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打脸,你的新年目标要这么定

  2022年刚来,又到了制定年度目标的时刻。“减肥”“读书”“学英语”“健身”……每年年初我们都制定过类似的目标,可很多都没有实现。尽管如此,不少人制定新年目标的热情依旧满满,而且还要将其公之于众。那么,大家为什么会喜欢“晒”自己的新年目标?有什么方法能让新年目标顺利实现吗?

  人们能从“晒”目标中获益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惑,有什么目标偷偷实现不就好了,为什么非要“晒”出来,让所有人都知道呢?这主要是因为人们能从这种行为中获益。

  首先,“晒”目标是给自己打气,同时呼吁大家监督,旨在激发自己的内在动机。

  动机心理学认为,动机能够推动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其中情绪唤起、理想、愿望都属于内部动机,金钱、社会赞许、奖惩则属于外部动机。如果你定下了新年每天坚持健身的目标,那么不论你是否真想健身,先把口号喊出来,就更容易激发出内在动机。而将目标在朋友圈广而告之,就有了旁人的关注,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从而激发外部动机。当人们动力不足时,常常用设立目标的方式来激励自己。

  其次,表面上是定目标,实际上是在立人设,利于自我形象管理。

  列出目标清单并将其分享至朋友圈,可借此树立自律、上进的良好形象。心理学把这种行为称为印象管理。心理学家欧文·哥夫曼于1959年提出了印象管理理论,指的是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以便更顺畅地开展人际关系。其中,自我呈现和自我美化是印象管理常用的策略。通过呈现一个美好的自我形象,给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既有利于建立自信,也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定目标,便是这样一种印象管理策略。

  最后,跟风从众定目标,可借此获得群体归属感。

  波士顿大学心理系研究人员阿什维尼·纳德卡尼和斯特凡·霍夫曼提出,人们使用社交网络无外乎两个原因:获得归属感、进行印象管理。印象管理我们前面讲过,而归属感也不难理解。当所在群体中多数人都“晒”出自己新年计划,我们便产生了参与的冲动。跟大家做同一件事,能让人获得一种群体的归属感。归属于某个群体,能让人感到更安全、更有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设立目标不单单是个体的行为,它更是一种无意识形成的群体行为,背后的驱动是人们对归属感的需求。

  三点原因致目标常定常废

  某统计数据网站显示,27.4%的人在开年第一周就放弃了他们的新年目标。那么,为什么很多人定目标时踌躇满志,最后却不了了之呢?

  第一点原因,定目标只是喊口号,没有真正的动力。

  内驱力理论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不是真正认同自己定的目标,不是发自内心地想要做成某件事,当碰到困难时,他往往容易放弃。虽然“晒”自己定的目标能激发外在动机,但这股力量毕竟有限,没有真正的内驱力,做事情很难持久。所以,定目标时,我们要确认自己是跟风立人设,还是发自内心地想要实现目标。

  第二点原因,定目标使人产生“说出来=已实现”的错觉,减弱行动力。

  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彼得·高尔威泽等人发现,人们在公布目标后,由于得到了大家的赞赏和鼓励,提前进入了实现目标的状态,反而减少了他们为目标奋斗的动力。当我们把目标公示,获得了一种被他人认可的虚幻成就感,便产生了“我已经实现目标”的错觉,进而削弱了动力,使人的行动力降低。

  第三点原因,目标制定不合理,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

  我们在制定新年目标时,往往出于感性冲动,并没有理性考察过目标制定是否合理、能否实现、怎么实现。此外,由于对目标能够实现的条件知之甚少,人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定目标时觉得都能做到,而真正要实现时,才发现需要付出持久的努力,需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目标年年定、年年废,也就不奇怪了。

  这些方法帮你找到适合的目标

  如何制定可实现的目标呢?有以下几点策略:

  其一,在定目标前,要先跟自己的内心对话。

  问自己这几个问题:我是发自内心想做这件事吗?我为什么想做这件事?为做成这件事,我愿意付出什么?比如你的新年目标是学英语,就要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学英语?是学着玩吗?还是为了留学、工作?还是因为大家都在学,我不学就很焦虑?不断发问,留下有内驱力的目标,去掉立人设的目标。

  其二,定目标时,制定可执行的计划。

  要想目标能实现,就要制定分解的、具体的、可执行的、有正反馈的明确计划。比如,你的新年目标是一年读50本书,分解到每个月,一个月读4到5本书,一周就要读1本书,再分解到每一天。这样分解下去后,再问问自己:我能做到吗?做不到的话,是什么阻碍了我?若做到了,我要给自己什么奖励?

  其三,过富有弹性的生活。

  存在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除了追求工具化的价值,也追求存在的价值,所以设立目标这个事,也不是非做不可。如果目标能督促你行动,那就坚持;如果目标让你有束缚感、挫败感,那就放弃。当我们活得更有弹性,也就活得更自在。(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来源:科技日报

世上最美的境界是不圆满


南怀瑾先生说:“任何事情,任何行为,能慢一步蛮好的……凡事做到九分半就已差不多了,该适可而止,非要百分之百,或者过了头,那么保证你适得其反。”


如月有缺,人生也难得有百分之百的圆满,总有那么一些瑕疵。假如认为人生路上,我们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这未免过于天真与理想。


人生难得真正的圆满。事实上,真正的圆满也不是最美的境界。


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南先生举的一个例子:年轻人谈恋爱,应该懂得恋爱的哲学。凡是最可爱的,就是爱得死去活来得不到的。真正在一起了,算算他们你侬我侬的美满时间,又能有多久?


可见,诚如南先生所言,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不欲盈”。万事欠一点,如喝酒一样,欠一杯就蛮好,不醉了,还能惺惺寂寂,脑子清醒。如果再加一杯,就非丑态毕露、丢人现眼不可。又如一杯茶,八分满就差不多了,再加满十分,非溢出来不可。


的确如此,不圆满,才是真正的美好。之于一个人的通体人生,是这样的;之于爱情,亦是如此;而之于财富、名利,更是如此。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目的完全蜕变为对财富与名利的追求,那就未免悲哀了。财富的多与寡,其实都只是一个数目。多,可以充裕自己的物质生活,可以帮助别人,可以作为资本赚更多的钱;而寡,可以慢慢变多,可以在小天地里旋转自如……不论多寡,终究都在变动。我们不反对正当地增长财富,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增长财富而把人生熔铸成一个“钱”字。


兜里有一万块的人想着要赚十万、一百万、一千万,而真正拥有一千万的人,又希望能赚一亿、十亿、二十亿……可是,真正有了二十亿,甚至五十亿之后呢?就算无数座城都能买下又如何呢?古代帝王将相,就算能占领整个江山,又如何?能名垂青史的不也是屈指可数的吗?


人生很短,生命终究是要枯竭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世的时候,追求再多的财富,无非也只是一种单一的成就。生命的真正价值与意义,若是在追名逐利的旋涡中稀释了,甚至是消失了,难道这不可悲吗?


所以,南先生建议人们:吉事怎样方得长久?有财富如何保持财富?有权力如何保持权力?这就要做到“不欲盈”。曾有一位朋友谈到人之求名,他说有名有姓就好了,不要再求了,再求也不过一个名,总共两个字或三个字,没有什么意义。


生活中,南先生为人行事,总是坚持“不欲盈”的原则。


据说,有一次,南先生坐车去旅行,旁边的一位旅客正在看他写的书。不久这位旅客便开始与南先生交谈起来。这位旅客说:“这是南怀瑾的书。”南先生问:“你认识他吗?”对方回答道:“不认识,但他写的书都很好。”南先生说:“是吗?我也买一本来看。”


当时南先生并没有告诉那位旅客说:“我就是南某人。”因为南先生认为,假如当时他真的那样说了,那位旅客就一定会说:“久仰,久仰。”然后再来一番理所当然的恭维,而对于这些,南先生认为是很没有意思的。


这就是“不欲盈”的美好。人生路上,我们要活得快乐、幸福,就要容许自己的人生有缺陷。而之于财富,更是如此,要容许它有个限度。当然,这并不是说,当拥有某种程度的财富之后,就要坐吃山空,不再工作,不再忙碌。我们说的限制,是指不能因为追求财富、名利而让自己的人生以财富和名利为中心。要懂得,人生难有真正的圆满。正当追到了,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而追不到,也不必痛心疾首,甚至活不下去了。


而事实上,诚如南先生引用古人的诗句所言,“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名利如此,权势也如此。比如一件古董,有了一丝裂痕摆在那里,绝对心痛得很。若是完好无缺的东西摆在那里,那也只是看看而已,绝不心痛。可是人们总觉得心痛才有价值,意味才更深长,不是吗?


世上难有真正的圆满,财富之多寡,知足就好,浮云掠过,幸福生活才是真福。


一点点知足、达观,会让你觉得幸福


南怀瑾先生说:“淡泊,难。不经绚烂,哪里知道平淡的可贵?不经荣耀,又哪里知道平凡的可爱?但从人生的实际经验来讲,谁又肯‘知足常乐’而甘于淡泊呢?”
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来看,的确如此,我们总是为生活所累,常常感到疲惫,甚至憔悴不堪。一句话,我们不幸福。


不幸福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为疾病所缠绕,为名利所困扰,为金钱所累,等等。有很多客观原因,当然也有很多主观因素。而往往主观因素对一个人的幸福感起决定性的作用。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心态和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之于财富,有的人认为,没有钱,不富裕,就不幸福。其言下之意便是,有钱才能幸福。换句话说,在这些人的意识里,钱等于幸福。而有的人认为,没有钱,日子的确有些清苦,不过也可以过,更可以快乐地过。在他们的价值观里,幸福最好是能有钱,但没有钱也可以幸福。一句话,幸福不等于钱。


由此可见,幸福,它来自一种达观的心境,而非财富的附属品。


事实上,生活中,很多时候,幸福还是不幸福,都是一个心态问题。有这么两则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一则是:一天,一位老乡去赶集,他买了一口锅提在手里。走在半路上,不料绳子断了,锅掉在地上摔破了。路人都替他惋惜,可是他连看也不看一眼,掉头便走了。路人问他为何如此淡定,他镇定地说:“已经打破了,看它有什么用?”


另一则是:从前魏国东门有个姓吴的人,他的独子因病死了。按理,他应该非常痛心。可是他却一点也不忧伤,仍每天饮酒作诗,怡然自得。众人觉得他很不近人情,不解地问:“你独生儿子没了,他可是你们家唯一的香火,你怎么一点都不难过?”他回答道:“我本来没有儿子,后来妻子为我生了儿子,如今儿子死了,不就和我没有儿子时一样吗?况且,去者已去,纵然我难过,他也回不来了。那我又何必难过呢?”


以上两则故事,诠释的就是一种达观的人生心境。在这个社会中,我们若要获得幸福感,领悟人生的真谛,就不能为财富所累。提及财富,我们就应该努力像两则故事中的人那样通透与达观。


有时候,可能会羡慕别人物质上的光芒;有时候,可能觉得手头比较紧;有时候,想做一件事时可能往往需要或多或少地求助于别人。漫漫人生路上,从我们走上社会的那一刻开始,甚至从我们来到这个世上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在以不同的方式与金钱打着各种各样的交道。其实,可以羡慕,也可以感叹。但是,没有必要因之而让生活蒙上一层灰色,而让内心变得沉重,而过得不快乐。这是其一。


其二,南先生说:“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境界,只要自己觉得满足,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去贪求其他多余的东西。”仔细体味这句话,我们不难发现,这是非常中肯的忠告。财富有多寡之分,名利有轻重之分。人们常认为,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别人手里的总是比自己的好。因此,往往我们渴望得到更多。所以,世人常常慨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正是因为没有“最”的极致,所以人们往往在达到某种境界的时候,总是希望再进一步。这可以理解为一种上进的表现,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有时又是一种贪得无厌的表现。

比如,一个人拥有资产50亿,可是他不快乐。为什么?结果他告诉你:“我想拥有80亿。要是我真的有了80亿,我就快乐了。”碰到这样的人,你可能就会反问:“那我们这些资产少于50亿或者没有资产的人岂不是都不应该活着了?”这样的反问很犀利、很直白,但是说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道理,那就是:人活着要知足。


所以,人很多时候不快乐,是因为不满足,总是感觉这不够,那不够,其实他拥有的可能很多,只是他自己没有发现,或者因为他太贪婪,所以总是为欲念所累。其实,在旁人看来,完全没有必要。而当他自己想明白之后,也可能会反问自己,其实我又何必呢?


因此,往往自然通达之人,能够优游物外,轻松地化解险境和忧烦;而凡夫俗子却总被各种欲念缠缚而无法解脱。


南先生告诫世人说:“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一个人到了某种地位,某种环境,某一时间,某一空间,他的欲望是会变的,不断地增加累进。”


由此看来,生在人世间,我们若想幸福生活,势必要懂得这个道理。对于已有的财富,要知足;而对于追求不到、抓不住的财富,更要懂得珍惜眼前的财富,并且懂得满足,而不是深为可望而不可即的财富所困扰。


总而言之,幸福,只需要一点点知足和达观。

人是时间的动物。以前人人家都有钟表,现在人人都带手机,如果你的手机没有时钟,你会有什么反应?许多人在日常生活的地理空间中能容忍自己很差的方向感,但是却不能容忍自己不知道时间。尤其是现代人,须臾离不开时间。

时间不仅是外在的存在,而且更是内在的存在、精神的存在。时间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每个人脑海中。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或者说,人的心里没有时间,那么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时间。

通常时间似乎有始有终,这样的时间,我们称之为时间段。真正的时间是没有始没有终,谁也说不出时间的起点和终点。真正的时间是永恒,即没有时间(timeless)。时间是短暂的,永恒(timelessness,eternity)才是长久的。

时间是许多事物的奥秘所在,一切问题的形成与解决都发生在时间之中。离开了时间的维度,许多事物都变得毫无意义,生命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

同样,时间对每个人的催迫是毫不留情的。甚至可以说,这个世界上最专制的是时间。有些人试图抗拒时间,夜里不睡觉,白天不起床。但是,时间依然是时间,它的脚步一秒钟也不会停下。

对投资与投资者来说,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外格言都说,时间就是金钱。

对不投资的人来说,时间会让金钱贬值,时间越长贬值得越多。即便储蓄也不能解决金钱因时间而贬值的问题,我从未见有人通过储蓄上了富豪排行榜。要对抗时间导致金钱的贬值,就必须投资。

即便是对投资者而言,投资者的类型与风格不同,时间的意义也截然不同。追求速富的人喜欢短时段,愿意慢慢致富的人拥抱长时段。

投资中最常出现的两种主要失误也与时间密切相关:一种失误是买进了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劣质资产;另一种失误是卖出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质资产。这两个错误的共同特征都是在时间判断上出了错。一项投资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是每个投资者都要回答的问题。

"炒股"是许多中国股民的时间观念与投资观念的一个权威见证,似乎也是中国独有的说法。炒股的观念,在中国深入人心。我碰到的最尴尬的问题之一,就是常有人问我,你炒股吗?

炒股意味着:手上的操作一刻也不能停,否则股票就黄了,然后就糊了。有个流行民谣的一句话认定了许多国人有个共同的不幸:"炒股炒成股东"。按照炒股的观念,那些伟大的价值投资者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因为他们买股票就是为了作股东。然而炒股者的这种时间观是非常昂贵的,也让炒股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每个人对生命的时间观是越长越好。伟大的投资者甚至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投资比自己的生命更长久。对保守的价值投资者来说,投资的增值是通过时间来实现的,投资的回报与时间的长度成正比。时间越长财富增值就越多。在保守的投资者看来,投资很简单,做出正确的投资决定,把剩下的事情交给时间。时间越长,增值的越多。

世界上有些事情需要快,如百米赛跑;有些事情需要慢,如投资。投资如果一味追求快反而离目标更远。正如孔夫子所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单纯追求速度,反而达不到目的。如果孔夫子要做投资,我估计他也是保守的价值投资者。

时间是最公正的。一切投资都要面对时间的考验。你信任时间,时间就会回馈你。投资回报的实现,最终要靠时间。时间是正确投资的帮手,时间是错误投资的敌手。

炒股者不信任时间,觉得时间越长,风险越大,夜长梦多,还不如落袋为安或走为上策。买入并长期持有的价值投资者信任时间,把时间当挚友,用米尔斯的话说是:"至死不渝。"炒股者只争朝夕,投资者从容不迫。所以,在保守的价值投资者看来,最稳妥、最现实的投资方法,就是让时间成为自己最强大的盟友。

只有选择投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公司,才是成功投资的关键。用但斌先生的话说,投资就是发现优秀企业,趁低购买,长期持有,委托时间来为自己积累财富,让时间的玫瑰慢慢绽放!

有人说,价值投资的秘诀靠的是复利。但是,正是时间成就了复利的奇迹。离开了足够的时间,就没有复利的奇迹,当然也没有财富以复利方式增值的结果。

不少人说过,长期投资能大大降至税负和交易费用。这当然是千真万确。不仅如此,如果短时段投资大大增加投资者的焦虑的话,长时段的投资则能大大减少投资者的焦虑;如果短时段的加风险,后者降低风险。如果每笔投资时间过短,投资者又要面临新的投资决策,投资失误的风险就大大增加,焦虑也相应大大增加。若想要降低投资出错的概率,若想夜夜安枕,最好选择长时段的投资。

表面上看,时间似乎是中性的,无关道德与价值。然而,时间却与人类的某种精神品格息息相关,这个品格就是耐心。非凡的耐心是伟大投资者的共同特征。耐心是不厌倦地等待的艺术。越长的时间和等待需要越大的耐心。杰出的投资者都掌握了这种艺术。有人说耐心比智慧更重要。其实耐心本身就富含智慧,而且是要靠智慧养育的。这种智慧就是对时间和事物的认识和体悟,辅之以自律与克制。

投资的大敌之一是按捺不住,因为求有为、爱行动是人类的天性。而耐心是人的这一天性的反向操作。

耐心与时间相关,并由两个部分组成。一种耐心是投资前的从容等待,一种耐心是投资后的从容等待。这两种耐心合在一起,并假以时日,就能造就伟大的投资者。耐心这种品德适用于一切伟大的事业。最成功的人是那些做决定之前花很长的时间去深思熟虑的人。越能持续成功的人是把成功的时间段放得越长的人。如果投资是一场马拉松,那么,耐心就是耐力。

每个人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心里都有一把时间的尺子。保守主义者喜欢能够恒久的事物。因为越恒久的东西越有价值。真正的保守主义者要做的事情是没有时间尽头的事情。

投资,对保守的价值投资者来说,是在收藏,就是要收藏有悠久历史与无限未来的藏品。保守的投资者喜欢基业长青的公司,和值得永远持有的投资。套用《月光宝盒》里的话说:"如果非要在上面加上一个期限, 我希望是:一万年!"对价值投资者来说,投资的时刻是寻求超越时间的那一刻(a time for timelessness) https://t.cn/R2WxDBw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已测平常用iPad画画 做图 读书的鸡腿堡本堡一直都没有支架 直到遇到索耐德无极支架,我直呼科技改变生活!! ⭐拿到手发现它的质感超级好,是高密度的铝合金材质。
  • 西溪南 不需要门票 好多大人带孩子去捞鱼 没有啥玩的项目 只是比较古色古香 风景很好 村子里的树都很高大 村子里的小店都是村民在自己家里开的 挺有意思的 如果
  • 《年纪越长越爱古诗词。》❤ 1.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2..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4.取次
  • 故事的结局是辛十四娘耗尽修为除掉了狼妖,她失去了所有亲人,她原谅了百姓,也原谅了冯生,明白人不应局限于一己之私,她在一个烈日当头的下午飞升成仙。但是,她知道冯生
  • 努力这个词太平凡,但努力将使你的人生不平庸。努力这个词太平凡,但努力将使你的人生不平庸。
  • 两位高管都发布了自己戴着原型设备的照片,并讨论了这些原型机和 Facebook 目前的元宇宙项目的关系。很快,两人的尖叫声就引起了商场里其他群众的围观,由于两人
  • 夜晚,在训练场的灯光下,是国旗护卫队队员们反复训练的身影,对待细节的一丝不苟,是他们精益求精的执着。!
  • 我要看木星对线黑井......#ミリシタ#用购入自选Set附带的10连劵出了#矢吹可奈# 的歌名卡「おまじない」这也是MLTD上线Song for You SS
  • 嗯嗯春乏秋困一定是这样的 过去这段时间我就不困了因为我要开始冬眠了(bushi)×因为我要开始好好读书了 √最近超喜欢的一首歌诚邀各位欣赏[开学季]#太空浪子[
  • #母婴自媒体大赏##美好育儿生活##遛娃日记# 我可能是年纪大了,现在越来越喜欢乡村生活喜欢带小小土去看山看湖看田野生活在小城的好处可能就是驱车二十分钟以内就可
  • 「窝在家里沙发上 透过玻璃看到远处绚烂的沙滩夕阳 拍一张照吧 怎么一直对不上焦 镜头里 一个浪 又一个浪 越来越近 越来越高 然后覆盖了整栋房子怎么突然要考试
  • 很恐怖吓人的一个景区,被打造成明山景区,入鬼门关,过奈何桥很恐怖吓人的事,被演绎成过了奈何桥活到九十九[呲牙]看看这拥挤的人群,就知道人民多么希望入鬼门关!这可
  • 但当他病重,有人告诉他手术的成功率只有10%,周围的人会想尽办法劝他一定要做,且他自己大概率也会选择接受手术……究竟是一个什么原理呢? 分手后,女人大多会伤心欲
  • 综上所述,从实际的录取人数中发现近两年重大非法学有扩招的趋势,21年实际录取了129人,远远超过拟招人数,法学稍有缩招,但一志愿全部录取,实际录取分数法律(非法
  • 他们一生忙忙碌碌,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但也都是自己的乐趣,陪伴着做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情,又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呢。[微风]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
  • 近期韩影片单|《摇摆狂潮》|D.O名副其实爱豆演技天花板《我脑海中的橡皮擦》|看了懂无神词才知道编剧是金英夏“喝完这个我们就交往吧”这种台词是怎么想出来的 金英
  • 这就是现在大部分城市的道路布局。某区域有地铁覆盖,这说明它是城市发展的方向;某楼盘附近有地铁口,这说明它是该区域发展的关键地带或是人流量较大的地带。
  •     【命理建议】    从你的八字上来看,你这一生的运势在婚姻上是很难有什么较好的婚姻的,我这没有咒你的意思,只是说你这个命局的运势在婚姻上不好,所以我建议
  • 农村“厕所革命”深入推进,累计改造提升农村户厕62.8万座、农村公厕4303座,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电竞也像足球、篮球等体育运动项目一样,走进大众的生活
  • 可再难,我们也要学会爱自己,不管遇到多大打击,不管在哪种境地,都不要委屈自己,毕竟自己才是自己的女主角。不管你多爱一个人,都不要失去自我,给自己留好退路,这样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