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邦股份交流纪要0322
从三个层面来看整个公司的情况:1.赛道维度,控制器的智能化赛道是长 期可持续发展的赛道,空间是足够广阔;新能源赛道尤其储能赛道是大的发展 趋势,从大的赛道来讲没有问题。
2..从公司的竞争力和份额趋势,拓邦成为行业的龙头,尤其去年三、四季 度行业需求下行但拓邦一直保持较高的收入增长。一方面反应公司是比较优秀 的龙头企业,另外公司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各方面都有压力的时候,份额进一步 强化提升。从长期维度来看,公司格局在这一轮过程中会变得更好,有利于公 司长期发展。
3.从投资判断来说,年报业绩压力在四季度比较大,疫情、原材料价格上 涨对于全行业包括中国各行业都受到了大的影响。从中长期维度来说,在艰难 阶段公司加速份额提升,加速国产替代有利于公司长期的发展竞争力。
从3-5年的维度来说公司长期确定性会增加,立足长远,前期调整比较充 分,从公司今年定的股权激励目标来看,收入是继续保持高增长。从中长期维 度来说,投资者长期伴随公司成长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交流:年报总结起来就是三件事,一是年报,二是回购,三是分拆。
年报:公司收入是77.67,同比+40%,在近5年公司实现了复合30%的增 速。归母净利润是5.65,同比+6.16%;扣非净利润4.32,同比+13.28%。公司的 五大板块都实现了比较好的增长,头部客户数量突破100家,数量同比增加了20 多家,占收入比重超过了80%。
1.工具板块:21年超越基础家电板块,成为公司的第一大业务板块,实现 了接近30亿的收入,同比+43.36%。工具板块下游市场比较集中,拓邦已经积 累了比较明显的客户优势和产品优势,下游工具板块CR10为80-90%,我们已经 进入了多个头部客户,除了份额第一的TTI之外(占比提到了70%),其它份额 来源于其它头部客户。
产品维度实现多品类的横向拓展,除了电动工具以外,园林工具、工具 灯、地板护理以及经典产品都实现了快速的增长。这个板块未来成长的驱动力 就是应用场景以及产品拓展会打开增量市场。对于存量市场我们会通过技术升 级,从用油改为用电,从有绳改为无绳。长期增长态势还是比较看好的。
2.家电板块:21年我们实现的收入是30亿,同比+37%。下游的大家电、小 家电、创新家电、客户等等品类比较多。成长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是存量市 场,过去两年我们客户开拓比较顺利,体量和数量都在增加;二是增量市场, 通过技术创新,推出创新产品,包括净化产品、厨房产品,服务机器人还有很 多创新智能设备增长比较迅猛,这两个因素打开了家电板块的成长空间。
3.新能源板块:我们的电子技术是在10年就开始培育的,前期拓邦公司新 能源锂电池主要是面向新能源汽车市场,但在16年的时候把市场转向了加氢储 能,业绩快速成长。这个板块包括储能和绿色出行,2021年绿色新能源收入 12.4亿,同比+10%,它已经成为公司第三成长曲线。我们对电池技术、解决方 案以及客户的理解,能迅速打开市场。
储能占新能源70%,收入是接近9亿,同比+40%,我们在这个板块里面有


几个方向,包括户用储能、便携式储能、通讯备件和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 便携式储能在21年实现了倍增,22年还是有望延续高增长态势。户用储能主要 是面向海外的家电储能,房车、电器电元等细分领域提供锂电池等级产品;便 携式储能主要是面向国内头部客户来提供逆变器产品。通信备件21年受上游材 料上涨以及产能限制,21年是下降的;工商业储能目前占比不高,但是未来我 们认为未来有望贡献公司新的增长点。
新型动力储能在21年是3亿收入,同比+42%,占新能源板块的30%。主要 是提供了充电桩的控制器以及逆变桩的直流核电机,这个板块我们暂时没有提 供电池。
新型动力板块21年收入是1亿,同比+57%。新型动力主要是面向换电站、 移动机器人提供BMS以及电等级产品。
4.工业板块:这个板块收入在3亿左右,下游应用领域主要是下游3C设备、 机器人、医疗设备提供控制器、驱动器和电机。随着国产化进程的加速和国产 智能化的需求,未来有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这是属于工业行业的属 性。
5.智能解决方案:公司从最早期控制器单板,到电机、电池形成部件,包 括集成面板,CFT显示的部件、组件,未来希望通过自定义的核心技术能够为 用户在创新领域提供综合的解决方案。目前收入体量不大,增长+60%,未来随 着物联网的增速,在这个板块也会做出我们的贡献,也希望在这个领域里面有 所突破。
21年毛利率是21.28%,同比-3 pp。主要是受材料涨价的因素。未来随着原 材料价格的逐步回落,希望盈利能力逐步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国际化进展在加速。2021年越南也是属于疫情的重灾区,但我们6个多月就 投产了。同时新建了德国和北美海外运营中心,增加了罗马尼亚和墨西哥的制 造中心。越南、罗马尼亚和墨西哥在2022年有望逐步贡献产能。
最后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利润因素。一是坏账,公司在移动电源非主流 产品以及ARD运营商这两个产品有两个客户,客户运营出现了问题,我们对两 个客户进行了充分的计提,大概的影响有接近七千万。二是在四季度新增了一 个基地,增加了费用,同时子公司上市进行股改之后,对于2021年的影响大概 有一千万的利润影响。
Q1:毛利率的影响高于预期,为什么会比想的要大,下游客户传导比四季 度慢?往后看2022年毛利率能恢复到什么水平?如果分季度来看,爬坡趋势有 没有大概的展望?
A:2021年毛利率影响是3 pp,一是四季度、三季度原材料涨价比原来预期 更严峻一些;二是会计科目调整,比如说给客户现金折扣原来是计在财务费用 的,根据新的会计准则调到了总业务成本里面;三是今年销售运费是计入到总 成本。扣除这些因素基本上和原来差不多,
展望2022年,从一季度开始是缓步回升的过程,全年能够达到什么比例公 司内部有目标,但没办法公开。

Q2:现在一季度传导的怎么样?二季度、三季度全年能够传导到什么程 度?
A:现在没有办法去预判全年传导多少。公司对于新产品一定是传导的, 对于已经下了订单的老产品怎么传导,不同客户接受程度有差异。总体来说自 主可控产品,国内ODM产品实现了国产替代转价能够强一些。海外客户定价机 制比较严,价格需要马上涨价没有那么快速。
拓邦一定是具备转移能力,但是能量化到多少还是比较复杂的。目前四季 度有很多材料在下游材料是传递了涨价,但不是所有产品都能够传递涨价。毛 利从年初开始有望缓慢的回升,因为Q1有材料建造成本,而且现在因为疫情的 影响,原材料也会出现波动。量化的指标现在没有办法回复。
Q3:很多原材料今年价格会逐步回落,主要是哪几种材料?占比是多少? 比如说多少是芯片,芯片主要是哪一种芯片?
A:我们是做PCI的,上游原材料品类特别多,每一个品类占收入比重都不 是特别高。金额比较高的就是芯片和工业半导体,这块大概是在8-10%,贵重 元器件不涨价占比非常低,也就是电阻、电容。对于公司品类来讲,一个板上 有几百种原材料,应该来说每一种占比都不会特别高。
Q4:芯片价格现在有回落吗?
A:国产的比较稳定一些,但海外ST、DR这些芯片不仅没有回落,供货依 然没有紧张,价格也比较高。我们好一些,因为我们国产替代快一些,国际上 的DR、ST这些芯片依然比较紧张,价格回落了一些。
Q5:今年毛利率怎么实现反复提升?是通过咱们反复传导?
A:传递这个事情是动态的,做企业肯定要赚钱,上游材料涨价了肯定向 下游传递,但是传递的比例是多少不确定的。不是说企业的溢价权不够,而是 企业业务形态比较复杂,一个客户几千种产品,不可能有点材料涨价就马上到 系统里面调价,所以没有办法对比。
Q6:现在公司提出2030年目标,关于中长期目标中,未来构成的分布和主 要的成长逻辑,以及从公司市场份额或者是市场竞争端的角度来说未来会是怎 么样的状态?
A:五年计划里面以四电一网为核心,未来会有第6、第7个行业,比如说 工具板块希望达到30%的市占率,家电板块希望达到8-10%的市占率,这个目标 没有变化。对于2030年目标,未来在智能化、低碳化、区域化和短量化趋势下 找到属于拓邦的市场机会,不同的区域里面,不同的客户里面提供不同的产 品。希望在2030年来看,我们的这种机会有控制器、电机和整机的机会。
目前还是会围绕四电一网。我们会围绕发电端、储电端、用电端做自己的 贡献,从企业来看会围绕降本增效,产品升级、技术迭代方面找到属于我们的 机会。
对于2030年收入结构来看,希望解决方案有比较大的比重。未来业务布局 希望把家电和工具做稳,把锂电池和新能源工业做强做大来完成我们未来的十 年目标。
从业绩目标来看,希望解决方案的占比达到一定的比例,除了市场能力之


外还有资源整合能力和核心承担能力,我们会围绕这三个核心承担能力,为业 务布局以及定下来的业绩目标。
Q7:关于子公司分拆?业务情况?
A:具体预案没有披露。公司希望通过分拆可以激发内部员工的活力,把 产业做大,只要能够把产业做大,能够和员工共享,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这个公司是2016年收购了元控子公司,主要给下游自动化设备,比如工厂 的接电机,焊接等等3C设备做驱动控制器。元控是在这几个驱动方面做的非常 好。行业目前有的汇川和雷赛公司以及河旺电器,国内上市公司不多。以前这 些公司都是给德国、日本、台湾做。优势一是成本优势,二是工厂智能化生机 的趋势。以前设备都是进口的,控制器、驱动很多日本、台湾公司在做,但是 这些公司不太可能配合公司做智能化升级,拓邦在未来趋势越来越明显。
国产化替代对于企业是利好的,因为速度、设备周期短,人口红利消失之 后越来越难做了,现在工厂只要是能用设备的地方就能够用设备。这个板块对 于下游客户应用周期特别长,因为驱动器比重比较低,所以下游客户不会说因 为那个成本低就换掉你,客户黏性是非常强的。
元控在过去收购5年之内,从原来以部件为主,主动研发了四氟驱动控制 器,这几年已经完全得到了产品品质验证和客户认证,未来就是一个大体量市 场推广过程。
Q8:回溯2020年家电少了2.94亿,工具多了1.8亿,这是什么原因?
A:家电是把逆变器调到了新能源,20年新能源汽车和逆变器放在了家电 板块,今年因为体量在增加所以调出来了,主要是这两个,其它的没有调整。
Q9:公司新能源业务销售渠道问题,比如说直销、经销比例是什么样的? 主要通过哪些方式卖新能源产品?
A:新能源板块也是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家电储能主要是给下游大的 整机厂商,基本上没有分销的说法,都是直接给到下游客户。
通讯备件基本上就是运营商;逆变器就是头部便携电源;家电储能主要是 海外的整机客户,有部分是工程商,有部分是做整机的;电源也是做房车的整 机公司。一般总结为两类,第一个是主机厂,第二个就是工程运营商。其中 70%给到主机厂,基站这边是给到铁塔,是中国移动招标的,也是直销的。
Q10:我们的工具里面也有配套卖一些锂电,这部分可以跟大家解读一下 吗?
A:工具板块提供的场景有控制板、控制器,锂电机、电池包、整机这四 类产品,根据客户不同需求,可以提供单品也可以提供组合,这也是我们在这 个板块里面跟同行相比非常有特色的产品组合,2021年数据还没有出来,整机 电池包、电机增长不错,电机增长基数20年大概是1亿多,电池包增长也差不 多,2021年整机增速慢一点,其它增速还可以。
Q11:回购和分红大家关注度比较高,包括我们从回购规模和占持比比较 小一些?
A:公司在这个点调的有点多,对于公司来讲调回购是因为我们基于公司

未来长期发展的信心,金额来看马上有分红预案在5月份实施。拓邦在这么艰难 的情况下愿意拿出一部分现金进行回购,更多是体现未来的信心。根据公司的 运营状况优先保障业务的发展,加上分红差不多是1亿,这是目前能够拿出来。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科技行业的重大机遇还是围绕智能技术的应用产生, 智能控制器的需求会持续快速增长,估值所处的行业增量机会也在增多,我们 作为智能控制器龙头企业会持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能力,现在也是具备了全球 化的运营能力。会持续为下游客户提升智能化的水平,大家看到我们产品价值 量也在不断提升。#投资##价值投资日志[超话]#

他的眉头紧皱 神情悲苦
蹒跚前行 巨大的锁链拖拽他的脚踝
一直蔓延至整个沙漠 就像是章鱼八肢
就像是蔓延的海藻
每走一步 大地都因为锁链的拖拽而发出轰鸣
一种震动 一种撕裂
厚重的积雨云让天空都变得阴暗
有集聚的雷电和磅礴的力量
也许只需要一个引导就能宣泄出磅礴能量
目力穷尽的尽头是大海 波涛汹涌

他仿佛冥冥之中听到一个声音

去吧 摩西 去完成十宗罪训诫
告诉法老王和宰相们

我的意志已经决定了国家最后的结局 https://t.cn/RxmmfQL

【失望!太阳可能会最终“吞掉”地球,到时我们该何去何从?】失望!太阳可能会最终“吞掉”地球
关于太阳和地球的最终结局,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好消息和不好的消息。
好消息是当太阳开始死亡并膨胀成一颗红巨星时,我们会拥有一个很好的“座席”来观察这个场景。
而不幸的消息是:这个“座席”将位于太阳内部!
怎么样?
不过也不用太过恐慌,因为你可以等到70亿年后再担心这些,那时这一幕才会上演。
关于像太阳这种恒星的死亡问题,几天前我写过一些内容,这里再简要概括一下:
太阳当前是一颗非常稳定的恒星,氢在其内核进行聚变反应,转化为氦和能量。从内核释放到外层的能量支撑着太阳的膨胀,就像一个鼓起来的热气球一样。这个过程已经进行了40亿年,这就是我们当下所处的阶段。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内核的氦元素越积越多,而氦只有在更高的压力和温度下才会参与聚变,因此内核的氦元素只是惰性的待在那里并缓慢的被加热而已。大约60亿年之后,内核的氢元素耗尽,内核将收缩并升温,导致氢元素在内核外形成一个比较薄的核聚变的壳层,然后导致更多的氦加入内核,内核进一步压缩并升温,再过几亿年之后,即可达到氦元素核聚变的临界点,导致氦开始进行核聚变反应。上面的过程不断重复,但氦聚变成了碳和氧元素,在内核中开始积累,并释放大量能量。
这个过程在太阳核心的深处发生,而外层会受到影响,虽然缓慢,但确实会受到影响。当氢的外壳聚变反应时,外层将会极大的膨胀,使太阳变为一颗红巨星,而当氦开始聚变反应时,它将会缩小一些,然后又由于碳和氧的堆积再次膨胀。
图中左下角的那个小黄点是当前处于主序星阶段的太阳大小(140万公里,0.01天文单位),约70亿年后它会膨胀到红色区域这么大(1.5亿公里,将近2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是当前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
贡献者:乌娜•瑞塞内
这个看上去有点有趣,当然这个有趣的意思是指向太阳系内侧的行星点燃一个喷灯!
当太阳变成红巨星时,它会膨胀到吞没水星和金星,这两颗行星会在太阳内部幸存一阵子,然后在等离子体中它们会越转越慢,逐渐落向太阳核心并最终被汽化。
而地球的命运并不太确定。当太阳膨胀时,它会向外吹出一种亚原子粒子形成的风,和太阳风类似,但是要致密的多。而太阳会失去部分质量,导致它的引力下降,引起行星轨道的扩张。但是地球恰好在被太阳吞没和逃离太阳的分界线附近,它的命运要看具体的物理情况,比如太阳究竟会失去多少质量。我已经在各个期刊上看到来来回回的反复争论了。
这幅艺术想象图描述了当太阳成为红巨星时,如果地球处于太阳外面,它是如何遭受炙烤的。
贡献者:维基共享资源
我最近正好和以前的硕士学位顾问诺姆•索克讨论过濒死恒星的事情,他随口提起他做过的数学计算。在2018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他研究了太阳究竟会失去多少质量的问题,如果一颗濒死恒星吞噬一颗木星一样大的行星,那么这颗大行星在旋转过程中会带走恒星的很多物质,就像一个叉子搅起一碗生鸡蛋一样。然后恒星就会旋转得更快,导致它更容易抛掉物质。许多恒星在它们附近都存在这种大质量的行星。
但是如果恒星周围缺少这种大质量行星,它就不会失去那么多质量,也就是在恒星的扩张过程中,它仍然可以抓住它近处的行星。
是的,我们太阳系正属于这种情况,水星和金星并不会在太阳内部掀起什么风浪,它们只会渐渐死亡,因此太阳风不会很强,太阳也会保住更多的质量,它的引力不会下降得很厉害。
这意味着地球会位于太阳这颗红巨星之内,遭到太阳的吞噬。
此图上半部分表示从现在往后75亿年开始,太阳半径相对于当前太阳半径的变化,而下半部分的图表示以地球轨道大小来衡量的太阳半径。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物理模型计算结果,但总之我们会看到太阳不断的扩张、收缩、再扩张的变化。下半部分图中,当太阳大小(以地球轨道大小来衡量)大于1时,地球便处于太阳之中了。可以看出,在某些模型中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贡献者:索巴齐、索克
注意,即使是另一种情况也很不妙。那时地球就算位于太阳的外面,太阳也会膨胀到占满地球的天空,它的热量足以让地球的岩石沸腾,因此无论地球在太阳的内部还是外部,这只是一个技术性的细节问题。不管是哪种结局,我们的行星都会被烤熟。
再提醒你一下,我们讨论的事情距离目前有70到80亿年,如果你在担心你的养老金和即将到来的选举,那么不用担心它的影响。并且太阳在缓慢的升温,大概几亿年之后,地球就将无法居住。
好可怕!
我真的希望在那遥远的未来无论人类变成什么样子,我们能够在星系中寻找更凉爽的地方。谁知道呢,也许我们会把地球拖到一个安全距离上(当然,坦率地说,这比较难,因为当太阳进入红巨星阶段时,它的波动很大,地球将需要时不时的进行拖动才行)
我一般会从科学价值方面去看待事情,甚至也会有感性的时候,但是我们还需要关注更多的事情。对未来的探索总是非常有趣的,我们会学到很多,但是我学到的是我们需要珍惜当下的时光,并不懈努力以获得最好的结果。没有什么是永久存在的,即使是恒星和行星。
来源:天文在线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原油期货今日上市 最新最全交易手册出炉
  • 梁静茹回应被冒充诈骗 梁静茹的回应让人好好笑
  • 【韩国国情】李明博拒绝在狱中接受检方审讯
  • 早报|周星驰《美人鱼2》低调开机 林允继续任女主角;周冬雨马思纯《七月与安生》拍剧版
  • Uber将退出东南亚:资产换成对手Grab股权
  • 【热点】游客制造“樱花雨” 武大表示谴责
  • 网传伊利潘刚被带走调查;回应:系造谣,会通过法律途径处理
  • 马龙男单夺冠 4-2战胜中国香港直板球员黄镇廷
  • 何洁公开介绍刁磊
  • “金斧子”完成C1轮1亿元融资,春晓资本领投
  • 约1吨重巨大冰块从天而降砸扁SUV
  • 苹果被商务部点名:你们是贸易便利化最大的受益者
  • 组图:网友偶遇刘强东夫妇度假 章泽天小鸟依人超甜蜜
  • 沃尔玛禁用支付宝引质疑 或涉违《反垄断法》
  • 为给国道让路,农民花9万元平移3层楼房
  • 林丹VS国足队长冯潇霆,留给中国队的时间究竟还有多少
  • 50岁辣妈冬泳20年,儿子称其姐姐
  • 女子听信偏方治病 “扎针放血”后致感染险截肢
  • 甜馨痴迷王源,安吉独爱赵丽颖,萌娃追星父母更是神助攻
  • 紧急提醒!周杰伦常州演唱会已出现假票!买票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