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盘分析:注意板块间的快速轮动
当前轮动类热点持续性基本上都比较差。而能赚钱的热点方向依然集中在医药和地产这两大块,从而稳定性比较差,被坑的票也很多。所谓的主线主要在于能反复活跃,而非板块整体持续大涨,当主线都出现问题来后市场自然难好,但是不管何种形式走,指数向上冲击的行情都不会一簇而成,短期表现是会来回拉锯,涨一波,跌一波的体现,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把握好节奏,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这也是为何咱们内群能实现利润滚动的最大原因,主要把握市场结构性行情,因此对于此时来讲依旧是布局和持股的最佳机会。目前从时间和空间甚至市场上来看都不具备新一轮探底动作的条件,我一直和大家说想新一轮探底就需要积累一定获利盘筹码,但是本周的大盘一直处于滞涨,并没有真正获利盘,多少人板块和个股依然处于低位低估值区间,砸盘的动能也有限,这里必须突破3300点冲击3356点形成一定跟风效应和获利盘才能实现有效探底动作,此时探底,即便下跌,空间也是有限,甚至随时触底反击。局部炒作热点继续,特别是医药产业链逆势走强,本月的炒作主线,它没有参与砸盘,反而是那些默默无闻的科技题材股为主的砸盘,这样的砸盘空间更加有限,而且蓝筹股也没有多大动静,看地产、银行前面有表现的,目前也没参与砸盘,这就是说明市场还有维稳的需求和趋势。医药和地产集中了两市多数人气票,与地产情绪比较一致的建筑节能方向也有个别,然而两块也有不少问题。医药股整体强很多,问题是大部分都是低位补涨票,那类股票的节奏会很快,多是短线套利的性质而非阶段性的主升,意味着板块行情已经步入中后期了,不会一下子就结束但越往后越要看个股本身特质和节奏了。地产则是资金抱团少数强势票,除了几个涨停票外就没啥红盘的,等于就是几个领队在孤军深入而后方无援,板块要走好还是需要低位票反包来助力才行。两个方向明天都很关键了,估计依然会争夺资金而混战很激烈,相比较于而言医药板块量能大很多而更能影响市场,有情绪但更注重于涨涨歇歇的反复的节奏应对,而地产则是偏向于短线情绪博弈,从而更能左右短线情绪。两个方向都不宜太较真于板块整体氛围,不同风格偏好的人也会选择不同的方向,短线活跃资金则会转向部分人气股反复炒的模式,那是弱市抱团也是题材炒久了后缩容炒的必然。而市场经历过两天的情绪下降后,情绪已经很分裂,别以为连板高度得到了提升就是什么新周期,而是时而打砸时而修复的乱战,而大势走弱才强化了游资抱团炒妖的氛围。这几天是主线的交替分化,而新热点节奏太快捧场的也少了。体育概念就说明新题材挖掘或轮动的套路已经不怎么管用了,其实挖掘新热点多是那些专门吹票收割粉丝的人喜欢用的套路,而真正能赚钱的热点基本上都是市场合力选择出来的。现在市场最大的问题不是能不能做的问题,而是做什么的问题,这也是当下很多朋友比较纠结的点,其实没必要纠结,跟着市场的主流走,寻找低吸的机会,操作上不追高就可以,同时注意板块间的快速轮动,最近尽量少碰天花板和半山腰的个股,难以驾驭。目前行情适合低位题材试错,多关注消息面和政策面的催化,预期不要太高,走一步看一步,耐心等氢能源冲高回落,日继续分化,整体表现不算特别强势,明天可以关注一下是否有资金回流,这个板块只要预期不高还是值得关注的,毕竟形成了板块效应和有身位优势,况且有一定的承接,资金出货也需要拉高。待市场新周期的开启。多空之间的平衡估计很快就要被打破,也许就在一瞬间,有时候压垮骆驼的就是一根稻草而已,外围局势依然胶着,不明朗,未来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在等待市场,我们依然怀着一颗敬畏的心,耐心等待市场企稳,再度迎来上升阶段。当前看大势炒股是比较难整的。多数个股情绪则是与指数趋于了一致,那就是看大势炒股的问题。热点个股在极致分裂,明天估计有的只是弱修复,那就是看似有局部机会但把握难度依然大的问题,赚钱的前提是精准。短线基本上只适合会做的人精做个股,偶尔出手捞一把就跑,一般人总体仍宜谨慎出手。很多个股已经持续调整四五天了,甚至已经回踩到了前期低点位置,重板块个股,轻指数。题材上,依旧是看好医药和绿色建筑。#股票##财经#

【人口流动大洗牌:#北京天津人口出现负增长# 】近日,各省区市陆续公布了2021年常住人口增量。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统计发现,浙江、广东、湖北、江苏、福建,2021年人口增量规模居全国前五,去年一年常住人口数量分别净增72万、60万、54.7万、28.1万、26万。

全国有8个省区市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它们是河南、黑龙江、河北、天津、甘肃、内蒙古、江西、北京等省区市,尤其是河南省,已成为全国人口流出最严重省份,去年常住人口数量骤降58万;黑龙江人口减少46万;河北省人口减少16万。

从已公布数据的各大城市人口增量排名来看,新一线城市成都、杭州成为此轮抢人大战中大赢家,去年人口净流入数量为24.5万、23.9万;作为老牌直辖市的天津,在人口增量排名中垫底,去年常住人口数量减少了13.6万。

"逃离北上广"不是一句笑言,无奈背后是真实的人口迁徙流向。数据显示,2021年一年,北京常住人口数量减少0.4万,上海人口仅增长1.07万,广州人口增加7.03万,人口吸引力均远远不及新一线城市。

人口加速流向强二线城市

目前,我国共有4个城市的常住人口在2000万以上,分别为重庆、上海、北京和成都。其中,成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与第六次相比,人口净流入将近600万,总人口已经正式跻身全国四强。

但无论是上海和北京,从人口增速来看明显有着放缓趋势,成都依然保持强劲人口吸引力。

成都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数量为2119.2万,比上年末增加24.5万,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点增加25.42万人;2010-2020年十年间常住人口增量高达581.89万。

成都所在的四川省去年人口仅增长1万,这说明成都对全省人口吸引力仍然巨大。目前,成都常住人口占全省比重为25.31%。这意味着,每4个四川人中,就有1个成都人,省会城市人口首位度相当高。

成都与重庆,被称为西南双城,一个是四川省省会、一个是直辖市,都是国家中心城市。但去年一年,重庆新增人口仅3.5万,与成都已形成差距。

人口增量第二大城市是杭州。2021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数量为1220.4万,与2020年末常住人口1196.5万相比,增加23.9万。2010年-2020年,杭州新增人口共计323.56万,比苏州还要多100万,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到杭州工作、生活、落户。

近几年,杭州发展突飞猛进,一方面,大力收割"人口红利",另一方面,疯狂卖地。2016-2020年,杭州卖地收入累计超过1万亿元,为全国最高;2021年杭州卖地收入3029.9亿元,同比增涨20%,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

大量人口流入必然会催生巨大的住房需求。以杭州为例,2017-2019年,杭州每年商品房成交量都超10万套;2021年杭州新房成交总套数约18.7万套,成交金额高达6200亿元,均创下近几年新高。

南昌市人口增量位居全国第三,2021年一年新增人口18.3万。其实,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南昌人口增长速度并不快。2015-2020年,南昌每年常住人口增量仅约六七万。

直到2020年,南昌地铁三号线通车,高铁东站建设开工,南昌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大南昌都市圈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合作在南昌正式启动,随之人口迎来一小波上扬,2020年新增人口65.44万。2021年,南昌常住人口达到644万,城镇人口数量突破500万,成为特大城市。

但就江西省而言,2021年已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去年人口减少1.46万。这意味着,江西省内,除南昌以外其他城市几乎都是人口减少趋势,也就是,南昌新增18万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南昌周边县市,这与杭州人口增长的逻辑完全不同。

人口增量第四大城市是青岛,2021年常住总人口1025.67万,较上年增加15.1万。青岛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2021年GDP为14136.46亿元,在山东省的首位度由2020年16.96%提高到2021年17.01%。青岛对人口的吸引力、承载力在不断增强。2010至2020年10年间,青岛人口增加量居全省首位,比增量排第二、三位的济南、临沂分别多增26.67万、37.76万。

人口增量第五大城市是郑州。2021年末,郑州常住人口数量为1274.2万,一年增加14.2万。2010年-2020年10年间,郑州人口增量高达397.41万,超过了杭州。整个河南省则步入人口负增长阶段。

此外,宁波、嘉兴、南京、福州4个城市,2021年人口增量均超10万。按照南京官宣数据,截至2021年年末南京常住人口达942.34万,占全省的11%;一年内新增人口数量为10.37万,占整个江苏省去年28.1万新增人口的比重为36.7%。南京人口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显现出近年来南京人才落户政策的效果。

武汉市2021年末常住人口数量达到1365.5万,增量较2020年达到100多万。不过由于2020年正值武汉疫情又是人口普查,也许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或求职人员未及时返回武汉引起普查数据偏差,故未统计在排名之内。

截至记者发稿,长沙、西安等均尚未公布去年末人口数量,但这些城市都是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抢人"之城,人口增量亦颇丰。

陕西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陕西省常住人口数量为3952.9万,西安市常住人口数量为1295.29万,西安常住人口已占全省人口的32.8%,即每3个陕西人中,就有1个西安人。2017-2019年,西安3年人口总增量为128.87万。

近日,长沙市市长郑建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近5年来,长沙每年净流入人口30万左右,位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过去10年,长沙常住人口净增加300万以上,2021年净增人口也在15万以上。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认为,成都、郑州、长沙、武汉、西安、重庆等强二线城市,近几年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口集聚都十分迅速,收入与一线城市差距越来越小,居住条件好,生活压力没那么大。因此近几年,越来越多人留在了这些城市。

这些强二线城市,如今亦被称为"新一线"城市,未来发展或可比肩北上广深。

这些城市人口流失严重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显著变化。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红利减弱。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而2020年、2019年这一数据分别是1.45‰、3.34‰。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表示,0.34‰的增长率意味着中国又向绝对的零人口增长迈近了一步,但不会在2022年就迎来人口负增长,而是会在几年"零人口增长波动期"后,然后才进入常态化负增长阶段。

届时,未来越来越多的地区面临人口收缩。因此,吸引外来人口流入并最终留住人才,对一个城市而言就变得更为重要。

作为GDP第一省,广东在过去这些年堪称吸引流动人口的"黑洞",2017-2019年,每年常住人口增量都在170万以上。第六次人口普查到第七次人口普查之间,广东全省常住人口增量更是达到惊人的2170.94万。但2021年,广东省常住人口增量却只有60万。常住人口增量方面,浙江已超越广东,位居第一。

这或许是老牌一线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2021年北京、上海、广州常住人口合计增长7.7万,不及成都、杭州单个城市人口增量的三分之一。

尤其是北京,2021年常住人口数量减少了0.4万,其中,城镇人口数量1916.1万,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7.5%;常住外来人口数量834.8万,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1%。2020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数量为841.8万,占当年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5%。明显看出,常住外来人口数量在减少

根据七普数据,2010年至2020年,北京平均每年净增22.8万人,上海平均每年净增18.5万人,广州平均每年净增59.7万人,加起来合计101万人。

2017年初以来,武汉、西安、长沙、成都、郑州、济南等强二线城市先后掀起"抢人"大战,落户门槛一再降低,其中西安只凭身份证、毕业证即可落户,堪称"零门槛"。广东作为人口第一大省,也一直在不断拆除落户的藩篱。

反观之,北京、上海,一个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一个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仍是"一户难求"。这些超大城市的住房成本,也是外来人口所不能承受之重。

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建设,以人口净流入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整个京津冀区域的人口吸引力都在下降。

天津最明显。近几年,天津经济比较低迷,GDP不增反减,人口吸引力也有所下降。2020年,天津市常住人口数量为1386万,与十年前(1294万)相比,仅增加92万,与成都、杭州、郑州等城市差距甚大。

天津还有不少市辖区的常住人口为负增长,如著名的滨海新区。2020年滨海新区常住人口有207万,占天津常住人口(1387万)的14.92%,位居全市第一。然而,2010年滨海新区常住人口数量为242万,与10年前相比,人口减少了65万。

在天津的二手房市场上,据贝壳找房数据,有着15.5万套的库存,等待有人来"接盘"。

整个河北省亦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石家庄、唐山2021年常住人口数量分别减少3.68万、2.1万。

整个东北地区人口发展已先后经历了高速增长、稳定增长、低速增长和负增长四个阶段,现在仍处于人口加速下滑期。2010-2020年,东北地区人口减少了1099.8万。

房地产发展长期看人口。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人口集聚分化促使房地产市场不断分化,在少子老龄化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将更加分化,未来经济基本面好、人口流入的大都市圈大城市群房地产市场更有潜力。(中国房地产报、头条新闻)

【人口流动大洗牌:#北京天津人口出现负增长# 】近日,各省区市陆续公布了2021年常住人口增量。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统计发现,浙江、广东、湖北、江苏、福建,2021年人口增量规模居全国前五,去年一年常住人口数量分别净增72万、60万、54.7万、28.1万、26万。

全国有8个省区市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它们是河南、黑龙江、河北、天津、甘肃、内蒙古、江西、北京等省区市,尤其是河南省,已成为全国人口流出最严重省份,去年常住人口数量骤降58万;黑龙江人口减少46万;河北省人口减少16万。

从已公布数据的各大城市人口增量排名来看,新一线城市成都、杭州成为此轮抢人大战中大赢家,去年人口净流入数量为24.5万、23.9万;作为老牌直辖市的天津,在人口增量排名中垫底,去年常住人口数量减少了13.6万。

"逃离北上广"不是一句笑言,无奈背后是真实的人口迁徙流向。数据显示,2021年一年,北京常住人口数量减少0.4万,上海人口仅增长1.07万,广州人口增加7.03万,人口吸引力均远远不及新一线城市。

人口加速流向强二线城市

目前,我国共有4个城市的常住人口在2000万以上,分别为重庆、上海、北京和成都。其中,成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与第六次相比,人口净流入将近600万,总人口已经正式跻身全国四强。

但无论是上海和北京,从人口增速来看明显有着放缓趋势,成都依然保持强劲人口吸引力。

成都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数量为2119.2万,比上年末增加24.5万,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点增加25.42万人;2010-2020年十年间常住人口增量高达581.89万。

成都所在的四川省去年人口仅增长1万,这说明成都对全省人口吸引力仍然巨大。目前,成都常住人口占全省比重为25.31%。这意味着,每4个四川人中,就有1个成都人,省会城市人口首位度相当高。

成都与重庆,被称为西南双城,一个是四川省省会、一个是直辖市,都是国家中心城市。但去年一年,重庆新增人口仅3.5万,与成都已形成差距。

人口增量第二大城市是杭州。2021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数量为1220.4万,与2020年末常住人口1196.5万相比,增加23.9万。2010年-2020年,杭州新增人口共计323.56万,比苏州还要多100万,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到杭州工作、生活、落户。

近几年,杭州发展突飞猛进,一方面,大力收割"人口红利",另一方面,疯狂卖地。2016-2020年,杭州卖地收入累计超过1万亿元,为全国最高;2021年杭州卖地收入3029.9亿元,同比增涨20%,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

大量人口流入必然会催生巨大的住房需求。以杭州为例,2017-2019年,杭州每年商品房成交量都超10万套;2021年杭州新房成交总套数约18.7万套,成交金额高达6200亿元,均创下近几年新高。

南昌市人口增量位居全国第三,2021年一年新增人口18.3万。其实,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南昌人口增长速度并不快。2015-2020年,南昌每年常住人口增量仅约六七万。

直到2020年,南昌地铁三号线通车,高铁东站建设开工,南昌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大南昌都市圈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合作在南昌正式启动,随之人口迎来一小波上扬,2020年新增人口65.44万。2021年,南昌常住人口达到644万,城镇人口数量突破500万,成为特大城市。

但就江西省而言,2021年已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去年人口减少1.46万。这意味着,江西省内,除南昌以外其他城市几乎都是人口减少趋势,也就是,南昌新增18万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南昌周边县市,这与杭州人口增长的逻辑完全不同。

人口增量第四大城市是青岛,2021年常住总人口1025.67万,较上年增加15.1万。青岛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2021年GDP为14136.46亿元,在山东省的首位度由2020年16.96%提高到2021年17.01%。青岛对人口的吸引力、承载力在不断增强。2010至2020年10年间,青岛人口增加量居全省首位,比增量排第二、三位的济南、临沂分别多增26.67万、37.76万。

人口增量第五大城市是郑州。2021年末,郑州常住人口数量为1274.2万,一年增加14.2万。2010年-2020年10年间,郑州人口增量高达397.41万,超过了杭州。整个河南省则步入人口负增长阶段。

此外,宁波、嘉兴、南京、福州4个城市,2021年人口增量均超10万。按照南京官宣数据,截至2021年年末南京常住人口达942.34万,占全省的11%;一年内新增人口数量为10.37万,占整个江苏省去年28.1万新增人口的比重为36.7%。南京人口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显现出近年来南京人才落户政策的效果。

武汉市2021年末常住人口数量达到1365.5万,增量较2020年达到100多万。不过由于2020年正值武汉疫情又是人口普查,也许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或求职人员未及时返回武汉引起普查数据偏差,故未统计在排名之内。

截至记者发稿,长沙、西安等均尚未公布去年末人口数量,但这些城市都是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抢人"之城,人口增量亦颇丰。

陕西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陕西省常住人口数量为3952.9万,西安市常住人口数量为1295.29万,西安常住人口已占全省人口的32.8%,即每3个陕西人中,就有1个西安人。2017-2019年,西安3年人口总增量为128.87万。

近日,长沙市市长郑建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近5年来,长沙每年净流入人口30万左右,位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过去10年,长沙常住人口净增加300万以上,2021年净增人口也在15万以上。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认为,成都、郑州、长沙、武汉、西安、重庆等强二线城市,近几年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口集聚都十分迅速,收入与一线城市差距越来越小,居住条件好,生活压力没那么大。因此近几年,越来越多人留在了这些城市。

这些强二线城市,如今亦被称为"新一线"城市,未来发展或可比肩北上广深。

这些城市人口流失严重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显著变化。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红利减弱。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而2020年、2019年这一数据分别是1.45‰、3.34‰。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表示,0.34‰的增长率意味着中国又向绝对的零人口增长迈近了一步,但不会在2022年就迎来人口负增长,而是会在几年"零人口增长波动期"后,然后才进入常态化负增长阶段。

届时,未来越来越多的地区面临人口收缩。因此,吸引外来人口流入并最终留住人才,对一个城市而言就变得更为重要。

作为GDP第一省,广东在过去这些年堪称吸引流动人口的"黑洞",2017-2019年,每年常住人口增量都在170万以上。第六次人口普查到第七次人口普查之间,广东全省常住人口增量更是达到惊人的2170.94万。但2021年,广东省常住人口增量却只有60万。常住人口增量方面,浙江已超越广东,位居第一。

这或许是老牌一线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2021年北京、上海、广州常住人口合计增长7.7万,不及成都、杭州单个城市人口增量的三分之一。

尤其是北京,2021年常住人口数量减少了0.4万,其中,城镇人口数量1916.1万,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7.5%;常住外来人口数量834.8万,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1%。2020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数量为841.8万,占当年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5%。明显看出,常住外来人口数量在减少

根据七普数据,2010年至2020年,北京平均每年净增22.8万人,上海平均每年净增18.5万人,广州平均每年净增59.7万人,加起来合计101万人。

2017年初以来,武汉、西安、长沙、成都、郑州、济南等强二线城市先后掀起"抢人"大战,落户门槛一再降低,其中西安只凭身份证、毕业证即可落户,堪称"零门槛"。广东作为人口第一大省,也一直在不断拆除落户的藩篱。

反观之,北京、上海,一个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一个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仍是"一户难求"。这些超大城市的住房成本,也是外来人口所不能承受之重。

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建设,以人口净流入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整个京津冀区域的人口吸引力都在下降。

天津最明显。近几年,天津经济比较低迷,GDP不增反减,人口吸引力也有所下降。2020年,天津市常住人口数量为1386万,与十年前(1294万)相比,仅增加92万,与成都、杭州、郑州等城市差距甚大。

天津还有不少市辖区的常住人口为负增长,如著名的滨海新区。2020年滨海新区常住人口有207万,占天津常住人口(1387万)的14.92%,位居全市第一。然而,2010年滨海新区常住人口数量为242万,与10年前相比,人口减少了65万。

在天津的二手房市场上,据贝壳找房数据,有着15.5万套的库存,等待有人来"接盘"。

整个河北省亦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石家庄、唐山2021年常住人口数量分别减少3.68万、2.1万。

整个东北地区人口发展已先后经历了高速增长、稳定增长、低速增长和负增长四个阶段,现在仍处于人口加速下滑期。2010-2020年,东北地区人口减少了1099.8万。

房地产发展长期看人口。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人口集聚分化促使房地产市场不断分化,在少子老龄化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将更加分化,未来经济基本面好、人口流入的大都市圈大城市群房地产市场更有潜力。(中国房地产报、头条新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4. 有些大血管的闭塞单用静脉溶栓实际上是不够的,单纯的静脉溶栓可能不足以使病人获益溶栓益处:①血管再通;②防止进展;③改善血液流变学。问题6:脑缺血6min组
  • #万物皆可写成歌# 清晨的内蒙古伊图里河国家湿地公园,浓郁的森林气息扑面而来,滚滚云海翻腾在山峦之间,绵延起伏的山峰化身海中小岛,若起若浮,忽隐忽现。炊烟,灰瓦
  • 上海曹栋弼cdb颧骨内推,考虑很久也纠结很久,就是颧骨高之前去过南京友谊医院拍过ct的,周末刚做了人中缩短,等恢复好再去做颧骨 目前关注美联臣金振珸、金勇圭、金
  • 创伤性聋 慢性中耳炎:中耳炎是导致儿童传导性听力损失的普通原因。 孕期原因:包括感染、孕期用药及放射线的影响,母患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糖尿病等。
  • 东湖街道将在不断完善“垃圾分类+资源回收”两网融合体系的同时,多渠道拓展垃圾分类宣传力度,让垃圾分类融入居民生活,跟我们的日常息息相关,使更多的可回收物逐渐做到
  • 而娱乐圈这种喜新厌旧的不正之风并没有对一些献身艺术事业的老演员产生丝毫影响,他们依旧秉承着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一丝不苟,孜孜不倦任劳任怨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像丁
  • “天呐,只有我一个人看到了。” “可能是你爸爸,所以只有你看到了。
  • NO2、天秤女天秤女在恋爱中都比较小孩子,所以“作”就像她们的自带属性,她们不是在生气也不是在试探,只是生活中他们就是爱撒娇的小女孩,在外面给出对方面子,做个懂
  • 让我们越挫越勇,越败越强,只要不倒下,只要不溃退,失败和挫折就如垫脚石,增加我们的高度,厚重我们的人生。让我们越挫越勇,越败越强,只要不倒下,只要不溃退,失败和
  • 今天来给大家康康我的刷酸好物呦~ 市面上有太多含“酸”的护肤品,偶尔刷酸可以让肌肤更加光滑,剥离粉刺和闭口,但是不选对好的产品,就容易适得其反呀! PS:在使用
  • #hi十月##做自然的朋友##遇见美好# 十月,秋意正浓,小长假第四天,天阴清爽,我们一路向北,今日份最美的享受是去山里,遇清风、听鸟鸣,登高远望,看山美水美,
  • 《实施方案》围绕构建“无风险不打扰、有违法要追究、全过程强智控”的税务执法新体系,从持续深化落实“三项制度”进一步拓展“首违不罚”清单事项,推进税务执法质量智能
  • 面积段有可能规划140-160平的改善户型,如果按这个户型,去掉租赁面积,对外销售也仅有数百套房源。】作为合肥楼市中最火的板块,省府中轴目前有禹州绿城蘭园和阳
  • 10年窑藏茅台镇酱香酒免费品鉴(仅限100名),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评论私信~#酱香型白酒##酱香酒#【房企从业人员外流调查】多数年龄在35岁以上,在房企从业年限在
  • 神奇美丽的象头山,是北回归线上不可多得的绿洲境地,也是我国亚热带地区难得的物种基因库;  风雅俊秀、翠竹满山——这是南昆山。  隔江望北,是现代文明的五彩霓虹;
  • 因为异地,你的工作原因,我也希望跟其他女孩子一样有些各种仪式,但是我都选择原谅你,为你找各种理由,你曾经说过,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觉得你什么都懂,可能我太乖了,
  • 去了苍山的上关花索道,坐索道慢慢地上去,我想到的是这样静谧的时光,你想到的是几分钟可以到达山顶,夸奖你是典型的理科生,其实是简单的想法吧!到了一个许愿池,你说赶
  • 那你可大错特错了,猫主子的想法可多着呢,至少对漫画里的潘妮来说,无时不刻都在思考着生活的意义、生命的归属感、自由与安逸、幸福与痛苦…------对猫主子潘妮来说
  • #每日多善[超话]#来养养号[抱一抱][抱一抱][抱一抱]指路回姐妹们诚信和友善,在诸多中华美德对个人品德的要求中,居于核心地位, 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承下来的
  • 如果我有罪请让法律制裁我。[握手]我微博有很多技术篇,大家有兴趣也可以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