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24小时# 【河南洛阳:把创新落到产业上,引领产业升级】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幕墙玻璃,来自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世界第一宽桥”——济南黄河凤凰大桥的减隔震支座,由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量身定制……“洛阳创新”捷报频传。

在多个场合,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江凌不止一次要求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主战略,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聚焦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真正把创新落到产业上,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对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规律的研究,奋力闯出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在日前召开的2022年洛阳市人代会上,该市市长徐衣显提出,洛阳要以打造更高水平的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抓手,聚焦伊滨科技城规划建设、高新区重塑重振、智慧岛创新社区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版图重构中重塑洛阳发展新优势。

洛阳北方玻璃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12.5米超大尺寸中空玻璃

搭建平台 加速集聚高端创新资源

在洛阳伊滨区中兴智慧城项目现场,科技日报记者看到塔吊林立,11栋研发中心大楼即将全部封顶。据悉,这里是伊滨区正在打造的一个智慧岛创新社区。

洛阳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在发挥中兴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链整合作用,吸引信息通信企业在洛阳市集聚发展的同时,中兴智慧城还将全面导入智慧园区、金融服务、孵化服务等平台,为科技型人才提供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

有了高层次的创新平台,企业创新才能如虎添翼。去年以来,洛阳充分发挥国家自创区洛阳片区的龙头作用,着力建设智慧岛创新社区、新型研发机构、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着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矩阵,加速集聚各类高端创新资源,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创新激情“唤”起来了。高效成型铣磨车、免示教智能视觉机器人、激光增材技术……在位于洛阳高新区的清洛基地,一项项先进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持续为产业转型升级赋能。作为省级重大新型研发机构,清洛基地成立5年来,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平台+孵化器+实业”的运营模式,重点参股孵化企业20余家。

围绕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洛阳着力强化政策引导,在土地、资金、专项人才编制等方面予以支持,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设了17家新型研发机构,有力推动洛阳产业链转向中高端、关键环。

创新力量“聚”起来了。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实现了轮边驱动技术在国产农机上的首次应用,研发出全国首款“5G+氢燃料”电动拖拉机,成功开发智能农业装备管理平台……洛阳已建设各类创新平台2373个,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95个,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航空精密轴承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字号”创新中心、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引领洛阳企业勇攀创新高峰。

洛阳双瑞公司生产的一批减震支座正在起运

培育“尖兵” 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一个个透明的手机盖板被放入智能检测设备内,经视觉识别系统扫描,几秒钟后屏幕显示出检测结果……日前,在中科慧远视觉技术(洛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慧远),技术人员正对一批手机盖板检测仪进行最后调试。

手机盖板,即安装在手机触摸屏表面的玻璃。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其应用变得极为广泛。此前,国内厂商在手机盖板检测上主要依赖人工,存在成本高、难度大、良品率不稳定等问题。

面对市场需求,中科慧远依托自身技术积累,成功研发出手机盖板检测仪。这款嵌入视觉识别技术的手机盖板检测仪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将检测效率提高了近20倍,核心性能指标全球领先。

如今在洛阳,类似中科慧远这样的创新主体比比皆是。去年以来,洛阳着力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完善“小申高”“高升规”“规变强”等政策支撑体系,鼓励引导更多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做强做优,培育更多行业“尖兵”。

创新“龙头”动力十足。为进一步激发企业建设创新龙头企业的内生动力,洛阳建立了创新龙头企业培育库,在重大产业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目前,洛阳共有25家企业入选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占全省总数的21.55%。

“中坚力量”活力四射。洛阳着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目前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903家,主要分布在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有力支撑了洛阳产业结构优化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中小企业快速崛起。洛阳新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28家,同比增长18.5%。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小巨人”快速崛起,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国家农机装备中心研发成功的中国首台5G+氢燃料电动拖拉机

优化生态 让创新活力不断释放

在位于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视微影像(河南)科技有限公司中试生产车间里,彭先兆团队成员正在加紧组装调试一批眼科高端OCT影像设备。前不久,该企业自主研发的VG200型OCT影像设备实现小规模量产,多项性能国际领先。

2015年,彭先兆带领团队从美国回到洛阳,成为第一个落户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海外归国团队。“选择来洛阳,是因为这里不仅有良好的创业政策和资金支持,还有全程‘保姆+管家式’的服务,让我们能够一心一意搞科研。”彭先兆说。

洛阳坚持引育并重、以用为本,持续实施“河洛英才计划”,不断完善引才、育才、留才政策,构筑人才“强磁场”,引来高端“双创”团队。近年,洛阳采取兼职挂职、客座教授、共享院士等模式引才,先后柔性引进两院院士36名,直接引进院士、中原学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33人,落地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团队)35名(支)。

“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前不久,洛阳正式实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揭榜挂帅”制度,着力打通体制机制“梗阻”、补齐政策制度“短板”,迈出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

理顺机制,成果转化“顺”起来。洛阳着力建立精简、统一、高效的管理体系和市场服务体系,改进科研人员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让转化、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等体制机制,推动科研院所以市场化、企业化、产业化为发展方向,理顺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优化服务,引导企业“动”起来。洛阳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既抓好惠企政策落实、创新要素保障、政务环境优化等工作,尽心尽力为企业减负纾困,同时更加注重引导企业精准把握产业发展新“风口”、科技创新新“风口”,通过结构调整、技术创新、深化改革等,加快实现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刚刚召开的洛阳市科技工作会议,提出了2022年主要预期目标: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15%左右,新建各类创新平台400个,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1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40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60%以上,引育河洛创新创业、青年创新创业等人才团队60个以上,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00亿元……

(记者:戚帅华 乔地

图片:曾宪平、乔地)

GDP从三线直追新一线,这座城市成了黑马 | 新京智库
2021年各城市经济数据陆续公布。在万亿GDP之下的城市中,山东潍坊成了最大的黑马。

据《潍坊日报》报道, 2021年潍坊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10.6亿元,增长9.7%,增速居山东省第1位。2020年潍坊GDP为5872.2亿元,2021年突破7000亿元,直接跳过了6000亿元量级,增量高达1138.4亿元。2021年山东GDP增量为9966.9亿元,潍坊就贡献了11.4%。这样的成绩,着实亮眼。潍坊7000亿元的体量,也已经与大连、厦门、沈阳、昆明等城市处在同一个档次。

2021年年初,潍坊市重点工作突破暨服务企业发展动员大会提出,“咬定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冲刺全国大中城市综合实力前30强、加速迈入国内二线城市行列”。这一目标随后写进了2021年潍坊政府工作报告。“风筝之都”喊出咬定万亿目标,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大的轰动,毕竟潍坊2020年GDP只有5872亿元,虽然是山东省内第四城,但在全国仅排在39位。

过去一年,潍坊不但拿出了亮眼的成绩,并且以黑马的姿态在奔跑。其中,GDP站上7000亿元不仅体现城市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更意味着整个城市的发展量级迈上新的台阶。因为在中国,一个城市的GDP超过7000亿元常常被视作万亿之城的后备军,也就是“准万亿城市”。在2021年城市GDP榜单上,潍坊排在第34位(长春GDP接近7000亿元,具体数据尚未公布),较去年提升了5个位次。潍坊也一举超过了绍兴、扬州、南昌、盐城和石家庄,与厦门旗鼓相当,仅落后昆明、沈阳200多亿元。可以说,2021年潍坊已顺利跻身“万亿俱乐部”后备梯队。另一方面,从山东省内来看,潍坊GDP突破7000亿元对山东省内的经济格局也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山东省内GDP突破万亿的只有青岛和济南两座城市。在青岛之后,烟台2021年GDP为8711亿元,如无意外,烟台将会是山东省内下一个万亿城市。

在今年山东省两会上,烟台市长郑德雁表示,“2022年,沿着目标向前,烟台有信心,更有能力!”随着潍坊站上7000亿元,意味着山东省内的万亿城市将很有可能在“十四五”期间达到四个。作为衡量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GDP过万亿在城市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万亿城市数量的增加,也会助推所在地区整体经济实力实现跃升。在万亿城市榜单上,广东和江苏各拥有4座万亿城市,随着潍坊的“横空出世”,在万亿城市比拼上,山东也有望接近广东和江苏。按照山东的区域发展规划,将来济南与青岛这两座万亿城市要实现联动发展,而潍坊正处在这两座城市的中间地带。有媒体指出,作为山东中部城市,潍坊强起来后可以让山东“挺起腰”,并且能从济南、青岛两个方向发力,让山东这条经济主动脉真正强起来。

说到潍坊,除了风筝,外地人对潍坊的了解可能就是农业了。潍坊所辖的县级市寿光是全国有名的蔬菜之乡,每年有近数十亿斤的蔬菜从寿光运往全国各地。不为人所知的是,制造业是潍坊的最大经济贡献产业部门,也是潍坊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潍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长10.4%。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4.3%。在工业总产值上,2021年,潍坊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0929.1亿元,增长21.7%。全国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潍坊拥有37个,包含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所有的31个制造业行业。今年年初,山东组织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重点项目观摩会,潍坊是仅有的两个观摩点之一。

世界500强潍柴集团就坐落在潍坊,2020年潍柴营收超过3000亿元,位列中国机械工业百强榜第1位。潍坊制造业之强,还体现在制造业单项冠军的数量上。2017年至2020年,山东共遴选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71家,其中潍坊57家,济南47家,烟台37家,淄博36家,泰安32家,青岛31家等。

除了单项冠军数量位列16个地市的第一名,潍坊还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家、瞪羚企业7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3家以及100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潍坊有2家企业入选中国企业500强、10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3家企业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到了2021年,潍坊入选中国500强的企业更是达到了4家。仔细观察潍坊的制造业发展史就会发现,21世纪头10年是潍坊制造业快速成长期。这期间,潍坊形成了机械、电子信息等产业群,培育出潍柴和歌尔等全球知名的公司。其中,潍柴成了全球最大的柴油发动机供应商,歌尔成了全球最大的蓝牙耳机代工公司和VR(虚拟现实)头显设备供应商,以及唯一一家跻身全球微电子前十强的中国公司。

潍坊为什么能?潍坊是山东乃至全国为数不多的工业、农业齐头并进的城市。2020年潍坊农业总产值达1038亿元,约占山东全省总量的十分之一。在农业方面,山东省与北京大学联合共建的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就设在潍坊。据了解,该院按照“基础教学在北大、科学研究在潍坊、成果转化在山东”的运行模式,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在潍坊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和人才“硅谷”。潍坊为什么能实现工业和农业齐头并进?有专家指出,在山东半岛城市群分工中,济南、青岛更多地承担政治、金融、科技、文化等综合性功能,像潍坊这样的地级市更多承担产业高地功能,实体经济才是城市核心竞争力所在。在省内,潍坊经济强市的地位也在不断加强。从政策上来看,在山东省“十四五”规划中,胶东经济圈被着重提及,其中更是明确提出支持潍坊引领全国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建设国际动力名城和先进制造业高地。按照山东省发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未来将会以青岛为龙头,推动与烟台、潍坊、威海、日照4市强核聚群、抱团发展。从地理位置上看,潍坊处于济南与青岛之间,是山东东西走向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

这意味着在山东省内,潍坊的地位将会进一步突出,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地位将会得到凸显。
文 | 新京智库研究员 查志远#聚焦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

【“十八连丰”背后的科技底气】

13657亿斤!刚刚过去的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产量比上年增加267亿斤,至此,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7年保持总量在1.3万亿斤以上,喜获十八连丰。

大国粮仓稳,开局仓廪足。这一切,离不开好种子、好植保、好农机、好耕地,更离不开其背后高水平农业科技的自立自强。

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与作物基因组学研究迈入国际前列,农业领域科学家发表的国外期刊论文量跃居世界第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回首“十三五”,农业高新技术加快发展,农业科技成果加速产出,创新体系效能在改革中稳步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杨雄年将这一切形容为“华丽转身”—“农业科技的支撑引领从‘一农’向‘三农’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向‘内涵式’转变。”

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科技是支撑,更是底气。

把一株野生稻“驯化”为农民手中的粮食,需要多久?答案是约7000到10000年。如何在短时间内培养良种?

抓住种子这个“要害”

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占世界近20%的人口,如何多产粮,出路在科技,种子是核心。

把一株野生稻“驯化”为农民手中的粮食,需要多久?答案是可能约7000到10000年。

2021年3月,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首次提出了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为大大缩短这一进程提供了可能。这项发表于国际期刊《细胞》上的成果,被视为水稻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性进展,有望给世界粮食生产带来颠覆性革命。

一粒种子可改变世界,这只是一个缩影。

相关报告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领域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159项,颁发神农奖540项、丰收奖1631项。其中,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获得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获得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创新团队、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分别获得2016年和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一等奖,“这充分展示出我国水稻、小麦科技创新的强大实力和国际先进水平。”杨雄年说。

不久前发布的《2021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分析解读》显示,中国在作物、畜牧兽医、农产品质量与加工、农业信息和农业工程学科领域中,领先优势始终明显,热点前沿总体表现力得分均排名第一。2021年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生物育种产业专利导航研究成果》也指出,全球生物育种产业近十年来专利数量快速增长,我国生物育种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

每年冬天,地跨海南省三亚、陵水等地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里都是一片繁忙。多年来,一代代来自全国各地的育种科学家纷纷在此时“南迁”投身农业育种工作,全国近70%的农作物新品种都曾在这里“成长”,如今,这里堪称“南繁硅谷”,成为中国种业科技的硬核支撑。

中国粮用中国种。截至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以上,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自给率达100%。“这些年,我们粮食单产有较大幅度提升,50%以上归功于品种改良。”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这样评价。

传统农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业机械的使用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如果再给农机加上“智能”呢?

农机插上“智慧”翅膀

2021年10月,在“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340马力智能无级变速拖拉机前人头攒动。这台墨绿色的“钢铁巨人”光轮胎就有两米高。它引入北斗导航系统,可实现无人驾驶作业,还能根据地势的情况,进行智能无级变速,科幻感十足。此外,这台大马力拖拉机通过配置8条轮胎的驱动方式,增加了地面附着面积,增大牵引力,同时还减少了对土壤的破坏,可实现复杂土壤中的高效率作业。

以上种种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打破了国外高端农业装备的长期技术垄断,代表着中国农机装备水平的新高度。

事实上,过去几年,大江南北田间地头的“科技味儿”越来越浓,农业生产由此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在新疆,推广应用的北斗导航自动驾驶技术实现了棉花生产的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发展,示范推广的国产高性能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犁、国产六行打包采棉机等高端装备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河南,玉米种植大户可将机收的玉米从田间地头直接送到玉米烘干基地,经过先进农机的玉米棒烘干、脱粒、籽粒烘干“一条龙”作业,实现粮食即收即存储;在江西,从打田到收割,水稻种植可全程机械化,在先进水稻收割机的帮助下,曾经最苦最累的“双抢”不再难熬。在5G技术+北斗高精定位技术支撑下,农机的定位甚至可以精确至厘米级别,有效提升农业资源利用率,节本增效。

统计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1%,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3提高到0.57,我国科学家在研究热点“无人机农业信息获取技术及应用”中同样表现出色,全球排名第一。

不久前,在中国农学会发布的《2021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中,一款航空精准施药雾滴沉积检测系统夺人眼球。这款装备通过智能无人机和传感器的支持,能够实现对农药药滴的精准喷洒监测,可谓“滴滴可控,算无遗漏”,彰显出农用无人机的“中国智慧”。

据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市场监测,农业无人机年度销量从2017年的不足千架发展到2020年的1.53万架,四年时间增长了17倍。2020年,我国拥有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70779架,较上年大幅增长77.52%。

“我国精准农业航空植保技术与农业智能装备引领了世界农业信息技术发展方向,植保无人飞机的保有量、作业面积处于世界首位。”杨雄年说。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但化肥和农药的过多施用,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产生了环境污染。高效、绿色与可持续农业如何发展?

植保擦亮绿色底色

小麦赤霉病被称为小麦的“癌症”,是威胁粮食安全的重大国际性难题。我国每年小麦赤霉病受害面积6000多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2021年,山东农业大学孔令让团队首次从长穗偃麦草中克隆了主效抗小麦赤霉病基因Fhb7,揭示了其抗病分子机理和遗传机理,为从育种角度解决日益严重的小麦抗赤霉难题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也助力了绿色防控。这一重大植保突破入选2021中国农业科学十大重大进展。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从主要依靠拼资源、拼消耗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靠的是绿色兴农的科技支撑。几年来,我国农业科研机构通过加强农业污染防治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应用,组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等国家科技创新联盟,深化产学研企协作,合力突破农业污染防治技术瓶颈。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中央财政共投入23.29亿元,启动实施“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有力支撑了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计划,三大粮食作物的化肥和农药利用率均超过4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7%,全面支撑了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绿色发展。

小小纳米技术听起来“高精尖”,却能在农业生产中派上大用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崔海信介绍,目前,纳米科技与新材料集成创新与应用,在农业领域正孕育着颠覆性技术突破,也为发展高效、绿色与可持续农业提供了前沿科技手段。尤其是利用纳米技术创制高效、安全、低残留“纳米农药”,已成为绿色农药创新发展的主流。

如今,我国科学家已将纳米材料应用于肥料、农药以及疫苗研制中,在纳米药物设计原理、增效机理、制备技术与工艺集成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同步于该领域国际前沿研究,为世界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技术选择方案,成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科技丰硕成果中的一大亮点。

土地是农业之根,土壤的质量决定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确保耕地面积的同时,我们更要思考,如何保证耕地质量?

向耕地难题进发

冬闲时节,中国农科院祁阳红壤站里的实验田依然一片绿意。60年多来,这个国家级重点野外观测实验站聚焦土壤这一长期、基础性问题,已拥有6个持续时间超过3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积累超过20000份土壤样品,超过5000份植株样品,160万个观测研究数据。这些数据已成为攻克南方红壤酸化难题、提高地力的金钥匙。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强化耕地保护,是稳产丰产的关键所在。但据农业农村部“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显示,全国耕地一到三等耕地仅占31%,中低产田占比高达2/3以上,优质耕地资源十分紧缺。

有土斯有粮,瞄准耕地这个要害,中国科学家正信心满满,全力进发。2021年12月,国家耕地科学中心正式成立。依托在东北黑土地有机质提升、南方低产水稻土改良、南方红壤酸化防治、粮食作物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等领域的丰硕成果,科学中心将坚持团队作战,打破小而散的传统研发模式,以成建制的团队为任务攻关单元;坚持协同共享,构建纵向核心产业系统布局和横向关键共性技术集成支撑的创新联合体,服务“藏粮于地”战略,支撑解决“耕地要害问题”。

而于2020年底成立的国家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正围绕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凝聚院校、科研机构、市县农技农机推广部门、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单位的力量,带领农民切实把“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

点滴的科技进步背后是创新体系效能的提升。

杨雄年介绍,凝聚各方力量,共同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目前,这样的科技创新联盟我国已建成51个,其中,16个标杆联盟进入实体化运行。提升原始创新能力,42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335个专业性重点实验室、269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按规划实施,共同组成了农业学科群体系。江苏南京、山西太谷、四川成都、广东广州、湖北武汉等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更成为“农业硅谷”和区域经济增长极。

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曾衍德说:“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安全总体有保障。也要看到,未来一个时期需求还将持续增长,抓粮食生产的劲头只能紧不能松。”因此,抓好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推动经营创新和机具创制创新,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确保粮食安全,将是这个五年我们的首要任务。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混搭风是这几年火到不行的新潮复古外加一点vintage风格这条由四种颜色组成,颜色非常浓郁有生命力 有一种花团锦簇的感觉 采用了黄水晶,海蓝宝碎石,以及一些切面
  • 4.成朗举起摄像头呐喊的镜头,让我想到了那些在战火中坚持新闻播报的战地记者们,也想到了我死去的新闻理想。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电
  • 展览期间,还将有十场运河文化主题活动,传统手工扎染、妙绘江南水乡、咖啡里的运河等体验活动,可以带大家用不同材料创造自己心目中的运河美景。#带着微博去苏州吴中##
  • #松田瑠华[超话]#アンドレス・イニエスタ選手が立ち上げた新ブランド #Capitten 発表会に招待頂きました!.スペイン語はさっぱり分からなかったのですが、
  • 事实上,她们对女篮运动的热爱,对姑娘们的感情,一定比你我,比在互联网上说三道四的各位多得多。她们作为前辈与专业的业内人士,对女篮姑娘们有更高的要求,她们从她们的
  • 我真无语,打个大乱斗队友突然发病点我和另外一个人路人辛德拉他破败王带虚弱送了15个打八千伤害哪来的脸点别人呢一直在那说大乱斗是你菜的借口?他总会一脸紧张,是我做
  • 《他的江湖》作词:叶尘主:甩尽心上千重锁砍掉身上百层枷不近风霜身已晃不阅千山心已全江上一饮桃花醉醉里看江别有味夜半何处琴声起忽醒才觉是梦中他欲一剑斩江却是痴心妄
  • #银川买房#【立体交通路网逐步升级】  6月3日,正源街、亲水大街与银川南绕城高速公路枢纽处,高铁、货车、轿车南来北往,奏响一曲优美的城市交通交响乐。 #高新动
  •   楞严咒第一会  南无萨怛他 苏伽多耶 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写 南无萨怛他 佛陀俱胝瑟尼钐 南无萨婆 勃陀勃地 萨跢鞞弊 南无萨多南 三藐三菩陀 俱知喃 娑舍
  • ”‘还是说出来了啊……’五条悟想,这个小小的悠仁就在他的手中,五条悟可以感受到他的重量及温度。”五条悟笑着说,“小悠仁知道的吧,那个青蛙王子的故事,只要得到了公
  • ”感情是两个人的事,一方知道为此付出,另一方乐于给予,才会在你来我往中,长久延续下去。”人的一生,真正懂你的人,能够体恤你的不易,感动你的付出,并能和你真心相处
  • 9. 男女之间没有纯友谊,如果你觉得有,那你一定是被爱的那个。 8. 细节这东西,我说了你才做,它就会变得很廉价,我说了你还不做,我就变得很廉价。
  • 虽然我知道,我可能再也见不到你了,但遇见你,我不后悔,因为你给了我一个最快乐的18岁。以前在学校,就有人恶意中伤她,谣言她跟哪个同学好了,她怎么了怎么了……所
  • 对于男人而言,听到你嘴里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会极为震惊,虽然他确实是想要跟你分手,但听到你说你怀孕了,他就不得不承担起责任,为了自己的责任和你“肚子里的孩子”他只能
  • 观察期间,要注意隔离,与家人分餐,加强个人卫生,定时对房间进行消毒及通风,适当增加饮水及加强营养,保持充足的睡眠及良好的心情,同时密切监测体温,若有体温持续增高
  • 超实用‼️50+款可编辑国庆素材分享2022年是我国建国73周年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分享一组国庆免抠素材给大家 附上国庆文案: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见证百年,愿
  • (更济宁)#济宁# 【太东大市场现已更名“太东停车场”】前段时间大门上可见的“太东大市场”几个大字已不见了。【 #济宁# 太东大市场现已更名“太东停车场”】前段
  • 如何防止脱发最有效的方法?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想说染个头发,追求一下时尚,然而发现染完头发,没有多久,颜色渐渐的就洗掉,还有点点掉发,心塞,后来同事给推荐的这个首
  • #明日方舟##银灰##初雪##谢拉格##喀兰贸易##银初# 原发布lof,id姬如谢拉格往事 试阅如图—————————————————————银初新皮肤的梗及
  • 我现在就在想如果我没有遇到你就好,我如果没有遇到你,我还是我,不是现在伤心的我,虽然我是一个外向的孤独患者,遇到你之后我便会像李清照那样期期艾艾,感慨众生。挽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