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念佛即得成佛

作者:圆瑛法师

或问:念佛本极易之事,而成佛为甚难之事。佛道长远,经中所云,必经三大阿僧祇劫,勤修六度万行,方可得成。何以念佛即得成佛?

答曰:修行法门,顿渐不同。渐则三祇炼行,百劫修因,方成佛道。顿则不历僧祇,可获法身,未可一概论也。

念佛乃是横超生死,疾趣菩提,圆顿法门也。只怕大家不肯念佛,不怕不得成佛。如果一生精进不懈,自然佛果可期。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大师云:“愿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住坐卧,必须厉心克己,昼夜莫废,毕命为期。前念命终,后念即生,永劫受无为之乐,乃至成佛,岂不快哉!”

善导大师一生专修念佛法门,念一佛,口放一光。念百佛、千佛,其光亦然。如上开示之言,自应深信,加以切愿实行也。

又文殊菩萨,告莲宗四祖五会法照大师曰:“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一日四祖至五台山大圣竹林寺,亲见文殊、普贤二大士,分坐左右,同舒金臂,摩四祖顶曰:“汝以念佛故,不久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观此二大士之言,分明指示念佛可以成佛,何疑之有!

念佛之人,而得诸佛慈悲之所护念,弥陀愿力之所摄持,命终往生,径登不退,任运进修,直至成佛。《弥陀经》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候补成佛之位),其数甚多。”

观“一生补处”之句,一经往生,即是最后身,岂不是一生即得成佛耶?此乃约事而言。若约理说,念佛功深,无念而念,念而无念,心佛圆融,自他不二。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证唯心净土,见自性弥陀。不待往生,即成佛道。其圆顿为何如耶!

或曰:念佛往生,其事确否?

答曰:信、愿、行三种资粮具足,往生必矣。永明大师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净土往生集》出家、在家之众,念佛往生者,不可胜数,临终皆有证验。或预知时至,或端坐而逝,或体出异香,或天乐鸣空,岂虚语哉!

宋时湖南潭州黄打铁,以打铁为业,一家四口,全靠手艺以度生活,一日不作,便难度日。常生怨叹,前世不修,今生受苦。常思修行,奈不知如何修法,又无闲空工夫可修。

一日见一僧,从其店前而过,遂请入店奉茶,请教修行之法,要求指示一种可以作工,又可修行之法。僧曰:“有,只怕汝不肯相信。”黄曰:“大师明教,哪有不信之理?”僧曰:“汝欲离苦得乐。娑婆世界,无有真乐。唯有西方阿弥陀佛国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欲生彼国,只要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念念不断。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即得往生彼国。我教汝手掣风箱时,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推进时,亦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到铁红取出,打一槌,念一句,槌槌如是。不打铁也念,未睡着也念。若能如是念去,包汝临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黄打铁闻教,十分欢喜,极端相信。既可修行,又可工作,即依教奉行。人皆嗤其愚,打铁本来辛苦,再加念佛,岂不是苦上加苦?

黄打铁则不然,念之数日,愈加深信,谓:“此念佛法门,真实有益。我平日在火炉边站着,有炎热的苦。打起铁来,有辛劳的苦。今念起佛来,完全不晓得炎热,也不晓得辛劳。”由是更加精进,经历三年。

有一日自知命终时至,遂即剃头、沐浴、更衣,告其妻曰:“我今日回家去了。”妻曰:“汝何处还有家?”答曰:“此非我家,我家在西方。”

于是再站铁炉边煨铁,照常念佛。铁红取出,乃说偈曰:“钉钉铛铛,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举槌打铁一下,遂即立化。身出异香,天乐鸣空,此弥陀接引往生之瑞相也。众皆闻香,无不惊叹。因此潭州之人,多皆念佛,迄今尚盛。古今多少念佛往生,不可不信。

又问:十方世界,无量众生念佛,如果皆得往生,则极乐世界,如何容纳得了?

答曰:沧海纳百川而不溢,尺镜含万象而有余。世间之物,尚且如是。何况弥陀广大愿力,及不思议力,成就无边庄严之佛土,安有不能容受往生之众耶?

又曰:天衣怀禅师论莲宗言:“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子言实有往生净土,岂不与古人相违耶?

答曰:不违。此乃古德悟实相念佛往生之旨,真俗不乖,理事无碍。汝但诵其语,未解其义。上句“生则决定生”,是俗谛事法界。下句“去则实不去”,是真谛理法界。即是生唯心净土,自他不隔于毫端,安有去来之相可得。省庵大师发菩提心,念佛往生,其偈曰:“身在花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身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无来事宛然。”往生一事,不必怀疑。若稍有疑虑,即信不深,而愿不切也。

又唯心净土,并不是没有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庄严之佛土。乃是指真心体遍十方,量周沙界,即西方极乐净土,亦不出自心之外,故曰唯心净土。

念佛之人,慎勿错解“唯心”之义。若以“唯心”二字,即谓没有西方净土。则《阿弥陀经》释迦呼舍利弗,而告之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此岂是欺人之言耶?佛为大圣人,决无捏词欺人之事。又不可以不见西方极乐世界,遂谓无有极乐。

如世人未至西欧者,安可说实无西欧耶?念佛必定成佛,《法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散心之人一称佛名,尚能成佛。何况终身专心持念,精进不懈,岂有不成佛之理耶?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观“去佛不远”句,明示念佛即可成佛之意。

何谓现前见佛?或念佛专切之时,常梦中见佛。余曾梦见极乐世界,弥陀慈尊,并闻说法,敕我当自行化他,修持净业。故从三十六岁后,禅净双修。每当传授三皈依,或讲经法会,力劝大家发心念佛,求生净土。

告曰: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应以持名念佛为正行,广修众善为助行。正助合行,如船帆顺风,更加橹棹之功。往生净土,品位必高。

或三昧功成,定中见佛。如莲宗初祖慧远大师,在庐山结集莲社,专修念佛法门,三十年迹不入俗,澄心入定。三睹圣相,沉厚不言。唐义熙十二年七月晦夕,于般若台方从定起,见阿弥陀佛,身满虚空。圆光之中,有诸化佛。观音、势至,左右侍立。又见水流光明,分十四支,回注上下,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

佛告言:“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后七日,当生我国。”又见社中先化者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刘遗民等,皆在弥陀之侧,曰:“师早发心,何来之晚也!” 此皆定中见佛之明证。后于八月七日,集众告别,谓弟子法净、慧宝曰:“吾始居此,十一年中,三睹圣相。今复再见,吾生净土必矣。”即自制遗诫,端坐念佛而寂。异香满室,天乐鸣空。弟子等奉全身,塔于庐山西岭。

何谓当来见佛?若念佛功成,往生时至,临命终时,则见阿弥陀佛现身接引,此当来见佛也。又托质宝莲,花开见佛,面礼金容,亲蒙授记,忍证无生,位居补处。不仅可以常见于佛,亦即得成为佛也。

有此圆顿殊胜法门,可以横截生死欲流,疾趣菩提觉岸。凡欲离苦得乐,超凡成圣者,自当以持名念佛一法,为唯一无上法门,终身力行也。 https://t.cn/R2Wx8ts

【华胥氏之国】
华胥氏,伏羲女娲之母,感雷迹而生太昊。《列子。黄帝游话胥》
黄帝即位十五年了,因受到普天下爱戴而沾沾自喜,就一心调养身体,娱乐耳目,满足口鼻欲望,结果弄得面色焦黄,憔悴不堪,头昏眼花,情志迷乱。又过了十五年,他因社会的动乱而忧心忡忡,就竭尽聪明才智,管理百姓,结果还是弄得面色焦黄,憔悴不堪,头昏眼花,情志迷乱。黄帝便高声叹气说:“我的过错太严重啦!颐养自己造成这样的过患;治理天下也造成这样的过患。”于是,抛弃纷繁的政务,舍弃华丽的宫殿,裁去贴身的侍从,取消娱乐的钟鼓,减少美味的膳食,隐退到外庭的简陋房舍里独自居住,清心反省,消除肉体的欲念,三个月都不亲自过问政事。
有一天,他白日睡觉时,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华胥氏之国漫游。华胥氏之国在弇州的西面、台州的北面,不知道距离中原有几千万里路;不是舟车脚力所能到达的,只是神游罢了。这个国家没有君主官长,一切听其自然;人民没有嗜好欲望,一切听其自然。他们不知迷恋生存,不知讨厌死亡,所以没有夭亡;不知偏爱自己,不知疏远外物,所以没有爱憎情感;不知违背,不知顺从,所以没有利害;他们没有什么偏爱,没有什么畏惧。投入水里不会淹死,跳进火中不感灼热。刀砍鞭打无伤痛,指甲搔挠无痛痒。升到天上如同脚踏实地,睡在虚空好似躺在床榻。云雾不能妨碍他们的视线,雷霆不能扰乱他们的听觉,美恶不能迷惑他们的心境,山谷不能绊倒他们的脚步,这都是神游而已。黄帝梦醒,洋洋自得,把他的辅佐大臣天老、力牧和太山稽召来,告诉他们说:“我闲居了三个月,清心反省,消除欲念,潜心思考调养身心治理天下的道理,但没有想出好方法。后来我疲倦而入睡,就做了这样一个梦。现在我明白了,最高深的道是不能根据常理求得的。我知道它啦!我取得它啦!但是我无法把它告诉你们啊!”
又过了二十八年,天下大治,几乎像华胥氏之国,黄帝却逝世了,黎民百姓为怀念他痛哭,二百多年都没有停止。

所以华胥国无礼乐之制,无仁义道德之化,保持着原始自然质朴的民风。《庄子・齐物论》谓:“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县跛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堤跛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 人之过也。”郭庆藩《庄子集释》引清人俞樾说:“赫胥,疑即列子书所称华胥氏。华与赫,一声之转耳。《广雅・释器》:赫,赤也。而古人名赤者多字华。羊舌赤字伯华,公西赤字子华,是也。是华亦赤也。赤谓之赫,亦谓之华。可证赫胥之即华胥矣。”据此,“赫胥氏之时”,即华胥之时。庄子把该时代与后来有了圣人的文明时代做了比较,说华胥之时是“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而有了圣人之后则是“屈折礼乐”。“县跛仁义”,由此而导致人“好知”、“争归于利”。显然华胥之时,是中国古史三代之前曾有过的母系社会状态,其民风质朴,无奸巧之智。无利害之争,既不需要以礼法制度去“匡天下之形”,也不需要以“仁义”道德教化以“慰天下之心”,人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恰好就是老子、庄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
  其次,华胥文化倡导无欲无争。自然无为。《列子・黄帝篇》以寓言记述说,黄帝即位十五年时,曾追求“娱耳目,供鼻口”等感官刺激,竟至“昏然五情爽惑”,又过了十五年,忧天下之不治。于是又“竭聪明,进智力。营百姓”,即用聪明智慧治之,以身役物,结果不仅未能致治,反而“昏然五情爽惑”。造成精神惑乱。于是自我反省:“养己…治万物”其误在于“过淫”,于是乃“放万机,舍宫寝,去直侍,彻钟悬,减厨膳,退而闲居大庭之馆,斋心服形。三月不亲政事”,通过这种“斋心”、无为的体验,乃有所觉悟。直到其在位三十年后的一天,他经历了“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的“神游”体验,方找到了自己理想的社会和精神的归宿,此即“华胥之国”,其国“无师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天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憎),都无所畏忌。”又经过二十八年的治理,“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显然,华胥氏之国有着曾为黄帝所向往的无亲疏远近、无贵贱尊卑、无制度安排、无利害之争、无爱憎怨恨的自然淳朴、原始和谐的社会状态。《列子》说黄帝神游华胥之后,“怡然自得”,懂得了真正的“养身治物之道”,这就是“不可以情求”,亦即一切事情切不可刻意为之。应该自然无为,恬淡无欲。这既是黄帝从“神游华胥”而得到的关于生活态度的体验,同时也是关于治国之道的深刻启示。 https://t.cn/ROPYv2F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一、作者简介

张若虚: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


二、《春江花月夜》

系乐府吴声歌曲名。据《旧唐书·音乐志二》记载:《春江花月夜》始由南北朝陈后主作,并由陈叔宝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采之为曲。
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

《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张若虚一篇。

但是,作者这篇与其他的不同,其本诗以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为着力点,尤其是以月为主体,既单独存在,又相互融合。

本诗创作年份已难以确考,而对创作地点存在争议,主要有四种说法:

一是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认为,是扬州南郊曲江边;

二是瓜洲文史研究人员高惠年认为,是千年古镇瓜洲江畔;

三是大桥文史研究学者顾仁认为,是扬子江畔,在今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南部;

四是文学研究人员蒋勋认为,是南船北马的交界处,今江苏淮安清江浦河畔。该处有:“南船北马 舍舟登岸”碑。

但是,笔者认为,作者是在长江边某个地方,因为诗句“但见长江送流水”点明了“长江”二字。

那具体又是什么地方呢?诗句“青枫浦上不胜愁”点明了“青枫浦”,就是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

三、诗句释义。

(一)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滟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这段的大意是:

春天,江水涨潮了,(而且很大)与大海平齐,连在一起了(事实上,作者是根本无法看到海的,只是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江潮水的大)。

(进而看见)夜晚来了,一轮明月与江水涨潮同步,从遥远的海平面升上天空。

此二句既交待了时间为春天、夜晚,又指明了对象有江水、潮、明月,还形容了江潮水之大。

(明月升起后)水面银光闪闪,随波荡漾千万里(这里的“千万里”依然是夸张手法,用来对应上句的海)。(此句写明了月光与江波亲密结合的美)。

但是,此时作者为用了一句“何处春江无月明!”呢?

其实,这句看似感叹句,但实际的反问句,其所表达的意思是:在这个地球上,哪一条江在春天没有明月照亮?即:“千江有水千江月”,从而上升到了一个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老庄思想:“天地无私”、“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即:所有的东西,都被天空覆盖,被大地承载)、“天道无亲”(即:天道不会只亲近某一个人)。
而且,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作者这里把“春江”与“月明”升华至美后,也是为后面的转折作铺垫。

如果说前三句用了平视,那么第四句则用了俯视,从而构成了一个立体的画面。

(二)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芳甸”:被人整理出来的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土地叫作田。那么,这里为何叫“芳甸”呢?是因为这些田没有种稻谷或者麦子等,而是长满的是花。因为后面一句有“花林”而故称。用来表达的嗅觉“香”味。

“霰”: 是指初春时,由于空气很凉,使天空的水汽结成的透明飘浮的东西。用以表达视觉“亮晶晶”。

“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都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此处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

“汀”:水边平地,小洲。

这段的大意是:

(前面写了作者看见月光照在水面上的美后,又再看)弯来弯去的江水围绕着长满花的田地流淌(作者想表达的是江水与花的对亲密,而用芳甸是),月光照在花林中就像小雪珠一样亮晶晶。

(这样)空中撒落的月色如流霜,故人们就感觉不到它在飞了。同样,小州上的沙因为与月色一样的白,也就职看不见了。

须注意的是,前面一二句写景后,第三四句转而写感受“空”。

这里的“空”既有自然的一面,又有作者内心的一面,即“空白”,更有一种“存在,就是不存在”的味道。

(三)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纤尘”:微细的灰尘。

“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像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接前之空,空到什么程度呢?)江水与天全部被月光统一成白色,因而看不到一丁点灰尘。能看到的只是一轮皎洁的月亮县挂在天空。

(面对如此之“空”,作者又感问:月光照在我身上,那么)江畔边是哪个人最先看到月亮呢?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先照到人呢?

正是这一问,仿佛就是屈原的《天问》,问的是自然界的本原、生命的本质,谁人能回答?

(四)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穷已”:穷尽。

“望”:看。

“但见”:只见、仅见。

(作者上面的问,因没有人回答,故其自作答)人一代代的无穷尽承继着,而那江那月却是年年存在着,并看起来都相似。人们虽不知道那江那月怎么待人们,而却是看见长江水就远不停的流淌。这里,作者通过自己作答,讲明了“变”与“不变”的哲理。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上面(一)至(四)通过写景,达到了写自然界的本质。

(五)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悠悠”:渺茫、深远。

“青枫浦”: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暗用了《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意,隐含离别之意。

“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

这段的大意是:

(作者前面写了景之美,关注了自然界、生命的哲理。从这段起,就要写人,尤其是人的感受)

(随着月亮的升高)看见那白云一片片悠然远去,独自在青枫浦愁感万分。(有人说是划船的人与闺楼中的女子,但从前后结合起来看,应当是作者)

(作者愁什么呢?)作者看见江上深更半夜划船的人以及月光下闺楼中的女子的影子,更有后面的春半了还没有回家。

(六)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可怜”:作者之主观感受。

“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

“离人”:此处指思妇。

“妆镜台”:梳妆台。

“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捣衣砧”:捣衣石、捶布石。

这段的大意是:

(接前面作者所见,其放弃写划船的男子,而特写闺楼的女子,这是文人的基本特点)月亮啊,你不要老在闺楼徘徊,你应当照闺楼女子的梳妆台(此处,作者想通过镜子反射,能看到该女子。故作者更想像的是),月光照在漂亮的闺楼的帘子上卷都卷不去,且照在捣衣石上拂去了,又照上来了。


(七)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相闻”:互通音信。

“逐”:追随。

“月华”:月光。

“文”:同“纹”。

这段的大意是:

(接上句,让作者很失望)此时虽然能够看得到你这个女子,却不能相互言语,我愿意追随漂亮的月光照在你身上。(作者好无奈地回头望)那鸿雁飞个不停,却飞不出无边的月光,那鱼、龙在水中跳跃,只见阵阵水波纹。

(八)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闲潭”:幽静的水潭。

“可怜”:这里是可惜的意思。

这段的大意是:

(作者前面写了人家的女子,这里是由彼及己)昨夜,梦见花落闲潭,可惜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看着那)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须注意的是,“落月复西斜”表明时间流逝,已经是半夜过后了。

(九)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碣石”:碣石,山名,在渤海边上。

“潇湘”:湘江与潇水,在今湖南。这里两个地名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乘月”:趁着月光。

“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这段的大意是:

(接前,作者进而感吧到,请看那)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而我)距离碣石与潇湘依旧是那么无限遥远。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这段写明了时间为黎明,月亮没有了,而又一天来临了,而自己还在回家遥远的路上,无限感慨,最终落脚点在一个“情”字上。

或许,这个回家既指实在的作者的回家,又指经过月起月落过程,引发的作者思考的生命归宿。

四、诗之写作手法与意图

本诗以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为着力点,尤其是以月为主体,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是全诗的主线。

通过写春江的美景,面对江月的感慨,人间的离愁别绪,达到了景、情、理的三结合。

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前呼后应,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可以称为交响曲。

又因作者仅留下两首诗,而这一首又令人叹为观止。

故有后人说,此诗“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苏清欢不仅在十五岁时就已经毕业修得双学位,.更是顶级神秘婚纱设计师Lily,世界第一赛车手,顶级黑客H。苏清欢不仅在十五岁时就已经毕业修得双学位,.更是顶级神秘
  • 7、我还是得不动声色地走下去,说这天气真好,风又轻柔,还能在斜阳里疲倦的微笑,说人生极平凡也没有什么波折和忧愁。10、所谓的花季,就是所有生命没有高低之分,偶然
  • 明万历(1586)年太守唐祥兴任知定州,复建众春园,建韩苏公祠像祀之,此园也是百姓寄托心灵的地方。在看到文庙的全景图,定州文庙规制应与督府等同,不由得感叹!
  • 复刻手表最好的商家,深圳哪里可以买到复刻手表,高仿雷达表质量怎么样,一块高仿浪琴表多少钱,本人在手表品牌、技术、设计、工艺方面均是小白一枚,所以发表看法、感悟均
  • #兰心慧语# 人生来并不是享福的,是来历练的。早晨,没听到鸟鸣唤醒我的是一夜未歇的雨声听那不急不躁的拍窗有条不紊敲击地面的脚步,这哪像泽国来的救兵抽身于浊浪翻滚
  • 钱鑫又派人叫来邻村买人女儿的地主,叹息一声说道,“我为了例钱逼人卖女儿,是为不仁;你趁机买人家的女儿,是为不义!或许她没读高中、没读大学、没走出家乡,或许她的身
  • #2022 WTT支线赛布达佩斯站##wtt##乒乓球# WTT布达佩斯支线赛 2022.7.18-2022.7.22【外协参赛名单】【男单】正赛:杜达、法尔克
  • 4.电池工作方式一旦市电发生异常时,将储存于电池中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注:密闭铅酸免维护电池的寿命其实与如何使用及使用环境密切相关,1.不能长期存放不使用,这
  • #校园生活##分宜新闻#【分宜五中:落实“双减”见成效 书画作品展风采】近日,分宜五中举行版画进校园学生传承作品汇报展活动,展示“双减”政策下课后服务版画教学成
  • 值得一提的是,新车将荣威品牌LOGO由中网处移至发动机舱盖前沿处,搭配内部“V“字型的斜线装饰,提升了不少高级感。3、全新第三代荣威RX5系列采用了多传感器融合
  • 昨天周杰伦的新歌一出来就上了热搜,不得不佩服他确实是一个很有才华的歌手,不仅会唱而且作词作曲都会[good][good]杰伦的歌确实是我们青春的回忆,学生时代他
  • 欧玉华这才发现这家装修公司没有执照,她要求A&C提供一份详细说明要进行的工作和要提供的材料的房屋装修合同,但被拒绝。她在诉状中说不知道纽约市对家庭装修承
  • 人口老龄化的当下,海慈医疗集团骨关节与创伤外科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进一步打造“急诊病房、手术康复”两个一体化,“快”且“行之有效”的骨科创伤救治与康复体系,是让患
  • 猥suo男退退退lo娘,打女拳的,肥猪一个,152/50kg25h高强度刷微博,喜欢看大美女,半个二次元,现实是自闭症儿童,照片是p的色批大赛第一名,喜欢看涩图
  • 与此同时,由于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60年代以来,在中原地区之外的广大地区也有相当多的重要的考古新发现,碳-14测年又揭示出各地史前文化的年代,夏鼐在1977年
  • 原本幸福的家庭就此缺了一角,腾格里歌手虽然精神焕发,但不经意间会回想起与女儿的生活,他不禁伤感起来。当别人误解我的时候、我总是沉默、沉默对我来说其实就是一种解脱
  • 《当你老了》这首歌,听起来有点忧伤: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取暖,回忆青春,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 有哪些「听起来完全不像成语的成语」? 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春游家族] 「醒骨真人」:盛夏时节迎面吹来的一阵清风。 「意意思思」:形容行动迟疑或犹豫不决的样
  • 西瓜,蓝天,白云,晚风和你若你决定灿烂,山无遮,海无拦平凡的拍照,只想未来看青春宇宙中有数不清的繁星,你不是繁星,是我的近在咫尺#朋友圈文案##无水印壁纸##治
  • #龚俊狐妖小红娘月红篇造型#以往的事儿就应当学会放下,未来生活才会沒有压力。6.慢慢爱 好好爱 很慢但很坚定7.你永远是我的 .8.✨千万人中 万幸得以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