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说话看似有逻辑,其实往往是凭感觉说话。

尤其在网上,你发表一个评论,别人从来都不是以逻辑的角度去回复你,而是情绪先行,动不动就“开怼”了。如:

你:“我觉得我们中国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网友:“你既然对国家不满,那你就移民到美国呗,我怕你没有这个本事离开而已!”

经常在网上看到类似的对话,你会不会觉得很惊讶?

毕竟“觉得中国还有改进的地方”这句话,并不代表说话者对国家不满,或者是在挑剔国家的缺点,更不是指向移民到外国这个目的。

这句话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和逻辑,因为每个国家都不是完美的,有好的地方,肯定就存在不好的地方,即便是美国也是如此,那么为什么就不要继续进步,改善这些缺点呢?

一句很正常的话,别人却跳出这句话原本的逻辑去理解,于是就形成了这种“鸡同鸭讲”的沟通局面。

但是,如果你把这句话说成:“中国就很好吗?还不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那么有了前一句话的铺垫,网友的“回怼”就变得非常合理。

因为这句话透露出一种不满的逻辑,可以用三段论去分解出来:

  • 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的地方,都是不好的;

  • 中国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 所以,中国不好!

这个时候,你用上面那句“怼人”的话去回应,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毕竟你是顺着他的逻辑去回答,而不是跳出话语原有的逻辑去理解,然后回答。这样就合理许多了。

可以看得出来,一个人说话有没有逻辑,不仅体现在表达上,还体现在自身的思想上。而思想又决定你的表达。

掌握如何逻辑地说话,既可以让你表达时做到头头是道,而且还能够让你识别到跟你聊天的人,到底有没有足够的脑子。

这就是掌握逻辑的用处了。

说话有逻辑的三个基本要素

说话有逻辑,会给人以一种很强烈的力量感。

想要让自己说话更有逻辑,其实只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去构建你的表达就行了。

每次说话之间,你最好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否具备一个核心的主题;

有些人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听起来好像很不错,但仔细分析,你会发现,都不知道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缺乏一个表达的核心主题,东说一句,西说一句,你理解起来就很有难度了。这时,由于你抓不住对方表达的核心思想,自然就无法做出有效的回应。如:

“我觉得人,就不应该时时刻刻去强迫自己做什么。你去认识另一半,你想认识就能够认识到吗?还有买房子,我觉得现在的房价这么高,要买的话,还是等一等再买吧!有时候,工作也要看你的能力,能力不强,怎么加班也没用……”

你很难明白这句话的主题是什么,似乎在说一个核心的主题,却又不是很明显。

但如果稍微调整一下,围绕着主题去构建话语,那么别人听起来就会更容易理解了,如:

“我觉得人,真的不应该强迫自己去做什么。比如说谈恋爱,不是你强迫自己认识就能够认识到另一半的。还有买房,房价这么高,你强迫自己去买,只会给自己徒增不必要的压力。即便你不怕压力,想加班加点工作,但如果你能力不强,再怎么强迫自己加班也没用的。所以,不要强迫自己,量力而为很重要。”

每一句话,都是对“强迫”这个主题进行分解讲述,综合起来,你这番话的说服力就很有力量了。

第二,说话要有关联性;

关联性,是说话是否具备逻辑的显著条件之一。所以关联性,就是下一句话,跟上一句话都强烈的联系。

你可以对比一下上文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贯性差点意思,所以读起来好像上一句的意思,无法跟下一句的意思对应起来。

但是第二个例子,每句话之间添加了一些连接上下文的“关联性短语或短句”,如“比如说”、“即便”、“所以”这些,就让整体更加融洽了。

当句与句之间的关联性越大,彼此就越是具有逻辑。如“我认为人不应该太刻意追求什么。我每天回到家都要加班!”这两句话之间,就缺乏关联性。

但如果你加上一些短句,如“我认为人不应该太刻意追求什么,我就是反面例子,每天回到家都要加班,导致自己很累!”或:“我认为人不应该太刻意追求什么,我就是太刻意追求勤奋,导致每天回到家都要加班,让自己身心疲惫!”

整句话的意思就非常明白了。

第三,逻辑一致性;

说话要讲求逻辑一致性的,否则你上一段话是在某个逻辑框架下,下一段话又是另一个逻辑框架,那很难让人理解,甚至会闹出自相矛盾的笑话了。

正如文章开头举出的例子,回答者的逻辑就是说话者的逻辑不一致,两者得出各自观点的逻辑框架不一样,导致了“鸡同鸭讲”。

所谓“逻辑一致性”,就是你上一句的观点是支持某种立场的,那么下一句话的观点,就必须要延续这个立场,而不是跳出来,用另一个立场去讲述,让人无所适从。

例如:我觉得加班工作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你工作没有完成,那么加班去完成也是你的职责之一,给不给钱也要做啊!不过没钱的加班,实在太让人讨厌了,所以如果没钱的话,就不要让我加班了。

这段话的观点,就有一种“两边都不得罪”的感觉了。别人听完,都不知道你到底支持加班,还是不支持加班呢?前者的逻辑,是站在公司的立场,后者的逻辑是站在个人的立场,导致听的人不知道你的真正想法。

如果你能够在中间加上一句“当然,站在公司的角度肯定希望员工这样,但站在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没钱的加班,实在太让人讨厌……”,那么别人就会知道,后半句才是你的观点,也不会弄错你的立场了。

这也是第二点说的“关联性”,让别人知道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关联,而你只是为了突出个人的想法而已。

如何提升自己的逻辑表达力?

想要提升你的逻辑表达能力,你就需要懂得如何把自己思考的逻辑,转化为表达的逻辑。

大多数人只要认真思考,肯定能够运用逻辑的方式去获得一个思考结果。但是,如果要把这个结果说出来,就不是很多人都做到了。

因为我们大脑的思考方式是“多线程”的,而我们的表达则是“单线程”。当你把“多线程”的结果,运用“单线程”的方式去进行表述,就会存在一个“内容筛选”的过程。

你要考虑:

  • 先说哪些内容比较重要?

  • 哪些内容跟当前的主题更有关系?

  • 哪些内容更能印证自己的观点?

  • 怎么把大脑知道的相关信息更好地罗列出来等?

只有对这方面有过自己“语言组织”的思考,那么你最终说出来的话,才会条理清晰、头头是道。

举一个例子,你想表达“人际关系是很重要”这个观点,你怎么去组织语言呢?

你想思考,哪些内容比较重要?当然就是体现人际关系很重要的那些事件,如:

1、工作上与同事的沟通合作;

2、自我发展上的机会拓展;

3、人与人之间情感归属需求等。

这些事件,都可以体现出“人际关系很重要”这个主题。而这些内容,跟主题都有密切的关联。

然后,如果你能够针对每一种事件,都用面前所说的三个基本原则去进行讲述,有逻辑地展开陈述,如先说A,再说B,最后说C,那么最后出来的内容就会很有逻辑了。

当然,在讲述每个事件的时候,你都要给出让人信服的依据。例如你在讲述第三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归属需求时,你就需要给出准确的论据,说明这一点很重要:

人是“社会性动物”。外国的经济研究局曾对5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将你的朋友群体增加一倍,可以对你的幸福感的影响与收入增加50%的效果相同!

因为研究表明,处于一段关系中,可以提供一种身份感和对个人的归属感。成为某事的一部分或属于某个地方,可以帮助我们所有人在生活中感到充实,获得积极的影响。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都认同的事物都不同,这可能是职业关系或个人关系。它也可能是基于家庭的,但无论是哪种关系,当我们认同某一群人或被某一群人所认同时,这些人就能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感到重要,让我们每天都有一种被重视的归属感。

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可以起到这样的效果。

给出观点,给出例证的同时,也能够给出论据,那么你的讲述就会更具逻辑说服力了。

那么说到最后,如何培养自己这种逻辑思维呢?

分享三个方法:

第一,阅读

不管读什么,一定要慢慢读,理解地读,甚至时不时地回顾已读过的章节,重新整理自己的理解。

有逻辑的阅读,是能够一边阅读,一边在大脑中整理出作者表达意思的大框架出来。这样,你知道别人的逻辑脉络,也可以应用到自己身上。

第二,辩论;

辩论是锻炼逻辑思维和逻辑表达的不错方式,学习一些辩论的技巧,掌握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梳理自己逻辑和组织语言的过程,另一方面临场的时间压力也可以提升你的反应速度和信心。

如果没有辩论活动机会,也可以尝试在网上利用论坛等互动平台和他人辩论,不过请记得保持礼貌,尊重和理性。

第三,思维拓展;

说话缺少逻辑的人,往往注意力非常狭窄。听一段话,读一篇文章,经常只注意到某一句话,某一个词,并且在回应的时候也只是死抠这些细节。

说话要有逻辑,你需要学会拓宽自己的注意力广度,在时间和逻辑的维度上都能够广泛专注前后所有的内容,而不只是此时此刻听到的内容。

对任何一个问题,都不要满足于一个单一的解释。如果你能养成习惯,对于事物的观察分析也都可以运用至少2个或以上的角度来分析,从不同角度发现优势和劣势,那么你就能够更好地认识事物多面性,也能够避免自己因为单一逻辑带来偏颇和局限。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到你!

-热门推荐-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全文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曾国藩:成大器的男人必须六戒: 读懂曾国藩的人生“六戒”,就学到了他的做人做事之道。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一直都能获利的事不要做,所有人都想得
  • #私藏影单# 《浅草小子》(2021) 看完这部影片,最大的感受就是人啊,在年轻的时候真的是一步都不能走错; 阿武庆幸的是自己遇到了一个好老师,而这个老师又能
  • #南昌楼市快讯#【南昌一周住宅备案榜出炉 保利4大项目进入前十】 乐居新媒体南昌讯   3月1日,江西易居研究中心了发布了上周(2月21日-
  • #啊贵谈书影# 上周在喜马拉雅听完了书《全家福》。 长篇小说《全家福》是著名女作家叶广芩描写居住在北京四合院中王满堂一家及其邻里几代人50年恩怨情仇、生死沉浮、
  • “我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迹如同野草,没有人看见它的生长,命运的苍茫与青春的荒芜,使意义匮乏和消失,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我目光触及的一切,都不值得进入生命。 我一
  • 练琴日记——怨种第二部 2022.3.2 鸽王魏昨晚说今天6:30上课 等我到了敲门没人回应 这是他第二次迟到了 迟到了半个钟头 不知道为什么 就是很不喜欢迟到
  • #姜东昊[超话]##姜东昊出道十周年快乐# #姜东昊Another Class S2 MC# 【相关更新】cr triangle_flower 在音乐剧《EQ
  • #苏芮琪[超话]# [好喜欢]#苏芮琪将在日本出道# ◤◢◤ スー・ルイチー (Sury) ◢◤◢ 『《燎》フェニックス・ジャパン・スペシャル・エディショ
  • 【#整形# 科普】 [挤眼]你知道吗? [加油]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进行鼻整形 [ok]在手术之前一定要先清楚的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拳头]切记不要盲目跟风 [
  • #意少道早安# 人的两只眼睛为什么没法同时朝不同方向看 人的左右眼周围各有一组(每组六条)肌肉,它们相互配合,使眼球能朝不同方向转动。这两组肌肉并非互相独立,
  • 春回大地,眺望远方的风光,心中骤然腾升起一份缱绻,默默的期许,天涯咫尺的念想,穿越时空的思念,只为遇见你,春意盎然,轻轻的呼唤,呼唤着亲爱的你的名字,洋溢着喜悦
  • 春节期间去了北京植物园,在温室里拍了照,就跟着人流去了卧佛寺。说是去看腊梅,可那腊梅也太不起眼了,用游客的话说,这会儿不是没有别的花吗? 闲下来没事翻看相册,
  • #鄂电新闻#【“红马甲”护航开学季】3月2日,国网通城县供电公司“跑山电工”党员服务队走进辖区内马港小学开展用电安全检查和宣传活动,对校园内教室、食堂、宿舍的开
  • #表老师小课堂# 油皮的快乐夏日凉茶 至本 净肌平衡系列 说到2021年最火的成分非油橄榄叶莫属,所有人都在做油橄榄叶提取物主打的产品。为什么这玩意这么受欢迎
  • 老外说打了疫苗的原因,觉得自己很虚弱想喝鲜榨橙汁.我说家里橙子那么多,我给你打啊! 撒娇的说不要,只想去咖啡店喝[摊手][裂开][允悲] 其实我俩打了三针疫苗
  • 肖战正能量艺人,肖战引导粉丝热心做公益,肖战演技好,肖战唱歌棒,肖战颜值高,肖战很暖心,肖战人品好,肖战有礼貌,肖战工作努力,肖战非常敬业,肖战尊敬前辈,肖战绅
  • #付明航Hang[超话]# 近期发生了很多事情 大家能坚持继续喜爱小航 支持小航 不是易事 所以这份喜爱弥足珍贵 相信我们与他携手走过雨季 终会望见阳光灿烂与蓝
  • 去翻了一下相册,找到了最初遇到之时保存的图片,我记得很清楚,图一是我第一次见你图,图二是我很喜欢的一张图片,那双眼让我觉得你一定是一个很棒的人,图三是你很经典的
  • 【国科大青年宣讲团|用青言青语 讲好“四史”故事】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 2021年,国科大29个院系,208个团支部,7300余名国科大青年学
  • #李智雅[超话]# lofficielmalaysia IG更新 在韩国最经典的连续剧《顶楼》的三季中引起轰动后,女主角 @e.jiah 将担任我们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