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疫情防控屏障】24小时我们都在!就医用药您莫慌!

“出不去怎么买菜呀?”“出不去产检怎么办?”“出不去需要买药怎么办?”……

连日来,因疫情突袭,河北区月牙河街15个小区实施管控区管制措施,月牙河、北塘排水河和锦江南里、锦江里、锦江北里东侧围合区域实施防范区管制措施,整个月牙河街提级管控,按照“非必要不出小区”原则管理。

突然的管控让群众有些恐慌,面对这些疑惑,河北区领导急在心里,忙在手上,第一时间带头深入月牙河街抗疫一线:“谁也不愿意被封在家里,更何况这里还有很多老人,疫情之初有情绪也可以理解。但只要是群众有意见,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到位。没有别的,只有尽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去满足群众需求!”区委区政府以最快的速度组织1000多名机关干部下沉到各个社区,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比如设立就医用药咨询热线,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医疗保障组和接驳组合署办公,建立就医台账精准服务重点人群,积极与外界沟通寻求帮助,行之有效的措施缓解了群众的焦虑,解决了实际问题,让疫情之下的生活虽有不便但有条不紊。

设立咨询热线 畅通诉求渠道

月牙河街辖区内有40多个小区,共有居民5.1万人。突袭的疫情不仅让居民手足无措,超高的人口密度、老龄化严重等情况也让河北区委区政府的管控工作、保供工作难度加大。

“医疗保障体系是健全的,但疫情使街域内医院封、药店关,且因为管控居民出不来,买药买不着,看病看不了,就医买药的交流通道突然被切断,慌了神儿,才导致一时间矛盾突出。”23日下午,天津市第一医院副院长王伟作为下沉干部来月牙河街报到,到这的第一项工作是去接待十来名上访群众,通过跟群众交流,这名从医几十年的资深工作者认为,群众的问题大多集中在就医买药供需“最后一公里”上,此时甚至在很多人眼里就医买药要比买菜买肉重要,于是,当天下午四点在区有关对接会上便提出开通咨询热线的建议。

河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领导表示:“尽管突发的疫情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但一定要集中力量尽全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诉求渠道,用专业和速度解决群众关心的就医用药难题。”24日上午,河北区紧急成立月牙河街医疗救治专班,下午开通了号码为26173000和26172000的6部就医用药专线和一部24小时随时接听的手机,并随着需求不断扩大,扩容增加至12部可同时解答100个电话的专线。此外,多渠道下发居民就医取药明白纸,结合辖区老年人居民数量偏多,互联网使用困难的现象,采取纸质形式广泛下发明白纸,与线上互联网公示相呼应。一方面化解居民们的不安情绪,另一方面由专业的医生初筛出确实需要就医用药的患者,全力解决居民就医取药需求。王伟告诉记者,仅从26日14时到27日14时,热线就接听电话1193次,有效就医54次,取药113次,很多人是因为紧张打电话。目前群众就医取药渠道畅通了,前期积压的大量诉求得到了有效解决,拨打专线的数量明显减少,各项工作有条不紊,31日就医买药需求电话降至61次。

摸底数建台账 心有数人不慌

“疫情防控形势如此严峻,非常担心自己能否顺利生产,现在心里就踏实多了。感谢这么多人的辛苦付出……”家住月牙河街锦江南里小区的邱女士顺利生产后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3月27日,即将生产的邱女士突然感觉肚子不舒服,由于居住的小区属管控小区,她和家人十分着急。“我可能是要生了,需要去医院。”月牙河街防疫热线的接线员李丹接到邱女士的求助电话。根据之前的备案,邱女士临近预产期,随时有可能生产,李丹随即拨通了“接驳组”司机施文全的电话。几分钟后,邱女士被送往天津市第一医院,并通过“封管控区产妇就医专用通道”进入手术室。不久,一个女婴呱呱坠地。

“这是一场遭遇战,不是阵地战,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把能想到的都想在前面,准备周全。”区政府办下沉干部石越介绍说, 月牙河街人口多,尤其老龄人口比重高,街域内群众就医购药需求多,保障压力巨大。为满足群众需求,全区统筹区域内医疗资源,第一医院接收所有红码患者及部分橙码就医人员,坐落在区域内的中医二附院、第四中心医院、第九八三医院等三甲医院,接收橙码、绿码就医人员,经过前期排查,医疗工作组建立了月牙河街重点就医人群就医台账,比如“三区”内孕产妇152人,全部由第一医院负责,38周之内临产孕妇10人,全部和产科主任建立联系,已剖宫产1人,其他人员正常安排产检;管理血液透析病人92人,由第二医院和辖区三级医疗机构承担……针对这类人群,区里安排了20辆商务车,设定详细接送时间表,分发联络手册,患者到点上车,点对点送到医院,结束治疗后再点对点送回封管控区,这样既安全又帮居民解除就医的烦恼。

家住锦江北里的社区居民李先生表示:“管控政策确实给居民就医带来了很多不便,但区委区政府想办法提供便利,自己透析也从不便的三中心医院转到了区域内的三中心分院,还负责接送,一次都没耽误。一开始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以为区里没做好,其实是因为在做准备!”

手挽手共抗疫 优化保障机制

月牙河街居民60岁以上老人高达37%,慢性病比例高,在畅通就医渠道的同时,河北区也在尽全力保障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治疗不受影响、用药需求 “不断档”。

为满足区域居民特别是老年群体慢病医保买药需求,3月24日,河北区委区政府便协调市级相关部门,陆续恢复街域内若干家远离封控区、管控区药店的经营,并安排专班工作人员代购药品,同时增设微医网上平台,进一步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月牙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正常接诊,开设大防范圈内非“三区”社区卫生服务站,保障居民基本医疗需求。畅通推送机制,每日汇总取药需求,将汇总信息同时推送微医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国药控股有限公司增加月牙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多种药品,满足基本药品保障。

为让身处封控区、管控区的居民尽早及时拿到所需药品,公立医院、医药企业、下沉干部、网格员、志愿者通过“手拉手”便民购药暖心行动,打通封管控区群众代买药、代送药“最后一米”,他们尽心尽责做好每件小事,切实当好居民群众的服务员、保障员,以真心换来广大居民的安心。

“这不是快嘛!”河北区应急局下沉干部刘圣旨接到居民通过微信发来的购药请求,蹬上自行车立马出发。不到10分钟,采买归来,经过消杀,传递给小区内区法院下沉干部宁孟彬,宁孟彬立刻将药品送到了自己负责的小区楼门居民家中。

在月牙河街,很多小区内部设立了专门的微信群和服务台,登记居民的用药需求,帮助居民通过微医平台进行线上的购药,对于有些药品不能在线上购买的,下沉干部和网格员就按照用药的紧急程度进行分类,派专人前往定点的药房和医院进行采买,确保药品采买转运安全准确无误,以最快的速度送达群众。

同时,国药集团也会派专车到各个社区保供点收集居民的用药清单和医保卡,随后统一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好的药送到保供点,居民在下楼买菜时取走所需药品。

像这样温馨的画面每天都在发生着。电话声、忙碌声、感谢声,“声声”不息,生生不息,在这背后,是广大下沉干部、社区工作者、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是他们确保居民有紧急情况能够联系上、找到人、办成事的及时回应,更是家家户户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凝聚力,凝聚着大家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念。

#三联美食# 说到锅盔,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来自北方地区的面食,或者如今在不少大城市流行成网红的湖北公安锅盔,却不知,在四川,锅盔也源远流长。

四川的锅盔分两种,一种是军屯锅盔,馅料揉在面中,反复擀压,做成千层厚饼,然后重油煎炸,然后烘烤,相当于吃的是一个饼,酥香化渣;另一种锅盔则不用油煎,而是面饼先烙,然后烘烤,有点像北方的肉夹馍白馍,并且也像肉夹馍一样可以夹配菜吃,只不过配菜种类大有差异。

我老家是四川自贡富顺地区,从小吃到大的,便是后一种。旧时,卖锅盔的铺子,一般都较小,三四扇门板铺面,当街一个烘炉,炉顶一张圆形平面锅,中间稍凸,行话叫“鏊子”或“煎饼鏊子”。店内靠墙壁一块硕大的柏木面板,制作锅盔的师傅就在这硕大的柏木面板上操作。
做锅盔的面粉,两成是烫面,八成是酵面,加小苏打揉匀后,制成面团,然后抻成四厘米粗细的圆条,扭成大小均匀的剂子。随后,师傅将剂子用手掌压扁,擀成圆饼坯,直径约12厘米、厚约1厘米左右。

擀圆饼坯时,师傅一边擀一边在柏木板上敲打着,发出有节奏、有声调的“啪,啪啪”声,因此,老家人把制作锅盔叫成“打锅盔”。记得小时候,夏日中午,整条街都被这“打锅盔”声打得好静好悠长,人也被打得好困好寂寞,不由想起从前的许多和将来的许多来。

周作人说他老家乡间制麻花,过程中声音也响亮,“时时空敲木板,的答有声调”,在他看来,这是为了告诉大家铺子开门了,有火热麻花吃。我们老家小镇上锅盔铺里的“打”,或许也是这个意思或目的吧。

回到锅盔的制作,面团擀成型后,先在平面锅上烙,这锅也是底下烘炉的封盖,锅盔烙热了就放进烘炉烘烤。烘烤时要时时翻面,直到两面硬脆。刚出炉的锅盔,又香又白,绵香爽口,回味微甘。

白面锅盔看上去有点软,嚼起来却很有韧性,耐饿,且经济实惠、携带方便,因此极受挑夫、水手们的欢迎。聪明的家庭主妇会把白面锅魁切成一小块一小块菱形,同油腻的残汤剩菜尤其是回锅肉残汤一起烩来吃,又香又韧,当菜又充饭。这又有点像北方的泡馍了。

锅盔铺里为了增加花样,还有混糖锅盔、椒盐锅盔、酥糖锅盔卖。混糖锅盔和椒盐锅盔分别是把红糖和椒盐完全揉进酵面里,然后烙饼烘烤,吃起来各有风味。“酥糖锅盔”则是红糖不揉进面里,直接做成馅,包在面饼里面,拷出来时红糖滚烫,白面绵软,一口咬下去,满口甜蜜喷香。

我是50年代人,儿时能吃到的是最便宜的白面锅盔,那时家穷,一次能吃到整个锅盔就是奢侈了,大多时候是母亲买一个锅盔,平均切成几块,几弟兄一人一块就吃了。锅盔边沿密封,中间自然分成两层,夹菜很方便,所以有时母亲也会把整块锅盔拿回家,在白面锅盔的边上用刀划一道口子,将自家做的麻辣大头菜丝包在锅盔里面,一人一口轮流地咬吃,解馋。

大头菜,学名芜菁、蔓菁,四川人从南北朝就开始腌制了,一家一户,自制自食。到了清代嘉庆年间,成都有人开了专门腌制大头菜的酱园子,经过赴京应试举人携带推广,一时誉满京城。后来,大头菜渐渐和涪陵榨菜、宜宾芽菜、南充冬菜成为四川“四大腌菜”。

我们老家自贡地区,大头菜不仅可以作为一道单独的小菜,用来拌干饭下稀饭,而且在炒、煮、炖、火锅中,作为配料也普遍使用。配锅盔时,锅盔的绵香加上大头菜丝的麻辣咸鲜甘脆,吃时牙齿咀嚼的快感,难以名状。

除了大头菜,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锅盔的小贩,还会备上凉粉、凉面、冲菜、炒鸡蛋等,教嘴馋的吃货们将这些分别夹在锅盔里吃。那时如果看见一个壮汉,一边吃着锅盔一边流泪,还满脸惬意,那他吃的一定是锅盔夹冲菜了。

如今生活条件更好了,在四川的大小城市里,有专门卖锅盔的街边档位,夹冲菜和炒鸡蛋的已经很少了,更流行的是夹夫妻肺片、红油耳丝、凉拌鸡丝,丰富多彩,令人眼花,很受年轻人欢迎。

著名画家、美食家张大千,是毗邻自贡盐场的内江人。张大千爱吃牛肉菜肴,在台湾,他请客吃粉蒸牛肉时,只用自制海椒(辣椒)面和四川汉源的花椒,豆瓣要油酥过。吃时要专门到牛市口去买椒盐锅盔,用锅盔夹着粉蒸牛肉吃。

看来,用锅盔夹着麻辣大头菜丝、凉粉、凉面、冲菜、炒鸡蛋、粉蒸牛肉等吃法,不但普通吃货喜欢,著名美食家也喜欢。

这样当然更好吃了,但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这样的锅盔有些“奴欺主”的意味,埋没了锅盔本身的好味道。我甚至一度认为,正经的锅盔铺是从不这样卖锅盔的。而今老了,牙口不好了,但我还是喜欢吃韧劲十足的白面锅盔,单独吃,就喜欢那绵香爽口,回味微甘的味道,清爽朴实。充其量,就锅盔夹个麻辣大头菜丝吃。

如今的锅盔店早已不再有“砰砰砰”打锅盔的声音,即使有,在车马喧哗的大城市里,或许也听不见。但偶尔路过锅盔店,还是想起故乡小镇的锅盔铺,小徒弟将面团在硕大的柏木案板上反复地揉啊揉啊,有一次,父亲看见了,诗意地说:“是人在揉面团还是面团在揉人?面团在揉中变香,人在揉面团中成长……”因为有诗意,我也就记住了父亲的话语。

后来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就会想起父亲的诗句,想到这是苦难在“揉”我,我也就心态平和地接受苦难的“揉”,同时也去“揉”苦难,让自己在与苦难的砥砺中成长。

《回味微甘的锅盔,不负每一个饥肠辘辘的“打工人”》作者 | 陈茂君

#1012新闻耳朵# 【天堑变通途,“家庭”连上了“幸福”——写在矮寨大桥通车10周年之际】

湘西莽莽群山中,云雾缥缈,以红为主色调的矮寨大桥上,车辆川流不息。大桥四周奇峰耸立,俯瞰下去,有两个苗族村子卧在悬崖两侧。它们一个叫“家庭”,一个叫“幸福”。

无数年来,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镇的这两个村子隔峡相望。从“家庭”到“幸福”,要上下悬崖,费尽周折。

10年前,开创世界建桥史上多项先河的矮寨大桥通车,“家庭”和“幸福”彼此紧紧联通。10年来,这里的群众战天险、壮产业、换新颜,将奇峰峭壁变景观,在险势中谋优势,摆脱了过去贫困的生活。如今,顺畅的交通,又助力他们快速行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战天险

春茶采摘时节,湘西正多雨。

站在矮寨大桥一侧的山岭上远眺,这座主跨1176米、没有桥墩的大桥如同“悬挂”在峡谷上方300多米的高空中,往来车辆川流不息。

大桥连接的峡谷两侧,家庭村和幸福村郁郁葱葱的茶园里,身着苗族服装的村民在俯身抬头间,将一片片鲜嫩的黄金茶叶装满身后的背篓。

陡峭山峰上适宜的土壤和气候,让这里的茶独具特色,有着“一两黄金一两茶”的说法。这些鲜茶送到山下经过加工,通过矮寨大桥运出深山、销往全国。

然而,过去由于湘西州地形复杂,这一座座山峰也曾是横亘在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道路上的天险。

据《湖南省志·交通志》记载:“湘西地区,武陵山脉与雪峰山脉呈弧形复背状绵亘于境,千山万壑,群峰壁立,险峻崎岖,羊肠土路,绕溪越岭,时上时下,回绝人寰,登涉艰难……”

幸福村前任党支部书记石胜斌回忆说,过去幸福村和家庭村之间常有嫁娶,但将“幸福”迎到“家庭”,并不容易。

婚礼前一天,男方要组织十几个小伙子带着猪肉等礼物,赶在日落前到女方家。两村直线距离只有5公里,但沿着陡峭山路下悬崖、再上悬崖,他们要花五六个小时。婚礼当天天不亮,新娘子和亲友带着嫁妆又得走五六个小时,才能到达男方家。有时男方还得提前抬着“一顿饭”到中途迎接,吃完继续赶路。

矮寨大桥刚开始建设时,要克服的困难难以想象,施工难度在世界建桥史上罕见。

面对艰难险阻,大桥建设者们勇敢地挑战“天险”,在深山丛林间挥洒汗水。幸福村和家庭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带着干粮,运渣土、搭钢架、搅水泥,一起参与大桥建设。

2012年3月31日,矮寨大桥正式通车。从此,湘西州通过矮寨大桥融入长沙、重庆、桂林、贵阳“4小时经济圈”。

壮产业

起雾时,乳白色雾气笼罩桥面,车行其上,宛若“腾云驾雾”,矮寨大桥便因而有了一个浪漫的别称:“云中天桥”。

这一独特景观,被从矮寨大桥上通行的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渐渐地,大桥成了网红“打卡”地。峡谷两侧的家庭村和幸福村被游客“瞄上”,成为欣赏自然景观和体验苗族文化的好去处。

挖掘本地特色资源,以发展产业带动增收,成为家庭村和幸福村摆脱贫困的关键路径。

10年间,矮寨大桥已成为当地旅游核心品牌,形成一个包括路、桥、峡谷、苗寨在内的“矮寨奇观旅游区”。

今年38岁的黄勇在矮寨大桥通车当年回到幸福村。起初,他在大桥一头摆了一个照相摊,为参观大桥景观的游客们拍照留念,生意好得出奇。

随着手机摄影功能不断更新迭代,拍照生意逐渐落寞了,不过游客却越来越多。黄勇索性收了摊子,回到家里盖小楼开农家乐。

黄勇的新房子一盖就是5层,一楼是餐厅,二楼全家人住,三到五楼有8间客房。参观完大桥后,游客们在村里继续游玩。黄勇说,一天招待七八桌客人是常事,旅游旺季里一天就有20多桌客人。

1991年出生的家庭村苗族姑娘秧梅开也是外地回村创业的一员。2018年刚过完春节,几位客人向她咨询:“能否给我们做顿饭吃?最家常的那种就行。”好客的秧梅开立刻带着客人回到家里,拿出腊肉做了一顿香喷喷的饭菜,客人们赞不绝口。

家庭村地形独特,四面皆是悬崖,村子窝在山顶一个“盆地”里。这种奇特的景观给村里带来的客人越来越多,秧梅开有点招架不住了。

于是,她租下舅舅的旧房子,收拾破败的院子,锄掉比人还高的草,办起了农家乐。有时,一场长桌宴就有100多位客人,一个“黄金周”收入1万多元。

很快,从民间工艺专业毕业的秧梅开又发现了新的商机:游人在村里“玩得开、住得下”,还希望“带得走”。她组织村里的妇女们办了一家苗绣作坊,根据游客需求“订单作业”,一件订单少则一百元,多则七八百元。游客们开心了,大伙儿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村里的产业一点点“长”出来。矮寨大桥不仅将客人们“带进”家庭村和幸福村,两个村子的农产品也借助矮寨大桥“走出”了大山。

沿着矮寨大桥,周边形成一条几十公里长的U形“黄金茶谷”。不仅如此,金秋梨、白云贡米,苗绣、背篓等手工艺品,也通过大桥源源不断地走出深山苗寨。

换新颜

在家庭村党支部书记石大林的手机里,保存着一段珍贵的视频。视频里,村民们紧贴在悬崖边,在陡峭的小路上小心翼翼地开山炸石,硬是在悬崖上开出一条公路。

这条有着几十个“回头弯”的公路从家庭村一直通往峡谷底部。修路时,全村82户350多人,上工地的就有200多人。修路者中,有耄耋老人,有稚嫩少年,白天号角、锤声阵阵,夜间火把毕剥作响。

石胜斌说,精准扶贫开展以前,幸福村的房子大部分是过去留下来的木房子,有的是一百多年历史的老房子,“最年轻”的房子也有二三十年。如今,全村60%以上的房屋是砖混结构,老的木房子也修葺一新。

脱贫攻坚战中,家庭村和幸福村摆脱了贫困。如今行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村民们对今后的生活越来越有底气。从外地务工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更多了,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家门口创造幸福生活。

(文字记者:席敏、赵众志、张玉洁、洪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强][合十][玫瑰]无偿领养要求:善养到底,限北京,稳定收入,非集体宿舍,适龄免疫绝育,科学喂养,签订协议,接受回访(回访会以尽量不打扰新家庭为前提,线上回访
  • 草木会发芽 孩子会长大 岁月的列车 不为谁 停下 命运的站台 悲欢离合 都是刹那 人像雪花一样 飞很高 又融化 世间的苦啊 爱要离散雨要下 世间的甜啊 走多远都
  • 比如我们最熟知的法令纹,即是随着年龄增长,脂肪垫下移导致,真皮胶原的弹性逐渐减弱,面下部皮肤松弛受重力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从而加深鼻唇沟、口周纹、唇部变得没有年轻
  • 并依托平台,动员他们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并向社区儿童、老年人开展社区书法公益课堂,继续传承和弘扬书画文化,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活动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书法文
  • #天天正能量# dd#为生命呐喊# 你有能力去创造充实、圆满的生活,你有能力开创伟大的人生这种力量就来自于你的激情。浪花飞溅时,海水就会卷起高高的狂澜,向空中扑
  • 文案/潮图/表情包/背景图/壁纸/头像 适合女孩子发朋友圈的精致句子 1、eat+buy=beauty 2、车很慢,阳光很暖,我很好看 3、恋爱太辛苦,
  • 后面的后面的走势多半以弱势震荡为主,那种普涨的行情已经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大盘处于那种轻指数,重个股的行情,如果想要获利,要把握住结构性的个股行情,现在的股票有四
  • གལ་ཏེ་ཁྱོད་ཀྱིས་ང་ལ་བྱིན་པ་དེ་ཁྱོད་ཀྱིས་མི་གཞན་ལ་བྱིན་པ་དང་གཅིག་མཚུངས་ཡིན་ཚེ།ང་ལ
  • 婚姻方面:此造丁火命,女命丁火以水为夫星,此造夫星不显,夫缘较差,此造中年壬申,癸酉两步大运,财官为用,财官旺大利夫星。此造丁火生在寅月为正印格,正印生身利脑力
  • The Chinese national table tennis team had an all-round victory in the World Tab
  • #天天晒早餐[超话]# 今日ᵕ̈ ☀️ᴹᴼᴿᴺᴵᴺᴳ       一早去做核酸检测大风大雨的日子,温度一下腰斩啊感觉气温不起来,这个疫情真的很难控制,去年假期还
  • 聊了很多,我自己放的很开,不害羞,话挺多。我说,我也不饿,但是我们需要找个地方休息,坐着相互了解一下情况,他同意了。
  • 租金:26000/月面积:100㎡格局:2/2/2附带车位一枚17721083041微信同号 长乐路《凡尔登花园》里弄洋房二楼复三楼出租长乐村原名为凡尔登花园,
  • 【苏菲】苏菲是我用乐而雅之前常用的品牌,触感也还行,属于我能接受的~他们家日用夜用包括安心裤很齐全也很不错,蹲到好的我会再编辑进来。 3.可盐可甜,有情调,注
  • 】日前,福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发布公告,受福州民天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本中心拟对闽江世纪广场8号楼201单元等100项房产逐套以电子竞价方式公开挂牌转让。】日
  • Hadiprana 的美学之旅是 Hadiprana 系列出版物中的第一部,旨在通过关注两个元素来介绍 Hadiprana 多年来的设计价值发展:游客在这些空间
  • 其次为“湖广调”“湖广调”属板腔体,是在吸收湖北黄梅采茶戏基础上形成的,唱腔中衬词结构简单,有“哟、哎、嘞”等,表现浓郁的地方田间风味,表达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和
  • 至于会不会再破新低,那是后面的事。只要你闪过了大跌,耐得住,分批搞,最终就是赢多赢少。
  • 今天网球课上被上次一起考仰卧起坐的美女要了微信,她真的好可爱哦,网球也超级棒~周天晚上八点和浣熊一冲动去吃了川菜,真的好香,我可以干三碗大米饭,真的绝了,果然我
  • 我和他握手,哎呀手怎么短,再看一下,原来是我们家的猫趴在它脖子上睡觉,我拉的是猫的手。梦见在老家,外公新养了一只狗,是黑白色的牧羊犬,还是卷毛,洗得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