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茶志怪》

青蛙精 

  邑城北村刘孀妇,有子尚幼,就外塾读。值天暴雨,儿未归,倚闾以待。有小鬟年约十三四,姿容秀美,绿衣光泽,冒雨而入,曰:“请暂借姆庐避雨,晴即速行。”妇爱其慧,纳之。鬟应对如流,甚惬妇意。适空际雷声訇腾,鬟惊变色,遽投姆怀,妇抱之。一炊时许,雨霁,鬟始起,向妇稽首,顿失所在。儿自塾归,见女冲门出,方一凝眸,遽化为大蛙如车轮,跳跃而去。奔入告母,相与惊异。后数载,因捻变,母子避地舟行。淀中波浪陡作,舟人大骇。有巨物自水出,跃登其舟。舟平稳,直抵彼岸。众负装下,见船头一大蛙,赴水而逝。 

钱龙 

  山左诸生陶某,训蒙于邑之葛沽,恂恂谨抑,良士也。忽购一利刃,朝夕磨砺,藏谱荐底。一日,键户谓其徒曰:“吾平日诲尔谆谆,尔辈竟仇药石。今尽杀却而甘心焉!”急捉其徒之年长者,忿欲加刃。徒年十六岁,黠而多谋,跪而请曰:“弟子敢不奉教。杂不见父母,终觉抱憾九泉。请归辞双亲,回塾一听先生所为。”生曰:“孺子尚知孝道,可暂去速回。”乃拔关放出,复闭户而倚以石。童子归家诉诸其父,父叱曰:“先生何致杀人?是尔托辞逃塾。宜速归,否则加鞭责矣。”童子无奈,哭诉诸居停赵姓者,且曰:“阿伯不速往救,令郎与二三窗友成齑粉矣。”赵大惊,乃集众至其塾,隔墙闻童子号泣声甚惨,扣其扉牢不可开。众缘梯过,见生裸缚一童子,跨其身而剖其股,已露筋骨,声嘶嘶几不能号。其余二三人有惊踣气绝者,有匿诸案下者,匿诸柴后者。众夺其刀,问何仇害?生曰:“吾教诲子弟,不如是不足以有成。”众中有好事者,怒欲痛殴。赵急止之。乃厚赠遣人送之归。生语多颠倒,至河干谓送者曰:“吾非为阿堵物,亦无须汝远送。”出居停所赠之钱,尽弃诸水,悻悻而去。至家颠狂益甚。父母佥以为忧,闭诸室而给饮食。年余,歌笑怒骂无常。有老道士托钵于门,自言能相宅。陶翁延入,至庭中,喟然叹曰:“妖气太恶,宝眷未必安也。”翁奇其言,急求拯救。道士谢以不能。翁五体投地,恳求益切。许之,令出病者。生见道士,大言曰:“吾奉天命败其家,尔勿干预!”道士曰:“此儿他日功名显达,未可戕害。吾劝翁改行,汝勿恶作也。”生曰:“一乡饥饿,彼坐拥厚粮,视死不救,此复焉有人理?”乃趋避登楼而闭其门。道人追及,破扉而入。生怒且骂。道士亦怒曰:“吾本不为己甚,顽梗若此,不得不下毒手。”乃出铜针长二尺许,直刺其胸,颓然遂毙。翁顿足痛曰:“不图竟杀吾儿。”道士笑曰:“翁请勿忧,公子固无恙也。”禹步作法,生果苏,嘱其调养百日当愈。翁骇问故,道士曰:“此妖乃翁之钱龙也。先辈富而好善,彼暗中司会计,故家道日兴。今翁吝啬,不如先人,彼欲破产而作祟,公子颠疾皆彼所致。君如不信,请验之,今已毙于空室乱木下。”翁督众仆移木,众嚏其妄。固强之,木尽,有巨蟒长数丈,粗如柱,盘踞而毙。众始大惊。道士曰:“此静应运而来,罪不应死。可于麦场上作坛,吾咒而生之。”乃埋于坛下,作法三昼夜,发视蟒已渺。道士劝翁改行,翁知悔,厚酬道士,不受而去,翁自此恤邻睦宗,靡善不为。又教年,生领乡荐。 

  醉茶子曰:狐仙妖魅,每视人之运气为转移。运旺而家兴也,暗为增益财,几不知何自来;运衰而家败也,暗为消耗财,又不知何自去。裒多益寡,妖不能均匀之,此理之不可解也。然不难解也,不贪意外之财,财不伤于意外。尝见祖宗刻薄成家,子孙游荡败产。此妖之兴,不尽在妖也。人能于财非义不取,财可以处贫赡,可以守富贵。虽属老生常谈,而狷洁自爱,修德自能胜妖。识者当不以予言为河汉也。 

石珠 

  武弁某,从军湘楚。夜行山内,见石隙中有光透露,照澈数步外,明朗如昼。凿之,得一石丸,大如指顶,持归,置诸暗室,如烧蜡炬。每燕会悬于中堂,数十席微芒悉见。某大僚欲夺之,弁不与,因是免官。益以为宝,藏诸椟,秘不示人。又数载,光渐敛,后仅尺许,今竟全暗如顽石焉。或云石之精气未足,故光不久。若待数百年精华充足,便如照乘珠,久而勿暗也。然欤否欤?夫石果韬光匿彩,自能历久常新。乃急自炫,遂至元精败露,的然日亡,殆自取也。 

土中鱼 

  癸末夏,静邑掘河,土中得一鲫鱼,长二寸许。土工咤异,于是环视者如堵。中有一任姓者,逼近视之,鱼跃入其口中,即失所在。任甚懊悔,而卒无恙。亦异事也。 

明宫“尚食”的几个事 #尚食# #尚食[超话]#

本文首发于《扬子晚报》,作者胡丹(皇帝不称朕)

尚者,上也(如尚方宝剑又名上方宝剑),尚又有掌管之义(如尚书),则“尚食”既指上方之食、御食,也可以是掌领上食之机构。总归“尚食”不是民间能用的词,它是皇家的专属;说白了,尚食就是管皇帝一家子吃饭的。

一、明宫确曾有过“尚食”

“尚食”是明代内廷机构,这在《明太祖实录》里有明确记载:1365年七月,当时还是吴王的朱元璋宫里,“置尚食、尚醴二局,设大使、副使各一人”。顾名思义,尚食管饭,尚醴管酒,有酒有饭,就可以饱醉了,看起来吴王的日子很有些好过了!

开设专门的“尚食局”埋锅造饭,这是朱家王朝兴旺发达的一个微小信息;不到三年,朱元璋果然登基坐殿,当上了大明皇帝。而这个开国前设立的尚食局,很可能是明宫最早的宦官衙门。

明朝首次“定内侍诸司官制”,是在洪武二年(1369),这时尚食局不见了,而在近侍内臣60人中,有“执膳”4人,专管皇上吃饭——《皇明祖训录》记:“执膳奉御,掌监造御膳供进。”

老朱家的生活越过越好,尤其是建国后,添丁加口的速度加快,朱元璋大小老婆四十多位,皇子公主合起来也有四十多,一旦开起家宴来,坐满十桌不止,光靠4个内臣执膳,肯定兜不住。不知后宫是搭伙吃饭,一齐吃集体食堂,还是各宫自开小灶,各顾各的?

洪武五年(1372),内廷始设“六局一司”,尚食局又来了!但它作为“六尚女官”之一,由宦官衙门变成了“女官之职”。朱元璋对设立女官这事儿很重视,专门派了两名宦官前往苏、杭二州,在民间选择能写会算、愿意入宫的妇女,一共44位,送到南京,其中14人授职任事,其他人因未满二十,赐银遣送回家。尚食局既然由妇女管理,理应专门照顾妃嫔和幼年皇子女的饮食。

皇明的后宫,规模不断扩大,尚食局也随之扩编,到洪武末年,尚食局的女官首领“尚食”增为二人,正五品,下设司膳司,“掌割烹煎和之事”,而且,“凡进食先尝之”——由这个情节来看,司膳司也供办御膳。但尚食局管的事,已不止主家的饮食,它下面还设司酝、司乐、司饎三司,分掌舆辇伞扇、园苑蔬果和灯烛膏火之事,相当于宫廷的总务科,而不止“膳食科”了。同时内官衙门里增设了四品尚膳监,掌管御膳与宫中筵宴及食用之物。

明朝的内廷,从主上到大小宫奴,总在两万人上下,一到饭点儿,这么多人一起突突地开火造饭,顿时炊烟四起,可不称盛景乎?大概京人都会指皇城说,万岁爷开饭了!

皇家的后厨,如上所言,包括尚食局与尚膳监两大系统,各自服务于不同的对象。吃饭的人太多,对宫廷后勤,是很大的考验。

在这些人中,自然皇帝的吃饭问题,最为重要。而皇帝对“饭口”的重视,不妨从朱元璋对厨子的特别态度说起——

二、朱元璋父子与厨子

洪武十一年,诸皇子中,前面几个儿郎已长成大小伙子,朱元璋迫不及待地打发他们到各自的封国去,好亲自掌领他老朱家的军马。几个王子上路了,忽一日,朱元璋接到密报,说第二子秦王朱樉,在到西安就藩的路上,因为一点小不如意,鞭打了厨子。而另一路到山西太原就藩的三王子晋王朱棡,也因小事笞辱了膳夫。

厨子、膳夫,打不得!

朱元璋竟然大起惶恐,立马点灯铺纸,亲笔写了一份敕谕,令人急送至儿前,谆谆告诫小子们,侮辱“造膳者”,有多危险!

他说:“膳,立命也,非操膳其事者不得其精”。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朱元璋却上升到“立命”的高度。他告诫秦王:你的吃食,掌于厨子之手,你不把厨子当人,“将操膳者视以寻常,是不可也”。为何不可?不是怕他勺子一颠,饭菜分量不够,而是“(你)若频加棰楚,不测之祸,恐生于此”!直白说,就是你把他打狠了,他在你食物中下毒,你小命不保!

在给晋王的教训里,朱元璋还拿自己现身说法,他说:

“你老父我率领群雄平定祸乱,对人从未姑息过。唯独厨子徐兴祖,事我二十三年,我从未折辱过他。”

这位以屠戮功臣著名的开国皇帝,一生杀人无数,独独对一介“膳夫”坚持“群众路线”,紧密团结,不愿结怨。“怨不在大,小子识之!”他是这么总结的。

朱元璋对这些“小人”可真是好,不单常赐以白金、宝钞,还送大官给他们做。朱元璋的厨子徐兴祖、井泉,都做到光禄寺卿;剃头匠杜安道、洪尚观,做到太常寺卿,都是从三品的皇皇京卿(参见拙著《大明王朝家里事儿》)。

明初时,宫廷制度初建,宫里有一些外臣服务皇帝的饮食,是特例。后来内外隔绝,规矩大发了,就不大有外人能入宫操膳,皇家的炊事员,都是内臣。

三、大太监魏忠贤靠“办膳”起家

在《尚食》这部戏,似乎宫廷女子包揽了后宫美食。其实,做饭辛苦,对体力是不小的考验,在家里,多是妈妈下厨,女主人管起一家子吃喝。但是在以做饭为工作的岗位上,还是男子才能胜任,所以历代名厨,多为须眉。

在我所能记忆的明代史料里,反映宫女与宫廷饮食关系的材料极少,很难展开了讲,或许只有这样,才给艺术创作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吧。看美女颠勺,总强似看那太监!然而,事实上,在明宫把勺的,却都是阉宦。

宫闱深远讳密,是外人难以知悉宫廷生活的主要原因。明末太监刘若愚写了一部《酌中志》,专记宫廷之事,提供了不少珍稀材料。他在记载“圣驾御前”近侍机构时,记有御药房、御茶房,还有尚冠、尚衣、尚履、管净(出恭之事)等诸色内臣,却偏偏没有一个管皇帝吃饭的“御膳房”;倒是有一个“大庖厨”,虽然也名列“近侍”(即亲近内臣),却怎么听也像一个大厨房,可能管着皇上身边近侍的饮食,而非万岁爷的御膳。

关于御膳的情况,刘若愚也有宝贵的记载,他说:

“天启以前,凡圣驾每日所进之膳,俱司礼监掌印、秉笔、掌东厂者二、三人轮流办之。”

就是说,在熹宗天启年以前,万岁爷用膳,都是由名位最为尊显的几个大太监,即司礼监的掌印、秉笔太监和掌东厂太监轮流操办。

为万岁爷办膳,是身份的象征,虽说皇帝就一张嘴,他能吃多少?可到底是准备“天馔御食”,场面不得不大。刘若愚记道,天启年间,司礼太监王体乾、魏忠贤、李永贞连同皇帝乳母客氏四家轮流办膳,每家管事官数十员、造办酒醋酱料厨役数百人,这还是紫禁城之外的;皇上吃饭了,在乾清宫里领膳、请膳和管果酒的近侍,每家也在四、五十员以上。
皇上一顿饭,宫里宫外大几百人忙活,可见这一口饭的排场和铺张。

而皇帝是不出伙食钱的,所需费用全由办膳的大太监承担,说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也算是荣宠之累吧!崇祯帝即位后,革除前朝弊政,改由尚膳监负责御前饮食——“亦节省意”。替谁节省呢?其实受益的是那几个大老太监,他们开脱了。但据刘若愚说,崇祯十四年后,复令司礼监掌印、掌厂、秉笔太监“照先年例挨月轮流办膳,仍遵祖制也”。为什么突然又要“遵祖制”了呢?这时候明朝不行了,尤其是经费左支右绌,皇帝也穷啊!崇祯帝也在想辙开源节流,于是下令将老规矩恢复起来,让那几个大太监挨着月份,轮流办膳,管皇上吃喝,实际上是借着“遵祖制”,把饭钱甩锅给了太监,他自己倒省下啦!崇祯帝也够鸡贼的。但皇上把腰包捂紧了,可办膳太监不会自己白白往外掏钱,皇上的饭钱,归了拢齐还是要从公家抠出来。

大家都知道,厨房管事是个肥差,因为做饭先得买菜,菜钱就是出油水的地方。刘若愚就记说,魏忠贤在给熹宗的妈王才人“办膳时,便渐充裕”。熹宗的爹,当了二十多年太子,不遭待见,自然“青宫凉薄”。熹宗他妈,又不遭太子爷待见,更是阔绰不起来,直到生下熹宗,才有专人办膳,魏忠贤就是抓住机会,夤缘入宫,为王才人母子办膳,以后才靠着这层关系发达起来。想当初,主子不富裕,魏忠贤都能“充裕”起来,说明宫廷菜钱里,油水还真是不少。据说崇祯帝一次想吃城里某家糕点铺的点心,派太监去买,普通人一两银子能吃饱,太监一经手,一百两银子不止,油水全被太监揩了。太监们还常以办膳为名,宫里宫外勒索食材,也是一宗发财之路。

从《酌中志》所记几个太监的“办膳处”来看,都比较分散。这就让我想到,今天我们去紫禁城参观,见明朝皇帝住的乾清宫,四下里似乎没一个厨房,宫里全是木头宫殿,防火关节重大,也不可随便搭灶开火。为皇上办膳的太监们各自找地方为皇上做饭,饭做得了,不可能打电话请皇上移驾过来吃,还得用笼屉装好了送去,路上一经风,菜凉了,还能好吃?说实话,我感觉皇帝在吃这一口上,未必是满意的,最大的不足,应该是没法像普通人那样,家里吃腻歪了,可以随时下馆子。

皇上家有庞大的班子造办御膳,想来真是人间珍馐,可是这就跟吃食堂一样,纵然花样很多,久之必然生厌。皇上念的不是龙肉凤胆,而是变个口味,吃点花样。我曾见一本明代笔记上说,成化年间,一个很有才名的翰林老先生,不仅一手文章铺排得好,还调得一手好羹肴,他有一道菜,皇帝特别喜欢吃,太监想学了来,方便做给皇帝吃,可是向翰林老先生讨教,他却死活不肯教。原来老先生是拿这道菜当作“勾引”皇帝的饵呢!皇帝想他的菜,必然想他这个做菜之人。这个事例说明,皇帝想尝鲜儿的欲望是很强烈的。主要还是宫里规矩太大,御厨做饭有板有眼,不容许自由创新,所以菜色虽然十分丰富,可皇帝每天吃着吃着,就把胃口吃败伤了。

登上月球的时候,美国人长吁一口气终于赶在赞比亚之前登月了

良杰孤泪关注
昨天15:13大图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与苏联形成了相互对立的局面,不仅在军事上相互竞争,双方还将目标放在了太空之中。在加加林成功进入太空之后,谁先登入月球就变得尤为重要,而这也就是历史上的美苏太空争霸。

大图模式

说是美国和苏联两国,其实当时参与这次竞争的还有另一个国家,它就是赞比亚,一个位于非洲中南部的国家。既然能参与到美国和苏联的竞争中,那这个国家当时一定很发达?不,当时赞比亚刚刚脱离被殖民状态,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赞比亚的太空梦。
——赞比亚的历史
先来看看赞比亚的历史,在18世纪的时候,西方殖民者闯入了这一片土地,并建立了长达百余年的殖民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英国人将北罗德西亚以及南罗德西亚等国合并为中非联邦。
到了上世纪60年代,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立法委员会的席位大多都已经被非洲当地人占据。最终在多方人士的推动下,中非联邦解体,原先的加盟国纷纷独立了出来并脱离了欧洲人的掌控。其中的北罗德西亚在独立后改名为赞比亚,而这也就是今天赞比亚的由来。
大图模式
卡达翁为第一任赞比亚总统,在独立初期赞比亚的经济十分落后,民众吃饱饭都成一定问题。更要命的是,当时赞比亚跟他周围国家的关系也不是很好,以至于一度处于被封锁的状态之下。
但就是这样,赞比亚人民也没有丢失乐观精神。正值美苏太空争霸,一位赞比亚人就觉得,应该加入到这场竞争当中,让世界看看刚成立的赞比亚。这个人就是爱德华·马库卡·科洛索,赞比亚的航空教父。
——疯狂的上天计划
不要小瞧这个叫科洛索的人,他是一名小学教师,所教的科目是自然科学,而从他带头进行太空计划这一点来看,能怀有梦想的人,绝对是一名值得被尊敬的老师。
另外,在赞比亚争取独立期间科洛索也没有闲着,而是积极投身到了争取独立的运动当中,是赞比亚总统卡达翁最亲密的战友。

斗争期间科洛索多次被捕入狱,但这并没有磨没他坚毅的品性。赞比亚独立之后,卡达翁邀请科洛索来政府工作,但却被拒绝了,因为科洛索觉得他应该干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大图模式

1964年,也就是在赞比亚刚刚成立不久之后,科洛索有了一个疯狂的想法,他认为美国和苏联可以搞太空计划,那为什么赞比亚就不能搞航天计划?科洛索并没有光停在想一想的阶段,有了想法之后他很快去找卡达翁,让他批准太空计划。
看着满脸兴奋加期待的科洛索,卡达翁第一时间也没好意思拒绝他,细细一想之后觉得这确实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于是就批准了太空计划,并将距离首都7公里远的一处空地给科洛索当实验基地。
事情到这当然没有结束,科洛索紧接着就提出了启动资金的问题。
“没有”。
没有就没有,不耽误上太空,至此科沃斯宣布正式加入到太空竞赛当中,现在他要去造火箭和训练宇航员了。
联系了村里的萨满,让其选了几个合适的人之后,科洛索的太空计划随即启动。根据当时的报道,科洛索在最初的时候一共征集到了9个人来担任宇航员,后经过一轮又一轮的选拔,最终留下了两男一女以及一只猫和一只狗。
关于他的训练方式,也与其他国家完全不同。每天早上,科洛索需要将他的队员们挨个聚集起来,有的在床上、房顶上、丛林中。聚齐之后就是热身环节,大家一起做做操跳跳舞,高兴的时候还要喊一喊口号。
大图模式
随后便是真正的训练环节,科洛索没有当时专用的宇航员训练设施,而且他也搞不来,为此他自己独创了一套训练方式。先是让志愿者们荡秋千,而且要荡得足够高,这样便可以体验到飞一般的感觉。
当有志愿者荡秋千到达了一定境界之后,科洛索就会让他进入到下一个环节——滚铁桶。
操作方式很简单,把志愿者塞进一个铁桶中,然后再从山坡上一脚踹下去。旁边来采访的西方记者看的是心惊胆战,急忙问科洛索:
“你们这是在处决宇航员吗”?
“别闹,这是在让宇航员适应太空失重的环境”。
不错,科洛索的疯狂举动已经吸引来了外界的目光,在当时没有什么比非洲的太空计划更吸引人眼球的了,因此很多西方媒体记者都抱着看笑话的心态来到了赞比亚,并开始采访科洛索。
得知自己的太空计划要上电视了,科洛索心想不能太寒酸,因此他照着科幻杂志上的图片定做了一批太空服给志愿者穿上。材料是棉花的,而且真的很科幻,要知道这可能已经花掉了科洛索大半辈子的积蓄。
大图模式

但光看到宇航服好像并没有让西方记者满意,他们还想要看火箭。随后便被科洛索带到了一个高高的铁桶旁边,“你不要看火箭吗?看吧”。
“你能介绍一下这火箭的原理吗?”
“不能,这是我们赞比亚的机密”。
因为经费的原因,一个铁桶是科洛索能造出得到最好的火箭了。
而他在接受采访期间一直很高兴,也很骄傲,因为他眼中的这些笑话正是赞比亚的太空计划,因此信心满满。倒是一边采访的记者们,想笑又不好意思笑,满脸尴尬。
——结语
1969年,美国人成功登上了月球,这让科洛索很伤心:“赞比亚终究是在太空竞赛中失败了”。曾经的志愿者也相继离去。那名女孩因为要结婚了被父母强行带走,而另外两个男孩,在向科洛索借了一笔钱外出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而让他更伤心的是,曾经的学校也荒废了。

大图模式
为了安慰老朋友,卡达翁给科洛索安排了一个新的工作。此后科洛索便过上了平淡无奇的生活,到了1983年,科洛索因病离世,享年64岁。
~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做事虎头蛇尾的人,大多就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A和C或摄取酸性食物过多,土豆可以帮你补充维生素A和C,也可以在提供营养的前提下,代替由于过多食用肉类而引起的食物酸
  • #曾黎[超话]#说不清楚到底有多喜欢黎姐 但真的就是很喜欢 心情不好的时候翻看你的照片能让我忘掉所有烦恼 每次看她的剧都能把我自己看哭 读你的书真的会让我有一种
  • 抓不住,留不住,满江春水向东流#叩醒心灵[超话]#【城墙,活着的历史】每一个城镇,或许都曾有过城墙。但像西安城墙这般,墙外高楼耸立,玻璃窗映出的五光十色极具现代
  • 我们认为,MMT漠视通胀的理由中,有三个重要前提假设对于美欧而言并不成立,使得财政和货币刺激引发通胀的风险被严重低估:一是,“充分就业”缺乏合理界定,对充分就业
  • 为‮么什‬要gao1️⃣​‎ ͏ “身gao不gao真‮很的‬苦恼 不喜欢‮牛喝‬奶的还在‮持坚‬喝 奢望有‮天一‬能长gao” 嘴上永远‮着装‬坚强‮样的‬子
  • 至于影视化,我曾经对徐磊还有信任,真以为之前拍得不好是作者没话语权。 朴树在歌词中写过:“背叛务必坚决,告别也需体面,我没什么可以解释的,这是我的命运吧&qu
  • #奇奇怪怪的一家三口# shh这个人吧,平时贫的没边,一天到晚话都没完,一见他崽就哑巴了,每次陪小好的时候,我说“你别光傻看着你娃啊,你跟她说说话啊,说啥都行你
  • ✔️外地工作也可以给爸爸妈妈寄,过节就该吃好的呀~妈妈再也不用包粽子了 …..完美!肉粽真的是我心头好!
  • !!
  • 你就狠狠骂我一顿就好了,说我对你的生活造成了天大的困扰,这是我最怕的事情——我让你过得不好不开心。#易烊千玺#hey 亲爱的kong​凌晨清醒过来发现自己又做了
  • 这此分享的面谈基本是最后和教授说话得到建议的机会了!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记好时间,都需提前报名的哦!
  • 来打一波广告[兔子]本人是21年东营经开区初中历史面试全场第一97.3分,备考是经过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和做过评委的教师所辅导,也在机构练过,熟知面试流程,明白考
  • !!
  • #王者荣耀[超话]#cpdd,技术、照片什么的都无所谓,只要声音好听就行,我打排位可认真可娱乐,输了不会闹情绪希望你也是。(高中及以下就算了,私信没回就是被吞了
  • (三)成语寓意:魏夥敢于背负“不孝”的罪名,将父亲点名要陪葬的爱妾嫁给别人,才有了后来那爱妾的父亲在危急时刻结草替魏夥解围的一幕;杨宝顺手救了黄雀,才有了后来黄
  • 奇妙点说:其实,您能用心看到这里就是在解答如何心境升华了,难道不是吗!可见心境升华不是即时可成的,也是有难度的,但收获是物价的!
  • 感谢在《乘风破浪3》这个舞台认识了于文文,她非常的优秀也非常的努力,话不多但是努力做事,她不矫情,不说自己有多委屈,只用行动来告诉大家,于文文并不差,然而时光没
  • 电话那头的,是姐姐,美貌又温柔,即使手里有一堆乱七八糟的工作,以及焦头烂额的生活,她还是会停下来,好好接你这个电话,不催促你挂掉,每一个字都认认真真听你说。#杨
  • 对方经过了理性思考:利用心锚唤起对方关于过往的回忆说实话,毕竟相爱过的两个人,怎么可能在心底里毫无感情,对方在心里还有着关于你的最后的念想,只不过隐藏了谁都没有
  • .故,择校比努力更重要,化妆初学者选择的化妆学/校/这个平台不同,其未来发展高度也不尽相同,如果一所化妆培训学/校/能够提供好的就业机会,说明这所学/校/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