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害怕看牙医吗# 《洗牙之后,我对看牙医产生了PTSD》 文 | 读者:乔七阳

生活中有很多明知对自己有益,却依然难以坚持、甚至偶尔抗拒的事,譬如运动、读书、不点外卖等等。于我而言,这份长名单上还要再加一项,就是看牙医。

在我小时候,看牙医和体检一样,还不是大众认知里需要定期做的事。对我爸妈这样的老一辈来说,只有牙疼得实在忍不了才会想到要找牙医。因此,成年前我只跟牙医打过一次交道。

那会儿我读小学二年级,不知道为什么蛀了几颗乳牙,隔三岔五就对我妈喊牙疼。我妈想等它们换牙时自然掉落,奈何这几颗牙极其倔强,任凭时间流逝、蛀得千疮百孔也自岿然不动。就这么僵持了几个月,在我又一次半夜因牙疼哭闹后,我妈终于决定给它们也给我一个痛快,在某天放学后把我带到了社区医院。

尽管已经过去了许多年,我却仍能清楚地记起当时的情景:在一个简单的白色房间里,牙医阿姨拿棉签往我的牙龈上抹了些许麻药,等了一会儿就抓起钳子,探进我嘴里,麻利地开始了动作。许是这几颗乳牙已被蛀得根基不稳,居然只一眨眼的功夫就被一颗颗连根拔起。全程我都没什么感觉,唯有拔到最后一颗时略有些疼,想来是麻药开始失效的缘故。

我还没从“拔牙原来这么快”的震惊中回过神来,牙医阿姨已经叫我从躺椅上下来了,指着身边放蛀牙的铁盘,让我看看自己的牙蛀得有多厉害,还告诉我以后一定要认真刷牙。回家路上,我一路好奇地舔着曾经蛀牙的地方留下的空洞,一边天真地想,拔牙还挺好玩的,也没有听上去那么可怕嘛。

那次拔牙后的十几年里,我幸运地再未受到蛀牙的困扰,也就没再去看过牙医。直到工作以后,因为公司提供的牙科保险里包含一年两次的免费洗牙,本着“不洗白不洗”的心态,我兴冲冲地预约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洗牙。

牙医在美国是公认的高薪职业,大部分牙医受雇于小型的私人诊所,一些忙碌的诊所甚至需要有熟人介绍才会接收新客户。我预约的这家私人诊所就是同事介绍的,坐镇的牙医是一位韩国大叔,同事说他认真、可靠,适合像我这样初次洗牙的人。而彼时的我还在为薅到了羊毛沾沾自喜,浑然不知自己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什么。

到了预约的那天,我在护士的引导下拍了X光,很快就被领到了躺椅上。戴着口罩的牙医大叔登场了,简单寒暄了两句就叫我张嘴。因为角度的关系,我看不见他拿了什么,只感觉像是一根细针,从上排牙开始由口腔一侧向另一侧移动,在每颗牙之间的牙龈上不轻不重地戳了一下。大叔边戳边麻利地报出了一连串数字,我还在好奇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他已经完成了动作,也没多废话,对刚刚在记录数字的护士招招手,直奔主题开始洗牙。

如果说之前戳在牙龈上的工具感觉像细针,那洗牙的工具就像一把磨钝了的钩子,在牙医大叔的操作下围着每颗牙打转,变换着角度掏来捣去,虽然不至于疼得无法忍受,但深深浅浅、延绵不绝的刺痛感也足以叫人抓心挠肺。有时不知刮到了哪个敏感点,一股钻心的酸痛沿着神经直蹿头顶,生理性的泪水根本控制不住,“哗”的一下就顺着眼角流了下来。

牙医大叔忙得起劲,一旁的护士也没闲着,拿了根管子在我嘴里边挪动边吸血水。机器的嗡鸣声中,我努力张大嘴,紧紧闭上眼,想象此刻自己的血盆大口就像cult片里的喷泉,噗哧噗哧地往外喷着可疑的液体……生无可恋之余,又有几分诡异的好笑。

也许是见我面目狰狞,牙医大叔中途还停了停,叫我放松点,太疼的话就举手告诉他。我勉强回了他一个含糊的“ok”,暗暗把手紧攥着拳,只盼着这场酷刑早点结束。

不知过了多久,当牙医大叔终于停止了动作后,我眼冒金星地从躺椅上慢慢坐起来,满嘴的铁锈味儿混着奇特的薄荷牙膏味,随着口水的吞咽从喉咙蔓延到鼻腔,脑海里只剩下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牙医大叔也摘下了口罩,盯着我问:“你有多久没洗牙了?”

我犹豫了几秒钟,实在不好意思说这是有生之年的第一次,于是含糊其辞道:“挺久了。”

他露出洞悉一切的笑容,随即告诉我虽然我预约的是常规洗牙,但基于我牙齿的糟糕状况,他刚刚给我做的已经算是深度洗牙。洗牙前他报的那些数字,代表的就是每颗牙齿的健康程度,数字越大越糟糕。而且,因为我的牙龈发炎得厉害,接下来需要每天早晚用一种处方消炎药漱口,两周后来做一次复查,他会在复查后再给我补四颗牙……

牙医大叔说得云淡风轻,我却听得毛骨悚然,只觉得自己的牙俨然已处在朝不保夕的危难时刻。在此之前,我以为自己的牙齿整齐又健康,吃冷吃热都毫无顾忌。谁曾想在平日看不见的地方,早有数不清的牙石和牙菌斑悄悄堆积,就像埋在口腔深处的炸弹。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去前台拿了处方,顺带一张两百多美金的账单,说是深度洗牙的自付费用,不能报保险。我在懵懂中付了钱,约了下一次的复诊时间。大叔送我到门口,又给我苦口婆心地科普了一番定期看牙医的重要性,顺带附送一碗抚慰心灵的鸡汤,说他现在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我能在七十岁时,还拥有可以跟现在一样吃嘛嘛香的好牙口。

不得不说,这第一次的洗牙经历给我留下了不小的心灵创伤。之后一段时间里,只要想起工具在牙缝里使劲儿鼓捣的感觉和机器的嗡嗡声,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打个冷战,到了临近复诊的日子更是焦虑得坐立难安,甚至几度想取消预约。

虽然听上去有点夸张,但事实上我发现,身边有不少像我一样因洗牙而对看牙医产生了PTSD的人。某次和朋友聊天时得知,她第一次洗牙洗到一半就直接落跑,原因是过程中牙龈出血得太厉害,她受不了了想漱漱口,坐起来接连吐了几口颜色惊人的血水,吓得一旁作陪的她妈直接求牙医:别洗了吧,你看孩子都吐血了……

而据牙医说,洗牙时之所以会疼痛和流血,是因为牙齿本身有炎症,健康的牙齿就不会有这些问题。所以,放弃洗牙只会形成恶性循环,唯有痛下决心、从头根治,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我在坚持认真刷牙、使用牙线一段时间后,洗牙时“血沫横飞”的恐怖画面确实减少了许多,从R18渐渐降级到了PG13,也算是身体力行地印证了这一说法。

不过,洗牙其实还并非是我在看牙医的路上最大的心病:如果说洗牙给我带来的焦虑是三分的话,那智齿带来的焦虑大概就有七分了。

从X光片上看,我的智齿其实还挺规整的,没有横向生长、也没有挤占其他牙齿的位置,就和普通的大牙差不多。成长过程中虽偶有发炎,但都在一两天后自行消退,并不影响日常生活,因此,我从没想过要拔掉它们。

开始看牙医以后,几乎每一任牙医都会在第一次就诊时注意到我的智齿,然后告诉我,尽管这些智齿长得没什么问题,但因为它们的位置太靠里面,平时刷牙很难刷到,容易造成牙菌斑堆积,建议我还是找个合适的时间移除。

在一次搬家换了新牙医后,对方似乎对我的智齿格外在意,三番两次地催我尽快手术,却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理由。我心有疑问,又不敢质疑医生的专业性,无形的压力下,只好磨磨蹭蹭地预约了几周后的手术时间。

等待手术的那几周,我差不多每天都会在网上查阅各种可能的后遗症,从开口障碍到面瘫,每一样都看得我心惊胆战。我也时不时地想起身边朋友们拔智齿的悲惨故事,譬如好友S之前一口气拔了四颗智齿,菱形脸直接肿成了方块,两颊都是淤青,一周里掉了五斤;还有闺蜜L,因为找不到可以在手术后来接她的朋友,只能选择不用麻醉、吸着笑气拔智齿,据她的回忆,血光飞溅中,她几度觉得“看到了真正的地狱”……

人的意念有种奇特的重量,原本平常的一件事,思前想后得多了,就会显得愈发沉重起来。预约的前一周,我对手术的忧虑终于累积到了难以承受的顶峰,连上班都难以集中精神,最后干脆一咬牙、一狠心,直接打电话取消了手术。

自那之后,我出于心虚,再也没去过那位牙医的诊所。我说不清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做错了事”的感觉,或许是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专业的牙医代表着一种不该被违抗的权威;又或许是因为我也知道,拔智齿从理性上来说是正确的选择,可我还是做了逃兵,像一个对自己的健康不负责任的胆小鬼。

挣扎了一段时间,我终于又鼓起勇气找了一位新的牙医。这一次,面对这位和蔼的亚裔阿姨,我没有再一个人默默纠结,而是直接向她说明了我对智齿手术的顾虑。她耐心地听完了我的倾诉,看了看X光片,然后笑着告诉我,既然智齿长得没有问题,那么只要我没有不适的感觉,就可以先以观察为主,不着急做手术。

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在愉快的交谈氛围中也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和牙医的沟通理应是双向的。曾经我总以为自己在牙齿问题上没有决定权,每次面对牙医时都像犯人等待判决一样;这样的想法直接将我放在了和牙医不平等的位置上,也变相放大了我对牙医的负面情绪。但其实,牙医并不是高高在上、掌握生杀大权的审判者,而是在保护牙齿的路上陪伴我、给我建议的引路人。

当生活中出现种种不如意时,有效的应对行为通常有两种,一是接受与之共存,二是行动将其改进。面对牙齿的问题也是如此,但我想无论是选择接受还是改进,都应该抱着开放的心态和牙医积极沟通,而不是仅凭想象闭门造车,给自己制造焦虑和恐惧。

如果能抱着一颗平常心、将牙医当作一位良师益友来看待,那么或许,看牙医就会逐渐变得不再那么难。我也希望自己能在定期看牙医的路上坚持下去,做到如第一任牙医大叔所祝愿的那样,在七十岁时还吃嘛嘛香,拥有一口健康坚挺的好牙口。

带娃日常小碎片
打第三针五联了。第四针要1岁半才打。
果然是大点儿了。对疼痛比小点时敏感。
以前还没反应过来是咋回事儿就已经打完了,没给他哭的空间。
现在还没开始打,听到别的小盆友哭就开始哭了,哭真的会传染。
打完后眼泪[泪]还在眼眶里打转,
你轻轻一哄一逗,他又笑了。
这就是孩子,天真的孩子,可爱孩子。[心]

《夜行火车》陈映真【中国台湾】理想国|九州出版社

2022年3月第7本|2022年累计19本

(一直发不出去,估计有敏感词汇,截图发吧)
陈映真将文学创作持续不断地置放于大的历史脉络之下,疼痛地碰撞着时代的大问题,不懈地求素文学与历史之间深刻的内在关系。在一种特定于第三世界语境下的“思想”意义之下,文学家陈映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思想者,提供了一个人道的、平等的、正义的、民众的、解放的,与第三世界的“左眼”。

无论是这第二部《夜行货车》还是之前看过的第三部《赵南栋》里面的每一篇故事都基于以上的写作理念,毫不偏离轨道,只是故事的背景一换再换,似乎他想表达的已经不可用相似的内容来阐述,或者说原本文中提到的:日本殖民统治、国共内战、白色恐怖、台湾资本主义深化等等都应该用不一样的视角来故事化的去展现。历史不一定要宏观,反而在细微之处体现的更加深刻。而这些集大成之作组成的一篇篇故事,最终也由“多元化”走向一个历史解释。让历史有血有肉,有情有义,而不是只能空洞的记着一些大事件。而这些良苦用心的写作目的,也真是陈映真文学的价值——拒绝遗忘。
#读书##阅读记录##陈映真# https://t.cn/R2WxjvI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日一善[超话]# [心]#日行一善# [心]#阳光信用# “差不多的人生当中,时而也会有闪闪发光的事情,所以你要留意去抓住它,好好装在自己的星星兜里。原图发
  • 青春里,总有些事情要努力去做,珍惜爱你的人,珍惜为你流泪的人,珍惜人生中应该珍惜的那份情怀,因为一转身,也许不再,也许就是永远,也许就是另一个世界。 ​​​付出
  • 招聘信息02招聘岗位:招商经理(招商团队)薪资10-15k岗位职责:1.负责拓展、维护招商渠道,开发客户资源,筛选客户并进行招商谈判、签订合同,完成市场内的招商
  • ”这个四相概而言之凡夫众生的“相”众生相也就是外相的一部分,我相就是众生的内相,我相与寿者相就是心相的表现。超越就是“度”度就是度自己出这个相之界,这就是空不异
  • 比如,受到委屈会大喊大叫,会闷闷不乐…… 实际上,孩子情绪缓解有更好的方法:深呼吸、转移注意力和情绪整理箱。情商技巧分享NO.18关键词:情绪 当我们的情绪
  • 正品开发 Chloe Nile bag 大胆的创意 给人无限的鲜美感 而且又保持了一直以来给人那种舒服又随性的感觉 透着特别浪漫的时尚感 又是一款爆款bag 也
  • ❣️又是一年开海节了,每次盒马的海鲜都没有让我有惊喜。喂养柒柒时我才感受到涨奶、奶阵、奶水被吮吸出去的感觉,沫沫虽然也喂养了两个月,那会就没有过这感觉。
  •   八字中用神为比劫,但比劫弱而受制,或者比劫为忌,且比劫旺而逢生,主刻板固执,自以为是,兄弟失合,左右难睦,喜欢招惹是非,胆大包天。八字女命诀解读(二)命前一
  •  这让我想到一个寓言故事:以前一个老员外,家财万贯,在本地颇有威望,有三个儿子,却很笨,上了私塾,成绩一踏糊涂,于是员外就请了当地最有名、号称谁都可以教的会的先
  • (以及,家里的拍还挺多的,居然有五把……还有两把比较旧手胶都粘住了线也断了的拍懒得搞了,等哪天心血来潮再把它们处理一下吧,毕竟是我的初代拍了现在就在想自己的退休
  • #辛雨锡[超话]#[抱一抱]#辛雨锡三十天安利# DAY18:在你心里小辛有什么意义小辛一直在告诉我们女孩子一定要学会先爱自己 再爱他人 以前一直觉得自己不够优
  • #让宝贝回家#寻找2001年出生2008年失踪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庐江公园附近 杨偲219204(出处: 宝贝回家论坛)孩子老家是开远市中和营镇的,后来在城里买
  • 总要走过很多的路见证过生命中无数的繁华和苍凉才会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在面对生活突如其来的难题时第一反应都是不如放弃吧但放弃这件事本身并不是人生的最佳选择放弃就意味
  • 随身携带一支保湿喷雾就很不错!3怡人的香味也能美白,研究表明,女性荷尔蒙失调会导致色素沉淀,使皮肤看起来暗沉发黑。6微炎症才是暗沉杀手,当我们身体劳累或生病时,
  • #原神[超话]#虽然这次活动秘境真的很麻烦,重复动作太多了做久了很烦,抽可莉还吃满保底武器又歪了,但是整体还挺有趣的,而且活动地图好好看,就是秘境不能拍照好气哦
  • 早睡的计划又泡汤了 这两天被各种信息充斥着 加上时间越来越近的紧迫感 感觉人总处于一种有点混沌的状态 本来是想找张之前自己存过的图的 结果不知不觉翻了好久自己之
  • 从那时起,房·车博览会通过房与车为媒介,向更多人展现出崭新的生活模式,形成新的展会品牌——  2009年,以“展示魅力 引导消费 弘扬文化 繁荣经济”为主题的房
  • 【尚街优品惠官网:】【每天更新,品类齐全,数万商品,可搜索查找。【聚美优品宣布完成收购共享充电宝公司街电】聚美优品(NYSE:JMEI)于北京时间8月31日宣布
  • #宋茜[超话]# 得嘞~欠的进度今晚终于补上了还看了个下集预告嗯~ 懂自懂杜医生 你进步了[并不简单]看到一些小伙伴讨论杜医生在某些事情的态度上为什么还要那么做
  • 手镯,摆件,挂件,把件,手串,项链,戒指,印章,原石籽料应有尽有。手镯,摆件,挂件,把件,手串,项链,戒指,印章,原石籽料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