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大洗牌:#北京天津人口出现负增长# 】近日,各省区市陆续公布了2021年常住人口增量。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统计发现,浙江、广东、湖北、江苏、福建,2021年人口增量规模居全国前五,去年一年常住人口数量分别净增72万、60万、54.7万、28.1万、26万。

全国有8个省区市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它们是河南、黑龙江、河北、天津、甘肃、内蒙古、江西、北京等省区市,尤其是河南省,已成为全国人口流出最严重省份,去年常住人口数量骤降58万;黑龙江人口减少46万;河北省人口减少16万。

从已公布数据的各大城市人口增量排名来看,新一线城市成都、杭州成为此轮抢人大战中大赢家,去年人口净流入数量为24.5万、23.9万;作为老牌直辖市的天津,在人口增量排名中垫底,去年常住人口数量减少了13.6万。

"逃离北上广"不是一句笑言,无奈背后是真实的人口迁徙流向。数据显示,2021年一年,北京常住人口数量减少0.4万,上海人口仅增长1.07万,广州人口增加7.03万,人口吸引力均远远不及新一线城市。

人口加速流向强二线城市

目前,我国共有4个城市的常住人口在2000万以上,分别为重庆、上海、北京和成都。其中,成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与第六次相比,人口净流入将近600万,总人口已经正式跻身全国四强。

但无论是上海和北京,从人口增速来看明显有着放缓趋势,成都依然保持强劲人口吸引力。

成都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数量为2119.2万,比上年末增加24.5万,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点增加25.42万人;2010-2020年十年间常住人口增量高达581.89万。

成都所在的四川省去年人口仅增长1万,这说明成都对全省人口吸引力仍然巨大。目前,成都常住人口占全省比重为25.31%。这意味着,每4个四川人中,就有1个成都人,省会城市人口首位度相当高。

成都与重庆,被称为西南双城,一个是四川省省会、一个是直辖市,都是国家中心城市。但去年一年,重庆新增人口仅3.5万,与成都已形成差距。

人口增量第二大城市是杭州。2021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数量为1220.4万,与2020年末常住人口1196.5万相比,增加23.9万。2010年-2020年,杭州新增人口共计323.56万,比苏州还要多100万,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到杭州工作、生活、落户。

近几年,杭州发展突飞猛进,一方面,大力收割"人口红利",另一方面,疯狂卖地。2016-2020年,杭州卖地收入累计超过1万亿元,为全国最高;2021年杭州卖地收入3029.9亿元,同比增涨20%,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

大量人口流入必然会催生巨大的住房需求。以杭州为例,2017-2019年,杭州每年商品房成交量都超10万套;2021年杭州新房成交总套数约18.7万套,成交金额高达6200亿元,均创下近几年新高。

南昌市人口增量位居全国第三,2021年一年新增人口18.3万。其实,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南昌人口增长速度并不快。2015-2020年,南昌每年常住人口增量仅约六七万。

直到2020年,南昌地铁三号线通车,高铁东站建设开工,南昌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大南昌都市圈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合作在南昌正式启动,随之人口迎来一小波上扬,2020年新增人口65.44万。2021年,南昌常住人口达到644万,城镇人口数量突破500万,成为特大城市。

但就江西省而言,2021年已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去年人口减少1.46万。这意味着,江西省内,除南昌以外其他城市几乎都是人口减少趋势,也就是,南昌新增18万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南昌周边县市,这与杭州人口增长的逻辑完全不同。

人口增量第四大城市是青岛,2021年常住总人口1025.67万,较上年增加15.1万。青岛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2021年GDP为14136.46亿元,在山东省的首位度由2020年16.96%提高到2021年17.01%。青岛对人口的吸引力、承载力在不断增强。2010至2020年10年间,青岛人口增加量居全省首位,比增量排第二、三位的济南、临沂分别多增26.67万、37.76万。

人口增量第五大城市是郑州。2021年末,郑州常住人口数量为1274.2万,一年增加14.2万。2010年-2020年10年间,郑州人口增量高达397.41万,超过了杭州。整个河南省则步入人口负增长阶段。

此外,宁波、嘉兴、南京、福州4个城市,2021年人口增量均超10万。按照南京官宣数据,截至2021年年末南京常住人口达942.34万,占全省的11%;一年内新增人口数量为10.37万,占整个江苏省去年28.1万新增人口的比重为36.7%。南京人口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显现出近年来南京人才落户政策的效果。

武汉市2021年末常住人口数量达到1365.5万,增量较2020年达到100多万。不过由于2020年正值武汉疫情又是人口普查,也许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或求职人员未及时返回武汉引起普查数据偏差,故未统计在排名之内。

截至记者发稿,长沙、西安等均尚未公布去年末人口数量,但这些城市都是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抢人"之城,人口增量亦颇丰。

陕西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陕西省常住人口数量为3952.9万,西安市常住人口数量为1295.29万,西安常住人口已占全省人口的32.8%,即每3个陕西人中,就有1个西安人。2017-2019年,西安3年人口总增量为128.87万。

近日,长沙市市长郑建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近5年来,长沙每年净流入人口30万左右,位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过去10年,长沙常住人口净增加300万以上,2021年净增人口也在15万以上。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认为,成都、郑州、长沙、武汉、西安、重庆等强二线城市,近几年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口集聚都十分迅速,收入与一线城市差距越来越小,居住条件好,生活压力没那么大。因此近几年,越来越多人留在了这些城市。

这些强二线城市,如今亦被称为"新一线"城市,未来发展或可比肩北上广深。

这些城市人口流失严重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显著变化。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红利减弱。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而2020年、2019年这一数据分别是1.45‰、3.34‰。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表示,0.34‰的增长率意味着中国又向绝对的零人口增长迈近了一步,但不会在2022年就迎来人口负增长,而是会在几年"零人口增长波动期"后,然后才进入常态化负增长阶段。

届时,未来越来越多的地区面临人口收缩。因此,吸引外来人口流入并最终留住人才,对一个城市而言就变得更为重要。

作为GDP第一省,广东在过去这些年堪称吸引流动人口的"黑洞",2017-2019年,每年常住人口增量都在170万以上。第六次人口普查到第七次人口普查之间,广东全省常住人口增量更是达到惊人的2170.94万。但2021年,广东省常住人口增量却只有60万。常住人口增量方面,浙江已超越广东,位居第一。

这或许是老牌一线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2021年北京、上海、广州常住人口合计增长7.7万,不及成都、杭州单个城市人口增量的三分之一。

尤其是北京,2021年常住人口数量减少了0.4万,其中,城镇人口数量1916.1万,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7.5%;常住外来人口数量834.8万,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1%。2020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数量为841.8万,占当年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5%。明显看出,常住外来人口数量在减少

根据七普数据,2010年至2020年,北京平均每年净增22.8万人,上海平均每年净增18.5万人,广州平均每年净增59.7万人,加起来合计101万人。

2017年初以来,武汉、西安、长沙、成都、郑州、济南等强二线城市先后掀起"抢人"大战,落户门槛一再降低,其中西安只凭身份证、毕业证即可落户,堪称"零门槛"。广东作为人口第一大省,也一直在不断拆除落户的藩篱。

反观之,北京、上海,一个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一个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仍是"一户难求"。这些超大城市的住房成本,也是外来人口所不能承受之重。

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建设,以人口净流入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整个京津冀区域的人口吸引力都在下降。

天津最明显。近几年,天津经济比较低迷,GDP不增反减,人口吸引力也有所下降。2020年,天津市常住人口数量为1386万,与十年前(1294万)相比,仅增加92万,与成都、杭州、郑州等城市差距甚大。

天津还有不少市辖区的常住人口为负增长,如著名的滨海新区。2020年滨海新区常住人口有207万,占天津常住人口(1387万)的14.92%,位居全市第一。然而,2010年滨海新区常住人口数量为242万,与10年前相比,人口减少了65万。

在天津的二手房市场上,据贝壳找房数据,有着15.5万套的库存,等待有人来"接盘"。

整个河北省亦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石家庄、唐山2021年常住人口数量分别减少3.68万、2.1万。

整个东北地区人口发展已先后经历了高速增长、稳定增长、低速增长和负增长四个阶段,现在仍处于人口加速下滑期。2010-2020年,东北地区人口减少了1099.8万。

房地产发展长期看人口。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人口集聚分化促使房地产市场不断分化,在少子老龄化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将更加分化,未来经济基本面好、人口流入的大都市圈大城市群房地产市场更有潜力。(中国房地产报、头条新闻)

【人口流动大洗牌:#北京天津人口出现负增长# 】近日,各省区市陆续公布了2021年常住人口增量。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统计发现,浙江、广东、湖北、江苏、福建,2021年人口增量规模居全国前五,去年一年常住人口数量分别净增72万、60万、54.7万、28.1万、26万。

全国有8个省区市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它们是河南、黑龙江、河北、天津、甘肃、内蒙古、江西、北京等省区市,尤其是河南省,已成为全国人口流出最严重省份,去年常住人口数量骤降58万;黑龙江人口减少46万;河北省人口减少16万。

从已公布数据的各大城市人口增量排名来看,新一线城市成都、杭州成为此轮抢人大战中大赢家,去年人口净流入数量为24.5万、23.9万;作为老牌直辖市的天津,在人口增量排名中垫底,去年常住人口数量减少了13.6万。

"逃离北上广"不是一句笑言,无奈背后是真实的人口迁徙流向。数据显示,2021年一年,北京常住人口数量减少0.4万,上海人口仅增长1.07万,广州人口增加7.03万,人口吸引力均远远不及新一线城市。

人口加速流向强二线城市

目前,我国共有4个城市的常住人口在2000万以上,分别为重庆、上海、北京和成都。其中,成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与第六次相比,人口净流入将近600万,总人口已经正式跻身全国四强。

但无论是上海和北京,从人口增速来看明显有着放缓趋势,成都依然保持强劲人口吸引力。

成都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数量为2119.2万,比上年末增加24.5万,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点增加25.42万人;2010-2020年十年间常住人口增量高达581.89万。

成都所在的四川省去年人口仅增长1万,这说明成都对全省人口吸引力仍然巨大。目前,成都常住人口占全省比重为25.31%。这意味着,每4个四川人中,就有1个成都人,省会城市人口首位度相当高。

成都与重庆,被称为西南双城,一个是四川省省会、一个是直辖市,都是国家中心城市。但去年一年,重庆新增人口仅3.5万,与成都已形成差距。

人口增量第二大城市是杭州。2021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数量为1220.4万,与2020年末常住人口1196.5万相比,增加23.9万。2010年-2020年,杭州新增人口共计323.56万,比苏州还要多100万,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到杭州工作、生活、落户。

近几年,杭州发展突飞猛进,一方面,大力收割"人口红利",另一方面,疯狂卖地。2016-2020年,杭州卖地收入累计超过1万亿元,为全国最高;2021年杭州卖地收入3029.9亿元,同比增涨20%,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

大量人口流入必然会催生巨大的住房需求。以杭州为例,2017-2019年,杭州每年商品房成交量都超10万套;2021年杭州新房成交总套数约18.7万套,成交金额高达6200亿元,均创下近几年新高。

南昌市人口增量位居全国第三,2021年一年新增人口18.3万。其实,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南昌人口增长速度并不快。2015-2020年,南昌每年常住人口增量仅约六七万。

直到2020年,南昌地铁三号线通车,高铁东站建设开工,南昌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大南昌都市圈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合作在南昌正式启动,随之人口迎来一小波上扬,2020年新增人口65.44万。2021年,南昌常住人口达到644万,城镇人口数量突破500万,成为特大城市。

但就江西省而言,2021年已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去年人口减少1.46万。这意味着,江西省内,除南昌以外其他城市几乎都是人口减少趋势,也就是,南昌新增18万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南昌周边县市,这与杭州人口增长的逻辑完全不同。

人口增量第四大城市是青岛,2021年常住总人口1025.67万,较上年增加15.1万。青岛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2021年GDP为14136.46亿元,在山东省的首位度由2020年16.96%提高到2021年17.01%。青岛对人口的吸引力、承载力在不断增强。2010至2020年10年间,青岛人口增加量居全省首位,比增量排第二、三位的济南、临沂分别多增26.67万、37.76万。

人口增量第五大城市是郑州。2021年末,郑州常住人口数量为1274.2万,一年增加14.2万。2010年-2020年10年间,郑州人口增量高达397.41万,超过了杭州。整个河南省则步入人口负增长阶段。

此外,宁波、嘉兴、南京、福州4个城市,2021年人口增量均超10万。按照南京官宣数据,截至2021年年末南京常住人口达942.34万,占全省的11%;一年内新增人口数量为10.37万,占整个江苏省去年28.1万新增人口的比重为36.7%。南京人口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显现出近年来南京人才落户政策的效果。

武汉市2021年末常住人口数量达到1365.5万,增量较2020年达到100多万。不过由于2020年正值武汉疫情又是人口普查,也许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或求职人员未及时返回武汉引起普查数据偏差,故未统计在排名之内。

截至记者发稿,长沙、西安等均尚未公布去年末人口数量,但这些城市都是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抢人"之城,人口增量亦颇丰。

陕西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陕西省常住人口数量为3952.9万,西安市常住人口数量为1295.29万,西安常住人口已占全省人口的32.8%,即每3个陕西人中,就有1个西安人。2017-2019年,西安3年人口总增量为128.87万。

近日,长沙市市长郑建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近5年来,长沙每年净流入人口30万左右,位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过去10年,长沙常住人口净增加300万以上,2021年净增人口也在15万以上。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认为,成都、郑州、长沙、武汉、西安、重庆等强二线城市,近几年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口集聚都十分迅速,收入与一线城市差距越来越小,居住条件好,生活压力没那么大。因此近几年,越来越多人留在了这些城市。

这些强二线城市,如今亦被称为"新一线"城市,未来发展或可比肩北上广深。

这些城市人口流失严重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显著变化。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红利减弱。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而2020年、2019年这一数据分别是1.45‰、3.34‰。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表示,0.34‰的增长率意味着中国又向绝对的零人口增长迈近了一步,但不会在2022年就迎来人口负增长,而是会在几年"零人口增长波动期"后,然后才进入常态化负增长阶段。

届时,未来越来越多的地区面临人口收缩。因此,吸引外来人口流入并最终留住人才,对一个城市而言就变得更为重要。

作为GDP第一省,广东在过去这些年堪称吸引流动人口的"黑洞",2017-2019年,每年常住人口增量都在170万以上。第六次人口普查到第七次人口普查之间,广东全省常住人口增量更是达到惊人的2170.94万。但2021年,广东省常住人口增量却只有60万。常住人口增量方面,浙江已超越广东,位居第一。

这或许是老牌一线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2021年北京、上海、广州常住人口合计增长7.7万,不及成都、杭州单个城市人口增量的三分之一。

尤其是北京,2021年常住人口数量减少了0.4万,其中,城镇人口数量1916.1万,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7.5%;常住外来人口数量834.8万,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1%。2020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数量为841.8万,占当年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5%。明显看出,常住外来人口数量在减少

根据七普数据,2010年至2020年,北京平均每年净增22.8万人,上海平均每年净增18.5万人,广州平均每年净增59.7万人,加起来合计101万人。

2017年初以来,武汉、西安、长沙、成都、郑州、济南等强二线城市先后掀起"抢人"大战,落户门槛一再降低,其中西安只凭身份证、毕业证即可落户,堪称"零门槛"。广东作为人口第一大省,也一直在不断拆除落户的藩篱。

反观之,北京、上海,一个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一个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仍是"一户难求"。这些超大城市的住房成本,也是外来人口所不能承受之重。

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建设,以人口净流入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整个京津冀区域的人口吸引力都在下降。

天津最明显。近几年,天津经济比较低迷,GDP不增反减,人口吸引力也有所下降。2020年,天津市常住人口数量为1386万,与十年前(1294万)相比,仅增加92万,与成都、杭州、郑州等城市差距甚大。

天津还有不少市辖区的常住人口为负增长,如著名的滨海新区。2020年滨海新区常住人口有207万,占天津常住人口(1387万)的14.92%,位居全市第一。然而,2010年滨海新区常住人口数量为242万,与10年前相比,人口减少了65万。

在天津的二手房市场上,据贝壳找房数据,有着15.5万套的库存,等待有人来"接盘"。

整个河北省亦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石家庄、唐山2021年常住人口数量分别减少3.68万、2.1万。

整个东北地区人口发展已先后经历了高速增长、稳定增长、低速增长和负增长四个阶段,现在仍处于人口加速下滑期。2010-2020年,东北地区人口减少了1099.8万。

房地产发展长期看人口。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人口集聚分化促使房地产市场不断分化,在少子老龄化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将更加分化,未来经济基本面好、人口流入的大都市圈大城市群房地产市场更有潜力。(中国房地产报、头条新闻)

b杂的中译看了眼一共3k+ 后面的1k+鬼知道我是带着什么心情弄完的…错了欢迎指正 实在是没啥心情 被逆子气的
准备的庆功酒终究是成了苦酒烦死了md怎么就哪都差了怎么就谁都打不赢了啊南京黑喽酒精今天这个3:0我是真不理解上次赢wb才多少天啊这就被人家零封了❓又到了出这张图的时候了吗我真的会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什么是幸福完整的新样态教育生活?我的理解是,从知识育人走向文化育人,建构符合自身实际的学科课程、社团活动课程和特色项目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推进多元开放的教育
  • Libra Zodiac Sign ♎ (Part 2) It will collect the facts & use it's logical mind
  • #初晨[超话]# 笑死我已经开始筹备了[doge][doge][doge] 数学课难道的脑洞[doge]这不得记起来[doge] 能不能搞好我还不确定[d
  • 欧吼!发发又可爱一岁啦(⸝⸝•‧̫•⸝⸝) · ☺︎ ☺︎ · 鸭毛宝贝们!两周年快乐 姐姐妹妹站起来,爱我的请举手! #快乐发发の生日party#
  • #婆说命理# 每日运势,私信查看日主! (打卡第233天,越持久越好运) 10月10日,戊戌月,辛卯日。卯日冲鸡,卯辰害,子卯邢,午卯破。 甲木日主,正官坐劫
  • #意式风味# #我爱意大利葡萄酒# #意大利葡萄酒大师课# 7月20日,意大利葡萄酒大师课在Brut Eatery Wine Bar & Restauran
  • 对于预算不高的朋友,硬装越简单越省钱,不要浮夸的电视背景墙和复杂的吊顶,就能省下最起码一两万块钱。 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家79m²怎么装修的❓ 素雅的白色窗帘搭配浅
  • #诗意凤城#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作者:刘过】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
  • #WALLPAPER 资讯#SPACE 家,最后的自动退税宝地 ! 精选产品线上直接8折+ 邮寄欧洲外地址自动退VAT 17% ,填完地址一路NEXT 到最后就
  • 3.普通人拿健康换钱,富人千金续命 乔布斯的离世虽然遗憾,但他又是幸运的,至少他能付得起5000万美金尝试各种治疗方案,把原本短暂的生存期拉长到了8年。
  • 加拿大人类学家亚瑟•斯沃博达红翼黑鹂在阿尔冈昆人的观念中,有着超自然的力量,他们的歌声是灵魂的一部分,能够在晨光中看到,不过看到这种歌声的人会遭遇不幸,就像被锚
  • 我是一站法本法硕,我最近很颓很颓……被背诵弄得很崩溃,觉得来不及。 2️⃣九月开始背诵,就一字不漏的背,然后背不下,就搁置了,去找各种经验贴,都说关键句和关键
  • #八字算命# 八字婚姻:夫妻感情不好, 离还是不离? 我14年结婚,老公脾气暴躁,而我与婆家关系也处不好。怀孕两次,一次因和老公婆婆吵架,没人管问,气的打胎,
  • 如果你看上的两个项目的物业公司都没有什么名气,那就用笨办法,问问置业顾问、亲戚朋友,有没有这两家物业公司现在在管的小区,如果有,去问问小区居民,管理水平如何。一
  • 我接触过很多异地恋分手之后想要挽回的人,但是我并不是只要有个人来找我我就答应,因为异地恋分手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你是否对结束异地之后的生活有所规划。[玉兔]虽不
  • 还有别不知好歹,别搞娱乐政治化,最后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这不快乐都难吧……开心就好,想啥呢……睡觉
  • 我能接受不同的意见,但类似“和你说了也白说”“你是不是听不懂我在说什么”“我不想和语言沟通有障碍的人沟通”躲不开我就挂你。总之看到这种私信就觉得很无语,你既不懂
  • 人生在世,本就是一场修行。 聪明的人,懂得放下恩怨,宽容待人,将心比心,察人之难,谅人之过。 人的心境不同,人生也是截然相反: 计较的人,样样都要合他心意
  • #期货投资交流[超话]# 9.27沥青交易思路: 沥青前期触及高点3326后大幅回调至3112一线,并未一举破位前一波段的低点3104,企稳后再次强势上涨,目
  • 步踏神罡,上达天听!道教流传最广的“八大神咒”,学会便可逢凶化吉!#道教知识# 《皇经集注》卷五《神咒品第一章》云:以经中秘法语,能度人箓仙,制星,制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