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独到的识人技巧?

1、如果你正处在恋爱交往,发现对方连吃饭礼仪也没有,结婚之后一年,八成会被另一半的家长逼疯,因为他们忽略教养的重要性。

2、吃饭会刺激脑部分泌多巴胺,心理较为放松、心情变得开朗,然而也很容易百态尽出也叫做“忘形”。所以遇到吃饭场合总是大声喧哗的,请回到1

3、如果请人吃饭,至少提前一天邀请是尊重;提前半天是作陪;临时请客要么是凑巧,或者是凑数。

如果你是作陪或凑数,赴约的时候,摆好自己的定位。该挡酒的时候义不容辞,比较容易获得机会。

(认不认同也没办法,商业世界就是这样运作)

4、所谓礼仪绝不是恪守规矩。爱拿叉子吃、怎么拿筷子吃都行,只要尊重对方,不让对方感到不快,就是最好的礼仪。

但是对方的语气充满挑衅(比如不断嘲笑你拿筷子吃牛排;你筷子怎么这样拿;哎呀你牛排怎么吃全熟的啊)那你就怼回去,鼓起全力别客气,之后你会感谢自己的勇敢。

5、会点菜的,肯定人缘好。会了解大家胃口、点餐会询问对方意见的人,往往心思缜密,为人靠谱。

每次被征求点菜意见,每次都回答“都可以”的人,可能是懂得谦让,或者是见识不多。总是谦让者,表示这人通常有话不直说。如果是后者,相处时常扯后退。

被征求点菜时,会互相讨论一下的人(比如会反问一句:你会想吃鱼吗)相处起来最舒服,因为懂得为对方着想。

6、自己主动选领导身边的位置坐下的人攻于心计;老是挑离领导最远的位置,要么太胆小,要么有话不直说。

怎么坐?听安排就好。或是以领导为12点种方向,坐在3-10点钟的位置都行。

如果经常坐在领导对面6点种位置,你的长相最好是一看就觉得很务实殷实的那种人,负负得正而且还会有贵人相助。

这是商业上的墨菲定律,说不上来,总之坐在领导6点位置的人通常给人刻苦耐劳、任劳任怨的感觉(比如专职司机)。所以精明一点的人都会自动避开这个位置。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你自己可以观察一下。

7、用筷子指人、用筷子剔牙,用嘴唇或舌头(牙齿)整平筷子的人,经常利用小聪明坏大事。

8、夹菜总用筷子划拉几下,甚至把盘底的菜翻上来,只夹自己爱吃的,老祖宗对此有个说法叫“迷箸刨坟”,这种吃法就跟刨人家祖坟一样,缺德。

筷子一个又一个的夹着餐桌上的菜,菜放到嘴里还没咀嚼完又去夹菜一直吃,表示这人爱八卦,不管你们关系有多好,他都准备随时跟你杠。和这类人相处,会让你心累又自卑,要不然就是闹到老死不休。

正确姿势是:看准再夹,夹菜应适量,不宜太多。对于像玉米粒之类的菜直接用勺子舀到个人碗中,吃多少取多少。还有,连碗里最后一点汤汁都喝掉的人,靠谱。

9、喜欢反复劝菜的人,热心肠,但容易好心办坏事。

还有一种相反情况,如果你把碗里的菜饭吃的很干净,结果有人说你像饿死鬼一样,听到类似评论不要去在意,因为他的人生,会活得比你更辛苦。

这种就是小家子气,活该一辈子纷争不断、享不了清福。和这种人当下闹翻,一刀断,你不会有任何损失,还获得清净。

你只要继续保持“珍惜饭菜”的心态即可,时间久了自己对比一下,你会收获更多自然给予的机会。

10、吃饭过快,大多是因为父母疏于教导、奔波学业或是疲于谋生造成的,所以一般成年人吃饭速度过快会显得像是出身清贫、性格急躁。这类人可以白手起家,但是容易陷入迷惘(我猜主要还是急躁)。

经提醒,在部队工作的、高中生被课业追着跑的,除外。但有机会最好改过来,因为伤胃,年纪大了会相当痛苦,这不是道理而是普通常识。

11、在相术中,对吃饭发出吧唧声的行为称为“猪食”,也就是像猪一样,气息杂乱,一般这种人的能力欠佳,难有担当。

知道为什么吗?我们听着很难受,但是又忍着不说出来,为的就是一份情谊。但重点是,这人依然没意识到,继续边吃发吧唧声,求生意识如此薄弱,叫人如何托付。

12、吃饭时会有一些饭粒或菜肴散落在桌上,或是碗盘杂乱不堪,像鸡吃饲料一样的人,一般做事情没有条理、不懂珍惜,往往等失去时才知道后悔。

嗑瓜子吐在地上的人,同理。坏事中的坏事者。

13、请人赴宴时,主位会细心配合宾客的吃饭速度,在宾客吃完之前,依然会拿着筷子意思一下的夹菜,表示领导者(主位者)体贴和周到。

另外,主位会配合宾客的聊天话题,参与其中并融入气氛,而不会滔滔江水绵延不绝的长篇大论,表示对市场有敏锐的洞察力,值得托付。

肚子在哇哇大叫中赶到会场,口苦口干难耐中听老板夸夸其谈,说着未来小小股东成立后董事会成员即将在在坐的10名成员中诞生,庞大的市场依靠大家敏锐的洞察力挖掘,财富像雪球滚动中变巨大,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烟火缭绕中吃着致癌食品,苦苦难熬的三个小时挂念着女儿,我太想离开这里,如坐针毡!身体好像有各种信号提醒我,你快抵抗不住了,胸疼,口干口苦,腿关节也有异样,身体她生病了~害怕占据我安静下来的午夜时刻,但又不知道如何处理,工作真的那么重要吗?休息不安排好,将来没有长度的路我不会后悔吗?会的,无论我选择哪种生活状态,我都会后悔,因为人性不知足……可悲啊…… https://t.cn/RXnNTiO

#碳中和##双碳目标##低碳##碳达峰#
【碳中和:凭“空”制出液态燃料】

“云里铜乌风作籁,天边金掌露成霜。”这句宋诗是对金铜仙人承露盘的生动描述,表明在古代人们就懂得从空气中“捕获”所需成分——水了。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依然致力于研究如何有效利用空气。只不过如今的研究大大增加了科技含量,其中的趋势之一是注重空气中碳的转化与利用。例如,微藻生物固碳技术,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产燃料、化学品和食物等;二氧化碳甲烷化技术,通过金属催化,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天然气,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

今天,让我们关注——

瞄向空气中碳的转化利用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重视空气中碳的转化和利用呢?这主要从两点考虑——

首先是从物质上看。作为碳基生命,生物都需要碳,所以很自然地想要把空气里的碳转化为食物。

其次是从能量上看。供能所需的有机物都含有碳,而它们释放能量后会变成二氧化碳散发到空气中。如果把这些二氧化碳再转化为储能物质,就可实现碳中和,即碳的收支相抵,减轻温室效应。

去年,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为应对粮食危机和气候变化提供了一条很有前景的策略。这是受光合作用启发,人类智慧对自然智慧的一种模仿。

无独有偶,近日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科研团队设计了一套利用阳光和空气直接生产液态烃或甲醇燃料的装置,为吸收和利用二氧化碳提供了又一条光明之路。

据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报道,这种装置在日常条件下运行,能在一天7小时的工作时间内生产32毫升甲醇。

众所周知,自然界有一条重要定律,那就是质量守恒。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不变,数目不增不减,只是发生重新结合,从一种连接方式转化为另一种连接方式。就像一个班级调换座位后重新划分小组一样,又进行重组,但班里的人没有变。

如果我们想要得到甲醇或其他液态烃类燃料,那么制备它们的原料也应含有同样元素,即碳、氢、氧。空气属于混合物,里面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其中二氧化碳约占0.04%,水蒸气和其他杂质约占0.002%。

这就为以空气为原料生产液体燃料提供了可能:经由空气捕获装置收集和纯化,可得到较为纯净的二氧化碳(纯度98%)和水(污染物低于千万分之二)。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燃料。

鉴于直接转化比较困难,一种权宜之计就是先把它们制备成合成气,即氢气和一氧化碳。这是制备许多化工原料的原料气。这套实验装置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太阳能,驱动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与三氧化二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碳和水分别被还原为一氧化碳和氢气,而三氧化二铈被氧化为二氧化铈。氧化产物二氧化铈还可通过吸热,还原为氧气和三氧化二铈,便于再次循环利用。

市面上,三氧化二铈价格大约为1万元/吨,称不上昂贵,且可循环利用。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进入反应设备后,生成目的产物液态烃或甲醇,也就是空气燃料。

说到这里,大家或许会想到,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路线里,也有合成甲醇这一步,但那里用的是氢气还原,而这里用的是三氧化二铈还原。

“质”“量”兼优的能源利用方式

这条以空气为原料制备液态燃料的路线,理论上可行,实际上是否行得通呢?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产量。研究人员发现,该装置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一天运行7小时,通过连续17次氧化还原循环,共获得96.2升的合成气。这些合成气,可在装置中进一步加工成甲醇。

装置测得的合成气单程摩尔转化率为27%,产生的甲醇纯度为65%。

剩余未转化的合成气经过6次循环转化后,最终总摩尔转化率为85%。一天运行7小时后,就得到了上述所提到的纯甲醇32毫升。这个产量的燃烧热和一盏功率为9瓦的日光灯照明15小时消耗的电量相当。

当然,这种设备并非只生产甲醇,通过选择具体的合成工艺,也可定制其他烃类燃料。

研究者认为,如果该项成果投入商业应用,将会创造巨大收益。例如,商业规模的太阳能燃料工厂可使用10个定日镜场,假设每个定日镜场收集100兆瓦的太阳辐射热能,系统总体效率为10%,那么每天就可生产95000升煤油,足够为一架载有325名乘客的空中客车提供从伦敦到纽约往返一趟的燃料。

这样看来,产量算是可观,那么这些燃料的质量如何呢?

我们和常规的航空燃料对比一下:目前生产航空煤油的常规方式是重油加氢裂化,产物中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稠环芳烃、重金属等空气污染物。而通过该太阳能氧化还原装置生产出来的喷气燃料,通过燃烧测试表明,有害物质排放显著减少。相比之下,优势明显。另外,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而空气可源源不断地获取,从长远来看也更有前景。

在这个太阳能氧化还原装置里,二氧化碳和水在太阳能作用下会转化为液体燃料,而当液体燃料投入使用后又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从物质角度考虑,碳排放和消耗相等,所以研究者称其为“碳中和的里程碑”。

从能量角度考虑,在燃料制备过程中,能量大多来自太阳能,而后续燃料燃烧又可根据需要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因此,这相当于间接利用了清洁能源。

面向未来发掘“清风”潜力

谈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质疑:为什么不直接制备氢气做燃料?这样就不再产生二氧化碳了呀!

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氢气作燃料,虽可减排,但不能吸收大气中已有的二氧化碳;二是限于目前的储氢技术,氢能在交通、家居等场景的普及还不现实。

其实,这项成果对未来最大的意义,并不是提供一个终极的能源生产方式,而是提供一个比较有性价比的固碳乃至碳中和手段,同时有望缓解碳氢燃料短缺且不可再生的危机。

此外,研究者算了一笔账:基于当前太阳能燃料系统的工作性能,空气捕获装置捕获量每年达到10万吨二氧化碳时,大约需要4500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假设系统总体效率为10%,那么这样一个太阳能燃料工厂每年将生产约3400万升燃料。相比之下,2019年全球航空煤油消耗量为4140亿升,若要完全满足全球需求,所有太阳能发电厂的总占地面积约为45000平方公里,相当于撒哈拉沙漠面积的0.5%。在人迹罕至的荒漠里,除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胜景之外,还可平添几分科技氛围。

这样看来,太阳能燃料系统原料易得、环境友好、占地面积并不大,似乎很容易推广。而实际上面临着诸多挑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的初始投资成本很高,每升常规喷气燃料的成本通常不超过1美元,每升太阳能喷气燃料的成本却到了10美元。所以,其在短期内并不占优。

鉴于此,研究者拿出方案:呼吁政策支持,为第一代商用太阳能燃料发电工厂创造一个短期市场;实现自我提升,通过规模效应和流程优化,降低关键部件的生产成本,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从质量守恒的角度来看,碳虽不会消失,但可转化为一种有益的存在形式,不管是淀粉还是燃料。这些转化途径都不是终极方式,也不是非此即彼。碳中和不会就此止步,未来会出现更多脱碳途径,各自发挥不同作用、适用不同条件。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说出此话的北宋文学家苏轼尽管很有洞察力,但他或许想不到清风不仅能为“无米炊”,还能化作“万金油”。的确,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知道二氧化碳究竟蕴藏着多大的转化潜力、存在多少种可能的用途。这一切,均取决于人类的想象力,这正是创新和改变的源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看着 窗外那朦胧细雨轻轻打在梧桐叶上,竟让如意有了一种置身仙境的感觉,千年后的现代是断然不会看见这般纯净的美景的,那时的天空早已不再明净,空气也早已不再清新,可
  • 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喜欢上韩韩 却发现他真实的一面比我想象的还要美好 我说不清不楚的开始就会不清不楚的结束 于是他便准备好了花和礼物从济南跑回来找我就为了给我一个
  • 比如CBD地区,以前就没有这个概念。”北京民俗学会会长、民俗文化专家高巍表示,地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并不意味着就不保护了,老地名的变迁应该被记录下来,建立包含
  • 職工盟特別會員大會以大比數通過解散 香港消息,成立31年的職工盟宣布解散,3日下午召開的特別會員大會,以57票贊成、8票反對、2票棄權,大比數通過解散議案,所有
  • #新书试读官# 今天来说说书中的人物,她是红楼梦中的社交女王,也会茶言茶语,温柔起来却要人命。 她是巡盐御史林如海家的嫡女,自小当掌上明珠般养大。 刚一出场
  • 秋天是本人最喜欢的季节,我喜欢看绿油油褪去后泛起的一片金黄。然而在我去过的赏秋路线里,最方便且内容丰富的莫过于是集合风光人文于一体的“北京←→赤峰”的冀蒙十天环
  • 张哲瀚:这个世界骗不骗我是它的事情,我相不相信它是我的事情。我相信世界是美好的,哪怕它愿意骗我。坚持的东西我相信总会实现的,就像我骑着单车,总会到达我心中梦的地
  • D740 [奥特曼] 跑步25公里 第二次了 跟上次感觉大不同 上次磕磕绊绊的还遇到下雨 但好像比较轻松 这次就是一直相对稳定 后半程腿很酸跑不动 又平稳又累
  • 10月4日,随着电影《我和我的父辈》热映,其关于章子怡的一段采访视频也随之播出,在采访中章子怡谈起了拍戏时的一场哭戏,因为当时想到了自己的婆婆,从而导致情绪失控
  • 先生所言极是 昏沉了一天定是因为阴雨的缘故[下雨] 但今天也办成了很多事情 穿了新衣服出门 上周的方案提交了 纠结了半个月的调整也终于确定了 晚上的气温因为下过
  • 因为有你,路再遥远再曲折我也不怕;因为有你,我把日子折成一只只千纸鹤;因为有你,我用微笑面对整个世界。因为有你,哦,我的宝贝,今天幸福吗?即使你熠熠闪耀如天边遥
  • 平台再刷《怒火·重案》。甄子丹,将近60岁的老大爷,外表年龄常年比实际年龄小10岁,是外国迷妹口中“用独角兽幼崽的眼泪泡澡”的人(真是太会形容了)。华语片最后的
  • 【王楠兑现承诺,秦志戬李隼携七名奥运健儿喜提新房,为何没有马琳】 2021年的乒超联赛,在10月3日已经正式拉开了战幕,和乒超联赛相比,王楠郭斌夫妇的奖励更是引
  • 近日据越南媒体“越南快讯”网站报道,前越南足协秘书长潘映秀展望十二强赛中越之战时表示,越南队将这场比赛的目标定位在打平拿分即可。 中国队实力不如沙特、澳大利亚,
  • 岫岩玉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陕西蓝田玉、新疆和田玉和河南独山玉),因产于辽宁岫岩而得名,最早的玉名见自西汉《尔雅》:“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殉圩琪焉
  • #暖心脱单[超话]# 我的编号(必填):y1502 1✪姓名:  月月 2✪性别:女 3✪出生日期:19960207 4✪民族:汉 5✪毕业院校:兰州石化职业
  • 【人生需要四种修为】 一是忍得过。忍得一时之气,消得百日之灾;能忍,不一定是懦弱。 二是看得破。最大的淡定,不是看破红尘,而是看透人生以后依然能够热爱生活。
  • 【‼️‼️今日份福利来啦‼️‼️(名单抽取及公示时间:10月5日17:00 )为了感谢网友们继续相伴小杨 。即日起,小杨每个工作日都会为大家送上话费充值福利,每
  • #中国式家庭教育##传统家训##老璞说家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
  • 我的头发 量其实还好 但是它粗且厚 密不透风 导致我整个头发放下来的时候 头皮无法呼吸 夏天我都是把脑袋怼到电风扇前面 然后拨开一缕缕头发 让我的头发吹到点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