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悦就是那道光
“负面情绪就像黑暗一样,你是驱散不走它们的。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带进光来。”[虎爪比心]
当你遇到伤心,低落,暴躁,烦恼等负面情绪的时候,
如果想尽一切办法去压抑它,否定它,排斥它,假装用开心的面具演示。
凡是你不想面对的负面情绪,只会越来越聚焦在那个情绪或事件,助长了负能量,就像黑暗聚集。

只有把光带进来,黑暗就会消失。喜悦就是那道光,无大小分别,慢下脚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的。

我们感觉很不好的时候,会一直想要从这个泥沼中挣扎地逃出来。我们藉由很多逃避策略不去面对它,压抑它,否定它,排斥它。你记住:“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因为当你抗拒某件事情或是某种情绪的时候,你会聚焦在那种情绪或事件上,这样就赋予它更多的能量,它就更强大了。 -- 张德芬 《遇见未知的自己》

如何去和无神论者谈信仰?
#道##玄学#



有人说,任何一种形式的宗教都是排他的,这使其带有了先天上的狭隘性。很多无神论者把此话奉为圭臬,但这句话其实只讲对了一半。凡是论及宗教,必然要提到宗教信仰,其典型的表现形式便是对宗教神明的尊奉。在所有宗教信仰中,可归纳为三类基本形态,即:

一神信仰,认为唯有自身宗教所信仰的对象才是唯一的真神,其他信仰必然因此而遭到排斥。此类宗教往往具有明显的排他性,且因为君权与神权间的屡次交锋而影响到人类历史的进程;

多神信仰,其信奉的宗教中有多位具有不同职责的神明,神明各司其职却又主次分明。这一类的宗教信仰往往有一个逐渐丰富和庞杂的过程,因其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所以会与民间信仰及其他宗教的某些教条互相融合,从而形成了杂而多端的特性。道教则是这一类信仰形式的典型代表。

泛神信仰,即认为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所以又称为万物有灵论。此信仰多存在部落时期,展现的是人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

大凡宗教之流,概在此三种信仰之中,因为不同的信仰模式而具有了不同的宗教特征。单纯地认为任何宗教都具备排他性,这样一句话本身就是对宗教的歧视与排斥。基于大众在过往的教育背景中对宗教的偏差认知,一位宗教人士想要和普通的无神论者(或称无信仰者)去探讨信仰的本质,二者之间往往很难找到契合之处。但与其他宗教信仰不同,道教是一个兼具有多神信仰和泛灵论的宗教,其对天人宇宙以及人生哲学的思考,恰恰可以为有神论者与无神论者找到共同的需求点。

而作为一名道人,难免会被人们问及世上是否存在神明的问题。此时,需要明辨的并不是神明的存在与否,而是我们身为一介凡人,是否明白了信仰的根本。



毫无疑问,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是什么?千百年来,人们用规律、法则、秩序等等概念试图去为“道”字找到一个合理的、现代化的解释,然而再精确的解释都不过是字面意义上的再阐发,却很难触及到因道而衍生出来的哲学体系。在修道者看来,道既是信仰的对象,同时也是对人生的指导。形而上,道则可以抽象为一种对人天宇宙的认知;形而下,道则具化成为对万事万物的实践应用。所以若谈及道教信仰,第一点一定不是对神明主宰的痴迷,而是对人生天地之间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的思索。

在此基础上,才进一步衍伸出信仰的范畴。诚然,道教作为一个宗教,必定是信奉神明之功的。但在道教教义的解读下,认为神明与凡人、与天地万物都是道气所化,彼此之所以有差别,也只在于秉持的阴阳二气的多寡有别。既然如此,道人与信众在神明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祈福、转运、超拔等斋醮科仪,便不是完全把人类命运的主宰权交于虚空神人的手中,人与神之间也并非是牧者与羊群的关系。正相反,道教信仰的是“我命在我不在天”,尤为强调每个人在面对人生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即便神仙法力无边,也终究需要通过信者自我的改变来起到效用。道教信仰,强调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遭遇,唯有此时,才是修行正当时。

道教作为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其对“宗教”这一词汇的定义也与外来教派有所差别。道教遵从的是祖先教法,中华民族历来以家族单位作为最具凝聚力的生活圈,历代祖先的言行往往具备无上意义。所以道教之宗与百姓之宗,本来并无二致。道教之教,在于以先圣之言行来教化当今之世人,神明起到的是榜样与楷模的力量。但真正的信仰,不是限于宗教和神明,而是能让人们发觉自己内心的真实,并且不断提升对真善美的理解。修道是要具化到每一个个体身上的,是在为自身修,而不是为了神仙和信仰去修。道教修行的首要目标是认识自己,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想明白自己,远比想明白神灵更困难。



当其他宗教选择接受神的旨意而苦行精修时,道教却在倡导人们要孝养双亲、与人为善。《行孝歌》开篇就说“自古神仙把道传,孝道成为百行源”,强调每一个修道者去成为一个踏踏实实的人,听天命、尽人事,坦然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安排。宗教与信仰,归根于底仍然是世间法。道教信仰的根本只在于“自然”二字,做好每个人的本分,这便是修行的自然。

当身为一名道教信仰者,在面对无神论者及无信仰者的质疑时,大可不必起干戈。信仰是道人对自身的戒持,是大众对善念善行的珍视。当心中存有大爱,敬畏每一种存在于世的生灵,并感恩生活给予自身的所有,于此,是否具有某种宗教信仰早已不再重要。道教信仰是在使人明理,而不是使人盲从,更不是去迷信某些道法、道术。从信仰的本真上来思考,没有谁是绝对的对错,只要能让每一个人变得更好,道教称之为“缮性”,这就是信仰所追求的目标。在此前提下,有无信仰只不过是外在表现的手段不同罢了。

因此,与其去进行有神还是无神的智辩,不如踏踏实实去做一些利益众生的行迹。一件善行的力量,要比一千万句向善的口号更值得被尊重。而我们所谈论的信仰,也终将随着这一趟有去无回的人生旅程而淡去。能否留下生前身后名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曾无愧于心地认真生活过。道,就在这场生活之中,你信或者不信,它就在哪里,直至恒久。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的vlog生活# #冬天你好# #酒# #丝台小金瓶#大家好我们是“醉真实”一间专注民间老酒鉴真、拍卖与回购的上海公司[打call]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一款收藏
  • 最近在与同修的交流中发现,有些同修有婚姻困扰,大多是另一方有外遇,自己不知所措。最近在与同修的交流中发现,有些同修有婚姻困扰,大多是另一方有外遇,自己不知所措。
  • 就在老何失望之时,一位文物老学者走过了来,拿起银锭看了一下,突然目瞪口呆,激动地说:“这银锭不简单!然而,当他拿到老何的银锭时,用放大镜仔细地观摩了半天,最后不
  • 你说的大局,无非是士族相争,谋权夺利要我顾全大局,完全是道貌岸然,冠冕堂皇的骗局你们装腔作势,要我顾全大局,而我看到的,却是一张纸卑鄙自私、丑陋无耻的面孔」这一
  • 虽然我们的史前人类祖先已经能够认识三三两两的小数目了,但人们认为只有当大量东西需要计数的时候,正规的计数才发展起来。人对自然的认知是有过程的,爱默生说“在丛林中
  • “宁组合”代表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一类资产,今年的分化我们相信是新时代趋势来临的一个征兆。“宁组合”代表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一类资产,今年的分化只是
  • 一个乐善好施的人,心中有爱,心理也会处于最佳的状态,定能福寿延绵!一个乐善好施的人,心中有爱,心理也会处于最佳的状态,定能福寿延绵!
  • 赏析:在这镜水如月之夜,浪漫季节,女主人公不仅心起涟漪故而“惆怅”进而有所思。这季节,花好月圆,情歌缭绕,四处回响;轻舟荡漾,激起浪花朵朵,而自己的恋人不知在何
  • 3、有无疼痛的感觉:外痔且有疙瘩,一般会有疼痛感,但是内痔初期是没有疼痛感的,如果长期不治,就会发生嵌顿,形成血栓。3、有无疼痛的感觉:外痔且有疙瘩,一般会有疼
  • 能付出,便有福,做着利他奉献之事,口中说出柔和、赞叹、感恩的话,心里想的是如何利益一切众生,时时事事“身、口、意”的清净,自然能消除业障,身心健康。清晨微语:利
  • 丞哥是一开始就登场的人物,我下意识的去注意丞哥的人物性格和行为,而忽略了大飞,只觉得丞哥特别杀我。就像现在我还要找一张配图,借物来为这段话增添一个氛围,让看到的
  • 」他能够离诸有相、无相的对待,能够「深信真如」这个「信」就是随顺忍可,他内心当中虽然没有真实的契入真如,但是他不断的往这个方向去随顺去忍可,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是「
  • 当然,杂念的产生原因是比较多的,功初有些杂念也属正常,不必过分关心,一心放在正念、正觉上即可,功中心意深处的沉渣泛起也可不予理睬,保持已有的良好感觉和意境即可。
  • 受是养老流,八十岁了还是筑基,虽然修仙但是根本不会什么法术,打架全靠物理攻击(暗器和灵宠)差点以为看的是武侠。看人不爽进群干嘛?
  • 盘面分析,自隔日跌破12500-12400支撑后快速下行测试12000附近支撑,日线录得大阴,日内再度弱势且一度跌破12000最低测试11965,当钱跌破前期震
  • !!
  • ”齐老之所以成为殿堂级大师,正得益于他“不教一日闲过”的高度自律古往今来,没有人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无不来源于日常的务实积累。《管子》:欲成大事,牢记九字真言曾
  • “参加公益大集活动,既展示自己的专业手法,让更多居民接受理疗服务,还帮助了居民解除了身体上的病痛,希望社区多多组织这样便民利民的活动。大家各显其能,为居民送来“
  • 其实在农村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如果家里没有儿子的,那么等女儿嫁出去以后,村里的田地都会被亲戚霸占掉,女儿嫁人后也很少会回来住了,那么房子到时候就会空下来,百年之
  • 和一个人在一起,如果他给你的能量是让你每天都能高兴得起床,每夜都能安心得入睡 ,做每一件事都充满了动力 ,对未来满怀期待 ,那你就没有爱错人,最合适的感情 ,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