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重于持戒修福的危险

莲池大师 2020/07/07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偏重于持戒修福的危险

原文:

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愿力轻微,又不求净土,是人来生多感富贵之报,亦多为富贵所迷,或至造业堕落者。有老僧摇手不之信。予谓无论隔世,亲见一僧结茅北峰之阴,十年颇著清修。一时善信敬慕,为别创庵,徙居之,遂致沉溺,前所微得俱丧。现世且然,况来生耶!问:“此为谁?”予云:“即老兄是。”其人默然。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译文:

今生只偏重于持戒修福的出家人,如果心地未明,愿力轻微,又不发心念佛求生净土,这种人来生多感富贵的果报,也多为富贵所迷恋;甚至有因富贵而造业堕落的。

有一老僧听我这样说,摇手不信。我对他说:“隔世的事暂且不论。我亲眼见过一位出家人在北峰幽静的地方结茅居住,十年来颇有清修的名声。一时得到许多善男信女的敬慕,为他另建一座庵堂,请这位出家人迁居于此。结果使这位出家人自此沉溺于名闻利养中。

前十年清修微有所得,如今全都丧失了。现世尚且如此,何况来生呢?”老僧问:“这位出家人是谁?”我答道:“就是老兄你啊。”这人听了再也说不出话来。

《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第十二段(第十品)#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佛告诉须菩提说:“你意下如何?如来曾经在燃灯佛所,是不是得到了什么法?”这里说的如来指的是释迦牟尼佛本人,而燃灯佛则曾经是释迦佛的老师。燃灯佛是梵文、意译定光。是佛教中纵三世佛之过去佛,为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地位尊贵。
释迦如来主修今生、是现在佛;燃灯佛则修过去、为过去佛;弥勒主修未来、为未来佛。燃灯佛为佛教三大教主之一,因其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称为燃灯佛,又名定光佛。
据《贤愚经》卷三〈贫女难陀品〉所载:过去久远时期第二阿僧祇中第九十一劫时,阎浮提(地球)世界有一个大国王,名波塞奇。大王有个太子名勒那识只,太子出家学道而成佛。这个时期,有一位名阿梨蜜罗的比丘,日日燃灯供养彼佛,佛于是为这个比丘授记,授记他当来成佛,名“定光如来”。这就是阿梨蜜罗比丘往昔燃灯供佛,因此得佛授记而成为燃灯佛的因缘。
那么释迦佛又是什么因缘得到燃灯佛的授记呢?据《瑞应本起经》卷上所述:释迦牟尼过去世曾是虔诚敬佛的善慧童子,当时他曾重金买下一枝稀罕的五茎莲花,供养给燃灯佛。由于莲花是佛教中的圣花,《妙法莲花经》即以莲花来象征佛教教义的纯洁高雅,五茎莲花更是圣花中之珍品。因此,这个供养使燃灯如来深为高兴,佛在欢悦之余,给这位佛子(释迦的前身)授记,预言他将在九十一劫之后的此贤劫时成佛,名释迦牟尼佛。
释迦佛问须菩提:“我曾经在燃灯佛所学法时,于法有所得不?”须菩提回答说:“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这个回答是个大问题,学法之人,如果不得法,怎么能够成佛呢?
其实这个问题也不难理解,如果释迦佛在燃灯佛所是因为得了什么法才成的佛,那么释迦佛得的是什么法呢?什么法才能够成佛呢?真有这么容易的事,得一个法就能成佛?诸佛大慈大悲,又何必旷劫不懈地以手指月,苦口婆心地作种种比喻呢?只需将这个成佛之法传出来,一切众生不早就成佛了吗?这样多省事,哪里还会有什么三世因果、六道轮回?
由此可以推理,成佛不是在某一位佛前得了什么法就能成佛,因为一切法都是虚而不实的,用虚而不实之法、成实实在在之佛,这是大相径庭、南辕北撤的。十方如来除了三大阿僧祇劫的精勤修行外,最终都是在空了一切法、觉了一切义的当下一念中成就的佛道,这一念是清清净净,一尘不染、一法不生的。所以具有大般若智的须菩提说:“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理在于此!
佛说:“须菩提!你意下如何?菩萨庄严佛土不?”须菩提回答说:“不也、世尊!”佛说:是何缘故说不也呢?须菩提回答说:“因为庄严佛土者,既非庄严,是名庄严。”这又是个问题,既然是庄严佛土,为什么又要说既非庄严,而名为庄严呢?
要解开这个问题,先认识下什么是“佛土”?佛土又称作佛国、佛国土、佛界、佛刹。指佛所住之处,或佛教化之国土。但佛土不仅指净土,包括凡夫居住的现实世界(秽土),只要在佛教化的世界内,都称为佛土。地球属于三千大千世界里极小的一个微尘世界,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都是释迦牟尼一佛所教化,所以都称为佛土。
佛土有不净(秽土)、不净净(不净土中之净土)、净不净(净土中之不净土)、杂(净秽相杂土)、净(纯粹净土)等五种,此五土是依众生之业而感受,故称众生土;又因其为佛所教化之国土,所以又称佛土。佛土于天台宗分为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碍土、常寂光土等四土之说。四土即:
1、凡圣同居土:指有佛、有菩萨、有天人、有凡夫等凡圣共住之国土,有净秽之别,秽者如娑婆世界、净者如西方极乐世界等。
2、方便有余土:指修方便道之空观与假观而断除见惑与思惑,出分段生死,但尚未断除尘沙及根本无明惑,为藏教小乘、通教二乘、别教三十心之菩萨等所生之土。
3、实报无碍土:指修真实法之中观,断除尘沙及少分根本无明之别教初地、圆教初住以上之菩萨所生之土,名实报无碍土。
4、常寂光土:此为断除三惑二障、成就三身四智,圆成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及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功德之大圣人,指成佛者所住之国土。
以上所说为有相佛土,有相佛土出自无相一心,由此可知,心净则国土净、心净则佛土庄严。净者干干净净,干干净净不是从外相上去庄严,外相庄严非真庄严,唯有心地清净才是真庄严。所以须菩提说:“如果菩萨有庄严佛土的想法,就落入了有相中,在有相中庄严佛土,不是真正的庄严,是名庄严,名也只是个假名而已。”须菩提的这种说法得到了世尊的赞许。
佛说:“是这么个缘故,须菩提!诸位菩萨摩诃萨应该像须菩提说的那样,于无相中生清净心,不能在有相的物质世界里生心,也不应该在听到声音、闻到气味、尝到味道、接触到人或事、或触景生情的种种思想里而生心,应该无所住而生其心。”
菩萨怎样才能做到无所住而生其心呢?佛讲了不要在六尘外境中生心,也就是说:要离一切相!怎样才能离一切相呢?离一切相不是要脱离现实生活,而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人我现象及事物现象,都不要生执着,因为这些现象都是幻相,如果执着幻相,就会认假为真,失去真真,这个真真,就是我们要生的心,这个心,知善恶诸法而又能远离善恶诸法,这个能知善恶诸法又能远离善恶诸法的心,就是佛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心。
佛说:“须菩提!打个比喻,譬如有一个人,他的身相非常高大,高大到什么程度呢?像“须弥山王”一样的高大,须菩提!你意下如何?这个人的身相大不大?”
这里说的“须弥山王”是什么意思呢?须弥山是梵语、译为妙高山。因此山是由黄金、白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所以称妙;诸山不能与之相比,所以称高;其高度有八万四千由旬,方圆也有八万四千由旬。由旬有大中小之分,大由旬为六十里、中由旬为五十里、小由旬为四十里,这里不论用哪一种计算,都非常之高大,所以称为“妙高山”;妙高山为诸山之王,故又称其为须弥山王。
佛问须菩提:“如果有人身如须弥山王,是身为大不?”须菩提回答说:“甚大、世尊!”佛说:“是何缘故说其甚大呢?”须菩提回答说:“因为佛说这种甚大之身是非身,非身就不是真实的身,不是真实的身,只能叫名大身,这个名也是个假名,为什么是假名呢?因为这个人的大身,都是假的,所以这个名称自然也就是个假名。”
那么什么才是真实之身呢?真实之身就是法身,法身的高大不是须弥山王所能够相比的,须弥山王虽为众山之王,但其高大也不过八万四千由旬,而法身之高大是没有尺度的、是无量无边的!况且须弥山在成住坏空的坏空劫里,是要被毁灭的;而法身却是永恒的不坏之身。
这就是佛说大身非身,并以手指月,引导众生在大身非身中去找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真身法身之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法身没有住处,但却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实际为无住而无所不住,这无住是空相、无所不住是实相;空相是小乘小涅槃、实相是大乘大涅槃;从空相至实相、从小涅槃至大涅槃,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真实处!

偏重于持戒修福,又不求净土的危险(莲池大师)

原文:

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愿力轻微,又不求净土,是人来生多感富贵之报,亦多为富贵所迷,或至造业堕落者。

有老僧摇手不之信。予谓无论隔世,亲见一僧结茅北峰之阴,十年颇著清修。一时善信敬慕,为别创庵,徙居之,遂致沉溺,前所微得俱丧。现世且然,况来生耶!问:“此为谁?”予云:“即老兄是。”其人默然。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译文:

今生只偏重于持戒修福的出家人,如果心地未明,愿力轻微,又不发心念佛求生净土,这种人来生多感富贵的果报,也多为富贵所迷恋;甚至有因富贵而造业堕落的。

有一老僧听我这样说,摇手不信。我对他说:“隔世的事暂且不论。我亲眼见过一位出家人在北峰幽静的地方结茅居住,十年来颇有清修的名声。一时得到许多善男信女的敬慕,为他另建一座庵堂,请这位出家人迁居于此。结果使这位出家人自此沉溺于名闻利养中。

前十年清修微有所得,如今全都丧失了。现世尚且如此,何况来生呢?”老僧问:“这位出家人是谁?”我答道:“就是老兄你啊。”这人听了再也说不出话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时间匆匆,光阴如梭, 不知不觉中,二月结束。 迎来了春暖花开的三月, 在这个阳光和煦的季节, 祝福我最在乎的人: 心想事成,快乐幸福! 致我的父母:生养之恩,
  • 王福春副主席在中国美术馆展览现场为影友购书签字每个镜头,每次出席,都是身着中国红,他热爱红色,热爱火车,热爱火车上的中国人,更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国!王福春与铁道部
  • 踏歌而行,浅笑连连,一云,一风,一星,一月,一纸,一笔,一人,一世界,面对繁华人世,梦醒时,徒留悲伤,久久未语,谁又伴谁一世间,谁又解谁愁容锁?一盏茶香,缱绻红
  •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万超凡再遭悲寰,父亲重型颅脑损伤左右脑颅双开10-12公分仍在ICU重度昏迷#我是万超凡,郑州大学2017届毕业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
  • #米子自救基地[超话]# [心]#阳光信用# [心]#每日一善#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因为这样这个世界才会多姿多彩,每一个性格中都有优点或缺点,要善于包容他人
  • 吹了一周的环了我也来吐槽一下我个人不是很喜欢的地方地图引导因为是魂系列的一贯风格所以引导不引导我倒是无所谓 很多目标通过npc字条和对话到是可以告诉你的但是可能
  • 本周五提了休假,难得的工作日闲人计划是要搭最早的一班车子去山海步道走十公里来着,前一晚吃完饭回来差不多11点睡着到半夜3点起来洗漱吹头发一通折腾4点多睡…早上7
  • 目前共有两种门票,一种为古罗马人别墅与Palazzo Trigona博物馆的联票,售价13欧元;另一种为古罗马人别墅、Morgantina考古遗址、Aidone
  • ”从这段文章看,伯顿对老婆很好,他显然是不希望希比尔在怀孕八个月的情况下坐越洋飞机去美国,怕动了胎气,会出意外,所以他找了个借口和希比尔一起留在瑞士待产。“他是
  • 我简直是倒霉倒到家了,今天我的眼镜出现了比较重大的事故,今天早上家里没人,我去小区外面遛弯一会,结果被人误打了一拳,那个人不认识也是外地人,可能是跟谁有仇把我误
  • 线索奖励标准1.提供有入境未满28天、重点风险区域旅居史、重点疫区人员接触史以及新冠肺炎病例接触史的人员信息、应予以隔离未进行隔离的人员线索,经查证属实且有价值
  • 最近想表达的只有幸福短暂而持续性的焦虑也没那么严重了以前会觉得 把自己完全展露在网络上会让内心缺乏一些安全感 甚至引起不安所以一直以分享快乐日常为主 不开心的时
  •  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况乎管宁藜床,虽穿而可座;嵇康锻灶,既暖而堪眠。岂必连闼洞房,南阳樊重之第;赤墀青锁,西汉王根之宅。余
  • 周末的通天值班,我和黄老师一人一天领去了,你不用;周一晚班的便宜我们俩也让给你了,其余剩下的你总要挑一天吧,你不老说公平嘛[并不简单]我们也不是菩萨,累活我们干
  • 实际上这本短篇杂志也是,前几篇高水准的作品后,后几篇明显带着短篇容易出现的缺陷:核弱,空洞,故作玄虚和强说愁。百科上的说法为来自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五
  • )翻了下bd,《兵临城下》就是讲这个故事的。看严肃二战史的时候真可恨书中没有个“思维导图”给梳理一遍。
  • 抓拍到了一些路人和小喵喵湖边有年轻情侣的甜蜜相依,有成熟夫妻的十指紧扣,也有满头银发的恬静相守,能一起白头就是美好的愿景呀[心]刚好今晚徐老师点评作业,这次的作
  • “ 念念灭 ” 之无常,指在一念的瞬间有迅速生灭变化,佛教常用石火电光作比喻,一切事物都具有这种性质,特别是人的思想意识活动更是如此。《佛说本生经》反覆强调这一
  • 给我爸妈再买套房~ 感谢他们一直支持我,在我低谷的时候忍受我的神经病坏脾气;感谢妈咪在我起步的时候辛苦的替我照顾萱姐,并把她教育的这么乖。做个小生意,过着充实且
  • 但是考虑到地貌不熟,万一惊扰到了毒蛇就很危险,这个地方没有人,喊的话也没有人听得到,就放弃了(唉,人长大了顾虑也就多了,要是再年轻十岁,本莽夫一定会继续往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