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福利##转发抽书# 这次抽奖的是著名的《癌症传:众病之王》!!!关注我并转发此微博,一周后抽三位幸运读者,各赠送一本《癌症传》,由@中信出版·见识城邦 提供。

以下是出版社的介绍,有点长,可以不看,参与抽奖就可以了[笑cry]

*

*

*
#只要活着,癌症就一定会找上你##《癌症传:众病之王》10周年全新译本#

癌症在几千年前首次被记录以来,人类一直在与其做斗争。作为医生、科研工作者和普利策获奖作家,穆克吉以细胞生物学家的精准、历史学家的视角和传记作家的热情,历时6年写作,为读者带来这部内容震撼的《癌症传:众病之王》。这本书堪称医学人文领域经典著作, 豆瓣评分9.1,超过10000条评论,豆瓣科普热门top10。这本书讲述了那些为了生存而经受严酷治疗的人的故事,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这种标志性疾病的理解。

《癌症传:众病之王》(10周年全新译本)是一部恢弘、深刻和饱含人文主义色彩的“癌症传记”,讲述了癌症在几千年前首次被记录,一直到21世纪人类认识、治疗和征服癌症的过程,并对癌症的本质有了全新的理解。

《癌症传:众病之王》推出10周年全新译本版。讲述了百余年来人类与癌症斗争的历史,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彰显的勇气、坚韧、智慧、宽容与善良,让读者深入理解癌症,更加懂得生命的珍贵与意义,体会到医学的温度。本书的作者穆克吉是一位癌症医生,又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既能保持学术的严谨,又能结合自身经历,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把复杂的医学道理表达得清清楚楚,引人入胜。

#影响了你人生轨迹的一本书是什么#【如果说只推荐一本癌症相关的作品,我会毫不犹豫地推荐这部《癌症传:众病之王》】

什么是癌症?
癌症是细胞不受控制的、畸形而疯狂的病理性生长和变异。它不停地复制,吞噬人的生命,从而达到永生的目的。癌症不是某一种疾病,而是一整族疾病的统称。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因为基因突变。基因突变致癌理论,是癌症研究史上第yi个令人信服的、综合全面的致癌理论。细胞分裂,就会发生一定数目的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会引起某些细胞的癌变,癌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变异就可能引发癌症。

癌症在几千年前首次被记录,一直到21世纪人类认识、治疗和征服癌症的过程中,对癌症的本质有了全新的理解。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癌症传:众病之王》是一本医学人文领域经典著作,豆瓣评分9.1,超过10000条评论,豆瓣科普热门top10。最近推出了10周年全新译本版。

本书讲述了百余年来人类与癌症斗争的历史,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彰显的勇气、坚韧、智慧、宽容与善良,让读者深入理解癌症,更加懂得生命的珍贵与意义,体会到医学的温度。

本书的作者穆克吉是一位癌症医生,又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既能保持学术的严谨,又能结合自身经历,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把复杂的医学道理表达得清清楚楚,引人入胜。

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把医学与社会结合起来,把疾病与人性结合起来,把内史与外史结合起来,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医学史著作。

书里讲到了一位美国华人医生李敏求的故事。1957年,李敏求接收了一位患有绒毛膜癌的女病人。这种肿瘤就像胎盘一样富含血液,生长速度极快,很容易发生转移。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之后,肿瘤在片子上消失了。但是,李敏求发现,患者尿液中的一项指标却一直没有转阴。按照当时的治疗标准,肿瘤只要不见了,医生就不能给患者继续治疗了。但是,李敏求坚持认为,这项指标没有转阴,就说明患者体内仍然有残存的癌细胞,一旦停止化疗,这些癌细胞就会重新生长,导致癌症复发。于是,李敏求坚持给患者继续做化疗。这个举动很快就引来了院方的警告,院方指责他这是在做人体试验,但李敏求依然坚持自己的医学主张,最终,他被医院开除了。几年以后,效果显现,大家发现,李敏求治疗的绒毛膜癌患者大部分都还健康地活着,但按照当时的规范治疗的病人,则大部分都复发不治了。癌症治疗必须在每一种可见迹象都消失后,仍然继续保持系统的治疗,这条我们今天癌症治疗上的共识,是李敏求医生以自己的职业生涯为代价换来的。

癌症的故事饱含人类的智慧、坚韧和毅力,但也掺杂着傲慢、家长式作风和误解。穆克吉通过医学前辈和同辈的视角,讲述了几个世纪以来医疗工作者眼中的认识、挫折、胜利和死亡,他们不断提自己的能力,以对抗这个无限狡猾的对手。就在30年前,人们还认为,通过一场全面的“抗癌战争”,人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击败这个对手。

这本书读起来就像一部以癌症为主角的惊悚小说。从切除乳房的波斯女王阿托萨,到接受原始放疗和化疗的人,再到作者的白血病患者卡拉,这本书讲述了那些为了生存而经受严酷治疗的人的故事,同时也加深对这种标志性疾病的理解。 https://t.cn/A66vOCt8

#AME资讯# https://t.cn/A6VXFY7G
编者按:中国“免疫元年”以来,以ICIs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改善了多个瘤种的预后,特别是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令肺部肿瘤的治疗格局发生了重大变革,免疫治疗成为最有前景的抗肿瘤治疗手段之一。

随着免疫治疗应用渐广,免疫治疗不良反应也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几乎全身任何器官系统都可能受到其影响,少部分甚至表现为严重致死性毒性反应。然而,目前我们对于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病机制认识仍然有限,指南对于重度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给出的管理建议有限。因此,案例经验对于此类不良反应的处理至关重要。

在此背景下,《重度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病例集萃及管理共识》应运而生。该书由广州医学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撰写,通过我国30家顶级医疗中心的34个经典案例对重度免疫治疗不良反应与处理经验进行了集中展示。可说是填补了目前医学界“重度免疫治疗不良反应”领域专业图书的空白。

在新书出版前夕,AME科研时间将对图书部分内容进行连载。今天,为大家带来“第一篇 概述”部分节选。什么是重度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如何正视重度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并做出及时的处理?欢迎大家在下文中寻找答案并将试读感受留言反馈给我们。未来,我们将陆续推送本书所载病例,敬请期待!

重度免疫治疗不良反应概述(节选)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以及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改善了多个瘤种的预后,使肿瘤的治疗格局发生了重大变革,成为最有前景的抗肿瘤治疗手段之一。ICIs主要包括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抗体等系列药物。然而,ICIs治疗在疗效上获得突破的同时,引起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也受到了普遍的关注。这些不良反应与传统的化疗、靶向治疗相关毒性明显反应不同,几乎全身任何器官系统都可能受到影响,少部分表现为严重致死性毒性反应。

目前,有关irAEs的大多数报道都来自临床研究,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仍非常有限。我们尚不清楚,irAEs是原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形式”,还是单独的新“疾病”。一些早期证据表明,irAEs构成免疫耐受的经典突破,可导致自身抗原反应性和病原性自身抗体的产生或原发性自身免疫疾病,这些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单倍型相关。另一方面,并非所有患自身免疫病的患者在接受ICI治疗后都会加重其潜在疾病,这表明irAEs的病因学要比最初认为的要复杂得多,不同的免疫致病机制会导致irAEs,进而会在每个受影响的器官中导致多种不同的组织病理学表型。因此,加强对irAEs,特别是是重度irAEs的识别、发生规律、发病机制、全程管理,对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患者的依从性、降低患者的治疗风险至关重要,让肿瘤患者活得更长,活得更好。

重度免疫治疗不良反应

IrAEs的研究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许多临床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但随着ICIs适应证的迅速增长,临床医生面临着处理各种irAEs的巨大压力。大多数 irAEs都是自限性的,可以通过皮质类固醇或霉酚酸酯的预先治疗有效地得到控制。对于某些严重不良反应(重度irAEs)目前尚无统一概念,通常指接受免疫治疗的肿瘤患者心脏、肺、肝、结肠和神经肌肉系统发生的难治性、死亡率较高的不良反应。指南对于此类不良反应给出的管理建议有限,同时由于缺乏对irAEs发病机制的系统性研究,临床治疗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与ICI相关的致命毒性作用并不常见,发生率为0.3%~1.3%。这些致命的毒性往往在治疗早期出现,并经常导致快速的临床恶化。在2009—2018年1月之间,Vigilyze数据库里的31 059例与ICI相关的病例报告中,有613例致命性不良事件(AE,1.97%)。其中,193例死亡与抗CTLA-4抗体相关,主要是由于结肠炎(70%),其次是肝炎(16%)和肺炎(8%)。333例PD-1或抗PD-L1抗体治疗相关的死亡,主要由肺炎(35%),肝炎(22%)或神经毒性(15%)引起。CTLA-4抑制剂与PD-1/PD-L1抑制剂的联用,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结肠炎(37%)和心肌炎(25%),而肺炎(14%)和神经毒性(8%)相关的致命时毒性的发生率相对较低。致命性AE倾向于在治疗的早期发生(单一疗法的中位发作时间为40 d,联合疗法的中位发病时间为14.5 d)。其中免疫性心肌炎需要特别关注,约40%的报告病例是致命的。这些数据与既往报道的接受ICIs治疗的3 545例患者的数据基本一致。总体死亡率为0.6%,主要归因于心肌炎,神经毒性,结肠炎或肝炎。从治疗开始到症状发作与从症状发作到死亡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5 d和32 d。同样,对19 217例患者的112项公开试验的数据进行的荟萃分析显示,致命AE的发生率分别为0.36%(PD-1抑制),0.38%(PD- L1抑制),1.08%(CTLA-4抑制)和1.23%(PD-1或PD-L1抑制加上CTLA-4抑制)。开发严重致死性AEs的预测指标、探索严重毒性的机理、针对严重事件的更有效管理方法以及更具选择性的抗癌免疫疗法是关键。对于这些潜在的致命并发症,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其进行早期识别、早期治疗。

如何针对影响不同器官的重度irAEs进行个体化管理,我们将在未来的新书抢先看中进一步讲解。

今天《环球时报》一个采访,聊到中美贸易战,我的看法是:
贸易战是很难打下去了,加税对双方都没好处,也无法用加税达到目的。这点美国现在更明白,是美国迫切需要达成协议,它也明白不可能加税让中国屈服。
下面会长期打的科技战,打不赢贸易战,一定会打科技战,我们不能有一点幻想,我们做点退让,美国就不打你了。
科技战会是长期的,直到两个结果,一是中国跪下来,二是美方自己知道,干不倒中国人。
我的观察,今天这种情况,中国不可能失败,今天不是40年前,差距巨大,而是我们已完成了初步积累,正在爆发的起点上,高科技的领域没什么干不了,基本情况,美方倾销,我们就发展不起来,如电脑CPU,美方封锁,我们马上就干成了,如超级计算机CPU。
差不多的情况,美方就不太是对手了,一个手机芯片,英特尔全面失败,干十几年,就是干不成,只好退出。高通的5G的SOC芯片可能落后华为一年,这些中国想干就能干成。如果美国再封锁,我相信华为早做好了永远不移出实体名单的打算,最近华为打算卖麒麟711芯片,如果有一天华为把所有的芯片拿出来供应oppo、小米,那美国的产业政策就把高通给害死了。
相信科技战如果打10年,不是中国高科技不行了,而是中国的高科技迅速崛起,美国的高科技公司很受伤。最近我去看电信运营商的服务器,都换了ARM结构的服务器,怕美国封锁啊,害了谁,害了英特尔,这原来是英特尔的市场。封锁的结果是高通、英特尔吐血,没中国市场,他们还怎么混?
有人说美国基础科研能力强,基础科研有什么用?是研发出新理论、新技术、新科学,干什么?发论文吗?这基础科研得变成技术、产品、服务,变不成再强何用?
说一个生物制药,这领域中美真是差距挺大,如果一脱钩,怎么样,挺多中国顶级抗癌药没了,美国呢,平时止痛片也没了,因为那是中国生产的。中国把顶级抗癌研发出来不易,美国马上建设一套止痛片的生产系统就容易了?
所以我相信中美科技战未来20年会一直纠缠,最后中国各领域都和5G一样,走到美国前面,美国就会认了这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姚明、马云、马化腾…改革开放百人表彰名单公示
  • 通报丨泉州碳九瞒报泄漏量,7名直接责任人被批捕,8名政府官员因事故被问责,目前泉州肖厝海域水质符合养殖区域海水水质标准
  • 震惊!山科大青岛校区发生伤人事件致一死五伤 !
  • 吴亦凡回应高晓松 网友:时间果然是把刀
  • 资深电影人萧伟强病逝,享年63岁,代表作品有《霍元甲》等
  • 赢见面会门票!沙宣×易烊千玺「百炼成钢」限量款上市!
  • 朱丹生女赵丽颖贾静雯组团送祝福 月子餐最低8万起?
  • 台湾海峡6.2级地震!南昌也有震感,南铁部分铁路停运…
  • 【事故通报】11.26宁波爆炸原因认定:销毁爆炸物过程中操作不当引发爆炸
  • 刚刚,南京大雾红色预警解除!12月2日雾逐步消散
  • 67岁金钟视后去世 何润东闻讯十分惊讶
  • 巴黎预签德赫亚4年薪资6000万镑 曼联有意强留1年
  • 乌克兰刚刚宣布进入战时状态!!俄乌海上冲突:俄扣留3艘乌海军船只 6名乌军士兵受伤
  • 新疆博乐4.9级地震,台湾海峡6.2级地震
  • 17PCPIS2夺冠 黑马逆袭以115分高居榜首
  • 李咏病逝33天,哈文终于更博:早
  • “通缉高颜值女嫌犯”,网友: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 亚洲最大TIFO
  • 马斯克表示尽管“九死一生”但他仍然考虑移居火星
  • 胖咋地了!300斤小伙挤地铁被骂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