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接下去看底下这段文,「而为上首,今称首座为上首」,现在佛门里面称首座和尚为上首。「各经中上首人数不同。例如《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于大苾刍一千二百五十人,列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阿泥律陀等四人等为上首。今经则憍陈如五人等为上首,是乃一切大圣,神通已达之大尊者中之上首」。这是特别介绍一下,这个《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就是《阿弥陀经》,玄奘大师翻译的。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有十六位尊者,列了有十六个人名字,玄奘大师翻的只列了四个人。这是翻经人,我们晓得,《弥陀经》的原本,鸠摩罗什翻的跟玄奘翻的应该是同一个原本,这个里面的意思大同小异。这是声闻众的上首,声闻众皆是大阿罗汉。那个大字,大比丘、大阿罗汉,那个大字是个关键,大是什么?大乘。小乘阿罗汉,是小乘四果,大乘阿罗汉是法云地的菩萨。因为阿罗汉翻成中国的意思叫无学,就是他所学的课程学完了,毕业了。小乘无学,这称阿罗汉;大乘无学也称阿罗汉,阿罗汉就是无学的意思,但是大乘无学是十地菩萨,法云地的菩萨,称大阿罗汉。所以这是大乘经,你看到大阿罗汉,那个意思就不一样。

我们接着看底下,「按『一切大圣,神通已达』之句」,这个句子,「本为菩萨叹德」,这两句话原本是赞叹菩萨的。「如《密迹金刚力士经》云:与大比丘众四万二千俱,菩萨八万四千,一切大圣,神通已达」,这是参考佛在其它经上所说的。「今此经中以赞叹菩萨功德之语,以赞声闻」。底下的话要紧,「正表此等常随圣众,本法身大士,隐本垂迹」。这些人是什么人?中国古人所说的,说得好,说「一佛出世,千佛拥护」。跟唱戏一样,这一个人唱主角,那其它的配角,没有配角这个戏就唱不好。释迦牟尼佛缘成熟了,他到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唱主角,配角呢?配角可能是他的老师,可能跟他一样的,都是成佛,所谓古佛再来,真的。大乘教里面佛给我们说出来,舍利弗、目犍连久远劫就成佛了,这是参加释迦牟尼佛的法会,到这里来临时扮演一个角色,做释迦牟尼佛的学生,真的是大圣,都不是小圣,像等觉菩萨、十地菩萨太多了。

所以这一会,哪里有真的凡夫?还有佛当年在世的护法,这些在家的居士,也有很多诸佛菩萨再来的。弘法护法都是内行人,不是内行人不行。于是我们就能体会到,当时印度这个地区,这个居民福报之大,感得诸佛菩萨降临,为众生宣说妙法。特别是这个法门,接引大众,一生圆满成就,这法门到哪去找?所以这些本来法身大士,就像《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隐本,自己本来的果位隐没了;垂迹是表演,在舞台上扮装一个角色,隐本垂迹。「或他方圣众,助佛宏化,为影响众」。这个也有,他方世界的佛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这示现成佛,也来凑一场热闹,来扮演一个角色。扮演什么角色不一定,有扮演出家比丘的,有扮演在家菩萨的,没一定,真的是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都是帮助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这叫做影响众。

「一切大圣,指其本地,本是究竟菩提之人故」。这个究竟菩提,已经证得妙觉位的人。《华严经》菩萨最高的这个位次,妙觉,比等觉还高一级,这是究竟菩提。「神通已达者」,这是「示权迹」,神通变化,他在这一会里面,他是声闻的身分。你看看,前面四个是证得阿罗汉地位的,阿难是初果须陀洹,这是表演的角色不一样,「游戏神通来此土故」。他们这些人跟娑婆世界众生都有缘,没有缘的不来,都有缘。所以众生有感,他们全来了,跟着释迦牟尼佛一起来。「故知所列之声闻众,皆是大权示现,助我世尊,开显净土法门也」。这个意思一定要懂,所以读经你不能不了解权示,不能不了解隐现,隐本现迹,这个垂迹就是现迹。

「综上五圣」,这个各别介绍完之后,这再合起来讲,我们看前面这五位。「了本际」,这是憍陈如尊者,「谓了知其久远之本际,故首列之」。了是明了,本际就是本性,了本际就是我们中国一般人所讲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性是真佛,不是假佛。见性之人,他脱离十法界,在十法界界限里面,那没有觉悟,没见性,见性就脱离了。他还留在十法界,那就叫大权示现,就跟这些人一样,隐本垂迹,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诸位一定要知道,大乘经上佛常说,「相随心转,境随心转」,你那个心一转,他就是法身菩萨。法身菩萨的身相,大乘教上我们看到的,「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他居住的环境,实报庄严土,一真法界,不是秽土。

这些明心见性的人,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跟我们住在一起,我们看到他,好像跟我们一样,没什么差别的。不一样,我们肉眼凡夫看佛菩萨都是肉眼凡夫,佛菩萨看我们统统是佛菩萨,各人看法不一样。为什么?诸佛菩萨看我们自性,你自性是佛;我们看佛菩萨是不见他的性,只见他的相,着了相,所以他跟我们凡夫没两样。每一天吃饭,到外面去托钵,人家给什么吃什么,这我们看到的,我们没法子理解他。他到外面托了一钵饭,这个饭不是很好吃的,可能是乞丐,人家乞丐到外面托了一点东西,《阿含经》上常常有,这饭什么?馊了、坏了、臭了。乞丐很可怜,讨了这点东西,看到佛,佛有福报,这个托了一钵饭供养佛,他修福。佛也很欢喜,当面把它吃掉,给他祝福。这饭一般人吃不下去的,佛能吃下去。佛吃的是什么味道?天厨妙供。为什么?境随心转。乞丐那个心是染污的,它肮脏;到佛的时候,佛身心清净,它那个东西就变成最好的东西,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神通妙用。我们看到佛坐在菩提树下,底下铺的草,在那里打坐。菩萨看到不是的,上面有宝盖,下面金刚宝座,佛的身相不是三十二相,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他看到这个。境随心转,相由心生,我们在经论里面看得多了,逐渐逐渐体会到,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这是憍陈如尊者代表明心见性,在这个经上,那就是说这个经是一生明心见性的经典。那我们这一生确实没有明心见性,但是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明心见性了。祖师大德告诉我们,「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哪有不开悟的道理!列在第一位,让我们生起信心,对净宗生起信心,生起愿心。

「身子智慧第一」,身子是舍利弗,「表弥陀之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之深广无涯」。这代表是什么?代表自性本具的圆满般若智慧。在哪里?在这一部经上。我们要想把自己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开发出来,这经就是一个方法。这个智慧正是世尊在《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里面讲的五种智是如来本具的智慧,说如来就是说我们的自性,我们自性里面本有的这五种圆满智慧。这五种智慧留在后面经里面再讲,所以这个地方没有加以批注,后面有。

净空法师《净土大经解演义》

“如是我闻”的由来
伟大的佛陀,应身的年龄到了八十岁的时候,带着阿难行化到遮婆罗塔的地方,许多比丘都来聚会在这里,佛陀就对大家说道:
  “诸比丘!今天在这里和你们相遇很好。我自从成道证得正觉以来,爱护比丘及一切弟子,教化大众,赐福给大众;把欢喜布施给人,以慈悲对待一切众生。我说法度生,没有想到辛苦和休息。
  我要讲的对你们都已经讲过,我没有想你们弟子是我的,众生是我的,我可以命令大家。我不过是你们当中的一个,常常和你们大家在一起。我要讲的就讲,佛陀没有秘密,我不会给人压迫,要人来服从我。
  我应身的年龄老了,旧的车子要坏,用修理来保养,不是永久的办法。我在三个月后,于拘尸那迦罗城的娑罗双树间依着法性进入涅槃,获得无上的安稳。但我会永久地照顾到你们,照顾到未来一切信仰我的众生。”
  佛陀涅槃的消息一发表,弟子们大惊。弟子们的心中,顿时觉得日月无光,天地旋转起来。佛陀又说道:
  “你们不要伤心,天地万物,有生就有无常之相。无论怎样也逃不了这个定律。我过去不是向你们说过吗?所爱的必定有散失的时候,会合必有别离的时候:人间、心物所合的身体,既是无常的,就不能如人们所想的自由。肉体的生命不能永久长存,我不是常这样说吗?
  要佛陀的应身永久住于世间,这是违背法性的自然规则。我是宇宙真理的示现者,我当然不能违背法性。你们假若要我永久住于世间,而你们却不依着我所指示的教法而行,就算我活了千千万万年,又有什么用呢?你们若能依我的教法而行,就等于我永久活在你们的心中。我的法身慧命,会遍于一切处和你们及未来的众生共在一起。
  你们要坚定信仰,皈依法,依法而行,不要皈依其他。不懈怠地修学圣道,解脱烦恼,住心不乱,这就是我真正的弟子。”
  佛陀说后,又经过波婆城的阉头园的地方,曾接受金银匠的淳陀供养的旃檀茸,旃檀茸是菌类,是不消化的食物。佛陀吃后很不好,但佛陀仍慈悲地为他解答四种沙门的不同,淳陀很是感动。
  佛陀说沙门有四种,一是行道殊胜的沙门,二是善说道义的沙门,三是靠道生活的沙门,四是秽道的沙门。同一样的沙门,有真、有伪、有善、有恶,不能见到不贤不善的沙门就毁谤到整个的沙门。好像良田的禾苗,里面也会杂着几根稗草。站在在家信徒的立场,多亲近善知识,但不应批评沙门。好坏善恶在家信众最好不要管。
  以后,佛陀就在竹芳村的地方示疾,但佛陀没有停留,仍然在途中行化。有一天,佛陀的慈颜现出不可思议的光辉,比平常更圆满、更清净、更庄严,像日月一样,光明灿烂;像大海一样,深广无边。阿难问佛陀说道:
  “佛陀!自从我侍奉您以来,今天第一次见到佛陀的慈颜比往日更光泽,那无量之光像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照透一切的样子。”
  佛陀回答道:
  “是的!佛陀的光色有两次特别不同,一是初成佛道证得无上正觉的时候,二是将要进入涅檠的时候。”
  阿难听了,又欢喜,又觉得黯然!
  佛陀在播散真理种子途中行走着,后面不少的人跟着。他们跟在又老又病的佛陀身后,好像都在流泪。其实,假若世间上有真正健康的人,慧命永无老病死的人,那就是叫做救主大圣佛陀的人!
  佛陀在路上行走着,阿难很是畏惧地问道:
  “佛陀!您入涅槃以后,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做葬典?”
  佛陀安详地回答道:
  “他们皈依的人都会帮忙,你不要管,放心做自己的事。不过,我也可以告诉你一些方法,供你参考。大家也都希望知道,免得在很多的人中,会生出异论来。所以我也有讲给你们听的必要。那么,我就讲转轮圣王的葬法吧!”
  “转轮圣王的葬法是怎样呢?”阿难伤感地流泪问道。
  佛陀静静地答道:
  “先以香汤洗体,然后用新净的棉花包裹起来,上面再包五百毛毡,装入金棺,在棺内涂上麻油,然后把金棺纳入铁椁之中,外面再用旃檀的香廓围绕,上面堆积名香,四周安放鲜花……”
  佛陀说到这里时,像沉思了一会儿,又道:
  “佛陀可以自己用三昧真火荼毗,你们收拾舍利,在十字路口建立塔寺,给过路的人知道思慕、信仰。”
  佛陀不是自己要求塔寺的人,他是为众生才说建塔寺的遗言。
  佛陀不久进入拘尸那迦罗城,吩咐阿难道:
  “你去为我在娑罗双树间敷座设床,头在北面向西,我的教法最近可以向北方弘传,未来也会盛行西方。我于今夜将入涅槃。”
  阿难和大家听了都流泪不止,后来大家商量,光是这样啼哭没有什么用,要紧的是,如何使未来的正法常住的问题来请示佛陀才是。经过商量以后,公推阿难请问佛陀道:
  “佛陀!我们弟子大家禁不住伤感之情,有四个问题最后请示佛陀:
  第一,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大家依佛陀为师,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谁为师呢?
  第二,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什么安住呢?
  第三,佛陀住世的时候,凶恶的人有佛陀调伏,佛陀涅槃以后,凶恶的人如何调伏呢?
  第四,佛陀住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槃以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使人起信呢?”
  佛陀慈祥恺悌地回答道:
  “阿难!你代表大家提出这四个问题来问我,确实非常重要。
  你们不要这么悲泣,要是舍利弗和目犍连还在世的话,一定不会像你们这样;大迦叶此刻还在途中,我涅槃前他是来不及赶到。你们要认识法性,佛陀如果以应身住世的话,这终是无常之相,惟有进入涅槃,你们依法而行,才是佛陀常住在世间!
  我现在答复你们的四个问题,你们好好地记着:
  第一,你问我涅槃以后,依谁为师;应依波罗提木叉为师。  
  第二,你问我涅槃以后,应依何安住;应依四念处安住。  
  第三,你问我涅槃以后,恶人如何调伏,应群摈置之。  
  第四,你问我涅槃以后,经典如何使人起信,应在一切经首安‘如是我闻’之句。
  阿难!你们应常常思慕佛陀的生处,佛陀的悟处,佛陀的说法处,佛陀的涅槃处。要紧的是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别的不用挂心,现在不要悲伤,赶快去娑罗双树间为我敷座设床。”
  这就是一切经首安立“如是我闻”的由来。

全世界各地方的灾难时有所闻,一般人总是将这些灾难归咎于自然的灾害,非人力所能为,这是现代人的观念,科学的观念,科学究竟是不是真理,是不是万能,还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佛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因缘果报互动的关系非常清楚、非常明白,可惜受过科学教育的人他不相信,他不能接受。由此可知,世出世法追究到根源,依旧是一个教育上的问题,使我们体会到《礼记》里面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个说法不能不佩服。能说出这句话的人不是普通人,他能够知道一切世间人事灾祸的根源。由此可知,教育的目的何在?目的是化解人事一切的灾变,这是目的;使一切众生真正过幸福美满的生活,三灾八难都可以消除。佛法里面常讲“离苦得乐”,这些灾难是苦,生死是苦,轮回是苦,能够离苦得乐。

  教育的手段是什么?手段就是把宇宙人生的道理,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讲解明白;破迷开悟是手段,离苦得乐是目的,这才是真正的大学问。谁能够做得到?古今中外大圣大贤他们可以做到。在这个世间做到究竟圆满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达到究竟圆满的境界之后告诉我们,众生是平等的,万物是平等的,法界是平等的,所以一切众生的智慧德能,与佛也是平等的;如果不是真正彻底契入境界,这个话也说不出来。本来是平等,所以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句话是从本来平等上讲的;可是今天事实上有十法界的存在,有六道三途的存在,这是极不平等。本来平等,现在变成不平等,不平等不是真的,是变化所生;变化所生的那就是如《金刚经》上所说的“梦幻泡影”,梦幻泡影是变化所生,不是本来有的。我们今天这些愚痴的凡夫,就把变化所生不平等的境界当作真实,把本来平等的境界忘得一干二净,所以过这种辛苦的日子,在灾变当中煎熬,这叫凡夫,佛在经上常常感叹着“可怜悯者”。这些凡夫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与自性相违背,现在可以说是一百八十度的相背,于是有史以来空前的劫难现前。过去众生虽迷,没有迷得像今天这么严重,固然是有偏差,偏差的角度没有到现在这种程度,所以虽有灾变,那个幅度小,受害浅。

  为什么今天众生会变成这个现象?诸位要知道,是邪知邪见。过去人多少还读圣贤书,在中国士大夫阶级,我们今天所谓是知识分子、读书人,没有不读佛经,只是涉猎广狭浅深不同,可以说是读书人都读过佛经,所以知见纵然有邪思、有邪见,幅度不算太大。我们看看现代人,不但圣贤书不读,佛经不读,而且极力的毁谤排斥。诸位在经典里面看到,轻慢正法,毁谤正法,排斥正法,是什么样的罪业?佛在经上讲的有几个人能相信?都以为佛所说的吓唬人而已。自己为了宣扬自己的教义,用这种手段来吓唬人,看到经上讲因缘果报一笑置之,谁理会?佛所讲的是真的,结罪不是你一个人,是因为错误的知见、错误的行为误导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离开正法,舍弃正法,那个知见当然是邪知邪见,与邪恶相应。恶事太多太多了,佛法里面讲最简单、最扼要的是十恶业,起心动念与十恶相应,心有恶念,意有邪思,他的言语造作就可想而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邪恶,依报怎么能变好?所以诸位要明了,归根结柢是个教育问题。

  我们生在这个世间虽然是业报而来,我们都是凡夫不是再来人,来到这个世间都是过去生中造的业,业感而来的。虽然是业感到这个世间来,可是非常幸运遇到正法,遇到纯正如来大法,这正是像善导大师所说的“总在遇缘不同”,和我们同时生活在这个世间五十多亿人当中,我们很幸运“遇缘不同”,我们明白。为什么明白?接受佛陀教育明白,这很幸运,这种幸运无法形容。遇到佛法,我们要能信、能解、能行、能证,那才是真正的幸运。如果遇到能信不能解,能解不能行,能行不能证,都不圆满;能信不能解等于未闻,能解不能行等于不解,能行不能证可以保你不堕三恶道,但是你出不了六道轮回,你所得的利益不圆满;能证就超越六道,你得到的是究竟圆满真实的利益。怎么个证法?从前李炳南老居士常说“改心”,他老人家所讲的改心,就是现代人所说的改变观念、改变思想、改变见解,让我们的言语、思想、见解与佛法相应,这就能证。

  过去我们的观念、想法、看法错误,细细的去省察,与烦恼相应,与邪恶相应,与无明相应;无明就是邪,烦恼就是恶,你能不承认吗?所以学佛的人心无邪思,意无恶念,口无恶言,身无邪行,善护三业,正报相应;与谁相应?与性德相应,就是世尊所讲的“本来成佛”,与本来成佛相应。境界就转了,外面境界是佛境界,至善美满的世界出现,毗卢遮那的华藏世界,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都给我们说明“依报随着正报转”。所以你要晓得,看看你的生活环境“依报”,就知道这里面的主人,主人是“正报”;他的生活环境善,主人的心地善良,有德有行;如果一看他的生活环境很零乱、很肮脏,让人看了不欢喜,同样一个道理,主人没有修持。所以看正报就知道依报,看依报就知道正报,“依正不二”,这是大道理。

  我们生活在这个共业所感的时代,我们要发心,如诸佛菩萨大慈大悲,帮助这些苦难的众生,从哪里下手?从自己本身下手。本身要没有得度说是度别人,佛在经上讲,“自己没度,欲度别人,无有是处”,没这个道理。你要想度别人先度自己,你要帮助别人了生死、出三界,自己先要了生死、出三界;自己没了生死,帮助别人了生死,假的不是真的;自己没出三界,帮助别人出三界,当然也不是真话,那是诳妄。所以我们要老老实实从本身做起,从本身我们牢牢记住认真的来修学,我们将佛经里面的教训,总结一个纲领,纲领愈简单愈好。心无邪思,意无恶念;无恶念是断十恶,意没有十恶,心不迷惑颠倒,心要觉悟;口不出恶言,身无邪行。慈悯一切众生,慈悲怜悯一切众生,关怀众生,爱护众生,全心全力帮助众生。我们自己修行就是帮助众生,给众生做个榜样、做个样子,叫众生看到你、听到你,善根深厚的人他就受感动,他就想学你、想模仿你,你就度了他,所以一定要从自己做起。自己真正做得很好,做得很圆满,就是普度一切众生,就是挽救现前的劫难。所以一切众生共业造的劫难,我们要有勇气来承当这个责任,有智慧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学佛。



正體字

九八年早餐開示—消除劫難的根本方法:從教育著手  (共一集)  1998/7/18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20-013-0718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英超##足球直播# 看#王者体育#关注公众号 #王者解球# 了解更多资讯#阿森纳#VS #水晶宫#与主播 #米兰# 一起看【分析】数据方面对阿森纳开出
  • 写海的作品非常多,但写的气质不尽相同,这本写得粗犷、明媚而凶恶,作者对大海的感情是爱恨交织的,爱他广博丰饶包容,恨他太广博太丰饶几乎包容了一切,让人无处可逃。人
  • 狗子给我点的芝芝莓[色]我给她点的悠哉悠哉[亲亲][亲亲]还单独买了份茶冻我自己吃,茶冻还可以,就是吃起来的时候易得die·看别人的金砖最终还是没忍得住,可惜我
  • 这些人说的很对,因为他们本就是凡夫众生,佛的法界根本不知道。#传佛心法在世如来#动念散念不修不证经常听到很多念佛的同修说这样的话,我们念了几年的佛了,也是按照某
  • 作为一个早起晚归的007女孩,熬夜加班是常有的事,皮肤状态经常不在线,明显暗沉泛黄,抵御力也下降不少,更加容易泛红,所以护肤工作就变成了重中之重。成分党女孩也可
  • 玩的过程中,谁受益是谁自己的缘分自己的事情,也与我无关,不是我的功德,我也没有功德,我只是在玩。”听着有点儿虐......特意去看了一下小说发觉还好,剧情流畅,
  • 一个人骨子里真正的教养才能赢得别人长久的尊重和喜爱一开始只知道他是郭德纲的儿子后来才发现他台前幕后一举一动都在形容教养二字给客人倒茶时会说茶要半酒要满见客时会因
  • 遅まきながら謝罪となったようですね。そでのレースは取りはずし可能で甘さの加減も自在♪撮影/熊木優(io)スタイリング/城田望(KIND)ヘア&メイク/遊佐こころ
  • 我把我本性中对爱情和婚姻的渴望献给祢,我深知道,如果没有祢的恩典与保守,我会随从自己的私欲来追求我所认为的爱情,以致偏离祢的指引和美意。当我偏行己路任意妄为的时
  • 只有大道本身就没有对抗、对立、自立,没有对抗、对立、自立就只有无碍的‘无’性、或空性;但却能了了自知这‘无’性、或空性的存在,这同时也就是‘有’性、或明性。因而
  • 当然听书也是很有好处的,可以让你快速了解书中所写的内容,知道这本书是不是感兴趣的,如果是就需自己亲自去读。沉潜在书中读书,你就会领略不同的世界,想象着自己生活在
  • 作为经济复苏和城市焕活的闪亮标签,“购物”这一广受欢迎的生活方式在时尚江城得到了崭新诠释。即使处在数字经济时代、生活在电商平台盛行的今天,实体消费与线下购物带来
  • “特立独行的猫”经过第一本书《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后,更是火红遍网络,在千万年轻人中拥有极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其豆瓣拥有110000被关注数,新浪博
  • 当然我绝不是说他的文章里没有令人拍案叫绝的警句,符合条件蕴含哲思的句子多的是,甚至不少都声名在外,确实,那些句子单独拎出来已经够让人思考一阵子了,可是如果把它们
  • 8 #刘宇宁第一次手写童话# [音乐]#刘宇宁别来无恙# [音乐]#摩登兄弟[超话]# @摩登兄弟刘宇宁 喜你眼角藏星,喜你眉目如画 喜欢你每天都干净而温柔的
  • 记者选取5名来自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方向,在郑州这座中原城市打拼的不同职业的打工者,记者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感受他们在异乡不同寻常的“年”以记者的亲历和感受,记
  • 十问中国新闻奖】2020年是中国新闻奖设立30年。2019年度“华语诗歌奖,《我们的诗界》诗集征稿二等奖。
  • 好吃的我跟我朋友全程没说话 !!
  • 卡布拉尔严格执行自己接到的命令,而扎莫林因为高种姓印度教徒在海上被扣押的情况而烦恼,因为根据印度教的禁忌,高种姓印度教徒在海上不可以吃喝,也不可以睡觉。他们很快
  • 我母亲就逗他,不用这么客气,都是自家人,不用说你好的。那次他自己拣选我的礼物,说【我的我的都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