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连丰”背后的科技底气】

13657亿斤!刚刚过去的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产量比上年增加267亿斤,至此,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7年保持总量在1.3万亿斤以上,喜获十八连丰。

大国粮仓稳,开局仓廪足。这一切,离不开好种子、好植保、好农机、好耕地,更离不开其背后高水平农业科技的自立自强。

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与作物基因组学研究迈入国际前列,农业领域科学家发表的国外期刊论文量跃居世界第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回首“十三五”,农业高新技术加快发展,农业科技成果加速产出,创新体系效能在改革中稳步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杨雄年将这一切形容为“华丽转身”—“农业科技的支撑引领从‘一农’向‘三农’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向‘内涵式’转变。”

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科技是支撑,更是底气。

把一株野生稻“驯化”为农民手中的粮食,需要多久?答案是约7000到10000年。如何在短时间内培养良种?

抓住种子这个“要害”

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占世界近20%的人口,如何多产粮,出路在科技,种子是核心。

把一株野生稻“驯化”为农民手中的粮食,需要多久?答案是可能约7000到10000年。

2021年3月,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首次提出了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为大大缩短这一进程提供了可能。这项发表于国际期刊《细胞》上的成果,被视为水稻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性进展,有望给世界粮食生产带来颠覆性革命。

一粒种子可改变世界,这只是一个缩影。

相关报告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领域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159项,颁发神农奖540项、丰收奖1631项。其中,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获得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获得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创新团队、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分别获得2016年和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一等奖,“这充分展示出我国水稻、小麦科技创新的强大实力和国际先进水平。”杨雄年说。

不久前发布的《2021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分析解读》显示,中国在作物、畜牧兽医、农产品质量与加工、农业信息和农业工程学科领域中,领先优势始终明显,热点前沿总体表现力得分均排名第一。2021年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生物育种产业专利导航研究成果》也指出,全球生物育种产业近十年来专利数量快速增长,我国生物育种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

每年冬天,地跨海南省三亚、陵水等地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里都是一片繁忙。多年来,一代代来自全国各地的育种科学家纷纷在此时“南迁”投身农业育种工作,全国近70%的农作物新品种都曾在这里“成长”,如今,这里堪称“南繁硅谷”,成为中国种业科技的硬核支撑。

中国粮用中国种。截至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以上,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自给率达100%。“这些年,我们粮食单产有较大幅度提升,50%以上归功于品种改良。”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这样评价。

传统农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业机械的使用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如果再给农机加上“智能”呢?

农机插上“智慧”翅膀

2021年10月,在“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340马力智能无级变速拖拉机前人头攒动。这台墨绿色的“钢铁巨人”光轮胎就有两米高。它引入北斗导航系统,可实现无人驾驶作业,还能根据地势的情况,进行智能无级变速,科幻感十足。此外,这台大马力拖拉机通过配置8条轮胎的驱动方式,增加了地面附着面积,增大牵引力,同时还减少了对土壤的破坏,可实现复杂土壤中的高效率作业。

以上种种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打破了国外高端农业装备的长期技术垄断,代表着中国农机装备水平的新高度。

事实上,过去几年,大江南北田间地头的“科技味儿”越来越浓,农业生产由此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在新疆,推广应用的北斗导航自动驾驶技术实现了棉花生产的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发展,示范推广的国产高性能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犁、国产六行打包采棉机等高端装备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河南,玉米种植大户可将机收的玉米从田间地头直接送到玉米烘干基地,经过先进农机的玉米棒烘干、脱粒、籽粒烘干“一条龙”作业,实现粮食即收即存储;在江西,从打田到收割,水稻种植可全程机械化,在先进水稻收割机的帮助下,曾经最苦最累的“双抢”不再难熬。在5G技术+北斗高精定位技术支撑下,农机的定位甚至可以精确至厘米级别,有效提升农业资源利用率,节本增效。

统计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1%,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3提高到0.57,我国科学家在研究热点“无人机农业信息获取技术及应用”中同样表现出色,全球排名第一。

不久前,在中国农学会发布的《2021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中,一款航空精准施药雾滴沉积检测系统夺人眼球。这款装备通过智能无人机和传感器的支持,能够实现对农药药滴的精准喷洒监测,可谓“滴滴可控,算无遗漏”,彰显出农用无人机的“中国智慧”。

据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市场监测,农业无人机年度销量从2017年的不足千架发展到2020年的1.53万架,四年时间增长了17倍。2020年,我国拥有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70779架,较上年大幅增长77.52%。

“我国精准农业航空植保技术与农业智能装备引领了世界农业信息技术发展方向,植保无人飞机的保有量、作业面积处于世界首位。”杨雄年说。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但化肥和农药的过多施用,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产生了环境污染。高效、绿色与可持续农业如何发展?

植保擦亮绿色底色

小麦赤霉病被称为小麦的“癌症”,是威胁粮食安全的重大国际性难题。我国每年小麦赤霉病受害面积6000多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2021年,山东农业大学孔令让团队首次从长穗偃麦草中克隆了主效抗小麦赤霉病基因Fhb7,揭示了其抗病分子机理和遗传机理,为从育种角度解决日益严重的小麦抗赤霉难题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也助力了绿色防控。这一重大植保突破入选2021中国农业科学十大重大进展。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从主要依靠拼资源、拼消耗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靠的是绿色兴农的科技支撑。几年来,我国农业科研机构通过加强农业污染防治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应用,组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等国家科技创新联盟,深化产学研企协作,合力突破农业污染防治技术瓶颈。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中央财政共投入23.29亿元,启动实施“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有力支撑了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计划,三大粮食作物的化肥和农药利用率均超过4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7%,全面支撑了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绿色发展。

小小纳米技术听起来“高精尖”,却能在农业生产中派上大用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崔海信介绍,目前,纳米科技与新材料集成创新与应用,在农业领域正孕育着颠覆性技术突破,也为发展高效、绿色与可持续农业提供了前沿科技手段。尤其是利用纳米技术创制高效、安全、低残留“纳米农药”,已成为绿色农药创新发展的主流。

如今,我国科学家已将纳米材料应用于肥料、农药以及疫苗研制中,在纳米药物设计原理、增效机理、制备技术与工艺集成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同步于该领域国际前沿研究,为世界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技术选择方案,成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科技丰硕成果中的一大亮点。

土地是农业之根,土壤的质量决定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确保耕地面积的同时,我们更要思考,如何保证耕地质量?

向耕地难题进发

冬闲时节,中国农科院祁阳红壤站里的实验田依然一片绿意。60年多来,这个国家级重点野外观测实验站聚焦土壤这一长期、基础性问题,已拥有6个持续时间超过3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积累超过20000份土壤样品,超过5000份植株样品,160万个观测研究数据。这些数据已成为攻克南方红壤酸化难题、提高地力的金钥匙。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强化耕地保护,是稳产丰产的关键所在。但据农业农村部“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显示,全国耕地一到三等耕地仅占31%,中低产田占比高达2/3以上,优质耕地资源十分紧缺。

有土斯有粮,瞄准耕地这个要害,中国科学家正信心满满,全力进发。2021年12月,国家耕地科学中心正式成立。依托在东北黑土地有机质提升、南方低产水稻土改良、南方红壤酸化防治、粮食作物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等领域的丰硕成果,科学中心将坚持团队作战,打破小而散的传统研发模式,以成建制的团队为任务攻关单元;坚持协同共享,构建纵向核心产业系统布局和横向关键共性技术集成支撑的创新联合体,服务“藏粮于地”战略,支撑解决“耕地要害问题”。

而于2020年底成立的国家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正围绕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凝聚院校、科研机构、市县农技农机推广部门、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单位的力量,带领农民切实把“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

点滴的科技进步背后是创新体系效能的提升。

杨雄年介绍,凝聚各方力量,共同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目前,这样的科技创新联盟我国已建成51个,其中,16个标杆联盟进入实体化运行。提升原始创新能力,42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335个专业性重点实验室、269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按规划实施,共同组成了农业学科群体系。江苏南京、山西太谷、四川成都、广东广州、湖北武汉等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更成为“农业硅谷”和区域经济增长极。

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曾衍德说:“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安全总体有保障。也要看到,未来一个时期需求还将持续增长,抓粮食生产的劲头只能紧不能松。”因此,抓好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推动经营创新和机具创制创新,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确保粮食安全,将是这个五年我们的首要任务。
来源:光明日报

会泽长江绿色生态廊道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共建美好家园

会泽县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积极编制上报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长江绿色生态廊道项目(简称亚行项目)为乡村振兴助力。“亚行项目”于2020年4月完成设计方案并通过专家评审,同年10月批复建设。项目建设期为5年,分两期实施,总投资6797万元。

通过项目的实施,会泽县区域农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项目区粮食产量将有所增加、生态环境和水体污染将得到明显改善,人均年收入得到较大提高,有力助推会泽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

农田水利建设 切实惠及群众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会泽县田坝乡尹武村的田间地头、沟壑河边,机械轰鸣,工程车辆往来穿梭,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施工人员干劲十足,搬运水泥沙石、搅拌混凝土、支砌挡墙渠道、浇筑田间道路。
会泽县田坝乡尹武村有农户820户2830人,全村耕地面积3426亩,人均耕地1.21亩,主要种植稻谷、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田地平坦,排水不畅,农作物歉收一直困扰着当地群众。

在半边街小组,依村而建的给排水沟渠正如火如荼地施工。村民小组组长卢国记像极了工程监理,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时时关注着工程进度。

“以前,播种栽插时节要水没水,成长成熟时节要排水又排不出去。”卢国记介绍,他家有两亩多田地紧靠村庄,灌溉稻谷全靠河水、溪水,后来改种玉米,内渍成灾,还不成熟就死苗,收成不好。
“项目建成后,这片田就可以要水有水,想排可排,庄稼一定会大丰收,再加之现在修的机耕路,生产也更方便了。”卢国记翘首以盼。

尹武河畔,挖掘机平整路面、压路机碾压路基、工人在放线支模板。水泥罐车来回穿梭,填料、震动、收浆,田园道路建设正有序推进。

“我们严格按照要求规范组织施工,抢抓工程进度。”云南民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杨荣权说,目前,有11台机械在紧张作业,现场每天都有80多名工人施工,确保在合同期限内完成建设。

采访中,记者在硬化好的田间道路上遇到杨桥冲村的村民骑着三轮车下田生产。错车之余,记者看出了他们脸上的欣喜和自豪。

改造低产经济林 添绿增收两相宜

核桃产业是会泽县的传统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种植面积已具有一定规模,但品种参差不齐、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产品精深加工滞后、市场价格走低等因素制约着核桃产业健康发展。

在田坝乡公锁村的核桃种植基地,一场“亚行项目”田坝乡经济林改造(核桃提质增效)现场会如期举行。

“果树要矮化,先修剪主干,再剪去交叉枝、重叠枝、突长枝、病虫害枝,达到通风透光的效果。”“刷浆主要是为果树保暖、防虫,向上刷到腰高处,向下刷到树根。”技术员马家晓一边为群众细致讲解一边亲自示范,让参训人员真正提高核桃种植管理技术。

公锁村村民陈洪现家种植核桃20余亩,由于管理粗放,今年收入只有四五千元。“非常感谢这场培训,我学到了很多技术,以后一定会管理好自家果树,争取增产增收。”陈洪现说,学到管理技术后,也会带动周边更多的群众学会管理,让核桃产业真正提质增效。

除了经济林改造,“亚行项目”还涉及花椒种植、生物农药推广、有机肥推广、水保林新植等项目,一幅水清山绿、群众增收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项目高位推进 效益早日凸显

“亚行项目”落地后,会泽县高度重视,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积极沟通对接,全力推进项目进度。

项目建设灌排沟渠、取水坝、拦沙坝、河堤挡墙、田间道路、小型蓄水池、低压管道、土地平整等工程,涉及会泽县田坝乡、纸厂乡、迤车镇的23个行政村6万余人。

“‘亚行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会泽县农业农村局安排专班到项目区实行进度监督,信息采集、账目核查,及时对建设项目进度进行整理上报。”会泽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副科长陈永明说:“目前,六个标段正常开工建设,已完成整体工程量的70%左右。我们将按照制定好的倒排工期表,督促施工方加强工程进度管理,科学合理安排工期,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建设内容。”

截至目前,一期项目涉及的田坝乡卡竹村、尹武村、曾家湾村等6个标段已完成道路路基调型16425.85米,砼浇筑3638米;排灌沟渠开挖8860米、砌筑7811米;坡改梯30亩;新植花椒40亩、改造经济林核桃3600亩、套种绿肥9085亩、新建水保林圆柏1000亩。

曲靖日报特约记者 尹永权 代玉春 通讯员 张朝选 陈雪萍 文/图
来源:掌上曲靖
(编辑:曾奥 )

【贵阳贵安“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第五场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11月11日,贵阳贵安“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第五场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市卫生健康局、市农业农村局、乌当区分别发布了今年以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市卫健局:推进健康贵阳贵安建设 提升群众就医体验

市卫生健康局从群众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研究制定实事清单78项,建立台账,制定工作措施,提升群众看病就医体验,多举措解决预约挂号难、排队时间长问题,缓解住院难问题。市卫生健康局指导市属公立医院“一院一策”提出切实可行的便民措施,如开发小程序、开通网上预约挂号、开通诊间支付服务、推进检验中心流程改造、开设夜间抽血窗口等,实现“秒缴费”“零等候”。

聚焦增强群众“三感”,市卫生健康局大力推进健康贵阳贵安建设。

不断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创建省级医养结合服务示范单位17家,医养结合机构床位总数达2242张;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试点2家、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试点3家、安宁疗护服务试点4家。针对幼托事业,已备案托育机构共18个,托位1381个。

不断提升职业健康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共同推进职业病防治的工作机制,对6770家企业开展职业病危害普查,核查率为100%。开展职业病患者随访,对全市1880名尘肺病患者逐一建立监护档案。同时,通过推进公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创建高血压、糖尿病“两病”门诊用药专项保障示范城市,加快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等措施夯实基层卫生服务网底,加快“15分钟城市社区医疗健康服务圈”建设。

市农业农村局:办民生实事 助力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

市农业农村局深入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为推进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1至9月,全市实现一产增加值152.67亿元,同比增长8%,占全市GDP比重为4.9%,支撑GDP增长0.4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在全省排位第三,为近年来最好排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821元,增长11.3%,绝对数和增加值均是全省第一。

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体制机制。狠抓顶层设计,建强运行机构,将原市扶贫办调整为市乡村振兴局。在全省首创组建贵阳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成立首家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乡村振兴公益基金管理中心、农业农村系统融媒体中心。

突出“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载体,构建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特色种植业、林下经济等业态。全年粮食播面140.91万亩,产量43.57万吨。截至目前,蔬菜、食用菌、茶叶、水果、中药材产量分别完成267.67万吨、9.04万吨、1.62万吨、51.6万吨、5.46万吨;建成12.5万亩高标准农田,巩固提升30个以上样板坝区及53个省级农业园区。

通过做实农村改革、强化示范引领、探索乡贤试点、深化“三变”改革四大举措,夯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内生动力。目前实施农村“三变”试点项目122个,完成投资7.8亿元,惠及6.6万人,实现“三变”改革行政村全覆盖。

乌当区:798件拟办实事办结率达94.6%

乌当区把“找问题、堵漏洞、补短板、建机制、促发展”贯通起来,结合“察民情访民意”专题调研,积极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区拟办实事798件,现已办结755件,办结率94.6%。

精心谋划,强化组织领导、统筹调度、考核问效,深入调研走访,主动接访,解决急难问题。乌当区共开展走访调研500余人次,召开各类会议400余场次,形成300余篇调研报告;化解土地、劳资等矛盾纠纷102件,化解率92%,信访案件办结率95%。建立“微心愿”清单,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6000余次。

在解决梗阻难题方面,乌当区组建了7个农业专业服务团队赴基层开展农技服务,选派67名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到22个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成2600亩低产果园改造项目,建成羊昌黄连红军村、百宜红军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项目。创建“一委两会三中心四工程”的“1234”工作思路,完成16个社区项目建设,5个“三感社区”试点小区建设初显成效。

在改善民生方面,乌当区全面启动观溪片区、新都花园片区33栋楼改造;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贵阳学校、乌当四中、乌当实验幼儿园等投入使用,新增公办学位7000个,新增学前教育公办学位1965个;建立“六统一”管理机制,推进“医共体”建设,新建标准化洛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新光社区新建1所0至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开通24小时政务便民自助服务区;完成2个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提升工作,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和健身设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原相机直出的氛围感永兴路桥边的位置,一个人拍拍拍,没有受打扰真的很好#夏日限定美#手相#修缘相由心生[超话]#从手纹路看,川纹是比较利于事业上发展的,正所谓出名
  • 尖锐湿疣去除疣体20天戴安全套不建议同房,得了尖锐湿疣湿疣之后在治疗期间,或者治疗前的3个月,不能有性生活,可能会造成性伴侣的被传染。如果没有复发可以在有预防措
  • #中医养生##天然护肤##面膜##护肤# #痘痘#一直是困扰很多求美者的皮肤问题,很多来面诊的患者当中,很大一部分在痘痘痤疮前期,没有意识到需要来皮肤科治疗,而
  • 但这样的讽刺艺术,现在已经行不通了,这并不是说今天的时代不如过去宽容,恰恰相反,是因为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今天,绝对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哪里还需要你去讽刺。多层
  • 比方说,有的人八字虽然财星不旺但身强,他们可以以自身生食神,并以食神生财,所以他的财运也很好。Z冬雨满盘都是L昊然的用神,自然被周拿捏得死死的但是这俩人合盘并不
  • 」fhána●ED「めいど・うぃず・どらごんず❤︎」スーパーちょろゴンず [トール(CV.桑原由気)、カンナ(CV.長縄まりあ)、エルマ(CV.高田憂希)、ルコ
  • 这时候来了个年轻人说:“老大爷功夫这么好,怎么练的[心]?” 老头说:“我站着不动,用你最大的力气打我试试!
  • 人家也三十多,正常的结婚生子,没啥问题吧,而且人家也不混互联网,全网不炒作,不营销,反正我是对他非常有好感的!大侦探觉得这些偷偷结婚生子的艺人,比那些个一直不结
  • #孙怡晒与女儿生日合照# 孙怡女儿大福迎来了5岁生日,孙怡发文说“小孩儿五岁啦”还晒出和女儿的合影。#董子健晒与女儿生日合照#22日是董子健孙怡女儿大福5岁的生
  • 懂得,是心灵的交汇,是一种心语;相知的两个人,在彼此默默无语间,因懂得让心有了贴近,那份柔情有了所系,心有灵犀。 日坐桃花或桃花五行为且为喜神,日主地支位置是指
  • 任何的机会都是从相信开始的,德行天下,才能厚德载物!#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每日一善# [指路➡️不吞必hui 仅限本超][taghui/hu字
  • #濑户康史[超话]##濑户康史##瀬戸康史# 神部茂(36歳)&神部タカ(26歳)。-Today is September 1st.How’s your day
  • 空有一纸皮囊,散落人间烟客。 昨夜星辰稀客,点缀万家灯火。 好久没有撸串,执念带着我去,刚入二楼,映入眼帘的一幕让我恍惚了神… 像、太像了、感觉就是你,戴着眼镜
  • [雪糕]摩登兄弟刘宇宁mdxd⁵²º刘宇宁lyn₁₃₁₄你猜我在干嘛呢,我在想你啊我喜欢夏天的雨,雨后的光,和任何时候的你去见你的路上,阳光温柔,云朵可爱,想必
  • 招收代理: 70片混合装,国家权威机构认证不含荧光剂,不含绒毛浆,不侧漏珍珠棉面无尘抑菌,大姨妈来了轻松做女神【赠运费险】 【原价】39.9元 【券后】19.9
  • 我不喜欢日光般的淡荧光灯,所以我打开石蜡油。爱是婴儿;难道我不可这样讲,去促使在生长中的羽毛丰满
  • 学校:人工掐表计数不准】11月4日,有网友发帖称,在合肥六中今年举行的校级运动会中,有学生以20秒09的成绩打破了全国200米男子短跑纪录。学校:人工掐表计数不
  • 这个简单的动作,能最快检测出你身体的柔韧性,如果手向下的位置比同龄人高很多,那就要注意了。8、耐力:28分钟走完3公里可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轻快且有力的步
  • 难过一定要埋心里晚安我的e家晚安我的三个小宝贝晚安我自己记者佐佐木俊尚曾经预言:“今后,使用网络的人会分化为两类。因为我只要一难过,我会把自己封闭,朋友圈设置成
  • 最近琐碎的猫猫狗狗风景日常什么的,最近超爱一个人骑行看风景放空毫无意义的思考人生,但天气又一点点降温了,骑车的时候风吹起来体感还是冷的,然后就没有例外的开始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