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建材(000786) 2021年年报点评:石膏板业务亮眼,防水受原材料涨价影响承压# 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86亿元(+25.15%);归母净利润35.10亿元(+22.67%),扣非归母净利润34.14亿元(+22.99%)。2021年Q4,公司实现营收51.63亿元(+9.25%),归母净利润7.87亿元(-7.87%),扣非归母净利润7.48亿元(-7.37%)。

石膏板业务增速高于行业整体增速,市占率提升。2021年,石膏板业务实现营收137.80亿元(+25.94%),营业成本为86.46亿元(+23.28%),销量为23.78亿平米(+18.01%),远高于行业4.78%的增速,其中龙牌销量4.80亿平米(+24.50%),泰山18.20亿平米(+17.60%)。石膏板销售均价为5.65元/平米(+0.37元/平米),其中龙牌销售均价7.70元/平米(+0.37元/平米),泰山销售均价5.16元/平米(+0.32元/平米),石膏板单位成本为3.64元/平米(+0.16元/平米)。石膏板毛利率为37.26%,同比提升1.36pcts,毛利率增长主要是石膏板涨价和石膏板单位销售成本有所降低所致。面对国内外大宗原燃材料涨价的市场环境,北新通过开发大量新供应商、研发新工艺和新技术、扩大原燃材料适用范围和可替代材料选用范围等举措来减弱影响。作为行业龙头,北新建材具有定价权优势并适时适度推动产品价格传导来转嫁成本,使得公司的石膏板业绩保持良好增长。

加快发展龙骨和粉料砂浆等“石膏板+”业务。2021年,龙骨营收27.56亿元(+40.32%),销量36.70万吨(+18.00%),其中龙牌销量为20.30万吨(+16.00%),泰山销量为16.00万吨(+21.50%)。龙骨毛利率为18.43%,同比下降6.25pcts,主要是因为原材料涨价导致毛利率下降。目前龙骨行业集中度较低,北新建材难以通过提高价格来完全实现成本转嫁。报告期内公司轻钢龙骨产能合计48.8万吨,跃居全球最大的轻钢龙骨公司,预计未来公司龙骨业务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

防水业务净利润下降幅度大,严控应收账款风险。2021年防水业务营收38.71亿元(+16.17%),净利润2.45亿元(-51.9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4.63亿元,2020年为-1.61亿元。防水业务净利润下降主要原因:

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另一方面面对下半年房地产爆雷,公司进行节奏调整,更加注重经营质量,严控应收账款风险。目前,防水材料行业发展迅速,但行业集中度不高,行业生态有待改善,北新已推进15个防水材料生产基地布局,将组建“1+N”的防水产业格局,公司防水经营团队管理优秀,未来成长空间大。

涂料业务逆势增长,发展空间大。2021年涂料营收1.30亿元(+30.00%),贡献380万的净利润。北新采用“新建项目+联合重组”发展方式,成立北新涂料有限公司,完成涂料业务整合,持有龙牌涂料100%股权和灯塔涂料49%股权,开展全国布局,牵头组建中国涂料复兴联盟,稳步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投资建议:新型城镇化建设、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的持续开展将有望提升石膏板需求。北新建材坚持一体两翼战略,以石膏板业务为核心,发展龙骨和砂浆等“石膏板+”配套延伸产品业务,并充分利用其协同优势,未来业务布局将进一步优化,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同时看好今年北新防水业务毛利率提升,涂料业务稳定增长。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45.65、283.72和328.8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81、48.44和57.4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47、10.25和8.65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升、地产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首创证券)

【行业e线】光伏扩产带动核心设备需求,行业“卖铲人”迎来业绩增长期
近期,多个光伏投资大项目浮出水面。晶澳科技拟在云南曲靖投资光伏电池、组件、新能源电站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隆基股份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投资195亿元建设单晶硅棒、电池、组件等项目;新特能源拟在新疆昌吉建设年产20万吨多晶硅项目,总投资176亿元。

类似的百亿元光伏项目投资早已屡见不鲜,2020-2021年,行业扩产的主角是硅片,2021年末以来,硅料扩产风头正盛。然而,各制造环节产能落地后依然面临市场供需的不确定性,相比之下,还原炉、单晶炉、HJT生产线等光伏核心设备“卖铲人”已经率先尝到了行业扩产的红利。

硅片扩产拉动单晶炉需求

毫无疑问,硅片是近两年光伏扩产的主要环节之一,其中,拉棒工序的核心设备是单晶炉。

记者从相关设备企业获得的数据显示,以最新的1600型单晶炉为例,每1000台设备对应的硅片产能在12GW左右。另据机构测算,1GW硅片对应的单晶炉投资额约为1.4亿元。

●行业机构的数据显示,目前已建成的硅片产能已经到了330GW左右,预计还将新增超过100GW高纯大尺寸硅片。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表示,大尺寸硅片(182mm+210mm)2020年的占比为4.5%,2021年提升至45%,预计今年降提升至75%。

潜在的硅片扩产规模为新增设备及设备更新需求提供了空间。上市公司的签单情况也反映出这一趋势,3月初,双良节能与晶盛机电签订买卖合同,向后者采购直拉单晶炉,将应用于公司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供货范围包括所有设备、技术资料等,合同金额为8.09亿元。

记者注意到,去年5月,双良节能与晶盛机电也曾签订直拉单晶炉买卖合同,合同金额为14亿元,交货期为2021年10-12月;去年11月,双方就5月份的合同进行了调整,采购总金额由14亿元增至22.4亿元,交货日期在原基础上延至2022年5月。

●根据机构测算,去年11月,双良节能锁定的单晶炉设备对应产能已经从10GW提升至16GW。双良节能在近期的调研中表示,今年年内将会尽快实现20GW的年产能;到2023年,将实现40GW+的年产能,体现公司的规模优势。

站在设备供应商的角度,晶盛机电与双良节能的签单只是冰山一角。去年8月,晶盛机电与宁夏中环签订合同,将向宁夏中环销售全自动晶体生长炉设备,合同金额60.83亿元;去年3月,中环协鑫也曾向晶盛机电采购晶体生长及硅棒加工设备。另外,去年3月、5月、10月,青海高景先后三次向晶盛机电采购单晶炉及配套设备,合同金额共计27.6亿元。

稍早前,晶盛机电披露的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59.6亿元,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44%和100.23%。业绩变动原因之一是,受益于下游硅片厂商积极推进扩产进度,公司持续提升设备交付能力,订单量、营收规模大幅增长。

除晶盛机电以外,具备单晶炉设备供应能力的还有连城数控和京运通。3月初,双良节能也公告称,将向连城数控全资子公司连城凯克斯采购直拉单晶炉,涉及金额6.2亿元,去年5月,双良节能也曾向连城凯克斯采购8.46亿元的直拉单晶炉。另外,今年2月,京运通公告称,将向曲靖晶澳出售软轴全自动单晶炉及单晶生长控制系统,总金额5.4亿元。

从主要单晶炉供应商格局来看,晶盛机电独立性最强,获得下游订单也最多;连城数控重点供应关联方隆基股份,后者硅片产能位列行业首位;京运通拓展硅片业务后,单晶炉业务的定位也转向为首先满足自用。

一位单晶炉供应商人士告诉记者,市场上可以供应单晶炉的厂商屈指可数,如果单晶炉供应商直接或间接从事硅片业务,就会与其他硅片厂商形成竞争关系,后者在确定向谁采购单晶炉时也会有所选择;反过来,直接或间接涉足硅片业务的单晶炉供应商认为自己掌握了制造设备的关键技术,因此,也不太愿意与其他硅片厂商分享这些技术。

还原炉市场吸引新玩家

正如前述,硅料已经接棒硅片成为当下光伏扩产的新热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3月,共有18家企业公布扩产规划,硅料总规模超310万吨,投资金额达千亿元,建设年限在2-5年不等。具体项目包括新特能源计划在新疆昌吉投建20万吨多晶硅产能,中来股份计划在山西太原投建10万吨产能,上机数控计划在内蒙古包头投建10万吨产能等。

硅料项目的核心设备是多晶硅还原炉,今年2月,双良节能一口气签订了多个还原炉销售合同。先是在2月8日,双良节能控股子公司与合盛硅业、东方希望子公司签下两笔多对棒还原炉设备合同,金额共计约7.44亿元;随后的2月14日,又与甘肃瓜州宝丰硅材料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同,涉及多对棒还原炉设备及相应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金额2.6亿元。

●双良节能人士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公司还原炉市场占有率在65%以上。根据双良节能在调研中的表态,一万吨硅料产能对应的多晶硅还原炉(以42对棒还原炉为例)数量大概在15-17台套,所对应的价值量在5000万元左右;如果一台还原炉再配以一套撬块,一万吨硅料产能对应的多晶硅还原炉系统价值量将在8000万元左右。

记者注意到,去年,双良节能多晶硅还原炉及相关产品实现营收9.79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53.6%,毛利率也增加了5.81个百分点至38.53%。双良节能表示,公司还原炉市场份额长期稳居国内第一,目前多晶硅新老玩家纷纷抛出投产扩产计划,在未来光伏“碳中和”清洁能源替代政策的驱动下,多晶硅还原炉作为光伏上游硅料核心生产设备需求将持续增长。

根据以上硅料扩产规模及单位投资成本数据,可以粗略估算多晶硅还原炉的市场规模。除了双良节能以外,目前国内能够提供还原炉设备的厂商还有上海森松,东方电热旗下的瑞吉格泰等。当然,还原炉市场也吸引了新的进入者,例如兰石重装。

2月初,由兰石重装研制的青海亚洲硅业60000t/a电子级多晶硅项目还原炉完工发运,此前,公司还完成了该项目冷氢化反应器、换热器设备,由此成为国内市场上极少数实现成套化生产多晶硅设备的供应商之一。公司现已获得亚洲硅业、东方希望等多晶硅项目产品订单,并表示,将加大力度开拓多晶硅市场,提高在光伏多晶硅核心装备领域市场占有率。

一家还原炉供应商告诉记者,还原炉在设备工艺和材料方面有一定技术门槛,但是,产能方面不会受到太多限制,“人员、厂房、设备都没有问题,可以及时满足客户需要;我们不是只有一个还原炉车间,还有其他车间、工人都是可以调度的,如果还原炉订单较多、生产紧张,这些资源都是可以灵活安排的。”

还原炉、单晶炉作为光伏上游环节的核心生产设备,受益于行业扩产的逻辑也较为相似。不过,由于硅料、硅片的扩产周期不同,这两类设备面临的市场需求释放节奏也有差异,例如,硅料扩产周期长,已规划的项目将在未来2-5年陆续释放,设备需求释放更为平滑。

相比之下,一家单晶炉供应商人士就向记者表达了其担忧,“单晶炉的使用周期是比较长的,这一两年增加的炉子比较多,但是,如果过了当前旺盛的扩产周期,对单晶炉的需求量就没有这么大了。从我们之前的经验来看,单晶炉如果出现新炉型也是会刺激更新需求的,但是目前1600型单晶炉已经是最先进的了,要切换到下一代单晶炉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HJT、TOPCon电池设备频频招标

不久前,隆基股份公布了195亿元的扩产计划,涉及20GW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30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及5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投资额预计分别为76亿元、103亿元和16亿,其中,电池项目是重头戏,也被视作隆基在补自身短板。

●根据去年三季度的数据,隆基股份自有电池产能37.3GW,自有组件57.7GW,公司自有电池与组件产能并不匹配,电池产能年化缺口20.4GW。

天风证券指出,隆基股份本次电池扩产,单位投资额为3.43亿元,预计投资主要用于生产和工艺设备购置、安装及调试。该机构认为,此次30GW的扩产路线尚未明确,但隆基此前在IBC、HJT(异质结)、TOPCon领域均有较大进展,此次扩产有望以新型电池路线为主。

事实上,电池设备需求也有较大增量,不同于还原炉和单晶炉的情况,光伏电池技术路线正迎来更迭期,电池制造设备对新技术的要求更高。HJT,TOPCon等电池设备等都是光伏电池厂商采购的重点。

记者注意到,今年2月,三一集团连续发布14条光伏设备招标公告,设备类型涵盖单晶炉、切片机、丝网印刷设备等。从项目标名来看,三一集团本次招标的设备将应用于三一光伏项目单晶试制线、三一光伏TOPCon光伏电池试制线项目。

此外,协鑫集成稍早前发布了关于变更募投项目的公告,计划将部分募集资金用于乐山协鑫集成科技有限公司10GW高效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一期5GW)项目。

新型电池制造设备除了新增量以外,其单位投资也较高。记者从产业链了解到,目前,1GWHJT设备的投资额在4亿元至4.5亿元左右,远高于同等规模PERC设备2亿元的投资额。

虽然有机构预测HJT设备将在2022、2023年快速降本,但一家头部企业人士向记者反馈说,如果HJT设备的核心部件全部实现国产替代,那么1GWHJT设备成本降至3亿元水平是可以实现的,但要降到与当前主流PERC设备相当的2亿元水平依然有难度。

迈为股份在近期的调研中表示,今年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铝件,钢件成本上升;标准件又大量与半导体设备共用部件导致成本上升,所以今年HJT整线设备的成本下降不乐观。另外,迈为股份预计,2022年异质结整体市场扩产计划会在20至30GW的规模。

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的数据来看,今年,N型电池(HJT、TOPCon)占比有望从3%提升至13.4%,TOPCon电池2022年底产能有望超过35GW、HJT则有望超过13GW。由此可见,新型光伏电池占比提升也将拉动相应设备的需求增长。

迈为股份表示,公司HJT设备产能目前处于超负荷状态,公司通过租赁新厂房满足客户订单要求。公司募投项目一期85亩土地已经获得施工许可证,施工单位已经进场施工,预计今年底、明年初有望投产。公司称,去年HJT订单情况很好,今年HJT订单情况会更好。

记者了解到,与电池设备技术更新类似,组件环节也面临技术迭代带来的设备更新,而且迭代周期已缩短至约2年,后续串焊机的技术更新关键在于大尺寸持续渗透、HJT带来的硅片减薄需求及高精度串焊。东吴证券认为,串焊机市场空间有望翻倍。

落实到具体公司,今年以来,奥特维发布了三份产品中标公告,采购方为晶澳科技、晶科能源,涉及产品包括高速划焊一体机、无损激光划片机、硅片分选机、多主栅划焊联体机等,披露的中标金额合计约3.4亿元。

下载e公司app,获取更多上市公司资讯:https://t.cn/A6ITxCyj

【地缘冲突下的产业链困局】价格上涨运期延长,中欧班列跨国贸易暂陷窘境
证券时报记者赵黎昀孙宪超李曼宁唐强

3月份以来,地缘冲突事件不仅造成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急涨急跌,对下游生产制造业带来冲击,也不可避免加大了跨境贸易、货运市场的风险因素。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近日采访国内多地中欧班列、跨境贸易企业、物流运输行业人士等了解到,当前冲突地区乃至周边关联地的交通运输部分受限,叠加全球疫情影响,出现了运费上涨、运期延长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等。不过行业人士多认为,伴随地缘问题缓和,货运物流终会回归正常,长远看运输行业市场前景依然向好。

01中欧班列发运受波及

2011年3月,首趟中欧班列从重庆发出开往德国杜伊斯堡,开启了我国与欧洲多国陆陆相连的货运贸易新篇章。两年之后的2013年,大连港中欧班列也正式发车。

作为大连港中欧班列的运营商,辽港股份日前公告,2022年1-2 月,大连口岸直发中欧班列开行18列、近1900标箱,同比分别增长了80%和69%。

“但3月份开始,大连港中欧班列出口货量大幅减少,发运需求和意愿逐渐降低,导致运价波动也非常大。”辽港股份相关负责人近日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称,俄乌冲突爆发,对中欧班列影响明显。一方面,以俄罗斯班列为例,欧美对俄罗斯制裁后,俄罗斯结算受到影响,导致客户在未收到货款时,进行扣货不发。而卢布快速贬值也致使贸易无法正常开展,导致客户观望情绪严重。另一方面欧洲班列也受欧美制裁影响,部分国际货运代理公司担心被制裁所波及,原本通过铁路发运的货物改由海运发运。

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越,强大的货物集疏运能力,以及畅通且便捷的内外贸航线网络,特别是近洋航线丰富,能连接日、韩、台、东南亚地区的优势,大连港为货物过境中转至俄罗斯、欧洲提供了便利条件。特别是RCEP生效后,对区域内的辐射和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出口量最大的商品涉及电子配件、商品汽车及配件、机械设备、日用百货等,主要出口目的地为俄罗斯、白俄罗斯、德国、波兰。

●据辽港股份方面统计,大连中欧班列2021年全年开行120列,完成箱量1.2万TEU,总货值2.8亿美金,总货重10万吨。其中,中亚过境商品车24列,运输过商品车4070 辆。

不过上述辽港股份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初全球疫情爆发后,外贸海运受影响出现拖班、跳港、舱位紧张、价格高涨等问题。同时由于全球需求爆增,国内出口货物增长迅速,部分传统海运货物流向中欧班列,导致了铁路发运计划长期紧张、班列一舱难求、价格飞涨、通道拥堵的局面。致使运输时效逐渐降低,货物等待时间过长,给原本适合铁路发运的目标货源带来了冲击。

“所以,虽然疫情给中欧班列带来了暂时的繁荣,表面的货量增长,但同时也推高了运输价格。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欧班列服务品质、运输效率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他坦言。

据国铁集团网站介绍,目前中欧间已形成了西、中、东三大铁路运输通道。西通道经陇海、兰新线在新疆阿拉山口(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铁路相连;中通道经京广、京包、集二线在内蒙古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与蒙古国、俄罗斯铁路相连;东通道经京沪、京哈、滨州线在内蒙古满洲里铁路口岸、黑龙江绥芬河铁路口岸与俄罗斯铁路相连,均途经白俄罗斯、波兰等国铁路,通达欧洲其他各国。

当前地缘冲突问题,对全国多地中欧班列运营带来了不同程度影响。

据了解,中欧班列上海号原本每月4列稳定开行的班列,因部分企业撤柜后不得不重新集货,本月首列延至3月17日出发。

赣州国际陆港中欧班列本月初表示,此次发生冲突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乌克兰,赣州国际陆港过境乌克兰的班列在多方的沟通协调下均进行了改线。原定于3月4日从赣州开往布达佩斯的班列在改线后照常开行。

一家班列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目前公司从阿拉山口出去到德国的线路,基本已停止运行,但至俄罗斯、中亚的班次增多了,总体运行班次没有变化。

不过记者从西安国际陆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处也了解到,自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以来,中欧班列(长安号)正常运行。目前已经抵达欧洲的班列共计9列,其中杜堡2列,境外平均时效11.9天;汉堡2列,境外平均时效11.1天;马拉舍维奇4列,境外时效7.9天;纽斯1列,境外时效12.3天。

此外一成都中欧班列货运公司人士也表示,因为没有走涉乌克兰线路,中欧班列安全性有保障,暂时没有太大影响,目前正常运营。不过受疫情及战事影响,运费相较去年反而略有降低。以成都到杜伊斯堡为例,目前不带电池的电子产品一集装箱运费大概在12000美元左右,到4月份含集装箱租金更可能会降至10900左右。

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则指出,已高度关注地缘事件对中欧班列的影响,密切联系沿线各铁路公司及境外运输代理。马拉舍维奇口岸是中欧班列进入欧洲的重要分拨枢纽点和集装箱换装的重要运转点,大部分中欧班列运输经此口岸。据最新信息反馈,截止目前马拉舍维奇各场站均正常运转,班列在马拉舍维奇口岸的操作暂不受影响。

快递物流专家赵小敏认为,国内中欧班列做得比较好的河南、重庆、成都、新疆、黑龙江、浙江等重点区域,运输路线大部分涉及中东欧,还是受到一定影响,战争对贸易安全、结算方式、结算价格等都会造成一定影响。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则表示,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使得中欧班列在运行过程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虽然部分中欧班列是要经过俄罗斯、乌克兰,但是经过乌克兰的中欧班列比例并不是特别高。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还没有中欧班列停运的消息。接下来,俄乌冲突对中欧班列的影响会如何,主要还是要看俄乌冲突进一步进展,特别是双方的谈判会否有实质性进展。

02涉欧跨国贸易陷窘境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欧班列充分发挥了时效、价格、运能、安全性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成为中欧间除海运、空运外的另一重要物流方式。据海关总署此前的消息,2021年首列从广州港始发的“港铁号”海铁联运中欧班列经阿拉山口驶出,历时16天到达目的地,比海运物流时间缩短了60%以上。

●有数据统计,2016年至2021年,中欧班列年开行数量由1702列增长到15183列,年均增长55%;运输货物品类从最初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IT产品,扩大到汽车配件及整车、化工、机电、粮食、酒类、木材等5万余种;年运输货值由80亿美元提升至749亿美元,增长了9倍,在中欧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从1.5%提高到8%。

然而,在地缘冲突影响下,部分中欧班列的“老客户”也不得不放弃这以往一相对经济适用的运输方式。

“我们很多产品都是从欧盟进口的。现在俄罗斯和欧洲多个国家互相制裁,中欧班列又需要途径俄罗斯境内,受影响是一定难免的。比如我们日常多从波兰进口牛奶,但现在就不敢从俄罗斯过境,所以目前很多同行为了规避风险,就没有再定中欧班列的货柜了。航班成本又太高,除了特别贵重的货品,一般不会选择。像我们这种食品、日用品等低货值的产品,近期多是选择途径青岛港,走海运运输。”在郑州经营进口商品生意的李建(化名)感慨,从事外贸生意几十年,这两年面对的问题最多也最难。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全球,自家店里几乎所有产品供应都一度停止,货架全空,同行倒了不少。近两年来,虽然随着疫情常态化,货物供给逐步恢复,但海、陆、空的跨境运力持续紧张,运费也居高不下。

“虽说目前货物转海运后,俄乌战事对我们而言相对影响不大,但由于前几年行情不好的时候,很多船务公司都转让了,剩下几家行业巨头,海运运力不足,近两年海运价格也飞涨,成本已经增加。现在乱世下,做贸易的都看不懂行情,大家只能各凭本事搞货。”李建表示,俄乌战事下,除了物流问题,贸易商还需要面对汇率波动,合作商突发变故等风险,对行业冲击较为明显。“除了欧洲外,我们公司进口货物还主要来自澳洲等地,东南亚也会有一些,所以整体受冲击不太明显,之前到货的货柜还能维持运营。不过,如果这种战争局势持续时间拉长,影响就不好说了。”他表示。

“目前地缘冲突持续时间还相对较短,货代行业出现的多是日常也会遇到的类似情况,例如目的港没有人收货,无法通关等问题,俄乌战事影响下,这类问题会相对更突出、更密集。”长期关注货代行业的上海四维乐马律师事务所律师费立丽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当前乌克兰全境货运物流都会受到影响,俄罗斯地区更多的则是受某些国家制裁的影响。货运目的地如果涉及相关区域,是否能够正常通关运输是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如果出现货发出后难以到目的地的情况,其实麻烦更大。

她表示,目前形势下不仅物流部分受限,一些跨国公司也面临窘境。例如一家总部位于欧洲国家的跨国企业,其欧洲总部要根据当地政府命令,对俄罗斯禁运,进行制裁,同时总部也发出指令,要求中国子公司不允许向俄罗斯出口货物。但是对于在中国的公司来说,其是独立运营的主体,要对中国客户负责,对于要不要遵守欧洲国家政府的禁令是需要谨慎权衡的。

“从法律角度说,中国子公司是不应该受到欧洲国家政府禁令约束的,但是从企业内部管理层面,总部发出的指令,海外子公司也有遵守的义务。如果中国子公司不遵守欧洲国家政府禁令,欧洲总部又难免遭受处罚。但如果要遵守总部命令,中国公司就要面临对客户的违约责任。”费立丽称。

03海空运输亦遭受影响

正如费立丽所言,目前战事下,不仅中欧班列,涉及欧洲地区的近乎所有运输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一方面作为战争中心的乌克兰本地运输、仓储等已遭受冲击,另一方面俄罗斯由于对欧洲和美国很多国家禁飞,航班飞行区域也会受限。海运、铁路、包括一些国际公路运输受冲击相对更大。”她表示,乌克兰海运港口在冲突开始时就封闭了,船无法靠岸,港口货物也无法进行后续操作。对整个欧洲大陆都会影响。目前看来,海运受到战事影响是最大的。

主要生产功能性遮阳材料的上市公司玉马遮阳就在最新调研中表示,公司外销产品中,出口到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产品占比在 5%以下,其中出口到乌克兰的产品占比不到1%,目前,受战事影响波及海运物流,上述及周边国家的出货部分放缓,对公司出口销量略有影响。出口方面受俄乌战事影响,公司今年三月份对上述及周边国家的发货速度放缓,待海外战事和解后,将恢复到正常状态。

不过白明表示,与中欧班列相比,由于中欧海上运输的传统航线是穿越马六甲海峡、红海、地中海、苏伊士运河抵达欧洲,并不经过本次冲突区域,所以受本次俄乌冲突的影响不大。

详情可见:https://t.cn/A66X4vn3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马上就要春节…实在不想厮杀,不然早上金财互联跌停我又加仓啦…随便一加,翻红后把昨天赚钱的筹码T掉,今天又纸上富贵10几个点。嘿嘿…很随意节前就剩下2个交易日啦…
  • 今天,就让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的“神摄手”们带你以航天员第一视角领略地球的震撼之美吧!2021年8月18日,航天员汤洪波在核心舱组合体里的小卧室温暖舒适,温暖的
  • 除了他之外,该活动的参与者还包括推特 CEO Jack Dorsey 、方舟投资 CEO Cathie Wood、Blockstream 的 CEO Adam
  • 只不过这里提到的“久”并非是指时间上的同一性,而是从道的层面来看,天地万物也不过是在遵循着东出西落、秋收夏长的自我规律,人若能够认识到生老病死、旦夕祸福都是一种
  • 40年时间,一河之隔的深圳已经追过了香港,一群自以为是的香港人,如果再不好好把握机会,还抱着有麝自然香的幻想,你们梦幻破滅的一天,离大远了。大湾区也是国家给香港
  • #罗非鱼cp[超话]# 这两天一直超话潜水磕,然后刚刚刷到一个视频,然后跑去看两位的微博,啊~不会这么巧吧[允悲]bll和的wb发的同一个地点,只是发的日期bl
  • 因为遥远,绝大多数人并不能真切地感知到自然世界的衰退,唯有他积累了厚厚的“证据”因为这一切就发生在他的一生当中。很多人知晓爱登堡的名字,是因为他拍摄了许许多多享
  • 宋朝别看经常遭受外敌入侵,但其国民经济相当发达,重文轻武是宋朝灭亡的原因所在,繁荣的中原经济与文化仍然不可小觑,尤其到了南宋时期,在长江以南又建立起了新的政治经
  • 人们对世界的接受是基于对自己的了解,其喜爱和憎恶的,表面是他人他事,实际上都是自己的一部分:能看出来的,往往是因为自己有。或许是她欣慰于他一次次的知世故而不,又
  • 消协组织要提高政治站位,同步时代需求,将守护安全作为畅通消费的重要基础,将畅通消费作为守护安全的价值追求,不断提升消费者保护能力、水平,积极推动消费维权协同共治
  • 这座城,浸润着周秦汉唐的荣光,也记录着人世间的琐碎日常。这座城,镌刻着老秦人的不屈和倔强,也见证着梦想的拔节生长。
  • 可是我无法回去,她也无法来到现在体会她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如今成就。不要怕过生日了,你们熬过来了。
  • 】这段时间,走进茶马古道上的啊喇乡官房村,成片的沃柑大雅柑果园里,金色的果实挂满枝头,满园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附近的官房村农产品交易市场于元旦期间正式开市,人们
  • 我想要去挣钱,我突然想买一个单反相机了。没有经济来源的时候,总是想着怎样去节省。
  • 我要吃吐司,你给我拿吐司。?
  • 在当初上校的妹妹斯在他面前时,我认为这个场景对他产生了一种震撼,即使是作恶多端沙人不眨眼、享受屠戮的印迪奥也会时常想起那天的事情,并且将怀表随身携带,仿佛一个象
  • 上大悉商本科春季入学▪️可免雅思❗️❗️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是国内成立最早、声誉卓著的中外合作商学院,合作方为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中外合办本科·22年春季·3
  • 这条项链全名KAMAD REWORD,近期发现的一个法国品牌,创作核心是“希望让时尚更加尊重环境,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奢侈品”产品都是回收和改造的奢华复古作品做的。
  • #电视剧女心理师[超话]##井柏然女心理师##井柏然#应网友要求看了下井柏然,他本命的情感关系上存在某些莫名与特殊的困难,基本的表现是他会对情感关系产生依赖、幻
  • 十年前,独自在流浪大学里唱着一首首情歌,始终让自己活在音乐里,一步步在江湖中漂流着,十年后,上天让我遇上了你,听到了你一首首动人的歌,从此我多情的爱上了你,爱上