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峰

✎编辑 | 萧奉



 

《欧洲之门》

 

沙希利·浦洛基 著,

曾毅 译

新思文化 | 中信出版社,2019-3


如果要选一本书,让我们迅速地了解乌克兰的历史与当下,《欧洲之门》毫无疑问是最值得推荐的读本之一。

 

历史学家浦洛基用清晰、明确的语言,为我们展现出了乌克兰历史的轮廓。第聂伯河与黑海之间这片土地的传说,在古希腊希罗多德的吟唱中便存在着。它犹如一个剧场,斯基泰人、萨尔玛提亚人、斯拉夫人、维京人、蒙古人、犹太人、哥萨克人等依次登场,厮杀、斗争、和平,也如同定期更换的背景音,不断地重复。

 

最开始,乌克兰地区是“诸神的游戏场”,欧洲崛起之时,它成为了“欧洲的面包篮”,而在17世纪,随着民族的迁移,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阶级矛盾在这片土地逐渐沸腾。


事实上,乌克兰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国家。直到1905年,乌克兰语才被合法化,至此乌克兰地区才获得准许发行第一份乌克兰语的报纸;1945年乌克兰才获得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1991年,它才正式成为一个国家。

 

自20世纪以来,俄国革命、一战、二战、冷战,更是深刻地影响了乌克兰民众对东方和西方的态度。作为“欧洲之门”的乌克兰,是欧洲大陆东端最重要的缓冲空间,它在大国的博弈之间艰难平衡与生存,每一次热战与冷战都让这片土地的人民付出巨大的代价。

 

浦洛基在书的尾声处写道:“在乌克兰危机中,历史不止一次成为借口。也不止一次遭到滥用。”读完乌克兰地区千年历史之后,或许我们能够理解作者写出这句话时的悲凉心境。




《企鹅的忧郁》

 

[乌克兰] 安德烈·库尔科夫 著,

穆卓芸、天木 校

理想国|广西师大出版社,2019-9


“秋天是万物垂死、忧郁感伤、怀想过去的季节,最适合写讣闻。冬天是欢愉的季节,遍地冰霜,白雪在太阳下闪闪发亮,是活着的好时光。”

 

企鹅、不得志的作家、讣告、女孩、乌克兰的城市与人,共同组成了库尔科夫的笔下的《企鹅的忧郁》。千万不要因为名字而对这部作品却步,十万字的篇幅,通勤的路上你就可以轻松地读完。

 

它千真万确是“轻松”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人物也简单直接——或许它更像是一个寓言故事。

 

缓慢崩坏的世界里,作家维克多和企鹅米沙相依为命,维克多和米沙都是受害者。维克多有才华,却只能匿名为报社撰写名人讣告为生,米沙本应该生活在南极,却不得不生活在基辅,它患上了忧郁症,但幸好它还有维克多。

 

库尔科夫写作的节奏感极好,从不得志作家维克多的角度,他把剧变后乌克兰的失落、哀愁与孤独一一展现。当写讣闻的维克多,一步步陷入危机时,我们才恍然间发现,字里行间的哀愁,事实上也是一种呼号与控诉。

 

这是一个结构巧妙、庞大的寓言。作者和我们一样都想知道,当一切都分崩离析之后,当人成为了工具,当世界“失重”之时,我们依靠什么求生?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德] 娜塔莎·沃丁 著,

[德] 祁沁雯 译

新星出版社,2021-3


这是历史和时代的悲剧,是家族的悲剧,也是个体的悲剧。

 

作者娜塔莎·沃丁生于1945年,这是二战的尾声,她的父母和大批的乌克兰人来到了德国,经历过政治动荡、战争、贫穷的父辈试图在新的土地上寻找新的生活,开始新的人生,但历史的伤口在个体身上时,一代人的时间并不足以让它痊愈。

 

在德国的“流人营”,沃丁一家人的生活开始了。她们需要面对的,除了生活上的拮据、战争和政治动荡带来的心理阴影,还有无处不在的歧视。就是在这样窒息的生活中,娜塔莎·沃丁的母亲投河自尽。

 

母亲三十六岁就消逝的生命痕迹已经越来越淡,娜塔莎在网络上的一次奇遇之后,重新开始了解自己的母亲和她的家族,或者说,了解母亲身上背负的沉重历史。

 

娜塔莎·沃丁的文字很平实,但作为读者,总是能感受到“被尘封的嚎啕声”。无声的嚎啕,在母亲投河的夜里,在父辈被放逐的长路上,在邻人、同学的白眼里,在拮据、困顿的生活里。

 

读完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在战争和动乱的年代所承受的难以想象的苦痛,在大部分的时刻,这些苦痛是被隐形的,是人们视而不见的。这些女人为什么“疯癫”?为什么令人不快?为什么冷漠?在《她来自马里乌波尔》中,我们找到了一些答案。

 

当剔除个人视角的时候,我们很难真正去理解何为真正的历史,正因此,《她来自马里乌波尔》才显得珍贵。我们习惯了用抽离的眼光去审读历史,但是于历史而言,没有人可以是局外人,这本书正好提醒了我们这一点。


 


《敖德萨的历史:一座梦想之城的创造与死亡》

 

[美] 查尔斯·金 著,

李雪顺 译

索·恩|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5


马克·吐温在19世纪的敖德萨看到了一番“美国景象”:宽阔的十字街道、黄色和蓝色的墙面、阳光、海面、不时行过的马车、空旷的草原、浩瀚的天空共同构建起一座“梦想之城”。

事实上,这座黑海沿岸最著名的港口城市的历史,甚至有比美国还要沧桑的历史。在古希腊时期,黑海沿岸就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城市规模,沿着河流和海岸,文明不断地“蔓延”。随后,经过意大利城邦在文艺复兴之后的扩张,这一带展现了更为蓬勃的生机。草原另一端来的鞑靼人也出现在这一地区。强大的蒙古帝国分崩离析之后,作为通往欧陆通道之一的敖德萨地区,一次次地进入战争的循环。

 

商人、农民、牧民、渔民一代代地在这座土地上生存着,但是军队的侵扰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这也构成了这片土地的悲情底色。

 

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敖德萨先后浸染过多种文化。从黎塞留公爵、叶卡捷琳娜女王,到苏联时期,敖德萨迎来送往,在“边缘”见证了时代的一次又一次变迁。

 

《一座梦想之城的创造与死亡》作为一本城市传记,用不同的人物牵出整个城市的发展脉络,而非一本纯“编年史”,这使得它在扎实的史料基础上,对普通的读者极为友好。要了解一座城市的发展,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和这座城市产生过关联的人物的故事。

 

通过敖德萨,我们能够看到黑海地区的发展史,也能看到独属于此的文明的光辉。


乌克兰共和国第四大城市敖德萨。/unsplash

 

 


《民族的重建》

 

[美] 蒂莫西·斯奈德 著,

潘梦琦 译

三辉图书 | 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1


或许还有读者记得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那本《想象的共同体》,在《想象的共同体》中,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提出了那个著名的理论:民族是一种被想象的创造物。他的论断至今仍然有许多争论与讨论。但是他的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思考人类共同体的可能的视角。

 

蒂莫西·斯奈德的这本《民族的重建》,更像是对本尼迪克特理论一种延伸探讨,只是这次的主角是波兰、乌克兰、立陶宛、白俄罗斯这几个“民族国家”。

 

在开篇,斯奈德便从语言上去探讨了这一地区国家名字的变化。罗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立陶宛,这些词语或指地区,或更贴近文化含义,这就已经说明了这一地区历史和身份的复杂。

 
1943年11月,苏军从德军手中收复基辅。/Arkadi Shaikhet


这本书最核心的问题是,解释为什么在这片土地上,冲突会如此之多。民族国家的仇恨与和解是如何产生的。近代这一地区需要面对的,是庞大帝国的瓦解、国界线的混乱、多民族的国家现状、不稳定的政体、种族屠杀的记忆……

 

本书的第二章,主角就是乌克兰。立陶宛、波兰、乌克兰、俄罗斯的历史在“卢布林联合”之后,又在“乱账”上添加了一笔。语言、地理、政治共同搅拌着这一地区,也埋下了日后冲突的祸根。

 

这是一本扎实的学术著作,如果想要知道民族的迷思如何影响了当下,它是一本必读之书。

 

 


《和平地理学》

 

[美] 尼古拉斯·斯皮克曼 著,

俞海杰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9


如果你对“地缘政治”感兴趣,学者尼古拉斯·斯皮克曼的这本《和平地理学》是一本不能够错过的好书。

 

当然在这里“地缘政治”并非空泛的大词,而是更为具体的内容。他首先厘清了地缘政治学的概念,他认为“地缘政治学”,首先应该是一种类型分析方法和一系列数据资料的黑命名——它们很重要,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决策。

 

在现在看来,这本书或许有一些“过时”。因为这本成于上个世纪上半叶的书,没有经历过数字化浪潮,还没有经历过新技术(比如信息战)的洗礼。它延续的是十九世纪的军事目光,以地图为中心,综合数据,得出的理论。

 

但是为什么要读它?因为它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也能够看到斯皮克曼的影响。

 

总之,相比于宏大的概念,我们不妨像斯皮克曼那样,拿起地图和数据,开始对世界的了解。

 



《欧洲新燃点》

 

[美] 乔治·弗里德曼 著,

王祖宁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10


这是著名的公共政策学者乔治·弗里德曼的著作。这本书讨论的是欧洲为何会(或者将要如何)爆发危机。

 

在开篇,弗里德曼便引用了维尔弗莱德·欧文的诗句:“谁问蝼蚁般的逝者敲响丧钟?……生者的隐痛仿佛灵前的花束,每一次日冥斗士低垂的帘幕。”于是他从历史中开展追问,为什么历史上的重大危机,几乎都在欧洲起源?

 

在一战和二战之间,欧洲近一亿人由于政治原因殒命,弗里德曼认为“整个欧洲仿佛建立在流沙之上,统一总是稍纵即逝”。欧洲的地理和过往,让它“四分五裂”,也因此不可避免地有诸多冲突。

 

本书最值得关注的部分,是第三章中作者对俄欧边缘“夹缝国家”的论述。作为俄罗斯和欧盟之间的夹缝地带,这些国家“错踏一步,即是生与死的界限”。在作者看来,乌克兰的弱点之一,就是内部的分裂:西化的一派、亲俄的一派,加上独立派,这使得这里的政治气氛极为不稳定,也因此成为了“燃点”之一。


乌克兰的亲欧盟示威运动。/Аимаина хикари

 

 


《无处安放的同情》

 

[德] 汉宁·里德 著,

周雨霏 译

万有引力 | 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1


为什么我们对远处的灾难感到关心,而对近处个体的灾难视而不见?


为什么我们看到视频里远方发生的悲剧感到难过,却无法看到眼前那些经历痛苦的人?


关心远方,有错吗?


关心近处的人,就一定更“高级”吗?


每当发生重大灾难时,我们为什么会总是不可避免地处于这样撕裂的争论当中?

 

在德国学者汉宁·里德的《无处安放的同情》里,他在过去伟大思想家——如巴尔扎克、卢梭、亚当·斯密等——的基础上,对“同情心”这个大命题展开讨论。

 

本书是“当下”的,因为作者见证了在技术革新之后,“时间”“空间”的扭曲与压缩。我们能够在短视频里看到远处的灾难(并且很多时候已经是常态),但可能看不到同一个小区的另一个身处危难的邻居。人类的感官被延伸,也被限制。

 

通过这本书就会发现,狄德罗、卢梭、亚当·斯密关于人性的剖析并没有过时。在2022年,经历过疫情和各种危机的人们,似乎更能够理解道德在人类进程中所发挥的力量,以及它在时空上的局限。

 

 

 


《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

 

沙希利·浦洛基 著,

宋虹、崔瑞 译

万有引力 | 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7


如果要了解乌克兰对俄罗斯的矛盾心态,“切尔诺贝利”是那个很难绕过去的词。它的悲剧至今仍然是许多人不愿触碰的伤口,仿佛这几个字本身就是一阵悲鸣。

 

本书运用了大量的档案,分析了是什么造成了切尔诺贝利的悲剧。比如反应堆失效之后,工作人员为什么没有直接停止反应堆,而是拔出“控制棒”?为什么当天的另一座核电站机组会宕机?为什么一个调度员就能指挥一座原子能核电站?乌克兰变成核电站的背景又是什么?核电站的硬件设备为什么会如此大规模地出现问题?

 

这些问题追溯下去,就是苏联在冷战时代的不堪重负以及对乌克兰地区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切尔诺贝利成为了一道刻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人民心中的伤口,即便过去这么多年,仍然能够触发很多悲痛的记忆。

 

这本书的作者也是《欧洲之门》的作者,因此对各类史料的运用都较为全面。如果想要了解当代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关系,这本书也是一本“必读书”。

 


· END ·

作者丨李峰

编辑丨萧奉

校对丨黄思韵




硬核读书会给读者们准备了阅读好礼!

关注公众号【硬核读书会】

聊天框发送关键词“乌克兰”参与抽奖

随机抽【2】位书友各送一套

“乌克兰书单”里的随机5本书



 

喜欢这篇文章,请让我们知道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薅羊毛16块买到了跟我老妈的甜蜜日常每周最爱的就是实验课 因为每次都很成功 制备产品产率很标准 而且杨老师给我的作业都是95分 认真做好一件事真让人幸福某天午睡
  • 由于昨天煎的牛排很好吃,我就再买了两块,明天和后天享用!#日常碎片plog##polg博主日记##日常[超话]# -近期plog 马上准备要回了见了很多朋友光电
  • 后世大都效法这些学说,以为中风是心火、痰热、肝风内动等所致,治之多用平肝潜阳、清火化痰等药,而将自古辨治中风的良方续命汤弃而不用,这实在是舍本逐末。这十首方子虽
  • 奇妙的是,这位诞生于105年前的作家似乎看透了今天,生活在拥挤都市中孤独的我们。小说里在小酒馆悉数登场的人们都喜欢和哑巴“分享”他们的孤独,可哑巴的狂喜与绝望却
  • 告诉他如果以后被误解被伤害一定不要怕 告诉他他是全世界最好的张艺兴 是我最爱的人 我的偶像 我的人生导师 我可以大声骄傲的向别人炫耀的我的宝贝!!!《扫黑风暴》
  • #丁程鑫0224生日快乐# ✨ #丁程鑫 二十成金筑梦鑫世界# 可爱帅气的丁程鑫 乐观坚毅的丁程鑫 勇敢执着的丁程鑫 每一面的丁程鑫都带来惊喜予人暖意 一年又
  • Winnie答:Master of Education Practice 教育实践专业,学制是1.5年,原本是要求本科教育学相关专业,但是如果你有比较资深的
  • 小艾提醒您:如果您今年还没有怀上“虎宝宝”可能是进入了这4个“备孕误区”哦~图片01、排卵期同房=怀孕相信大多数的人应该都知道,如果在排卵期进行同房的话,是有助
  • 嘉利玛一直非常重视我们的合作伙伴~小嘉嘉认真看了托托的视频,总结下来博主托托生气的点有2个(但这真的是一场沟通上的误会,小嘉嘉在这里给大家还原一下这件事的情况~
  • 祝福你早日走出情伤,迎接真爱的到来。!
  • 出生那一天的地支被月支或时支冲,多数这样的人身体不好,不是易受伤,就是易患病。(来源 北京日报)哪些人身体素质差,容易患病:一是日元在月令不旺、地支根弱的人,身
  • 她是奥黛丽·赫本和玛丽莲梦露的好友;她是荣获Order of Australia(澳大利亚勋章)的杰出女性;她是英女王钦准的礼仪皇后,国际十字路全球亲善大使;她
  • 六月特价款式[话筒]小小鲸鱼皮包最后的呼唤(灰色);绝版的夜光小号鲨鱼包包(适合4岁以上的小朋友和平时出门不喜欢带太多东西的大朋友[照相机])绝版的中号鲨鱼双肩
  • 洞房地毯、床巾、窗帘如果都是红色,则生女孩的机会较多。然而人与人一心共同走到红地毡的彼端,建立一个温暖的新家,家中的洞房经过精神与体力的设计,实是每一对伴侣的心
  • 《东邪西毒》贡献了美,《重庆森林》贡献了酷,林青霞,能将美、酷、仙融为一体。希望每天都能这样快乐且充实!
  • 并没有任何焦虑,虽然非常不确定创作能否完成,相反,奇妙的是,推开石版工作室的大门看到巨大的空地和入冬还葱的树,身体劳累、濒临崩溃的我还是想大喊:现在,必须必须是
  • 8岁的蔚来,何来勇气正面杠上106岁的宝马?
  • 而我挚爱湫,我会化作人间的风雨陪在你身边人间多风雨,疾厉,活着的人不妨大胆为自己而活,如果一生都在背离自己的选择,哪怕旁人眼里你是完美的百分又有什么意义呢。但愿
  •   当繁华落尽,海晏清平,他又该何去何从…… 链接:【NP生子】紫晶by紫堇 从小他就知道自己不是个普通人类,可这样也太不普通了吧!他,胆小怯懦,上辈子唯一一次
  • #父母# 希望那些所谓的长辈们都不要再站在道德制高点教育小辈了我想她今天这个样子你们都有责任吧大人永远没有错,小孩永远要认错即使错的是大人,也要忍着让着就因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