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信这样写! 广州市纪委监委详解实名举报

严格保密并开启绿色通道】

为实名举报开启绿色通道并优先处置;实名举报在专门场所进行,实名举报调查材料由专人保管;举报人受到打击报复时可向纪检监察机关或公安机关申请保护……

信访举报是监督执纪的第一道程序、第一个关口,是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群众参与监督热情高涨,但也有人担心实名举报会遭到打击报复。怎样更好保障实名举报人的权利,提升信访举报件办理质效,近日记者获悉,广州市纪委监委今年以来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实名举报工作方案、关于保护、奖励实名举报有功人员的暂行办法、关于查处诬告陷害信访举报行为工作规程等多项制度办法,通过畅通信访渠道、提高受理质效、明确保护措施、完善奖励机制、加大舆论宣传等多项具体举措,引导群众由匿名举报进一步向实名举报转变,并取得积极成效。

“如何引导群众依法信访、理性举报,提高实名举报率,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重要课题。这一系列制度规定的出台,就是我市在加强对实名举报人的保护,规范信访举报秩序,促进提高实名举报率方面所做的探索。”广州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表示。

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广州市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初次检举控告实名率依次为31.9%、42.5%、42.7%。2018年广州市纪委监委信访室共计接待群众实名来访2466批3602人次,同比分别增长84.17%、60.66%。2019年上半年接待群众实名来访1321批1868人次,同比分别增长37.32%、22.25%。

出台背景:为何要鼓励实名举报?

提高群众监督效能
信访举报是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的有效形式,也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案件线索的重要来源。然而,部分群众在信访举报时往往将匿名举报作为“优先选项”。

群众为何要选择匿名举报呢?“很多信访人之所以匿名举报,主要是有‘三怕’:一是怕查处不力,反而暴露自己,被打击报复;二是怕掌握信息不全,举报不能百分之百属实被追究问责;三是怕石沉大海,举报后再无下文。”常年在一线接访的广州市纪委监委信访室工作人员总结说。

该工作人员坦言,匿名举报作为群众实施民主监督和同反腐败现象作斗争的一种方式,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从实践来看,也确实存在不少弊端。如匿名举报证据信息模糊,核查难度大,“有部分匿名信访是出于私怨私愤,打着‘反腐败’的旗号来满足个人利益诉求,甚至别有用心,打着举报的幌子诬告陷害他人。”该工作人员表示,这些举报的内容往往洋洋洒洒,煞有介事,但经过核实多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如此既扰乱正常信访秩序,也消耗了纪检监察机关的精力。

例如,有信访举报人出于泄愤因素,经常性举报某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下属中队教导员。

2017年以来共计收到针对该教导员及其配偶的网络匿名举报263件次。尽管举报内容已经多次查证为不实,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澄清,但信访人仍不断通过网络进行匿名举报,严重影响了被举报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广州市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收到实名举报后,会第一时间与举报人联系,了解举报有关情况。“但如果是匿名举报,就无法联系核实。查办后,也没办法通报结果。匿名举报人也不知道查处的情况,可能会一直写举报信、甚至越级重复举报。”

与之相比,实名举报不仅有利于快速核查线索、查办案件、回应群众诉求,还有利于提高举报人的责任意识。当然,这些优势的发挥有赖于完善的制度保障和针对性的措施,让举报人没有后顾之忧,从而放心大胆地实名举报。

创新举措:“五项升级”力促信访举报实名化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广州市纪委监委不断强化信访举报工作,通过多项创新举措,引导群众由匿名举报向实名举报转变。

■升级信访渠道,方便群众实名举报
广州市纪委监委在畅通信访渠道上下足功夫。一是公开“信、电、网、访”举报途径;二是在市中心设立群众来访接待场所,增设智能引导设备及人文疏导设施,优化群众来访环境;三是向社会公布各区纪委监委的举报电话,高效分流受理群众实名举报;四是坚持开展领导接访,去年以来,广州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带头包案6件,接访实名来访群众6次,协调督办问题的调处化解,以上率下压实办理责任。

■升级受理质效,回应群众实名举报
制定出台的《广州市纪委监委机关进一步加强实名举报工作方案》为实名举报开通绿色通道,首次明确实名举报工作高速通道、完整回路、交办督查、保护奖励、宣传引导等5方面操作规程。一是优先登记。对经初步核实属于实名举报的,加盖“实名举报”专用印章后迅速呈批,机关领导对实名举报从速阅批,确保5日内转入办理环节。二是全程督办。建立实名举报工作台账,通过电话催办、轨迹跟踪、发函督促、实地检查、约谈督办、会议督查等方式,分类指导、进阶式督办,确保信访举报件优先办理。三是两次反馈。首次明确在实名举报件“办理——结论”环节均需作出反馈,由承办部门在初步处置结论得出前听取信访人意见或收集其补充的证据,在完成核查后向信访人作出结论性答复,并将反馈情况载入信访卷宗。举报人对调查处理结果有异议的,由承办部门详细记录并负责解释疏导,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升级保护措施,保障群众实名举报
解决匿名举报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做到对举报人的有效保护。对此,广州市纪委监委会同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共同出台《关于保护、奖励实名举报有功人员的暂行办法》,首次突出“三个明确”:一是明确保密制度。对实名举报及调查材料由专人在专门场所进行并保管,未按规定审批严禁调阅;严禁将举报材料转送无关单位和个人,调查过程中,严禁出示举报材料原件或者复印件。二是明确打击报复举报人行为性质。对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方法侵犯举报人及其近亲属人身安全,以及对举报人及其近亲属无故给予党纪、政务处分或者故意违反规定加重处分等十种行为定性为打击报复举报人行为,锁定惩处范围。三是明确保护措施。举报人受到打击报复时,可向纪检监察机关或公安机关申请保护,受理机关将采取措施保护举报人及其近亲属,按照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法规从严查处打击报复行为,切实保障实名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升级奖励机制,鼓励群众实名举报
对举报有功人员按规定给予适当奖励,既有利于增强群众实名举报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大力弘扬正气。根据《关于保护、奖励实名举报有功人员的暂行办法》,对举报有功人员视举报问题的轻重程度、查处结果给予奖励。该暂行办法有三大特点:一是适度降低奖励门槛。党员干部及监察对象违纪违法被实名举报,经查实受到党纪、政务以上处分,且收到良好政治法纪社会效果的,即可获得奖励,鼓励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二是填补制度空白,体现纪律法律两个层面不同的奖励方法和标准,以增强操作性。三是加大奖励举报职务犯罪金额。如举报的线索对案件突破有重要作用的,奖励金额可达20万元,奖励的数额比过去有大幅提高。为强化追逃追赃工作,把对追逃追赃的实名举报也纳入奖励范围,而且奖励金额与奖励举报职务犯罪相同。今年以来,在全市范围内对2017年下半年来举报有功人员进行集中奖励,共计奖励3宗3人,挽回经济损失1.6亿元。

■升级舆论宣传,引导群众实名举报
针对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在广州市纪委监委微信公众号开展《信访小剧场》系列宣传,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动漫形式讲解实名举报政策法规,让人们了解什么是实名举报,如何进行实名举报以及实名举报人的权利义务等,引导群众通过正规渠道向纪检监察机关实名反映问题。策划制作《实名举报安全吗》新媒体产品,让群众了解实名举报优先办理制度、奖励制度和保护制度等,打消人们怕打击报复、怕反映问题查处不力、怕承担责任等担忧。

树立导向: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

“部分匿名举报人存在恶意诬告陷害的情况。如为了一己之私,把其他干部的工作创新、敢抓善管描述成‘博上位、瞎折腾、谋名利’等。”广州市纪委监委信访室工作人员表示,在信访举报线索大量出现的同时,诬告陷害和不实举报问题也时有发生,不仅破坏政治生态,还严重挫伤干部勇于担当、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日前,《广州市纪委监委查处诬告陷害信访举报行为工作规程(试行)》已印发执行,释放出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鲜明信号,激励广大干部敢闯敢干、奋发有为。

如何查处诬告陷害信访举报行为?

诬告陷害信访举报行为是指信访举报人捏造或者歪曲事实,向纪检监察机关恶意检举控告,意图使他人受到纪律处分、政务处分或法律责任追究的行为。对因情况了解不清或认识上出现偏差而错告、检举失实的信访举报人,进行批评教育,不作诬告陷害处理。

对于诬告陷害信访举报行为,涉嫌违纪的,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等党内法规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由广州市纪委监委协调移送司法机关办理。诬告陷害人是党员干部或监察对象的,同时在其所在单位一定范围内通报。查处的典型案件,予以曝光警示。

如何为被诬告错告对象进行澄清?

澄清函由纪检监察机关统一编号印制,直接送达被信访举报人所在党组织或单位,抄送被信访举报人,并存入个人廉政档案。

据了解,澄清工作一般应在信访举报件办结后3个月内进行,并在一定范围内采取以下方式公开说明情况:召开澄清通报会;在媒体网络公开通报;被信访举报人接受的其他澄清方式。澄清通报会应在被信访举报人单位、居住地所在社区或者被信访举报人同意的其他地点进行。

【实名举报方式】
来信请寄:广州市法政路30号市纪委监委信访室
来访请到:广州市越秀区越秀北二横道3
(工作日上午9:00至11:30)
举报电话:020-12388
网上举报:
https://t.cn/AiQvIwV8

广州广播全媒体记者 张靖报道。
通讯员:穗纪宣。

【星云大师全集4金刚经讲话】金刚经讲话第一 大乘菩萨发心分第三 (1)
不舍一众生 慈悲救度无分别

作者:星云大师
2019/6/30

欲成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必须是具大心的菩萨摩诃萨。诚如〈普贤行愿品〉所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译文

佛陀告诉须菩提:「所有的菩萨摩诃萨,应当这样降伏妄心──对所有一切的有情生命,包括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等不同的生命形态,或是有色身、无色身的,或是有粗心思念想的、无有粗但有细心思念想的,乃至细微到难以说其有无心思念想的众生,我都要让他们了断一切痛苦烦恼,度过生死海,到达不生不灭的无余涅盘境地。

「如此度化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而不见实有一众生为我所度。这是什么缘故呢?须菩提!如果菩萨妄执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对待分别,这样就不名为菩萨。」

原典

大乘正宗分第三①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②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③,若有色、若无色④,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⑤,我皆令入无余涅盘⑥而灭度之。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⑦,即非菩萨。」

注释

①本分是大乘的心要,佛陀回答须菩提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发四心:

● a.广大心:不拣择优劣亲疏,一切众生皆度。

● b.最胜心:使众生皆断烦恼,了生脱死,入无余涅盘。

● c.无对待心:视一切众生平等无有差别。

● d.无颠倒心:没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分别计较。

菩萨应以般若妙智,照了性空本无四相,否则即不名为菩萨。

②菩萨摩诃萨:即大菩萨之意。必须具备七个条件:

● a.具大根。b.有大智。c.信大法。d.解大理。e.修大行。f.经大时。g.证大果。

③ 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即所谓「四生」,是三界六道有情四种不同的产生方式。

● a.卵生:由卵壳出生者,如蛇、鸟、鸡、鸭等。

● b.胎生:从母胎而出生者,如人、牛、马、羊等。

● c.湿生:由粪肥、水道、腐肉、沼泽等润湿地之湿气所产生者,如蚊、蚋、蛆,以至于水中极细虫等。

● d.化生:无所托而忽有者,如诸天、地狱、中阴。

④有色、无色:是从有无物质形体来区分,众生可分为:

● a.有色:即有物质形体者,包括欲界及色界的众生。

● b.无色:没有物质形相者,指无色界的众生。

⑤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乃依情识活动的粗细,而将众生分为三类:

● a.有想:指欲界和色界等心识造作较粗糙的众生。

● b.无想:从色界第四禅无想天以上,叫做无想。但无想并不是没有心识,只是较为细微,所以名为「无想」。

● c.非有想非无想:是指无色界有顶天的众生,此类众生定力极深,心识细微到难以说其有无心思念想。

⑥无余涅盘:「涅盘」是梵语音译,意译为灭度、寂灭等。可分为: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有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无住处涅盘等四种。

⑦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相,执着我为能度者,为真实的个体存在;人相,执着彼为我所度,是和我相对立的存在;众生相,执着所度非止一人,各各善根不一,于是处处分别,如阶级、种族等等,即是执众生相;寿者相,乃执着能度与所度间有法相授受,并恋着不舍,犹如命根相续维系。举四相,实乃总括一切诸相;而合四相,简言为一个我相,所以,佛教特别注重破除「我执」。

金刚经讲话第一

大乘菩萨发心分第三 1

讲话

第三分进入到探讨大乘菩萨发心的问题。要发什么样的心?度化什么的对象?度化众生的目的为何?菩萨行者如何检验自己的发心是否合乎正知正见?这几项疑问,在第三分中佛陀有周详的解答,并且提出四点观念,令发心菩萨有修学之所依。

一、广大心平等观。

二、灭度无住涅盘。

三、众生本性寂灭。

四、菩萨心无四相。

这四点全面地指出,菩萨发心的四种正观,四种次第,四种正见,以及四种成就。

一、广大心平等观

经文中所谓「诸菩萨摩诃萨」,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是从发心上来讲,泛指一切发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狭义,则从证果上而言,专指已登上初地的见道菩萨。前者包括凡夫菩萨在内,后者则仅指圣贤菩萨。不论是广义或狭义,如来的教导付嘱本无凡、圣的差别。

摩诃萨,是菩萨或大士的通称。「摩诃」曰大,其含义有七:
第一、具有大根机。
第二、具有大智慧。
第三、信仰大乘法。
第四、悟解大乘理。
第五、修持大乘行。
第六、经僧祇劫时。
第七、证得大乘果。

欲成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必须是具大心的菩萨摩诃萨。这里所说的大心,就是菩提心。诚如〈普贤行愿品〉所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新译《华严经》也提到:「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

从经典中可以得知,发菩提心是三世诸佛成就的根本;而发菩提心者,慈爱护念的对象是什么呢?

《金刚经》明白说道:「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可见所有一切的众生,含括三界九地,都是菩萨摩诃萨予乐拔苦的对象。三界的果报,虽有优劣苦乐的差别,但都属于「迷界」,未能脱离生死轮回之苦,《法华经》说:「能于三界狱,勉出诸众生。」菩萨摩诃萨唯令所有一切的有情,不以三界为安乐,勤求真正的出离解脱,度众悉无余,不舍一众生,这是菩萨发心所应具备的广大心平等观。

这种广大心平等观,就是对于一切众生皆慈悲救度,无有分别。我们在佛陀本生故事中,看到佛陀在因地修行时,生为人身有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的悲怀,纵使为鹿王、鱼王身,遇众生有难或有所求,也都能广大平等的布施。想要发起「广大心」,就必须具有「平等」的正观,才能不分怨亲、人我,一切喜舍。因此,「平等」的正观需要般若智慧的净化、摄持。「平等」可以说是佛教最殊胜可贵的特质。

(九地) (三界) (二十五有) (六道)

五趣杂居地────欲界 四恶趣(四) 地狱

饿鬼

畜生

修罗

人四洲(四) 人

六欲天(六) 天

离生喜乐地(初禅) 四禅天(四)

定生喜乐地(二禅) 梵 天(一)

离喜妙乐地(三禅) 五那含天(一)

舍念清净地(四禅) 无想天(一)

空无边处地 四无色天(四)

识无边处地

无有所处地

非想非非想处地

不要以凡夫的知见,胡乱地猜测佛的智慧。《印光法师嘉言录》36

(印光大师著/圆涛法师白话译)

【二、劝信愿真切】白话文:

乙、劝祛疑生信

36.仔细地阅读了您的来信,上面所提的一切议论。用一句话总结它们,就是“以凡夫的知见,胡乱地猜测佛的智慧。”

我们从生至死,内里的身心,外面的境界,哪一个能知道,其到底为什么这样运作呢?从自己有了觉知分别以来,看到前人的作为,自己也这样做。于是才能够身体长大,一切事情顺利舒适,身体心情都很安乐。从生至死受用自在。

如来世尊的教导,自己不知道佛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净土法门是怎么一回事。虽然佛祖诚言开导,也不肯因此而对净土法门生起信心。按照这个道理推论下去,您终日吃饭,终日穿衣,那么充饥、御寒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知道吗?还是不知道?若说知道,那么知道的是谁?请准确无误地指出来。如果指不出来,那还不是照样依照前人的成规,穿衣、吃饭。那又何必对于这个了生死的第一妙法,必须希望先知道其所以然,然后才生起信心,就是断然不肯因佛祖的诚言而生信呢?


如果您有疾病需要吃药。是先遍阅《本草》、《脉诀》,知道药性、病原后,才开始按照病症确立药方,然后开始服药啊?还是立即请良医诊脉,立即服药啊?若果是立即服药,那就治病与学佛相悖。

就算遍阅《本草》、《脉诀》,知道药性、病原。也是和学佛相悖。为什么呢?《本草》、《脉诀》,是前人完整的论断。你也没能亲自看到,为什么能够相信呢?若说《本草》、《脉诀》这些医书的的语言,不能不信。那么佛祖、善知识的言论,为什么都不能生信呢,非要你自己亲眼看到才能生信啊?

以你的知见,老实讲,应该先看到某药走某经络、能治什么病,方才肯开方服药。决定不能依《本草》、《脉诀》这些医书上所说的理论,来开方服药。为什么呢?因为自己没有亲眼见到的缘故。现在你充饥、御寒、治病到底为什么,也没看到,依然会去穿衣、吃饭、服药。佛教和净土法门究竟是什么,自己不能亲自看到,就算佛祖诚言都不生信,这是为什么呢?一来是因为性命相关,虽然不知道也不敢不按照去做。一来是自认为自己很高明,必须彻底看到净土法门之所以然才肯修持。


古今多少出格豪杰都是因为这种知见,一生不沾佛法的真实利益。而那些愚夫愚妇当初也不知道净土法门究竟是什么道理。然而他们能依照前人的成规,老实念佛。因此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于是能够带业往生。达到断惑往生的人都能证到佛果,岂能仅仅知道净土法门的道理就算了呢。

而那些自命不凡的人因怀疑生诽谤,将会从劫至劫长堕恶道。被那些老实念佛已经往生西方的愚夫愚妇们所怜悯,打算要垂手救援我们都不能够。为什么呢?因为宿世不信净土恶业所障碍啊。您的才慧如干将、莫邪宝剑一样锐利,切玉如泥。因为不善利用你的才智,好像用干将、莫邪宝剑去切烂泥,那么烂泥没什么意思,白白损失宝剑的锋芒,能不可怜吗!【书二】二五


【二、劝信愿真切】原文:

乙、劝祛疑生信

36.谛观来书, 种种议论。一言以蔽之, 曰以凡夫知见, 妄测佛智而已。

且吾人从生至死, 内而身心, 外而境界, 何一能知其所以然?从自有知识以来, 见前人之所为, 而自亦为之。遂得身体成立, 诸事顺适, 身心安乐。从生至死, 受用自在。

若如来谕, 己不知佛之所以然, 及净土之所以然, 虽佛祖诚言, 亦不肯因之生信。推是以求, 阁下终日吃饭, 终日穿衣, 其充饥、御寒之所以然, 为知也?否也?若道知, 则知者为谁?请的的指出。若指不出, 犹依前人成规, 穿衣、吃饭。何于了生死第一妙法, 必企其先知所以然而生信, 断不肯因佛祖之诚言而生信耶?


又阁下有病, 须服药者, 为先遍阅《本草》、《脉诀》, 知其药性、病原, 方始按病立方, 而后服药耶?为即请良医诊脉, 立即服药耶?若立即服药, 则治病与学佛相悖矣。

纵令遍阅《本草》、《脉诀》, 知其药性、病原, 亦与学佛相悖。何以故?《本草》、《脉诀》, 系前人之成言。汝未能亲见, 何可取信?若谓《本草》、《脉诀》之言, 不可不信。则佛祖善知识之言, 何以皆不生信, 必欲自见方信耶?

如汝知见, 刻实论之, 当先见某药走某经、治某病, 方肯开方服药。断不肯依《本草》、《脉诀》所说, 以开方服药。何以故?以未见故。今充饥、御寒、治病之所以然未见, 而即穿衣、吃饭、服药。佛与净土之所以然, 己未亲见, 纵佛祖诚言, 皆不生信者, 此何故也?一则以性命相关, 虽不知不敢不如是行。一则以高明自诩, 必彻见方肯修持其法。


古今来几多出格豪杰, 由此知见, 毕生不沾佛法实益。彼谓为愚夫愚妇者, 初亦不知, 而能依前人成规, 颛蒙念佛。因兹潜通佛智, 暗合道妙, 遂得带业往生, 及断惑往生者, 将见悉证佛果, 况徒知之而已乎。

而此种自命出格者, 因疑生谤, 将从劫至劫, 长堕恶道, 被彼愚夫愚妇念佛往生者之所怜悯, 欲垂救援亦不可得。何也?以宿世之不信恶业所障也。阁下之智, 如干将莫邪, 切玉如泥。以不善用其智, 如以干将莫邪切泥, 则泥无所成, 徒损锋芒, 可不哀哉!【书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幸运只是生命的一种偶然,遇见谁,都会灿烂,得之,亦喜,错之,不悲,生命之花,都会凋零,只是,有的,艳丽多点,有的,凋零早点。幸运只是生命的一种偶然,遇见谁,都会
  • 罗渽民 :⋆从出道镶边到✨用最少的回归次数创造队内最佳的直拍成绩以倒数的part创造最亮眼的killing part一场公演就能收获个新站的圈粉小能手多
  • [兔子][兔子][兔子]在这个平安夜的晚上[月亮][月亮][月亮]17金融四班这个大家庭一起共度了美好时光[太开心][太开心][太开心][鼓掌][鼓掌][鼓掌]
  • #电视剧一生一世[超话]# [心]#辰时cp高甜互动# [心]#一生一世OST# [心]余生续写的诗每一笔都是你的名字再重来一次也会记得爱你这件事如果说几百个世
  • 3. 被人珍惜的时候希望你别装b。3. 被人珍惜的时候希望你别装b。
  • 人生のどんな段階にいても「終わりなき旅」を聴くと、心が強く震えたんだ。「過去ではなく、ただただ未来を見据えて欲しい」って桜井さんが最後に投げてくれた言葉。
  • 221021 VIVIZ官方twitter[#VIVId_dayZ#] POPstival 2022 in Manila 结束✨不会忘记和菲律宾Na.V们一起度
  • #淄博身边事# 【张店:清理路口“顽石” 让通行更顺畅】9月18日下午,细心的市民发现,在淄博新城区的部分路口,一些大型的作业车辆,正在吊装原本设置在过街人行横
  • 是个成熟完善的生活片区#深圳租房##福田租房##下梅林# 10月10日消息,近日,农产品流通产业数字化服务商久农云完成2000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首衡集
  • ''希望你的愿望能实现[笑cry][带着微博去旅行]Day07 一位你喜欢的演员:吉沢亮嗐,我就是个特摄演员墙头草,见一个爱一个的那种,这问题问我一口气起码能报
  • 每次想到它们,都有[抱抱]一种难受的感觉。每次想到它们,都[太开心]有一种难受的感觉。
  • ☀喜欢文章 请用 "转发" 快转谢谢 [微笑]快转 快转 [微笑]图微微不早起#龚俊 cpf# #早安心语#活着不多不少,幸福刚好够
  • ——河图《春日池》2.朱先生恰在那一刻瞧见她的模样,转身就离开涝池上了官路,对媒人说:“就是这个,八字不合也是这个” 。31.我这一生遇到过很多的人,他们如同指
  • 手术室无影灯下,庞大的机器人“手臂”向着手术台缓缓移动,经过一番转动调整角度,数秒后,机器人手臂停在离康康头部一尺远的地方,“手臂”的前端装有精细的定位装置,接
  • 不会以爱之名绑架任何人,不消耗不浪费是一个成年人该有的真诚这教资到底考不考啊?阴森的低吼!
  • ❿黎朝阳光健气小可爱设定我一般,比起他本人,我对他的机器狗....啊不是,是机器人monst更有兴趣,想养一只!”我就知道,我被这货拿捏住了.....(而且还有
  • 还好出来玩了 第二天就封了15每日(不一定)画16星星17鞋好大18最近在看书#高彦# 彦 想你啦 有机会可以见一面吗 好像好多人都忘记你了 但是我还没有忘哦
  • 看不惯的人,别在意,微笑,才是最好的反击;得不到的人,别惦记,放手,才有最好的回忆。[可爱]#今日贴纸打卡#看不惯的人,别在意,微笑,才是最好的反击;得不到的人
  • 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极值和炫彩,就不能太在乎委屈。 ​​​​#蔚蓝地图# [成人礼]#生物多样性# 人若拥有了善良,那么,纵然从来都是一无所有,从辉煌走向平凡,从
  •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 首楞嚴經 清淨明誨章》 唐 天竺 沙门 般刺密帝 等译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