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下二世马祖一禅师法嗣百丈怀海禅师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者,福州长乐人也。姓王氏。丱岁离尘,三学该练。属大寂阐化江西,乃倾心依附,与西堂智藏、南泉普愿同号入室。时三大士为角立焉。师侍马祖行次,见一群野鸭飞过。祖曰:“是甚么?”师曰:“野鸭子。”祖曰:“甚处去也?”师曰:“飞过去也。”祖遂把师鼻扭,负痛失声。祖曰:“又道飞过去也。”师于言下有省。却归侍者寮,哀哀大哭。同事问曰:  “汝忆父母邪?”师曰:“无。”曰:“被人骂邪?”师曰:“无。”曰:“哭作甚么?”师曰:“我鼻孔被大师扭得痛不彻。”同事曰:“有甚因缘不契?”师曰:“汝问取和尚去。”同事问大师曰:“海侍者有何因缘不契,在寮中哭。告和尚为某甲说。”大师曰:“是伊会也。汝自问取他。”同事归寮曰:“和尚道汝会也,教我自问汝。”师乃呵呵大笑。同事曰:“适来哭,如今为甚却笑?”师曰:“适来哭,如今笑。”同事罔然。次日,马祖升堂,众才集,师出卷却席。祖便下座。师随至方丈。祖曰:“我适来未曾说话,汝为甚便卷却席?”师曰:“昨日被和尚扭得鼻头痛。”祖曰:“汝昨日向甚处留心?”师曰:“鼻头今日又不痛也。”祖曰:“汝深明昨日事。”师作礼而退。师再参,侍立次。祖目视绳床角拂子。师曰:“即此用,离此用?”祖曰:“汝向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师取拂子竖起。祖曰:“即此用,离此用?”师挂拂子于旧处。祖振威一喝,师直得三日耳聋。自此雷音将震,檀信,请于洪州新吴界,住大雄山以居处。岩峦峻极,故号百丈。既处之,未期月,参玄之宾,四方麇至。沩山黄檗当其首。一日,师谓众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黄檗闻举,不觉吐舌。师曰:“子已后莫承嗣马祖去么?”檗曰:“不然。今日因和尚举,得见马祖大机之用,然且不识马祖。若嗣马祖,已后丧我儿孙。”师曰:“如是,如是!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子甚有超师之见。”檗便礼拜。﹝沩山问仰山:“百丈再参马祖因缘,此二尊宿意旨如何?”仰云:“此是显大机大用。”沩云:“马祖出八十四人,善知识几人得大机,几人得大用?”仰云:“百丈得大机,黄檗得大用,余者尽是唱导之师。”沩云:“如是,如是。”﹞有僧哭入法堂来。师曰:“作么?”曰:“父母俱丧,请师选日。”师曰:“明日来,一时埋却。”  沩山、五峰、云岩侍立次,师问沩山:“并却咽喉唇吻,作么生道?”山曰:“却请和尚道。”师曰:“不辞向汝道,恐已后丧我儿孙。”又问五峰。峰曰:“和尚也须并却。”师曰:“无人处斫额望汝。”又问云岩。岩曰:“和尚有也未?”师曰:“丧我儿孙。”师谓众曰:“我要一人,传语西堂,阿谁去得?”五峰曰:“某甲去。”师曰:“汝作么生传语?”峰曰:“待见西堂,即道。”师曰:“见后道甚么?”峰曰:“却来说似和尚。”师每上堂,有一老人随众听法。一日众退,唯老人不去。师问:“汝是何人?”老人曰:“某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某对云:“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身。”师曰:“汝问。”老人曰:“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师曰:“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礼曰:“某已脱野狐身,住在山后。敢乞依亡僧津送。”  师令维那白椎告众,食后送亡僧。大众聚议,一众皆安,涅槃堂又无病人,何故如是?
食后师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法火葬。师至晚上堂,举前因缘。黄檗便问:“古人错祗对一转语,堕五百生野狐身。转转不错,合作个甚么?”师曰:“近前来!向汝道。”檗近前,打师一掌。师拍手笑曰:“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沩山举问仰山,仰曰:“黄檗常用此机。”沩曰:“汝道天生得,从人得。”仰曰:“亦是禀受师承,亦是自性宗通。”沩曰:“如是,如是。”﹞时沩山在会下作典座。司马头陀举野狐话问典座:“作么生?”座撼门扇三下。司马曰:“太生。”座曰:“佛法不是这个道理。”问:“如何是奇特事?”师曰:
“独坐大雄峰。”僧礼拜,师便打。上堂:“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问:“如何是佛?”师曰:“汝是阿谁?”曰:“某甲。”师曰:“汝识某甲否?”曰:“分明个。”师乃举起拂子曰:  “汝还见么?”曰:“见。”师乃不语。普请钁地次,忽有一僧闻鼓鸣,举起钁头,大笑便归。师曰:“俊哉!此是观音入理之门。”师归院,乃唤其僧问:“适来见甚么道理,便恁么?”曰:“适来肚饥,闻鼓声,归吃饭。”师乃笑。问:“依经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如同魔说时如何?”师曰:“固守动静,三世佛冤。  此外别求,即同魔说。”因僧问西堂:“有问有答即且置,无问无答时如何?”堂曰:“怕烂却那。”师闻举,乃曰:“从来疑这个老兄。”曰:“请和尚道。”师曰:“一合相不可得。”师谓众曰:“有一人长不吃饭不道饥,有一人终日吃饭不道饱。”众无对。云岩问:“和尚每日区区为阿谁?”师曰:“有一人要。”岩曰:  “因甚么不教伊自作。”师曰:“他无家活。”问:“如何是大乘顿悟法要?”师曰:“汝等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辨别。心无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相似。但歇一切攀缘,贪嗔爱取,垢净情尽。对五欲八风不动,不被见闻觉知所缚,不被诸境所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对一切境,心无静乱,不摄不散,透过一切声色,无有滞碍,名为道人。善恶是非俱不运用,亦不爱一法,亦不舍一法,名为大乘人。不被一切善恶、空有、垢净、有为无为、世出世间、福德智慧之所拘系,名为佛慧。是非好丑、是理非理,诸知见情尽,不能系缚,处处自在,名为初发心菩萨,便登佛地。”问:“对一切境,如何得心如木石去?”师曰:“一切诸法,本不自言空,不自言色,亦不言是非垢净,亦无心系缚人。但人自虚妄计著,作若干种解会,起若干种知见,生若干种爱畏。但了诸法不自生,皆从自己一念,妄想颠倒,取相而有知。心与境本不相到,当处解脱,一一诸法当处寂灭,当处道场。又本有之性不可名目,本来不是凡不是圣,不是垢净,亦非空有,亦非善恶,与诸染法相应,名人天二乘界。若垢净心尽,不住系缚,不住解脱,无一切有为无为缚脱心量处,于生死其心自在,毕竟不与诸妄虚幻、尘劳蕴界、生死诸入和合,迥然无寄,一切不拘,去留无碍。往来生死,如门开相似。夫学道人,若遇种种苦乐,称意不称意事,心无退屈,不念名闻利养衣食,不贪功德利益,不为世间诸法之所滞碍,无亲无爱,苦乐平怀,衣遮寒,粝食活命,兀兀如愚如聋,稍有相应分。若于心中广学知解,求福求智,皆是生死,于理无益,却被知解境风之所漂溺,还归生死海里。佛是无求人,求之即乖;理是无求理,求之即失。若著无求,复同于有求。若著无为,复同于有为。故经云:不取于法,不取非法,不取非非法。””又云:“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若能一生心如木石相似,不被阴界五欲八风之所漂溺,即生死因断,去住自由。不为一切有为因界所缚,不被有漏所拘。他时还以无因缚为因,同事利益。以无著心应一切物,以无碍慧解一切缚。亦云应病与药。”问:“如今受戒,身口清净,已具诸善,得解脱否?”师曰:“少分解脱,未得心解脱,亦未得一切处解脱。”曰:“如何是心解脱及一切处解脱?”师曰:“不求佛法僧,乃至不求福智知解等。垢净情尽,亦不守此无求为是,亦不住尽处,亦不欣天堂、畏地狱,缚脱无碍,即身心及一切处皆名解脱。汝莫言有少分戒,身口意净,便以为了。不知河沙戒定慧门、无漏解脱,都未涉一毫在。努力向前,须猛究取,莫待耳聋眼暗,面皱发白,老苦及身,悲爱缠绵,眼中流泪,心里慞惶,一无所据,不知去处。到恁么时节,整理手脚不得也。纵有福智、名闻、利养,都不相救。为心眼未开,唯念诸境,不知返照,复不见佛道。一生所有善恶业缘,悉现于前,或忻或怖,六道五蕴,俱时现前。尽敷严好舍宅,舟船车轝,光明显赫,皆从自心贪爱所现。一切恶境,皆变成殊胜之境。但随贪爱重处,业识所引,随著受生,都无自由分。龙畜良贱,亦未定。”问:“如何得自由分?”师曰:“如今得即得。或对五欲八风,情无取舍,悭嫉贪爱,我所情尽,垢净俱亡。如日月在空,不缘而照。心心如木石,念念如救头。然亦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更无疑滞。此人天堂地狱所不能摄也。夫读经看教,语言皆须宛转归就自己。但是一切言教,祇明如今鉴觉自性,但不被一切有无诸境转,是汝导师。能照破一切有无诸境,是金刚慧。即有自由独立分。若不能恁么会得,纵然诵得十二韦陀典,祇成增上慢,却是谤佛,不是修行。但离一切声色,亦不住于离,亦不住于知解,是修行读经看教。若准世间是好事,若向明理人边数,此是壅塞人。十地之人脱不去,流入生死河。但是三乘教,皆治贪瞋等病,祇如今念念若有贪瞋等病,先须治之,不用求觅义句知解。知解属贪,贪变成病。祇如今但离一切有无诸法,亦离于离,透过三句外,自然与佛无差。既自是佛,何虑佛不解语。祇恐不是佛,被有无诸法缚,不得自由。以理未立,先有福智,被福智载去,如贱使贵。不如先立理,后有福智。若要福智,临时作得。撮土成金,撮金为土,变海水为酥酪,破须弥为微尘,摄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于一义作无量义,于无量义作一义。伏惟珍重。”  师有时说法竟,大众下堂,乃召之。大众回首,师曰:“是甚么?”﹝药山目之为百丈下堂句。﹞师儿时随母入寺拜佛,指佛像问母:“此是何物?”母曰:“是佛。”师曰:“形容似人无异,我后亦当作焉。”师凡作务执劳,必先于众,主者不忍,密收作具而请息之。师曰:“吾无德,争合劳于人?”既遍求作具不获,而亦忘餐。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流播寰宇矣。唐元和九年正月十七日归寂,谥大智禅师,塔曰大宝胜轮。

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唐天竺沙门般刺密帝译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白千劫,只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根本成淫,轮转三途,比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

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白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为波旬说。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返,去已无返。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若我灭度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象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已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提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旃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提,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如是四事若不遗失,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

【断除淫欲之法】——念诵《楞严经》寺中决定清净明诲
摘录自果卿居士《现代因果实录二》『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要把《楞严经》的「寺中决定清净明诲」背下来,从「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开始。

为什么要背下来呢?背下来之后就能在空闲的时候随时默念,或小声念。如早晚散步时,骑自行车时,乘公共汽车外出时都可以利用。背诵一遍约需十分钟,每天少则一遍,多则更好,尤则临睡前,一定要背诵一遍。也可以在初学时当作日课诵持,原来的早晚课也可以用「四种决定清净明诲」取代(指在家人),若能念出声来,不仅自己受益,你周围看不见的众生也会跪听你的念诵,皆可受益,那么你自然有无量的功德。

如是这般修持,三个月之后,一定是「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断性亦无」,就是连自己已经断了淫欲得念头也没有了。与时俱生的是一种轻松、自在、法喜充满的境界,却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的,这是断淫欲得人自己才能体会得到的圣境。

达到这种「身心俱断」之后,可以不再背诵「四种决定清净明诲」(当然也可以终生受持),因佛的教诲已铭刻在了心中。

这时才会发现,过去自己认为「世界上最美妙的事莫过淫欲」是错误的。淫欲带给人的只是瞬间即无的快感,而不是快乐,因为相继而来的疲劳,精疲力竭,不是乐而是苦,更别说由此而产生的疾病,夫妻间的矛盾,离异,乃至死亡,皆源于淫欲炽盛。

淫欲如是为了人类的延续,天经地义。除此,应当适度和节制,而修行人则必须断除,因为「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有个别人在断欲之后相当一段时间,偶然出现无梦遗精,属正常现象,不必理会,会自然除尽。

「精疲力尽」,实指多淫欲的人,不仅有害健康,而且会减寿短命。

「养精蓄锐」指的是断除淫欲的人,不仅有强健的体魄,体内的精华,会蓄结成坚硬无比的舍利子。断欲得时间越长,圆寂火化后留世的舍利子越多。舍利子是视通佛菩萨的圣物,世人诚心礼拜者会受益多多。

所以,如能戒除淫杀盗妄的修行人,必能「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保定起名姜上讲用唐诗给男孩起名
唐诗形式多样,从古体诗到近体诗的变迁,体现了唐代诗歌发展的繁荣。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要求音节和谐、文字精炼,极具艺术特色。

唐诗非常贴合男孩的气质,严整的格律象征着孩子一丝不苟、端方正直的性格;朗朗上口的音节寓意孩子才华横溢、彬彬有礼。从唐诗中可以为孩子起一个正气凛然的名字,助孩子未来仕途通达,有一个光明的前程。保定起名姜上提醒名字仅供参考,如需起名,请结合孩子八字来进行。

正骏

出处:信陵门下识君偏,骏马轻裘正少年-送高别驾归汴州-全唐诗

“正骏”选自于句中,蕴含了句中表达的对少年风华正茂的描写,可以理解为少年和他身下的骏马一样,张扬个性、挥洒青春,寓意珍惜青春时光,志向远大;为人光明磊落,有着侠肝义胆。江南易林认为“正骏”适合作为男孩起名,具有一种儒雅正直的气质。

承齐

出处:明日驾回承雨露,齐将万岁及春风-扈从郊庙因呈两省诸公-全唐诗

“承齐”选自于句中,体现了诗人对皇上的祝福,希望他能寿与天齐。“承齐”作为男孩起名合适,可以理解为孩子能够承接父母的优势,在未来中得到伯乐的赏识,干出一番事业。寓意能力出众、可堪大任。

映晖

出处:昨日留欢今送归,空披秋水映斜晖-赠别太常李博士兼寄两省旧游-全唐诗

“映晖”选自于句中,可以理解为秋水掩映着落日的余晖,渲染了忆往昔之日的孤寂之情。“映晖”适合作为男孩起名,具有坦荡正直的气质,可以理解为做事光明磊落,待人和善宽容,心中豁达大度,不对小事斤斤计较。

啸林

出处:荒谷啸山鬼,深林啼子规-癸卯岁赴南丰道中闻京师失守寄权士繇韩幼深-全唐诗

这两句描写了山林中的景色,营造了幽静的氛围。“啸林”选自于句中,具有一种豪迈潇洒的气质,作为男孩起名非常合适,可以理解为在林中呼啸,给人一种如风一般的自由感,寓意性格洒脱不羁,不喜拘束,热爱自由,有担当、有责任心,心怀广阔。

咏澜

出处:取公咏怀诗,示我江海澜-贾员外处见中书贾舍人巴陵诗集览之怀旧代书寄赠-全唐诗

“咏澜”选自于句中,可以理解为在江海边吟颂诗歌,气势磅礴,体现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江南易林认为“咏澜”适合作为男孩起名,“咏”字寓意才华横溢、文采斐然;“澜”字寓意胸怀宽广、志存高远。

景茂

出处: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十二月一日三首-全唐诗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认为在大自然环境中更能获得心灵愉悦的心情,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景茂”选自于句中,可以理解为在风景优美的地方读书,更能品味天地间的真意。作为起名,寓意上善若水、明德惟馨。江南易林认为起名“景茂”,也有学识广博、品行高洁之义。

志凌

出处:心愿阳乌恒保日,志嫌阴鹤欲凌天-时乐鸟篇-全唐诗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想要像鸟一样翱翔天际的理想抱负。“志凌”选自于句中,作为起名,赋予了孩子一种进取心。江南易林认为“凌”字用作起名,形容孩子具有卓越的品质,非同凡响;“志凌”寓意着孩子拥有远大的抱负,不畏惧他人的眼光,勇敢地做自己,向着理想不断前进。

意杰

出处:是何意态雄且杰,骏尾萧梢朔风起-天育骠骑歌(天育,厩名,未详所出)-全唐诗

诗人在这两句中写出了自己对豪杰的欣赏和赞扬,从中可以为孩子起一个豪迈的名字。“意杰”选自于句中,可以理解为拥有豪情壮志,一心成为当世豪杰。江南易林认为此名适合作为男孩名,“意”字指代孩子心思缜密、志存高远;“杰”字形容孩子品行高洁、才华卓绝。
男孩起名大全:10个出自唐诗的名字,个个正气凛然、仕途通达

言山

出处:东山布衣明古今,自言独未逢知音-送蔡山人-全唐诗

“言山”选自于句中,能够体现出诗人十分重视友谊,高山流水觅知音,能体现出两位才士的高雅志趣。给孩子起名为“言山”,寓意着他拥有如诗人一般的情志,结交志同道合之人,目标一致、步伐稳健,携手走向美好的明天。江南易林认为“言山”也有诚实守信、踏实稳重之义。

维明

出处:他日维桢干,明时悬镆铘-送张瑶贬五谿尉-全唐诗

“维明”选自于句中,诗人在句中表达了自己对友人前途的积极畅想,也有宽慰之义,能体现出诗人的善解人意。“维明”作为男孩起名合适,首先寓意着孩子与诗人一样有颗善良、仁和的心;其次也寓意着孩子处事公道,讲原则,有底线,维护弱者的权益。江南易林认为“维明”给人一种正派的气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如果您在快餐店工作时需要遮住头发,那么三明治纸或汉堡面包哪个更有效?”当我们询问chatGPT时,您是否更愿意把纸质地图或将石头将东西扇入炉子中烧烤,它更喜欢石
  • 他们出于善良和好心,介入别人的婚姻,为朋友两肋插刀,可没有想到背刺自己的,竟然是当初最相信的人。如果当初接到电话那一刻,他们选择替她报警,而不是自己掺和进来,或
  • ——全日锦的氛围键山:六练时我的状态其实并不差,六练结束后我自己做赛前准备时脑中不自觉地浮现了“啊—已经要开始了”的想法,待我发觉时自己已经摆好了起始造型,随
  • PS:极越交付很细节,连鲜花都是紫色的[爱你]#极越01##极越##极越01提车##太空橘子的极越01##汽场全开##社畜重生记# 中午吃完饭在楼下超市买了瓶橘
  • #孟宴臣[超话]##孟宴臣新中式总裁##孟宴臣1011生日快乐# 宴臣,初次见你还是炎热活力的七月,现在天气渐凉,你要多添点衣服,别感冒啦,别工作到太晚,难过
  • 小h:酸不小:摇头我也接着投喂一颗给小,小吃得开心✧٩(ˊωˋ*)و✧我:酸不小:不酸[开学季][开学季]你看你看,我就说是的问题!还有大学朋友的行程最初是不路
  • 我是中国人,在发表作品时候,对人不分青红皂白在我名字前面冠以一个“[美]”字很反感;但是,多年在海外用英文教书和写作,一切都要翻成英文,从治学的角度来说我很感谢
  • ​​​ 你们继续不用管我我只是来发图的懒得想文案了。-自由歌唱 肆意生长-镇魂丨狸月 infp-t 08咕咕音乐人☁️://t.cn/A6lbWsJE人若思念
  • 美方一再声称希望与中国保持军事沟通,并寻求为中美关系加装“护栏”需要向美方强调的是,任何时候,美方对华军事冒险和挑衅行为都是决不可能有“护栏”的,这是不系安全绳
  • 也和你一样都是大个子,身材却都比你迷人(不是马桶盖)一个匀称骨感,一个圆润丰满。也和你一样都是大个子,身材却都比你迷人(不是马桶盖)一个匀称骨感,一个圆润丰满。
  • #十个勤天 十八个机位# 大家都说三子颠哈哈哈哈哈哈,可能孤狼本身就是这样,因为彼此足够熟悉,才心甘情愿地,无所顾忌地,把自己全盘托出,不仅对另外九个人,也对屏
  • 它是“对立统一的量”与“买卖平衡的价”在某一时段的“暂时”体现,这里的暂时平衡,蕴藏着新的倾斜,蕴含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随时可能打破既成的平衡,向新的平衡转移。特
  • 你的眉毛是一只骄傲的鸟 我的心随你而飞忽低忽高~,让心跳停了 时间就会暂停,淼淼早上好最近在听光良的都是你,嗯。,我知道你离我不远——陈楚生,很喜欢一首歌 是温
  • 好像我的生命中有一样很重要的东西流走了,一下子就懂了别人文章中的那种感觉了……回到家中,我找出红线重新把辫子的两端系好,闻了闻,还是我喜欢的洗发水味道。 我觉得
  •   我以为他真心后悔,想和我复婚,哪怕我不接受,可是心里总有一些痛快,所以当我听到他和星彩公司合作,看到小猫落在游戏室的围巾时,那种像是被人耍了的感觉,又冒了
  • 书中有云“信中微微散发着惠理子的香水味,这刺痛了我的心,要是再打开几次这信封,这香水味就会消失,没有比这更叫人难受的事了”。“厨房”是女主最爱待着的地方,不仅因
  • 我是学生,学生在这里!我是学生,学生在这里!
  • #快来团团吧#保暖打底合集!天冷了,快来挑挑看吧!
  • 人生无常,没有谁的人生路是一帆风顺的,我们都是在坎坎坷坷,起起伏伏,跌跌撞撞中走过,当我们受了伤,也就懂了一些道理,人要懂得知足常乐,就会拥有幸福,只有看淡一切
  • 因为不管怎么样,我都不想要遗憾,因为我不想老了之后回想起来,没有一个回忆起来能让我嘴角上扬的青春。因为不管怎么样,我都不想要遗憾,因为我不想老了之后回想起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