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奶奶去世了,死在了自己八十岁生日那天
一位一米六八,穿39码鞋,尖酸刻薄,嫌贫爱富的妇女。
我只能从长辈口中简单的了解她的一生:从小家是地主,反地主的时候立马化身红卫兵批斗自己的父亲,当过几年老师,嫁给了长芦盐场的高级工人,我爷爷,自此就天天打牌。
因为我爸爸不是女孩,所以讨厌我爸爸
因为我妈妈娘家穷,所以讨厌我妈妈
因为我是个女孩,所以讨厌我
因为已经有长孙了,所以对我弟弟无感
小时候同学总是说自己的爷爷奶奶如何如何,我从那时候就不理解怎么他们的爷爷奶奶好像和我的爷爷奶奶不一样。从我懂事开始我就不喜欢我奶奶,因为只要她出现,我妈妈就会被欺负的天天抹泪。我爸大孝子,能做到对我妈最温柔的事就是谁都不帮,所以我说了不止一遍,如果我是我妈,我早就离婚了。
我对我奶奶的记忆很少,只记得过年亲戚串门,夸我好看,她立马反驳,说她的大孙子才是好看的。等等之类甚至更过分的事情不计其数。
瘫痪了两年,可恨差不多都消失了,只剩可怜,死了也是一种解脱。
我没回家奔丧,一是离得远,二是家里人也都知道孙子辈的和爷爷奶奶向来没什么感情,大概长孙在就行了。
希望她下辈子能做个善良的。

#余华[超话]#
读《在细雨中呼喊》到这里,脑海里一直浮现出和外婆有关的画面。
外婆是2017年三伏天去世的,晃眼间,“外婆”这个称呼已经快五年没叫过了。对外婆的思念总是在深夜,来得汹涌而浓烈。
和外婆有关的记忆大都在小学的暑假,每年暑假都会去外婆家住一段时间,那时候会发现外婆每年都在变矮,直到矮我一个头还多。除了自己在长高,我也一度怀疑是不是人老了骨头会缩会变矮。后来还特地上网查过,百度说是的。
小时候觉得外婆力气很大,瘦小的背膀能扛着框住自己整个身躯的自行车轮胎走很久,从城西到城东;我也是那时候知道轮胎有不同的型号,外婆会在进货前按照外公的嘱咐,撕下一小块废旧的纸盒或一小块纸片,用铅笔或圆珠笔一一记清楚;外婆会写字,写出来的字很端正,是繁体的;外婆说,她在那个年代是农村里极少数读过书的女孩子,读到了小学二年级(外婆说那个时候小学是五年制),每次说到这里外婆会很骄傲;遇到一下子想不起来或者不会写的字,外婆会问我或让我帮她写,有时候我也会自告奋勇帮外婆写进货单,写完喜滋滋的拿给外婆后,外婆会夸我的字好看;陪外婆进货时我会帮忙核对进货单、拿东西、撑遮阳伞,外婆总是会夸我懂事能干,回去的路上会带我买吃的犒劳我,但我不忍心,总是说“不用了”“够了”。
小时候喜欢缠着外婆听故事,在白色蚊帐里,外婆用蒲扇帮我驱散闷热时和我说过蛇娘娘、武大郎、红卫兵,也说过自己,但当时小,连着外婆的身世一起全当故事听了。只记得外婆说过,她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改嫁到城里了,外婆从小是和她的外婆(外婆说,我应该称呼她的外婆为“老外婆”)一起生活的,生活很拮据。但没过多久,老外婆生病了,还不大的外婆就开始养着老外婆。
如果现在听到这些,我会牵牵外婆的手,第二天带外婆去买好吃的。外婆很喜欢吃零食,但舍不得买也舍不得吃,我每次去外婆家,她都会像变魔术一样从衣柜的小角落里或衣柜里衣服的夹层中拿出一些小零食塞到我口袋里,有些都已经过期了。

止不住的想念。

叶言材:我的前尘往事(5)察院老宅、老宅变迁(上)

我家是一座三进的四合院,并带有一个东跨院。院子里一色方砖漫地,幼儿园时的我,经常可以在院子里开心地骑着儿童用的三轮小车,小学三年级以后直到初中时期,我还可以在院子里骑自行车,足见院子够大。

后来六十年代末,院子里一进大门的影壁和里外院之间垂花门的墙被街道居委会拆毁,在院子中间修了防空洞,地面上鼓起了一个大土包,我就再也不能骑车了。

我家这所宅院可以追溯到道光年间,我太祖父讳“联魁”,字慎斋(家父和叶嘉莹先生的曾祖父),出生于道光六年(1826),因他在咸丰和同治年间任二品武官(清朝的“一品武官”很少),所以我家的院门是那种“广亮大门”,坐北朝南,门旁有“上马石”,门洞将近六尺深(王府为八尺深),左右各有一个石鼓型的“门墩儿”,鼓上各趴卧着石狮子,鼓身正面和侧面还雕有数头狮子,门的上方有四个突出的门当(也叫“门楣”),下方是足足有一尺来高并可以拆卸的门槛。朱红色的大门,高约两米左右,厚约15公分左右,两扇大门上各有一个金属门钹,上边有金属门环,叫门时用门环敲击门钹发出声响。据熟悉北京四合院的人称:按照清代的规制,这是一座仅次于王府规制的、专用的、典型的“二品武官院门”。但是,门口的石鼓石狮在文革初期,却被我和姐姐用铁锤捣坏了。

后因我的曾祖父考取了进士,于是门上就多挂了一块“进士第”的匾额。可是我从小就没见过,后来初中毕业16岁进工厂当学徒,跟一位对我家一带比较熟悉的老师傅聊天儿时,他问我家住哪里,听我说了以后,他说:你家原来可是不得了,门上挂着“太史第”的大牌匾,行人只能从前边经过,不能停留…… 我很吃惊,回到家里向父亲询问,家父才告诉我:不是“太史第”,是“进士第”。

门洞内侧也有近六尺深,迎面是一座高大的磨砖“影壁”(又称“照壁”),据我父亲的笔记描述:
影壁上嵌有病者赠送的“立起沈疴”等匾额,壁的中间竖有题写着“水心堂葉”的木刻,“葉”字为红色,先伯父说“‘水心堂’即为我家之堂号,‘水心’原为宋代学者叶适的别号,先伯父敬仰其人,故题‘水心堂葉’”。(按:此处为了能表现原貌,所以使用繁体“葉”字)

壁前匾下放一大荷花缸,粉色荷花,绿色荷叶互相衬托着,夏季还养几尾红色小鱼,它既可以吃孑孓避免滋生蚊子,同时给人一种雅致脱俗之感,令人不禁想起“出淤泥而不染”之名句。

向左下三级台阶才能进入外院——一进院,外院是一溜五间南房和一间厕所。我父亲说:南房原为书房,可在内读书亦可接待男宾,所以这间厕所是“男厕”。

里外院之间有一堵两米多高的院墙,上白下黑,白墙上有用小瓦片组成的轱辘钱儿形的饰样,正中是一座“垂花门”,坐落在将近三平米见方的石台上,石台向内院延伸,四边由一尺宽的条石组成,中间由大方砖漫成,各有两级条石台阶,通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听父亲说“可作为艺人表演曲艺之用的一个小戏台,台上北面为一木制屏门,绿色门扇上写有红色‘福'、‘寿'二字,此屏门只是当家中有红白大事时方才开启”。

其实我也只是听说过院子里曾经有过“垂花门”,而在我的脑海中完全没有关于“垂花门”的记忆。垂花门内是二进院,即中院,或称“正院”,北边是三间正房加左右两侧耳房和一间存储物品的库房,西厢房和东厢房各三间。无论是里院的北房、东西厢房,还是外院的南房,房基都比较高,进屋都必须上三级石台阶,而且台阶两侧都有条石坡道。为了便于流水与防潮,西厢房的背后、东厢房的南山墙与影壁之间都修建有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体宽的夹道。

北房中间堂屋后墙的上半截能够支撑起来,可以看到三进院的后花园。后院也有一个比较小的院门,直通长安街。整座院落的东北角除有一片空地可以种植一些作物外,还有一间厕所。也就是说,在整座院落的东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间厕所,这在北京的四合院里也是不多见的。

东跨院是车房、马厩和厨房,所以大门东侧的门是车马进出用的。1958年“大跃进”时被居委会改造成了“街道食堂”。

老宅的变迁(一)

1958年秋,我的“大爷爷”叶廷乂公(我祖父的哥哥)去世后,这样一座占地面积约2000平米的“察院胡同老宅”,陆续搬进来了一些家族以外的人。家父叶嘉谋当时是北京第35中学的语文老师,这所学校原名“志成中学”,是1923年由李大钊等人创建的。因校领导对家父说:现在有不少教职员工没有地方住,你家有房,先帮学校解决一下困难吧。于是,家父就将后院的房子腾空,借给了同事们居住,因为上百年的老房经常被居住的人要求需要维护修缮,会需要不小的费用,领导就让他们给我家一些钱,不知怎的,到了1966年6月房管部门来人到我家,当时只有我这么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在家,帮他一起丈量了所有房屋以后,他们说你告诉家长留下你们现在所住的房子是“自住房”,其它的都由国家按“出租房”代管了……就这样,院子就被国家收了。

另外,1957年冬,因国家已经计划在人民大会堂西侧建造“国家大剧院”(当时并没告知要建什么),我外祖父家的土地和房产被征用了,可是搬迁的住房还没有建好,外祖父一家人只好先搬到我家院子借住,搬进了里院的西房。1958年,开始了“三面红旗”运动。翌年,街道居委会要办公共食堂,并且3天之内就要开张。是以,做为人民教师的家父和家叔,为了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仓促腾空院子里的东厢房和东跨院原来的车库——里面放满了书籍,只得将房中的书籍家具等物品处理掉。就这样,我父亲他们打开了多年前就已锁定的车库大门,街道居委会的公共食堂进驻了我家车库。当时我还很小,不太记得什么,后来才听说荣宝斋、北京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来家中分别挑选,拉走了几车。前些年又听说,当年还有不少被清华大学拉走了。总之,说明以前家里所藏的图书物品应该都还是不错的。

记得我小时候家里有四根通体铁铸的“旗枪”,所谓“旗枪”就是八旗军军旗的旗杆,应该是各旗将士中最重要的指挥官才能拥有,后来为了锻炼身体,家父和我哥哥把它们用铁丝固定在了相近的两棵树上,做为单杠使用。家里还曾有过一把宝剑,护手(又称“吞口”)处是一个狮形兽头,剑锋似从狮口中吐出的舌头,约三尺长,当时我还小,觉得很重,需要双手才能相当吃力地举起。曾听老人们说清代佩剑的护手分为:一等龙头纹,二等狮头纹,三等虎头纹,四等狗头纹,等外为蝴蝶纹、无纹…… 我至今也不知真假,因为那把剑在文革初期红卫兵抄家时被抄走了。

我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曾经想学毛笔字(描红模字)和画徐悲鸿那样的马,所以毛笔用得很费,经常跑到西小院库房里去拿新的毛笔。库房里有很多东西,据说都是以前没被挑走的。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有几盒“宫墨”,它们在木盒中一字排开,中间的那块最大,上有金色的龙纹图案,两侧的墨依次越来越小,再靠外的两块是红色的,据说是“朱砂墨”,而且这几盒墨和木盒的气味都很香。当年父母不让我用这些墨,我只好到外面去买,可是市场上卖的墨或者墨汁的气味都很臭,令人作呕,所以我就不学写字画画了。不过说实话,我真的浪费了不少好毛笔!

(未完待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你向阳而生,我就不会看到黑暗,只愿未来的日子,一路繁花相伴!你向阳而生,我就不会看到黑暗,只愿未来的日子,一路繁花相伴!
  • 回到新疆的这些日子,想到沙溪,又成了对岸遥望的梦境一般的存在。流转的光影下,也许我是树下鼾睡的一株不起眼的植物,做了几场生而为人的梦。
  • #陈易玄##中国道家##中医养生#☯️清香一炷表虔诚,您知道一炷香的功夫是多久吗❓清香一炷表虔诚,“上香”是道教沟通人神之间的基本方法和礼仪。三柱香插在香炉中的
  • 各种业务都有【圆萌乐活动】40r商店清空[赢牛奶]【成就发型凛刃/野月】40r不包前置,流派/心境 10r/个 70r全包流派前置【永夜周本1-6英雄】1-6首
  • 我的掌心已被指尖扣的满是月牙,声音都在发颤:“国师大人,我与你素不相识,为何要害她。我的掌心已被指尖扣的满是月牙,声音都在发颤:“国师大人,我与你素不相识,为何
  • ”  陆禹辰眉头皱得更紧了:“以你的名气,不是每天都有一堆人给你送花吗。  她不甘心,还想引起他的回忆:“虽然是野花,也很漂亮。
  • 据“对撞机”网站报道,该剧延续了瓦坎达王国的时间线,但更多是围绕瑞瑞展开,讲述她是如何得到“导师”钢铁侠的教导,接受成为超级英雄的职责。(《环球时报》2024年
  • 私とALICE 、いつもあなたの後ろにいて、応援しますよLOVE YOU SO MUCH#迪丽热巴##迪丽热巴0603生日快乐# #凉海枢[超话]#おはよござい
  • AI新时代下全场景自动化感知和多模态处理的大模型,大大拓展了AI的感知能力,作为研华在Arm领域重要的合作伙伴瑞芯微为现场观众分享了大模型在LLM工业领域十大应
  • 愿我们对世界有更多的好奇和热爱❤️我想要去看世界,不单单只是去看不同的风情,还有去感受不同的的人,感受不同的文化,感受不同的思想,感受不同的情感,了解各行各业知
  • 26.2AI批量剪辑软件 探店带货推广探店带货系统7.支持加背景音乐、封面、片头、片尾、内置60种智能滤镜 8.支持加贴纸,可设置贴纸大小、位置、出现时间、显示
  • ”李老三一改往日的和气好说话,冷笑道:“当初邀请你们去书院食堂,你们不去,在背后没少骂我没安好心。今天又是一个很棒的自己,以前一个人都不敢走夜路,怕的要死,最近
  • 因此在感情上,大家对于天秤座的看法是褒贬不一的,有人觉得是滥情,有人觉得是温情而天秤座确实是一个分不清爱情和友情的星座,他们对所有人都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在他们
  • -【迪士尼】上迪的年卡用户,港迪的服务商最可怕的噩梦是梦到自己睡在丰盛堂的后台,醒来才只是半夜;-【最后】人生是旷野,成见是大山,世界是草台班子,我曾经在微博认
  • #‍每日‬一善# 生活,需要一点阳光,生命,需要一些勇敢,纠结过去,担心未来,都不如抓住当下,过去是梦,未来是影,现在才是真真切切的人生。错过了落日余晖,也可以
  • #双相情感障碍[超话]##裂缝精神健康插画艺术展# 最后这个大挂布氛围拉满了……知道效果好不知道这么好,白天来的时候上头天窗哗啦哗啦地下暴雨,但是下面熊熊燃烧。
  • 发发存了一段时间的花絮②[春游家族]腊腊杂杂的东西准备得7788,终于想起要发发快乐花絮[心]特别鸣谢陆先生准备的惊喜[心]特别鸣谢他满足我的仪式感[心]特别鸣
  • 刚看了魔方新世界整个就是规则介绍的时候,神游玩游戏的时候,慢慢知道了怎么玩结束了,搜复盘的时候,才明白整体怎么玩冲着圆子,糊糊去的意外看到了其他人的魅力原来能成
  • #宠物[超话]# 家人们,今天必须要和你们分享一下小兔子的那些事儿呀!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书,跟随萌萌和他的朋友们,开启一段奇妙的火星之旅吧!
  • 高仿包的质量毫无疑问是不如真包的,但这个质量很多时候只有用一段时间才能知道,所以大部分人在刚刚购买包包时,无法从质量上去区分真的还是高仿的,所以建议这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