A6MCUUIK

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有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可见净土法门,能否往生西方,关键在于是否有真信切愿。印光大师也说:“念佛法门,以信愿为先锋,若无真信切愿,勿道不相应不能往生,即相应亦不能决定往生。一心不乱,念佛三昧,亦不易得。若有真信切愿,未得相应,亦可往生,况已相应乎。”信愿行三者,是西方净土之生因,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三资粮。“盖净土法门,不出信、行、愿三。”这三者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对净土三资粮,净土宗历代祖师大德多有开示、说明,多位祖师留下著作造福后世、当今。如十一祖省庵大师写《劝发菩提心文》,作《西方发愿文注》,著《涅槃会发愿文》。其净土思想中立愿指向明确,发愿理论丰富。省庵大师把发愿作为修学净土法门的第一要务,认为立愿是具该信、行的资粮枢纽,彰显、重视立愿的重要性。

一、发愿的重要性

净土三资粮中,发愿是生信之后的必然步骤。对西方净土要有信有仰,信者相信也,仰者乐求也,也就是欣然愿往生到净土。愿就是心愿,是从自己内心发心立愿,是发自肺腑的誓愿。净土法门的修行重在立愿,愿是净土得生与否的关键,如蕅益大师所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又云:“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

省庵大师秉承净土法门有关发愿的思想理论,对净土立愿的重要性给予多次论证、说明和劝导。他在《劝发菩提心文》中殷殷嘱托道:“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修学佛法之入门要道,不在他处,首在发菩提心。佛法修行最紧急的要事,首先是立愿,行无愿不成,无愿必至退转。发心立愿,是佛法修行的根本,是上求下化的必然条件。如果不能发平等慈悲的广大之心,立下坚固不退之愿,则纵使经历尘点劫数,依然不能了脱生死,还在六道轮回。所谓的修行,只是徒劳。《华严经》上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有一菩萨,往昔遇佛,发菩提心。后在世间修行,将前所发菩提心忘失,结果所修无论世间善,还是出世间善,都成了魔业。忘失菩提心尚如此,何况未发?所谓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发愿是修行不可缓之事,欲修学佛法必先立愿。普贤菩萨发十大愿王,观音菩萨发十二大愿,阿弥陀佛因地所发四十八愿等等,都是后世修学的模范,也昭示了修行以立愿为本的道理。

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开示:“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大众诚能不弃我语,则菩提眷属,从此联姻,莲社宗盟自今缔好。所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则安知未来三十二相,百福庄严,不从今日发心立愿而始也。”不要认为一念轻微,虚愿无益。能发一念西方愿,即播将来净土种。依真心修行,心真则事也真实;依大愿精进,愿广则行深。世间至大者无非虚空,然而与心想比,虚空非大,还是心为大。此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包太虚,周沙界。世间至坚者无非金刚,然而与愿力相比,金刚非坚,还是愿力最坚。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为此苦,退失西方愿。与会大众,近日结成莲社,发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那么我们未来成就果觉圆满三十二相,百福庄严,就是以今天的发愿为起点。净土十祖行策大师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说:“然选佛场开,是处可入。无论深山净刹世路风尘,要须心作南车,愿为前导,苟所向不乖。”往生西方净土,必须以发心立愿为导向。否则,就会发生方向性的错误。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列举了十大愿王的神妙德能,描述其在行者临命终时所显发的力用。经云:“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经文描述了一个临终者,哪怕是国王这样的世间最至尊至贵的人,在离开这个世间的时候,他的大臣辅相、象马车乘以及一切珍宝财物、妻妾奴婢、尊贵荣誉等等有形的和无相的一切,都不能随他而去。十大愿王内含了引导行人往生西方之功德,在临命终时,显发无作妙用,引导行人往生西方。以此类推,我们净业行人平时立愿往生西方,精进修行,是植愿力之因,而临命终时乘愿往生极乐,即是兑现愿力之殊胜果报。

所以说,信愿行净土三资粮中,愿起着决定性作用。省庵大师在《劝修净土诗》的序言中说:“有行无愿,终不往生。”没有生到西方净土的愿力,纵使念佛念得一心不乱,也不会生到西方。在《西方发愿文注》中,省庵大师论述了信愿行净土三资粮的关系:“又愿之一字,具该信、行。信则自、他、因、果、事、理不虚(信得自心是佛,他人亦然。念佛为因,往生作佛为果实也。西方是事,唯心本性是理。一一真实,故云不虚) 。行则专事持名, 不杂不散。愿则心心好乐,念念希求。如此三事,缺一不可。有信、行而无愿者有矣,未有有愿而无信、行者也。”

净土法门的发愿,本身就包含了信、行。信即蕅益大师所说的深信自、他、因、果、事、理都真实不虚(即相信自心本来是佛,别人也如此。相信念佛为因,必会成就往生净土和最终成佛的果报。相信事相上的西方极乐世界真实存在,而理体上的西方极乐世界为自心所具、所现。这些一一都是真实的,因此说不虚)。行则是专一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不杂不散。愿则是心里时时都怀着喜乐,念念都期盼往生。信、愿、行三者缺一不可。有的人对西方净土有信有行,但仍可能不愿往生。但是,已发下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誓愿,却仍然对净土无信,并没有念佛的行持,这样的事是没有的。

省庵大师作有一首论述净土信愿行三资粮的诗,诗中写道:“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信根先向心田种,行足还加愿力坚。路乏资粮终不到(有信愿无行),马无缰御孰能前(有信行无愿) 。但将三事为符契, 携手同登九品莲。”有信愿无念佛的行持,往生不了西方净土。有信有行却没有往生的誓愿,这就像马没有缰绳而不能驾驭前行一样,是不能生到西方净土的。

有人对往生净土需要发愿心有疑问,省庵大师在《西方发愿文注》中作了假设性的问答,对发愿的疑问进行了解疑答惑:“又问:为善生天,作恶入地狱,本不发愿。念佛往生,亦复如是,何须待愿而后生耶?答:三界因果,随业所感,固不待愿而成。求生西方,出世正因,若无大愿要期,纵然念佛,决不成就。譬如牛行熟路,虽无御者,亦知归宿。如行生路,决无趋向,必须御者手执绳头,复加鞭策,然后方行。众生心性如牛,三界如熟路,西方如生路,愿如御者,信如手,念似绳头,誓如鞭策。往生如行路,无愿不生,如牛无御。故必以发愿为要也。”

有人问道:行善者生天,作恶者堕入地狱,并不需要发愿。念佛往生,也应如此,何必非要发愿后才能往生呢?省庵大师解释道:三界内的因果报应,都是随众生各自的业力所感,自然不用发愿便会如此。求生西方净土乃是横超三界、出离生死的出世间大事因缘,如果不发大愿激励、约束自己,纵然念佛,也决不可能成功。譬如牛在熟路上,虽然无人驾御,也能回家。如若在陌生的路上,它肯定会搞不清方向,必须由御者手执缰绳,再加以鞭策,然后才能前行。众生的心性如牛,三界如熟路,西方净土如生路,愿如御者,信如手,念佛如缰绳,四弘誓如鞭策。往生西方净土犹如行路,无愿便不能往生,就像牛无人驾御不能前行一样。所以往生净土的事业,必须用发愿来激励自己、约束自己、引导自己。

省庵大师“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广则行深”、“有行无愿,终不往生”、“愿之一字,具该信、行”、“未有有愿而无信行者”、“往生如行路,无愿不生”、净土法门“以发愿为要”等有关净土立愿的观点,既继承了以前净土祖师大德有关净土立愿的思想,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更把立愿摆到了修学净土法门的首要位置,作为念佛行持的动力源泉,具该信、行的资粮枢纽,成办往生事业的第一要务,充分彰显了立愿的重要性和在往生西方净土中的关键作用。

[转载]黄 老 居 士 慈悲开示:所以我们觉得,真正你要信了佛,为佛做一点儿事情,你这个人生才有意义,不然对不起你现在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呀!这是众生的辛苦。你怎么报众生?只是享受啊?你做的那些工作,对于众生起了多大的好处,打了一个很大的问号。灌输他一些学问,灌输一些什么东西,都是对于“拔除生死勤苦之本”没有什么作用。所以就是说,我们真正地也要像阿弥陀佛一样发起这个大心。

黄 老 居 士 净修捷要报恩谈:二、彼土导师
胡 小 林 老师 大通永利文化传播

无量寿经
净修捷要报恩谈:二、彼土导师

之所以称为净修捷要,是修净土宗最快、最重要的方法和内容,是净修的捷要。不光是净土宗的道理在里头,整个佛教的精华也都在里头。

《净修捷要》是跟《无量寿经》相辅助的,所以《净修捷要》要老能存在,大家老修,《无量寿经》必然也发达。……到最后法都灭完了,还有一百年就靠这部《无量寿经》,这个是肯定的。
有居士请教,开始学佛,如何在实修方面着手,黄老给的建议是:《净修捷要》。

1990年7月15日-7月17日,北京莲舍
◎ 第二拜 彼土导师

一心观礼,极乐教主。因地闻法,即发无上正觉之心。住真实慧,誓拔勤苦生死之本。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修菩萨道。于无量劫,积植德行。所发殊胜大愿,悉皆圆满成就。名具万德,声闻十方。接引导师,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一拜三称)

释迦牟尼佛之后,第二拜就拜阿弥陀佛了。两土的导师。释迦牟尼佛是此土的导师。阿弥陀佛呢?彼土的导师。释迦牟尼佛就告诉我们,阿弥陀佛是什么因缘、什么愿力,然后劝我们去。

“一心观礼,极乐教主”。极乐世界的教主。“因地闻法,即发无上正觉之心”。在因地,咱们都有因有果,我们现在就是在因地,我们还没有证果,我们都是在因地,在因的这个地位,不是果觉、果的地位,是因,将来得果。底下不过有个很特殊的因果同时,很不可思议。

我们但是现在先说我们是因地。阿弥陀佛当年,极乐的教主,他在他因地的时候,他因地是什么时候?他是国王,这个国王称为世饶王。“世”很丰富,“饶”是饶足、丰足,世饶王。那个时候有佛,佛叫世自在王如来,住世的时间很长。这个国王,他那时是因地,他听见这个佛的说法,就是世间自在王如来的说法,他就不做国王了。佛教不是政教合一,都是这样,都是王位不要了;不是我又做国王,又当出家人。国位不要了,他就出家了。

出家了之后,他法名叫作Dharmākara,就是法藏,法藏比丘。“因地闻法”,他听了世间自在王如来的说法,发了“无上正觉”之心。所以我们这个“正觉”就是觉悟,无上的正的觉悟。“觉”就是菩提,菩提这两个字是Bodhi,是印度话。菩提是翻了字的音,没有翻意思,我们翻成“觉”就是翻了意思了。一个是翻了意思,一个是翻了音。所以菩提就是觉,这就是正觉。所以“发无上正觉之心”就是发了菩提心。因此我们现在都需要慢慢要发起菩提心来,就是发起觉悟的心,发起佛的心。

“住真实慧”,他心住在什么地方?住在真实的智慧之上。《无量寿经》有三个“真实”,一个是“真实之际”,“开化显示真实之际”,真实的本际。一个就是法藏后来就是“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净土”。他怎么庄严净土?他住于真实慧,就庄严这个净土了。所以真实之际、真实之慧,再有一个是“真实之利”。

佛为什么要出现于世?释迦牟尼佛是要给众生真实的利益。我们现在做慈善事业,现在有很多想做很多:你或者要做什么幼儿园、敬老院,种种的,能让众生得到好处,甚至你一个人给他一万美金,他可以生活得很愉快。这不是他的真实之利,他寿命完了之后,他还又要轮回,后头这个恶梦还有无穷无尽,你对于他没有帮助。所以我们要给他真实之利。

所以三个“真实”:真实之际、真实之慧、真实之利。这是因为夏老师的会集就出现这三个“真实”。这三个“真实”,我就在里头做了很多的解释,它互相是呼应的。正因为你是开化了真实之际,真实的本体显露了,所以你才能够流露出真实的智慧;因为你有真实的智慧,你才能为众生谋求真实的利益。除此,你也有好心,也愿意谋利益,你是否做得成功?做得成功之后,那个利益到底有多大?真实的利益是彻底的、永恒的、真实的、究竟的。所以让众生都成佛这是真实之利。所以这个文字就简单了,三个“真实”说出一个“真实”来,说出一个“真实”来就够了,智慧是根本,这是从真实之际所流出来。

有真实之慧,他就可以来拔众生的“勤苦生死之本”。众生这个生死是苦。“勤苦”是什么?没完没了呀,这个“勤”是它没有停止、没有休息,老是苦。这个生死,现在咱们在生,有一天总要死,我就近一点儿了,你们还远一点儿。死了之后又要生,生了之后又要死,这没完没了啊,所以这个“勤苦”。这个“勤苦生死”它有个根本,他就是这个心哪,阿弥陀佛:要为一切众生拔除所有众生的生死的根本。这个志向大呀!

所以我们觉得,真正你要信了佛,为佛做一点儿事情,你这个人生才有意义,不然对不起你现在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呀!这是众生的辛苦。你怎么报众生?只是享受啊?你做的那些工作,对于众生起了多大的好处,打了一个很大的问号。灌输他一些学问,灌输一些什么东西,都是对于“拔除生死勤苦之本”没有什么作用。所以就是说,我们真正地也要像阿弥陀佛一样发起这个大心。

在因地之中,所以他就“弃国捐王”,国家他也让位了,王位他也舍掉了,捐赠了,不要了。“捐”就是捐弃,不要叫捐赠,叫捐弃、放弃。出家做“沙门”,“沙门”就是翻译的音。“和尚”这两个字,和尚也是尊称,大家用烂了,不能随便称的。沙门也是很高的德行,识心达本名曰沙门,你认识你的本心,你达了你的本性,才叫作沙门。这个地方就是说,这个意思就说他出家做和尚了,这时候他的法名就叫法藏,名号是法藏,所以以后经中再提到“法藏比丘”,那就是阿弥陀佛的前身。

“修菩萨道”。他发了菩提心,所行的是菩萨的行,菩萨就是利他为本,行菩萨道。“于无量劫”。“劫”是很长的时间,这个时间的名称,这个数字没有法说了,十的多少次方,没有法说了,只能打个譬喻:四十几里的一个大石头,天人穿着比轻纱还轻的纱,多少年下来一次,拿这个纱在石头上头蹭一下,把这块石头蹭没了,这个时间叫一劫。你去想吧,是多长时间。几十里地一块石头,天人那种轻纱,多少年下来一次,拿那个纱在石头上蹭一下,蹭来蹭去、蹭来蹭去,把这个石头蹭没有了,磨完了,这个时间叫一劫。所以再不解脱,再“勤苦生死之根本”,那以后就是没完没了啊,那个时间你没有法子想了。

他就是发了这样的大愿,法藏比丘,在无量劫中,无量的劫,这个劫也数不清了,都在“积植德行”!所以我们说这个大恩大德,佛是做了多少生、多少辛苦的事情,为我们哪!这么长久的时间都在那积德呀,“植”就是种,积德、种德,救度大家。所以我们今天能够在这一起听关于阿弥陀佛的法门,都是因为我们在过去的生中,曾经受到过阿弥陀佛的救度。阿弥陀佛已经对我们有恩,我们得过阿弥陀佛的救,所以这才听见这个法,我们欢喜,我们愿意学。所以无量劫来,积植德行,救度众生。

“所发殊胜大愿,悉皆圆满成就”。他发了四十八愿。他发了这个愿,跑到佛那去告诉佛,他说:“我想发一个大愿,要超胜一切佛,这个愿可以做得到吗?我要把这个佛国比别的各国都好。”佛就把所有的佛世界都现给他看,经过很长的时间,他一一都看清楚了。他于是总结,采取各佛世界的长,然后才发了一个四十八愿。发出这个大愿的话,所以称为愿中之王。“殊胜”,特殊啊!胜,超越其他称为胜。都“圆满成就”了,都成就了,愿都落实了,不是一个空愿,都成为实际了,还是圆满成就,没有欠缺。

“名具万德”。阿弥陀佛这个名字里头包括无量的德。你看是无量劫植德行,种种种德,这样成了佛,所以这个佛就是种种无量劫都在积德、培德而得到的成就,所以这个名字是万德所成就的,所以这个名字里头就包括了万德,所以叫名具万德。

“声闻十方”。阿弥陀第十七愿,愿意一切佛都宣扬佛的名字。所以你看在咱们这个世界,释迦牟尼佛就宣扬阿弥陀佛的名字。我再给你们举个例子,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不管你是台湾、香港地区、还是大陆(内地),知道阿弥陀佛的人很多;知道咱们这个世界,咱们的本师,知道释迦牟尼的名号的人,少。你们想想看,说“这是如来佛”,等于没说,“这是学者、教授”,没说,不知道是谁。他不知道释迦牟尼,这个名号大家不熟悉,可是十万亿佛土之外的阿弥陀佛,咱们这老太婆、小孩子都知道。“阿弥陀佛。”高兴,“阿弥陀佛”;骂人也是“阿弥陀佛”。都知道。

这个不是个偶然的事情。为什么你自个儿学校的老师、校长,你不知道他的名字,外国有一个学校的校长跟你毫无关系,你倒知道了?不可能!你还老提他。不可能!这个事情是个不可能的事情。这个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阿弥陀有这个愿,阿弥陀愿十方的佛都去宣扬阿弥陀的名字,让十方的众生都听到这个名字,让十方的众生都羡慕这个地方,念这个名字,都得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个事情是很明显,不是个偶然。所以这个“声闻十方”,在我们这个土,释迦牟尼佛的说也正是如此。

所以佛就来。他是“接引导师”。我们这个本师是释迦牟尼佛,而彼土的导师是阿弥陀佛,我们在阿弥陀佛的名字上加“接引”两个字,我们就是临终的时候,靠佛的愿力,他来接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不是我们自己能从这个世界去达到那个地方,而是靠佛的愿力接引。当然也有,如果你修到跟菩萨同等地位,自力可以往生,但是那个是亿亿人中难得一个半个。真正你能够得到上品生、佛来接引,已经是极其殊胜了。所以阿弥陀佛又称接引佛,又称接引导师。接引这个事,下头有,我就不重复了,以后再补接引是什么含义。

这一拜的时候,要拜了,这个拜就拜“南无阿弥陀佛”。也是拜三声。这个三句念完佛之后又起来了,恢复站着。念是站着念,拜就是一拜。这是第二拜。
(《净俢捷要报恩谈》,黄念祖讲述,大通永利编辑组听校整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阿古茹扮演者回应鹤野刚士,你不会成为骑士,日本粉丝开始吐槽鹤野刚士演唱了机界战队的主题曲后,许多特摄粉丝跑到了制片人白仓的推特下方留言,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艺人来
  • 回非洲后的两年只做过四次,一次是有感冒症状自己想去检测,一次是境内旅行某酒店需要核酸报告,一次是去美国(后来入境时发现他们啥都不要)。我没敢说我的怀疑.....
  • 回收三菱FX5U系列plc模块,L系列plc模块,Q系列plc模块,Q系列CPU模块。长期大量回收AB模块罗克韦尔、AB罗克韦尔品牌系列模块,比如;AB-174
  • 身份证工资流水公积金信息已验视晚哥你好,给同事投稿,97年身高174体重60kg国企正式员工,有房有车无贷款,父母包点小工程年收入30-50左右家里有个弟弟开学
  • 是挺冲击的,就算是对现在的我而言也是很无法克制的恐惧,当时还没有车,连忙麻烦远在la的表姐来回6个小时接我去她那边先落脚,然后找了中介和除鼠,过了好几天同租ho
  • 一枚巨蟹座女生,戏精,很感性外向开朗,喜欢听歌旅游,做美食~心仪的对象: 身高至少180吧,不能接受走在一起的时候像兄弟哈哈,会跟我一起逗逼,出门像爸爸,在家像
  • 意元素真的很符合我心中餐厅的标准菜品丰富披萨一绝环境也很好 干净明亮宽敞还人少清净上菜快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坐在外面的露台上已经第二次来了吃完的时候还在想下次要点
  • Know Yourself. 하지만 더 자주 이기적인 그림자를 더 많이 보게 되었는데.. 사실 그림자는 가공적인 존재라는 것을 모두 알고 있잖아.
  • 【联系方式】1、微信号:187780737432、电话:187780737433、微博:bing199308 #就业季# 【@ 高校毕业生,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秋季
  • Chanel史上最经典的秀:自1983年成为香奈儿的创意总监后,老佛爷KarlLagerfeld 迅速在八十年代的时尚界推动了一场革命。这也延续了CocoCha
  • 生命中,总有些人即使不在你身边也能让你微笑,这样真的很好。真正的坚强,就是当所有的人都认为你将崩溃的时候,而你还可以振作。
  • 即使没有人注视,你也要努力的去成长,许多的眼睛,都是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螺狮粉当有些事情你无法得到时,你惟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记。
  • 【那些非常野的句子】1.为什么要解释,为什么 要你懂,又不想和你产生共鸣,又不想和你交朋友。19.如果自己乱成一团,没人将会成为你的答案。
  • 今日大盘连续第四各交易日回落,截止收盘上证指数下跌0.39%,深成指下跌0.41%,创业板指下跌0.10%,唯有科创50指数微涨0.05%,今天上市的北证50指
  • 变得优秀的意义是,当你自己的圈子提升了,你或许会发现从前汲汲张望的男神真的......不算什么。而优秀真正的作用,不是确保你被自己喜欢的人喜欢,优秀真正的作用,
  • 图源知乎#点燃我温暖你#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可惜你不看《点燃我温暖你》不知道朱韵等了李峋三年 不知道朱韵一眼就能认出李峋 不
  • 低脂版炸蛋必须要尝试,这个炸蛋真的太火了最近,空气炸锅360度热风循环食物由内而外逼出油脂,做的不仅油少而且味道真的不输油炸版的,这个炸蛋的味道真的绝,好吃不说
  •   恰逢冬天,恰好有阳光,所有清风的记忆,像梦暖化了霜花,多少人远走,多少人要来,适合收藏的心念和记忆,都变成了凉意的故事。  恰逢冬天,恰好有阳光,所有清风的
  • 】#沈阳疫情# #辽宁好网民抗疫在行动##保护自己 保卫城市# 3月17日,在沈阳市134中学长白校区的和平区鹿特丹社区核酸检测点,两侧7个检测点位的排队居民都
  • 自从和李小璐离婚后,甜馨一直跟着母亲生活,网友们平时看到甜馨基本都是在李小璐的社交账号上,风格都比较模式化。 多年来,李小璐一直独自带着女儿生活,贾乃亮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