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 2021 年交付排行榜,小鹏位列第一 蔚来、理想分居二三名,对此你有哪些评价?

1月1日电,新年伊始,造车新势力先后公布2021年交付情况,小鹏汽车以98155辆交付量问鼎,蔚来汽车、理想汽车以91429辆和90491辆分列二三位。
哪吒汽车、威马汽车和零跑汽车紧随其后,交付量分别为69674辆、44157辆和43121辆。

小鹏销量拿了第一,恐怕是一年前谁都没有想到的。多年以后回顾历史的时候,2021有可能是小鹏汽车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年。

只看销量数据,只能看到一条曲线;背后有很多故事,我们需要放在一个更大的时间尺度下才能看清楚。

比如说续航问题。在锂电池产业崛起之前,续航与电池成本一直是困扰着电动汽车发展的首要难题 —— 从工程的角度来看,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做减法!

1996年,首款量产的纯电动车通用EV1的续航只有145公里[1],但科技含量可不低。它做了大量的「减法」:牺牲空间以实现流线型的0.19风阻系数、大量使用铝合金与复合材料以实现轻量化、高达522公斤的高能量密度铅酸电池……

通用EV1 由张抗抗摄于上海汽车博物馆【图2】

通用EV1的概念车Impact【图3】

2016年,在造车新势力推出产品之前,国内车企基本上也是沿着「既然电池已经很贵了,那就少放点,其它配置也是能减就减」的思路开发的。

这个时间段的电动车常常给用户带来可怕的使用体验,各种电动焦虑、各种奇葩传闻、以及某车企的恶劣口碑,大多也是这个阶段产生的。

可想而知,这种「减法」思路是很难做出好产品的。这种思路的极致就是五菱MiniEV,可那也是锂电池产业链成熟之后,五菱利用自己独特的成本控制能力才造就出来的;而且,这种车型也是无法改变整个汽车产业格局的。【图4】

在这种主流「减法」之下,马斯克的「加法」思维就显得桀骜不驯、石破天惊了。堆了80kWh的电池,付出了相当大的成本,那就想方设法从其他地方捞回来了这些成本 —— 既然大电池同时解决了大功率放电问题,那就充分利用起来做个轿跑吧,Model S应运而生!【图6】

从Model S到Model 3/Y,十年如一日的SEXY战略之下特斯拉成功地走出一条独特之路。这个思路很创新吗? 放在今天不难,蔚来不也是这么做的吗,似乎显得稀疏平常。但放在十年前,这真的是99%的人都看不见、看不上、看不懂的战略路线。【图7】

在小鹏P7诞生之前的2019年,绝大部分造车新势力都造电动SUV。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图8】

-后排空间: 底部电池占据一定空间,布置起来很空间,导致轿车的后排空间堪忧。

-实用需求: 与欧洲人喜欢小车不同,中国人喜欢空间大的车。在此之前崛起的自主品牌,几乎全是靠SUV崛起的 —— 不像轿车需要个性,需要有一个存在的理由;SUV只要你馅大管饱、配置堆上、价格够低,就肯定能卖得出去。

-造型设计: 以大为美的时代潮流中,车只要够大、够霸气,不丑就行,就算中庸一些也不愁卖。相反,轿车那可就要讲究一些性格了,不丑的要求太低了,必须要美。
这个思路下的典型产品就是蔚来ES6(SUV+服务)、威马Ex5(SUV+便宜)、零跑C11(SUV+性价比),典型中的产品刀法圣手当属理想ONE(增程SUV+产品精准定位)莫属了。

P7的思路也是石破天惊的:【图9】

思路一: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凡是纠结得难受的产品特征,干脆全抛弃以换取另一个产品特征 —— 既然后排空间很难大,那就干脆设计成小板凳,以换来优雅的轿跑姿态,卖给那些不太需要后排的用户(年轻人、孩子5-15岁的家庭)。【图10】

思路二:无法回避的刚需痛点,要将其堆满。

2020年的时候,知乎上有人提出了“新能源车的续航是否越长越好”的问题。在那个长续航刚过500公里、特斯拉Model 3努努力上664公里的时代,续航就像永远吃不饱的饭,肯定是越长越好。

P7也在那时给出了自己的答卷:NEDC续航670公里。以轿跑实现这样的续航是很困难的,因为堆电池更难布置,还专门找宁德时代定制了高度为110mm的电芯[2](一般都在140mm以上)。

在续航焦虑基本打通后,小鹏开始主攻充电焦虑 —— 布了数百个专属超充桩,与蔚来建了700多座换电站遥相响应,成为2021年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最卖力的两家企业。

思路三:智能战略贯穿始终。

这点就不必赘述了,P7的车机交互与NGP已奠定了智能化的领先地位,预计G9会强化小鹏的智能化定位。

2019年,何小鹏第一次带P7来到上海车展的时候[3],上述三大思路几乎是明牌打出,但并未引起大家注意。更多人会觉得:这三个思路只是不懂汽车新玩家的奇思妙想,现实会教他重新做人;而P7只是一个玩概念的大玩具吧,能不能量产还不好说呢!

包括我在内,那时其实也是这个态度。

落寞的何小鹏在2019年上海车展【图11】
直到2020年深度试驾P7时,我才意识到这款车的重要性。第一印象是颜值高,语音强,自动泊车超好用。

此外,驾驶感受非常舒适且高级 —— 这也是区别于Model 3最大的点,把一个轿跑悬架与外形的车,做成家用车的舒适取向。这种实用但不好玩的调校是让车评人非常讨厌的,而这恰恰显现了小鹏的产品自信。

刚发布时大家对P7的预期是:悲观点每月六七百,乐观点每月两三千。我虽然当时就给出了 「P7之于小鹏的意义,就像Mate20 Pro之于华为的意义」的至高评价[4],心理预期也就是月销两三千辆,但也暗自希望它能突破到月销5000辆。

下面是我在2020年4月P7交付之前对它的评价:「华为Mate20 Pro与小鹏P7的历史意义,可能比大家预想得要高 —— 波澜壮阔、戏剧性十足的历史事件,对那时的普通人来说,觉得稀松平常、没什么大不了的」。

当时,大部分人何止是觉得稀松平常,不少人觉得我对P7做出这种评价是疯了,等着我出洋相呢。

好在,历史没有打我的脸,反而会觉得我当时的预测还是太保守了。【图12】

2021年P7月交付稳定在六七千辆,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就连何小鹏本人也完全想象不到这个成绩:“2017年初开始设计P7,面临非常多人的不相信,直到现在P7月交付量达数千台,我们总算做到了,感谢大家!”

P7肯定不是完美的产品。相反,从它敢于取舍的产品思路来看,它必然是一个「优点突出、缺点比普通车型更多」的产品。举一个例子,我昨天在陌生地点停车时,因为P7屁股比较翘、达到了摄像头与雷达的视野盲区,然后被铁窗户撞到了 —— 这就是屁股翘而美的代价吧!【图13】

P7身上的这种小缺点还有很多很多。这种「优点突出、缺点比普通车型更多」的产品,在自主品牌历史上还没有成功的先例 —— 我害怕这么一款好产品会夭折,从而与它的目标用户失之交臂。所以从P7交付到现在的一年半时间以来,我承认对这款车有所偏爱:提优点多,小缺点提得少。

虽然偏爱,但结果是好的:看了我的文章而购车的P7车主,都是因为我的体验分享帮他们找到了一款适合自己的好车。【图14】

目前还没有出现因为我的文章而买P7被带到沟里的用户。如果有,请在此文下留言。【图15】

如果P7的产品理念已从摇摇欲坠的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不仅可以自己飞翔,还带动了友商转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蔚来ET5、智己L7、威马M7、哪咤S等车型的产品理念上都有P7的印记,至少说如果没有P7的成功,以上这几款车会迟到很多。【图16】

P7的这几款对标车型中,我认为蔚来ET5的创新是最成体系的,也是最有可能成功的。其它几个有待观察:智己L7受制于体制因素,产品、营销、销售各环节之间可能会存在错位;威马M7则将造Ex5的SUV中庸思维带进了轿车,可能最终还要走性价比路线……

P7达到了月销7000辆以上,注定留名中国汽车史。我也很高兴,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该去挖掘下一个宝藏车型了!那会是哪款车呢?
#车圈新星驾到##微博新知博主##新能源汽车补贴仅剩最后一年#

【【千问千寻大运河】津门老城岁月中 那些不曾逝去的市民文化】 提到天津的市民文化,您能想起什么?

  是想起带着一丝调侃的“哏儿都”称号,还是想起那下到十几岁小女孩、上到五六十岁大妈都能喊一声的“姐姐”称呼?

  是相声茶楼里抖出个“包袱”后的满堂喝彩,还是市井间接地气又好吃的煎饼果子、嘎巴菜?

  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津的市民文化,与“九河下梢”的海河水系与京杭大运河交汇的独特地理位置密不可分,也与天津筑城设卫六百余年积淀下的老城底蕴脉脉相通。

  在天津市南开区,一座老城博物馆与老城小梨园相声茶楼表里相依,共同诉说着津门风韵,讲述着城市文化。

  老城博物馆:

  还原老天津人生活细节 唤起乡土之情

  南开区,清末有人称此地为天津旧城“南边的开洼地”,南开区之名的由来,与此大有渊源。所谓天津旧城,即指鼓楼及其周边地区,素有“老城厢”之称。天津自明永乐年间筑城设卫后,不少富豪商贾陆续在老城厢定居。因此,这里不仅是天津历史最悠久的城区之一,也是天津特色传统民居发轫之处。

天津老城博物馆

  如今坐落在南开区鼓楼东街的天津老城博物馆,就是一处具备天津特色的传统民居,也是天津市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典型传统民居三进四合套院落。老城博物馆原为英商麦加利洋行买办徐朴庵的家宅,兴建于清末民初,有“徐家大院”之称。

  老城博物馆原馆长王利文介绍道,上世纪90年代,随着天津市城市改造工作的进行,老城区许多老宅院面临拆迁改建。为了在老城厢保留一处较完整民居,反映天津老城文化和民居风俗,徐朴庵旧居被选定,并于2000年正式筹建为老城博物馆,2004年正式开放。

  “上世纪90年代城市改造之际,多名专家、学者数次深入老城厢,进行实地的文物考察,最终选择保留了徐朴庵旧居。这座三进四合套院落具备鲜明的天津民居特色。虽然并非当时规模最大的宅院,但保存较为完整,又距离古文化街、鼓楼等不远,很适合向天津乃至全国人民展示天津建筑风貌。”王利文说道。

  旧民居保留了下来,但既有博物馆之名,就还需要藏品。筹备展品的过程催生了老城博物馆的又一身份——中国第一家捐赠博物馆。

  忆及当年,王利文还记得天津专家学者和市民为老城博物馆捐赠器物的热情,“不少天津专家学者给老城博物馆捐赠了砖雕、石狮子、字画、传统服饰、民俗器具、老家具等等,不一而足。还有普通市民捐赠了炙炉这样的老天津人家中常见的生活物件,也许现在的年轻朋友们甚至都没听过‘炙炉’的名称,更遑论知其用途了。”

老城博物馆原馆长王利文(右)和老城博物馆原副馆长段德融

  老城博物馆原副馆长段德融回忆道,老城博物馆建成后,对此最感兴趣的就是曾居住在老城厢的居民。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这些年来,很多市民参观时的兴奋神情,“老城博物馆内曾有一个显示老城厢风貌的沙盘,天津市民来参观时,不少人指着它向孩子说,自己当年就住在某处,而如今的某处曾是何种设施或建筑,还有老人一边游览、一边讲起自己住在老城厢时的故事。”

  王利文表示,人文景观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乡土教育,老城博物馆的民居和展品还原了老天津人的生活细节,人们缅怀故物,自然而然地激发出热爱乡土之情,“天津市民文化蕴藏于代代百姓的生活方式中,而人们的生活方式又通过一器一物、一砖一瓦表现出来,能把这些记忆保存下来,真是弥足珍贵。”

  相声茶馆:

  “能拥有天津的相声观众,是相声演员的荣幸”

  说起最能代表天津市民文化的艺术形式,恐怕不少天津人都会脱口而出“相声”。其实,非止相声,评书、快板、时调、单弦、大鼓等艺术形式都广受天津市民欢迎,也造就了天津“曲艺之乡”的美名。

  与老城博物馆紧邻的是天津老城小梨园,这是一座2009年开业的相声茶馆,如今维持每日3场相声演出,节假日还有加场。表演团队中,不少年轻相声演员广受市民好评。现年54岁的老城小梨园负责人浸润相声艺术数十年,谈及相声艺术与天津市民文化、与运河文化的渊源,他娓娓道来。

老城小梨园

  “旧时天津靠着发达的水系,漕运很是兴旺,天津老城区正是五方杂处的南北文化融合之地,大伙儿来自各地,口口相传中有趣故事很多。海河两岸的力工、跑船伙计、养船工人们上船下船间,常到岸上歇歇脚,进茶馆坐坐,面前放点茶水瓜子,悠闲地听段相声或评书,内容也多以老城故事为主,天津老话唤作‘看看玩意儿’。”老城小梨园负责人介绍道,“清末天津卫‘四大茶园’都在老城,老百姓或进来听相声、评书,或品一段鼓曲,看段杂技,天津市民文化中的诙谐淡然和市井气息,就来自这种接地气的文化氛围。”

  老城小梨园负责人介绍,闲适的文化气氛,多样的艺术形式,造就了一大批热爱曲艺、有较高欣赏能力的天津曲艺观众,“就拿我们老城小梨园所在的徐朴庵旧居主人徐朴庵来说,他就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能力,生平热爱曲艺,甚至曾经为有‘女鼓王’之称的著名京韵大鼓演员林红玉改过鼓词。从他的身上,天津人民对曲艺的热爱便可见一斑。”

老城小梨园的表演(受访者提供)

  一聊及天津的众多曲艺爱好者,老城小梨园负责人言谈间就满是自豪。他表示,全国唯有天津有着如此众多且欣赏水平高超的曲艺观众,这实在是天津相声演员们的幸福。

  “只有在天津的舞台上表演相声,才能真正感受到天津观众的‘专业’。一个包袱抖得好,懂行的天津观众能立马来个满堂喝彩;相声演员‘现挂’(即兴发挥),台下真有观众能立刻反应过来,跟台上互动;反过来说,一段相声表演里包袱陈旧、演员没精气神儿时,台下观众也马上就能看出来,甚至来两句‘倒好儿’。我们演员有时开玩笑地说,咱天津的相声观众可‘不好伺候’,这个‘不好伺候’绝对是褒义的,是说咱天津观众真的懂相声、爱相声。有高水平的观众,才能不断逼着表演者推陈出新、反复琢磨自己台上的‘玩意儿’,水平才能越来越高。咱天津出过那么多曲艺‘大腕儿’,和这些可爱的观众密不可分。”老城小梨园负责人说道。

老城小梨园中的表演(受访者提供)

  有这样的市民文化氛围,表演者自然也更有动力投桃报李,打磨技艺。有幸看过众多前辈相声演员演出的老城小梨园负责人,聊起这一行人才的成长,感慨万千,“新人来茶馆,一是熏,即让他多听人家名角儿怎么说的;二是练,既是练基本功,也是练上台的心境;三是说,也就是试着上台说相声,前辈给批评指导。到这一步,才只是刚破题开了扇门,再往上,那就是进门上楼梯,永无止境。能练出来的相声演员,都是经过经年累月的捶打,很不容易。演员们所有这一切努力,就是为了不让观众失望。”

  作为“九河下梢”和临海港口的天津,随着近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迁移,其市民文化既呈现出多种内涵兼容并蓄的特征,又像老城博物馆的民居一样,有着鲜明的特色。这种文化中闲适、幽默、乐观开朗的那一部分,也与这座城市的曲艺文化紧密相连。

  滔滔运河水,宛如一条丝带,联结着古今异趣,也串起一方人民的精神世界,缓缓流向远方……
https://t.cn/A6JvBCmR

【【千问千寻大运河】岁月流转,那些津门老城文化你还记得多少?】
提到天津的市民文化,您能想起什么?

  是想起带着一丝调侃的“哏儿都”称号,还是想起那下到十几岁小女孩、上到五六十岁大妈都能喊一声的“姐姐”称呼?

  是相声茶楼里抖出个“包袱”后的满堂喝彩,还是市井间接地气又好吃的煎饼果子、嘎巴菜?

  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津的市民文化,与“九河下梢”的海河水系与京杭大运河交汇的独特地理位置密不可分,也与天津筑城设卫六百余年积淀下的老城底蕴脉脉相通。

  在天津市南开区,一座老城博物馆与老城小梨园相声茶楼表里相依,共同诉说着津门风韵,讲述着城市文化。

  老城博物馆:

  还原老天津人生活细节 唤起乡土之情

  南开区,清末有人称此地为天津旧城“南边的开洼地”,南开区之名的由来,与此大有渊源。所谓天津旧城,即指鼓楼及其周边地区,素有“老城厢”之称。天津自明永乐年间筑城设卫后,不少富豪商贾陆续在老城厢定居。因此,这里不仅是天津历史最悠久的城区之一,也是天津特色传统民居发轫之处。

天津老城博物馆

  如今坐落在南开区鼓楼东街的天津老城博物馆,就是一处具备天津特色的传统民居,也是天津市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典型传统民居三进四合套院落。老城博物馆原为英商麦加利洋行买办徐朴庵的家宅,兴建于清末民初,有“徐家大院”之称。

  老城博物馆原馆长王利文介绍道,上世纪90年代,随着天津市城市改造工作的进行,老城区许多老宅院面临拆迁改建。为了在老城厢保留一处较完整民居,反映天津老城文化和民居风俗,徐朴庵旧居被选定,并于2000年正式筹建为老城博物馆,2004年正式开放。

  “上世纪90年代城市改造之际,多名专家、学者数次深入老城厢,进行实地的文物考察,最终选择保留了徐朴庵旧居。这座三进四合套院落具备鲜明的天津民居特色。虽然并非当时规模最大的宅院,但保存较为完整,又距离古文化街、鼓楼等不远,很适合向天津乃至全国人民展示天津建筑风貌。”王利文说道。

  旧民居保留了下来,但既有博物馆之名,就还需要藏品。筹备展品的过程催生了老城博物馆的又一身份——中国第一家捐赠博物馆。

  忆及当年,王利文还记得天津专家学者和市民为老城博物馆捐赠器物的热情,“不少天津专家学者给老城博物馆捐赠了砖雕、石狮子、字画、传统服饰、民俗器具、老家具等等,不一而足。还有普通市民捐赠了炙炉这样的老天津人家中常见的生活物件,也许现在的年轻朋友们甚至都没听过‘炙炉’的名称,更遑论知其用途了。”

老城博物馆原馆长王利文(右)和老城博物馆原副馆长段德融

  老城博物馆原副馆长段德融回忆道,老城博物馆建成后,对此最感兴趣的就是曾居住在老城厢的居民。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这些年来,很多市民参观时的兴奋神情,“老城博物馆内曾有一个显示老城厢风貌的沙盘,天津市民来参观时,不少人指着它向孩子说,自己当年就住在某处,而如今的某处曾是何种设施或建筑,还有老人一边游览、一边讲起自己住在老城厢时的故事。”

  王利文表示,人文景观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乡土教育,老城博物馆的民居和展品还原了老天津人的生活细节,人们缅怀故物,自然而然地激发出热爱乡土之情,“天津市民文化蕴藏于代代百姓的生活方式中,而人们的生活方式又通过一器一物、一砖一瓦表现出来,能把这些记忆保存下来,真是弥足珍贵。”

  相声茶馆:

  “能拥有天津的相声观众,是相声演员的荣幸”

  说起最能代表天津市民文化的艺术形式,恐怕不少天津人都会脱口而出“相声”。其实,非止相声,评书、快板、时调、单弦、大鼓等艺术形式都广受天津市民欢迎,也造就了天津“曲艺之乡”的美名。

  与老城博物馆紧邻的是天津老城小梨园,这是一座2009年开业的相声茶馆,如今维持每日3场相声演出,节假日还有加场。表演团队中,不少年轻相声演员广受市民好评。现年54岁的老城小梨园负责人浸润相声艺术数十年,谈及相声艺术与天津市民文化、与运河文化的渊源,他娓娓道来。

老城小梨园

  “旧时天津靠着发达的水系,漕运很是兴旺,天津老城区正是五方杂处的南北文化融合之地,大伙儿来自各地,口口相传中有趣故事很多。海河两岸的力工、跑船伙计、养船工人们上船下船间,常到岸上歇歇脚,进茶馆坐坐,面前放点茶水瓜子,悠闲地听段相声或评书,内容也多以老城故事为主,天津老话唤作‘看看玩意儿’。”老城小梨园负责人介绍道,“清末天津卫‘四大茶园’都在老城,老百姓或进来听相声、评书,或品一段鼓曲,看段杂技,天津市民文化中的诙谐淡然和市井气息,就来自这种接地气的文化氛围。”

  老城小梨园负责人介绍,闲适的文化气氛,多样的艺术形式,造就了一大批热爱曲艺、有较高欣赏能力的天津曲艺观众,“就拿我们老城小梨园所在的徐朴庵旧居主人徐朴庵来说,他就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能力,生平热爱曲艺,甚至曾经为有‘女鼓王’之称的著名京韵大鼓演员林红玉改过鼓词。从他的身上,天津人民对曲艺的热爱便可见一斑。”

老城小梨园的表演(受访者提供)

  一聊及天津的众多曲艺爱好者,老城小梨园负责人言谈间就满是自豪。他表示,全国唯有天津有着如此众多且欣赏水平高超的曲艺观众,这实在是天津相声演员们的幸福。

  “只有在天津的舞台上表演相声,才能真正感受到天津观众的‘专业’。一个包袱抖得好,懂行的天津观众能立马来个满堂喝彩;相声演员‘现挂’(即兴发挥),台下真有观众能立刻反应过来,跟台上互动;反过来说,一段相声表演里包袱陈旧、演员没精气神儿时,台下观众也马上就能看出来,甚至来两句‘倒好儿’。我们演员有时开玩笑地说,咱天津的相声观众可‘不好伺候’,这个‘不好伺候’绝对是褒义的,是说咱天津观众真的懂相声、爱相声。有高水平的观众,才能不断逼着表演者推陈出新、反复琢磨自己台上的‘玩意儿’,水平才能越来越高。咱天津出过那么多曲艺‘大腕儿’,和这些可爱的观众密不可分。”老城小梨园负责人说道。

老城小梨园中的表演(受访者提供)

  有这样的市民文化氛围,表演者自然也更有动力投桃报李,打磨技艺。有幸看过众多前辈相声演员演出的老城小梨园负责人,聊起这一行人才的成长,感慨万千,“新人来茶馆,一是熏,即让他多听人家名角儿怎么说的;二是练,既是练基本功,也是练上台的心境;三是说,也就是试着上台说相声,前辈给批评指导。到这一步,才只是刚破题开了扇门,再往上,那就是进门上楼梯,永无止境。能练出来的相声演员,都是经过经年累月的捶打,很不容易。演员们所有这一切努力,就是为了不让观众失望。”

  作为“九河下梢”和临海港口的天津,随着近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迁移,其市民文化既呈现出多种内涵兼容并蓄的特征,又像老城博物馆的民居一样,有着鲜明的特色。这种文化中闲适、幽默、乐观开朗的那一部分,也与这座城市的曲艺文化紧密相连。

  滔滔运河水,宛如一条丝带,联结着古今异趣,也串起一方人民的精神世界,缓缓流向远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被删减的正版,我们看还是不看?
  • 沉浸式答题&抢福利,u1s1这档开门红综艺真会整活儿
  • 既机缘巧合来到人世,在阴阳二界时空运转的世界,就必然注定要承受,一程与一程的过客,不断地重逢和离别。对时空而言,芝麻大点的人世间,灰尘颗粒一般的人,这一生,对天
  • 我还对以后有很多个美好幻想,但我不想再记得伤心的过去,我把它们丢进宇宙的废墟销毁站里,一身轻快的去奔向另一个全新星球。第一天晚上来的时候,医务人员给了我手消液、
  • 2022年1月14日(金)、TOHOシネマズ西宮OSにて『クライ・マッチョ』を鑑賞。喜欢的话请点赞转发支持哦~[打call]検査なしでも医師が感染と診断可能に
  • 钟丽缇大女儿被指太开放,躺浴缸与男友人肌肤相贴,尺度太大引争议!
  • 深陷困境的国产现偶剧,如何破局?
  • 由于对工作的热爱,现如今本该退休在家的高建国依然离不开林场,每天做着巡山护林的工作,2021年11月,他荣登“中国好人榜”。我爱人之前在采油七厂工作,现在退休在
  • 一生一世是能够弥补些许遗憾,但是对我来说小南辰王已经死在了殿前,终究是意难平。任嘉伦真是太会演了,上次为你哭泣还是陆绎,你给我把古装焊死在身上[泪]浸润了湿咸海
  • [给力]#江苏电力快讯# 【国网常州供电公司获中物联“科技进步一等奖”】9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现代化物流科技创新大会暨2021年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北京举
  • !!
  • 陈辰与司雯嘉,纷纷和老公孩子秀恩爱!只剩下王冠,还没成家
  • 一些持续保持快乐的热知识:1.远离无形打压贬低自己/让自己感觉不自信的任何人 开玩笑觉得不舒服就立刻说出来让对方注意礼貌2.发现喜欢的人不太喜欢自己立刻跑 对方
  • 爱优腾游不出南洋
  • 鸫:接下来是拉诺西亚低地啊…………有点远。我:没事(一直过了三四个场景还没到)我:?
  • 可没有人真正理解他,大家谈笑风生,还跑来责怪他为什么不赶紧振作、为什么不去哄女友开心……虽然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为人善良、怀有基本的人文关怀、对身边人理解关怀
  • 这群00后女孩,怎么毕业就出道了?
  • 【总监制#黄建新#:钢七连前身就是猛虎七连】#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主创元宵节走进北大,观影结束后,有冬奥志愿者同学特意戴上了自己的红围巾前来观影动情表示:“志愿
  • 热搜 | 入围金像奖,横跨CCTV6和CCTV5,冬奥冠军苏翊鸣竟演过这么多影视剧
  • 也是种下希望,启程新生活的伊始。也是种下希望,启程新生活的伊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