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大业的上半场圆满结束
中间还夹了一场病[苦涩]
虽然大概率是因为刺身大餐而不是搬家[doge]
过完元宵就要开始下半场的战斗了
期待完美收官[春游家族]

「搬家日志」的第一期已经出炉
主要是分享日式搬家体验
内容戳
https://t.cn/A6iEGQIh

后面再一边忙一边分享更多美好体验啦

#搬家##日式搬家##可爱咪的小日常#

国泰基金主动权益投资事业三部负责人程洲:结构性机会值得挖掘,看好五大方向

虽然年初市场遭遇一些波动,但对于2022年整体的A股市场,我们相对比较乐观。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去年的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在历史上只有五次。最近的三次,分别是2005年、2014年和2018年底,在这之后都曾出现较好股市行情。所以我们认为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面,再次提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表明国家对稳增长的迫切动力。从历史经验来看,在相对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环境下,资产价格都会有较好表现。


另外,目前A股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是比较低的。目前资本市场的战略地位正处在历史高度,在房住不炒、打破刚兑等积极的政策环境下,国内居民储蓄搬家,不断向资本市场流入。在这个过程中,公募基金是重要的载体。在居民财富重新配置的过程中,市场的资金整体是活跃度比较高的,一般不会发生比较大的系统性风险。

除此之外,过去的三年,资本市场呈现非常显著的结构化特征,市场正在不断地轮动。资金正在不断从估值比较贵的或基本面比较差的公司,流向基本面更好的、估值更加便宜的这些股票中,持续进行切换。这是市场正在越来越成熟的标志之一,市场正在发挥有效的资源配置作用。

综上,虽然年初出现一些波动,但我们认为2022年的A股市场还值得期待的。展望2022年的市场依然会呈现分化的特征,整体指数大涨的可能性不会很大,而结构性的机会是非常值得挖掘的。我们具体看好的板块如下五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战略新兴产业。如新能源车、光伏、半导体、军工等,国家重点战略扶持的行业,在未来的几年都会保持较高的景气度。

2022年我们在投资这些行业时,方法论上相比前两年会有一些变化。过去的两年这些行业得到了市场较高的关注,股票估值相对贵,也有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进入。这些行业很多环节的供需关系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并不是所有的环节,都能够分享到整个行业景气带来的收益。所以今年我们在这些战略新兴产业中的投资会更重点去寻找有阿尔法的细分领域。

举例而言,新能源车板块中,可能是最上游的锂资源,尤其是国内自主可控的锂资源;中游的包括正极,负极、隔膜这些环节中,可能隔膜的扩张的速度是最慢的,因为它受制于海外的一些设备的供应,这些环节可能会相对有一些机会。

第二个方向,大消费板块。大消费板块的盈利的稳定性在2022年会显得更加的重要。我们重点关注包括食品饮料在内的必选消费、可选消费,以及医药板块等。其中必选消费品,包括肉制品、乳制品,明显受益于今年肉价的调整,同时必选消费品跟整个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的关联度也不是太大。

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下,医药板块的中长期的前景向好。其中我们相对更看好特色原料药和制剂这两个方向,这些板块中优质的企业在2022年可能会迎来盈利能力逐渐回升。一些过去两年景气度比较高的一些环节如CXO等,未来会有调整的压力。

如果今年全球的疫情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以社会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可能会迎来拐点。

第三个方向,周期。我们对那些单纯博弈于稳增长的纯周期的股票,相对会谨慎一些。而那些在这两年有比较大的资本开支,积极开拓新兴产业的,这一类周期企业,是更值得关注的。这些公司本身在传统主业中有一定的市场地位,有比较高的盈利的能力,绝对利润水平较高,同时估值水平较低。开拓新兴产业空间后,这些股票有可能会迎来利润更大的发展空间。从估值来看,也有提升的机会。

第四个方向,农业板块。我们将主要关注两个价格:猪价和粮价。2022年全球的粮食社会库存都比较低,随着整个疫情越来越正常化的话,全球都会对粮食有补库的要求。因此整体粮价在2022年有上升趋势,带来相应的种子、化肥、农药、复合肥等农资的需求量上升。因此农资的行业或将迎来量价齐升的情况。除此之外,下半年猪价可能会发生中期的反弹。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经过9-12个月的这种去产能后,猪价可能会进入中期的拐点,开始往上走。

第五个方向,TMT。过去两年以消费电子为代表的TMT整体表现比较弱,这个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以元宇宙为代表,这些新兴的技术方向中,内容提供商的盈利模式还比较模糊。但是对于硬件的设备供应商来说,有切实的需求会起来。包括VR眼镜、传感器等。同时,芯片的短缺的问题在2022年会得到大幅缓解,这也会带动整个消费电子升级换代的需求。

最后谈一下对大小盘风格的判断。我们的基本的判断就是,以中小市值为代表的成长股大概率继续跑赢大盘蓝筹。这样的判断主要基于两点:

首先,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大小市值风格的切换通常以年来计。上一轮大市值股票跑赢中小市值股票,从2015年股灾之后开始,维持了5年。直到去年春节,又一个分水岭。从去年全年来看,以国证2000为代表的中小市值的股票大幅跑赢以沪深300为代表的大市值股票,按照以往的经验这种切换可能会维持两到三年的时间。

另外,以社融增速和名义GDP的差额,也就是超额流动性的数据来分析。从过往的经验来看的话,当超额流动性往上走的时候,也就是社融增速高于GDP增速时,偏成长风格的股票表现会更好;但如果超额流动性开始收窄,也就是社融的增速开始低于GDP的增速时,大市值股票大概率表现的更好。

2022年我们要稳增长,稳增长的原因就是因为GDP增速可能会往下,而稳增长会带来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整个社融增速回升。因此二者差额在2022年上半年会明显扩张,超额流动性改善,从历史经验来看是有助于中小市值股票的。下半年如果GDP的增速开始往回走,社融增速有所回撤,超额流动性开始变窄的情况下,可能阶段性会有一些大市值股票表现更优。#投资##价值投资日志[超话]# https://t.cn/R2Wxnht

拾贝投资创始人胡建平:反向操作空间大,整体经济下行风险有限

今年以来的大背景是中国主动信用紧缩,经济增速回落,美国持续过度刺激;现在联储在持续高通胀前不再装作看不见,通胀交易结束,市场风格转向成长。美国的持续过度刺激对于全球经济拉动不小,但是更大的影响是对全球金融市场,中国货币环境快速转向正常化的过程中,对市场的冲击似乎不大,出口的正向作用和美国金融市场的火热都有帮助,市场的活跃促进了储蓄搬家,在整体货币环境一般的情况下,股票市场的小环境还不错,不断有资金流入。
未来一段时间,随着联储政策正常化的时间越来越近,在中国经济不强的现实下,结构性的机会还是主要的市场特征,不过由于中国刺激性货币政策快速退出,财政政策也比较保守,未来我们反向操作的空间还是很大,所以整体经济带来的下行风险也有限。

市场依然困惑于一些政策,准确的说是一些媒体对于政策的解读,虽然官方已经做出权威解释,但是很多还是受困于误读上。一次分配基于市场原则对于各要素的贡献分配,体现效率;二次分配解决公平,很多时候我们羡慕福利国家的福利时又无视了他们的遗产税、房产税和资本利得税;三次分配是鼓励的对象,进一步改善公平。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同时我们的人口结构在变;我们追求共同富裕的目标一直没变,以前我们想齐头并进,效果不是很好,改成部分人先富,带领大家共富,现在部分人先富了,要努力实现共同富裕;这些都决定了我们的税收结构会从流量为主转向流量存量并重。我们现在提出来要提高基本保障的基准线,同时继续激发大家向上的积极性,这是我们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要求,也是内循环的要求,如贫富差距太大,一定循环不起来;同时如果不激励大家继续创造,均贫富,也循环不起来。市场可能存在一种机会,以为一些公司不再求发展了,其实不是,如果没人努力做大蛋糕应不是政策的本意。

今年涨的好的行业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供给受限,很多是因为各种原因被限制,能耗、环保,或者新供给需要很长时间,这是我们在追求高质量发展和碳中和过程中的烦恼,这需要更好的统筹,比如碳中和需要发展的新能源所需要的原料很多也是耗能不少,但是新能源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产出远远高于投入的能源,现在就受限于原料不够;另外各个省份齐头并进的能耗要求可能也忽视了生产和最终消费在地域上的不匹配。过往的经验是,除了资源型的,一般制造很难维持长期的供应不足,现在可能有点不同,不过和光伏玻璃一样,应该会有解决之道。

今年以来跌的比较多的行业也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前涨的有点高,估值很贵,然后要么增速不达预期,要么经不起风吹草动,今年以来很多大幅上涨的公司也应该已经埋下未来下跌的种子,长期来看基于非常态下的量价做常态下的长期估算基本都是不靠谱的,很多时候是在交易情绪,不是价值了。

未来市场还需要过的一道坎是地产行业的变化,地产经过20年以上的长牛,内部的交易结构是不是已经准备好地产最辉煌的时候渐行渐远,确实不好说。短期而言,疫情的干扰对于服务业、供应链以及可支配收入恢复确实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另外过去一段时间市场整体没有持续的盈利效应,储蓄进入市场的速度出现减慢的迹象。

得益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现在市场很丰富,大大小小的创新也很多,效率兼顾公平,可能少了一些参天大树,但是生态可能会更加繁荣,更加丰富,也是机会所在。

结构性的机会除了宏观的背景以外,更多的支撑是自下而上的真实变化,如果先不看估值,大量产业界的进步确实是大踏步的,比如大量的半导体行业业绩增速极高,并且很多公司获得了较大规模的盈利;有体育用品公司的市值超越了阿迪达斯;国产汽车抓住智能化、电动化的历史性机会在产品和营销上实现对合资车的超越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医药行业从三五年前只有少数成功从仿制药转向创新药,现在中国的医药产业从分子到最后成药的每个环节都有不错的公司可以上市了,并且在新的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疫苗研发等领域都有很好的参与;光伏等领域的中国公司更是引领了技术的进步。

如果不看估值问题,到处是机会,即便是金融服务领域也有不少中国创新型公司开始在海外大量获客,还有娱乐、交流连接领域也有很多公司成为海量海外客户的选择,这就是现在中国资产长期向好的基础。另外海外投资人对于中国资产的认可也在进一步提升,除了金融资产,FDI也有明显的回升。#投资##价值投资日志[超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U19国青胜英格兰 郭田雨一球成名助国青提前夺冠
  • 【红黑榜】狂胜勇士22分 现在你还认为火箭没机会吗
  • “性侵丑闻”后韦恩斯坦投案自首 或面临37年刑期
  • 福布斯全球品牌榜
  • 媒体评小凤雅去世:你们只关心表演愤怒,而非孩子
  • 潘晓婷现身体博会!
  • 国际油价大幅下跌逾3% OPEC因特朗普抱怨油价过高欲提产,先跌为敬!
  • 北京市教委深夜发声
  • 于德陆曹宇鹏涉嫌打假球 被世界斯诺克临时禁赛
  • 下雨天,载19人的浙江大巴冲出高速护栏!国庆后这天气,浙江人挺住!
  • 11只新生熊猫宝宝齐亮相!全世界网友炸了锅:"求你了,让我当饲养员"!
  • 大年初二|七旬老人走失溺亡长江(彭泽段)之后。。。
  • 女孩直播时手机当街被抢 嫌犯竟还妄图把人劫走
  • 习近平长江考察、朝韩首脑会晤、海南楼市限购丨一周热词榜(4.21-27)
  • 幼童遗忘校车身亡 ,切莫让校车事故一再上演!
  • “城管电鱼被承包人发现引冲突”,官方:是临聘人员
  • 盐城一公司发生较大安全事故,4人死亡!
  • 健身房就只跑步?女人也该做无氧,哥伦比亚健身女神教你训练
  • 526热搜榜:中国炒房团挥兵越南;巴西圣保罗进入紧急状态;朝鲜外交官出书揭秘金正恩;(文末有福利)
  • 早报 | 今日头条再怼腾讯,称被区别对待;“差评”连推六篇文章回应洗稿门;特斯拉将在上海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