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下梧桐引凤凰 商山洛水换新颜 ——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五年综述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不动摇,坚持“一把手”带头招商,充分发挥招商引资对扩大产业投资、优化经济结构、做强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创新招商方式,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五年来,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878.7亿元,年均增长12%。

加强顶层设计 着力构建大招商格局

市委、市政府以顶层设计为统领,以高位推动为基础,不断完善招商引资相关工作机制,全面构建大抓招商、大抓项目的工作格局,让招商引资工作有统筹、有目标、有方向。

2021年,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市财政每年预算3000万元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用于项目策划、宣传推介、外出招商、干部培训等工作。制定了《商洛市招商引资考核办法(试行)》对年度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县区、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制定了《商洛市重大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对重大招商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

为提升招商引资工作的专业性、精准性,市招商服务中心围绕“3+N”重点产业链,加大招商研究力度,注重深度、精度和要素支撑,编印了17条重点产业链、4大重点招商区域招商指南和招商目标企业清单,建立动态完善机制,实行挂图作战。

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上,印发了《实施“三百四千”工程奋力赶超行动方案》,提出了千名干部招商引资行动,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了新的安排部署,全市共成立412支招商小分队,抽调1236名干部,赴全国重点招商区域开展小分队招商,目前已对接企业200多家,拜访60多家,邀请来商考察企业100多家,达成合作意向50多个,纳入省商务厅签约项目平台系统签约招商引资产业项目16个,总投资53.64亿元。

创新招商方式 精准招商活力迸发

瞄准500强企业,开展精准招商。2017年,总投资4.98亿元的比亚迪年产3.6亿平方米新型电池隔膜纸项目开始生产;2018年,碧桂园高端地产项目落地开工;2019年,商洛万达广场开业运营,商洛发电厂并网发电;2021年,总投资50亿元的比亚迪单晶硅光伏产业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华为集团、京东集团、中国三峡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相继落户商洛,截至2021年底,商洛市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1家,中国500强企业23家。

聚焦重点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围绕铜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2017年,总投资10.3亿元的洛南县环亚源综合利用产业园项目落户商洛;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开展精准招商,2019年,山阳电子信息产业园聚焦电子信息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佳德同创、品佳科创、九杰仪表、雷博光电、三秦触控等13家电子信息类企业入驻园区,建成了智能穿戴、智能水表、LED光电、半导体照明器件、触控显示、玻璃盖板等各类生产线80条,被誉为秦岭腹地的“华强北”;2021年3月,总投资120亿元的环亚源生态岛项目开工建设,目前已入驻产业链关联企业27家,洛南卫东老工业基地焕发出了新的活力。陕西有色钒材料产业园、盘龙健康医药产业园、森弗大健康产业园、商州区绿色食品产业园、智能家居产业园等一大批产业链项目相继落户商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围绕在外乡党,开展乡情招商。2017年,商南返乡创业孵化园瞄准商南及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成功引进了总投资5亿元的万达智能制造产业园、总投资3亿元的虎之翼电子科技产业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功落户商洛。5年来,商洛籍企业家累计在商投资超过170亿元,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出台了《激励乡党回乡投资十条措施》,成功举办了商洛市招商引资大会暨首届乡党回乡发展大会,鸿瑞集团、大明宫集团、华润水泥积极响应号召,支援家乡建设,捐款超过6000万元,积极投资了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酒店、商业地产等招商项目,资本回流、产业回归、人才返乡已经成为商洛籍企业家的新潮流。

一个个重大招商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一家家重点企业先后落户,刷新了城市颜值,培育了新兴产业,改变了镇村面貌,加速推动我市迎来了更高质量、更加开放的新发展阶段。

优化项目服务 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

总投资15亿元商洛万达广场18个月竣工;总投资12亿元的碧桂园地产项目摘地35天后开放展示区;比亚迪单晶硅太阳能光伏产业园区一期当年9月开工,当年建成投产;总投资105亿的山阳抽水蓄能电站4个月完成项目预可研。这样的高效率、高质量、快速度的背后,是全市各级干部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是全程对接、专业帮办,实行重大招商项目跟踪服务机制,推动重点项目见实效的具体行动。

这只是商洛优化政务服务,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的缩影,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引得来是基础,落得下才是关键。2021年,全市各级各部门更加注重优化招商服务,强化项目跟踪,持续擦亮“营商环境最优区”品牌,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商洛市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区二十六条措施》,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市委书记营商环境投诉举报邮箱,建立了市长与企业家“早餐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招商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推动招商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投产、快见效,以一流的营商环境,让广大投资者在商发展舒心、放心、省心、安心。

立足新发展阶段 实现招商引资大突破

2022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将以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为行动指南,以“3+N”重点产业链为主线,以“三百四千”工程为抓手,围绕标准化厂房、“3+N”产业链、工业园区、重点区域、商洛乡党五个重点方向,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圈等重点区域,紧盯南京、天津两个对口协作城市,聚焦西安、郑州、成都、武汉四个邻近的GDP万亿级城市,精准对接国内外500强、产业龙头、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全力引进一批带动强、效益好的大项目和好项目,推动引进内资突破1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2%以上,利用外资突破1亿美元大关,增长30%以上,奋力实现我市招商引资大突破,为加快推进“一都四区”建设和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912微新闻#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大步向前

一年之计在于春。

  3月9日,忻州市与省电力公司、山西建设投资集团分别进行工作会谈,并签约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片区能源宝精密装备制造及能源宝应用示范项目;

  3月11日,距忻州70公里的太原市与华阳集团举行工作会谈,就推进光储网充、可降解塑料、气凝胶产品集成应用等项目落地,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建筑防火等方面的合作事宜进行交流,并部署项目、合作相关对接工作。

  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是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北引擎、紧密对接京津冀、服务雄安新区,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一招。省委、省政府高位谋划推动,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协同太原、忻州两市主动作为、密切配合,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强势起步。

  在这个葳蕤蓬勃的春天,一大批具有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的新兴产业即将落地。地域相邻、山水相连、人文相通的太原、忻州两市,开始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紧锣密鼓并肩出发,大步向前。

  顶层设计锚定新方向

  3月14日,为期一个月的“忻州杂粮走进雄安”展销活动收官,忻州市100多家农业企业在市农业农村局的组织下,携当地10个大类300余种特色农产品,摆开了一场杂粮“盛宴”。本次展销活动销售总额达1653万元,其中线下销售392万元,线上销售1261万元;签订各类订单合同91份,合同金额超2亿元。

  忻州杂粮能够俏销雄安新区,搭乘的正是雄忻高铁即将开工和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顶层规划的东风。

  去年12月31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山西中部城市群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的实施范围、目标定位和空间布局,并从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转型发展产业新体系、打造太忻科创共同体、构建与京津冀联动发展高地、建设高品质宜居宜业宜游区等8个方面,明确了31项重点任务。

  该意见指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将以基础设施为支撑,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区域文化为纽带,以转型发展为动力,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带动全省发展动能整体跃升。

  强化进位意识,抢抓发展机遇。太原、忻州结合两市实际,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编制过程协调、重大问题协商、成果互联共享等机制,明确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产业方向和实现路径,共同描绘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发展蓝图。

  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统筹太原忻州两市现有产业基础和土地空间潜力,发挥比较优势,深化产业分工合作。太原市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高端商务、现代金融、生物基、碳基、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忻州市重点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半导体新材料、特种金属新材料等产业,构筑太原产业首脑—忻州落地承载的分工格局,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与合作共赢。

  同时开展面向京津冀和雄安新区招商引资活动,培育承接产业转移的特色园区。梳理制定产业链图谱,完善企业对接机制,建立以链主企业牵头、配套企业集中布局的区中园、园中园。重点推进雄忻高铁、集大原铁路、滹沱河供水等工程建设。适度超前布局推进两市燃气、供热、电力、5G基站、光缆等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打造大盂产业新城、忻东新城,加快布局建设信创产业园、高端低碳智能装备产业园。

  创新引擎激发新动能

  今年以来,为构建太忻科技创新共同体,围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7个产业领域,太原市向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等9所高校、科研机构征集了上百项科技成果;忻州市签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36个、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9个。下一步将从中优选出一批科技成果,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实现落地转化。

  今年起,太原市将围绕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重点加强跨区域市场化协同合作,构建太忻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快建设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北引擎及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太原样板区。同时,实施人才政策互认互通,建设创新人才集聚的新高地,加强可持续发展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依托太原中北高新区,建设阳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承载基地,促进太忻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有效对接,推动太原优秀科技成果在忻州落地。

  “太忻一体化建设为太原向北破题、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能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在刚刚结束的太原市两会上,来自中国宝武太钢集团的人大代表魏成文表示,太钢将深度融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发展,围绕太原新材料产业集群和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等转型发展产业新体系,突出抓好先进钢铁材料和高端碳纤维产业发展。

  去年以来,忻州经济开发区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努力实现从“0”到“1”的突破,以新松机器人公司为代表的一批领军现代企业强势入驻;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36亿元的山西同德科创全生物降解塑料生产项目正式开工;定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西宝航重工有限公司海上法兰七连跨3.9万平方米厂房内的生产线正在紧张生产中……忻州市发挥资源优势、铝工业基础优势、焦化企业优势,打造太忻国家级新材料产业集群。推动装备制造企业、法兰锻造企业与太原优势产能互补,加快建设新松机器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整体构建配套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产业链相对完整、规模效应明显的产业集聚区,打造百亿级半导体产业集群。推进风电、光伏产业规模化、基地化发展,谋划推动抽水蓄能项目,打造新型绿色能源产业集群。

  融合发展激发新活力

  今年,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将谋划建设重大工程项目485个,总投资达5337亿元。重点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集成电路和半导体、新型绿色能源、专业化品质化高端化现代服务业、生态文旅康养、优质高效现代农业等7个方面的产业。

  “服务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我们坚持‘两联一协同’,即太忻两地博物馆举行联展、促进两地大景区联动、加强考古前置协同等方面工作……”2月25日,在全省文物局长会议上,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刘玉伟作交流发言时表示,太原市文博机构将与忻州市文博机构密切合作,共画文物合作“同心圆”,助力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3月15日,太原市与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工业硅+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签约活动举行。作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今年签约的第一个投资过百亿的大项目,该项目的落地将对太原市打造绿色能源及新材料产业集群起到引领带动作用。

  这一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了4个月左右的时间,创造“太原速度”的背后,是太原市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营商环境的体现。压减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减少申报材料……太原市全面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多项改革举措。

  全方位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发展环境。今年太原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企业开办极简审批,实现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一网通、一窗办、半日结、零成本”;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实现市场准入领域高频事项告知承诺“全覆盖”;提升涉企经营审批效能,供电、供暖等小型市政设施接入实行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三零”服务;继续扩大政务服务“不打烊”覆盖面,实现更多便民利企事项自助办理。

  忻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开放合作融合,主动对接雄安新区,谋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基地,吸引京津冀开发区或产业园在该市设立分园,强化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管理等核心要素转移;深化对外经贸合作,开展“晋商忻商回归”行动,实施“归雁工程”。目前,该市正在起草形成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工程、项目、保护、创新、融资五张清单。拟定项目服务、金融服务、工作调度、考核评价、人才工作五项制度。特别是在金融服务方面,抢抓政策机遇,对标雄安新区、长三角先进地区的体制机制,按照市场逻辑谋事、挖掘资本力量干事,持续汇聚强大的发展动力。来源:山西日报

【两会聚焦|奋进“十四五”:奏响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新篇章】“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去年全国两会闭幕后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公布。19篇、65章、192节的“十四五”规划纲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深入推动高质量发展擘画宏伟蓝图。

作为国家的战略产业,民航业的发展既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十四五”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在对标与衔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基础上,2022年初,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

立足我国民航从单一航空运输强国跨入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如何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地发挥民航战略产业作用?如何贯彻落实“一二三三四”民航总体工作思路?如何以改革创新破除发展障碍?在全国两会上,来自民航业的代表委员对这些话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立足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随着近年来民航战略产业作用进一步凸显,从中央到地方都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航空运输在扩大循环规模、提升循环效率、提高循环质量方面的比较优势,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机场网、航线网在促进各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聚集,助力区域经济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价值作用。各地政府在制订“十四五”规划时,纷纷把发展民航业作为发挥各地区位优势,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

在2022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强调,“十四五”期间,民航各单位要主动对接地方诉求,加强与各地区域发展规划相衔接;要优化民航产业总体布局,更加注重提升机场基础保障能力、注重客货并举、注重国际枢纽打造、注重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注重基本航空服务、注重通用航空发展,提升民航产业的战略承载能力;要充分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统筹利用好各方优势资源,努力形成民航业与区域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协同发展新局面,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新贡献。

近年来,全国政协委员、民航局原副局长李健将通航发展作为提案的关注重点,陆续提出了推进国家空域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扶持新业态发展等建议。今年,李健再一次提交了有关通用航空发展的提案。“当前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展通航对于促进产业、消费升级意义和作用重大,是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通用航空投资少,见效快,而且能很好地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需求,特别是在山区等地。国际经验表明,通用航空产业投入产出比为1:10,就业带动比为1:12。通航飞机从最初级运动类飞机到高端公务机,产业链条长、服务领域广、带动作用强。”李健向记者表示。

作为一名业外人士,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也注意到了低空经济的巨大潜力。他建议,可基于四川、海南、湖南等地低空开放试点经验,逐步扩大低空开放范围和限制,将通用航空机场建设纳入新基建;鼓励更多企业、技术、资本投入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支持发动机、航电等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制造,形成产业链集群;大力培育通用航空产业关键人才,设立专项补贴,提升对全球优质产业人才的吸引力。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志雄表示,“十四五”时期,中国航信将锚定“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信息服务领域的国家队、世界一流综合信息服务企业”的战略目标,把握好国家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建设的发展机遇,充分挖潜自身在行业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积淀的技术优势、业务优势、科技人才优势,推进民航与综合交通、相关产业、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为扩大循环规模、提高循环效率、增强循环动能、保障循环安畅、降低循环成本发挥基础性作用,强化对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信息网络安全的战略支撑,为国家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夯实信息服务基石。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围绕更好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流通,统筹重点突破与系统集成相结合、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促进,着力强化开放窗口、枢纽节点、门户联通功能,充分发挥虹桥地区引领长三角更高水平协同开放的作用,到2025年基本建成虹桥国际开放枢纽。

着眼于上海市提出的“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的定位与目标,全国政协委员、均瑶集团董事长、上海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均金表示,“十四五”期间吉祥航空将继续坚持深耕上海主基地的发展战略,深入参与长三角机场群协同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煜则表示,春秋航空将为国际市场的复苏积极作准备,等国际航线逐步放开后,将集中力量恢复上海至东南亚和东北亚地区的航线。

紧扣“一二三三四”民航总体工作思路

根据行业发展规律和“十四五”民航发展阶段性特征,民航局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将总体工作思路调整为“践行一个理念、推动两翼齐飞、坚守三条底线、构建完善三个体系、开拓四个新局面”,这是牵引“十四五”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新的举力之纲。

“构建完善功能健全的现代化国家机场体系、系统布局效率运行的航空运输网络体系和安全高效的生产运行保障体系,是对‘打造三张网络’的再升级,着眼推动民航发展形态从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向‘好不好’‘强不强’转变。”李健对“构建完善三个体系”进行了解读。

基础设施是建设民航强国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期间,民航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枢纽机场改扩建,着力提升枢纽机场综合保障能力。2021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成为驱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重庆机场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平川把建言献策的目光聚焦在“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议题上:“2020年和2021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和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在全国机场排名中分别跃居第2位和第4位。与此相对应的,2021年,成都市的GDP增长了8.6%,重庆市的GDP增长了8.3%,民航对两地经济的带动作用显而易见。当前,重庆市上下正在有序推进新机场的前期工作,将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在重庆新机场相关工作上取得突破,努力构建‘市内航空双枢纽协同、成渝四大机场联动’的世界级机场群。”

航线网络是民航提供运输服务的重要呈现,“十四五”期间,中国民航以网络建设为抓手,加快构建完善国内航空运输网络体系、国际航空运输通道体系、航空枢纽功能体系三大体系。

“加快构建完善航空运输网络体系,航空公司身上的责任重大。一方面,我们将深挖支线航空潜能,盘活中小机场资源,充分利用联程中转的运作模式,打造西南地区链接全国、通联国际的‘熊猫枢纽’。另一方面,要抢抓消费升级的机遇,通过客货齐飞,以‘熊猫之路’融入‘一带一路’,构建东成西就、南北纵横航班波,助力成都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全国人大代表、四川航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海鹰表示。

“十四五”期间,海航航空集团将以整体“一张网”为核心,聚焦海南、北京、广深、成渝构建“两主两辅”核心枢纽,打造覆盖全球、国内国际高效互动、兼具网络张力和南北季节性调节功能的大型枢纽网络构架。各低成本航空公司与全服务航空公司形成模式互补,在国内市场上分工协作,在京津冀以北京、天津形成连接关内关外的环渤海湾门户枢纽,立足成都、重庆、西安、郑州打造进藏入疆、贯通东西的四大节点,依托上海、昆明、南宁、福州、乌鲁木齐等构建区域性门户基地。

万里航程从油开始,作为行业重要的保障单位,中国航油在“十四五”时期聚焦打造“科技航油”的目标,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北斗定位系统、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优势,以客户为“导向”,以数据为“驱动”,以平台为“基础”建立数字化转型的发展体系,为航油发展注入科技新动力,打造数字化新引擎。“‘十四五’期间,中国航油将努力提高基础设施软硬件自主可控替代率、业务应用系统自主可控率;提升生产环节自动化程度,实现数据全量采集,提高业务流程数字化率和数据共享复用度,形成创新、协同、高效、开放的航油数字生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强表示。

改革创新破除发展障碍

受疫情冲击、高铁等运输方式竞争、旅客需求与结构变化、行业发展需求与资源保障能力不足的矛盾突出等因素影响,“十四五”期间,民航发展面临环境难、约束大等困难与挑战。面对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只有进一步深化民航改革,着力破除制约行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努力转换发展动力、优化发展结构、转变发展模式,构建起更加适应民航强国战略需要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才能高水平地完成“十四五”发展目标。

长期以来,规章制度不适用、监管尺度过严、审批效率偏低等问题犹如鱼刺卡在通航企业的咽喉,令他们举步维艰。从2017年起,李健积极协调民航局组织各司局针对通航监管问题开展全覆盖式专项督查,形成1.5万余字督查报告,汇总问题193个。在民航局党组的大力支持下,这些问题被分解到各司局,每月进行政务督办,并制成“鱼刺图”张贴在民航局机关大厅,接受社会监督。

经过近1年努力,这些限制通航发展的瓶颈壁垒不仅全部被打破,而且还促成了60余项有利于通航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在这些这些政策的推动下,通航发展提速:2021年,通用航空飞行118.2万小时,同比增长20.1%,无人机企业达1.27万家,实名登记无人机约83万架,飞行时间达到千万小时量级。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国有企业唯有深化改革、持续改革,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国有企业的责任与使命,改革是必由之路、活力之源。作为民航央企,东航集团发挥改革先导、突破、重塑的重大作用,克服疫情影响,冲破束缚、突破藩篱,推动深化改革向深层次挺进、不断落地落实。

2021年6月,东航物流份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标志着东航成为首家实现航空客运和航空物流两项核心主业“双上市”的国有大型航空运输集团,通过混改,东航物流的活力效率明显增强;东航集团旗下的中国联合航空作为混改试点和“双百企业”企业,深耕三项制度改革、积极优化成本结构、重塑基地航网结构、加快商业模式落地,在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值得一提的是,东航集团还于2021年12月成功参股中国物流集团,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调整业务结构和产业布局,助力构建安全、可靠、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发挥民航央企的积极作用,从抓好自身改革,迈向了着手参与国资国企系统改革。

作为一家主基地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深圳的民营航空公司,东海航空将改革创新贯穿公司发展的始终,向创新要活力,向改革要动力。“尤其是在当前民航业寒冬时期,改革是我们唯一的出路。”全国政协委员、东海航空董事长黄楚标告诉记者,“为落实《‘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我们将推出如下举措:一是深入开展管理提升活动。对标厦航、春秋航空等业内标杆,完善管理制度体系,连续实施‘2022年管理基础夯实年’‘2023年管理效能提升年’‘2024年管理水平提升年’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公司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二是推动三项制度改革。打通员工晋升发展通道,开展全新的专业任职资格评聘工作,健全员工薪酬分配机制,薪酬与公司、部门绩效直接挂钩。提高公司经营班子和部门负责人工资总额与考核结果挂钩比例,真正实现实现‘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薪酬能升能降’。三是持续优化组织架构。推动‘三定’(定岗、定编、定员)工作落地,严控和压缩部门层级,实施扁平化管理,做到瘦身健体,提高执行力。”

展望“十四五”,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的时代号角已经吹响,民航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必将更加凸显。新形势需要新担当,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民航人将立足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四五”民航总体工作思路上来,更好地发挥民航战略产业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勇往直前。(中国民航报 记者刘韶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不知道这最后一天能不能看到阿基的《枯叶​》…【马铃薯王子、公主:这封来自鹤城的新年邀请函请您查收】观仙鹤、吃烤肉、泡温泉冬捕节、冰灯游园会、烟花秀、话剧演出..
  • 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善护念",善待自己的每一个念头,在起心动念处下功夫,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提升心力。也许,就是源于内心的坚定和对少年时期梦
  • 《云渺陆见寒》云渺陆见寒(最新章节无弹窗)全文笔趣阁阅读 kqf24cop ?书名:《云渺陆见寒》云渺陆见寒 ?主角 云渺陆见寒 阅读全文到公-仲-号【干
  • 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认为“像三星堆以及巴蜀文化这样的发现,应该和历史上特洛伊、尼尼微等等一样,记入世界考古学的史册”。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认为“像三星堆以及巴蜀文化
  • 主题TOP榜 跨年搭子到!许愿2024变有钱猪2023倒计时,2024即将来到跨年搭子找好了吗?
  • 第3章:中国油水检测试剂盒头部厂商,销量和收入市场占有率及排名第4章:全球油水检测试剂盒产能、产量及主要生产地区规模第5章: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分析第6章:
  • (假装我也得到了回应)PS:多年以后,看到现在写的会不会觉得太矫情,应该不会吧,毕竟也是我年少时真真切切的爱啊……身处什么样的圈子就得学会说什么样的话,这个圈都
  • 是啊,人得具有翻篇的能力啊,可是偏偏我没有……此时此刻的他,应该也在快乐的等待着跨年吧!(假装我也得到了回应)PS:多年以后,看到现在写的会不会觉得太矫情,应该
  • 丹参可以化瘀血之渣滓,三棱莪术既善破血,又善调气,张锡纯喜欢把这两味药配伍到补气药中,既可以使补气而不壅滞,又可以补气而消食积。虚劳是一个慢性损耗病,各脏腑阴阳
  • 地位,物资,女人,哪个都可以归结到财和官之中,然而都是要有个度,得道多助,比肩接踵而至,天道会予以奖励;你反其道而行,失道寡助,众叛亲离,兄弟变成劫财。正奇相辅
  • 我想在告別式再見媽媽最後一面、瞻仰遺容,想再握一次她的手,但被勸說這樣會讓彼此牽掛,會妨礙媽媽不能放心離開。雖然心中仍有不捨,仍會夢到她依然在世和我們一起歡聲笑
  • 但8年后的2003年,在电视上看到一首(爱的就是你)MV,阳光☀️帅气中长发男孩,抱着电吉他和身后的乐队唱着我把你紧紧拥入怀里,捧你在我手心,谁叫我真的爱的就是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2023年的尾声,好像是倒霉和幸运同时发生的一天,照应我的这一年吗。去了洞庭湖,但照片有一点看过海的感觉,小城市的安静一直是我喜欢的,有点雾霾,没能看到日落到湖
  • 我想在告別式再見媽媽最後一面、瞻仰遺容,想再握一次她的手,但被勸說這樣會讓彼此牽掛,會妨礙媽媽不能放心離開。突然又感觉有很多感慨就卡在抒发前的最后一步了,愣是反
  • niki意识到这话,忙给自己找补说:“我不是说你不好看,是你眼泪糊了一脸了看起来真是有够狼狈的…”一边拿纸给你擦眼泪。12.25 圣诞节 我说好久没吃蛋糕了 朋
  • 我们一起抓住了每一个契机,把天线变为了通途,跨越了距离的阻碍,实现了许多人认为都无法实现的目标;我们也一起不断奋斗着,尝试着,努力着,一起向下一个阶段迈进家人永
  • 我们一起抓住了每一个契机,把天线变为了通途,跨越了距离的阻碍,实现了许多人认为都无法实现的目标;我们也一起不断奋斗着,尝试着,努力着,一起向下一个阶段迈进家人永
  • /玉林市十字街第二电影院口袋公园/⏰2023年12月31日18:30-22:00在没有天花板的地方,与星空作伴,看2023年的最后一场电影,喜庆爆笑欢乐跨年,找
  • 人们通过摄入花生米,可以获得大量的蛋白质,这对于身体的生长发育、维护肌肉健康至关重要。除了可供饮食之用,花生米也被发现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健康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