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宏庵情感[超话]#
倾心于修身养性,一次次心植青莲幽兰,垦一处宁静角落,无功利喧嚣,无纷争烦扰,只氤氲淡淡馨香,一颦一笑,善良而真诚。或许,淡泊就是人生纯粹追求的画卷,禅意就是生命本真期望的诗篇。人生,是一幅简单的素描画,仍然要祛尘摒杂,用初心去画;纵然是无字的直白诗,依旧要情深意切,用真诚去写。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转载——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道本无名无象,但却实存于万象万物之中,无人不具,无物不有。在天地人万物未生成之前,无名之道就独立存在着。至宇宙万物生成之后,此物又为天地人万物之根。其体虽至隐至微,而万物却一刻也不能离开它;离则天地不能立,万物不能生。

所谓“道常无名”,道本无名,但它可以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为万象造化之根宗,故强名之曰“道”。大道具有悠久之性,不变不迁,不坏不灭,故曰“常”。大道微妙深奥,其体寂然虚静,其用至神至妙,无法形容,不可名状,故曰“无名”。说其无名,它却可以生出有名有象的万事万物,可为万物之母;说它有名,万物只是它所散生的外在表象,并非它的本体实质。世间有名有形者皆是物,而不是道;物的核心中虽也体现着道的规律性,但它毕竟不是之道全貌,而且往往被有名之象所掩蔽。所以大道只能用理去参,靠心去悟,凭德去修,唯心是道,观心才能得道。靠后天识心在显态物象名分上去求道,犹如缘木求鱼,只能得些皮毛,永难得真道。

“朴虽小,天下不敢臣”。是说大道在阴阳未分之前,它是一个混沌(hùndùn)的整体,圆体未破,好象一根未被刀劈斧凿的圆木一样,浑沦一体,还处在“一”的状态中,故谓之“朴”。“朴”就是未破的圆木,在这里借喻为未散的道体。道能阴能阳,能弛能张,能大能小,能内能外。

道体之实际,无名象,无征兆,不变不易,且能常久,故不可名状。道虽不可名状,它却是无而不无之真无,大至宇宙天体,天地日月,小至昆虫蝼蚁,沙石微尘,无所不是大道所生的实体。道之朴虽有而不有之实理,无论天理物理,一切自然之理,浑然全具。是以谓之道“朴”。“朴虽小”,却含有混沌无名之无极,具有万物生成之理,藏有天地造化之妙。

“天下不敢臣”,是说朴虽“小”,却是至微至妙,可称为众妙之门。说其小,它却其大无外,可以一本散万殊,弥散于宇宙空间,化生大千世界,生成天地万物,实际未尝小。天地万物,皆从此无名之“朴”而生化。道朴虽小,微妙无形,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其尊无上,其贵无极,天下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驱使它,无论是伟大的圣人,也无论是权贵一时的君王诸候,没有任何人敢让它称臣归伏。故曰“天下不敢臣”。

学道之人,若能返归父母未生之前,复至五行不到的先天处观妙,则“真我”就会顿然超于物表,游心于无名之境,自性之朴,自可见晓于内外。

【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道朴虽小,其用则大。天下万事万物,俱以道为君。即使操生杀之权,为万民之主,但在道朴面前,显得微若尘埃,岂敢不奉其命令?故古时的王候,对大道都是毕恭毕敬,未有不尊道而信守者。王候是人民的领路人,若能信守大道,自处无为自然,这种清静无为之德,不仅可以以德化民,而且可以恩及万物众生。万物敬佩候王之道,所以都能诚心归从,宾伏在其道朴之下,尊从其德,顺道而行。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与万物归从道朴,各尽其性,各享其乐,天下自然太平。这也是“我无为而民自化”之义。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静为天地之本体。若天地不虚静,阴阳即不能变化,二气亦不能交合,则大旱大涝必至,急风暴雨必作,万物必遭灾殃。阴阳变化者,乃虚静之应机也。二气交合者,乃虚静之升降也。所以天地以虚静相合,阴阳以虚静变化,二气以虚静升降。虚静之理既得,氤氲(yīnyūn)之气自合,太和之炁自生,阴阳调和,天即会降甘露时雨泽养万物。此即“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之义。凡是风调雨顺,寒暑适时者,都是天地相和,瑞光降临的吉祥之兆。

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其理亦然。人自有生以后,受气质所拘,又被后天物欲遮蔽,所存之道炁稀少。若要抱朴返根,惟有效法天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犹如人体内的坎离交媾,水火调和。人身中的小天地相合,一粒金丹甘露垂珠,自然降于中宫,道珠可得。此种阳阳合和,日月同宫之妙,谁能为之?惟有道朴的主宰,舍此无别。

王候等大人物,若能效法天地之德,得其虚静,即能与天地相应相和。虚静之理,即无名之“朴”。以大道之“朴”治理天下,仁义之德,不待面命;道德之化,不必刑赏。天下万民,虽有贤愚贵贱之不等,天理之公却无亲疏远近之分。侯王若能持至道真常之妙,国家天下不求治而自治;人心自然之理,不期然而自然。有如天地阴阳二气相合,而自会降甘露一样,虽然无人下命令,万民万物尽享雨露滋润,自然均调同一,并无厚此薄彼之分,亦无你多我少、贫富不均的现象,所以天下祥和太平。故曰“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始制有名”,“始”即化生万物的开始。万物生成之后,才有其名。比如天地、山水、人物等,各有其名。但这种万有之“有名”,皆来自于无名。“无名”即天地之始,不色不空,无象无状之大道。“制”,就是制作。无名大道既生万物,即所谓的“朴散而为器”。朴散为器,万物制作成形,即有名分。其朴既散,其名既有,天地万物,方圆曲直,巨细大小,无处不是器,无器不有名。此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物物形殊而名异。器无穷,名无尽,名器相寻而不息,万物繁衍而无止,才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

“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是说面对纷繁之万物,无限之物名,五光十色的物质世界,琳琅满目的奇异珍宝,必然使人眼花了乱,易起贪得之念。若不能“知止”,心必逐物而弃道,随欲而失德。心中只有物而无道,逐物而弃道,“朴”岂能不危殆?

明道之士,深知唯大道永恒不灭,万物都是匆匆过客,有生即有灭,名利皆是身外之物,谁也带不走。万不可逐其末而忘其本,贪其物而丧其德,利其器而害其朴,图其名而失其实。物性这种东西,最能诱惑人欲,金钱名利,最能拨动人心。人若能明理止欲,当从最难处下手,从最不能止之处而“知止”。经常镇之以无名之朴,以正心正念去克制,常能止欲生悔,对名利物欲就会日渐淡处之。心中无一丝非份之求,不与人争,不去妄求,一切随顺自然,重道轻物,何有危殆可生?
知止之理,人人应当知行。天赐人以万物,在于养人性命。人也应当尊重物性,爱护万物生命,与物心息相通,才能得物之助。物物皆含有道性,所以待物应当知足知止,戒贪得无厌,戒奢侈浪费。天下的物质财富,皆是大道所生,物性属公,并非个人私有。

物性在于流通,故贪占愈多,超过限度,必然会被物性所反夺。古人云:“财多是祸不是福”,“积财如积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物之予人,在于养人命、利人用,唯此而已。贪多则害人性,损人命,空劳精神,反得其失。物的这种善性,体现在它默默无闻地为人类作奉献中。今之世人待物,却是背物性而弛,贪多求好,奢侈浪费,占有欲极强,无有知止之心。这正像俗话所说的“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山看着那山高”。这是对贪心不足者的形象描述,又是人们自招祸患的根源。

天下之争,无非名利二字。人之争名,就是为了夺利。社会的一切矛盾,人类的一切灾殃,都产生在这个“争”字上。由于争,便出现了分配的不公。故前人云:“无贵则贱者不怨,无富则贫者不争,各足于身而无所求也。”由此,太上要人们“知止”。知止之理,犹如悬崖勒马,以止为退。前进一步,就会掉进万丈深渊;后退一步,即可返朴还淳。这种知止返朴,太上喻为“犹川谷之于江海”。
人生存在世间,无论高下,无论贵贱,或男或女,或文或武,皆不可轻忽“知止”之理。在上者“知止”,以无为而治化,天下不言而行。百姓若能“知止”,则立身行己,谨利防害,应事接物,不溺私欲。知止之道既行天下,天下必归于道。道流行于天地之间,无处不有,无处不在。有道才有器物,有器物才有其名。舍道而求器,舍器而求名,都是舍本求末的颠倒。器生于朴,名来自器,道为天下万物之本。故经曰“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本章说解】

此章经旨,是在教示天下人明白“知止”之理,不要徇名而逐末,不可背道而乖行。
万物生于道又归于道。在万物繁纷,物欲横流,人心难平的当今社会,止欲生悔,知止返道,更显得特别重要。万物万事在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都有其量与度的界限,有太过或不及之两端,而两端都不是当止之道。止之道即“中”与“正”之道,唯“中”是道。“中”就是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阴不阳,不过不及,恰到好处。止之于中,即止之于道,这样才可能将事物导向中正平和的状态,使偏阴或偏阳的矛盾化解于无形中。故“知止”即用中之道。

修道之人,在红尘中翻滚,要做到诸尘不染,万缘放下,就必须守无为之道。只要立身清静,养真抱朴,则本性中的天地自然相合,心中的甘露自然密降。此等合应之机,别人不能代我着力,我心之机,别人亦不能知见。只待修到妄尽心空,自然云收月现。到那时,后天不须勉强做作,便能自然顺从大道。故《清静经》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即是此义。

无名之朴,至理罔(wǎng)象。不可言大,不可言小。其大莫能测,其小亦难见。无名混沌之妙,内含造化,圆机转动,居于万象之始,不与万法为偶,极乎天地之外,运乎天地之中。其造物之妙,虽不见其为,则又无所不为;虽不见其作,却又无所不作。所以为天地之本,为万物之宗。天下人若能像川谷归江海那样归之于道,归之于宗,内外无间,与天地合其德,与大道合其元。到此天地,人自然会与天地、与大道相合为一。此正所谓“止于道”,“莫之令”,而性中之天地自合,身中之万物宾服,我之“真我”自然不殆。

太上在本章以“知止”示道,正是要人止欲合道。止,就是镇之以无名之朴的意思,即以道德制伏人心追求名象的欲望,以正心正性格除恶心邪念。道朴散而生万器之后,当以有名而守无名,循万物而守道朴。这就是万中“抱一”之道。面对红尘,心无所住,眼观万物,万象为一。心静如水,不随物转,不被尘蒙,对境无心,唯道为尊。能守此静,常抱此一,道朴便不会散失。

道在天下,撒播十方,弥散六合,三界内外,万物万象,浩瀚无垠,无不是无名道朴的妙作。万殊的物质世界,犹如水流归江海,自本而末,末亦不离其本。道体之朴,未雕未琢,其体皆为不可见的希微精华物质,故曰无名。天地之始,万物之生,皆出自这个无名无象的“朴”。人能知止于朴,则物不会因道散而亏,道也不会因物而散。好比川谷之气,未尝不随水流而通于江海;江海之气,未尝不反通于川谷,本与末未尝一日不循环。道之在天下,即此一本散万殊,万殊归一本。天下自然之理,概如此而已。

#国学新青年#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乌镇适合慢慢品,小桥,流水,人家,江南节物,清丽婉约,水碧云淡,一个氤氲静美的梦里水乡。去看一看木心先生的人生,去走一走古老的街道石桥
温馨提示:想看西栅夜景,最好在四五点钟进景区,提前一天买票,刷身份证直接进,染坊一定要去,就在2号路口不远也有观光车,10元一位,游船一个人60,体验一下也蛮好,南栅老街也要去,有卖汉服的桃花酒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你一定是一个想要维护我们这座城市的妹妹,但是你或许没读过多少历史,也没读懂我的立场,给我评论后又马上拉黑我,我给你的回复都白打[挖鼻]真正的热爱和维护不是反手一
  • 其中第三局,Karsa选出了佛耶戈这个英雄,并且在这场比赛中怒砍17杀,刷新了LPL的记录。其中上一个打野击杀数最多的还是Bo,他的奥拉夫拿到了16杀,再上一个
  •      等男人一走,小和尚就跑到功德箱前面,他往里面看了看,说:“师父,里面还有钱!     等男人一走,小和尚就跑到功德箱前面,他往里面看了看,说:“师父,
  • 同事买的玉镯到了呀 让我试试圈口大小真的一整个好看住啦 这个原相机没有拍出它的半点美 实物真的是绝绝子 看起来就超润那种 和之前的一个(虽然我也觉得很好看)
  • 八.刘浩存刘浩存是张艺谋捧起来的首位00后演员,2016年,刘浩存通过三轮试镜成为电影《一秒钟》女主角的候选人,经过三年的训练,才被确定为《一秒钟》的女主角,张
  • 对于这个星座的女孩子来说,择偶的标准相比起经济条件的考虑,她们更看重的是和对方的相处开不开心。不过比起月薪,金牛座女生更看重的是对象的年薪水平,就算前者不高也没
  • 大智慧的人知道适可而止的道理,只有耍小聪明的人才不停的谋划,计谋是有用完的时候,而大道之理是没有尽头的。 ​ #南粤女声##还记得你的第一条朋友圈吗##三卷书的
  • 真的希望小包的牙齿能快点好,吃不了什么东西把孩子饿坏了怎么办[失望][失望]今天就一直在想小包啥时候会出现,感觉好久不见了,然后晚上就发了博和开直播,煲仔饭们真
  • #阿凡达の初老日记# Day691天气:晴室内环境:14度左右室外温度: 13-26度坐标:魔都郊区毛发:毛发柔软,光泽度很不错皮肤:皮肤病反复(略好转)脚掌
  • 打卡六十五天:空腹西芹汁900ml,早餐一杯无糖酸奶+12颗蓝莓+一小口地瓜;午餐:一小口地瓜,凉拌白菜,西红柿鸡蛋,芹菜,一块溜肉段;晚餐:刺嫩芽蘸酱,萝卜片
  • 等你对一个人有了这样的感觉,你就真的长大了。但是总有一天,你会遇到那么一个人的,你会爱上他,不是像喜欢玫瑰花、喜欢小熊饼干那样。
  • 自余若张角之天书,徐鸿儒之白莲教,洪秀全之天主教,虽处心积虑,历有年所,聚众稍夥,然后从事,类皆由一二私人之权术,于团体之义仍无当也。西哲有言:“历史者,民族性
  • 还有准备了只为等到你的致词(没有什么不好 眼下便是最好)《工作 考证》我们都是珍珠 可能有的贝壳里的沙砾会多一些… 长大真好 但愿我们也能共赴白头 刚刚敷好
  • 那个世界只有讲不出内容的汇报、过家家式加班,还有年纪轻轻几个人住着别墅,干着“红酒”(作为伦敦酒交所曾经的中国介绍人,我只能呵呵)外加中学校园祭上某同学cosp
  • 时支为子水,与日支卯木相刑,与月支辰土半三合,与年支寅木相生。时支为戌土,与日支卯木六合,与月支辰土相冲,与年支寅木半三合。
  • ”[若喜关注 求图请评论留言]勿私信求图 侵删 ♡~~#倾歌墨宴古风[超话]# #倾歌墨宴情头[超话]# #情头# #唯美头像# #美图# #动漫头像#
  • 其实只要一开始承认自己的错误(没有做好对4足够的了解就去多加解析)道个歉就翻篇了,没人会揪着不放,还要写三四篇小作文然后说“你一开始就好好告诉我不就行了吗”(可
  • 自从用了除螨仪,我和家人的睡眠质量提升挺多的,睡眠质量确实很影响生活幸福感,我认为入手一台除螨仪十分必要。我专门上网查过资料,螨虫和很多病菌,在60°以上的环境
  • 15.春暖花开 奔你而来16.天气晴 宜收集快乐 ° ᐝ‌17.平凡小事促成美好日常18.春风一吹,头发都在开心 ༄19.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20.春
  • 可以说,最能代表中国精神的古文都在这里了,也难怪金圣叹说“读之者,必为才子也”[并不简单]#每日一道# 什么是方士?可以证得正果,蜕身成仙的这些人,在春秋战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