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超话]# “三大法宝”助力乡村振兴】#青海#
立春已过,气温回升,空气里弥漫着春天的气息。距离黄河不远处的化隆回族自治县德恒隆乡卡什代村,一幅“人勤春来早”的图景正徐徐展开。

规模种植开辟新出路

和许多卡什代村村民一样,马军祥的童年满是苦涩的回忆:吃不饱肚子,一年四季穿一双鞋,大清早赶着毛驴到山脚下驮水……

艰难的生活,并没有阻挡卡什代村村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马军祥的父亲便是其中之一。马军祥说,父亲是个不认命的人,年轻时种着60亩地,一心想通过种地改变一家的生活。可是,山大沟深,土地贫瘠,60亩耕地勉强能维持温饱,致富的梦想遥遥无期。

当马军祥大学毕业回乡提出种庄稼的想法后,种了大半辈子庄稼的父亲一口回绝了他。“我和你母亲含辛茹苦供你上大学,是为了让你脱离庄稼地。”看着父亲绝望的眼神,马军祥没有改变主意,他觉得现在与当年不一样了,家乡撂荒的土地上大有文章可做。

卡什代村是化隆县较为典型的“拉面村”。早些年,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到异乡开拉面馆,大片的土地被撂荒,无人耕种。2020年,马军祥从亲戚手里借了4万元,买了一辆拖拉机,在1800余亩撂荒地上种了青稞、马铃薯、油菜籽等。

土地是同样的土地,马军祥却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在产业结构日益优化的今天,马军祥并没有像父辈那样只种粮食,他把目光瞄准山外广阔的市场。

“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有效实施,光缆飞速接入大山深处,农作物供需信息网上随时可看。”马军祥通过网络将家乡种植的杂粮销到山外。

得益于国家脱贫攻坚政策,马军祥引进现代技术,不仅节省了劳力,收成也大幅提高。

2021年,马军祥将种植规模扩大一倍。他说,山上种的马铃薯、青稞等农作物绿色无污染,品质得到保证,不少收购商打电话早早订购了他种的粮食,销售前景一年比一年好。

通过知识、信息和科技的力量,马军祥让家乡荒废的土地焕发生机,也让村民在家门口赚到了钱。村民马麻乃说,父母年纪大了,孩子学校又远,出远门打工放心不下一家老小。现在在家门口打工,既能照顾家人,还能挣一笔生活费。

在父亲的指导和个人的专心钻研下,马军祥成了种庄稼的好把式。马军祥说,今年要保持种植规模,要继续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在努力打造品牌农产品的同时,种植花椒等经济林木800亩,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马军祥的成功,村民看在眼里。2021年初,他全票当选卡什代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马军祥说,村民愿意让他担任村里的带头人是信任他,他不会辜负乡亲们的期望。

生态养殖助推乡村振兴

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卡什代村迎来发展的机遇。马军祥说,卡什代村辖区面积大,广阔的山区有良好的天然牧草,适宜发展生态养殖业。在德恒隆乡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卡什代村利用捆绑村集体资金等,投资200万元建了一座养殖场。

卡什代村新建的养殖场里,牛羊悠闲地啃着牧草。看到门口有陌生人,好客的主人马明成热情出来迎接。马明成说,卡什代村拥有1.2万亩草场,适宜发展养殖业。目前,养殖场内共有700只羊、140多头牛,其中有一小部分是村民托管给养殖场的。

卡什代村耕地虽少,草场资源却比较丰富。依托1.2万亩草山,养殖场年营业额达到30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达到18万元,并为村里的脱贫监测户提供公益性岗位,每人年收入达6000元。

发展养殖业,找准销路是关键。卡什代村“两委”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新模式,通过对口帮扶单位江苏省无锡市的牵线搭桥,在无锡市锡山区锡北商城设立“青藏高原牦牛肉店”。这种消费新模式的结晶,不仅有效拓宽了农畜产品销售渠道,着力解决了农畜产品“卖出难”问题,还让卡什代牛羊肉形成属于自己的品牌。

目前,在锡北商城开设的卡什代村牛羊肉专营店,仅一年,销售额已经突破200多万元。马明成说,通过冷链车定期将牛羊肉运输到江苏无锡,高原无污染的农畜产品深受当地市场的青睐。

在马军祥看来,振兴乡村,壮大集体经济是关键。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有效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目前,卡什代村正在扩建养殖场,使锡山区展销店年销售额达到400万元。

为了让村民更多地享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好处,卡什代村实施扶贫产业扶持项目,除了利用村上丰富的草场资源,鼓励养殖大户从事生态牛羊养殖业,做到了户户有致富产业,家家有增收项目,还有部分项目资金投入到村民经营的拉面馆,村民可以从中分红。

稳固拉面经济产业

拉面是卡什代村致富的“法宝”之一。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卡什代村“两委”利用现有的拉面产业发展基础,鼓励有拉面技能且有创业意愿的村民外出开拉面店,协助缺乏启动资金的村民跑“拉面贷”、租门店、配送原材料,全力搞好“后勤保障”。去年,为在外开拉面馆等创业的64户村民提供贷款300多万元。

和化隆县众多村落一样,卡什代村近60%的人口在外拉面经济,经营的拉面店达130家。卡什代村通过精准实施扶贫产业扶持项目,将项目资金21.6万元投入到村民经营的拉面馆中,其中10%分红,年户均分红2500元。拉面已成为卡什代村乡村振兴的“致富面”。

马军海是从卡什代村走出的拉面匠,经过20多年的打拼,在武汉连开9家拉面店,带动家乡三十多人在拉面店一边学手艺一边挣钱。目前,这些老乡在果洛、玉树,乃至四川、西藏开了一家家拉面店,他们不仅买了房,还开上了轿车。

“一人富了不算富,让全村人民富起来才算富。”马军海说,形成一定规模后,他开始转变经营模式,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和村里缺乏资金的农户签订协议,帮助他们在外开拉面馆。

从“亲帮亲、邻帮邻”开始,到有组织的连锁式经营,卡什代村在外拉面从业人员和经营范围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服务体系,不仅为村民拓宽了一条致富的渠道,还带动了村里牛羊肉、粮油加工等产业的发展。

卡什代村,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借助乡村振兴的政策,规模种植、生态养殖、拉面经济为一体的产业风生水起,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策,让卡什代村群众的人均收入稳步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西海全媒体记者 赵俊杰 文/图)

【#青海[超话]# “三大法宝”助力乡村振兴】#青海#
立春已过,气温回升,空气里弥漫着春天的气息。距离黄河不远处的化隆回族自治县德恒隆乡卡什代村,一幅“人勤春来早”的图景正徐徐展开。

规模种植开辟新出路

和许多卡什代村村民一样,马军祥的童年满是苦涩的回忆:吃不饱肚子,一年四季穿一双鞋,大清早赶着毛驴到山脚下驮水……

艰难的生活,并没有阻挡卡什代村村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马军祥的父亲便是其中之一。马军祥说,父亲是个不认命的人,年轻时种着60亩地,一心想通过种地改变一家的生活。可是,山大沟深,土地贫瘠,60亩耕地勉强能维持温饱,致富的梦想遥遥无期。

当马军祥大学毕业回乡提出种庄稼的想法后,种了大半辈子庄稼的父亲一口回绝了他。“我和你母亲含辛茹苦供你上大学,是为了让你脱离庄稼地。”看着父亲绝望的眼神,马军祥没有改变主意,他觉得现在与当年不一样了,家乡撂荒的土地上大有文章可做。

卡什代村是化隆县较为典型的“拉面村”。早些年,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到异乡开拉面馆,大片的土地被撂荒,无人耕种。2020年,马军祥从亲戚手里借了4万元,买了一辆拖拉机,在1800余亩撂荒地上种了青稞、马铃薯、油菜籽等。

土地是同样的土地,马军祥却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在产业结构日益优化的今天,马军祥并没有像父辈那样只种粮食,他把目光瞄准山外广阔的市场。

“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有效实施,光缆飞速接入大山深处,农作物供需信息网上随时可看。”马军祥通过网络将家乡种植的杂粮销到山外。

得益于国家脱贫攻坚政策,马军祥引进现代技术,不仅节省了劳力,收成也大幅提高。

2021年,马军祥将种植规模扩大一倍。他说,山上种的马铃薯、青稞等农作物绿色无污染,品质得到保证,不少收购商打电话早早订购了他种的粮食,销售前景一年比一年好。

通过知识、信息和科技的力量,马军祥让家乡荒废的土地焕发生机,也让村民在家门口赚到了钱。村民马麻乃说,父母年纪大了,孩子学校又远,出远门打工放心不下一家老小。现在在家门口打工,既能照顾家人,还能挣一笔生活费。

在父亲的指导和个人的专心钻研下,马军祥成了种庄稼的好把式。马军祥说,今年要保持种植规模,要继续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在努力打造品牌农产品的同时,种植花椒等经济林木800亩,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马军祥的成功,村民看在眼里。2021年初,他全票当选卡什代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马军祥说,村民愿意让他担任村里的带头人是信任他,他不会辜负乡亲们的期望。

生态养殖助推乡村振兴

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卡什代村迎来发展的机遇。马军祥说,卡什代村辖区面积大,广阔的山区有良好的天然牧草,适宜发展生态养殖业。在德恒隆乡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卡什代村利用捆绑村集体资金等,投资200万元建了一座养殖场。

卡什代村新建的养殖场里,牛羊悠闲地啃着牧草。看到门口有陌生人,好客的主人马明成热情出来迎接。马明成说,卡什代村拥有1.2万亩草场,适宜发展养殖业。目前,养殖场内共有700只羊、140多头牛,其中有一小部分是村民托管给养殖场的。

卡什代村耕地虽少,草场资源却比较丰富。依托1.2万亩草山,养殖场年营业额达到30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达到18万元,并为村里的脱贫监测户提供公益性岗位,每人年收入达6000元。

发展养殖业,找准销路是关键。卡什代村“两委”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新模式,通过对口帮扶单位江苏省无锡市的牵线搭桥,在无锡市锡山区锡北商城设立“青藏高原牦牛肉店”。这种消费新模式的结晶,不仅有效拓宽了农畜产品销售渠道,着力解决了农畜产品“卖出难”问题,还让卡什代牛羊肉形成属于自己的品牌。

目前,在锡北商城开设的卡什代村牛羊肉专营店,仅一年,销售额已经突破200多万元。马明成说,通过冷链车定期将牛羊肉运输到江苏无锡,高原无污染的农畜产品深受当地市场的青睐。

在马军祥看来,振兴乡村,壮大集体经济是关键。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有效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目前,卡什代村正在扩建养殖场,使锡山区展销店年销售额达到400万元。

为了让村民更多地享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好处,卡什代村实施扶贫产业扶持项目,除了利用村上丰富的草场资源,鼓励养殖大户从事生态牛羊养殖业,做到了户户有致富产业,家家有增收项目,还有部分项目资金投入到村民经营的拉面馆,村民可以从中分红。

稳固拉面经济产业

拉面是卡什代村致富的“法宝”之一。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卡什代村“两委”利用现有的拉面产业发展基础,鼓励有拉面技能且有创业意愿的村民外出开拉面店,协助缺乏启动资金的村民跑“拉面贷”、租门店、配送原材料,全力搞好“后勤保障”。去年,为在外开拉面馆等创业的64户村民提供贷款300多万元。

和化隆县众多村落一样,卡什代村近60%的人口在外拉面经济,经营的拉面店达130家。卡什代村通过精准实施扶贫产业扶持项目,将项目资金21.6万元投入到村民经营的拉面馆中,其中10%分红,年户均分红2500元。拉面已成为卡什代村乡村振兴的“致富面”。

马军海是从卡什代村走出的拉面匠,经过20多年的打拼,在武汉连开9家拉面店,带动家乡三十多人在拉面店一边学手艺一边挣钱。目前,这些老乡在果洛、玉树,乃至四川、西藏开了一家家拉面店,他们不仅买了房,还开上了轿车。

“一人富了不算富,让全村人民富起来才算富。”马军海说,形成一定规模后,他开始转变经营模式,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和村里缺乏资金的农户签订协议,帮助他们在外开拉面馆。

从“亲帮亲、邻帮邻”开始,到有组织的连锁式经营,卡什代村在外拉面从业人员和经营范围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服务体系,不仅为村民拓宽了一条致富的渠道,还带动了村里牛羊肉、粮油加工等产业的发展。

卡什代村,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借助乡村振兴的政策,规模种植、生态养殖、拉面经济为一体的产业风生水起,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策,让卡什代村群众的人均收入稳步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西海全媒体记者 赵俊杰 文/图)

一天,医生告知梅艳芳“癌细胞已扩散了到脑部,你不能继续在唱歌、演戏了,安心静养吧。”
接到这个噩耗后,梅艳芳神态平静,似乎早在意料之中。她停顿片刻,失望地看着医生说“唱歌、演戏,哪怕让我做一样也好啊……”
再三斟酌后,她决定接连举办8场“经典金曲演唱会”,约见歌迷们最后一面。
当众人纷纷阻止时,她却说“再不做,就没得做了。”
明知时日无多,为了圆梦,她特邀好友刘培基为自己设计一款婚纱,想要在人生终点时,嫁给舞台,嫁给音乐,嫁给歌迷。
刘培基很清楚,这件婚纱就是死别,而眼前的这个女人,正在与死神做这最后的抗争。
相识虽浅,似是经年,今天小年带你了解“香港的女儿”梅艳芳~
2003年11月,身患宫颈癌晚期的梅艳芳,拖着虚弱的身体,披着美丽的婚纱,在红馆举办了最后一场演唱会,用尽生命最后一丝力气与歌迷们告别。
随着《夕阳之歌》的旋律终了,她手挽裙摆,徐徐迈上舞台阶梯,带着留恋与不舍,转身向大家挥手道别,那华美而孤清的背影,至今都令人难忘。
可谁也想不到,道别竟成了诀别,这一定格,恰好成为了“香港的女儿”传奇人生的谢幕。
就在演唱会结束后的第45天,她“走”了,圈内好友与歌迷们纷纷赶到医院,送她最后一程。
据刘培基讲述,梅艳芳在做化疗后,身体非常虚弱,会影响唱歌,为了准备好这场演唱会,她推拒了所有身体检查。
还有工作人员透露,她为了演唱会不出意外,在上台前打了强心针,因腹水肿胀,尿血不止,表演时一直都穿着纸尿裤。
可见,梅艳芳是一个追求极致完美的人,更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她认为做人一定要善始善终,有所交代。
香港娱乐圈人才辈出,不乏巨星天后,却再也不会出现第二个梅艳芳。因为她的光芒不仅限于舞台、音乐、电影,更在于真性情、重情义。
草蜢曾提到,组合在出道时期,没什么钱,买不起服装,是梅艳芳资助的。
曾志伟说,只要不做非法乱纪的事,找梅艳芳借钱绝对能借得到。
2003年,SARS疫情肆虐,当时身患重病的她还发起了《1:99》慈善演唱会,筹集善款2300万元,用来资助遭受疫情困扰的家庭。
梅艳芳不仅是“香港的女儿”,更是“江湖的儿女”,她一生短短40年,付出的却远超于得到的。
1967年的一天,一家舞厅的更衣室,突然传出女人恶狠狠地叫骂声“快点听见没有?别磨蹭了,赶紧滚出去!”
被骂的是一个年仅4岁的小女孩,她正在费力地穿着一件贴满亮片的裙子,却因太着急,不小心被亮片划伤,也不敢吭声。
8岁的姐姐听到母亲覃美金的训斥立即赶来,帮妹妹穿衣服的同时,用自己的背挡住了母亲的大巴掌。
梅艳芳曾说“很想重活一次,但要从十几岁时开始,因为之前的日子太痛苦了。”
梅艳芳的原生家庭十分贫寒,两兄一姐,排行最小。父亲为了养家,在渔船上做海员,因染上恶疾离世。不久后,母亲改嫁,命令两个女儿辍学当歌女,养活全家。
邻居看不惯,对覃美金说“女儿才几岁就出去赚钱啊,哥哥们都那么大了,也可以打工养家了啊。”
覃美金不屑地说道“哥哥们要上学啊,读书那么辛苦,哪有时间打工?那两个赔钱货不赚钱,难道让我养吗?”
而另一边,丧心病狂的继父,远比那些调戏她们的客人更过分。
某天,继父喝醉酒,对梅艳芳和姐姐说“你们当不了歌星,就给我到庙街接客去!”
姐妹俩听到这混账话后气得发抖,年幼的梅艳芳安慰自己“没事,等长大就好了。”
好在苍天眷顾,1982年,18岁的梅艳芳参加了TVB新秀歌唱大赛,以低沉浑厚的嗓音和霸气大方的台风,一举夺冠。
1983年,她受邀出席东京音乐节,好友刘培基将她打造成性感、干练等多种女神形象,就有了“百变天后”的神话。
随后几年,梅艳芳的人生如同坐上了动车,事业迅速攀上巅峰。
歌唱方面,她创造出《坏女孩》《芳华绝代》《似水流年》等众多经典曲目,演唱会场场爆满屡刷记录;在电影上,她凭借《胭脂扣》横扫各大奖项,成为了第一位“歌后”和“影后”的双料女艺人。
梅艳芳爆红,此时应该没人比母亲覃美金更开心了,因为她亲手压榨出了自己一生的“饲主”。
甚至,吸了一辈子女儿的血,连死后都不肯放过。
就在梅艳芳离世的几天后,覃美金迫不及待地以一纸诉状将“不孝之女梅艳芳”告上了法庭。
早在离世前,梅艳芳就已立好遗嘱,拿出140万留给外甥和外甥女做教育基金,其余的钱都交由信托公司代为管理,每月给母亲6万元生活费。
另外名下价值1.7亿元的两套房产,赠与一直陪伴照顾自己的好友刘培基,可这下却急疯了覃美金。
见钱眼开的覃美金二话不说,立即起诉刘培基,官司一打就是7年,均以败诉收场。
眼看豪宅落空,她又盯上了寄存在信托公司的上亿遗产,因为每年要拨出14万打官司,所以信托基金将她的生活费加到了每月20万。
可恶的是,身为一位母亲,竟将女儿生前所获奖杯以及贴身内衣都拿去拍卖,简直毫无底线可言。
而她那两个一直娇生惯养的儿子,在官司失利掏空她的钱包后,将她弃之敝履,直到她离世都无人探望。
不知97岁的覃美金重病卧床时,可曾对自己的女儿有过半分愧疚?
张国荣曾对梅艳芳说“到40岁时,你未嫁,我未娶,我们就在一起。”
没曾想,两人都未履行承诺,2003年4月1日,张国荣纵身一跃,同年12月30日,梅艳芳香消玉殒,令众人惋惜不已……
1984年,张国荣与梅艳芳因《缘分》邂逅,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个是歌女,一个是富二代,出身大相径庭的两人却成了人生挚友。
梅艳芳曾评价与张国荣的关系就像水和油,完全不相融,却又在某种化学反应下,衍生出好的结果,性情相投。
张国荣也说过,他此生唯一的红颜知己,只有梅艳芳。
只可惜,彼此吸引的他们却只是舞台上的“情侣”,从未确立过恋爱关系。
作为“好哥儿们”,张国荣曾向梅艳芳力荐赵文卓,希望他能够给梅艳芳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弥补她童年的不幸。
却不料,梅艳芳与赵文卓交往期间,香港的街头巷尾到处都在议论这对姐弟恋,就连好友曾志伟都不忘打趣梅艳芳称“你这分明就是未婚有子。”
那个年代,女强男弱式的的姐弟恋惹人非议,特别是五行,更会被讥讽为“软饭男”。
虽然两人低调恋爱,但外界舆论不停唱衰,各种流言蜚语一直横亘在他们中间。
尽管走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最终还是因为误会而结束了仅维持一年的感情。
在专访中,梅艳芳直言“很后悔当初没有解开误会,不然说不定我现在就是赵太太了。”
2003年,赵文卓在得知梅艳芳身患重疾举办告别演唱会后,立即从内地赶到香港见她。
在梅艳芳的葬礼上,赵文卓送她最后一程,并留下八个字“此生至爱,一路走好”。
梅艳芳的感情之路坎坷曲折,似乎总是与爱情擦肩而过,却总是百分之百地付出真心。
即使没有开花结果,她也从不怨天尤人,就像《女人花》中唱得那样“只盼望有一双温柔手,能抚慰我内心的寂寞。”
小年认为,梅艳芳虽终身未嫁,但最终也找到了好归宿,那就是她心爱的舞台、音乐、歌迷。
在传记电影《梅艳芳》的预告片中,随着绚丽的舞台灯光亮起,《夕阳之歌》的旋律响起,这短短几十秒,再次勾起了无数人的回忆……
质本洁来还洁去,世界终究你最好。梅艳芳已离开我们18年了,却依然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关注相识娱乐,品味精彩人生。想了解哪些名人趣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纪念faze夺冠 看完比赛眼里全是眼泪 太不容易了 致敬每一个曾经被质疑的人 比灌篮高手还要精彩从开始看csgo 等这个冠军整整等了2年多 从被a队打16比0
  • 虽然,我知道我到了这个年龄,不应该佛系。就,这样子,能每天在公司看到就觉得很知足。
  • [猪头][抱抱][心]#马嘉祺[超话]# ✔️ #倒计时三十三天 遇见马嘉祺# DAY7:“想听什么” 现在还是小乖的置顶博 DAY8:马嘉祺说话永远的通透
  •  《始兴忠武王碑》与《刁遵》同体,茂密出元常,而改用和美,几与今吴兴书无异,而笔法精绝,如有妙理。 《葛府君碑额》高秀苍浑,殆中郎正脉,为真书第一古石。
  • 【环旭电子:近期获得欧美日等客户的订单 预计在2022年正式量产用于电动车逆变器的IGBT与SiC的功率模组】老虎财经11月25日 | 环旭电子在互动平台表示,
  • [求关注])✨p3收到了学院送的防疫礼包(一人一袋,用心了,但是什么时候能解封呢?就挺让人搞笑的,因为疫情原因,电商行业收到冲击,于是我选择去找了一份工作,白天
  • 《金史·世宗上》译文:朝廷里的人自己行事都不正,怎么要求天下的人行为端正呢?《汉书·食货志》译文:在寒冷的天气,人们不会去等待狐裘或丝绵做的轻暖的冬衣(寒不择衣
  • 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挺身而出,现代学者有了重大发现,甲骨文之前可能已经存在了一种成熟文字——彝文,大约起源于距今一万年时,乃至部分学者语出惊人的认为“彝文不仅是汉
  • 圣牙在古代政界有着巨大的作用,因为当时人们通常认为,谁收藏了这颗佛牙谁就可以统治天下。康提市是僧伽罗国王统治时期的最后一个首都,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
  • 六、举办绿色家电消费补贴活动5 月1日至9月30日,组织线上品牌家电卖场推出“优惠券”开展“抗疫有您 回报有我”系列活动,向抗疫一线医疗卫生、志愿者、公安干警、
  • FDU丨品牌情报站HACKESCH️ FDU®✨ HACKESCH -HACKESCH真的是取向狙击 简简单单随性慵懒开衫和碎花一直是人气爆棚单品毫不费力就能完
  • 与其说是太专注于短道而生活能力匮乏,不如说是纯粹的爱撒娇吧,有点没安全感,所以想尽可能多地感受别人的爱意,在家人和爱人面前永远是一副“照顾我可以吗”“我很需要你
  • 今日工作日常 366大半夜的,居然讲了一个多小时电话,没想到会聊细胞分裂,而且聊这么久,本来瞌睡的,聊着聊着查起资料,把哈欠都聊没了。现在我需要贴几个图来玩,放
  • ”据《文选》上说,张衡目睹东充朝政日坏,天下凋敝,而自己虽有济世之志,希望能以其才能报效君主,却又忧惧群小用谗,因而郁郁,遂作《四愁诗》以泻情怀,诗中以美人比君
  •    哪怕是汗流浃背,被太阳晒得睁不开眼,也可以带一瓣快乐的西瓜给自己的好朋友。不同于温柔的春日,夏天爱意是四季中最炙热而直白的坦率,它每一次开口呼唤你的名字都
  • 今天带大家认识迟鸥(棕头鸥)棕头鸥的群体防御能力很强,尤其是在产卵孵化、育雏期,有人,畜或其他天敌进入巢区时,棕头鸥会群在低空盘旋,俯冲、嘶叫或排粪,直到入侵者
  • ”[心]照片记录了今天一天的开心,算算我们都认识十二年了,虽然中间只三年一直在一块,但是也阻挡不了我们的思念,大家好像变了又好像都没变,还是和以前一样,我们一起
  • #AD分享# 明媚骄阳,蔚蓝海岸,由维吉妮·维娅创作的@香奈儿CHANEL 2022/23早春度假系列于摩纳哥蒙特卡罗发布。你最期待哪位品牌大使上身本系列的作品
  • 入股不亏,超级好听!!
  • 讲真从我个人感受出发,一人那对大热cp我确实磕不太动,他们在作品里对比其他真的确定的了bgcp太坦荡了,太无私太兄弟情了,我找不到磕点吃………当然吃cp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