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查禅师:此身如树桩

  这可真是难堪。为了维生而必须进食,何其悲哉。经反复思量,他仍得不出任何解决之道。年事已高的他,因而决心出家寻道。

  他将出家的配备备妥后,自行削去发丝,遂入屋内。当妻子乍见已削发的丈夫时,猛然大哭起来。他向太太恳求:“自我出生以来,未有出家机缘,在此希望你能祝福我。我诚挚地想出家,可事后我一定还俗归来。”他的妻子这才允诺。

  他在当地的寺院出家,经出家仪式后便向戒师请示修行的方法。当时戒师告诉他:“你如果决心要修行,势必要禅修,去追随一位禅师,别呆在临近俗家的地方。”明白后,他决定依教奉行。他在寺瑞安度一夜,隔日便启程,沿路询问阿姜 查早期的知名禅师——阿姜 通葛拉的下落。

  这位虽仍不善于身着袈裟的新进比丘,肩担着衣钵四处云游,最后他终于寻获阿姜 通葛拉。

  “法师,我这一生已没有其它目标了。我想把自己的身体和性命都交给你。”阿姜 通葛拉回道:“好极了,功德无量!你差点就找不到我,因为我正打算要去别的地方,你就作礼、一旁坐下吧!”

  这位新进比丘问:“既然我已出家了,该做些什么呢?”

  当时他们凑巧坐在一株断树残干旁,阿姜 通葛拉于是手指着身旁的树桩说:“就把你自己当做这个树桩吧。也不必做别的事,只要把自己当做树桩就好。”他如是教导这位比丘禅修。

  说完,阿姜 通葛拉便起身离开,留下这位比丘独处思考。“阿姜要我令自己宛如树桩,我该如何才是?”他在行、住、坐、卧中不断思量这句话。他想起树桩的前身本为一粒种籽,它的成长过程包括逐渐茁壮、老迈,终遭砍伐,而今仅存这残段树桩。树桩从此不再生长,亦不能开花结果。他反复斟酌、再三思量,以此竟成了他的禅修所缘。他藉此道理引申至一切的现象,亦能转而向内用以己身。“再没多少时日,我大概就会有如这棵树桩般一点用处也没有了”。

  这份觉悟促成他不再还俗的决心。

  他的心经此关键而有了决断,种种因缘促成他抵达此刻的阶段。心一旦至此,万事不能加以阻挡。我们同在一艘船上,理应引以为鉴,并付诸实践。能生而为人,得之十分不易;不仅目前不易,未来亦然。青年会成长,长成而后转老,老来病痛缠身,终将病痛死亡。如此不灭的生死流转绝不停歇。

阿姜 通葛拉教的并不多,他总告诫我们要“非常小心!非常留意!”他就是这么教的。“你若不谨慎小心,是会惨遭教训的。”事情真是这样。就算他没说过这样的话,道理依旧不变。如果你不小心,就会受到教训;这点请各位要明白,它不干别人的事。问题不在于别人爱或恨我们。远在他方之人并不能使人们造业或受苦,我们得留心的其实是我们的财产、家庭和家人。你们认为呢?这些时日,你是在哪里经验到苦?在哪里受到爱、憎和恐惧所困?收敛、看顾你自己,小心别让自己被咬了;就算它们不咬也会踢。莫以为这些东西不咬或踢你。如果被咬了,要确定只被咬了一小口,别被踢了还被咬得支离破碎。千万不要安慰自己这当中并没有危险性,只要一失念,财产、富贵、名望、爱人等都会踢你、咬你的。只要有正念就能自在无虑;要警觉、收摄。留神当你开始执取事物,并藉此小题大作时,要立即终止它。它会跟你抗争,可是你的态度要坚定。心再怎么来去往返,只管安住于中道就好;将感官的耽溺放在一边,把自我的苦行搁置一旁;让爱在左、恨在右;乐在此、苦在彼,心保持在中间,不令它趋向任何一边。

  犹如我们的身体,除地、水、火、风外,“人”在哪里?无有任何人存在。少许几种元素凑合在一块就叫做“人”,那是虚妄的、不真实的,只有在世间法中才能成立。当时间一到,四大就会还其原貌。既然我们只是来和它们暂住一会儿,就必须放手让它们回去。地的部分,送它归地;水的部分,送它归水;火的部分,让它归火;风的部分,让它归风。还是你想追着它们不放?我们已依靠它们多时了,该放下的时候就放下罢。这些现象(实相 sabhava)都会生起和消失,如此而已。我们要明白:这一切所有,都是不停在生起和消失地迁流变化着的。

  不论我们做什么,或布施、或闻法,乃至禅修等,都应该以增上智慧为前提。增上智慧的目的在于解脱,超脱一切因缘条件和现象(法)。一旦解脱了,不管在任何处境当中,我们都不致于受苦。即便是我们有孩子,我们不苦;就算工作,也不会苦;假如有房子,亦不致受苦。犹如水中莲华:“我长于水中,却不因水而苦。我生于水中,因此不遭水淹、不被火烧。”当潮水退去,莲华依然不为所动。莲和水可以彼此相依、互不冲突;它们是一也是异。水中所含藏的皆是能滋养莲华,让它长出美丽的花朵来。

#常诵经文咒章#,能获得这两种不可思议功德
在早期的经韵授度过程里,不管是经韵本身抑或是法术施行,有治病疗疾、治理国家和修炼成仙等根本目的。
一、治病疗疾
对经韵唱诵的治病疗疾的功效,《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有如下记载:
元始天尊悬坐空浮五色狮子之上。说经一遍,诸天大圣同时称善。是时,一国男女聋病,耳皆开聪。说经二遍,盲者目明。说经三遍,哑者能言。说经四遍,跛疴积逮,皆能起行。说经五遍,久病固疾,一时复行。说经六遍,发白反黑,齿落更生。说经七遍,老者反壮,少者皆强。说经八遍,妇人怀妊,鸟兽含胎,已生未生,皆得生成。说经九遍,地藏发泄,金玉露行。说经十遍,枯骨更生,皆起成人。是时,一国是男是女,莫不倾心,皆受护度,咸得长生。

可见,元始天尊之经韵唱诵功效涉及聋者耳聪、盲者目明、哑者能言、跛者能行、白发返黑、老壮少强等诸多方面。

下面,我们摘录一则法师启示的疾病医治章文,通过对章文的简要分析,进一步来看经韵唱诵在治病疗疾方面的神圣功效。《疾病医治章》:

具法位,上言云云:顷日已来,染疾恐没溺生路诣。臣求乞章奏。三天曹愿,为拔赎比,旬日已来,寒暑不节,腠理失所。或当风卧冷,致招此疾。或五刑三灾谪罚,但以愚塞不知,将何省理。上请五方生气,以济医治。特愿太上无极大道、太上老君、诸君丈人、天师君、三师君夫人、慈父圣母留恩省念,赐以道气,覆阴某身。

谨谒天曹上手、天医太医君吏十二人,下为某身随病所在,即为救疗。上请治病功曹十五人,为某上请天曹,削除某前世今生所犯罪源,五臓之中、四肢百脉,皆蒙愈差。次请东方青生气、南方赤生气、西方白生气、北方黑生气、中央黄生气,并下某身中。又上请解考君、度命君、益算君、防民君、诛殃祸君、游罗大将军、地境大将军各收邪精故气,疫毒之鬼,令病者痊复。云云所请,天官依三会言功,迁赏不负,效信恩惟。太上分别云云。

此处所引“疾病医治章”首先说明了疾病的来源在于“寒暑不节、腠理失所”;其次,奉请各路神尊,以生五气、赈济医治;最后,因病者痊愈,而三会行赏。
在此过程中,始终都贯穿着神的旨意,即法师以经韵唱诵的方式奏请神尊;进而在神尊的护卫下,法师以咒章唱念的方式驱魔除邪;最后,法师念诵谢辞,以示对神尊治病除疾之谢忱。可见,咒章唱诵是法师治病疗疾的一项重要道法。

在道教看来,经文咒章的唱诵过程本属身心修炼之门径。
如《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言:“凡诵经者,须先行定法,后着耳彻听,天尊诵经之声,琅琅然如钟声”。

依其声之大小,有心、微、密诵之别。心诵者,内心存神而诵之;微诵者,仅自己可闻其声也;密诵者,诵之出声而外人莫听其声也。道教诵经除用声讲究外,亦重气之运用,即上丹之气谓神诵;中丹之气谓心诵;下丹之气谓气诵。这种气、声的结合,再加之叩齿、咽液等法术的综合作用,便能导人于一种专注无欲、气神畅通的玄虚境界。

二、修炼成仙
修炼成仙成为师徒经韵授度的又一目的。在道教典籍中,相关经韵唱诵之修炼成仙功效的记载颇为多见。下面我们摘录《太上洞玄灵宝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中,关于唱诵道德五千文之炼养功能的相关记载,来看念诵经韵与得道成仙的关系。

太极真人曰:道德五千文,经之大也,是道也。故通乎天地人,万物从之,以终始也。上士受诵为太上仙王,中士受诵为飞仙,下士受诵生转轮圣王家,不经地狱,常生福国。命过之时,天帝云车迎其魂神,安处福堂也。此度人无数,量不可具言也。昔有妇人受诵是经,夫恒恒怒之,终亦不退,妇遂白日升天。夫死入地狱,受考历岁,妇飞行看之,令读道德经。今当见救时,天人飞下,太山府君即呼问之,其具答:常为妇人所礼教。于是,经妇人飞升,我故缘昔恩求救耳。

府君曰:子本虽不学,要是常礼大道,敬信经法,今可送着福堂,给其厨食千年,汝当生人中,受诵是经。男人曰:我若得生人道,必宗受是经,以求度世。却千年生人中,十三岁始好五千文,从师受诵口诀。高才聪明,国王礼聘,不就乃白日飞仙,其先敬经,贤妻相度,缘此宿恩也。昔有贤明道士,斋于静室,不能得中食。时,俗姓男女敬乐大法,感此道士忍饥而诵经,日日为设中食,时往德经。道士哀其敬信,以传男子女人,教以口诀。各诵之万遍,太上龙舆下迎,白日升天。此例甚多,非可悉记也。

道德五千文可谓道教至经,引文中太极真人讲述了唱诵此经的飞仙之道。

其具体事例有:
妇人受诵,白日飞升;
妇人之夫,受妇礼教,而送入福堂;
俗姓男女,诵诀万遍,而太上下迎。
无论是庶民百姓,或者信道诸士,只要勤诵道德五千文,皆可飞升入福堂,而免受地狱之苦。只不过,不同层级的修炼者所达仙界等级不同而已,即“上士得道,升为天官;中士得道,栖居昆仑;下士得道,长生世间”。

这么多年,你真的读懂了《西游记》吗?
刘一明《西游原旨歌》节选
二十年前读西游,翻来覆去无根由。
自从恩师传口诀,才知其中有丹头。
古今多少学仙客,谁把妙义细追求。
愿结知音登天汉,泄露天机再阐幽。

1、《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一般认为是吴承恩所作,然而道门中却有不同看法,在浩瀚的《西游记》注疏中,清代著名道士悟元子刘一明所作的《西游原旨》则是必须加以重视的以丹法阐述《西游记》的经典之作。
他认为《西游记》,说尽了世法道法、天时人事、学道修行,乃是古今丹经中第一部奇书。而《读法》一文则是悟元子对《西游原旨》纲领性的论述,是其书的观点综合和思想提炼,笔者在此将该文梳理,以飨各位爱道人士。
《西游》一书,乃是丘处机祖师将历圣口口相传、心心相印之大道公布于众之书。其言古人所不敢言者,道古人所不敢道者。

历来道门中最要紧的便是对于天机的泄露,所以此书在处,有天神护守。因此要读这部书必须净手焚香,保持敬诚之心,千万不能亵渎怠慢。

读者要明白《西游记》的言说方式与禅机颇有相同之处。即都要求人们去追寻言外之意。作者真正的用意或藏于俗语常言中,或托于山川人物中,或在一笑一戏里分邪正,或在一言一字上辨真假,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神出鬼没,非常难以揣测。

那么作为神仙之书,自然不同于世间的才子之书,才子之书讲的是俗世日常的道理,似真实假;而神仙之书所谈的是恢恢天道,似假实真。才子之书注重文辞华丽而义理浅薄;神仙之书却追求深意显得文辞平淡。
整部《西游记》,一案有一案之意,一回有一回之意,乃至一字一句都言不空发、字不虚下,读者须要行行着意,句句留心,一字不可轻放过去。

《西游记》表面是借助佛教题材叙事,实际是丹家贯通三教一家之理的体现,在佛教则以西天取经而证于《金刚经》《法华经》,在儒教则以唐僧师徒推演《河图》《洛书》《周易》之义,在道教则以九九归真发轫于《参同契》《悟真篇》。

因此,《西游》取真经,即是取《西游》这一真经,非在《西游》之外,另有一个真经可取。只不过是借如来传经的故事,传授《西游记》罢了。所以能明晓《西游》的真义,则自然领会了如来三藏真经。

然而《西游记》根本是一部丹书,此中所传的是转生杀、窃造化,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机密,既不是在肉体上下功夫的养生方术、也非是讲顽空寂灭的参禅念佛。
学者须要不着心猿意马、幻身肉囊,要先将那些御女闺丹、炉火烧炼等一切后天色相邪术统统扫除,当从无形无象处辨别出先天虚无之学的真实妙理来,才能功不唐捐。
唐僧与悟空的经历看似不同,实则相通,此书本为唐僧西天取经而名之,何以将悟空故事著之于前?殊不知悟空生身于东胜神洲,如唐僧生身于东土大唐;悟空学道于西牛贺洲,如唐僧取经于西天雷音;

悟空明大道而回花果山,如唐僧得真经而回大唐国;悟空出炉后而入于佛掌,如唐僧传经后而归于西天。事虽不同而道理相同,悟空与唐僧都有自己的西游。

2、《西游》由众多公案故事组成,每宗或一二回,或三四回,或五六回不等。但其主旨都在公案冠首明题说明,因此每回妙义,全在作为提纲的二句中。提纲最要紧的字眼,也就一两个字。

如首回提纲“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灵根”是上句字眼,“心性”是下句字眼。可见灵根、心性是两物,应用心性去修灵根,而不能理解为修心性即是修灵根!

如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悟彻”是上句字眼,“断魔”是下句字眼。表明修炼次序应当先悟后行,悟以通行,行以验悟,然后知行合一,最后归本合元神。

故而篇中虽有千言万语,总不外是围绕此提纲进行表达。同时也应当注意每宗公案,收束处皆有两句总结,同样是整个故事的中心,不能轻易放过。

《西游》所阐发的是三五合一、贞下起元的道理。唐三藏喻太极之体,三徒喻五行之气。三藏收三徒,即是太极而统五行;三徒归三藏,即是五行而成太极。

并且唐僧在贞观十三年登上取经路程,路上收服三个徒弟,十四年回到东土,此处是最要着眼的地方而书中的通关牒文,唐僧师徒,每过一国,必要先验过牒文,用过宝印,才肯放行。

这是取经第一件要紧大事,更是行道之人修炼之大关目,须要将这个实义追究出来。其实就是告诉修道者,在行之前往往要知,秉持知先行后的步骤,不可忙学瞎练。所以有各国宝印,上西而领,回东而交,始终郑重,须臾不离,大要慎思明辨,方能得真。

如果有心之人看《西游记》往往会发现许多情节有貌似错漏的地方,其实该书大有破绽处,正是大有修道的口诀处。惟有破绽,才能起后人怀疑的心理,所谓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不悟。所有疑问之处,正是体现真人意深的地方。

例如孙悟空曾经八卦炉煅炼,已成金刚不坏之躯,何以又被五行山压住?玄奘生于贞观十三年,经十八年报仇,已是贞观三十一年,何以取经时又是贞观十三年?在莲花洞时,悟空已将巴山虎、倚海龙打死,老妖已经识破,何以在盗葫芦时,又变倚海龙?

师徒四人每过一难,则必先编年记月,而后叙事,其所隐含的即是攒年至月、攒月至日、攒日至时的意思。这与取经回到东土,交还贞观十三年牒文,同一机关。
即是丹法火候中所谓“贞下起元”“一时辰内管丹成”。而在具体故事中,芭蕉洞,言火候次序;通天河,辨药物斤两;朱紫国,写招摄作用。

整部书讲丹法有合说,有分说。前七回就是合说,路数是自有为而入无为,由修命而至修性,丹法次序,火候工程,无不俱备。

而其后九十三回,由性以及命,自无为而归有为,或言正,如诸国土君王,是写正道,而女人国配夫妻,天竺国招驸马,即是证正中劈邪;或言邪,如诸山洞妖精,是傍门,而狮驼国降三妖,小西天收黄眉,隐雾山除豹子,即是劈邪归正;

或言性,或言命,或言性而兼命,或言命而兼性,或言火候之真,或拨火候之差,只是对不过某一方面进行着重分析,不出前七回总纲。

3、此书亦是讲“穷理尽性至命”之学。猴王西牛贺洲学道,是穷理;悟彻菩提妙理,是穷理;断魔归本,是尽性;取金箍棒,全身披挂,销生死簿,作齐天大圣,入八卦炉煅炼,是至命。

观音度三徒,访取经人,是穷理;唐僧过双叉岭,至两界山,是尽性;收三徒,过流沙河,是至命。以至群历异邦,千山万水,至凌云渡、无底船,无非都是穷理尽性至命之学。

所以才有某些情节看似最难解实则极易解,如三徒已到长生不老之地,何以悟空又被五行山压住,悟能又有错投胎,悟净又贬流沙河,必须皈依佛教,才能得正果?

盖三徒皈依佛教,是就三徒了命不了性者言;五行山、云栈洞、流沙河,是就唐僧了性未了命者言。一笔双写,示“修性者不可不修命,修命者不可不修性”之义。

该书尤其教人识得何为真何为假,故在展示真时,会先将假象破除。如欲写两界山悟空之真虎,而先以双叉岭之凡虎引之;欲写东海龙王之真龙,而先以双叉岭蛇虫引之;

欲写悟空、八戒之真阴真阳,而先以观音院之假阴假阳引之;欲写蛇盘山之龙马,而先以唐王之凡马引之;欲写沙僧之真土,而先以黄风妖之假土引之。提醒人们在修丹时往往执著与错误的概念而不自知。

悟空每到极难处,即求救于观音菩萨。其深意是性命之学,全在神明觉察之功。

而讲到唐僧师徒的地方,则每人都用两个名字,其实玄奘、悟空、悟能、悟净,是说道之体;三藏、行者、八戒、和尚,是说道之用。这样就体不离用,用不离体。

名字之外又有别号,如唐僧、行者、呆子、和尚,属于借用的方法,用来比喻世间的学道之人。

而三位徒弟各自都具有丑陋的相貌。丑相者,异相也。异相者,妙相也,也正是丹法中所将“说着丑,行着妙”,让修道之人了悟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深意。

又从变化上说,沙僧不变,八戒三十六变,行者七十二变。以丹法来说,行者为水中金,是他家之真阳,属命,主刚主动,为生物之祖气,统七十二候之要津,无物不包,无物不成,全体大用,一以贯之,所以变化万有,神妙不测。

八戒为火中木,是我家之真阴,属性,主柔主静,为幻身之把柄,只能变化后天气质,不能变化先天真宝,变化不全,所以七十二变之中,仅得三十六变也。至于沙僧,则为真土,镇位中宫,调和阴阳,所以不变。

4、三位徒弟的兵器也大有讲究。
八戒、沙僧都是随身携带。只有行者金箍棒,变成绣花针藏在耳内,用时才取出来。此何以故?作者之深意为钉钯、宝杖代表以道全形之事,一经师指点,就能自己成就。
而金箍棒,乃是历圣口口相传、附耳低言的秘旨,是以术延命之法,在虚无中成就,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所以藏在耳内。

悟空到处自称是人家的孙外公,四处提及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事迹。其实若从解字角度看,外公,即是内无也;五百年前,即是先天也。

可知先天之气自虚无中来,是他家不死之方,不是自身中的事物。

《西游》孙悟空成道以后,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大闹天宫,诸天神将,皆不能胜。何以保唐僧西天取经,每为妖精所困?读者须将此等处先辨分明,方能寻得出实义,若糊涂看去,终无会心处。

最后,悟元子刘一明评判历家注解,其数固然不可胜计,但其中佳解,百中无一。虽然推崇悟一子的《西游真诠》为此中最优,但未免也有所论不及的地方。

因此读者不可专看注解而略正文,更要在正文上看注解,应当先在正文上用功夫,翻来覆去,极力参悟,不到尝出滋味、实有会心的境地,觉不肯休歇。等到有所体会之时,再看他人的注解,扩充自己的识见,那么就能知道他人的注解之好坏与否,自己的心得是否正确。

如此坚持用功,日久必然深入其中。但是之后也不可自以为是,更当求师印证,才能有真知灼见。

以上是悟元子刘一明总结读《西游记》的关键方法,并将上述内容录于卷首,赠与有缘之人,愿读者留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在大地湾一期遗存中发现的一些石斧上,常沾有颜料,这或许是由于大地湾先民惯于使用石斧,将颜料矿物砸碎,以便研磨。从功能上分析,这件石砚也完
  • 久事男篮能在本赛季常规赛取得如此成绩,球队每一环的作用都至关重要:对战术细致研究和执行的教练组,稳定发挥的球员,以及成长速度喜人的诸位小将。在经过本赛季38场常
  • #萬寶竹林[超话]#【平常语·甘露味】 有时候人的眼睛看世间、看他人,就是看不到自己;能看到别人过失,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能看到别人的贪婪,却看不到自己的吝啬;
  • 尤其是祭山图玉边璋、青铜大立人、三星堆金杖和1号青铜大神树这四件禁止出境展出的顶级国宝。除此之外,位于2楼还有一个湖南历史的展览,系统地介绍了湖南的历史文化。
  • 听音频的时候我真的哭崩,宣布妻子死亡和不被女儿理解真的一定很痛苦吧,但是如果女儿是妻子唯一留下的礼物,为什么还是和以前一样呢,呦呦她,真的很害怕啊……你心中都是
  • 将不会再允许应用程序总能查找到您的位置 ·能够为每一个APP设置单独的音量可以用自带的软件为每一个APP设置单独的音量,平时玩游戏或者看小视频总是会把音量调到最
  • 因此要想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是靠他力,不是靠上帝、佛、菩萨,是靠自己“自求多福”这是破除一切迷信的真言。所以先反求诸已,反省自己,不要怨社会、怨朋友,要严格检
  •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 这次换的黛丝恩致美系列的头皮赋活款,是我初高中时期最早接触无硅油洗发水就认识的牌子,那时候记得还是滨崎步做的广告!我用的这个粉色的头皮赋活款是这系列里面比较适合
  • #董思成 追星星的人#2021年,挑战了新的方向,开启了新的旅程,有了新的工作伙伴,事业有了新的发展,2022年,不急于求成,而是对未来有规划,有思考。☁️20
  • 和堂兄弟姐妹见面了很棒的夜晚✨広島でおばあちゃんに会ってきたよ昨夜は遅いのに叔父嫁さんが作ってくれた ◟̆◞̆6年ぶり?くらいにいとこにも会えたし素敵な夜でした
  • 1970年,徐小凤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谁能知道我情》并因此正式以歌星的身份出道,并签约了经纪公司,确立了自己的演唱风格,从此踏入歌坛。之后她成为了尖沙咀、旺
  • 还有如下预售权益据了解,近年疫情影响,全球芯片紧缺,在汽车行业原材料上涨尤为严重,汉DM系列在配置如此高档如此多的情况下,能做个这个价21.68万性价比已经非常
  • ”#生命中至少一次,遇见狄甘#难穿第二杰的加冕(永生酒的衬衫洗了,下次再说)建议你在继承自己家王位的典礼上穿。作为新年份发行前的独家预告,每间“灯塔”餐厅将邀请
  • 崽:忘记台词了吧叔:牛啊,是不是4要回归?#韩剧语义错误[超话]# 宰灿vlog 叔崽互动文字版[抱一抱][抱一抱][抱一抱](尚宇出场)我到了wacha了,现
  • 所以我一直都认为张艺兴没有演过真正的反派人物的,但也挺好,真正有血有肉的人物肯定不会是纯粹的“恶”这次宁恕让人看得很憋屈很无奈,期待下一部电影《捕鱼行动》吧,这
  • 我滴小棉15天啦[心]越来越爱笑,嘴角总是上扬着(此时她正在我的怀里拉着臭臭[允悲])小棉爸和我都不是“白”人,曾经还一直觉得以后宝宝也肯定不会白~现在看来小棉
  • 小结:52岁“光头强”冯家六的事迹让我们明白了三点:第一,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如果拥有一些特质或者是与大火的明星人物相像,是非常容易走红的,比如有广西南宁一
  • 今天开启新章节,数量关系,好像以前学的数学题,但是我都忘的差不多了,没事能补上哈哈哈,现在就是以做对为主,速度慢点也没关系哈哈哈晚上校园跑无效了,好气唉 怎么会
  • 贡布里希在《艺术发展史》中指出,原始人制像跟他们建造茅屋一样,追求的都是实际用途:建造茅屋是为了遮身避雨,制像则是为了保护他们免遭超自然力量的危害,原始狩猎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