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有女在成长#

1岁2个月20天。

中耳炎终于好了。

期间换了个妇幼医院,

给开了滴耳朵的,

还开了阿莫西林,

半点用没有,

还吃出了过敏,

药试时没有反应,

但吃两次后脸上长满红疹,

眼皮都红肿,

立刻停药,

隔天全消了。

耳朵还是流很多黄脓,

回到原来的综合医院,

换了一个合眼缘的医师,

对,

就是最普通的医师级别,

也不是没住任出诊,

而是都看过了,

一上来各种开单验耳,

复诊又开,

但开的药疗法效果一直都不明显。

大人小孩都很受折腾,

不想再找他们看了,

这个医师,

温温柔柔的,

只用她的额探灯看了一下耳朵,

详细又耐心地问了一通问题,

然后就开了三样项目,

说这么小不需要吃药,

敷耳照激光和洗鼻子是对她最好的方法,

一般三天就会好了。

要知道当时脓多到不知道的还以为那是感冒的鼻孔呢。

当天治完4小时后拆药,

第二天去再上药时,

护士用仪器看了一下耳内说,

咦,好了哦,没脓了,红肿的位置也开始结痂。

把我高兴得,

快一个月了天天跑医院,

终于看到痊愈的曙光。

用完三天回去复诊,

说再开多两天同样的疗法巩固一下就可以了。

不得不说,

遇到有医缘的医生真的是事半功倍。

我终于不用忌口了。

对上厕所很感兴趣,

每次我上厕所,

她就屁颠屁颠地站在边上排队,

我上完,

她立刻把垫凳推过来摆好,

再吭哧吭哧把家姐的马桶垫在我的辅助下扛上去放正,

然后像太后似的搭扶着我的手走上去坐下,

脸上乐开了花。

可可爱爱的人儿,

今天在马桶上完成了人生第一次大便。

妈妈的我好开心。

发现她是个挺倔的婴儿,

软硬不受,

全家没少遭她的小手抓打,

狠起来还抓拔下自己本就没几根的黄毛,

你越阻止她,她越起劲,

韧性得很。

心累,

还会一不如意就走去一边伤心地哭,

生气的时候还会哼人,

虽然如止,

但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

一抱一哄,立刻又破涕为笑。

很爱各种攀爬,

少看一会都不行,

爬到鼓上,

整个人跪坐在一面鼓上,

搭凳子爬上餐椅再爬上餐桌,

踩上厨房的桶装水瓶口玩灶台上的东西…

虽然“恶”,

但她又很有礼貌,

给她东西吃,

会主动说谢谢,

主动分吃,

咳嗽会用小拳背掩嘴,

别人咳不掩嘴,

她虽不会说但就会站到你面前示范给你看。

关灯后的夜睡,

会自话自说一阵儿,

把会说的话都说一遍,

我和家姐都默默听着,

连一至十她都会数了。

也没人教她,

估计是家姐练功数数的时候给她听去了。

一直是刷牙困难户,

各种不配合,

不张嘴,打挺,抢牙刷…

但不防碍我一定要把她牙齿刷干净的决心。

超级爱吃米饭,

白米饭。

什么菜都可以不用,

光吃白米饭,

不太爱吃面食包点。

也不爱菜汁拌饭,

但肉菜却要包着饭才吃得多点,

一日三餐两点基本是自己吃了。

你要想喂她,扭头闭嘴,不吃。

给她自己来,

光盘。

所以,不吃饭,可能是想自己来,

而不是真的不饿。

按头推荐连体罩衣,

春秋冬不怕吃脏厚衣裤,

吃完脱下围兜和罩衣还是个干净的孩子,

只需洗洗小手擦擦嘴巴就好了。

罩衣还不粘饭菜米粒,

抖一抖就干净了,

不用再一粒粒地摘扯粘在衣服上的米粒,

还防水,

喝汤洒出来都不湿里面的衣服。

几十块钱的快乐。

最近发现她有点“奶嘴”嘴

就是放松状态下上下嘴唇翻嘟起来,

还口O张,

但她明明没用过几回奶瓶,

安抚奶嘴更是没用过,

每次母乳也就快则几分钟慢则十来二十分钟,

含乳睡这种更是没有的,

这种嘴型很不好看。

希望是暂时而不是长久性的。

花椒
【别名】
大椒(《尔雅》),秦椒、蜀椒(《本经》),南椒(《雷公炮炙论》),巴椒、蓎藙(《别录》),汗椒(陶弘景),陆拨(《药性论》),汉椒(《日华子本草》),川椒(《圣惠方》),点椒(《本草纲目》)。
【性味归经】
归经 入脾、肺、肾经。
①《本草纲目》:"手、足太阴,右肾命门气分。"
②《本草经疏》:"入手、足太阴,兼入手厥阴经。"
③《本草新编》:"入心、脾经。"
④《长沙药解》:"入足阳明胃、足厥阴肝、足少阴肾、足太阴脾。"
性味 辛,温,有毒。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生温,热寒,有毒。""太热,有毒。"
③《药性论》:"味苦辛,有小毒。"
【注意】
阴虚火旺者忌服。孕妇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杏仁为之使。畏款冬。""恶栝楼、防葵。畏雌黄。"
②《别录》:"多食令人乏气,口闭者杀人。"
③《千金·食治》:"久食令人乏气失明。’
④《唐本草》:"畏橐吾、附子、防风。"
⑤《本草经疏》:"肺胃素有火热,或咳嗽生痰,或嘈杂醋心,呕吐酸水,或大肠积热下血,咸不宜用;凡泄泻由于火热暴注而非积寒虚冷者忌之;阴痿脚弱,由于精血耗竭而非命门火衰虚寒所致者,不宜入下焦药用;咳逆非风寒外邪壅塞者不宜用;字乳余疾由于本气自病者不宜用;水肿黄疸因于脾虚而无风湿邪气者不宜用;一切阴虚阳盛,火热上冲,头目肿痛,齿浮,口疮,衄血,耳聋,咽痛,舌赤,消渴,肺痿,咳嗽,咯血,吐血等证,法所咸忌。"
⑥《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动火堕胎。"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鱼腥毒。治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噫呃,咳嗽气逆,风寒湿痹,泄泻,痢疾,疝痛,齿痛,蛔虫病,蛲虫病,阴痒,疮疥。
①《本经》:"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发,明目。""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
②《别录》:"疗喉痹,吐逆,疝瘕,去老血,产后余疾腹痛,出汗,利五脏。""除六腑寒冷,伤寒,温疟,大风汗不出,心腹留饮,宿食,肠游下痢,泄精,女子字乳余疾,散风邪瘕结,水肿,黄疸,杀虫鱼毒。开腠理,通血脉,坚齿发,调关节,耐寒暑,可作膏药。"
③《药性论》:"治恶风,遍身四肢顽痹,口齿浮肿摇动;主女人月闭不通,治产后恶血痢,多年痢,主生发,疗腹中冷痛。""治头风下泪,腰脚不遂,虚损留结,破血,下诸石水,腹内冷而痛,除齿痛。"
④《食疗本草》:"灭瘢,下乳汁。"
⑤《日华子本草》:"破癥结,开胃,治天行时气温疾,产后宿血,治心腹气,壮阳,疗阴汗,暖腰膝,缩小便。"
⑥《本草纲目》:"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蛔虫,止泄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浸洗。
【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发,明目。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
2.《名医别录》:疗喉痹,吐逆,疝瘕,去老血,产后余疾腹痛,出汗,利五脏。除六腑寒冷,伤寒,温疟,大风汗不出,心腹留饮,宿食,肠僻下痢,泄精,女子字乳余疾,散风邪瘕结,水肿,黄疸,杀虫鱼毒,开腠理,通血脉,坚齿发,调关节,耐寒暑,可作膏药。
3.《药性论》:治恶风,遍身四肢顽痹,口齿浮肿摇动;主女人月闭不通,治产后恶血痢,多年痢,主生发,疗腹中冷痛。治头风下泪,腰脚不遂,虚损留结,破血,下诸石水,腹内冷而痛,除齿痛。
4.《食疗本草》:灭瘢,下乳汁。
5.《日华子本草》:破症结,开胃,治天行时气温疾,产后宿血,治心腹气,壮阳,疗阴汗,暖腰膝,缩小便。
6.《本草纲目》: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蛔虫,止泄泻。椒,纯阳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入右肾补火,治阳衰溲数,足弱,久痢诸证。一妇年七十余,病泻五年,百药不效,予以感应丸五十丸投之,大便二日不行,再以平胃散加椒红、茴香、枣肉为丸与服,遂瘳。每因怒食举发,服之即止。此除湿消食,温脾补肾之验也。又《上清诀》云,凡人吃饭伤饱,觉气上冲,心胸痞闷者,以水吞生椒一、二十颗即散,取其能通三焦,引正气,下恶气,消宿食也。又戴原礼云,凡人呕吐,服药不纳者,必有蛔在膈间,蛔闻药则动,动则药出而蛔不出,但于呕吐药中加炒川椒十粒,盖蛔见椒则头伏也。观此,则张仲景治蛔厥,乌梅丸中用蜀椒,亦此义也。许叔微云,大凡肾气上逆,须以川椒引之归经则安。
7.《本草经疏》:蜀椒,其主邪气咳逆,皮肤死肌,寒湿痹痛,心腹留饮宿食,肠僻下痢,黄疸水肿者,皆脾、肺二经受病。肺出气,主皮毛,脾运化,主肌肉,肺虚则外邪客之,为咳逆上气,脾虚则不能运化水谷,为留饮宿食,肠僻下痢,水肿黄疸,二经俱受风寒湿邪,则为痛痹,或成死肌,或致伤寒温疟,辛温能发汗、开腠理,则外邪从皮肤而出,辛温能暖肠胃,散结滞,则六腑之寒冷除,肠胃得温,则中焦治,而留饮宿食,肠僻下痢,水肿黄疸、诸证悉愈矣。其主女子字乳余疾者,亦指风寒外侵,生冷内停而言。泄精瘕结,由下焦虚寒所致,此药能入右肾命门,补相火元阳,则精自固而结瘕消矣。杀虫鱼毒者,以其得阳气之正,能破一切幽暗阴毒之物也。外邪散则关节调,内病除则血脉通。
8.《本经逢原》:秦椒,味辛气烈,其温中去痹,除风邪气,治吐逆疝瘕,下肿湿气,皆取辛烈以散郁热,乃从治之法也。疮毒腹痛,冷水下一握效,其能通三焦,引正气,下恶气可知也。

【先秦文献的“夏”与《史记》的“夏”真的相同吗?】
《夏本纪》以大禹开篇,并称大禹在舜崩三年后“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1]《史记》的这一说法成为当今学者理解夏王朝世系及其时空位置的基础。徐兴海先生指出:

司马迁之前文献记载的中国不是按照朝代的,如《尚书》、《左传》以帝王为线索,如《国语》以国别记述事件,而朝代的概念自《夏本纪》开始,标志着关于中国历史记述的新体例、新篇章,这是司马迁独立思考的新成果。[2]

那么,司马迁这种“独立思考的新成果”是否符合先秦人的观念呢?在《清华简〈楚居〉横空出世,〈史记〉三代框架成疑》这篇文章中,笔者谈到清华简《楚居》、郭店简《穷达以时》以及《帝系》反映出来的历史观念是“夏商并行”。现在,我们进一步来看看《尚书》、《墨子》、《竹书纪年》等先秦文献所理解的“夏”又是否与《史记》一书相符合。

一、《尚书》与《史记》之“夏”的年代学差异
从被先秦文献大量引用的《尚书》来看,被后人称为《虞书》或《唐虞书》的篇章大多被先秦人称为《夏书》。比如,今传本《尧典》本为伏生所传《尚书》二十八篇之一,后被离析为《尧典》和《舜典》两篇。《尧典》的名称,在早期文献引用时并不稳定,如《孟子·万章上》称作《尧典》,《左传·文公十八年》称作《虞书》,《礼记·大学》称为《帝典》,而更多的文献在引用时则称《夏书》。如《左传·昭公十四年》:

(1)《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

这条材料可以对应今本《尧典》中皋陶的“作士,五刑有服”。又比如《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2)《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这条材料在今本《尧典》中作:“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由此可见,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观念中,《尧典》被相当部分人视为夏代作品,而不是“五帝”时期作品。《左传》还引用了大量《夏书》佚文。比如:

(3)《夏书》曰:“皋陶迈种德,德乃降。”(《左传·庄公八年》引)

(4)《夏书》曰:“地平天成。”(《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引)

(5)《夏书》曰:“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勿使坏。”(《左传·文公七年》引)

(6)《夏书》曰:“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引)

(7)《夏书》曰:“念兹在兹。”(《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引)

(8)《夏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引)

(9)《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乱其纪纳,乃灭而亡。”又曰:“允出兹在兹,由己率常可矣。”(《左传·哀公六年》引)

(10)《夏书》曰:“官占,唯能蔽志,昆命于元龟。”(《左传·哀公六年》引)

以上各条,除第九条的“惟彼陶唐”部分见于古文《尚书》的《胤征》,其他全部见于古文《大禹谟》。此外,古文《大禹谟》中还有几条材料曾被其他先秦文献中所引用,我们也列之如下:

(11)《夏书》有之曰:“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无与守邦。”(《国语·周语上》)

(12)且不唯《泰誓》为然,虽《禹誓》即亦犹是也。禹曰:“济济有从,咸听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称乱。蠢兹有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尔群对诸群,以征有苗。”(《墨子·兼爱下》)

(13)《书》曰:“洚水警余。”(《孟子·滕文公下》)

(14)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孟子·万章上》)

(15)《书》曰:“祗载见瞽瞍,夔夔斋栗,瞽瞍亦允若。”(《孟子·万章上》)

今传古文《尚书》中有一部分材料确有较早的史源,但总体上系后人伪作,这是当今学术界的普遍看法。上面第12条为《墨子》提到的《禹誓》,也被收入古文《大禹谟》。从《墨子》自身记载看,《墨子》所称的《禹誓》可能是今文《尚书》的《甘誓》别本。如《墨子·明鬼下》所引《禹誓》即与今本《甘誓》基本一致。

按《史记》的三代历史年代框架来说,“禹征三苗”属夏代建立前的历史事件,故《十三经》本《尚书》将古文《大禹谟》列入《虞书》,而这些内容均被《左传》视为出自《夏书》。由此可以证明,《左传》或者说《尚书》最早的版本均把尧、舜、禹视为夏代历史人物。如果这点被确认,就意味着《史记》的三代年代框架并不可用,而这无疑将对我国的夏文化探索带来重大变化。

二、《墨子》与《史记》之“夏”的年代学差异
先秦文献多有将“虞、夏、商、周”并称的例子。如《国语·郑语》太史伯说:

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周弃能播殖百谷蔬,以衣食民人者也。其后皆为王公侯伯。[3]

又如《国语·鲁语上》展禽云:

幕,能率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杼,能率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商人报焉。高圉、大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4]

《左传》也有这种“虞、夏、商、周”并称的现象,如庄公三十二年内史过说:

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故有得神以兴,亦有以亡,虞、夏、商、周皆有之。(《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又如成公十三年晋侯使吕相绝秦云:

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左传·成公十三年》)

基于这些记载,杨向奎教授曾提出有虞氏的历史地位问题[5],甚至还有学者因此尝试对虞世系进行编制。[6]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左传》、《孟子》、《礼记》等文献里大多都只提“三代”,极少见提“四代”的提法(早期仅见《大戴礼记·四代》等少数文献)[7]。更值得注意的是,《墨子》往往均把尧舜归入三代,这与《尚书》把有关尧、舜的记载称为《夏书》非常相似。如:

(1)故唯昔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之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此亦其法已。(《尚贤中》,《墨子校注》,第75页)[8]

(2)然则富贵为贤以得其赏者,谁也?曰:“若昔者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是也。”(《尚贤中》,《墨子校注》,第78页)

(3)夫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谁也?曰:“若昔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是也。”(《天志中》,《墨子校注》,第306页)

(4)何以知贤者之必赏善罚暴也?吾以昔者三代之圣王知之。故昔也三代之圣王尧舜禹汤文武之兼爱天下也,从而利之,移其百姓之意焉,率以敬上帝山川鬼神。(《天志下》,《墨子校注》,第320页)

(4)惟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其始建国营都日,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必择木之修茂者,立以为位菆必。(《明鬼下》,《墨子校注》,第340页)

(5)凡言、凡动,合于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为之;凡言、凡动,合于三代暴王桀纣幽厉者舍之。(《贵义》,《墨子校注》,第686页)

杨宽认为,《墨子》把虞、夏、商、周四代称为“三代”,是“因为三代这一个名词用得太熟了”,“一时改不过口头,所以糊里糊涂的混乱四代为三代”。[9]如果《史记》的古史年代框架确然可信,杨宽所论固然可一说。然而,单就《墨子》一书的内证而言,在《墨子》作者的意识中,似虞夏本就是一代。因此,刘起釪说:

《墨子·明鬼》云:“上者《夏书》,其次商、周之《书》。”《墨子》的《尚贤》、《天志》、《明鬼》、《贵义》诸篇都称尧、舜、禹、汤为三代圣王,把尧舜列在夏代,所以有关尧、舜、禹的篇章都称《夏书》。[10]

三、《竹书纪年》与《史记》的“夏”代时空差异
《竹书纪年》出自战国魏墓,史料价值极高。《史记》有关战国部分的记载问题极大,“清代以来,很多学者利用古本《纪年》校记《史记》战国部分的内容,成效卓著。现在可以说,已经没有人墨守《史记·六国年表》了”。[11]对于夏商历史部分的研究,《竹书纪年》的价值同样不可低估。然而,由于该书原本散失,此后各家整理所得的辑本无不遵从《史记》的三代结构进行所谓“夏代“纪年排列,因此很容易让人误以为《竹书纪年》记载的夏与《史记》一致。然而,检视《竹书纪年》相关记录,可以发现这种预设需要商榷。《史记·殷本纪·集解》引《竹书纪年》说:

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也。[12]

又《夏本纪·集解》引《竹书纪年》说:

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13]

按照《史记》记载的夏商体系来理解《竹书纪年》,则商代积年多于夏代积年。然而,《晋书·束晳传》引《竹书纪年》却说:“夏年多殷。”[14]这说明要么是《竹书纪年》自相矛盾,要么就是《史记》的记载不可信。李学勤教授曾揣测“夏年代殷”有可能是在整理《竹书纪年》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看法,而不认为是本文,但事实恐怕并非这么简单[15]。《史记·魏世家·集解》引荀勖语:

和峤云:“《纪年》起自黄帝,终于魏之今王。”[16]

而杜预《左传·后序》言:

《纪年篇》起自夏、殷、周,皆三代王事。[17]

又《晋书·束皙传》云:

《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18]

可见,《竹书纪年》所称的夏代纪年是以黄帝为开端的,这与《史记》记录的以禹为开端的夏代大不相同。又《路史·发挥》卷三引《竹书纪年》云:“黄帝至禹,为世三十。”[19]《说文·卅部》有“三十年为一世”之说[20],可见,就《竹书纪年》的内证而言,“夏年多殷”之说是可以成立的。《竹书纪年》多记有昌意、颛顼、尧、舜等事。如《山海经·海内经》郭璞注:

《竹书》云:“昌意降居若水,产帝乾荒。”[21]

《大荒西经》郭璞注:

《竹书》曰:“颛顼产伯鲧,是维若阳,居天穆之阳。”[22]

《海内南经》郭璞注:

《竹书》亦曰:“后稷放帝朱于丹水。” [23]

《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括地志》:

《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24]

五帝被《竹书纪年》视为夏代人物

同书又说:

《竹书》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25]

《广弘明集》卷十一:

《汲冢竹书》云:“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26]

《北堂书钞》卷十七:

《纪年》云:命咎陶作刑。[27]

上引诸条均为唐代及其以前文献提到的《竹书纪年》遗文。根据这些材料可以发现,《竹书纪年》和《尚书》、《左传》、《墨子》等先秦文献一样,均把尧、舜、禹甚至黄帝视为夏代人物,换句话说,先秦人观念中的夏与司马迁观念中的“夏”存在极大差异。按先秦人的眼光来看,夏的年代应以黄帝为开端,至于其结尾在哪里,我们且留到讨论《史记·夏本纪》为什么不记载“后羿代夏”这一重大事件时来分析。
#这就是中国风##出道吧新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品老子之道,献初修者,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 1 熟读万遍道德经,其中意味自可得。吾观初修者不楷道之本义,吾才疏学浅,愿借老子之道给汝等指出一条路,愿初修之人能得
  • 可以说,孔子悟到了也讲到了性之本体,所以他能看穿每个学生的悟道状态。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说的就是孔子悟到的性体,颜
  • 同时整合多个云仓资源为农产品企业和电商创业者提供公共仓储和一件代发服务极大的降低了快递成本;N个电商资源形成公共服务矩阵,通过整合电商运营企业、国企、学校等多方
  • 出于粉丝对于艺人未来发展与个人身体健康问题的考虑,在此号召以邮件的形式发送至公司。此外,本次行为对SEVENTEEN每位成员本人并无不满与针对。
  • 就比如张一山版《鹿鼎记》改编他也不好好改,硬生生地把主角给塑造成了一个笑话。就比如张一山版《鹿鼎记》改编他也不好好改,硬生生地把主角给塑造成了一个笑话。
  • 与他的辉煌的不一样,索布恰克当年最喜欢的学生普京,却在这一年中,因不愿介入克格勃推翻戈尔巴乔夫的活动,而主动辞去他在该情报机构的职位,失业在家! 与他的辉煌的
  • 这不是迟早的吗 他本来就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啊 他不是主人公啊 他本来就是坏人角色 为什么不能把他画没了所以所有有粉丝的反派角色都要好好的吗 一群傻批#old先
  • ”。!
  • 草莓品种挺多的,红颊奶油是日本引进的品种,既有丰香草莓的清香,也有奶油草莓的酸甜,再加上有机种植,全程采用有机肥料,人工除草,味道真的不一样的好吃〜果园现摘现发
  • 【诗歌分享】徐红《尘世之美》 暮晚有几只鸽子在飞。满天星光,草木青了又黄。
  • #能年玲奈[超话]##のん##侬non[超话]##ins# 川島小鳥さんに、沖縄で。 やんばるの野生的な伸び伸びとした自然と小鳥さんと、最強でした 今週発売
  • ”2月10日,全市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上,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潍坊在政治、经济、环保、社会等方方面面取得的成绩,再次印证了潍坊“从来不会让人失望”的品格,各项生
  • !雖然在疫情的日子,要進戲院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我相信衹要是真心喜歡的人,熱情並不會因此而冷卻,我們仍然熱愛電影,甚至比較以往更加深愛,對不對?
  • 对于两岁半到三岁的孩子,理想的情节应该是循序渐进,而不是一下子就给他们朗读太复杂的故事。书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故事情节,但是3—6岁幼儿的阅读还是要进一步细化。
  • 金牛座满月,12星座应该知道的事! 北京时间 ,点亮了天蝎和金牛轴线。指引我们关注和物质、欲望有关的课题。当金牛座的务实,冲击到天蝎座的手段。这会引发我们内在
  • 网友可以通过新湖南客户端和“经武门论道”微信公众号参与,每个微信号每天可以给每个作品投3票,每天可以投5件作品。网友可以通过新湖南客户端和“经武门论道”微信公众
  • 他说:" 我出生在哈尔滨,熟悉城市基层的百姓生活,我一直有一个心愿,写一部反映城市平民子弟生活的有年代感的作品。"《人世间》是我对家乡的文学
  • 我和很多网友都觉得这位阿姨情商太高了吧,她是怎么安排好自己行程,一天内可以和多位中年男子分别约会的,而且还可以让他们心甘情愿为其发520红包和购买不少奢侈品和讨
  • 2月18日深圳市在主动核酸检测中发现的病例1,基因测序结果也是奥密克戎变异株(BA.2进化分支)。2月18日深圳市在主动核酸检测中发现的病例1,基因测序结果也是
  • [费解][费解]我就没理,洗脸刷牙去了后来阿姨去开门有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