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宫“尚食”的几个事 #尚食# #尚食[超话]#

本文首发于《扬子晚报》,作者胡丹(皇帝不称朕)

尚者,上也(如尚方宝剑又名上方宝剑),尚又有掌管之义(如尚书),则“尚食”既指上方之食、御食,也可以是掌领上食之机构。总归“尚食”不是民间能用的词,它是皇家的专属;说白了,尚食就是管皇帝一家子吃饭的。

一、明宫确曾有过“尚食”

“尚食”是明代内廷机构,这在《明太祖实录》里有明确记载:1365年七月,当时还是吴王的朱元璋宫里,“置尚食、尚醴二局,设大使、副使各一人”。顾名思义,尚食管饭,尚醴管酒,有酒有饭,就可以饱醉了,看起来吴王的日子很有些好过了!

开设专门的“尚食局”埋锅造饭,这是朱家王朝兴旺发达的一个微小信息;不到三年,朱元璋果然登基坐殿,当上了大明皇帝。而这个开国前设立的尚食局,很可能是明宫最早的宦官衙门。

明朝首次“定内侍诸司官制”,是在洪武二年(1369),这时尚食局不见了,而在近侍内臣60人中,有“执膳”4人,专管皇上吃饭——《皇明祖训录》记:“执膳奉御,掌监造御膳供进。”

老朱家的生活越过越好,尤其是建国后,添丁加口的速度加快,朱元璋大小老婆四十多位,皇子公主合起来也有四十多,一旦开起家宴来,坐满十桌不止,光靠4个内臣执膳,肯定兜不住。不知后宫是搭伙吃饭,一齐吃集体食堂,还是各宫自开小灶,各顾各的?

洪武五年(1372),内廷始设“六局一司”,尚食局又来了!但它作为“六尚女官”之一,由宦官衙门变成了“女官之职”。朱元璋对设立女官这事儿很重视,专门派了两名宦官前往苏、杭二州,在民间选择能写会算、愿意入宫的妇女,一共44位,送到南京,其中14人授职任事,其他人因未满二十,赐银遣送回家。尚食局既然由妇女管理,理应专门照顾妃嫔和幼年皇子女的饮食。

皇明的后宫,规模不断扩大,尚食局也随之扩编,到洪武末年,尚食局的女官首领“尚食”增为二人,正五品,下设司膳司,“掌割烹煎和之事”,而且,“凡进食先尝之”——由这个情节来看,司膳司也供办御膳。但尚食局管的事,已不止主家的饮食,它下面还设司酝、司乐、司饎三司,分掌舆辇伞扇、园苑蔬果和灯烛膏火之事,相当于宫廷的总务科,而不止“膳食科”了。同时内官衙门里增设了四品尚膳监,掌管御膳与宫中筵宴及食用之物。

明朝的内廷,从主上到大小宫奴,总在两万人上下,一到饭点儿,这么多人一起突突地开火造饭,顿时炊烟四起,可不称盛景乎?大概京人都会指皇城说,万岁爷开饭了!

皇家的后厨,如上所言,包括尚食局与尚膳监两大系统,各自服务于不同的对象。吃饭的人太多,对宫廷后勤,是很大的考验。

在这些人中,自然皇帝的吃饭问题,最为重要。而皇帝对“饭口”的重视,不妨从朱元璋对厨子的特别态度说起——

二、朱元璋父子与厨子

洪武十一年,诸皇子中,前面几个儿郎已长成大小伙子,朱元璋迫不及待地打发他们到各自的封国去,好亲自掌领他老朱家的军马。几个王子上路了,忽一日,朱元璋接到密报,说第二子秦王朱樉,在到西安就藩的路上,因为一点小不如意,鞭打了厨子。而另一路到山西太原就藩的三王子晋王朱棡,也因小事笞辱了膳夫。

厨子、膳夫,打不得!

朱元璋竟然大起惶恐,立马点灯铺纸,亲笔写了一份敕谕,令人急送至儿前,谆谆告诫小子们,侮辱“造膳者”,有多危险!

他说:“膳,立命也,非操膳其事者不得其精”。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朱元璋却上升到“立命”的高度。他告诫秦王:你的吃食,掌于厨子之手,你不把厨子当人,“将操膳者视以寻常,是不可也”。为何不可?不是怕他勺子一颠,饭菜分量不够,而是“(你)若频加棰楚,不测之祸,恐生于此”!直白说,就是你把他打狠了,他在你食物中下毒,你小命不保!

在给晋王的教训里,朱元璋还拿自己现身说法,他说:

“你老父我率领群雄平定祸乱,对人从未姑息过。唯独厨子徐兴祖,事我二十三年,我从未折辱过他。”

这位以屠戮功臣著名的开国皇帝,一生杀人无数,独独对一介“膳夫”坚持“群众路线”,紧密团结,不愿结怨。“怨不在大,小子识之!”他是这么总结的。

朱元璋对这些“小人”可真是好,不单常赐以白金、宝钞,还送大官给他们做。朱元璋的厨子徐兴祖、井泉,都做到光禄寺卿;剃头匠杜安道、洪尚观,做到太常寺卿,都是从三品的皇皇京卿(参见拙著《大明王朝家里事儿》)。

明初时,宫廷制度初建,宫里有一些外臣服务皇帝的饮食,是特例。后来内外隔绝,规矩大发了,就不大有外人能入宫操膳,皇家的炊事员,都是内臣。

三、大太监魏忠贤靠“办膳”起家

在《尚食》这部戏,似乎宫廷女子包揽了后宫美食。其实,做饭辛苦,对体力是不小的考验,在家里,多是妈妈下厨,女主人管起一家子吃喝。但是在以做饭为工作的岗位上,还是男子才能胜任,所以历代名厨,多为须眉。

在我所能记忆的明代史料里,反映宫女与宫廷饮食关系的材料极少,很难展开了讲,或许只有这样,才给艺术创作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吧。看美女颠勺,总强似看那太监!然而,事实上,在明宫把勺的,却都是阉宦。

宫闱深远讳密,是外人难以知悉宫廷生活的主要原因。明末太监刘若愚写了一部《酌中志》,专记宫廷之事,提供了不少珍稀材料。他在记载“圣驾御前”近侍机构时,记有御药房、御茶房,还有尚冠、尚衣、尚履、管净(出恭之事)等诸色内臣,却偏偏没有一个管皇帝吃饭的“御膳房”;倒是有一个“大庖厨”,虽然也名列“近侍”(即亲近内臣),却怎么听也像一个大厨房,可能管着皇上身边近侍的饮食,而非万岁爷的御膳。

关于御膳的情况,刘若愚也有宝贵的记载,他说:

“天启以前,凡圣驾每日所进之膳,俱司礼监掌印、秉笔、掌东厂者二、三人轮流办之。”

就是说,在熹宗天启年以前,万岁爷用膳,都是由名位最为尊显的几个大太监,即司礼监的掌印、秉笔太监和掌东厂太监轮流操办。

为万岁爷办膳,是身份的象征,虽说皇帝就一张嘴,他能吃多少?可到底是准备“天馔御食”,场面不得不大。刘若愚记道,天启年间,司礼太监王体乾、魏忠贤、李永贞连同皇帝乳母客氏四家轮流办膳,每家管事官数十员、造办酒醋酱料厨役数百人,这还是紫禁城之外的;皇上吃饭了,在乾清宫里领膳、请膳和管果酒的近侍,每家也在四、五十员以上。
皇上一顿饭,宫里宫外大几百人忙活,可见这一口饭的排场和铺张。

而皇帝是不出伙食钱的,所需费用全由办膳的大太监承担,说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也算是荣宠之累吧!崇祯帝即位后,革除前朝弊政,改由尚膳监负责御前饮食——“亦节省意”。替谁节省呢?其实受益的是那几个大老太监,他们开脱了。但据刘若愚说,崇祯十四年后,复令司礼监掌印、掌厂、秉笔太监“照先年例挨月轮流办膳,仍遵祖制也”。为什么突然又要“遵祖制”了呢?这时候明朝不行了,尤其是经费左支右绌,皇帝也穷啊!崇祯帝也在想辙开源节流,于是下令将老规矩恢复起来,让那几个大太监挨着月份,轮流办膳,管皇上吃喝,实际上是借着“遵祖制”,把饭钱甩锅给了太监,他自己倒省下啦!崇祯帝也够鸡贼的。但皇上把腰包捂紧了,可办膳太监不会自己白白往外掏钱,皇上的饭钱,归了拢齐还是要从公家抠出来。

大家都知道,厨房管事是个肥差,因为做饭先得买菜,菜钱就是出油水的地方。刘若愚就记说,魏忠贤在给熹宗的妈王才人“办膳时,便渐充裕”。熹宗的爹,当了二十多年太子,不遭待见,自然“青宫凉薄”。熹宗他妈,又不遭太子爷待见,更是阔绰不起来,直到生下熹宗,才有专人办膳,魏忠贤就是抓住机会,夤缘入宫,为王才人母子办膳,以后才靠着这层关系发达起来。想当初,主子不富裕,魏忠贤都能“充裕”起来,说明宫廷菜钱里,油水还真是不少。据说崇祯帝一次想吃城里某家糕点铺的点心,派太监去买,普通人一两银子能吃饱,太监一经手,一百两银子不止,油水全被太监揩了。太监们还常以办膳为名,宫里宫外勒索食材,也是一宗发财之路。

从《酌中志》所记几个太监的“办膳处”来看,都比较分散。这就让我想到,今天我们去紫禁城参观,见明朝皇帝住的乾清宫,四下里似乎没一个厨房,宫里全是木头宫殿,防火关节重大,也不可随便搭灶开火。为皇上办膳的太监们各自找地方为皇上做饭,饭做得了,不可能打电话请皇上移驾过来吃,还得用笼屉装好了送去,路上一经风,菜凉了,还能好吃?说实话,我感觉皇帝在吃这一口上,未必是满意的,最大的不足,应该是没法像普通人那样,家里吃腻歪了,可以随时下馆子。

皇上家有庞大的班子造办御膳,想来真是人间珍馐,可是这就跟吃食堂一样,纵然花样很多,久之必然生厌。皇上念的不是龙肉凤胆,而是变个口味,吃点花样。我曾见一本明代笔记上说,成化年间,一个很有才名的翰林老先生,不仅一手文章铺排得好,还调得一手好羹肴,他有一道菜,皇帝特别喜欢吃,太监想学了来,方便做给皇帝吃,可是向翰林老先生讨教,他却死活不肯教。原来老先生是拿这道菜当作“勾引”皇帝的饵呢!皇帝想他的菜,必然想他这个做菜之人。这个事例说明,皇帝想尝鲜儿的欲望是很强烈的。主要还是宫里规矩太大,御厨做饭有板有眼,不容许自由创新,所以菜色虽然十分丰富,可皇帝每天吃着吃着,就把胃口吃败伤了。

#芳香生活美学#
我个人手工制作线香,比较喜欢制作单方线香,也就是纯檀香,纯沉香的线香;#遇见美好# 香好不好,单方线香很重要;合香,因人而异,各花入各眼,你喜欢的,别人未必喜欢;#芳香治愈系# 其实,做好单方线香也非常不容易,因为只有一种香材,就特别容易分辨香材的品质,稍微有些问题都能很容易分辨出来;还有就是粘粉的选择,单方的线香对粘粉的要求也是特别高,味道大,颜色重,都不适合用来制作单方线香;

#芳香手作# #精油香水#
#珍稀# #绝版# #私房#

两年没工作了,现在找工作确实挺慌的。
好想去有熟人的公司啊,毕竟我直到离开公司前都未必跟同事熟悉起来。
脾气也不好,如果认为是合不来的人,便不喜欢费劲去交往。
跟唐生在一起后的日常是一个逐渐认清自我的过程,接受自己的坏脾气,不用克制自我,学会怎么去爱。
虽然会为了钱焦虑,但还是会买一些毫无意义的小玩意。1/8的概率都中了,还是挺小确幸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要和苏轼的故事说再见了 从诗词到人生,从壮志凌云到静观沧海。 从年少时“识遍天下字,读尽人生书”,到意气风发时“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
  • 贵圈迷人眼,娱圈乱人心,一旦入了这圈子,能有几人扛得住? 老祖宗说,穷人乍富,丑态必现! 这话放在老百姓身上适用,放在娱乐圈也一样。 再看那些突然爆红的明星们,
  • 卡罗拉这车的配置还特别低,和同级别的主流车没法比,不过不吹不黑,卡罗拉这个车一直以来的口碑还是很不错的,在我看来,买这个车的基本上都是为了买丰田这个牌子还有冲着
  • 老公阳,你在我心里一直都是人品很好的,我爱上您的好人品。老公阳人品好又帅,老公阳在我心里住了快两年了,人品上从来没有出错过。
  • 阴浓湿重,反损生机,故春木见金,用印化杀者下格,上文丙癸并透者,以丙火为主,兼一点癸水,调和既济,故主富贵,若一派壬癸,无戊己制之,则水泛木浮,即有戊己为制,而
  • 为你诸人説般若、讲陧槃了也。」上堂云;释迦不出世,达磨不西来。
  • ⚠️闭馆通知 |1月31日-2月6日 (农历除夕至初六)2月8日(农历初八)富士X-SPACE·上海 全天闭馆2月7日及2月9日起正常对外营业1月31日-2月9
  • 9.公寓、商铺等商业性质的物业,水电、物业费和转手的税费都贵你还知道买房需要注意的问题,评论区交流~1.大部分情况下自己去售楼处和中介带去售楼处,房子价格是一样
  • #sky光遇[超话]#游戏蹲个cp,我毕业晨岛,霞谷,风行季,7月入坑,每天跑图,除驯龙外啥都会,年龄20+,大学生,我有点憨憨有点可爱,占有欲一点点,希望cp
  •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宛潞与融媒体中心负责人分别汇报了融媒体中心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基本规划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听取了融媒体中心发展历程,媒体矩阵、建设运营情
  • ”对于李霄鹏,森保一坦言了解不多,“我知道他是在武汉队执教,只知道这样一个信息。至于他作为国家队的主教练,他怎么展开比赛,我们不太清楚。
  • 在为机构内老年人提供医疗临床服务的同时,还可接纳符合医院出院标准但在家康复、护理有困难的老年病患者,并承担残疾人康复中心、康复护理医院职能,为广大失能、半失能老
  • #阿花花酱[超话]# laduree的彩妆一直以不实用+性价比低+美貌著称他家的彩妆给人一种“一切从美出发”的感觉终于还是倒闭了 也算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了从大学买
  • 最后是最近看到的一句很喜欢的话,“你不用人教就会成为风的,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风,但有人可以。我摸不到自由真正的样貌,就像我抓不住太阳和阴天,但是我仍然把它想象成
  • “行千里 致广大”——11月6日,由市文化旅游委组织的“百家旅行商、媒体”采风踩线团来到了美丽涪陵,来自华东、华北等区域的全国旅行商及媒体代表,探寻了“三线丰
  • #大仙祈福# #2022鸿运连连# #大仙祈愿祠[超话]#靳氏截针资料导读:开关:加听宫深刺翳风向前斜对耳门,耳尖上平孔向耳门.开关:加听宫翳风耳尖平共3针,针
  • 他所設計的珠寶廣受時尚名流的青睞, 成為Babe Paley、Elizabeth Taylor 及Mona Bismarck等名媛的御用設計 師。系列注入意大利
  • 堂嫂说:“不多,不多,那就麻烦我帮她宰了,还得辛苦我帮她腌好熏干,特别嘱咐,一定要用柏树丫枝熏哦,她知道我门口有十几根宰了几十年的老柏树,每年都是用那个熏肉。堂
  • 第四句,我和他真的没什么,你为什么老是不相信我? “你看到了,那个噩梦,始终不可能散去!
  • !2.-ʜєʟʟɵ--“下一个365天‮继,‬续保‮开持‬心”ˁ῁̬ˀ3.平‮岁淡‬月里 感‮努谢‬力发光的每一天 ‮ ‬ 新的‮年一‬里 ‮和要‬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