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美食# 云南的酸多来自果实,有柠檬、树番茄、酸木瓜、青芒果,每一种都能演绎出五光十色的风味。云南人对酸的热爱是印刻在骨子里的,你如果想了解并体验这种热爱,不在云南待个几年,不可能。

在云南,我们关于酸的旅程,是从昆明的篆新市场开始的。篆新农贸市场在昆明市中心,挨着翠湖。去之前,我就在网上对这个市场开始了调研,据说这里有全昆明最全的食材,一年四季的蔬果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许多人将之列为昆明必去打卡点,每天的人流量有几万人,若临近年关,则有十多万人,买菜全靠“挤”。

在篆新市场,我想到了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喻,觉得自己有点像一个偏僻山区的地方小厨,一下子闯入了皇宫里的御膳房。云南市场的丰盛得益于它的海拔和气候类型,最低76米到最高6500米的垂直海拔高差,赋予了这里丰富的植物资源。

当然,还是要记得我们来菜市场的目的——寻酸。其实不能叫寻,菜摊上、果摊上,目之所及的都是酸味的源头。比如说,我眼前的这个摊子,就摆着柠檬、树番茄、酸木瓜,光柠檬就有三种,两种鸡蛋大小,另外一种则比鹌鹑蛋小一点。

摊子的女主人极为热情,看我对三个柠檬的使用产生了迷茫,挨个地向我介绍:“小柠檬清香扑鼻,西餐厅多会购买用来做柠檬汁;这个大的是泰国柠檬,没有籽,常用来泡水;这种(另一种大的)则是本地河口产的柠檬,特别酸,多用来做傣味食物。”

我拿着柠檬,挨个地闻,小柠檬真好闻啊,有一种呼吸被治愈洗礼的感觉。老板又示意我用手搓一下闻不出味道的大柠檬,只是轻轻一揉捏,清香味瞬间就萦绕在鼻尖,植物真是神奇啊。

我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汁水刚挤入到口中,我能明显感受到我面部表情的鲜活,想到了之前刚看过的一个视频,就是婴儿第一次接触到酸的食物的那种。

云南人烹饪食物很少用醋,酸味的来源就是柠檬、酸木瓜、树番茄这样的果酸。我想到美食作者要云《酸食志》中的故事,他在书里提到自己云南食酸的经历。他说自己上大理鸡足山去看佛光,下山后,发现周边的农家就在海稍水库的公路旁开起了饭店,主打食物就是煮鱼,用的是水库里的花鲢和白鲢,简单处理后,烹饪材料用的就是酸木瓜,煮出的鱼味道酸得清雅,然后蘸上用当地辣椒和蒜调的蘸水,酸酸辣辣,鲜鲜嫩嫩。

我们在云南的第一餐饭是美食博主李孟泽推荐的,对方曾是媒体人,后来辞职专注于云南美食的开拓。他告诉我,这是一家特色民族菜馆,能够看到云南各民族对酸的使用手法。我们就这样来到了位于昆明官渡区的饭馆老滇山寨。

从餐馆的布置上就能看出浓郁的民族特色。门口有穿着纳西族服饰的姑娘在跳传统的打跳舞蹈,举手投足之间是热情和灵动。菜单上每道菜名前都冠以地名,比如说临沧火腿木瓜鸡、思茅酸汤鱼片、纳西炖猪血等等。饭馆的行政主厨林峙是昆明人,厨师出身,人很热情,我们刚到,菜就已经上了桌。

第一道菜是大理酸辣鱼。鱼是刚处理好的新鲜鲤鱼,看起来有2斤重,鱼肚上均匀地划了几刀,方便入味。一旁是一锅红彤彤、颜色靓丽的汤,有点像我在贵州吃的红酸汤。林峙仿佛看出了我的想法,他说,大理酸辣鱼的酸是梅子醋和木瓜煮出来的,红色是用了西红柿和辣椒的原因。“云南用木瓜特别实在,不用特别处理,切了片跟食物一起煮。煮了后,再把木瓜片捞出来,所以看不见。”

用酸木瓜煮酸辣鱼是大理白族的典型吃法。林峙说这道菜的味道源于他上世纪90年代的记忆。林峙出生于1974年,十七八岁就出来学厨。有一年放假,他去大理游玩,和朋友去大理下关镇乘船游洱海,快到喜洲码头时已经是晌午,船工开始给大家做饭。

那一顿就是酸辣鱼,用的是洱海刚捞起的鱼,现杀了,用洱海的水煮,里面放了木瓜和辣椒,湖光倒映着蓝天,就着徐徐清风,吃得酣畅淋漓。“当地叫活水煮活鱼,年轻时能吃,我记得吃了五六碗饭。”这是林峙第一次吃到木瓜的酸味,有水果的清香,跟用醋煮出来的完全不一样。

在林峙的记忆里,一直到2000年左右,昆明的菜肴里都很少用到果酸类的东西,比如说烧鱼,有红烧、黄焖、蒸,还有糖醋的,后者用的也是醋。“主要是当时交通不便,很多下面地州的东西到不了昆明。”林峙记得自己去大理,高速路都没有,要坐9个小时摇摇晃晃的老火车。

2012年,在老滇山寨开业前,林峙等人在昆明市场上做了一个调研,以了解民俗菜在昆明的市场。他们发现,昆明有几家饭馆,但十多张桌子就算大规模的了,多是夫妻店,且有些虽然打“民俗”特色,但只是套了个名字,跟正宗南辕北辙。

10年前正是云南旅游最为火爆的时候,从饮食资源的需求上来说,来昆明的游客需要更多味觉的刺激,而不仅仅是汽锅鸡和米线之类的主打产品。林峙他们的第一家店开在酒店区,游客众多,三个月就开始排队,“先是外地人都来吃,之后本地人看着新奇,也来”。林峙说,厨师就是从下面地州请,后来又开了五六个店,都是从第一个月就开始盈利。

聊天中,又一道新菜上来,是临沧火腿木瓜鸡,汤汁金黄,我趁热尝了口汤,酸香浓郁,鸡肉尤其劲道,还有一股淡淡的果香,正是我在菜市场闻到的酸木瓜的香味。林峙说用的是当地的走地鸡,经常在高寒区域跑,“云南菜,说白了吃的就是食材”。

为了寻找更多的食材,从开店以来,林峙和其他厨师都会去下面的地区采风,这个过程,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林峙提到去西双版纳的傣族人家喝酒,当地的风气是从中午喝到夜里一两点,这个中间客人不能全部离席,傣族的小竹凳又细又高,坐着很不舒服,他们只好轮流去上厕所。还有一次去怒江州,独龙族人热情,杀牛给他们吃。

一头牛,整个牛皮剥下来,在地上搭上一个树杈,牛皮一角扯一下,就成了一口天然的大锅,牛肉放到牛皮中加水煮,煮熟后蘸着辣椒、味精、盐等拌的佐料,是美味,也是风味。
采风的过程,既是寻找新的食材的过程,也是不断判断哪些地域特色的食物能够被外地游客所接受。比如说,他们曾在傣族聚集区吃过一种酸肉,新鲜的肉自然发酵以后,用芭蕉叶加香料包好再去蒸。“

我们当时觉得挺好,就在店里卖。”林峙说新菜品刚上市以后,因为有特色许多人都点这个菜,可点菜的人吃了之后就会给差评,认为“难以下咽”,林峙只好将这道菜从菜单上撤了下来。还有一次,在红河州哈尼族聚居区采风时见识到一种泥鳅的新做法,泥鳅不杀在火堆里烤,烤干了以后洗净用酸菜煮,半汤半菜,吃的时候将泥鳅拿出来,用手掰着吃,剩下的内脏扔掉,味道虽好,却也不适合顾客,“别人可能觉得不卫生”。

也有惊喜的时刻。前一段时间他们去元阳,在当地的集市上看到一种植物长得像甘蔗又像芦苇,从来没见过,当地人把秆皮撕掉,口感脆脆的,很酸,蘸盐或者蘸辣椒都可以吃。当地人叫“酸草”。

林峙他们就想,能否把这个东西用到菜中去?他们用来炖牛肉,酸酸辣辣的,效果特别好。“以前做牛肉都是用柠檬,新鲜的柠檬将汁水压出来调酸,味道也不错,但酸草做出的口感更柔和,还有草的清香味。”林峙说,这道菜马上就要上到菜单中去,“现在采风比以往要走得更远更深,以前就是开开心心去品尝美食,现在人们对口味的需求比以前高了,寻找也就变得更难起来,很多地方汽车都到不了。”

这些东西让我又一次明白了一个道理,面对酸,云南人才是那个定规矩的人。

节选自《人们为何对“酸”情有独钟?》文 | 王珊

【雄保共筑休闲长廊,绿野仙踪慢生活】又是一年四月天,东方风来满眼春。

3月29日,位于雄安郊野公园北侧的保定林,植物正褪去冬季的严寒萧瑟,枝头刚刚吐露出嫩绿的新芽。这片以林为体、以水为脉、以文为魂的绿色树林间,春色画卷正徐徐展开。

春日的暖阳下,周边居民纷纷来到公园感受春的气息,聊天、散步、拍照、遛娃,雄安郊野公园已然成了居民生活的“后花园”,处处展现着富有诗情画意的春游景致。

公园内,保定林和保定园的景观、文化建设,为雄安和保定架起一座绿色之桥,也为雄安这座千年之城建设,绘制了靓丽风景。

以雄安郊野公园为中心,一道拱卫雄安的生态屏障向外辐射而出,适意与悠然的慢生活肉眼可见地在不断蔓延。

苗圃林场孕育高品质“郊野公园”

让经济林、生态林、休闲旅游紧密结合

在雄安新区西南方向的清苑区苗圃林场里,一棵棵海棠、柳树等随风摇曳,在春日里蓄势待发。100多种植物种类,让这里成为河北省平原地区唯一的森林公园。这里与白洋淀遥遥相望,其温度、湿度、洁净度、绿化度、负氧度等,均稳定地支撑着雄保双城的生态环境。

苗圃林场党支部书记陈泽存告诉记者,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林场努力发展和带动周边发展苗圃业,近几年,林场里育出的树苗很多都输送到了雄安新区,为雄安的建设增加生态的绿色。

未来的苗圃林场,不仅仅只是孕育绿色这般简单。为了更好地与雄安新区同步发展,如今的的苗圃林场正逐步转型,以苗圃为基础,将建设立足保定、连接雄安的大型郊野公园,让经济林、生态林、休闲旅游紧密结合。

清苑苗圃林场的这片绿色,只是保定市与雄安新区同频共振,全力打造环雄安绿色生态休闲长廊的一个缩影。

滨河公园上打造骑行“体育圈”

公园漫步郊野骑行,畅享绿色慢生活

蜿蜒的河水、彩色的步道、相互呼应的低矮灌木与高大乔木……在雄安新区的西北方向,定兴县城西的拒马河东岸,一座集运动、休闲、观赏于一体的滨河公园,令人眼前一亮。

每到夏季,沿河而生的杨树林下,一片片花海色彩缤纷。花海中间,由步行道、跑步道、骑行道、河堤公路四条道路组成的特色慢行系统,不间断、无障碍地贯穿全园,并将公园内的星月争辉广场、荷塘月色、四季花海、儿童乐园等节点连接到一起。

3月27日,在春风撩人的日子里,骑行爱好者朱辰军正带着孩子在公园内骑行,两人自由穿梭于林间,惬意满满。

“带孩子骑行,首要就是安全。这里一派田园风光,有蜿蜒的林间小路,有养眼的湿地水景,很快路边还会开出五颜六色的花与我们一路相伴。骑行道路也铺设得平整,最适合孩子自由飞驰。”朱辰军说,孩子就是在骑行公园里学会了骑自行车,并慢慢爱上了骑行这个项目。周末只要有时间,他便会带孩子来公园“放电”,散步、骑行、捞鱼、野餐。在公园里,朱辰军还认识了不少同样热爱骑行的人。

春季有鲜花、夏季有林阴、秋季有叶色、冬季有树形,安静优美的滨河环境,为市民的业余生活提供更多选择,更是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体休闲带。公园漫步、郊野骑行的悠然生活,让拒马河边的这片绿色长廊显得更具活力。

生态绿道扮靓文化气质

以堤筑魂,链接十里孝义风光

悠悠的孝义河流经高阳县,直入雄安新区的白洋淀内。孝义河孕育了高阳经久不衰的“义”文化,沿河打造的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地——十里义脉,将传承千年的文脉融入林间。在这里,人们看得见水,享得到绿,摸得到历史,品得到文化。

走进高阳城东的凤湖公园,便来到了十里义脉的起点。沿河而行,最先扑面而来的就是“一片绿”。十里义脉以堤筑魂,连接着白鹭桥、鸳鸯桥、春燕桥等七大节点和五大主题公园,处处体现着仁义、道义、忠义、信义等文化精神。河岸边建设的湿地漫步道、亲水乐园、摄影观景台、乡野童趣长廊等,让人与自然相亲相近相融。

市民张建刚称,自从孝义河十里义脉生态长廊建好后,自己的生活便丰富了起来。“闲的时候经常来这里钓鱼,有时候周末还带着家人和孩子来玩,孩子们不仅能在林间自由奔跑、抓蚂蚱、晒太阳,还能了解高阳千年传承的‘义’文化。”

环境优美的公园是大自然的馈赠,独特的文化积淀,更能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十里义脉已经成为高阳县的生态“迎客厅”,居民的网红打卡地。孝义河流经十里义脉后直入白洋淀,这个绿色的长廊更是成为对接雄安的“滨水观光示范带+市民郊野休闲目的地”。

作为环雄安新区的绿色生态门户,高阳县、清苑区、徐水区、定兴县、高碑店市、白沟新城六大环雄片区,正在雄安新区的周边镶嵌起一条精致的“珍珠带”,为雄安新区未来的发展提供生态缓冲,同时提升保定市平原区生态承载能力。

一幅绿屏相连、绿廊相通、绿环相绕的一体化生态画卷跃然眼前,其适意悠闲的慢生活,更是泽被千年。

■相关大数据

雄安新区设立5年来,保定市围绕白洋淀上游流域完成营造林50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约234万亩。与此同时,雄安新区也累计造林超45万亩,让绿色连成一片。

以2021年为例,保定全市启动“一核三带八廊十片林、五库九河十湿地”生态体系建设,在雄安新区周边推进总投资近10亿元的500米林带建设,全市共完成营造林91.37万亩,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共19个县(市、区)获国家、省级森林城市备案,数量居全省第一。

《我的越秀山故事》征文连载(39)| “五层楼”撤兵 开博物馆

文/图 胡荣华

1913年,越秀山曾被军阀龙济光划为军事重地,禁止市民入内。
一、越秀山曾堡垒林立重兵把守 
  1929年2月11日,农历大年初二,筹备不足半年的广州市立博物馆正式对社会公众开放,引起极大的社会关注。不仅《广州民国日报》等广州本地媒体对此事开展了连篇累牍的报道,就连远在天津的《北洋画报》,也及时将这个消息公之于众,称这家建在名胜古迹上的博物馆“始克告成,已于元旦开幕,任人游览”,向生活在北方工商业中心城市的人们传递这一中国文化界的盛事。 
在广州市立博物馆筹建过程中,当时主政广东的李济深发挥了重要作用。1885年出生的广西人李济深,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早年就读于保定咨府军官学校,毕业后曾赴日本留学,受孙中山引导走上革命道路。北伐时期,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留守主任、广东省政府主席,他所领导的第四军,因在北伐中的卓著表现,被赞为“铁军”名满天下。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积极响应中共号召,主张国共合作,一致抗日。 
  同时,李济深也是一位文化爱好者,曾有“天风佛我若为容,立马名山第一峰,回望竹深沉碧海,却疑松古化苍龙”的佳句流传。 
  孙中山逝世后,在国民革命根据地广东,掀起了一场以纪念孙中山、构筑革命文化、发扬南中华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文化设施建设热。时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兼广东省主席的李济深,选址于风景名胜云集的越秀山南麓,开始依次推进。 
  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广东革命党人纷纷宣布讨袁。袁世凯任命龙济光为广东宣抚使。龙济光率部进入广州后,向据守在越秀的讨袁军进攻,讨袁军不支,撤离广州。随后,越秀山也被龙划为军事重地,建筑堡垒加派重兵把守,禁止民众游览。越秀山上包括镇海楼(五层楼)在内的许多古迹也因日久失修,渐趋圯塌。 
  对此,1928年应李济深之聘担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广东通志馆馆长、广东省政府委员的近代著名报人黄觉,在《重修镇海楼记》中说: 
  “辛亥以还,龙济光据粤,于楼之西南筑镇武楼,置炮石火药,布逻骑,禁樵采,而楼逐荒。其后八九年兵火不绝,争城者必争山,楼乃没为马槽军灶矣。” 
  这是越秀山上的镇海楼及其周边古迹继明朝中期被火焚毁、清顺治平藩之乱后的第三次历史浩劫。 
  二、用英国水泥加固五层楼 
  李济深主政广东后,应当地士绅和民众要求,先是撤去越秀山上的驻兵,在越秀山上筹建了孙总理纪念园,1926年12月,在纪念园基础上经向市民和华侨筹款扩建而成的越秀公园(时称中山公园)正式对公众开放;接着提议在山麓孙中山任大总统时的总统府所在地建筑中山纪念堂、在山顶建筑中山纪念碑,在山岭建筑纪念辛亥革命将领邓仲元的仲元图书馆。 
  在规划这批广州早期文化设施的过程中,李济深吸纳了时任广州市政委员会委员长林云陔和时任广州市教育局局长陆幼刚修复镇海楼、在楼上建立广州博物馆的建议。 
  林云陔是广东省信宜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到美国留过学,1920年后,一度任孙中山大元帅府秘书。在民初政治家中,他以品行和实干著称。1927年5月20日,林云陔第二次出任广州市政委员会委员长,兼广东省政府民政厅长。他没有政治野心,也没有实际兵权,以“不多言”且勤勉实干的为政风格,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广州的市政建设上,任上草拟了《广州市政府施政计划书》。镇海楼历经兵荒马乱之后的破败,引发了林云陔保护、修复名胜古迹的责任感。1928年,他向李济深任主席的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广州分会提出了修复镇海楼的议案。对此,黄觉也证实“林云陔任广州市长,叹斯楼倾圮,建议修复……请于政治会议广州分会”,获得通过。 
  陆幼刚是北京大学的文科毕业生。1928年,广州市教育局局长任上的陆幼刚草拟了筹设广州市立博物院的提议,其中称: 
  “广州为我国岭南文化中枢,际兹训政伊始,举凡启发民智之事业,自宜尽量建设,次第举行……且各国都市,均有宏伟之博物馆,即吾国北平市,亦有古物陈列之所。现拟在本市设立完备之博物院一所,模型世界今古特产异物、风俗历史之特征、雕刻、绘画、工艺等美术陈列。院内任人观览,附以注释,借以启发民智,引起国民研究学术兴趣。” 
  意思是,为开启民智,各国大都市均建设宏伟的博物馆。作为政府新政的重要举措,北京、天津、上海等中国大城市,也相继开办公立博物馆,供市民观摩文化,而当时的广州尚没有一座体现岭南地区地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陆幼刚的提议放眼全球,阐明了在广州建设一座博物馆的必要性,同时勾画了博物馆展陈的内容,明确了博物馆创办的初衷。 
  经李济深和林云陔首可,经广州市工务局和教育局共同筹划,博物馆定址越秀山镇海楼。被誉为“五岭以南第一楼”和“岭南第一胜概”的镇海楼,又名“五层楼”,是广州著名古建筑,为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为修缮广州城,在北城垣拓展至越秀山的最高处建造。该楼在清代以“镇海层楼”列为羊城八景之一,登楼远眺,羊城景色尽收眼底。数百年来,文人墨客在此赞叹抒怀者极多,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篇章。 
  承担工程建筑的景生公司,采用了建筑大师梁思成“整旧如旧”的建筑设计理念。外面依照旧式建筑样式用英国水泥加固,里面在尽现旧貌的基础上大刀阔斧改良一番。为让博物馆有耳目一新之感,广州市政当局还在镇海楼原建筑基础上,在外围兴建花园一座。工程拨款“四万有奇”,1928年5月5日开工,12月底完工。《重修镇海楼记》这样对比了镇海楼修复前后的面貌: 
  “当楼之未成,赭壁青烟,塊然附郭,残城坏堞,出没其下;及其成也,涂饰丹雘,扫除烦秽,盘马纡道,干云而上,大海奔流,五山南来,以临北户,形胜在目,浩森无际。” 
  三、为充实藏品市民踊跃捐献 
  1928年11月21日,李济深辞去广东省主席兼职一事获得了蒋介石的批准。但广州市博物馆的建设步伐依旧,12月,广州市立博物院常务委员和美术部主任、著名书画家丁衍庸,被派赴上海征集名家作品。丁衍庸凭借自身在专业领域的强大威望争取到支持、满载而归,于右任、经亨颐、陈树人、何香凝、褚民谊等国民党要员以及徐悲鸿、张聿光、高剑父、朱应鹏、黄宾虹、程瑶笙、吴仲熊、江小鹣等著名书画家的多幅作品被征集进馆。 
  1929年2月11日,经广州市政当局几经筹备,由镇海楼改建而成的广州市立博物馆开馆纳客,成为当时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 
  “广州市市立博物院”的馆名和门口“五岭北来,珠海最宜明月夜;层楼晚望,白云仍是汉时秋”的馆联,是林云陔致信请国民党元老胡汉民亲笔所写。时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长的胡汉民,是李济深和林云陔共同的老朋友。 
  据《北洋画报》报道,新开张的广州博物馆“楼分五层,第一层陈列革命伟人烈士遗像及其纪念品,第二层陈列两粤名人字画,第三层陈列动物标本,第四层陈列植物标本,最下一层陈列矿物标本。”开馆后,各机构和海内外民众不断为博物馆充实藏品。4月25日,市民彭炳均向博物馆捐献了奇异鱼虾介壳等海产品。该月月底,市民林崇志捐献了从海南岛带回的罕见鸟类标本多种。以至于1929年年底,博物馆开馆临近一年之际,《广州民国日报》报道“市博物馆成立以来,各名人硕彦,多有赠送品物,留院纪念,以资观感”。 
  1933年,广州博物馆在越秀山上举办了广州市的第一次展览会,设市政、工商、农业、教育、美术、古物、民俗、摄影、武备、革命纪念品十个馆,镇海楼为市政陈列馆馆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他的书《嫌疑人X的献身》还是其他的没记住名字,一系列的悬疑推理小说都写的很好,故事情节就非常扣人心弦,抓住你很想继续往下看,仿佛下一页下一段就会出现点新的转机,
  • 据悉,在当前主流的4G网络环境中,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应用的视频源大多是基于480P,而720P视频源占比不多,1080P视频源更是不到1%。据悉,在当前主流的4
  • 你把你挽回时需要做的事情一件一件罗列出来,并严格按照你的小计划去执行,最终才有挽回成功的可能。你把你挽回时需要做的事情一件一件罗列出来,并严格按照你的小计划去执
  • 例如:你想投资一个服装店,那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五行来选择时间投资,选择时辰开业等等。例如:你想投资一个服装店,那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五行来选择时间投资,选择时辰开业等
  • #东方国际花卉# #品牌故事# #花卉资讯# 诗一般的花园节(下)——每朵花都是唯一玫瑰永远不能是向日葵,向日葵也不会成为玫瑰,一个人会遇到许多花,每一朵都以自
  • ​心善则美,心纯则真,如果我们能持有一颗平常心,坐看云起云落,花开花谢,一任沧桑,就能获得一份云水悠悠的好心情;用平常的心去生活,用宁静的心来领悟。​心善则美,
  • #李佳琦[超话]# 先破而后立杨绛先生说过:“每个人都会有一段艰难的时光,生活的窘迫,工作的失意,爱的惶惶不可终日,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 时间
  • 先来谈谈有感于采访中透露的肖战对顾魏这个角色的创作亮点,从中也透析出肖战切切实实地在用脑子、用心来表演。先来谈谈有感于采访中透露的肖战对顾魏这个角色的创作亮点,
  • [笑cry]对女性最多的忠告就是你要变得柔软。反正我现在真的很少见到那种特别温柔的女人,温柔不是软弱,你们一定要记住"柔能克刚”温柔真的是一个女人身上
  • 今天一天基本上没有发过微博因为今天一天都在赶场[二哈]九张照片叙述我的这一天P1-P2:中途无数次想放弃[跪了]找师傅来弄,但是我都已经装了一半[裂开][裂开]
  • 喘口气吧小大人 一起去看日出日落 本来今天天气不是很好 云雾缭绕好像没有太阳 水汽弥漫整个山顶 和朋友山顶冻了一个小时 雾蒙蒙的状态 失落的下山 走到半山腰天气
  • 堂本剛:番組が終わってからも、「『LOVE LOVE~』見てました」と、いろいろな方に言っていただける人生なので、『LOVE LOVE~』という番組が自分だけじ
  • 治愈人心的朋友圈文案①要喜欢那些心情不好也不舍得凶你的人②愿所有的后悔有期都是它日的别来无恙③把期望降到最低,所有的遇见都是礼物④在你的星球做最可爱的宇航员⑤不
  • 也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代替我的帝国!我的帝国也会代替你们任何一家企业!
  • 韩建设乔装打扮、风餐露宿,经过9个月的秘密侦查,终于不负众望,掌握了该黑恶势力的内部组织结构及其种种罪行的基本材料。在乔氏集团涉黑案、唐县何某、市区乔某涉黑案等
  • 第五、离开我你一定会后悔,你再也找不到像我这么爱你的人对方想要和你分手的想法绝对不会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当对方决定要离开你的时候,你对他的好,你的温柔体贴,聪明懂
  • 每一个人,仍对这个时代有所思考的人,其实都应该好好看看鲁迅的作品,在大师的文字笔法里浸染,学到的不是花拳绣腿、咬文嚼字的功夫,而是一针见血的深刻洞察力,这才是今
  • 总结一下我看过并且觉得很不错的原耽#原耽# #看文记录# 现耽《SCI谜案集》当一个城市的美丽只剩下夜景,也证明这个城市已经不再属于大多数人《烈火浇愁》众生凡有
  • 小碎花布衣,能讓一顆喧囂的心素淡下來,走出閨閣,走進山野,與貴族的錦衣比肩,它無需夜行,適合任何時候。小碎花布衣,能让一颗喧嚣的心素淡下来,走出闺阁,走进山野,
  • #檀健次[超话]##檀健次# tjc#耀客传媒# 央妈认可的根苗正红檀健次 :2003年,檀健次考入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获得2006年全国体育舞蹈锦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